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18.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沪科版18.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自主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勾股定理(2)【学习目标】1.掌握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2.通过勾股定理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感受勾股定理的应用方法.【学习重点】勾股定理的实际应用.【学习难点】勾股定理的灵活应用. 教与学环节指导行为提示:点燃激情,引发学生思考本节课学什么. 行为提示:认真阅读课本,独立完成“自学互研”中的题目,并在练习中发现规律,从猜测到探索到理解知识. 解题思路:勾股定理的应用题型多种多样,关键是要构建直角三角形,利用已知条件(有时要设x)求解. 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旧知回顾:1.什么是勾股定理?答:直角三角形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2.如图,在学校有一块长方形草坪,有极少数人为了避开拐角走“捷径”,在草坪内走出了一条“路”,他们少走了多少路?解:由勾股定理AC2=AB2+BC2,∴AC==5,3+4-5=2,少走了2 m. 自学互研 生成能力【自主探究】范例1:一根旗杆从离地4.5 m的地方折断,旗杆顶部落在离旗杆底部6 m处,则旗杆折断前高为( C )A.10.5 m B.7.5 m C.12 m D.8 m仿例1:(安顺中考)如图所示,有两棵树,一棵高10 m,另一棵高4 m,两树相距8 m,一只小鸟从一棵树的树梢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则小鸟至少飞行( B )A.8 m B.10 m C.12 m D.14 m(仿例1题图) (仿例2题图) 仿例2:如图所示,一架梯子长25 m,斜靠在一面墙上,梯子底端B离墙7 m.如果梯子的顶端下滑了4 m,则梯子的底端在水平方向移动了8 m.范例2:如图所示,有一“工”字形的机器零件,它是轴对称图形,图中所有的角都是直角,各边数据如图(单位:cm),那么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D )A.8 cm B.8 cm C.16 cm D.16 cm仿例1:将一根25 cm长的细木棒放入长、宽、高分别为8 cm,6 cm,10 cm的长方体无盖盒子中,则细木棒露在盒外面的最短长度是5cm.学习笔记: 归纳:关于展开图问题将长方体圆柱体进行展开,将爬行路线显示在一个平面内,运用勾股定理求解.行为提示:积极发表自己的不同看法和解法,大胆质疑,认真倾听,做每步运算都要有理有据,避免知识上的混淆及符号等错误. 学习笔记: 检测可当堂完成.仿例2:如图所示,将边长为8 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点D落在BC边的中点E处,点A落在点F处,折痕为MN,则线段CN的长是( A )A.3 cm B.4 cm C.5 cm D.6 cm范例3:(荆州中考)如图所示,长方体的底面边长分别为2 cm和4 cm,高为5 cm,若一只蚂蚁从P点开始,经过4个侧面爬行一圈到达Q点,则蚂蚁爬行的最短路线长为13cm.(范例3题图) (仿例1题图) (仿例2题图)仿例1:如图,圆柱形容器中,高为1.2 m,底面周长为1 m,在容器内壁离容器底部0.3 m的点B处有一蚊子,此时一只壁虎正好在容器外壁,离容器上沿0.3 m与蚊子相对的点A处,则壁虎捕捉蚊子的最短距离为1.3m.(容器厚度忽略不计)仿例2:如图,长方体的长为15,宽为10,高为20,点B离点C的距离为5,一只蚂蚁如果要沿着长方体的表面从点A爬到点B,需要爬行的最短距离是( B )A.5 B.25 C.10+5 D.35 交流展示 生成新知 1.将阅读教材时“生成的新问题”和通过“自主探究”得出的结论展示在各小组的小黑板上,并将疑难问题也板演到黑板上,再一次通过小组间就上述疑难问题相互释疑.2.各小组由组长统一分配展示任务,由代表将“问题和结论”展示在黑板上,通过交流“生成新知”. 知识模块一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实际问题知识模块二 利用勾股定理解决展开图问题课后反思 查漏补缺1.收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存在困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沪科版八年级下册18.1 勾股定理教案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沪科版18.1 勾股定理教案及反思,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数学八年级下册18.1 勾股定理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