![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高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9012/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高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9012/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高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7/14229012/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高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高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及答案解析,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流程题,实验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甘肃省武威市高考化学第一次联考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21.0分)
1. 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及环境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二氧化碳再通氨气
B. 大气中PM2.5比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能吸附许多有毒有害物质
C. 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和熔融氧化镁的方法,来制备金属钠和镁
D. 食品包装袋中常有硅胶、生石灰、还原铁粉等,其作用都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
2. 《本草纲目》中记载:“看药上长起长霜,则药已成矣。”其中“长霜”代表棓酸的结晶物,棓酸(只含C、H、O)的球棍模型如图所示。下列有关棓酸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 B. 能与NaOH溶液反应
C. 分子式为C7H6O6 D. 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氯代物
3. 下列实验正确且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 图A是制取并收集氨气
B. 图B是还原氧化铜
C. 图C是检验绿矾溶液是否变质
D. 图D是制备少量氢气
4.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接触法制备硫酸的原理:;(2)2SO2(g)+O2(g)⇌2SO3(g)ΔH=−98.3kJ⋅mol−1;(3)SO3(g)+H2O(l)=H2SO4(l)ΔH=−akJ⋅mol−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H+的数目为0.2NA
B. 反应(2)中SO2和O2反应放出98.3kJ热量时生成SO3分子的数目为2NA
C. SO3(g)+H2O(l)=H2SO4(aq)ΔH=−bkJ⋅mol−1,则br(Z)>r(W)
B. 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
C. 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弱
D. Z、W形成的化合物ZW3中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7. 常温下,向25mL0.1mol⋅L−1的二元酸H2X溶液中逐滴加入等浓度的NaOH溶液,溶液的pH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曲线Ⅰ表示lgc(HX−)c(H2X)与pH的关系
B. 滴入NaOH溶液至中性:c(Na+)=c(HX−)+c(X2−)
C. V[NaOH(aq)]=25mL时,混合溶液呈碱性
D. 2HX−⇌X2−+H2X的平衡常数K=10−3.6
二、流程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0分)
8.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钨储藏国。以黑钨精矿(主要成分为FeWO4、MnWO4,含少量SiO2)为原料冶炼钨的流程如图所示:
已知:钨酸酸性很弱,钨酸和WO3均难溶于水;25°C时,SiO32−和WO42−开始沉淀的pH分别为10.3和7.3,完全沉淀的pH分别为8和5。
回答下列问题:
(1)“粉碎”的目的是 ______ ;“粉碎”后的黑钨矿粒径约为50μm,往其中加入浸取液后形成的分散系属于 ______ 。
(2)同浓度的硅酸根离子比钨酸根离子结合质子的能力 ______ (填“强”或“弱”)。
(3)写出在“焙烧“”条件下FeWO4与纯碱、空气反应生成Fe2O3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4)“滤液I”调节pH应选择的试剂为 ______ (填标号),调节pH的范围为 ______ 。
A.氨水
B.WO3
C.稀硫酸
D.NaOH
(5)常温下,Ksp[Ca(OH)2]=5.5×10−6,Ksp(CaWO4)=8.8×10−9常温下,向Na2WO4溶液中不断加入石灰乳,当溶液的pH=13时,c(WO42−)= ______ mol⋅L−1。
(6)目前,冶炼拉制钨丝的金属钨,都用组成为非整比的钨氧化物为原料,这种氧化钨中存在+5价和+6价两种价态的钨。试确定组成为WO2.9的氧化钨中+5价和+6价的钨原子数之比等于 ______ 。
三、实验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0分)
9. 实验室采用高温加热三氟化硼(BF3)与氯化铝(AlCl3)的方法制备BCl3,装置如图所示(夹持装置及加热装置略),已知BF3与BCl3均易与水反应,AlCl3沸点低、易升华。
部分物质的沸点如表所示:
物质
BF3
BCl3
AlCl3
沸点/℃
−101
12.5
180
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a的名称为 ______ 。
(2)氟硼酸钾(KBF4)中B元素的化合价为 ______ 。实验中滴入浓硫酸并加热装置A,除产生气体外,还生成一种酸式盐,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
(3)装置F的作用为 ______ 。
(4)实验开始时,A、C两处加热装置应先加热A处,原因是 ______ 。
(5)装置D采用的是或 ______ (填“水浴加热”或“冷水浴”)。
(6)BCl3产品中氯元素含量的测定:称取ag样品置于蒸馏水中完全水解,并配成250mL溶液,量取25.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加入V1mLc1mol⋅L−1AgNO3溶液使Cl−充分沉淀,加入一定量硝基苯用力振荡,静置后,滴加几滴Fe(NO3)3溶液,用c2mol⋅L−1KSCN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变为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消耗KSCN标准溶液的体积为V2mL,则产品中氯元素含量为 ______ (列出计算式即可)。(已知:Ag++SCN−=AgSCN↓)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4.0分)
10. 丙烯是制备聚丙烯塑料的单体,工业上可用丙烷和CO2制取丙烯:
反应1:C3H8(g)⇌C3H6(g)+H2(g)ΔH1=+246kJ⋅mol−1。
反应2:CO2(g)+H2(g)⇌CO(g)+H2O(g)ΔH2=+41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3:C3H8(g)+CO2(g)⇌C3H6(g)+CO(g)+H2O(g)ΔH= ______ kJ⋅mol−1。
(2)向恒温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C3H8(g)和CO2(g),只发生反应3,不能说明反应3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______ (填标号)。
A.混合气体密度不随时间变化
B.混合气体总压强不随时间变化
C.混合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随时间变化
D.丙烷的消耗速率等于丙烯的生成速率
(3)向密闭容器中充入C3H8(g)只发生反应1,测得速率方程为v=kc(C3H8)(k为速率常数,只与温度、催化剂有关)。已知:Rlnk=−EaT+C(R、C为常数,T为温度,Ea为活化能)。实验测得其他条件相同,不同催化剂Cat1、Cat2对速率常数的影响如图1所示。其中,催化效能较高的是 ______ (填“Cat1”或“Cat2”),判断的依据是 ______ 。
(4)向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3H8(g)和1molCO2(g),发生上述反应1和反应2,测得丙烷的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压强的关系如图2所示。
①X代表 ______ (填“温度”或“压强”),Y2 ______ (填“>”、“”或“=”)Y1。
②M点时,C3H8(g)和H2(g)的浓度相等。则M点对应的反应2的平衡常数K= ______ 。
(5)向总压强恒定为76kPa的密闭容器中充入C3H8(g)和Ar(g),只发生反应1,C3H8(g)的平衡转化率与n(C3H8)n(Ar)的关系如图3所示。其他条件不变,随着n(C3H8)n(Ar)增大,C3H8的平衡转化率减小,其原因是 ______ ,当n(C3H8)n(Ar)等于2时,经10min达到平衡,丙烯的分压变化速率为 ______ kPa⋅min−1。
11. 我国科学家利用锰簇催化剂(Mn4CaOx,x代表氧原子数)解密光合作用。锰簇的可逆结构异构化反应如图。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基态氧原子价层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______ 。基态钙原子中能量最高的电子所占据原子轨道的电子云轮廓图为 ______ 形。
(2)已知:在元素周期表中Mn、Cr相邻。第二电离能与第一电离能之差较小的是 ______ (填“Mn”或“Cr”),理由是 ______ 。
(3)在上述异构化反应中,1molA中由Mn形成的σ键有 ______ mol。
(4)MnS晶胞与NaCl晶胞属于同种类型,MnS晶胞结构如图所示。
①Mn原子位于S原子形成的 ______ (填“正四面体”或“正八面体”)中心。
②以晶胞参数为单位长度建立坐标系,可以表示晶胞中各原子的位置,称为原子坐标。在MnS晶胞坐标系中,1号S原子坐标为(0,0,0),3号S原子坐标为(1,1,1),则2号S原子坐标为 ______ 。
③已知:MnS晶体的密度为ρg⋅cm−3,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则MnS晶胞中阴、阳离子最近距离为 ______ pm。
12. 化合物H( )是合成某治疗心脑血管疾病药物的中间体,合成H的常用方法如图:
已知:①
②→醇/吡啶盐酸羟胺→DMFCH3Br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合物H的分子式为 ______ ,E中的含氧官能团有 ______ 种。
(2)A→B的反应类型为 ______ ,溴代烃X的名称为 ______ 。
(3)化合物F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反应C→D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 。
(4)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有 ______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能发生水解反应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其中 1H−NMR谱显示分子中含有4种氢原子的结构简式为 ______ (写出一种即可)。
(5)设计以甲苯、乙酸酐为原料合成阿司匹林( )的路线 ______ (无机试剂任选)。
答案和解析
1.【答案】B
【解析】解:A.氨气极易溶于水,二氧化碳可溶于水,为了提高原料利用率,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形成碱性溶液,以利于二氧化碳的吸收,故A错误;
B.气中PM2.5颗粒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会危害人体呼吸道,故B正确;
C.氧化镁熔点高,电解熔融氧化镁时耗能高,工业上常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来制备金属镁,故C错误;
D.还原铁粉能与氧气反应,食品包装袋中作抗氧化剂,可防止食品氧化变质,但硅胶、生石灰等不能与氧气反应,在食品包装袋中作干燥剂,故D错误;
故选:B。
A.侯氏制碱法应在饱和食盐水中先通氨气,再通二氧化碳;
B.PM2.5颗粒比表面积大,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C.工业上用电解熔融氯化钠和熔融氯化镁的方法,来制备金属钠和镁;
D.硅胶、生石灰等具有吸水性,常作食品包装袋中的干燥剂。
本题考查物质的组成、性质及应用,把握物质的组成及性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运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化学与生产、生活、科技及环境的联系,题目难度不大。
2.【答案】C
【解析】解:A.酚羟基、羧基能发生取代反应,苯环能发生加成反应,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羧基、苯环,故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故A正确;
B.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羧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故B正确;
C.由图可知,分子式为C7H6O5,故C错误;
D.苯环上的氢只有1种环境,故苯环上只有一种一氯代物,故D正确;
故选:C。
A.分子中含有酚羟基、羧基、苯环;
B.酚羟基、羧基,能与NaOH溶液反应;
C.分子式为C7H6O5;
D.苯环上的氢只有1种环境。
本题考查有机物的结构与性质,侧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3.【答案】D
【解析】解:A.氯化铵不能用来制取氨气,且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故A错误;
B.装置为密闭装置,一氧化碳不能顺利进入试管,故B错误;
C.亚铁离子变质生成铁离子,应该使用KSCN溶液检验,故C错误;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能达到目的,故D正确;
故选:D。
A.氨气极易溶于水;
B.该装置为密闭装置;
C.亚铁离子变质生成铁离子,检验铁离子用KSCN溶液检验;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
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物质的制备、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题目难度不大。
4.【答案】B
【解析】解:A.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H+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数目为0.1NA,故A错误;
B.反应(2)中每消耗2molSO2、1molO2,生成2molSO3时放出98.3kJ热量,则SO2和O2反应放出98.3kJ热量时生成SO3分子的数目为2NA,故B正确;
C.硫酸溶于水时放热,则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稀硫酸比生成纯硫酸时放出热量更多,则SO3(g)+H2O(l)=H2SO4(l)ΔH=−akJ⋅mol−1和SO3(g)+H2O(l)=H2SO4(aq)ΔH=−bkJ⋅mol−1,相比,b>a,故C错误;
D.没有指明是标准状况,所以22.4L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难以计算,反应(1)中生成22.4LSO2转移的电子数难以计算,故D错误;
故选:B。
A.1LpH=1的硫酸溶液中含H+的物质的量为0.1mol;
B.反应(2)中每消耗2molSO2、1molO2,生成2molSO3时放出98.3kJ热量;
C.硫酸溶于水时放热,则三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稀硫酸比生成纯硫酸时放出热量更多;
D.没有指明气体的状态,无法进行计算。
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物质结构和性质、反应原理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及化学计算能力。
5.【答案】B
【解析】解:A.由分析可知,左室有生成氢离子和迁移过来的硫酸根离子,硫酸浓度变大;右室有生成的氢氧根离子和迁移过来的锂离子,氢氧化锂浓度变大,故A错误;
B.右侧电极水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为2H2O+2e−=2OH−+H2↑,故B正确;
C.由分析可知,a为生成的氧气、b为生成的氢气,根据电子守恒可知,生成气体n(a):n(b)=1:2,故C错误;
D.右侧离子交换膜可以让锂离子通过,为阳离子交换膜,故D错误;
故选:B。
三室膜电渗析分离硫酸锂并回收酸碱,由图可知,中间室离子向两侧迁移,右侧得到氢氧化锂、左侧得到硫酸,则右侧电极为阴极,水放电发生还原反应生成氢气和氢氧根离子;左侧电极为阳极,水放电发生氧化反应生成氧气和氢离子。
本题考查学生原电池的工作原理知识,注意能量的转化等知识,知识的归纳和梳理是解题的关键,难度不大。
6.【答案】C
【解析】解:A.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时,核电荷数越大,半径越小;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故A正确;
B.非金属性越强,其简单氢化物稳定性越强,元素X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Z的强,故B正确;
C.非金属性越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元素W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的强,故C错误;
D.Z、W形成的化合物ZW3为PCl3,各原子最外层电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故D正确;
故选:C。
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电子层数的3倍,X为氧;元素Y、Z、W互不相邻但位于同周期,W在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W为氯;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W的最外层电子数,则Y、Z分别为镁、磷。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侧重考查学生原子半径、非金属性的掌握情况,试题难度中等。
7.【答案】C
【解析】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曲线Ⅰ表示lgc(X2−)c(HX−)与pH的关系,曲线Ⅱ表示lgc(HX−)c(H2X)与pH的关系,故A错误;
B.滴入NaOH溶液至中性时c(H+)=c(OH−),电荷守恒关系c(Na+)+c(H+)=c(HX−)+2c(X2−)+c(OH−),即c(Na+)=c(HX−)+2c(X2−),故B错误;
C.V[NaOH(aq)]=25mL时,溶液中溶质为NaHR,H2X的电离平衡常数K1=10−4.8、K2=10−11.2,HX−的水解常数Kh=KwK1=10−1410−4.8=10−9.2>K2,HX−的水解程度大于其电离程度,则V[NaOH(aq)]=25mL时的混合溶液呈碱性,故C正确;
D.H2X的电离平衡常数K1=10−4.8、K2=10−11.2,则2HX−⇌X2−+H2X的平衡常数K=c(X2−)⋅c(H2X)c2(HX−)=c(X2−)⋅c(H2X)c2(HX−)×c(H+)c(H+)=K2K1=10−11.210−4.8=10−6.4,故D错误;
故选:C。
由图可知,a点的pH=3,c(H+)=10−3mol/L,c(HX−)c(H2X)或c(X2−)c(HX−)=10−1.8,c(H+)与c(HX−)c(H2X)或c(X2−)c(HX−)的乘积为10−4.8,b点的pH=8,c(H+)=10−8mol/L,c(HX−)c(H2X)或c(X2−)c(HX−)=10−3.2,c(H+)与c(HX−)c(H2X)或c(X2−)c(HX−)的乘积为10−11.2,二元酸H2X的电离平衡常数K1=c(HX−)c(H2X)×c(H+),K2=c(X2−)c(HX−)×c(H+),且K1>K2,则曲线Ⅰ表示lgc(X2−)c(HX−)与pH的关系,曲线Ⅱ表示lgc(HX−)c(H2X)与pH的关系,即K1=10−4.8,K2=10−11.2,结合电荷守恒关系c(Na+)+c(H+)=c(HX−)+2c(X2−)+c(OH−)分析解答该题。
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的定性判断及pH的简单计算,判断曲线表示的意义、电离平衡常数的计算为解答关键,注意掌握溶液中守恒关系式的应用,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及运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8.【答案】增大反应物表面积,提高焙烧效率 悬浊液 强 C 7.3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决赛)理论试题14版,共7页。
这是一份安徽省宣城市泾县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竞赛选拔化学试题含解析,共1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甘肃省武威市三校联考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3月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文件包含高一化学试卷pdf、高一化学答案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7页, 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7f0ad84943772f8cdf3a353ba2877c5.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