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240548/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240548/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1/5/14240548/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小升初科学苏教版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一(苏教版) 试卷 13 次下载
-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二(苏教版) 试卷 14 次下载
-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五(苏教版) 试卷 14 次下载
-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六(苏教版) 试卷 12 次下载
-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 试卷 13 次下载
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共16页。
基础卷-学易金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卷三(苏教版) 说明:本试卷考查范围为六年级上册、下册,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五六卷面分总分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我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下面就来检验一下吧!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请认真审题,仔细答题!书写规范、美观,还能得到3分的卷面分,加油!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鸡蛋变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以下变化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的是( )A.火柴燃烧 B.盐溶解于水 C.水的三态变化2.(2分)科学家整理恐龙化石主要有以下步骤,其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把化石还原成骨架②包装运输③实验室中仔细清理④除去化石上的沙土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③①3.(2分)下列现象不属于地球引力的是( )A.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B.潺潺的溪水流向低处 C.子弹射向远方4.(2分)小电动机能转动,是因为( )A.电的作用 B.磁的作用 C.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5.(2分)爸爸说运动起来的气球小车是具有能量的,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物中不具有能量 B.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 C.发光的灯泡具有能量6.(2分)下面生物属于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的是( )A.植物 B.真菌 C.动物7.(2分)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 )A.石油 B.海洋能 C.氢能8.(2分)家庭处理废纸、玻璃、金属、塑料的合理办法( )A.和其他垃圾一起扔掉 B.分类存放,统一回收 C.挖坑填埋9.(2分)若花猫妈妈生了一只花猫和三只黑猫,猫爸爸可能是( )A.花猫 B.白猫 C.黑猫10.(2分)关于能量,说法错误的是( )A.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 B.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 C.人在睡觉时不需要能量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1分)11.(3分)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发光、 、颜色改变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生成了 ,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 的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12.(1分)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的 培育而成的。13.(2分)科学家就是利用化石中的线索了解霸王龙的外貌特征、 、 等信息的。14.(2分)八大行星都以由 向 的方向绕太阳公转。15.(2分)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 的三个金属环,通过 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16.(1分)通过适当的装置,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可以由 能转换而来。17.(2分)科学家们经常 且选择 观察地点来研究栖息地的生物。18.(2分)解决能源问题,首先要从 开始,这样可以使有限的能源使用得 ,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19.(4分)我国新修订的水污染防治法中指出:要优先保护 水源,严格控制 污染、城镇 污染,防治 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20.(2分) 和 是生命的基本特征之一,是物种延续中普遍存在的现象。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1.(2分)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有新物质生成。( ) 22.(2分)从恐龙化石的骨骼结构来看,恐龙的尾巴是竖直向上的。( )23.(2分)射电望远镜能够接收到宇宙深空的天体发出的光。 ( )24.(2分)人类生活越来越美好,因为科技的应用。( )25.(2分)生物之间传递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 ( )26.(2分)生态系统里的生物和非生物是相互影响的。( )27.(2分)阳光是不可再生资源。 ( )28.(2分)格栅、沉砂池、生化处理设备等可以用于污水处理。 ( )29.(2分)玉米叶子白化,致使花粉死亡,所以自然界中所有的变异都是有害无益的。 ( )30.(2分)动物在冬眠时体温上升,血液循环速度加快。 ( )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31.(5分)把下列动物和它的过冬方式用线连起来。松鼠加厚皮毛燕子冬眠青蛙储存食物兔子加厚羽毛喜鹊飞向南方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14分)32.(14分)在研究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中电流强度的关系时,小明保持铁芯的大小、缠绕在铁线圈的匝数等因素不发生改变,通过改变线圈中电流强度这一因素,得出:次数改变因素现象第一次用1节新的干电池一次可以吸住7枚大头针第二次用2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一次可以吸住17枚大头针第三次用3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一次可以吸住27枚大头针(1)请根据上面的数据完成下面的实验计划及实验验证。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 的关系我的假设 改变的条件 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节电池2节电池3节电池不变的条件 和 不变(2)试分析以上数据,我发现 ,可以得出 。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7分)33.(8分)点燃篝火、两手相互摩擦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转化的? 34.(9分)俗话说“一粒入土,万粒归仓”。肥沃的土壤是作物长得好、产量高的基础。土壤是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它是农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土壤就没有农业。你知道保护土壤的措施有哪些吗?(至少列出3种)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分析】物质的变化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解答】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鸡蛋变熟属于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火柴燃烧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物质,属于变化;盐溶解于水、水的三态变化变化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选:A。【点评】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分析】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依据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恐龙化石丰富的国家之一。【解答】科学家在发现了恐龙化石之后,要先将其表面的泥土除去,保持化石表面的整洁,然后包装好化石,以免运输过程损坏,再科学家在实验室仔细清理恐龙化石,根据化石还原出恐龙的骨架,最后化石被还原成一具完整的恐龙,所以从挖掘恐龙化石到复原化石的过程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④②③①。故C正确,AB选项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恐龙化石,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各个说法,选出正确答案。3.【分析】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解答】地球表面和地球周围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吸引力,这个力叫做地球引力,重力的方向为竖直向下。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潺潺的溪水流向低处都是地球引力的作用,子弹射向远方与地球引力无关。故选:C。【点评】结合对地球引力的认识解答此题。4.【分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解答】根据对电动机的认识,电动机的转动是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动机工作原理的识记。5.【分析】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各种形式的能量,运动的小车、发光的灯泡、燃烧的蜡烛、拉长的橡皮筋……,都具有能量。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解答】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A、食物中具有能量,食物中储存了化学能。A的说法错误。B、拉长的橡皮筋具有能量。B的说法正确。C、发光的灯泡具有能量。C的说法正确。故选:A。【点评】了解生活中的能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6.【分析】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缺一不可,某成分发生变化,往往会引起其他成分的相应的变化,甚至整个生态系统也发生一系列变化.【解答】生态系统主要由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构成,环境的多样性是生态系统多样性形成的基础。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主要分解者,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植物是生产者;动物是消费者。故选:B。【点评】了解生态系统的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是解答此题的关键。7.【分析】自然界中能够产生、提供能量的物质或资源叫做能源,能量是能源的表现形式,能源是能量的来源。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像煤、石油、天然气,其储量是有限的,这些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因此称为不可再生能源。而像风能、水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等,能循环使用,在使用后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形成,因此称为可再生能源。【解答】石油的储量是有限的,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海洋能、氢能,它们能循环使用,在使用后会在短时间内重新形成,属于可再生能源。故选:A。【点评】了解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8.【分析】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类。生活垃圾的分类投放,有利于实现垃圾减量和回收再利用,有利于改善人居环境,让人们更健康。【解答】生活垃圾按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分成四类,可回收物是指适宜回收和可循环利用的废弃物,家庭处理废纸、玻璃、金属、塑料都属于可回收物,所以家庭处理废纸、玻璃、金属、塑料的合理办法分类存放,统一回收。故选:B。【点评】了解生活中的垃圾的处理方法是解答此题的关键。9.【分析】一个物体的个体产生同一物种后代,每一物种的个体都继承上代的各种特征,概括的说父母通过生育过程把遗传物质传递给子女,使后代表现出和亲代相似的特征,如体貌、体态、气质、音容等。【解答】生物的形态特征或生理特征传给后代的现象叫做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不同个体之间在形态特征或生理特性上的差异,叫做变异。花猫妈妈生了一只花猫和三只黑猫,花猫遗传了猫妈妈的特性,则黑猫可能是遗传自猫爸爸,所以猫爸爸可能是黑猫。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遗传的理解,知道父母的特征能够遗传给子女。10.【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和运动有关的物体也有能量,叫机械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一些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解答】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生物时时刻刻都需要消耗能量,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所以人在睡觉时也需要能量。故选:C。【点评】了解生活中的能量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21分)11.【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解答】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如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生成了成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故答案为:发热;新物质;形状。【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物质的变化,分析题意,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12.【分析】人工选择是在不同的饲养条件下,原是祖先产生了许多变异,人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对不同的变异个体进行选择,经过若干年的选择,使所选择的形状积累加强,最后选育出不同的品种。【解答】形态各异的金鱼是人们有意识地利用野生鲫鱼的子代与亲代之间存在的变异培育而成的,是人工选择的结果。故答案为:变异。【点评】本题考查了对人工选择的认识,知道是利用变异实现的。13.【分析】恐龙化石,是指恐龙死后身体中的软组织因腐烂而消失,骨骼(包括牙齿)等硬体组织沉积在泥沙中,处于隔绝氧气的环境下,经过几千万年甚至上亿年的沉积作用,骨骼完全矿物化而得以保存。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科学家依据化石推断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环境和气候变化等。中国是世界上少有的几个恐龙化石丰富的国家之一。【解答】化石是保存在地层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遗迹。科学家就是利用化石中的线索了解霸王龙的外貌特征、食性、繁殖方式等信息的。故答案为:食性;繁殖方式。【点评】本题要正确理解题意,只有理解题意,才能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灭绝生物与化石,才能做出正确解答。14.【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太阳系中太阳是唯一发光的恒星。【解答】太阳系有八大行星,按照距离太阳从近到远的距离,依次排列的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金星、水星、火星、木星、土星、海王星、天王星它们和地球一样都是以由西向东的方向绕太阳公转。故答案为:西;东。【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八大行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15.【分析】小电动机中的转子相当于是个电磁铁,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改变电流方向,从而与外壳内的磁铁不断吸引或排斥,推动电动机转动。【解答】换向器的作用是接通电流并转换电流的方向,小电动机在转动的过程中,电刷依次接触换向器的三个金属环,通过转子线圈的电流方向就会自动改变。故答案为:换向器;转子线圈。【点评】结合电动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解答。16.【分析】世间万物都是运动的,能量是对物体运动的一种描述。相对于不同形式的运动,能量的形式也各不相同,声、光、电、热、磁都是能量的表现形式,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解答】能量有多种表现形式,如声、光、电、热、磁等,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是可以相互转换的。通过适当的装置,生活中的大部分磁能都可以由电能转换而来。例如:磁悬浮列车、电磁起重机、耳机、电磁炉等物体。故答案为:电。【点评】了解不同形式的能量可以相互转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17.【分析】栖息地是指生物生活的空间和其中全部生态因子的总和,包括个体或群体生物生存所需要的非生物环境和其他生物。【解答】一种生物愿意长期生活在某个环境里,是因为这个环境为它提供了生存、生长和繁殖所必需的食物、水、庇护所等条件,这样的生活环境被称为生物的栖息地。科学家们经常随机取样且选择多个观察点来研究栖息地的生物,有利于获得准确的数据。故答案为:随机取样;多个。【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栖息地,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18.【分析】能源分为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煤,石油、天然气这些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出来称为不可再生能源。风能、水能、潮汐能、地热能等能循环使用,在使用后在短时间内重新形成,称为可再生能源。【解答】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人类目前主要使用的能源。这能源不能在短时间内再次产生,它们都是不可再生的,所以储量也是十分有限的。解决能源问题,首先要从节能开始,节能的好处有可以使有限的能源使用得长久一些,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故答案为:节能;长久一些。【点评】本题考查了节约能源的知识,依据课本内容解答即可。19.【分析】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解答】水是生命之源,为人类提供了生活、工业、农业用水。水的污染源可能来自农业污水、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也可能来自动物的尸体等。由此可见,水污染主要是人类活动造成的。2017年6月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指出,要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工业污染、城镇生活污染,防治农业污染,积极推进生态治理工程建设,预防、控制和减少水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故答案为:饮用水;工业;生活;农业。【点评】结合对水污染防治的认识解答。20.【分析】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解答】子女和父母之间一般都或多或少地保持着一些相似的特征这种现象称为遗传;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以及子代的个体之间在性状上的差异,叫做变异。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变异则使物种不断进化,动植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现象。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不断地普遍发生的现象,也是物种形成和生物进化的基础。遗传和变异是对立的统一体,遗传使物种得以延续,生物依靠变异不断产生新的品种,不断进化,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生物体适应性的重要规律。故答案为:遗传;变异。【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遗传和变异,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分析作答即可。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1.【分析】物质的变化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出现发光、发热、颜色改变或形成沉淀等现象,这类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如蜡烛燃烧、铁生锈、白糖加热后变色等;另一类变化仅仅是物质状态的改变,并没有生成新的物质,如蜡烛熔化、水结冰、弹簧被拉伸等。【解答】有新物质产生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二氧化碳与石灰水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碳酸钙和水,使溶液变浑浊。所以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因为有新物质生成。题干正确。故答案为:√。【点评】化学变化的特点及二氧化碳的性质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2.【分析】通俗地说,化石就是生活在遥远过去生物的遗体或遗迹变成的石头。通过岩石的成因和各种岩石的特征可判断岩石中是否可能出现化石。【解答】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从化石中可以看到古代动物、植物的样子,从而可以推断出古代动物、植物的生活情况和生活环境,可以推断出埋藏化石的地层形成的年代和经历的变化,可以看到生物从古到今的变化等。从恐龙化石的骨骼结构来看,恐龙的尾巴并不是竖直向上的,题目观点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化石,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23.【分析】天文望远镜是观测天体的重要工具,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望远镜的诞生和发展,就没有现代天文学。【解答】射电望远镜是可见光通过集中天体光学观测望远镜反对,电讯通过会聚观察天体设备的通用名称。射电望远镜能接收到宇宙深空的天体发出的无线电波。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射电望远镜,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24.【分析】智能化、科技化改变着人们生活的点点滴滴,人们已经越来越来越享受这种便利、快捷、高效的生活方式。【解答】科技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美好;现代人生活中各方面都比古代人优越,要先进。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科技的影响,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25.【分析】生物之间的能量传递通过食物链进行,这些能量最终都来自太阳能。【解答】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将光能转化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动物作为消费者,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可见生物之间传递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题干正确。故答案为:√。【点评】了解生物之间传递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是解答此题的关键。26.【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时间和空间内,生物与其生存环境以及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彼此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交换,形成的一个不可分割的自然整体。【解答】地球上有各种各样、大大小小的生态系统,大到整个海洋、整个陆地、小到一个草地、一个池塘;生态系统是由生物和非生物构成的一个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整体。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生态系统,然后依据课本内容判断即可。27.【分析】资源可以分为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一些自然资源,能够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为可再生资源。一些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解答】一些自然资源,能够在一个相对比较短的时间内自然地恢复或再生,称为可再生资源。阳光、风能、地热能、潮汐能、氢能等都是可再生资源。一些自然资源经人类开发利用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不可能再生,我们称它们为不可再生资源。煤、石油、铁矿石等都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所以阳光是可再生资源,题目说法错误。故答案为:×。【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开发利用新能源,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28.【分析】为了减轻来自生活、工业、农业等领域的污水对环境的污染,人们开发了污水处理技术。污水处理一般按“初步处理——再处理——追加处理”步骤进行,其过程就是沉淀→过滤→天然净化。【解答】污水处理技术一般通过以下程序:格栅去除大体积的漂浮物;沉砂池沉淀砂石等粗颗粒物质;生化处理设施用微生物分解部分有机污染物;二次沉淀池对生化处理后的混合液进行泥水分离,以保证出水水质;混凝沉淀池加入混凝药物,使更细小的物质凝结沉淀;最后到出水提升泵站。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结合对污水处理技术的认识解答。29.【分析】生物除父母的结合会出现变异外,生物自身也会产生变异,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害的,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益的,有的变异对生物既无害也无益。【解答】生物变异可能会引起生物畸形,不适应生活环境,导致被淘汰,变异产生的新物种可能危害现有的物种等,但是有的变异对生物是有益的,例如良种培育,出现高产、优质、抗病的新品种;有的变异对生物既无害也无益。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该题主要考查了对变异的认识,知道变异对生物的影响。30.【分析】当气候、食物、空气、水源等环境发生变化时,动物的行为也在发生变化,以此适应环境。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解答】冬眠是动物适应环境变化的一种生理现象。冬眠使动物能够在恶劣的自然条件下保护自己。冬眠时动物体温下降,血液循环速度减慢,每分钟呼吸次数显著降低,营养物质和能量消耗也大大减少。题干错误。故答案为:×。【点评】了解冬眠动物的特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5分,每小题5分)31.【分析】动物能够适应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冬眠、换毛,要了解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解答】动物过冬的方式有冬眠、备粮、迁徙、换毛等方法。松鼠是储存食物,燕子是飞向南方,青蛙是冬眠,兔子是加厚皮毛,喜鹊是加厚羽毛。故答案为:【点评】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动物适应季节变化的方式的相关知识点。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4分,每小题14分)32.【分析】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切断电流后磁性消失。电磁铁的两极与线圈的缠绕方向和电流的方向有关,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线圈圈数有关:圈数少,磁性弱;圈数多,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与使用的电池数量有关:电池少,则磁性弱;电池多,则磁性强。电磁铁的磁力大小还与导线的粗细、铁芯的粗细等因素有一定关系。根据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解答即可。【解答】根据上面的数据可以完成以下实验计划及实验验证:该实验研究的问题: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的关系我的假设: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改变的条件:电池数量怎样改变这个条件:1节电池;2节电池;3节电池不变的条件:线圈匝数和铁芯大小不变(2)分析以上实验数据,“第一次用1节新的干电池1次可以吸住7枚大头针;第二次用2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1次可以吸住17枚大头针;第三次用3节新的干电池串联起来1次可以吸住27枚大头针”,可以发现电路中串联电池节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强,可以得出的实验结论是: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强度越大,磁力越强。故答案为:(1)电流强度;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池数量;线圈匝数;铁芯大小不变。(2)电路中串联电池节数越多,电磁铁的磁力越强;电磁铁磁力大小与电流强度有关,电流强度越大,磁力越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六.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17分)33.【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生活中能量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篝火是燃烧现象,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两手相互摩擦是做功现象,机械能转化为热能。故答案为:篝火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两手相互摩擦是机械能转化为热能。【点评】此题重点考查了能量的转化。34.【分析】土壤是指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的物质,由各种颗粒状矿物质、有机物质、水分、空气、微生物等组成,能生长植物,要保护土壤。【解答】人类必须依赖土壤才能生存,因此应该珍惜土壤,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保护土壤,我们要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可以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修挡土坝等。故答案为:植树造林、修建梯田、退耕还林还牧等。【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通过问题分析,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保护土壤,运用所学,具体分析作答。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共16页。
这是一份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六(苏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基础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五(苏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综合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