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小升初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专项训练学案(含答案)
小升初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专项训练:能量(含答案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小升初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专项训练:能量(含答案解析),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使用各种电器时,怎样才能安全,光的色散原理是英国科学家发现的,下列关于能量说法正确的是,关于磁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下列电路中,不能点亮小灯泡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升初专项训练:能量 六年级科学下册 大象版(2017)(含答案)1.在黑暗中,将手电筒对准一张白纸,看到的现象是( )。A.不能看到前方物体的存在 B.光能部分通过白纸C.可清楚地看到前方物体的细节 D.光不能通过白纸2.使用各种电器时,怎样才能安全( )(多选题)A.发现电器漏电不应该继续使用B.努力学习电的知识和安全用电要求C.不了解的电器不能乱动D.严格按安全用电的有关规定去做3.性急的小明想在最短的时间内把开水的温度降到能喝,他应用( )A.陶瓷杯 B.塑料杯 C.不锈钢杯4.光的色散原理是英国科学家( )发现的。A.爱迪生 B.牛顿 C.爱因斯坦5.下列关于能量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B.运动的物体具有能量,静止的物体没有能量C.开水冷却后,开水中的能量也消失了6.下列关于声音的产生和传播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声音都是靠空气来传播的 B.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 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7.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 )。A.反射 B.回声 C.噪声8.关于磁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相同磁极相互靠近,会发生排斥现象B.球形磁铁没有磁极C.把蹄形磁铁折断成两部分,每部分上都有两个磁极9.有一个四接线头的接线盒,1-3、1-4是通路。下列连接方法中,符合上述要求的是( )。A. B. C.10.下列电路中,不能点亮小灯泡的是( )。A. B. C.11.下列几个图形中能描述光在空气中传播路线的是( )。A. B. C. D.12.下列白光射入棱镜的方式,能在屏上出现彩色光带的是( )。A. B. C.13.下图是一条呈“M”形的铜条。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各点上的蜡烛油会先后熔化。那么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顺序是( )。A.A→B→C→D B.B→A→C→D C.B→C→A→D14.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小水滴起到了( )。A.三棱镜的作用 B.平面镜的作用 C.凸透镜的作用15.人在骑行自行车的过程中主要是( )。A.动能转化成化学能 B.化学能转化成动能 C.动能转化成热能16.同学在研究“光的传播会遇到阻碍吗”实验时,他将玻璃换成( ),仍然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A.一张很薄的铝箱纸 B.一块干净的冰 C.一块干净的木板17.一束( )通过三棱镜照在白屏上,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A.白光 B.红光 C.紫光18.用正常的电池、导线、小灯泡组装的以下电路中,小灯泡一定不能发光的有( )。A. B. C.19.在探究“白炽灯和荧光灯哪个效率高”的实践活动中,我知道了( )。A.白炽灯的发光效率高 B.荧光灯的发光效率高 C.白炽灯和荧光灯的发光效率一样高20.钢垫圈在平常温度下套不到钢轴上,用酒精灯加热它2分钟,能轻松地套到钢轴上了。这表明( )。A.钢垫圈受热向外胀大,中间的孔变大了B.钢热圈传导热的性能比木头、塑料好C.金属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21.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方向是向着( )的。A.四周 B.上下 C.四面八方22.下列物质中,当温度下降到零摄氏度以下,体积反而会变大的是( )。A.空气 B.水 C.铁钉23.下面属于光源的物体是:( )。A.月亮 B.反光镜 C.灯泡 D.发光鱼24.奇奇想制作一个“荡秋千的小猴”电动玩具,不需要的材料是( )。A.小电机 B.导线 C.塑料袋25.敲击水量不同的杯子,音调最高的是( )。A. B. C.26.广播播放疫情防控消息,小区邻居都能听到,说明声音的传播方向是向( )。A.下面 B.四面八方 C.后面27.2021年5月15日,火星着陆巡视器“天问一号”成功着陆,开展对火星的初步探索。“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接受阳光能够运动,其能量的转换过程主要是( )。A.机械能→电能→太阳能 B.化学能→电能→光能C.太阳能→电能→机械能 D.热能→电能→机械能28.以下能量转化表述错误的是( )。A.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成电能B.电风扇——电能转化成机械能C.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29.下面能量的转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 )。①人跑步的动能←牛奶的化学能←植物的化学能←太阳能量②人跑步的动能→牛奶的化学能→植物的化学能→太阳能③太阳→古代动植物→煤→火力发电厂→电烤箱④太阳←古代动植物←煤←火力发电厂←电烤箱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③④30.关于能量转换,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一种能量可以转换成多种能量B.风力发电也属于能量的转换C.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损耗31.如下图。小嘉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 )传播的。A.水 B.空气 C.桌面32.如图,两个气球悬挂在一起时相互排斥,可能是( )。A.两个都带正电 B.两个都不带电C.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D.不能确定33.水结成冰时体积会( )。A.减少 B.增加 C.不变34.使用指南针观察方向的时候,我们要避免 对指南针的影响。A.铜器 B.温度 C.铁器35.关于太阳能小台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_____________。A.太阳光为小灯泡提供了能量 B.太阳能电池板是把电转化成灯光C.太阳能小台灯是能源技术产品36.一个振动的物体会使它周围的空气发生振动,振动的空气到达我们的耳,引起鼓膜振动。耳中的()再将振动传到充满液体的内耳。A.耳蜗 B.听觉神经 C.听小骨37.一个物体,受冷或受热,它的( )会改变。A.体积 B.状态 C.体积和状态都可能38.晚上我们能在台灯下看书、写字,主要利用了( )的原理。A.光的折射 B.光沿直线传播 C.光的反射。39.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声音( );皮筋越松,声音越低。A.越高 B.越低 C.不变40.下列现象,利用光直线传播原理的是( )。A.树林中斑驳树影 B.灯下看书 C.杯弓蛇影41.下面电路中的小灯泡能亮的是( )。A. B. C.42.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热的传递方向是( )。A.向金属条的两端传递B.向金属条的另一端传递C.不能确定43.做通电导线具有磁性的实验时,电池的通电时间( )。A.不受限制 B.越长效果越明显 C.应短些44.下列电器使用相同的时间,最消耗电能的是( )。A.700W微波炉 B.100W电冰箱 C.30W节能灯 D.300W电熨斗45.敲击右图中1号到8号依次变短的金属条,发出声音最高的是( )。A.1号金属条 B.4号金属条 C.8号金属条46.把一根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从侧面看,铅笔( )。A.变长了 B.变细了 C.向下折47.光在( )中传播速度最快的。A.空气 B.水 C.真空48.相同条件下,以下三种电路中,图( )中的小灯泡最亮。A. B. C.49.绝缘体不能导电,所以( )。A.绝缘体在电路中没有作用B.在防止触电的部位要用绝缘体C.绝缘体不能阻止电流流过50.关于声音的高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声音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B.声音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C.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参考答案:1.B【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两种不同介质的分界面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当光从一种物质进入另一种物质时,会发生折射现象。反射光线遵循反射定律,折射光线遵循折射定律。光具有能量,是直线传播的,在黑暗中,将手电筒对准一张白纸,光可以部分透过白纸,大部分被反射,但不能清楚地看到前方物体的细节。故B正确。2.ABCD【详解】略3.C【解析】略4.B【详解】17世纪,英国科学家牛顿发现了白光的色散现象,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光的三原色合成白色光。5.A【解析】略6.C【详解】A.声音可以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传播,但是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错误;B.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只要物体振动,我们不一定能听到声音,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错误;C.回声是声音被障碍物反射而形成的,正确;所以C符合题意。7.B【详解】声音以波的形式传播,当声波遇到物体时,会使物体产生振动,声音就是这样通过各种物质,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的。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回声。8.B【详解】相同磁极相互排斥,A项正确;球形磁铁也有两个磁极,B项错误;折断后的两部分是新的磁铁,各有两个磁极,C项正确。9.C【详解】电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通路。电不能从一点流到另一点,这两点间是断路。一个四接线头的接线盒,1-3,1-4是通路,说明它们之间存在通路,A连接方法的通路是1-2、1-3和2-3;B连接方法的通路是1-2、2-3、1-3;C的连接方法的通路是1-3、3-4、1-4。符合要求的是C。10.C【详解】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A、B都可以形成闭合回路,C电路相当于直接用导线把电池两极连接起来,这样连接会形成短路,小灯泡不会亮。11.B【详解】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传播途中遇到镜子等反光物体时,会发生反射现象,光的传播路线会发生改变。读图可知,B图是直线,能表示光在空气中传播路线。12.B【详解】当太阳光(白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色散现象的实质是光的折射,因为这是一种较特殊的光现象,所以通常我们直接称之为色散,以区别于普通的折射现象。可见B符合题意。13.C【详解】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传热方法叫热传导;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在H点处用酒精灯加热,A、B、C、D各点上的蜡烛油会先后熔化,各点处蜡烛油熔化的先后顺序是距离加热点从近到远的顺序,即B→C→A→D。14.A【详解】白光并不是单独的一种色光,而是混合光,通过三棱镜可以折射出赤、橙、黄、绿、靛、蓝、紫七色。雨过天晴后天空中出现了美丽的彩虹,这是因为空气中悬浮的小水滴将太阳光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小水滴起到了三棱镜的作用,将太阳光进行分解形成了色散现象。15.B【详解】能量是一种客观存在,自然界的万物都是他的表现形式。能量的形式有许多,如:机械能、化学能、热能、电能、声能等等。人骑自行车前进的过程中,先将体内化学能转化为脚的动能,再转化为机械能,B符合题意。16.B【详解】光照在透明物体时大部分光能够通过,比如透过玻璃可以看清杯子的细节,同样的一块干净的冰透明剔透,也能让大部分光通过,看清杯子的细节。铝箔纸和木板都是不透明的物体,无法看到杯子。17.A【详解】太阳光经过三棱镜折射后可以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分别是红、橙、黄、绿、蓝、靛、紫,这就是光的色散现象。所以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照到白屏上,会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18.B【分析】完整的电路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和开关组成。电路中的灯泡正常工作,必须连接进一个完整的闭合电路。一节电池、一个灯泡和若干根导线就可以连接成为一个简单的闭合电路,使电流形成回路,灯泡正常发光。【详解】用一节干电池、一段导线,将小灯泡连接入电路中,电流从电池的正极流出通过小灯泡、导线流回电池的负极,就可以点亮小灯泡。读图可知,图B中的灯泡只有一个接触点同时与电池的正极与负极相连,会形成电流短路,电流不会从灯丝流经,灯泡不会发光;图A、C中小灯泡的一个接触点与电池的正极接触,另一个接触点与电池的负极用导线连接,形成闭合通路,小灯泡会发光。19.B【详解】根据对能量转化的认识,灯泡发光时,电能在转换为光能的同时,有一部分转换为热能,白炽灯周围的温度高,说明一部分能量消耗在发热上了,所以发光效率较低。通过测量发现,靠近白炽灯的温度及温度升高较快,由此得出结论的是白炽灯的发光效率低,原因是它将较多的电能转化为热能。荧光灯电流较大,所以荧光灯的发光效率高。20.A【详解】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以后会膨胀,在受冷的状态下会缩小。大多数物体都具有这种性质。钢垫圈在平常温度下套不到钢轴上,用酒精灯加热它2分钟,能轻松地套到钢轴上了。这表明钢垫圈受热向外胀大,中间的孔变大了。21.C【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22.B【详解】物体一般都具有遇热膨胀、遇冷收缩即热胀冷缩的性质。可也有少数例外情况,比如水。在4℃时体积最小,因为水在0℃-4℃之间时,水具有热缩冷胀的性质。水结冰体积变大。根据对热缩冷胀的认识,水结冰后体积膨胀。空气、铁钉都是遇冷收缩。23.D【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其中又分为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太阳等属于天然光源,亮着的电灯等属于人造光源。有些物体能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给人感觉在发光,这样的物体不是光源,例如月亮。以上物体属于光源的是发光鱼。24.C【详解】制作电动玩具,其实就是制作一个简易电路,需要用到导线、开关、电源、用电器。要让小猴子荡秋千,需要用电动机。而导线在一个电路中同样也是不可缺少的,不需要用到的材料是塑料袋。25.A【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声音高,音调高;声音低,音调低。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音调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音调越低)。敲击盛水量不同的杯子,杯中的水越多,振动越慢,声音越低(音调越低),水越少,振动越快,声音越高(音调越高)。A选项符合题意。26.B【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着四面八方传播的。所以广播播放疫情防控消息,小区邻居都能听到。27.C【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天问一号”在火星表面接受阳光能够运动,其能量的转换过程主要是太阳能→电能→机械能。28.A【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A.电池充电——化学能转化成电能,这种说法错误,电池充电----电能转化成化学能。B.电风扇——电能转化成机械能,这种说法正确。C.摩擦生热——机械能转化成热能,这种说法正确。29.A【详解】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量的转化过程顺序正确的是:人跑步的动能←牛奶的化学能←植物的化学能←太阳能量;太阳→古代动植物→煤→火力发电厂→电烤箱。②④的箭头指向是错误的。30.ABC【详解】生活中能量的形式多种多样,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换成另一种形式,A正确。风力发电将风能转化为电能,B正确;能量在转换的过程中可能会造成损耗,C正确。31.A【详解】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充当声音传播的介质,但是固体、液体和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不同。固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强,气体传播声音的能力最弱。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读图可知,小嘉将左耳紧贴水槽外壁,她左耳听到的声音主要是通过水传播的。32.A【详解】同种电荷相斥,异种电荷相吸,题中两个气球相互排斥,说明带同种电荷。C选项会出现相吸状态。(每题2分)33.B【解析】略34.C【详解】略35.B【详解】太阳能小台灯是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利用光照,吸收太阳能将其转换为电能,并贮存在蓄电池内,太阳能小台灯的电池属于电源,太阳能小台灯是能源技术产品,太阳光为小灯泡提供了能量。36.C【详解】略37.C【详解】水受热以后体积会增大,而重量不变。一个物体,受冷或受热,它的积和状态都可能会改变,所以C符合题意。38.C【详解】光碰到镜面改变了传播方向,被反射回去,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也叫反光。夜晚,灯光照到纸上发生光的反射,反射光线进入眼睛,产生视觉,我们才能在灯下读书、写字,这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故C正确。39.A【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音高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用相同的力拨弹橡皮筋时,皮筋越紧,振动的就会越快,声音越高;皮筋越松,振动的就会越慢,声音越低。40.A【详解】像点亮的电灯这样可以自己发光并且正在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例如太阳、萤火虫、点燃的蜡烛等。光在同种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树林中斑驳树影就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灯下看书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杯弓蛇影是利用光的折射原理。41.C【详解】电从电池的一端正极流出来,通过灯泡从灯泡的一个连接点进入,经过灯丝,再从灯泡的另一个连接点流出,回到这个电池的另一端负极,形成一条完整的环路,灯泡就会发光。电路出了故障,电流就会中断,灯泡就不会亮了。A电路是短路;B电路是断路,C电路可以形成闭合回路,小灯泡可以亮。42.B【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热在固体中的传递方向是有规律的,是从物体较热的一端传向较冷的一端。所以在金属条的一端加热,热量会向金属条的另一端传递。43.C【详解】通电线圈会产生磁性,做“通电导线和指南针”的实验,电池的通电时间应短暂些,因为线圈耗电量比较大,会损坏电池。44.A【详解】用电器是利用电能工作的装置,用电器消耗的电量多少与电功率大小有关,电器功率越大,消耗的电能越多。在700W微波炉、100W电冰箱、30W节能灯、300W电熨斗几种电器中,使用相同的时间,最消耗电能的是700W微波炉。故A正确,BCD选项错误。45.C【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系,相同情况下,短的物体振动得快,长的物体振动得慢。所以图中从1号~8号按顺序敲打长短不同的金属条,金属条越来越短,振动越来越快,声音的变化规律应该是声音越来越高。故C正确,AB选项错误。46.C【详解】光线从一种透明物体进入另一种透明物体时,传播方向会在交界面上发生弯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把一支铅笔插入装水的玻璃杯中,从侧面看铅笔,铅笔向下折,这是光的折射现象。47.C【详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速度在真空中最快。48.B【详解】电路:由电源、用电器、导线、开关等连接而成的电流通路 。电路的连接的方式有串联和并联。电池串联,总电压是各电池电压之和,是最大可能达到的电压,电压是3伏;灯泡并联,使得各个灯泡两端电压是最大的连接情况,所以并联的小灯泡此时最亮。C.电池并联的时候,它们的电压和电源电压相等。两节节电池并联起来,电压还是1.5V,小灯泡不是最亮,所以B符合题意。49.B【详解】容易导电的物体,就是导体。如:各种金属,酸碱盐的水溶液,大地,人体等。不容易导电的物体,就是绝缘体。如:玻璃,陶瓷,橡胶,塑料等。绝缘体不能导电,所以在防止触电的部位要用绝缘体。50.C【详解】声音的高低和振动的快慢有关,振动的快慢和材料的长短、粗细、松紧有关。物体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的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的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小升初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专项训练:银河系(含答案),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阅读资料,2光年,构成银河系的物质不包括,现代人们已经能利用来观察银河了,太阳系中离地球最近的行星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升初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专项训练:运动(含答案),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做法中,为了增大摩擦力的是,下列动物中,奔跑速度最快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升初大象版(2017秋)科学六年级下册专项训练:物质(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当温度达到以下,水会慢慢变成冰,敲击后,能被打成薄片,下列过程主要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下列不属于液体的是,加快食盐在水中溶解的方法有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