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第1页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第2页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第3页
    还剩1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

    展开

    这是一份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三(苏教版),共15页。
    选拔卷-学易金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卷(苏教版) 说明:本试卷考查范围为六年级上册、下册,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题号卷面分总分得分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时光如白驹过隙,转眼,六年的小学生涯即将结束,我们到底学得怎么样呢?下面就来检验一下吧!这份试卷将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请认真审题,仔细答题!书写规范、美观,还能得到3分的卷面分,加油!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能控制光能的装置是(  )A.百叶窗 B.电扇开关 C.炉灶开关2.(2分)下列物品中,没有应用电磁铁的是(  )A.光盘 B.磁悬浮列车 C.电磁起重机3.(2分)下列做法不属于节约用电的是(  )A.空调制冷温度18 B.随手关灯 C.出门关掉电视4.(2分)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寻找到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就可以生长的方法 B.研制出各种治疗疾病的药物 C.处理垃圾和污水,改善了环境5.(2分)下列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建立自然保护区 B.建立濒危物种基因库 C.把濒危物种集中起来种植或者饲养6.(2分)下面经历变化后,不再是原来物质的是(  )A.冰融化成水 B.木材烧成灰 C.盐溶解在水里7.(2分)我国许多地方发现了古代生物的化石,化石包括(  )A.遗体 B.遗体和遗物 C.遗体、遗物或遗迹8.(2分)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可以使我们知道(  )A.鸟类起源于恐龙 B.恐龙是肉食性动物 C.恐龙是卵生动物9.(2分)可以用作火箭的助燃剂的是(  )A.液态氧 B.液态氮 C.液态二氧化碳10.(2分)小电动机能转动,是因为(  )A.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 B.磁的作用 C.磁产生电,利用电的作用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15分)11.(1分)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大,说明它的     越大。12.(1分)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      13.(2分)煤、石油、天然气所具有的能量是存贮了亿万年的     ,它们都属于     能源。14.(2分)河水污染给     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     15.(1分)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      ,产生了一种新物质。16.(1分)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     复制出来的。17.(2分)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是     ,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是     ,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18.(2分)在电动玩具车里有     ,是它驱动小车前进的。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     19.(2分)     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      发现了万有引力。20.(1分)随着煤、石油等化石燃料消耗量的急剧增加,产生了大量      ,这种 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1.(2分)动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捕食、行走都需要能量。      22.(2分)生物与非生物彼此共生,相互依存,互相影响。     23.(2分)人能生产面包、馒头等食物,因此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24.(2分)“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    25.(2分)收集垃圾时可以使用镊子或戴手套。    26.(2分)每次水烧开时,都能看到由壶嘴处向外冒出大量“白汽”,这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    27.(2分)始祖马出现在6500年前。    28.(2分)挂在绳上的衣服没有掉下来,它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    29.(2分)小电动机里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是既接通转子中的电磁铁又变换电流方向。    30.(2分)中国是开发利用沼气最早的国家之一。    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31.(8分)连线。 取暖器电能转换成热能电动车日光灯电能转换成动能挂烫机扬声器电能转换成声能手电筒电风扇电能转换成光能收音机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3分,每小题13分)32.(13分)厨房里经常会发生一些物质变化。    1 )晚饭时,妈妈把面粉和水放在一起和面,这种物质变化是属于      变化。  2 )妈妈在锅中煎鸡蛋,一会儿鸡蛋就熟了。物质的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  3 )期间,妈妈还放了一壶水并把它烧开,水被烧开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以及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过程,水的形态都发生      ,但      (填“有”或“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 4  )烧完菜后,毛毛帮妈妈将锅洗净后放在一边没有擦干。第二天一看,锅底出现了一种红褐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      于原来的物质。物质的这种变化属于      变化。  5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还有很多,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请在产生了新物质的变化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在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事例后面的括号里画“×”。生的土豆切成土豆块。      不小心打碎的碗。      腐败的食物产生了难闻的气味。      把瓶里的油倒入未加热的锅中。      倒入清水中的食盐。      面包放久了表面长出了霉点。      六.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7分)33.(7分)火柴燃烧发生的变化与木条折断发生的变化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4.(7分)你知道我国有哪些物种已经灭绝了?给大家介绍一下。    35.(7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但用电的多少,是可以控制的,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做到节约用电呢?(请写出三条建议)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1【分析】能量有:光能、声能、电能、热能、磁能、机械能、化学能、水能、风能、生物能等,不同能量间可以相互转换。【解答】用来控制光能的有百叶窗、变色镜、光圈、窗帘等,百叶窗可通过转动叶片角度来控制进入室内阳光的多少,A选项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控制光能的装置,在此基础上选出正确答案。2【分析】电磁铁具有接通电流产生磁性,断开电流磁性消失的基本性质。而且磁性大小和磁极方向都可以控制。因此,电磁铁有广泛的应用,如:电磁起重机、电铃、电磁继电器、磁悬浮列车等。【解答】电磁铁的磁性、磁力大小和南北极都可以控制,使得电磁铁有广泛的应用,电磁起重机、音箱、磁悬浮列车都有电磁铁的应用,光盘利用激光扫描的记录和读出方式,没有电磁铁的应用。故选:A【点评】结合电磁铁应用的认识解答。3【分析】节约能源,不仅是对地球资源的爱护,而且关系着我们每个人的切身利益。【解答】电是一种重要能源,可以说,没有电我们的生活就无法正常进行。虽然现在可以利用太阳能发电,我们大家也应该节约用电,我们应从家庭做起,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比如随手关灯、出门关掉电视;空调制冷温度18度,不属于节约用电。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节约能源,在此基础上做出正确解答。4【分析】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解答】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发现了微生物,从而促进了医药、食品、农业、克隆等科学的发展,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包括利用显微镜发现细菌和病毒,研制治疗疾病的药物;利用微生物提供或生产食物,如制作酱油、醋、酸奶等;利用微生物处理垃圾和污水,BC观点正确,A观点错误,不是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需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在此基础上,结合分析题目要求作答即可。5【分析】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要保护生物多样性。【解答】保护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就地保护(即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措施;迁地保护:将濒危生物迁出原地,移入动物园、植物园、水族馆和濒危动物繁育中心,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是对就地保护的补充;建立濒危物种种质库,保护珍贵的遗传资源;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提高公民的环境保护意识,AB做法正确,把濒危物种集中起来种植或者饲养,不合理,不同生物适合不同的环境,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把握好保护生物多样性,依据课本内容分析解答即可。6【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解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冰融化成水、盐溶解在水里都是物理变化,木材烧成灰有新物质生成,是化学变化。故选:B【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的特征。7【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解答】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研究古代生物化石的价值包括了解古生物的样貌、了解古生物的生活环境,不能够统计古生物的数量。C符合题意。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化石,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8【分析】古生物化石指是人类史前地质历史时期形成并赋存于地层中的生物遗体和活动遗迹。【解答】化石是存留在岩石中的古生物遗体、遗物或遗迹,最常见的是骨头与贝壳等。恐龙化石是研究恐龙的主要依据。恐龙蛋化石的发现可以使我们知道恐龙是卵生动物。始祖鸟化石证明鸟类起源于恐龙,A选项说法错误;恐龙牙齿化石可以使我们知道恐龙是肉食性动物还是草食性动物,所以B选项说法错误。故选:C【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化石,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9【分析】火箭本身的材料、动力大小、制作工艺、外界气候、环境等都会影响火箭的飞行。自身的重力和质心的位置影响较大。重力越小,质心越靠中间飞的越平稳。【解答】我们明朝时期,万户陶成道试图利用火药制成的“火箭”带自己上天,但没有成功,并献出了生命。所以火箭是中国人在一千多年前的发明,当时使用的燃料是火药。现在,人们用液态氢、液态氧作为火箭的燃料,可以产生巨大的推力,将各种卫星、太空探测器、载人太空舱发射到太空中。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明确考查的知识点是火箭,运用所学知识正确作答即可。10【分析】电动机是用电产生动力的机器。电动机虽然大小悬殊、构造各异,但工作的基本原理相同:用电产生磁,利用磁的相互作用转动。【解答】根据对电动机的认识,电可以产生磁,电动机里有定子和转子构成,利用了通电线圈能够产生磁,电和磁的相互作用能够使小电动机运动起来。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动机工作原理的识记。二.填空题(共10小题,满分15分)11【分析】运动的物体所具有的能量是动能,运动的物体速度越快,具有的动能越大。根据动能的应用解答即可。【解答】物体能够对外做功,我们就是这个物体具有能量。运动的物体具有动能,运动物体对其他物体产生的影响越大,说明它的能量越大。故答案为:能量。【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能量的概念以及应用。12【分析】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生物之间这种像链环一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根据食物链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食物是动物生存最重要的需求之一,像“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虾米吃水草”,这种由于食物关系而形成的一种联系,通常被称为食物链。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故答案为:食物链。【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食物链的概念以及应用。13【分析】煤、天然气、石油古代植物埋藏在地下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和物理化学变化逐渐形成的,因为地下的压力、温度附和这种变化的条件。他们所具有的能量来自太阳。【解答】天然气、石油、煤矿所具有的能量是存贮了亿万年的太阳能,都是不可再生资源,它们用一些就少一些,不可能再重新产生。故答案为:太阳能;不可再生。【点评】学生记忆掌握煤、石油、天然气都是不可再生资源。14【分析】河水污染会使地下水间接受到污染,人类、渔业生产都会遭遇灭顶之灾,河水污染耕地,生产的粮食、蔬菜和水果等会影响人们的健康。【解答】河水污染给人类的生活带来了严重的危害。故答案为:人类;危害。【点评】本题考查了河水污染的危害。15【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解答】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新物质,这是化学变化。故答案为:蓝色。【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16【分析】恐龙已经灭绝了,人们主要通过化石来了解恐龙。恐龙的模型、图形和影片是根据化石复制出来的。【解答】恐龙已经灭绝了,这些模型、图片和影片是根据化石复制出来的,是了解恐龙的主要渠道。故答案为:化石。【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化石的认识,是认识古生物的主要来源。17【分析】太阳系是以太阳为中心,和所有受到太阳的引力约束天体的集合体。包括八大行星(由离太阳从近到远的顺序: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以及至少173颗已知的卫星、5颗已经辨认出来的矮行星和数以亿计的太阳系小天体。【解答】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恒星和会发光的天体,是太阳系的中心天体,地球唯一的一颗天然卫星是月球,它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故答案为:太阳;月球。【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审清题意,明确答题角度是太阳系,然后依据教材知识作答。18【分析】根据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解答即可。【解答】在电动玩具车里有电动机,是它驱动小车前进的。当电动机被用来发电时,就应该叫发电机。故答案为:电动机;发电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电动机与发电机的应用。19【分析】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之一,是卓越的科学家、杰出的教育家和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万有引力,全称为“万有引力定律,为物体间相互作用的一条定律,1687年为牛顿所发现。【解答】李四光是中国现代地质学的开拓者和新中国地质事业的主要奠基人;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故答案为:李四光;牛顿。【点评】学生记忆掌握李四光是中国地质事业的奠基者;发现万有引力的是牛顿。20【分析】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根据不同能源的应用解答即可。【解答】煤、石油、天然气是不可再生的能源,用一点就少一点,我们正在耗尽这些能源,这些能源的消耗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这种气体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两极冰川融化,给全球环境造成极大的压力。故答案为:二氧化碳。【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不同能源的应用。三.判断题(共10小题,满分20分,每小题2分)21【分析】能够使物体“工作”或运动的本领叫做能量。任何物体工作都需要能量。如果没有能量,自然界就不会有运动和变化,也不会有生命了。根据能量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能量是一切活动的源泉,没有能量,我们无法生活,无法学习,无法工作没有能量,植物不会生长,雨水不会降落,太阳也不会光。任何东西只要有移动、发热、生长、变化、发光、发声等现象,其中就有能量在起作用。故动物进行各种生命活动如捕食、行走都需要能量,这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能量的概念以及应用。22【分析】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如: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个湖泊,一个海洋。根据生态群落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像生物和非生物这样,互相作用,互相依存,形成密不可分的整体,我们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生态群落。自然界里某一区域的生物形成一个平衡和谐的整体叫生态系统。如果生态系统中的一个环节受到了破坏,整个生态系统就会失去平衡。故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与非生物彼此共生,相互依存,互相影响。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态群落的概念。23【分析】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直接或间接消费别人制造的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根据生产者的概念解答即可。【解答】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食物链通常从绿色植物开始,绿色植物是生产者。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生产者的概念以及应用。24【分析】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和活动提供能量。人体的生存和活动,如维持体温、保持心脏跳动、运动、学习、劳动等,都需要消耗能量。根据人体能量的来源解答即可。【解答】我们每天都需要摄入一定量的食物,食物能够为人体的生长发育、生存和活动提供能量。人体运动需要的能量来自食物,“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句古诗告诉我们要节约粮食,珍惜农民伯伯的劳动成果。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人体能量的来源以及养成节约粮食的生活习惯。25【分析】处理垃圾之前要对垃圾进行分类。【解答】收集垃圾要做好保护措施,可以用镊子或戴手套。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处理垃圾的方法,要求学生掌握垃圾的分类和处理。26【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解答】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每次水烧开时,都能看到由壶嘴处向外冒出大量“白汽”,这是水汽化后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没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27【分析】始祖马生活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它生活在北美洲及欧洲地区。虽然它被认为是马的祖先,但它的形态和马却有很大差别,它的身高只有30厘米,四肢细长,身体灵活,可以在草丛和灌木中穿行,喜欢吃嫩树叶和草。【解答】始祖马生活在距今约5000万年前,它生活在北美洲及欧洲地区。而不是6500年前,所以题目的说法是错误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对始祖马的认识,注意识记年代。28【分析】物体都有一个向下的力,这个力就是重力。重力是物体由于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向下的拉力或压力。【解答】挂在绳上的衣服没有掉下来,它没有受到地球的引力。这种说法错误。是因为绳子对它有支持力的作用。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重力的概念以及应用。29【分析】小电动机的外壳上有两块 磁铁,转子上有铁芯、线圈和换向器,后盖上有电刷。【解答】小电动机里电刷和换向器的作用,是既接通转子中的电磁铁又变换电流方向。这种说法正确。故答案为:√。【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考查电动机的构造原理以及应用。30【分析】沼气是有机物质在厌氧条件下,经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而生成的一种混合气体。【解答】中国是开发利用沼气最早的国家之一。这种说法是正确的。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了开发利用新能源的知识,属于识记内容。四.连线题(共1小题,满分8分,每小题8分)31【分析】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解答】能量有电能、热能、光能、声能等不同的形式。运动的物体也有能量,叫动能。能量还储存在燃料、食物和化学物质中,叫化学能。不同形式的能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取暖器、挂烫机是电能转换成热能;电风扇、电动车是电能转换成动能;日光灯、手电筒是电能转换成光能;扬声器、收音机是电能转换成声能。故答案为:【点评】掌握能量是相互转化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五.实验探究题(共1小题,满分13分,每小题13分)32【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根据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特征解答即可。【解答】  1 )晚饭时,妈妈把面粉和水放在一起和面,没有生成新物质,故这种物质变化是属于物理变化。  2 )妈妈在锅中煎鸡蛋,一会儿鸡蛋就熟了。物质的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3 )期间,妈妈还放了一壶水并把它烧开,水被烧开变成水蒸气的过程以及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的过程,水的形态都发生变化,但没有产生新物质。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  )烧完菜后,毛毛帮妈妈将锅洗净后放在一边没有擦干。第二天一看,锅底出现了一种红褐色的物质,这种物质是一种不同于原来的物质。物质的这种变化属于化学变化。  5 )厨房里的物质变化还有很多,跟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生的土豆切成土豆块,只是形状的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不小心打碎的碗,形状发生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腐败的食物产生了难闻的气味,有新物质生成。把瓶里的油倒入未加热的锅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倒入清水中的食盐,属于融化,没有新物质生成。面包放久了表面长出了霉点,有新物质生成。故答案为:(1)物理;(2)化学;(3)变化;没有;物理;(4)不同;化学;(5××××√。【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概念以及应用。六.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21分,每小题7分)33【分析】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的产生,只是物质形状、大小、形态的变化;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的产生;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解答】火柴燃烧是发光发热的化学变化,是有新物质生成的,木条折断发生是形状的变化,是物理变化。故答案为:相同点:形状都发生了变化;不同点:火柴燃烧有新物质生成;木条折断没有新物质生成。【点评】此题重点考查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应用。34【分析】这个地球上,我们目前所知道的物种还不足总量的二分之一。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物种已经在这个地球上消失灭绝。【解答】1、小齿灵猫(20世纪80年代灭绝):小齿灵猫,国内仅分布于滇南西双版纳猛腊和猛养。20世纪70年代在猛腊获2个标本,在景洪、猛养收购到3张皮子外,上个世纪80年代后再也没见过,科学家疑似小齿灵猫已灭绝。2、镰翅鸡(2000年宣布灭绝):镰翅鸡分布于小兴安岭及黑龙江下游,西伯利亚也有。2000年宣布灭绝,因为黑龙江动物所经5年调查,没有发现镰翅鸡,当地老百姓也已几十年没有见到。3、豚鹿(20世纪70年代灭绝):我国仅在云南耿马和西盟县边界发现过豚鹿。上世纪60年代,科学家进行调查时仅仅发现了屈指可数的几只,上世纪80年代再做调查时,耿马地区已经绝迹。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宣布豚鹿在中国绝迹。等等。故答案为:我国灭绝的物种有:小齿灵猫、镰翅鸡、豚鹿等。【点评】学生记忆掌握我国灭绝生物。35【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电能是二次能源,我们应该节约用电。【解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离不开电,但用电的多少,是可以控制的,睡眠时要关灯,用电器不要处于待机状态,洗完头尽量不要用吹风吹头发。故答案为:睡眠时要关灯,用电器不要处于待机状态,洗完头尽量不要用吹风吹头发等。【点评】此题重点考查节约用电的举措。

    相关试卷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

    这是一份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四(苏教版),共15页。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六(苏教版):

    这是一份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六(苏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五(苏教版):

    这是一份选拔卷:2023年小升初科学模拟测试卷五(苏教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连线题,材料分析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