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题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39945/1/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题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39945/1/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试题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39945/1/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届江西高二4月联考·历史DA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39945/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3届江西高二4月联考·历史DA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3/8/14239945/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
展开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等5地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试题docx、23届江西高二4月联考·历史DApdf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1页, 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高二年级下学期期中调研测试
历 史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求的。
1.下图为西周王城规划结构示意图。由此可知,西周王城
A.城市规划遵循礼制观念B.有利于专制王权的强化
C.城市布局强调等级秩序D.体现了天人关系的和谐
2.学者根据新疆丝路南道精绝古国尼雅遗址的考古发现,记录了丝绸之路开通后当地的显著变化:来自黄 河流域的丝锦与轻薄柔软的丝绸,成了精绝王室贵族们的内衣、长袍;光可鉴人、图案变幻的铜镜,喜人的 漆器,从过去人们心中的瑰宝成了日常生活品。这一变化说明
A.精绝古国成为了中外交流的中心B.汉朝政府保障了边境地区的稳定
C.考古发现决定了丝绸之路的研究D.丝路开通密切了区域经济的联系
3.葛洪在记录东吴时期江东世族经济时说:“势利倾於邦君,储积富乎公室。……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田池布千里。……金玉满堂,伎妾溢房。商船千艘,腐谷万庾。……梁肉余於犬马,积珍陷於帑藏。”这说明当时
A.中央集权体制受到严重威胁B.南方地主庄园经济的发展
C.小农经济模式逐渐走向破产D.门阀士族等级观念的强化
4.据统计,有宋一代,特奏名出身者约有5万人,占整个科举及第人数的45%,其目的就在于使广大应举人虽累举不第,但仍有积以举数和年甲而获得一官半职的可能,不至于完全绝望,铤而走险。由此可知,宋 代特奏名制度
A.促进了社会关系的和谐B.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
C.有利于封建政权的稳定D.导致了三冗局面的形成
5.成化七年(1471年)五月北京瘟疫严重之时,明宪宗针对“大疫流行,军民死者枕藉于路”的情况,下诏在 京城崇文、宣武、安定、东直、西直、阜城六门郭外,各置漏泽园一所,收瘗遗尸。由此可知,明朝
A.重视首都瘟疫管理防止扩散B.儒学思想影响政府防疫政策
C.瘟疫造成全国大量人口死亡D.经济发展有效促进疫情防控
6.下表是1844-1849年间上海中国茶和生丝出口量变化表(部分)。该表反映了
A.小农主动融入世界市场B.上海成为对外贸易中心
C.上海茶丝贸易持续增长D.中国传统经济结构变动
7.近代伊始,天津还是以作坊手工业和家庭手工业为主的传统城市。开埠后,资本主义工商业逐渐兴起。 至1911年,天津已有工厂134家,民国后天津已成为名副其实的工业和外贸大都市。这反映了
A.外国资本主导了天津的城市化B.传统经济结构迟滞近代转型
C.天津城市转型得益于经济革新D.资本主义产业结构趋于均衡
8. 1939年7月,国民政府财政部出台减免进口税办法,规定凡属外国货物,未经订入政府所颁禁止进口物品 品目表内者(日用必需品),准由商人照1934年进口税率缴纳1/3的关税,报运进口。后来又对洋米、汽 油和柴油三项,暂准免税进口。这些调整
A.促进了官僚资本急剧扩张B.适应了抗战新形势的需要
C.推动了关税制度的近代化D.实现了中国关税的自主权
9.下图是作于1952年的一张爱国卫生运动宣传画,该画
A.标志着农村医疗体系的建立B.凸显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C.兼具幽默性与生活化的特征D.反映社会治理融合民族意识
10.20世纪90年代初,党内有人主张把“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当作改革的最终目标。1991年10-12月,江泽 民先后主持召开11次座谈会讨论改革问题,并最终酝酿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倾向性提法。这表 明,当时我国
A.积极探索经济体制改革理论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未见成效
C.政治体制改革遭遇较大阻力D.尚未突破传统经济观念束缚
11. 1995年,我国颁布《食品卫生法》。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以及食品安全问题的产生,我国于2009年通过了 《食品安全法》,并将《食品卫生法》废止。随后又颁布了具体实施条例,以强化安监责任,增强制度可操 作性。这反映了
A.食品安全问题逐渐趋于好转B.人民生命健康权愈加受到重视
C.依法治国理念的进一步普及D.监察体系随社会发展不断完善
12.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将正义分为国家正义和和个人正义,就个人而言,正义意味着理性、激情、欲望的 各尽其责。就国家而言,正义则意味着公民各司其职,个人正义与国家正义在《理想国》中达到了统一与贯通。由此可见,柏拉图
A.强调公共价值先于个人价值B.质疑民主泛滥危害城邦安全
C.重视合理分工优化国家治理D.将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
13.如图是画家阿・米耶尔直接采画自生长着的玉米,再由一位
素描师把彩图转化为黑白线图,1542年,被录人在德意志植物学
家廖恩哈德・福克斯编纂的《植物志》中印刷出 版。福克斯在
《植物志》记述:“它现在生长在所有的庭院中,几乎到处都是。”这一画作
A.证明了玉米成为经济作物广泛种植 B.反映了殖民扩张推动物种交流
C.体现了植物学日益向纵深方向发展 D.见证了欧洲兴起现实主义美术
14.统一的王权一方面促成了法兰西民族意识的形成,但另一方面又对法兰西民族国家的建立构成了阻碍: 虽然国家主权这个现代概念在三十年战争后已经初步形成,但它却被看成是归属于法王的私权。这表明 当时的法国
A.专制思想阻碍民族国家发展B.争霸战争推动主权意识兴起
C.启蒙运动促进人民思想解放D.资本主义经济获得迅猛发展
15下表是195 1-1 955年以及1971-1975年苏联主要工业品的生产情况。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苏联
A.实现了经济结构的优化B.构建了两极格局新秩序
C.延续了斯大林模式特点D.推动了苏联工业化实现
16. ChatGPT以其雄厚的技术优势俨然已成为互联网的超级中心,这似乎成为ChatGPT的现实本质。从当下 的企业主导地位看,ChatGPT已被全球科技巨头、互联网头部企业所占据,这些企业会凭借技术优势从事 一些利己行为。据此可推知,当今世界
A.亟待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B.意识形态的斗争趋于白热化
C.多极化格局受到巨大冲击D.依赖于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汉代,儒家以礼作为区分社会等级的行为标准,主张德主刑辅,立法是保证礼得以实施的强制手段,并将道德教化作为执法目的。至魏晋,法典都由当时造诣极深的儒者制定,杜预、张裴曾分别注释晋律,经晋武帝“诏班天下”,后世称为“张杜律”,使儒家思想法律条文化。隋唐时期是儒家思想法律化的 完成阶段,《唐律》把大量道德规范转化成法律规范,用法律手段来惩罚所谓的不道德行为,最终完成了 法律儒学化、礼教法典化。古代法律的儒学化起到了法律规范与普及的作用,为后世中华法系的最终形成奠定基础,并对周边国家产生深远影响。而教化为先,以人为本的独特法律思想也具有现实意义。
——摘编自周导杰 《立法、司法、守法视域的中国古代法律儒学化》等
材料二公元4世纪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罗马法的发展也受到了基督教影响:衡平法的产生为以后人权平等的观念莫定基础,而罗马法的系统化也被认为是体现基督教博爱精神的必由之路。至中世纪,在政教权力斗争的过程中,法律被认为等同于神的理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从而使得法律具有宗教一样的内在神圣性,这种神圣性使法律至上、法律被信仰能够成为现实,还促成了西方以分权和制衡为核心的宪政制度。基督教所强调的“倚靠神而不依靠人”的观念,也为非人治以及法治奠定了思想基础。
宗教改革后,平等、自由观念等新教精神也深深浸润在近代法律之中,这些教义和近代法律一道成为建立国富民强的资本主义民族国家的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总之,基督教与西方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的发展有着紧密联系,并对近代西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
——摘编自柴英《基督教对西方法律的给养》等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中西法律演变历程中体现的特征。(7分)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西法律演变的历史价值。(7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18世纪中后期发生的工业革命,产生了许多新兴工商业中心。从18世纪80年代起,英国议会通过了一系列《地方管理法》,这为企业家群体开始参政提供了便利。到19世纪30年代,英国地方管理的“旧体制”已彻底无法适应工业化社会需要,更无法满足实力日益增强的企业家群体主导地方公共事务的诉求。1835年颁布的《市政改革法》对1832年议会改革所设立的城镇选区进行改革,建立自治城市,设置新的管理机构,并建立具有财产资格限制的选举制度,新兴的企业家群体最终控制了各工业区的自 治城市。企业家群体为了展示工业资产阶级的权威与力量,特别重视城市标志性景观的规划和建设。而他们对工业城市治理的参与和主导,也推动了城市改革和建设,改善了城市居民的生活。
——摘编自尹建龙《英国工业化转型时期的企业家群体与地方治理》
(1)根据材料,分析英国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治理的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英国企业家群体参与地方治理的影响。(6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1854年近代上海开埠后,城市人口与城市中道路交通流动量逐渐增多,加之城市道路的狭窄,近代上海交通管理的难度不断增加。交通肇祸事故所发生的数量以及所造成的伤亡数量一直居高不下,上海市政当局深觉其巨大的城市交通管理压力,于是引进西式交通信号灯这一“舶来品”。 20世纪20年代到30年代中期,上海启用的交通信号灯,仅是“人工式”的,需要由交通警察手动进行控制。20世纪30 年代中期后,上海装设的交通信号灯逐渐向“自动化”模式迈进。公共租界、法租界与华界分别设置相关机构有效管理交通信号灯。工部局还将遵守交通信号灯这一准则写入城市交通规则中,从制度文明上限制市民,确保民众能够自觉遵守交通信号灯。若有违反交通信号灯的交通事件,则通过相关处罚力图确立交通信号灯在管理城市交通方面的威信。交通信号灯的装设与使用,代表近代上海城市交通管理已经逐渐从最初的交通人员以及相关机构的管理上升为器物管理。其影响不仅仅停留在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加快城市交通的运行层面,更是对近现代城市交通管理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还给新时代“国家治理 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带来重要启示。
——摘编自张帆《近代上海交通信号灯研究(1919-1937)》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上海交通信号灯装设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上海交通信号灯装设的影响。(8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部分百年老校校训一览表
——据王涛《中国百年老校校训中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整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拟定一个论题,并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持论有据,表述清晰)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5月月考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观察下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部分学校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江西省南昌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调研检测历史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