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活动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3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4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5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7页
    第4课《古代诗歌四首: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课件  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页
    还剩19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图片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图片ppt课件,共2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王昌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______________,不及汪伦送我情。飞流直下三千尺,______________。两岸猿声______,轻舟已过______。小时不识月,__________。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诗人。是我国文学史上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杜甫合称为“李杜”。被人称为“诗仙”,著有《李太白集》。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
    清代著名评论家吴乔曾说:“唐人能自辟宇宙者,唯李、杜、昌黎、义山。”
    “李杜”:李白、杜甫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现实主义诗人。“小李杜”:李商隐、杜牧韩愈:字退之,韩愈的宗族原本是出于昌黎(今河北省昌黎县),因昌黎韩氏是望族,因此韩愈自称“郡望昌黎”,故世称“韩昌黎”。李商隐:字玉山,号玉溪。
    王昌龄(698—757年),字少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其诗以七绝见长,被后人誉为“七绝圣手”。代表作有《出塞》《从军行七首》等。
    绝句,属于近体诗的一种形式。是初唐时期兴盛起来的一种新诗体,它由四个句子组成,分为律绝和古绝,其中律绝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常见的绝句有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一般偶句押韵。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选自《李白集校注》卷十三。 天宝初年,李白在长安供奉翰林时,与他便有密切的交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他的性格与李白的傲岸不羁有着相似之处。据说李白从天宝三年离京漫游,到扬州时,听到王昌龄被贬龙标尉这个不幸的消息,便题诗抒怀,遥寄给远方的友人。
    从诗歌题目中,你可获取什么信息?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降职(因“不护细行”)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课下注释:杨花:柳絮。子规:即布谷鸟,又称“杜鹃”。龙标:指王昌龄。古代常用官职或任官之地的州县名来称呼一个人。五溪:今湖南西部、贵州东部五条溪流的合称。与:托付,给予夜郎:指如今湖南怀化境内,龙标在此西南处。
    请结合注释,疏通诗意。
    “诗之有眼,犹人之有目也。” ---刘铁冷《作诗百法》
    诗眼是一首诗或某联、某句中最精炼传神或是能体现作者思想观点、情感态度,体现主旨的字词句。 诗眼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或一句话。其位置并不固定,可以在题目中,也可以在诗中。
    注意:并不是每首诗都需要诗眼,大多数是没有甚至是不需要诗眼的。
    1.请找出本首诗的“诗眼”。
    2.讨论:你从诗中哪里感受到了诗人的“愁心”?
    如絮似雪、轻柔飘荡。“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韩愈《晚春》
    杨花无根无蒂,像游子一样漂泊无定。常借杨花来表达离恨哀思。
    子规是杜鹃的别名,又名杜宇、布谷、望帝、蜀魂(鸟)…相传为蜀帝杜宇的魂魄所化,常夜鸣,声音凄切。
    古诗文中常以杜鹃叫声来烘托气氛渲染情感,杜鹃成了一种悲情意象。
    1.惜春、伤春。“一声杜宇春归尽”借杜鹃烘托出惜春、伤春之情。2.思念和乡愁。杜鹃的鸣声很像人说的“不如归去。”很容易引起游子的乡愁和思念亲人的感情。3.悲苦哀情。望帝(杜宇)传说是周朝末年蜀地的君王,禅让退位,归隐深山。不幸国亡身死,死后灵魂化为杜鹃鸟。每年暮春时节日夜鸣叫,悲鸣不已,直到口中滴血其声凄切,所以人们借以倾诉悲苦和哀怨之情。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暮春时节,杨花落尽,给人以飘忽不定之感;子规啼鸣,烘托悲凉。作者借“杨花”“子规”这两个意象,烘托了悲凉伤感的气氛。 听闻知音好友被贬荒凉之地,由写景转入言事,表达诗人对友人王昌龄的担忧与同情。
    问:3.能否将“杨花落尽子规啼”改成“桃花盛开喜鹊迎”吗?为什么?
    “愁心”即对朋友远行偏远蛮荒之地的牵挂之心;是对朋友自身遭遇的同情之心。作者因友人无端被贬而愁,为友人的前途命运而愁。
    4.诗人准备将这“愁心”托付给谁呢?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将明月人格化(拟人化),生动形象地将明月看成友好的使者。明月寄愁,饱含了诗人对朋友深切的同情和关怀。
    5.诗人为什么要把“愁心”寄与明月呢?
    1.既然李白将自己的“愁心”托给了明月,那么请大家思考:如果你化作明月,见到了王昌龄,会对他说些什么?
    示例:王兄,你一路跋山涉水到这龙标可还好?你的好友李白很是挂念你,他托我来看看你,转告你照顾好自己,不要灰心,明天会更好!
    诗人运用想象的艺术手法,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和对友人的关切、安慰之情。
    主题:表达了朋友的关切和同情

    相关课件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课课件ppt: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课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子规的啼鸣,杨花落尽子规啼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教课ppt课件,共1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杨花即柳絮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示范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示范课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思维导引,文学常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结构梳理,主旨归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