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专题4 热——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五年级下册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专题4  热——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五年级下册第1页
    专题4  热——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五年级下册第2页
    专题4  热——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五年级下册第3页
    还剩1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专题4 热——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五年级下册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4 热——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五年级下册,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热传导, 热对流, 热辐射,热的良导体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4    专项复习〔知识点梳理〕 1.在标准大气压下,水沸腾时的温度是100,水结冰时的温度是0。水沸腾后持续加热,水的温度会基本不变,保持在100℃。水沸腾时发生的现象是:冒“白气”、水翻滚、产生大量气泡。水沸腾后停止加热,温度逐渐降低,白气逐渐减少。2.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水蒸发成水蒸气,水蒸气又凝结成水的现象,水和水蒸气的互相变换与温度有关。水蒸发的现象:(1湿衣服晾干了,(2)水洼里的水变干了水凝结的现象:(1)早晨草地上的露珠,(2)刚洗完澡后浴室的玻璃上有水珠[来源:Zxxk.Com] 温度越高,水蒸发越。温度越低,水凝结越4. 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小水珠,加入食盐后温度降低,导致小水珠变多5. 是水蒸气受冷形成的小水珠形成小冰晶,漂浮在高空;是水蒸气受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漂浮在低空;是低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是高空的水蒸气在0℃以下受冷形成的小冰晶6.温度不同的物体相互接触时,热量会从高温物体转向低温物体,导致高温物体温度下降,低温物体温度升高,直至两个物体温度相同7. 热可以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这个过程叫热传递。热传递是有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热量传递方式:热传导、热辐射、热对流8. 热传导: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的过程。9. 热对流: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运动时,使热量由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的过程。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相互混合,这种传热方式主要是热对流。取暖器和空调主要的传热方式是热对流。10. 热辐射:热量以电磁波的形式从一个物体传给其他物体的过程。11. 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材料传热比较快,塑料和木头传热比较慢。12.像金属这样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良导体,传热,散热也。像塑料、木头这样不容易传热的物体叫作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散热也13.热的良导体:铜、铁、铝、不锈钢。热的不良导体:玻璃、木头、陶瓷、棉花、空气、水14. 保温杯只能起到尽量减慢热量传递的作用,不能阻止热量传递。 【专项习题】一、选择题1.(2022·云南玉溪·五年级统考期末)冬天,我们在房间里使用取暖器时,正确的安装是(    )。A B C2.(2022·浙江宁波·五年级统考期末)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玻璃片表面出现小水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B.小水珠在a的下表面,b的上表面C.玻璃片b温度升高,这是由于水蒸气凝结吸热形成的Da烧杯中的冰块融化过程中要吸热,且温度不断升高3.(2022·浙江丽水·五年级校联考期末)将装有20℃凉水的试管,浸入60℃热水的烧杯中,凉水的温度会(    )。A.先下降后上升 B.先上升快,最后不再上升C.没有规律 D.一直上升4.(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夏天,用棉布把棒冰盖起来,与棒冰暴露在阳光下相比,(    )。A.融化更快 B.融化得一样快 C.融化得慢5.(2022·新疆阿克苏·五年级校考期末)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传递的相同特点是(    )。A.都具有一定的方向性:温度高温度低B.都是以热辐射的方式传递C.传热速度都非常快,几乎看不到明显的实验现象6.(2022·浙江丽水·五年级校联考期末)相互接触的两个温度不同的固体,它们之间热传递的方式是(    )。A.热对流 B.热辐射 C.热传导 D.无法确定7.(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热水瓶内胆和许多不锈钢做的保温杯,能起到保温作用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内胆和不锈钢不容易传热B.热水瓶内胆、保温杯是双层的,中间是空心的,传热能力极弱C.热水瓶内胆、保温杯很厚,不传热8.(2022·广东深圳·五年级校考期末)回家的路上,佩佩看到路边有一位阿姨在卖冰棍,阿姨在装有冰棍的箱子外包裹了一席棉被,该做法与将装有冰棍的箱子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相比,会让冰棍融化得(    )。A.快一点 B.慢一点 C.一样快9.(2022·浙江绍兴·五年级统考期末)虞小科同学多次实验发现铁、铜、铝三种金属棒上的蜡融化先后顺序都是先铜再铝后铁。可以说明它们的导热性顺序从强到弱是(    )。A.铝>铁>铝 B.铁>铝>铜 C.铜>铝>铁 D.铜>铁>铝10.(2022·浙江杭州·五年级期末)《写真地理》是一本正式出版的杂志,20206月《写真地理》上刊登了一篇实验报告,描述了一所学校的老师和学生通过意念,让已经煮熟的鸡蛋重新变成了可以孵小鸡的生鸡蛋。对这篇实验报告的以下看法中,符合科学态度的是(    )。A.是正式出版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说明这个实验是真的B.人的意念会有神奇的力量,这很可能是真的C.除非有大量的重复实验证明可行,否则不轻易相信D.因为水会变冰,冰也会变水,所以生鸡蛋和熟鸡蛋也可以相互转化11.(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关于保温杯的保温效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保温杯有没有盖子保温效果都一样B.保温杯的双层结构并抽成真空的设计使保温效果更好C.保温杯内壁镀银,可以减少热辐射12.(2022·河南信阳·五年级统考期末)在进行加热实验过程中,属于安全操作的行为是(    )。A.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 B.把酒精灯放在三脚架下再点燃C.试管内装满水再加热13.(2022·山东菏泽·五年级统考期末)餐桌上使用的碗垫属于(    )。A.热的良导体 B.热的不良导体 C.热的绝缘体14.(2022·浙江杭州·五年级校联考期末)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句诗中包含的水的物态变化是(    )。A.固态变为液态 B.气态变为液态 C.液态变为气态15.(2022·浙江温州·六年级期末)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了,下列图中能正确表示物体体积膨胀的原因的是(    )。A B C D16.(2022·浙江绍兴·五年级统考期末)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是(    )。A.向一个方向 B.向两个方向 C.向三个方向 D.向各个方向17.(2022·福建龙岩·五年级统考期末)往大小、形状、厚薄相同但材料不同的杯子里同时倒入100毫升95℃的水,最早能喝的是(    )中的水。A.塑料杯 B.玻璃杯 C.不锈钢杯 D.纸杯18.(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热水壶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层的作用是(    )。A.加快热传递 B.减慢热传递 C.减轻热水壶的重量19.(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要使冰棍不融化,卖冰棍的阿姨应该让箱子内的温度保持(    )。A.在0~4℃ B.在0℃以下 C.与气温一致20.(2022·全国·五年级期末)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会变热。下列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热在烧杯中传递方式的是(  )。A B C 二、填空题21.(2022·陕西安康·五年级期末)烧杯甲中放入冰块,烧杯乙中放入冰块和食盐,静置一会儿,烧杯__________的外壁有更多的水珠。这是水的__________现象。22.(2022·吉林白城·五年级统考期末)物质通常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__________等。23.(2022·浙江宁波·五年级统考期末)水由液体变成气体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作________24.(2022·重庆黔江·五年级统考期末)水的形态发生变化和热量有关。水结成冰时,(      );冰融化成水时,(      );水蒸发时,(      );水蒸气凝结成水时,(      )A.释放热量                B.吸收热量                C.热量不变25.(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热水瓶的双层内胆中间被抽成真空,是为了____________热量的散失。(填加快减慢26.(2022·河南信阳·五年级统考期末)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是(      )(      )的过程。27.(2022·浙江宁波·五年级统考期末)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温度________的物体会向温度________的物体传递热。28.(2022·湖南邵阳·五年级统考期末)温度越高,水蒸发的速度越________29.(2022·全国·五年级期末)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会凝结成众多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漂浮在高空的是(      ),接近地表的是(      )30.(2022·湖南娄底·五年级统考期末)(      )态的水,水蒸气(      )态的水,一般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      ) 三、判断题31.(2022·湖南邵阳·五年级统考期末)水变成水蒸气需要吸收热量。(      )32.(2022·重庆黔江·五年级统考期末)冬天戴眼镜的同学从室外进入室内,镜片会变模糊,是因为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镜片凝结成水珠了。(      )33.(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传热性能也很好。(      )[来源:Zxxk.Com]34.(2022·浙江湖州·五年级统考期末)冬天,光脚站在瓷砖上比站在地毯上感觉冷,是因为地毯传热更快。(      )35.(2022·四川凉山·五年级统考期末)热传导是固体物质进行热传递的主要方式,热传递的方向是:温度从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底的一端。(      )36.(2022·河北邯郸·五年级统考期末)在用烧杯给水加热实验中,烧杯中的水量越多越好。(      )37.(2022·浙江温州·六年级期末)水烧开时顺顺看到热水壶壶嘴冒出来的白汽就是水蒸气。(      )√/×38.(2022·云南文山·五年级统考期末)在我们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时,为了观察加热后水是怎么流动的,我们想出了一些办法,例如在水中增加一些清水。(      )39.(2022·山东菏泽·五年级统考期末)人穿衣服会感觉热,所以被被子包裹的冰棍很快就会融化。(      )40.(2022·吉林白城·五年级统考期末)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加快物体热量的散失。(      ) 四、连线题41.(2022·湖南怀化·五年级校考期末)把下面的材料与对应的关系用线连接起来。铁片棉布                      热的良导体铝片泡沫板                     热的不良导体 五、实验题42.(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卖冰棍的阿姨使用棉被包裹冰棍的做法引发了佩佩思考,佩佩联想到冰鲜快递的内包装通常使用的是泡沫箱,于是她想研究怎样可以使保温效果更好。佩佩分别将热水倒入五个相同的杯子中,然后测量不同时间段水的温度,如下表所示。请根据数据回答相关问题。序号杯子状况起始温度10分钟后的温度温度降低了多少无盖的杯子60℃48℃________加盖的杯子60℃55℃5℃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60℃50℃10℃加盖、外包毛巾的杯子60℃56℃4℃[来源:Z+xx+k.Com]加盖、嵌入泡沫碎料的杯子60℃58℃________ 1)请将表格内的数据填写完整。2)通过测量数据,发现序号________的杯子保温效果最好,序号________的杯子保温效果最差。3)通过比较序号__________的数据,或者序号___________的数据,能知道加盖能起保温作用。4)比较序号和序号两组数据,可以发现___________能起保温作用。此结论也可通过比较序号__________的数据得到。5)通过比较序号和序号两组数据,佩佩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22·广东深圳·五年级统考期末)叮咚一凯文点的外卖到了。看着手中热气腾腾的美食,凯文想起冬天时,点的同款外卖,送到时已经有点凉了。凯文决定做一个减慢食物变凉速度的对比实验。他准备了4个同款食品盒,装上热水,用三种不同的材料分别包裹其中三个食品盒,另一个不做任何包裹。43.在实验设计中,凯文让其中一个食品盒不做任何包裹,他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4.设计实验时,你觉得应保持不变的因素有(    )。A.食品盒大小 B.材料包裹的层数 C.食品盒中装同种食物 D.食物的多少E.包裹的材料 F.实验的时间45.经过实验测试,凯文得到如下数据:包裹的材料温度(初始温度10分钟20分钟30分钟40分钟A盒:无包裹5540271711B盒:羊毛5548423633C盒:泡沫5552494546D盒:棉布5544362621 由数据可知,三种材料中,保温性能最好的是____________,最差的是____________46.夏天,人们会点各种冷饮外卖解暑,而配送过程防止冷饮变热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是外卖员,以上三种材料中,你会选用____________材料的配送箱。理由是____________ 2023·五年级课时练习)探究二:优优与爸爸又探究了杯子的保温性。将等量的开水倒入四种不同处理方法的杯中,具体处理方法如下:序号方法初始水温10分钟后水温20 分钟后水温一天后水温96℃67℃50℃25℃96℃75℃61℃96℃81℃74℃25℃96℃86℃82℃25℃ 47.优优记录的处数据不小心被零食污染了,处最有可能是(    )。A25℃ B61℃              C15℃48.通过记录表可知,保温效果最好的是___________号;保温效果最差的是___________号。49.如果要研究有无杯盖对保温效果的影响优优要选择号和___________号进行比较,这种实验方法叫___________50.请根据优优的记录数据推测,一天后的室温大约是___________℃  六、综合题51.(2022·四川凉山·五年级统考期末)请认真阅读材料并填空。1)我们在验证相同大小的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导热性能的实验中,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的导热性能相对较弱。2)在比较相同粗细、长短的铜丝、铝丝、铁丝导热性能实验中,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的导热性能最强,(        )次之,(      )导热性能相对较弱。52.(2022·浙江杭州·五年级校联考期末)连一连,并填空。除木头可做塞子,还可用(    )、(    )材料。
    考答案:1B【详解】热量在空气中传热的主要方式是对流,空气受热上升,上面的冷空气下降,冷热空气上下循环形成对流,从而使得热量发生传递,因此房间里使用取暖器时,取暖器应安装在下方,故选项B正确。2A【详解】如图所示,常温的两个烧杯分别盛有冰块和热水,上方分别盖上玻璃片ab,一段时间后观察。a杯中放的是冰块,杯外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外表面;b杯中装的是热水,杯内温度高,杯内的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的内表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小水珠在a的上表面,b的下表面,所以A符合题意。3B【详解】凉水和热水存在温度差,当两者接触后发生热传递现象,热水放出热量温度下降,凉水吸收热量温度上升,凉热水的温度也不会一直下降,直到它们的温度与室温相同就不变化了。故B正确,AC选项错误。4C【详解】夏天用棉被把棒冰裹起来,可以减少外界与棒冰的热传递,使棒冰吸热减少温度升得慢一点,也就会融化得慢一点;暴露在阳光下,棒冰与太阳之间的热辐射会使棒冰快速吸热温度升高更快,融化得更快。5A【详解】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向温度低的地方,A正确。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的传递方式都是热传导,B错误。热在金属条和金属片中传热速度都很快,但我们可以通过蜡滴融化的顺序判断传热方向。C我。6C【详解】只要存在温差,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相互接触的两个温度不同的固体,它们之间热传递的方式是热传导。故C正确,ABD选项错误。7B【详解】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是热的不良导体,不容易散热。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保温效果。热水瓶内胆和不锈钢做的保温杯能起到保温作用的主要原因是内胆、保温杯是双层的,中间是中空的,传热能力极弱,B是正确的选项。8B【详解】白色的棉被是热的不良导体,棉被有很好的隔热功能,能有效阻止外界热空气的进入。回家的路上,佩佩看到路边有一位阿姨在卖冰棍,阿姨在装有冰棍的箱子外包裹了一席棉被,该做法与将装有冰棍的箱子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相比,会让冰棍融化得慢一些。9C【详解】铜、铝、铁这三种材料都是热的良导体,根据铜、铁和铝这三种金属做传热实验时,金属条上的火柴棒掉落顺序是铜、铝、铁这一实验结果说明:铜的导热性最好,其次是铝、铁。所以判断这三种金属传热能力从强到弱是:铜>铝>铁。10C【详解】A.即使是正式出版杂志上发表的文章,需要大量的重复实验证明才能是真的。不能说是正式出版杂志上发表的文章,说明这个实验是真的,错误;B.根据对科学严谨性的认识,即使人的意念会有神奇的力量,煮熟的鸡蛋不会变成小鸡,这也不是真的,错误;C.让已经煮熟的鸡蛋重新变成了可以孵小鸡的生鸡蛋的报告,应该持怀疑态度,除非有大量的重复实验证明可行,否则不轻易相信,正确;D.因为水会变冰,冰也会变水,冰和水属于同一种物质。生鸡蛋和熟鸡蛋是不可以相互转化,错误;所以C符合题意。11A【详解】A、保温杯加盖子保温效果更好。A的说法错误。B、保温杯的双层结构并抽成真空的设计能有效的阻止热传递的发生,使保温效果更好。B的说法正确。C、保温杯内壁镀银,可以减少热辐射。C的说法正确。12B【详解】科学实验,是指根据一定目的,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等物质手段,在人工控制的条件下,观察、研究自然现象及其规律性的社会实践形式。A、试管口朝向有人的方向进行加热,实验过程中会由于水的沸腾液滴飞溅而伤人,故A选项错误。B、把酒精灯放在三脚架下再点燃符合实验的安全操作,故B正确。C、给试管中的水加热时水的体积不可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装满水在加热容易导致水膨胀或沸腾喷出伤人,故C错误。13B【详解】不同材料的导热性不同,热的不良导体传热慢,适合做隔热材料。餐桌上使用的碗垫是为了起到隔热保护餐桌表面的作用,应该使用热的不良导体材料制作。14B【详解】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这句诗中包含的气象变化是露水,露水的形成是低空的水蒸气夜晚遇冷在地物上凝结成的小水滴,是水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故B正确。15A【详解】常见的物体都是由微粒组成的,而微粒总是在那里不断地运动着。物体的热胀冷缩和微粒运动有关:当物体吸热升温以后,微粒加快了运动,微粒之间的距离增大,物体就膨胀了;当物体受冷后,微粒的运动减慢,微粒之间的距离缩小,物体就收缩了。16D【详解】热传递主要通过传导、对流和辐射三种方式来实现。热传递是一个从热源中心向四周各个方向逐渐扩散的过程。热在金属片上的传递方向是向各个方向。17C【详解】塑料、纸和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传热快的物体散热也快,所以不锈钢杯子里的水散热最快。最早能喝的是不锈钢杯里的水。18B【详解】保温的原理,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真空环境传递热的能力差,所以热水壶两层玻璃之间抽成真空层的作用是减慢热传递。19B【详解】水的三态变化:通常是指气、液、固三态。水由液态到气态叫汽化,到固态叫凝固。水由固态到液态叫熔化,到气态叫升华。水由气态到液态叫液化,到固态叫凝华。冰是水的一种形态,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要使冰棍不融化,卖冰棍的阿姨应该让箱子内的温度保持在0℃以下。20C【详解】热在液体中以对流的方式传播。对流是靠液体或气体的流动,使内能从温度较高部分传至较低部分的过程。对流是液体和气体热传递的主要方式,气体的对流比液体明显。在烧杯底部的一侧加热,烧杯内的水会变热。如图示意图能正确表示热在烧杯中传递方式的是C21          凝结【详解】水在自然界有三种状态,分别是气态、固态和液态,温度是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烧杯甲中放入冰块,烧杯乙中放入冰块和食盐,冰块中加入食盐可以制造更低的温度,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温度低的玻璃杯变成小水珠附着在玻璃杯外壁上,发生水的凝结现象,由于烧杯乙的温度更低,附着的水珠更多。22     固态     液态     气态     温度的变化【详解】世界上的物质通常以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存在,物态变化取决于 度的变化等。例如:水能够在固态、液态和气态之间转化,温度是影响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原因。23.蒸发【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蒸发和沸腾都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只是温度条件不同。24     A     B     B     A【详解】冰、水、水蒸气,就是水的三态。水的三种形态,有着循环变化的关系,温度的变化引起了水的三态变化。水结成冰时,释放热量;冰融化成水时,吸收热量;水蒸发时,吸收热量;水蒸气凝结成水时,释放热量。25.减慢【详解】保温的原理,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同样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温效果。热水瓶的双层内胆中间被抽成真空,是为了减慢热量的散失。26     吸热     放热【详解】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水的蒸发和水蒸气凝结成水的过程是吸热和放热的过程。27          【详解】当温度不同的两个物体接触时,温度较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同一个物体也会从温度较高的部分向温度较低的部分传递热。28.快【详解】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蒸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蒸发。水蒸发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水蒸发的速度越快。29          【详解】云和雾都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成的众多小水滴或小冰晶,它们飘浮在高空就是云,接近地表就是雾。雾是在低空形成的,接触地面,而云在高空形成。30               100℃【详解】水在自然界有固态、液态、气态三种形态,水的三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引起水三态变化的原因是温度的变化。是固态的水,水蒸气是气态的水,一般情况下,水沸腾的温度是100℃31【详解】水在自然界中有气态、液态、固态三种存在状态,三种状态之间可以相互转化,温度是水的三态变化的主要因素。水沸腾和蒸发都是汽化现象,由液态的水变为气态的水蒸气,这个过程中都在吸收热量,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32【详解】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变成小水珠的现象叫凝结。冬季室外温度较低,在室外的眼镜片很凉,如果进入温暖的室内,室内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到冷的眼镜片会凝结成小水珠附着在镜片上,导致镜片模糊,这是凝结现象。题干正确。33×【详解】保温的原理,其实是利用导热性很差的材料起到阻隔热量的散失。同样的材料,使用方法不同,可以得到不同的保温效果。所以保温性能好的材料,传热性能很差。34×【详解】不同的物体传导热的本领是不同的。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良导体,吸热快,散热也快;不善于传热的物质叫做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冬天,光脚站在瓷砖上比站在地毯上感觉冷,是因为地毯是热的不良导体,吸热慢,散热也慢。35【详解】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通过直接接触,将热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物体,或者温度从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底的一端,叫热传导。热传导是固体物质进行热传递的主要方式,热传递方向:温度从较高的一端传向温度较低的一端,题目观点正确。36×【详解】在用烧杯给水加热实验中,烧杯中的水量并不是越多越好。燃烧实验中烧杯中热水量过多,有可能影响实验的时间而导致实验的成果不准确,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37×【详解】水蒸气遇冷可以变成液态水这种现象叫凝结。水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需要吸热或放热,主要取决于温度的变化。根据水的三态变化的认识,水烧开时顺顺看到热水壶壶嘴冒出来的白汽就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凝结而成的小水珠。38×【详解】水是无色透明的,在我们探究热在水中的传递时,无法观察加热后水是怎么流动的,我们可以在水中加入感温粉末,感温粉末加入酒精就可溶于水。常温下是蓝色的,加热后会变成白色。清水也是无色透明的,在水中加一些清水的方法是不可行的,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39×【详解】棉被中有不流动的空气,而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不易把外界的热传进去,这样可使冰糕融化得慢些。40×【详解】不同物体的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物体传热能力强,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橡胶、木头等物体传热能力弱,称为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热的不良导体导热慢、散热慢,能够减慢热传递的速度,适合做隔热材料,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41【详解】材料根据导热性能分为热的良导体和热的不良导体,金属属于善于传热的良导体,如铁片和铝片,导热快散热快;棉布、泡沫板和水等属于导热性能差的不良导体,不善于传热。42     12℃     2℃                             外包毛巾              杯子嵌入泡沫塑料的保温效果比在杯子外包毛巾的保温效果好【分析】物体保温要尽可能减少热的传递,选用的材料应该是热的不良导体。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保持一样。【详解】(1)分析表格可知,每个杯子中水的初始温度都是60℃号杯10分钟后的温度48℃,温度降低了60℃-48℃=12℃号杯温度降低了60℃-58℃=2℃2)通过测量数据,发现序号的杯子10分钟温度只下降了2℃,保温效果最好,序号的杯子水温下降了12℃,保温效果最差。3)通过比较序号的数据,或者序号的数据,它们控制的变量都是有无杯盖,分析数据能知道加盖能起保温作用。4)比较序号和序号两组数据,可以发现外包毛巾能起保温作用。此结论也可通过比较序号的数据得到。5)通过比较序号和序号两组数据,发现加盖、外包毛巾的杯中水温下降了4℃,而加盖、嵌入泡沫塑料的杯子温度下降了2℃,从而说明嵌入泡沫塑料比外包毛巾的保温效果更好。43.方便对比    44ABCDF    45     泡沫     棉布    46     泡沫     泡沫制品保温性能最好。 【解析】43 凯文在实验设计中,其中一个食品盒不用任何材料包裹,他的目的是:方便对比。探究实验有无外包装是否对温度有影响。44.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根据题意实验改变的是包裹的材料,其余都不改变。故选:ABCDF45.根据数据表中数据的对比可知:在有包裹的三个盒里,C盒温度下降的最少,D盒温度下降的最多。保温性能最好的是泡沫,最差的是棉布。46.为防止冷饮变热,如果我是外卖员以上三种材料,我会选用泡沫材料的配送箱。根据数据分析,棉布散热快,羊毛较慢,泡沫最慢。泡沫材料的保温箱保温性能好,所以用泡沫材料的最好。47A    48             49          对比实验    5025 【分析】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47.热是一种能量的形式,热能够从物体温度较高的一端向温度较低的一端传递,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直到两者温度相同。所以处的温度应该和其他的温度都是一样的,即25℃48.通过记录表可知,保温效果最好的是号;保温效果最差的是号;因为号保温杯的水温降速最慢;号保温杯的水温降速最快。49.对比实验要注意的问题:每次只能改变一个因素;确保实验的公平,即除了改变的那个因素外,其他因素应该保持一样。对比实验只有一个变量,由于研究的是有无杯盖对保温效果的影响,唯一的变量是杯盖,所以应该选择号和号进行研究;50.根据题干可知,一天后的室温大约是25℃51     木勺     塑料勺     铜丝     铝丝     铁丝【分析】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适合做隔热材料。铜、铁、铝三种金属中,导热性最好的是铜。【详解】(1)金属等传热性强的物体称为热的良导体;塑料、木头、空气、水等传热性弱的物体称为热的不良导体。我们在验证相同大小的木勺、塑料勺、金属勺导热性能的实验中,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木勺和塑料勺的导热性能相对较弱。2)不同材料传热快慢不同,铜、铁、铝三种金属中,导热性最好的是铜。在比较相同粗细、长短的铜丝、铝丝、铁丝导热性能实验中,通过实验和观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铜丝的导热性能最强,铝丝次之,铁丝导热性能相对较弱。52塑料、橡胶【详解】暖瓶采用多种保温措施减少热量散失,木塞是热的不良导体,减少热传导;内胆采用镀银技术,是为了减少热辐射;内外胆之间抽成真空,最大程度上减少热对流。除了用木头做塞子外,塑料、橡胶等热的不良导体都可以做。

    相关试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专项复习4 热:

    这是一份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专项复习4 热,共8页。

    专题4 能量——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六年级上册:

    这是一份专题4 能量——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六年级上册,共21页。

    专题4 物质的变化——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

    这是一份专题4 物质的变化——2023年小升初科学教科版专题复习,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厨房里的物质与变化 1,变化中伴随的现象 1,地球家园的化学变化 1,生命体中的化学变化 1,美丽的化学变化 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