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知识点梳理+专项练习(含答案)
专题3 岩石与土壤—2023小升初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专项复习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3 岩石与土壤—2023小升初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专项复习,共2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岩石与土壤的故事,有关岩石的故事,比较不同的土壤,岩石、土壤和我们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3 岩石与土壤 专项复习〔知识点梳理〕1.岩石与土壤的故事1.岩石与土壤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岩石包裹着,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陆地,还包括海洋的底部。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土壤覆盖着,有的直接裸露出来。3.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他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每一方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4.岩石比较坚硬,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和颜色。土壤是颗粒状的,比较松软。5.岩石的作用主要是可以用来做建材,可以用来做装饰品,可以提炼金属,做颜料等等。土壤的作用:土壤具有调节的功能,土壤是动物植物栖息的场所,土壤还具有作物生产功能。6.有关岩石的故事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地球的年龄约为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出来的。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岩石中动植物的痕迹说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海洋。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1.观察岩石常见的工具:放大镜、小刀、手电筒、铜钥匙等。2.观察下面三种常见岩石(1)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花岗岩:颜色为黑麻肉粉色(肉红色至浅灰色不等),形状不规则,表面较无光泽。砂岩:颜色为土黄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无光泽。大理岩:颜色为白色,形状不规则,表面有光泽。(2)更细致地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①仔细观察这三种岩石标本是否有条纹、层次,是否有斑点、小孔。花岗岩无纹理、小孔,有层次、斑点;砂岩无纹理,有层次、斑点、小孔;大理岩无纹理,有层次、斑点、小孔。②组成岩石的颗粒花岗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粗疏,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砂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细密,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大理岩由颗粒组成,颗粒粗大,可以看出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③用手分别触摸这三种岩石标本的表面,感觉是粗糙、光滑的花岗岩粗糙,砂岩粗糙,大理岩粗糙。④用手电筒照射这三种岩石,看一看它们有没有光泽。花岗岩、大理岩有光泽,砂岩无光泽。⑤分别用指甲、铜钥匙、小刀刻画岩石,看一看它们的硬度。花岗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无痕迹,用小刀刻画无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花岗岩很硬。砂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用小刀刻画有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砂岩较软。大理岩用指甲刻画无痕迹,用铜钥匙刻画有痕迹,用小刀刻画有痕迹。对照矿物硬度表,说明花岗岩较软。3.岩石观察记录表。4.矿物的硬度标准: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3.岩石的组成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矿物组成的,有些岩石由多种矿物组成,有些仅由一种矿物组成。研究岩石的方法之一就是寻找岩石中的矿物。2.花岗岩是一种分布非常广泛的岩石,通常有粉红、半透明、黑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而成。这三种粗细不同的颗粒分别是云母、长石、石英,其中粉红色颗粒是长石,半透明的颗粒是石英,黑色颗粒是云母。云母有闪亮的薄片;长石有肉红色颗粒;石英有白色透明颗粒。3.观察云母、长石、石英三种矿物①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矿物的颜色:石英为无色,长石是粉红色,云母是黑色的。条痕颜色:与矿物外表的颜色不一定相同,石英的条痕颜色为白色,长石的条痕颜色是白色或者浅灰色,云母的条痕颜色是无色的。②矿物的透明度和光泽。矿物的透明度:英为透明的,长石是不透明的,云母是透明的。矿物的光泽:石英为玻璃光泽,长石是玻璃光泽,云母是丝绸光泽。除了矿物的颜色和条痕、透明度和光泽之外,硬度、形状也是观察矿物的重要线索。4.矿物观察记录表。5.世界上已发现的矿物近4000种。我们身边有许多矿物制成的物品,比如:雄黄——中药,还可以作颜料、玻璃等硫黄——制造染料、农药、火柴、橡胶等石墨——最软矿物,制作铅笔芯、润滑剂方铅矿——提炼金属“铅”“银”。石膏——点豆腐,使蛋白质凝聚、工业建筑材料、制作模型雕像金——贵重金属、做首饰和收藏投资4.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1.收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2.制作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①准备所需要的工具与材料②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③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④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⑤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子的方格内,标签要对应放好。3.制作标本所需的工具与材料:剪刀、胶水、笔、纸盒、卡纸、棉花等。4.概括制作标本规范的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5.岩石、沙和黏土1.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2.我们可以在小区花坛、沙漠、工地等地方可以找到岩石、沙和黏土。3.比较岩石、沙和黏土。(1)讨论比较的方法:看一看 闻一闻 摸一摸 团一团 涂一涂结论:眼看、鼻闻、手触摸、团小球、涂痕……(2)比较①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是灰黑色的,形状不规则,最大;沙是棕黄色的,里面有小石粒;黏土是浅黄色的。②闻一闻岩石无明显气味;沙无明显气味;黏土有明显气味。③摸一摸岩石颗粒最大,沙颗粒较小,黏土颗粒最细密。④团一团沙最先散落,黏土基本不散落,从而说明沙比黏土黏性差。⑤涂一涂沙掉下来了,没有留在纸上,黏土牢牢粘在纸上,没有掉落,再次证明沙比黏土黏性差。4.观察记录表。对岩石、沙和黏土的认识记录表 岩石沙子黏土看一看是一块一块的颗粒比较大颗粒非常小闻一闻没有味道没有味道有泥土的气息摸一摸比较坚硬、粗糙很坚硬、粗糙比较柔软、细腻握一握没有办法团成小球能团成小球,一会儿就平摊在纸上能团成小球,要很长时间才能平摊在纸上画一画无法在白纸上涂痕在白纸上有图痕,颜色淡,长度短在白纸上有涂痕,颜色深,长度长捻一捻无法捻没有变化,仍然是小颗粒会碾成粉末泡一泡没有变化没有变化会泡开,变成细腻的沉淀5.经过观察,你知道了岩石、沙和黏土各有什么特征?岩石:颗粒大、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无法涂痕、无气味、沙:颗粒小、感觉粗糙、不容易团成小球、涂痕不均匀、无气味、黏土:颗粒细小、感觉细腻、容易团成小球、涂痕均匀、有气味、6.观察土壤1.土壤中包含岩石风化而成的大小不同的颗粒(小石子、沙、黏土)以及腐殖质、水和空气等。2.土壤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3.观察土壤:第一步,先用肉眼观察土壤里有什么,再借助放大镜观察,并用鼻子闻一闻土壤的气味,再用手捻一捻。借助放大镜观察,发现土壤是褐色的,掺杂着植物的根和叶子,还有虫子和小石子等等。用鼻子闻一闻,发现土壤有气味。用手捻一捻,发现土壤有些潮湿,土壤中有水分。第二步,把土壤晾干、捻碎,用牙签把土壤颗粒分开,借助放大镜仔细观察颗粒的大小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第三步,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观察整个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发现有气泡冒出来,说明土壤里有空气。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发现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黏土,其次是沙砾,漂浮在水面上的是植物残体。重的颗粒先沉积轻的颗粒后沉积。还发现水里有气泡,说明沙和黏土更重。4.死亡的小动物和植物的根叶子,统称为动植物残体,它们落到土壤里会不断发生变化,并且腐烂,变成一种黑色物质,我们统称为腐殖质。5.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的微粒进行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以上这些称为岩石的微粒。沙砾直径大于2毫米,黏土的微粒很小,甚至用肉眼都没有办法看清楚。7.比较不同的土壤1.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2.先用肉眼观察,再用放大镜观察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1号土壤为沙质土,2号土壤为黏质土,3号土壤为壤土。 颜色气味颗粒干湿其它沙质土棕黄色无气味颗粒较大干的摸起来比较硬黏质土浅黄色有气味颗粒最小湿的摸起来非常滑腻壤土黑色有气味大小不均介于1号和2号土壤之间介于1号和2号土壤之间3.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土壤的黏性(1)方法一:团一团用手分别团揉潮湿的这三种土壤,看哪一种能够团成小球。黏土最易成型,砂土也可成团,土壤不易成型。(2)方法二:搓一搓不同的土壤黏性有什么不同,擀或揉搓三种土壤,它们都能被搓成条吗?黏质土能够搓成条状,壤土有可能搓成条状,沙质土则不能。(3)结论:黏性从强到弱依次为黏质土、壤土、沙质土。4.比较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土壤的渗水性(1)方法:将三种土壤分别装入漏斗(保证三种土壤所取量相同),确保达到同一高度。分别把同样多的水缓慢、均匀地倒入相同量的三种土壤中。观察当水流过三种土壤时发生的现象。(实验初期观察哪种渗水最快,中期观察哪种土所需时间最短,后期观察哪种土渗水最多)(2)结论:渗水性从强到弱依次为沙质土、壤土、黏质土。5.结合观察实验结果,说说三种土壤对植物的生长有什么不同的影响。土壤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和壤土三种。不同的土壤各自的特征不同,沙质土渗水性强、透气性较好;黏质土保水性、保肥性好,但是渗水性和透气性差;壤土保水性、保肥性、渗水性,透气性都比较好;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植物。8.岩石、土壤和我们1.岩石、矿物和土壤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我们必须要保护这些自然资源。2.岩石是组成地球的外壳,而矿物是构成岩石的积木。3.岩石、矿物和土壤关系图从这张图上知道了岩石和土壤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岩石可以变成土壤。矿物是构成岩石的重要成分。土壤的主要成分是沙砾、沙、黏土、腐殖质、水、空气等等。4.岩石和土壤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用途很广。5.花岗岩质地坚硬,色泽美丽,是建筑雕刻的好材料。6.岩石和矿物的作用(1)一些矿物可供我们制作食物食用——石膏。(2)岩石可以建造雕塑等艺术品。(3)岩石可以铺设道路。(4)岩石可以建造房屋和桥梁。(5)煤是重要的能源矿产。(6)计算机里的许多芯片是由硅制成的,硅来自石英和其他矿物。7.人类不但在土壤中获取食物,还能获取各种各样的生产生活资源。8.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也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宝贵资源。人类开采这些资源以后,它们就不可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地利用岩石和矿物。9.矿物资源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在世界范围内,80%以上的工业原料,70%以上的农业生产资料均来自矿物资源。10.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 【专项习题】一、选择题1.(2021秋·浙江衢州·三年级期末)下列使用酒精灯的方式中,正确的是( )。A. B. C.2.(2022春·浙江杭州·四年级期末)“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植物可以最终转化为( )。A.盐分 B.矿物质 C.腐殖质 D.沙3.(2022春·甘肃天水·四年级统考期末)下面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植物不能保护土壤B.土壤对我们的生活没有什么作用C.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4.(2022春·陕西渭南·四年级统考期末)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 )。A.深吸一口气 B.扇闻 C.怕有毒,远远闻一下5.(2022春·四川广元·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岩石中,有条纹的是( )。A.花岗岩 B.砂岩 C.大理岩6.(2022春·浙江宁波·四年级统考期末)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可能是( )。A.高原 B.山地 C.海洋 D.森林7.(2022春·四川宜宾·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 )不是花岗岩的组成成分。A.云母 B.石英 C.石墨8.(2022春·四川宜宾·四年级统考期末)以下三种物质在做团球实验时,颗粒间隙最大的是( )。A.岩石 B.沙 C.黏土9.(2021春·陕西渭南·四年级统考期末)在野外发现不知名的矿物时,应先记下标本的名称等相关信息,可以用_________包好带回来。A.毛巾 B.塑料袋 C.铁盒 D.软纸10.(2022春·浙江杭州·四年级期末)下列土壤中,植物生长最茂盛的是( )。A.土壤干燥、板结,有少量腐殖质 B.土壤干燥、板结,有少量腐殖质C.土壤湿润、疏松,有大量腐殖质 D.土壤湿润、紧密,无腐殖质11.(2022春·山东菏泽·四年级统考期末)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可以观察到最上面一层是( )。A.黏土 B.粉沙 C.沙 D.沙砾12.(2022春·云南文山·四年级统考期末)某科学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采集到的矿物制作矿物标本。以下流程较合理的排序是( )。①记录采集地和时间 ②用放大镜观察 ③编号 ④记录矿物的特征A.①②③④ B.③②④① C.③①②④13.(2022春·四年级单元测试)下列关于岩石和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在土壤里乱丢垃圾可以增加肥力B.开采岩石不需要经过政府机关批准C.我们要合理利用岩石和矿物,保护土壤不被污染14.(2022春·河南平顶山·六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不属于铁矿石的是( )。A.褐铁矿 B.石英矿 C.磁铁矿15.(2022春·浙江绍兴·四年级统考期末)借助铜钥匙、钢钉等能观察到的岩石特征是( )。A.硬度 B.颗粒大小 C.条痕16.(2022春·四川宜宾·四年级统考期末)适合做铅笔芯的是( )。A.铁矿石 B.石 墨 C.石灰岩17.(2022春·浙江杭州·四年级期末)如图石膏用来制作粉笔,利用石膏( )的特点。 A.条痕为白色 B.形状为板状 C.疏松、硬度小18.(2022春·浙江杭州·四年级期末)用刻画的方法比较下列三种矿物的硬度,根据下表中的记录,甲应该是( )。A.云母 B.长石 C.石英19.(2021春·浙江杭州·四年级统考期末)下面是制作岩石标本过程中的主要三个环节: ①识别岩石标本;②采集岩石标本;③制作岩石标签。按先后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②→③→①20.(2022春·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四年级统考期末)用手指分别蘸取少量潮湿的岩石碎片、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涂痕颜色最深的是( )。A.沙 B.黏土 C.岩石碎片 二、填空题21.(2022春·陕西渭南·四年级统考期末)____________(填土壤类型)的渗水性最好,适合西瓜生长。22.(2022秋·陕西榆林·四年级统考期末)通过矿物的碎片边缘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的字,说明这种矿物是__________(填“透明”、“半透明”或“不透明”)的。23.(2022春·陕西咸阳·四年级统考期末)西瓜喜欢生长在土质疏松、渗水性和透气性好的___________(填土壤类型)中。24.(2022春·湖南邵阳·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列三种不同土质的渗水能力由高到低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5.(2022春·陕西咸阳·四年级统考期末)由于外力和生物的作用,_____________最终会变成土壤。26.(2022春·陕西渭南·四年级统考期末)对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进行分析,________更适合用作陶艺的原材料。27.(2022春·陕西咸阳·四年级统考期末)小强拿云母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这是为了观察云母的___________。28.(2022春·江西吉安·四年级统考期末)由于太阳、风、_________、地震和火山等作用,自然界中的大块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我县的野外,沙一般在_________可以发现(选填“水田”或“河滩”)。29.(2022春·陕西渭南·四年级统考期末)如下图,小明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发现________先散落在纸上:接着用手指蘸取一些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抹,发现的________涂痕颜色较深。30.(2022春·陕西安康·四年级统考期末)根据沙、黏土等含量多少,将土壤分为三类,其中沙粒比黏粒多的是___________。 三、判断题31.(2022春·重庆黔江·四年级统考期末)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会分层,最上层应该是沙砾。( )32.(2022春·浙江杭州·四年级期末)比较岩石的软硬时,我们可以通过互相撞击来判断。( )33.(2022春·内蒙古呼伦贝尔·四年级统考期末)透明度是我们衡量矿物的一个方面。( )34.(2022春·浙江杭州·四年级期末)石英能在云母上刻画出痕迹,说明云母比石英硬。( )35.(2022春·四川宜宾·四年级统考期末)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适合做厨房橱柜的台面。( )36.(2022春·浙江杭州·四年级期末)野外考察时可以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自己采集的标本。( )37.(2022春·湖南怀化·四年级校考期末)可以用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两种矿物的软硬。( )38.(2022春·湖南邵阳·四年级统考期末)把土中加入适量的水,搓一搓能搓成条状,这种土是黏质土或壤土。( )39.(2022春·浙江绍兴·四年级统考期末)研究岩石时要仔细观察组成岩石的颗粒特征。( )40.(2022春·四年级校考单元测试)用相互刻划的方法不可以比较两种矿物之间的硬度。( ) 四、连线题41.(2022春·湖南怀化·四年级统考期末)请把根据矿物的特征与作用用线连接起来。岩 盐 质感细致,建筑材料,常用来作为壁面或地板石 膏 作为导电材料、书写材料大理石 加工成精盐可供食用、做防腐剂石 墨 因其坚硬,常用来制作切割、钻孔、研磨等工具金刚石 用来做豆腐,做面膜,做食品添加剂,建筑材料 五、实验题42.(2022春·山东菏泽·四年级统考期末)土壤的探究。土壤是宝贵的资源。为了探究土壤的成分,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土壤,开始了研究。(1)我们可以根据________把土壤的微粒分类,其中最大的颗粒是沙砾,其次是沙和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________。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实际上是岩石在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下_________而成的。(2)取一些土壤在手中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3)在给土壤加热的过程中,我们闻到有-股焦臭味,说明土壤中含有_______。(4)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5)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________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________ (填“上面”“下面”或“中间”)。(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土壤是一种________。(2022春·湖南邵阳·四年级统考期末)乐乐在郊游时发现了一块不知名的矿物,并对它进行了观察研究:43.乐乐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软硬等方面对矿物进行了观察。44.观察矿物的光泽,比较合理的做法是( )。A.把矿物和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放在一起对比B.按自己的生活经验描述矿物的光泽C.把矿物放在黑暗处观察是否会发光45.这块矿物表面是暗红色,条痕是樱红色,辨别矿物类别时更有参考价值的颜色是___________。46.乐乐用铜钥匙刻画该矿物,无法留下痕迹,此时该选择___________(填工具)进一步研究。47.有人说这个矿物是石墨,你觉得对吗?___________请说明理由:______。 48.(2022春·山东滨州·四年级统考期末)探究土壤的成分。(1)把新鲜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到土壤很湿润,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2)如图1所示,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产生了气泡,这说明土壤中有___________。(3)如图2所示,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杯底出现多层沉积物。沉积物最上面一层是___________,用小棍挑一点在手上涂抹,会感到黏滑和细腻;其次是___________,越到底下,颗粒越___________;漂浮在水面上的是___________。 六、综合题(2022春·浙江宁波·四年级统考期末)观察岩石(矿物)活动。周末,小科在郊区捡回一块岩石(矿物),他想利用课堂上学习的方法来探究这块岩石。49.观察岩石(矿物),按照观察方法在括号内进行排序。( )刻 判断岩石的硬度。( )看 岩石的颜色和花纹。( )摸 感受岩石的 粗糙度。( )滴 在岩石表面滴稀盐酸。50.下列是他探究矿物时使用的工具,若想要探究矿物的光泽度可以借助工具________(填字母)。A.手电筒 B.放大镜 C.小刀 D.铜钥匙51.这块岩石(矿物)表面是暗红色,条痕是樱花色,辨别矿物类别时有参考价值的颜色是________。52.取少量稀盐酸,要用到的仪器是________(填“滴管”、“勺子”、)。 (2022春·陕西渭南·四年级统考期末)下图是小明采集的沙子、沙质土、黏土样品,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3.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作用,许多大块的_________可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54.仔细观察沙和黏土,颗粒较大的是__________。55.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颜色较深的是__________。56.试着分别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比较两者从小球到能平摊在纸上所花费的时间,可以发现_________。A.沙花费的时间更少 B.黏土花费的时间更少C.沙和黏土花费的时间一样多57.沙质土沙粒含量多,黏粒含量少,呈浅棕色,土质比较疏松,透气性和渗水性好,适合_________生长。A.水稻 B.西瓜 C.月季
参考答案:1.B【详解】酒精灯是实验室用来加热的仪器。酒精灯使用时,我们要牢记一些注意事项:点燃酒精灯时一定要用燃着的火柴,决不能用燃着的酒精灯对火;用完要熄灭时,应该用灯帽将其盖灭,盖灭后需要再重盖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时灯帽打不开,绝对禁止用嘴吹灭火!2.C【详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明植物可以最终转化为腐殖质。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它越多,土壤越肥沃,所以C符合题意。3.C【详解】土壤为植物生长提供了养料水分,为动物生存提供了栖息地,土壤与人类生存所需要的粮食、蔬菜等食物息息相关,C符合题意;A错误,植物能保护土壤;B错误,土壤对我们的生活作用重大。4.B【详解】闻不明物体的气味时要采用扇闻的方法,防止物体有毒,吸入过量的有毒物质。在闻岩石、沙和黏土的过程中,正确的方法是扇闻。5.C【详解】岩石按成因分为三大类:岩浆岩、变质岩、沉积岩。岩浆岩中有花岗岩、玄武岩等;变质岩中有大理岩、石英岩、片麻岩等;沉积岩中有砂岩、页岩、石灰岩等。大理岩纯白或黑色,有条纹、粗糙、较软,遇盐酸冒泡,C符合题意。6.C【详解】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中国科学工作者在喜马拉雅山区考察时,发现了鹦鹉螺化石,证明这里曾经是一片海洋,后来由于地壳隆起并抬升成为高山。7.C【详解】许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花岗岩主要由石英、长石、云母三种不同的矿物组成。8.A【详解】用团小球的方法比较沙子和黏土的黏性,由于黏土的黏性更大,我们可以发现黏土更容易团成小球,岩石几乎没有黏性,因此它的颗粒间隙最大。9.AD【详解】矿物是指在各种地质作用中产生和发展着的,在一定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处于相对稳定的自然元素的单质和他们的化合物。在野外发现不知名的矿物时,应先记下标本的名称等相关信息,可以用软纸或毛巾包好带回来。不能用塑料袋或铁盒,以免损伤矿物。10.C【详解】土壤中的植物需要空气、养料、水,植物的生长需要的土壤疏松湿润。地面上死亡的动物、植物完全腐烂后,在土壤中形成的黑褐色物质就是腐殖质。它是植物生长的必需肥料,它越多,土壤越肥沃。植物在有大量腐殖质的土壤中生长最茂盛。植物生长最茂盛的的是土壤湿润、疏松,有大量腐殖质,所以C符合题意。11.A【详解】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后静置,从下往上依次是砂砾、沙、粉砂、黏土,砂砾颗粒最大,黏土颗粒最小。 12.C【详解】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①准备需要的材料;②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③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④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⑤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⑥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某科学小组的同学想利用采集到的矿物制作矿物标本。以下流程较合理的排序是:编号;记录采集地和时间;用放大镜观察;记录矿物的特征。13.C【详解】岩石和土壤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它们的形成有的需要几百万年,甚至更长时间,所以在每一块岩石和土壤上都留下了大自然的痕迹,我们能在陆地、山地、海洋等地方找到岩石和土壤。岩石属于国家财产,所以开采岩石需要经过政府机关批准;同时岩石还是不可再生资源,所以我们要合理利用岩石和矿物,保护土壤不被污染,不往土壤里丢垃圾。14.B【详解】铁矿石可以冶炼金属、制造自行车、汽车、轮船、飞机等。分析选项可知,褐铁矿、磁铁矿属于铁矿石,石英矿不属于铁矿石。15.A【详解】手指甲能划动的矿石硬度为软;手指甲刻不动而铜钥匙能刻动的硬度为较软;铜钥匙刻不动而小刀刃能刻动的硬度为较硬,小刀刃刻不动而玻璃能刻动的硬度为硬。所以借助铜钥匙、钢钉等能观察到的岩石特征是硬度。16.A【详解】石墨质地较软适合做铅笔芯,铁矿石是用来炼金属铁的,石灰岩是主要用来做建筑材料的。17.A【详解】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特征。根据岩石的特征,可以鉴别岩石的种类。矿物的颜色、形状、透明度、光泽、条痕以及软硬,是辨认矿物的重要依据。如图石膏用来制作粉笔,利用石膏条痕为白色的特点。18.C【详解】花岗岩由石英、长石和云母等矿物组成,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石英最硬,云母最软。根据表中的记录,甲应该是石英。19.B【详解】收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还能增加生活情趣,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制作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采集岩石标本、识别岩石标本、制作岩石标签,所以B符合题意。20.B【详解】沙的特点:坚硬、颗粒松散,不沾手,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涂痕颜色浅。碎片颗粒大,粘不到纸上,涂痕颜色最浅。黏土的特点:软、颗粒小,土中空隙少,不易通风漏气,涂痕颜色深。21.沙质土【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沙质土的渗水性最好,适合西瓜生长。22.透明【详解】光线能否穿透矿物取决于它的透明度,如果能透过矿物看到另外一个物体,这种矿物就是透明的;如果有光线透过,但透过这种矿物看到的另外一个物体模糊不清,它就是半透明的;如果光线完全不能透过矿物,它便是不透明的。通过矿物的碎片边缘可以清晰地看到书上的字,说明这种矿物是透明的。23.沙质土【详解】土壤按成分含量不同可分为沙质土、黏质土、壤土三种类型,沙质土土颗粒粗糙,含砂砾多,黏土少,渗水速度快,保水性能差,适合西瓜生长。24. 沙质土 壤土 黏质土【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不同的土壤渗水性不同,含有黏土较多的土壤渗水性最弱,所以三种土壤渗水能力高低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25.岩石【详解】地表岩石受到温度、水、植被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风化作用,风化作用会改变地球上的地形地貌,但这种变化是在缓慢的过程中进行的,外力的风化作用和生物的作用会使岩石最终变成土壤。26.黏土【详解】岩石的颗粒大,颜色多样,摸起来很粗糙,没有气味;沙的颗粒较小,棕色,摸起来比较粗糙,无气味;黏土的颗粒很细小,灰白色,摸起来有点软,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对岩石、沙和黏土的特征进行分析,黏土更适合用作陶艺的原材料27.条痕【详解】矿物外表的颜色可能因为风化或矿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不是该矿物本身的颜色。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的颜色是条痕。矿物的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那是因为条痕颜色可以消除杂质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28. 水 河滩【详解】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黏土。岩石变化的原因有冷热作用、流水作用、植物作用、动物作用等。由于受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作用,岩石破碎,这种现象叫风化。岩石风化会使得岩石碎裂,继续风化会变成小石子和沙,再继续风化会变成土壤。我县的野外,沙一般在河滩可以发现。29. 沙 黏土【详解】通过多种感官的观察,岩石的颗粒大,颜色多样,摸起来很粗糙,没有气味;沙的颗粒较小,棕色,摸起来比较粗糙,无气味;黏土的颗粒很细小,灰白色,摸起来有点软,有一股特殊的气味。小明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发现沙先散落在纸上;接着用手指蘸取一些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抹,发现黏土的涂痕颜色较深。30.沙质土【详解】根据土壤的成分,一般把土壤分为壤土、黏质土、沙质土。含沙多的土壤叫做沙质土,含黏土多的土壤叫做黏质土,含沙和黏土差不多的土壤叫做壤土。所以沙粒比黏粒多的是沙质土。31.×【详解】根据颗粒大小,土壤颗粒可分为沙砾、沙、粉沙、黏土。根据颗粒大小可以把土壤的微粒分类,最大的土壤颗粒是沙砾,也叫小石子,其次是沙,接着是比沙还要小的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土壤会分层,最下层应该是沙砾,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32.×【详解】想要比较岩石的软硬程度,我们可以采用刻画的方法。岩石的硬度分为四个等级:软(用指甲刻得动)、较软(用指甲刻不动铜钥匙刻得动)、较硬(用铜钥匙刻不动小刀刻得动)、非常硬(用小刀刻不动)。33.√【详解】我们通过观察矿物的光泽、硬度、透明度、形状、颜色等方面来认识矿物,透明度是我们衡量矿物的一个方面,根据矿物的透明程度,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34.×【详解】我们要从矿物的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等方面来认识矿物的特征。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中长石比云母硬,石英比长石硬,所以最硬的是石英,最软的是云母。石英比云母硬,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35.√【详解】岩石和矿物是我们的宝贵资源,我们要保护和利用好这些资源。花岗岩是房屋装修的好材料,适合做厨房橱柜的台面。36.√【详解】收集岩石和矿物,将它们做成标本,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制作出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采集、编号、图鉴、添加标签、存放、展示。实验步骤:(1)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2)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3)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4)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标本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5)展示制作完成的标本并交流。野外考察时可以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自己采集的标本,所以题干中说法是正确的。37.√【详解】我们可以用刻画的方法比较矿物的硬度。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这种矿物的软硬程度属于较硬;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的岩石,它的软硬程度属于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它的软硬程度属于较软;用铜钥匙和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它的软硬程度属于硬。38.√【详解】和点水握一握,捏后照样散开,不能成团的是沙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也不会散开的是黏质土。能捏成团,抛到地上会散开的是壤土。加点水搓一搓,能够搓成条,不容易折断的土壤是黏质土或壤土。39.√【详解】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和颗粒组成,对岩石种类作出判断。所以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也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特征。40.×【详解】矿物硬度的确定是根据两种矿物相互刻划时是否刻伤的情况而定的。矿物的软硬分为哪些等级分10个等级,最硬的是金刚石,最软的是滑石,用相互刻划的方法可以比较两种矿物的硬度。题意错误。41.【详解】岩石和矿物是非常宝贵的资源,在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岩盐加工成精盐可供食用、做防腐剂;石膏用来做豆腐,做面膜,做食品添加剂,建筑材料;大理石质感细致,建筑材料,常用来作为壁面或地板;石墨作为导电材料、书写材料;金刚石因其坚硬,常用来制作切割、钻孔、研磨等工具。42. 颗粒大小 黏土 碎裂 水 腐殖质 有气泡冒出 分层 下面 混合物【详解】土壤是由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采用不同的实验方法来验证它们的存在:(1)我们可以根据颗粒大小把土壤的微粒分类,其中最大的颗粒是沙砾,其次是沙和粉沙,最小的土壤微粒是黏土。这些大小不同的颗粒实际上是岩石在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下碎裂而成的。(2)取一些土壤在手中捻一捻,感觉到土壤湿润,说明土壤中含有水。(3)在给土壤加热的过程中,我们闻到有一股焦臭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4)把土壤放入盛有水的烧杯中,看到的现象是有气泡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5)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发现沉积下来的土壤有分层现象,颗粒相对较大的沉积在下面。(6)通过以上实验可以得出土壤是一种混合物。43. 颜色 条纹 颗粒 44.A 45.樱红色 46.小刀 47. 不对 石墨软,用指甲或铜钥匙可以刻画出痕迹。 【解析】43.观察方法是开展矿物探究活动的必要技能,乐乐从颜色、条纹、颗粒和软硬等方面对矿物进行了观察;44.矿物的光泽通常用某种材料的光泽来描述,如金属光泽、玻璃光泽、蜡烛光泽、丝绸光泽、泥土光泽等。所以,观察矿物的光泽,我们可以把矿物和金属、玻璃、泥土、蜡烛、丝绸放在一起对比;45.条痕是矿物原本的颜色,而矿石表面由于在自然界中暴露的时间较长会发生颜色的改变,在识别矿物时,矿物的条痕颜色比矿物外表的颜色更可靠。所以,这块矿物表面是暗红色,条痕是樱红色,那么樱红色更有参考性;46.物体的硬度可以根据划痕痕迹来判断,我们可以用指甲、回形针、小刀等工具采用刻画方法检验矿物的软硬。乐乐用铜钥匙刻画该矿物,无法留下痕迹,此时该选择用小刀进一步研究;47.乐乐在郊游时发现发现的矿物硬度是较硬的,而石墨软,用指甲或铜钥匙就可以刻画出痕迹。所以乐乐发现的矿物不可能是石墨。48. 水分 空气 黏土 沙(或细沙) 大(或粗) 动植物的残体【分析】土壤是矿物质、有机质和活的有机体以及水分和空气等的混合体。按重量计,矿物质占到固相部分(土壤干重)的90~95%或更多,有机质约占1~10%,可见土壤成分以矿物质为主。【详解】(1)土壤是沙、小石子、黏土、腐殖质、水和空气等物质的混合物。把新鲜的土壤用手捻一捻,感觉到土壤很湿润,这说明土壤中有水分。(2)如图1所示,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时,产生了气泡,这说明土壤中有空气。(3)如图2所示,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用小棒搅拌,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搅拌后静置一段时间,明显地看到土壤按颗粒大小先后沉积下来,并分为几层沉积物,最上面的一层是黏土,其次是沙粒,越到底下,颗粒越粗,而漂浮在水面上的是腐殖质。49. 3 1 2 4 50.A 51.樱花色 52.滴管 【分析】我们要通过观察和认识矿物的形状、颜色、软硬等。观察矿物的颜色时,还应分清风化面和新鲜面。49.观察岩石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观察岩石(矿物),按照观察方法先易后难的原则,看岩石的颜色和花纹,用手摸感受岩石的粗糙度,用放大镜观察,颗粒细,用铜钥匙、小刀等刻画,再滴稀盐酸。50.光泽是矿物的重要鉴定特征,所谓光泽,即矿物表面反射光线时表现的特点。用手电筒可以观察岩石的光泽。51.矿物外表的颜色可能因为风化或矿化等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不是该矿物本身的颜色。把矿物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粉末的颜色是条痕。矿物的条痕颜色比外表颜色更可靠,那是因为条痕颜色可以消除杂质和其它外界因素的影响,所以岩石(矿物)表面是暗红色,条痕是樱花色,辨别矿物类别时有参考价值的颜色是樱花色。52.工具能够帮助人类做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扩大了人的视野,延伸了人的肢体,增强了人的力量。我们在进行观察的时候,常常需要借助一些工具。取少量稀盐酸,要用到的仪器是滴管。53.岩石 54.沙 55.黏土 56.A 57.B 【解析】53.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作用,岩石破碎形成大小不同的颗粒。54.沙的颗粒比黏土大,黏土呈粉末状。55.观察比较沙和黏土,我们发现沙的颗粒比黏土大,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会发现黏土留下的痕迹更明显。56.观察比较沙和黏土,我们发现黏土颗粒小,颜色深,黏性大,沙的颗粒比黏土大,黏土更容易团成小球,潮湿的沙也不容易团成小球,所以从小球到能平摊在纸上沙花费的时间更少。57.西瓜适合透气性好的沙质土中种植。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真题汇编】专题07 宇宙-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教科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天空,是世界上公认的火箭的发源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真题汇编】专题04 能量-2023年小升初科学专项复习(教科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作动能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3 宇宙——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太阳系大家庭 1,日食1,认识星座 1,夏季星空 1,浩瀚的宇宙 1,探索宇宙 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