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0484/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0484/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0484/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第4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0484/0/3.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第5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0484/0/4.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第6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0484/0/5.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第7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0484/0/6.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题破山寺后禅院(课件)第8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0484/0/7.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sharpen,100)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评课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评课课件ppt,共17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题破山寺后禅院,唐常建,学习目标,作者简介,破山寺简介,深情朗读,走进诗歌,赏析诗歌,问题探究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了解与作者相关的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 2、理解诗的意境,背诵默写这首诗;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河山的美好情操。
常建(708——765),盛唐著名诗人,有《常建集》,与王昌龄是朋友。一生仕途不得志,晚年的生活基本上是寄情琴酒,隐居作诗。他的诗现存五十多首,多以山林胜景为题材。这首诗抒发了寄情山水的隐逸情怀。
破山寺是指佛寺名。在今江苏省常熟市虞山北岭下。南朝齐始兴五年邑人郴州刺史倪德光舍宅建,唐咸通九年,赐额“破山兴福寺”。
1 读准节奏2 读出韵味3 读出意境
题/破山寺/后禅院 常建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
描述走进诗歌自己的见闻与感受。
大清早我走进这古老寺院,旭日初升映照着山上树林。 竹林掩映小路通向幽深处,禅房前后花木繁茂又缤纷。 山光明媚使飞鸟更加欢悦,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净心。 此时此刻万物都沉默静寂,只留下了敲钟击磬的声音。
请选择诗歌中关键词进行赏析。比如“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 “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首句 “清晨”二字点明出游的时间和地点。诗人一大早就“入古寺”,可见他对这块佛教圣地的向往之切。下句紧扣“清晨”描绘出这座寺院的全境:初升的太阳,正照着寺院中高耸的树林。“古寺”“高林”突出了破山寺的幽雅和宁静。
“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一联诗人抓住寺中独特的景物,形象地描绘了山寺幽深、清寂的景色。“竹径”,竹林丛中小路。“幽处”幽静的地方。“禅房”僧侣们的住所。“花木深”,指禅房深藏在花木丛中。这两句用语精当,意境幽邃,成为历史读者赞赏的名句。“竹径通幽处”,有引导学生发挥想象和联想,去描述诗意的书作“曲径通幽处”。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这一联紧承上联,进一步渲染了僧房幽深、清寂。“山光”山中的景色。“悦”,用作动词,使……欢悦。“空人心”,使人心中的杂念消除。“空”,消除。形容词用作动词,“使……空”。上句表面上是写山光使飞鸟也怡然自乐,实际上,鸟的怡然自乐是诗人心情愉悦的反映。下句写人心对潭影而空,既是诗人表达了宁静的内心感受,也隐约流露了对现实的愤慨和反感。
“万籁此都寂,但余钟磬音。”尾联是上一联的补充,进一步以钟磬音响轻轻回荡,以动显静,映衬山寺万俱寂的宁静气氛。“万籁”,指自然界万物发出的各种声响。“俱”,都,全部。“寂”,寂静,没有声音。成语“万籁俱寂”出于此句。“磬”,是石或玉制的打击乐器。和尚在念经或进行其它宗教活动时,都用敲钟和击磬表示开始和结束。
1、这首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 古寺、初日、高林、曲径、禅房、花木、山水等。 2、赏析首联中“入”和 “ 照 ”。 首句勾勒出清晨时分后禅房四周的环境。一个“入”字,写出了古寺美景之幽远,一个“照”字又将旭日东升时的勃勃生机写得出神入化,透露出诗人欣喜昂扬的情绪。
这首诗以凝炼简洁的笔触描写了一个景物的独特、幽深寂静的境界,表达了诗人游览名胜的喜悦和对高远境界的强烈追求。全诗层次分明,意境幽深,寓意含蓄,简洁明净,感染力强。由本诗演化出的成语“曲径通幽” “万籁俱寂”,沿用至今。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教课内容ppt课件,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破山寺,朗诵诗句,诗歌赏析,走近作者,背诵全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语文八年级下册题破山寺后禅院背景图课件ppt,共18页。
这是一份初中题破山寺后禅院授课ppt课件,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作者简介,创作背景,疏通诗意,初升的太阳,弯曲的小路,僧人住的房舍,幽静的深处,指人的世俗之心,指各种声响,以动衬静的诗句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英语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c2c32c447602804dcbaa70980ee6b1a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