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高二下学期3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高二下期第一次月考
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30个小题,每小题2分。各题中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多选和错选均不得分)
2022年2月17日,我国“东数西算”工程正式全面启动。“东数西算”中的“数”指的是数据,“算”指的是算力,即对数据的处理能力。该工程计划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成渝、贵州、内蒙古、甘肃、宁夏等地建设国家算力枢纽节点(如图),并规划了10个国家数据中心集群。“东数西算”通过构建数据中心、云计算、大数据一体化的新型算力网络体系,将东部算力需求有序引导到西部,优化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促进东西部协同联动。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东数西算”工程中,算力枢纽的分布特点是( )
A. 沿海密度大,内陆密度小 B. 北部密度大,南部密度小
C. 东部数量多,西部数量少 D. 分布不均
2. “东数西算”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东部技术先进 B. 西部劳动力成本低 C. 西部资源丰富 D. 东部土地紧张
3. 与其他地区算力枢纽节点相比,内蒙古、甘肃的主要动力优势是有丰富的( )
A. 风能资源 B. 水能资源 C. 煤炭资源 D. 地热资源
【答案】1. D 2. C 3. A
【解析】
【1题详解】
由图可知,东数西算工程中,算力枢纽的分布特点是分布不均,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和西部内陆地区,中部、东北、青藏地区较少,A错误,D正确;南北部数量相同,但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较南部(秦岭—淮河以南的东南、西南)地区面积广,故北部密度小,南部密度大,B错误;东部沿海地区数量较少,西部内陆地区数量多,C错误。故选D。
【2题详解】
东部技术先进,应东数东算,而不是东数西算,A错误;东数西算不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与劳动力成本无关,B错误;东数西算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东部地区土地、能源等资源日益紧张,无法满足大规模数据计算的需求,而我国西部地区资源充裕,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丰富,具备发展数据中心、承接东部算力需求的潜力,C正确;东数西算的东部原因除土地紧张外,还有能源资源紧张,D错误。故选C。
【3题详解】
内蒙古和甘肃大多数属于内蒙古高原,距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资源丰富,A正确;位于西南地区的成渝和贵州水能资源丰富,B错误;山西、陕西等地煤炭资源丰富,C错误;地热资源主要分布在滇西、川西和藏南地区,D错误。故选A。
【点睛】工业区位因素中的自然因素有地形、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有土地成本、原料、交通运输、动力(能源)、市场、劳动力素质及成本、环境、政策法规等。
随着近来研学旅行市场渐趋升温,作为研学旅行空间载体的研学旅行基地受到了学界较大关注,研学旅行在国内发展如火如荼,将成为未来中国旅游业创新发展新的增长点,但我国研学存在分布不均现象(如下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 华东地区研学旅游占比较其他地区高,根本原因是( )
A 经济发达 B. 交通便利 C. .政策支持 D. 教育发达
5. 西南地区较华南占比高,可能是由于( )
A. 交通发达 B. 经济发达 C. .地域优势 D. 旅游资源
【答案】4. A 5. D
【解析】
【4题详解】
华东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山东省、福建省、台湾省。涵盖长江三角洲,商品生产发达,工业门类齐全,是中国综合技术水平最高的经济区,A正确;研学旅游占比较大的华北地区(北京市、天津市、山西省、河北省、内蒙古自治区),因北京市的首都职能,华北地区在交通、政策、教育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BC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BCD 错误,A正确,故选A。
【5题详解】
华南地区,拥有粤港澳大湾区这一中国三大经济区之一,经济发达;位于珠江三角洲和沿海地区,地理位置优越,交通发达,因此,ABC不符合题意;西南地区(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位于中国西南边陲,经济发展起步相对较晚,其研学旅游占比较华南占比高,主要得力于旅游资源具有多样性、奇特性、地域性、多民族性、融合性、跨境性、生态性等特点,D正确。综上所述,ABC错误,D正确,故选D。
【点睛】研学旅游主要影响因素:政策制定环境、经济发展基础、区位交通条件、旅游资源禀赋、教育发展水平。
坎儿井集中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是干旱地区劳动人民创造的一种地下水利工程。读“新疆局部地区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6. 吐鲁番盆地( )
A. 全年高温 B. 位于内流区 C. 草原面积广阔 D. 喀斯特地貌广布
7. 图示地区坎儿井多分布在( )
A. 天山北麓 B. 绿洲边缘 C. 湖泊周围 D. 海拔0米以下地区
8. 坎儿井( )
A. 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补给 B. 水源主要来自周围湖泊
C. 竖井可以减少蒸发,加剧干旱 D. 增加下渗,加快海陆间水循环
【答案】6. B 7. B 8. A
【解析】
【6题详解】
吐鲁番盆地位于42.8°N附近,纬度较高,夏季高温,冬季寒冷,A错误;位于西北内陆地区,属于内流区,B正确;气候干旱,年降水量少,荒漠广布,C错误;地表多风蚀、风积地貌,喀斯特地貌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D错误。故选B。
【7题详解】
图示地区坎儿井是一种地下水利工程,多分布在绿洲边缘,满足绿洲生产、生活用水需求,B正确;坎儿井集中分布在我国新疆吐鲁番地区,坎儿井位于天山南麓,A错误; 远离湖泊周围,C错误;读图可知,大部分坎儿井海拔在200米以上地区,D错误。故选B。
【8题详解】
读图可知,坎儿井暗渠中的水可自流补给,A正确;水源主要来自天山的冰雪融水,B错误;竖井可以增加蒸发,加剧干旱,C错误;地处内流区,不参与海陆间水循环,D错误;故选A。
【点睛】坎儿井主要工作原理是人们将春夏季节渗入地下的大量雨水、冰川及积雪融水通过利用山体的自然坡度,引出地表进行灌溉,以满足沙漠地区的生产生活用水需求。
黄山风景区被誉为“国之瑰宝”、“世界奇观”,已成为中华民族壮丽山河的象征。下图为黄山风景区景观图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 按旅游资源的分类,图中“迎客松”属于( )
A. 生物景观 B. 文物古迹 C. 地质地貌景观 D. 气象景观
10. 在游览欣赏黄山“怪石”的酷似造型时,应选择( )
A. 特定时间 B. 特定位置 C. 洞悉文化定位 D. 了解怪石特点
11. 黄山景观中,地貌的逼真造型,蓝天、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灰色的岩石分别构成( )
A. 动态美、声音美 B. 形式美、声音美 C. 形式美、色彩美 D. 动态美、色彩美
【答案】9. A 10. B 11. C
【解析】
【9题详解】
图中“迎客松”是植物,属于生物景观,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0题详解】
在游览欣赏黄山“怪石”的酷似造型时,应选择特定位置,才可以欣赏到它的“怪”,B正确。怪石不分时间、跟文化无关,怪石特点现场观察就可以,ACD错误。故选B。
【11题详解】
地貌的逼真造型属于形式美,A、D错误;蓝天、白云、金灿灿的阳光、灰色的岩石属于色彩美,C正确、B错误。故选C。
【点睛】旅游资源的特性 :位置相对稳定性、物质景象组合性、美学属性、历史文化属性、非消耗性。旅游资源的价值:美学价值、 科学价值、 历史文化价值、 经济价值 。
草方格沙障是一种防风固沙、涵养水分的治沙方法,用麦草、稻草、芦苇等材料在沙漠中扎成方格形状。读宁夏沙坡头草方格沙障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2. 图中沙障的作用主要有( )
①增加地表粗糙度,削减风力 ②截留水分,提高沙层含水量 ③使用秸秆,降低沙障成本 ④增加蒸腾作用,提高降水量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13. 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 )
A. 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 B. 减轻沙坡头荒漠化
C. 降低水土流失发生的几率 D. 提高秸秆利用效率
14. 图中的铁路和河流分别是( )
A. 包兰线、黄河 B. 京广线、黄河 C. 包兰线、长江 D. 京广线、长江
【答案】12. A 13. A 14. A
【解析】
【12题详解】
草方格沙障能使地面更粗糙,增加地表摩擦力,减小风速,还可以截留地表水分,增加下渗,提高沙层含水量,有利于固沙植物的存活,从而进一步防风固沙、涵养水分,①②正确;当地荒漠植被,缺少秸秆等农作物,使用秸秆不能降低沙障成本,③错误;该地区气候干旱,使用草方格沙障并不能增加降水量,④错误。故①②正确,故选A。
【13题详解】
图示沙障修在铁路迎风沙一侧,故修建图示沙障的主要目的是保护铁路免受风沙掩埋,A正确;图示沙障已经位于荒漠地区,不能减少沙坡头荒漠化,B错误;图示地区气候干旱,降水稀少,水土流失几率小,C错误;沙障固沙是一种工程措施,不是为了提高秸秆的利用效率,D错误。故选A。
【14题详解】
结合图文信息可知该地位于我国宁夏沙坡头,此处的草方格沙障固沙主要是为了保护附近的包兰铁路(包兰铁路沟通内蒙古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甘肃省,连接包头、银川、与兰州),附近的河流即流经宁夏的河流应为黄河,A选项正确;京广线、长江不经过此区域,BCD错误。故选A。
【点睛】土地荒漠化的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如植树种草、封沙育草、建设防护林等;工程措施包括建设沙障工程等。作用都是通过削减风速,减缓沙漠的扩展速度,恢复区域生态环境。
读“中国东部雨带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5. 根据雨带在Ⅰ、Ⅲ地区时间可以推论,在一般年份,雨带推移至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时间大致是( )
A. 4月~6月 B. 6月~7月 C. 6月~8月 D. 5月~8月
16. 如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Ⅰ地区,我国东部地区将可能产生灾害的状况是( )
A. 南旱北涝 B. 南北皆旱 C. 南涝北旱 D. 南北皆涝
【答案】15. B 16. C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及材料可知,我国东部季风区锋面雨带随东南季风的增强而向北推移。一般来说,4-5月锋面雨带在我国Ⅲ华南地区,6-7月移至长江流域,形成梅雨季节,7-8月移至我国Ⅰ东北、华北地区。 ACD错误,B选项正确。故选B。
【16题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如果在7月以后雨带仍未推移进入华北、东北地区,说明锋面雨带推移速度较慢,长时间滞留在我国南方地区,则会出现南涝北旱,C正确;如果锋面雨带推移速度过快,迅速推移到我国北方地区,且停留时间较长,则会出现南旱北涝,A错误;如果夏季风势力过弱或过强,则会出现南北皆旱或南北皆涝,但几率较小。BD错误。故选C。
【点睛】根据雨带推移规律,可知南方各地雨季开始早,结束迟,持续时间长,北方雨季短;由于夏季风的强弱不稳定,导致容易出现旱涝灾害:如果夏季风势力强,前进速度快,到达北方时间较早、徘徊时间长,就会导致北方地区降水偏多,出现北涝南旱;如果夏季风弱时,则前进速度慢,在南方徘徊时间较长,导致南方降水偏多,出现南涝北旱。
图为我国某高铁示意图,该地喀斯特地貌广泛分布。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 图中高铁最有可能位于( )
A. 云贵高原 B. 青藏高原 C. 黄土高原
D. 内蒙古高原
18. 该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 )
A. 高寒缺氧 B. 风力强劲 C. 地形起伏大 D. 地层不稳定
19. 图示地区铁路多桥梁隧道是为了( )
A. 降低路面坡度 B. 减轻洪水威胁 C. 避开断裂带 D. 避开泥石流
【答案】17. A 18. C 19. A
【解析】
【17题详解】
我国四大高原中,只有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故选A。
【18题详解】
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为了确保安全,需要修建众多桥梁隧道,C正确。高寒缺氧是指青藏高原,A错误。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跟风力强劲、地层不稳定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
【19题详解】
云贵高原地区铁路桥梁隧道众多,其主要原因是云贵高原石灰岩广布、喀斯特地貌发育,地表崎岖,地形起伏大,修建比较多的桥梁隧道,是为了降低路面坡度,提高行车安全性,A正确。跟减轻洪水威胁、 避开断裂带、 避开泥石流关系不大,BCD错误。故选A。
【点睛】西南地区地质灾害多发有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首先西南地区处在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多地震,岩石破碎;多山地地形,地势起伏大,重力作用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人为原因主要是防范和保护意识淡薄,人口稠密以及不合理的开发活动。
读我国四个省级行政区(主体)轮廓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20. 关于图中四个省级行政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四个省级行政区均临海 B. 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甲、丙、丁、乙
C. 甲、丁主要属于黄河流域 D. 四个省级行政区均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
2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省在我国煤炭储量最大 B. 乙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C. 丙省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端 D. 丁省濒临我国两大海域
22. 下列对联描绘图中各省区的突出特点,其中组合正确的是( )
A. 甲—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 B. 乙—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
C. 丙—孔子仁,关公义,人文典范 D. 丁—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
【答案】20. C 21. D 22. B
【解析】
20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甲为陕西省,乙为海南省,丙为云南省,丁为山东省。所以纬度由高到低的排序是甲、丁、丙、乙,B错误;陕西为内陆省,A错误;陕西和山东是黄河流域,C正确;云南主要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山东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D错误,所以选C。
【21题详解】
根据上题分析,甲为陕西省,乙为海南省,丙为云南省,丁为山东省,山西在我国煤炭储量最大,A错误;台湾岛是我国最大的岛屿,B错误;乙省(海南)位于我国大陆的最南端,C错误;丁山东省濒临我国渤海和黄海两大海域,D正确,所以选D。
【22题详解】
甲为陕西,内蒙古自治区才是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A错误;乙为海南,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B正确;丙为云南,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丁为山东是孔子故乡,CD错误,所以选B。
【点睛】我国地势呈阶梯状分布的特点,使我国大多数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阶梯第一级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附近,海拔在4000米以上。阶梯第二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高原,如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海拔1-2千米,阶梯第三级主要分布在我国主要平原,海拔500米以下。
剪纸是中国民间传统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自然景观、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图是一帧剪纸作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 图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位于我国的省份简称是( )
A. 陕 B. 鄂 C. 皖 D. 桂
24. 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
A. 黄土广布,降水集中 B. 石灰岩广布,降水丰沛
C. 高寒缺氧,冰川广布 D. 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
25. 图中区域的渔民用鱼鹰捕鱼已有上千年历史,曾经一度衰落,近年来又逐渐兴起,下列关于兴起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A. 渔民数量大量增加 B. 鱼鹰捕鱼效率较高
C. 水质改善,鱼类丰富 D. 旅游业的发展,表演需要
【答案】23. D 24. B 25. D
【解析】
【23题详解】
图片中显示的是桂林山水甲天下的景观,而桂林位于广西省,广西省简称桂,故D正确,ABC错误。故答案为D。
【24题详解】
由上题可知,图中景观是分布在我国南方的喀斯特地貌,这种景观的形成是由于该地区石灰岩广布,降水丰沛等自然条件所致,故B正确;黄土广布,降水集中是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条件,高寒缺氧,冰川广布是青藏高原地区的自然条件,昼夜温差大,风力强劲主要是西北地区的自然条件,都与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不符,故排除ACD。故选B。
【25题详解】
桂林的渔民用鱼鹰捕鱼已有上千年历史,曾经一度衰落,近年来又逐渐兴起,兴起的原因可能是旅游业的发展,表演需要,作为一项热门旅游项目,吸引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增加当地的经济收入,D正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渔业法实施细则》第五章第二十条:禁止使用电力、鱼鹰捕鱼和敲(舟古)作业。在特定水域确有必要使用电力或者鱼鹰捕鱼时,必须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批准。由此可知,用鱼鹰捕鱼作为农业生产方式,可能性不大,故ABC错误。故答案为D。
【点睛】象鼻山位于桂林市东南漓江右岸,山因酷似一只大象站在江边伸鼻吸水而得名,是桂林的象征。
游客在游记中写到:“高大的山脉东西方向延展,近似与纬线平行,金黄的麦地沿着山北麓绵延,一望无际。小麦收割后,秸杆会被打成捆作为牲畜的冬储饲料,背后的半山腰横亘着墨绿色的云杉林带,林带以上是青青的草原,再向上是一处处洁白的雪峰。”下图为当时拍摄的照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6. 游客所拍照片中的山地是我国( )
A. 阴山 B. 秦岭 C. 祁连山 D. 天山
27. 文中描述的半山腰林带分布得益于( )
A. 东南季风 B. 盛行西风 C. 西北季风 D. 西南季风
【答案】26. D 27. B
【解析】
【26题详解】
由材料关键词可知,该山脉为东西走向,且该山地半山腰分布着雪岭云杉的林带,林带之上为草原和永久积雪带再结合该地区种植小麦,饲养牲畜,可以推算出,该地位于我国天山北侧,D正确;祁连山脉,呈西北一东南走向,C错误;秦岭以北为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种植业不发达,B错误;阴山整体上海拔不高,出现雪峰的可能性小,A错误。故选D。
【27题详解】
该山地半山腰分布着雪岭云杉的林带,主要是伊犁河谷有向西的开口,盛行西风可通过该地到达天山北坡,受地形抬升,形成地形雨。因此天山北坡降水较多,最终在该山地半山腰形成雪岭云杉的林带,B正确;受海陆分布以及地形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对天山影响较小,AD错误;西北季风对该地区分布云杉影响小,C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位置、环流、洋流、地形、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如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洋流对降水的影响,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影响降水的因素主要有位置、环流、洋流、地形、植被、水文、人类活动等。如海陆位置对降水的影响,通常大陆内部干旱少雨。洋流对降水的影响,寒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少,暖流流经的沿海地区降水多。
下图示意长江部分河段水系,上荆江自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三口分流对干流的输沙量影响较大。20世纪60年代,下荆江实施了人工裁弯工程,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裁弯后,监利站同流量水位下降,而城陵矾站同流量水位上升。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8. 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水量是最大的时段是( )
A. 4~5月 B. 6~9月
C. 10~11月 D. 12月~次年3月
29. 下荆江裁弯后,上荆江( )
A. 流速加快,河床变深 B. 流量减少,水位下降
C. 流速减缓,河床变浅 D. 流量增多,水位上升
30. 推测下荆江裁弯后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 上荆江含沙量下降 B. 三口分流水量减少
C. 洞庭湖排出泥沙增多 D. 湖区植被覆盖率提高
【答案】28. B 29. A 30. B
【解析】
【28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洞庭湖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与长江干流相通,对长江径流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即当长江干流流量大时,径流会通过三口进入洞庭湖,故三口分流进入洞庭湖水量最大的时段即为长江流量最大的时段,为6~9月,B正确,ACD错误。故选B。
【29题详解】
结合所学可知,在河流中下游地区,河流曲流发育至一定程度时,会导致河流流速减慢,水流下泄困难,排水不畅。当下荆江裁弯后,河流变直,河流的排水条件会有所改善,故会使得上、下荆江的径流都更易向下游排出,上荆江流速会加快,侵蚀作用增强,河床变深,A正确,C错误;下荆江裁弯后主要影响的是上荆江河流的流速,对流量的大小影响不大,BD排除。故选A。
【30题详解】
结合上题分析可知,下荆江裁弯后,河道变平直,流程变短,河道平直水流通畅,上荆江的水流更易通过干流排出,导致三口分流水量减少,从而向洞庭湖输送的泥沙减少,洞庭湖泥沙淤积减少,B正确;裁弯取直后,上荆江流速加快,河流搬运泥沙的能力增强,含沙量会上升,A错误;下荆江裁弯不会使得洞庭湖排出泥沙增多,洞庭湖排出的泥沙多少主要取决于出湖流量和流速,C错误;下荆江裁弯不会使得湖区植被覆盖率提高,D错误。故选B。
【点睛】湖北枝城至湖南城陵矶江河段有“九曲回肠”之称,河道特别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使河床高出两岸平地,有长江的“地上河”之称,其治理措施是人工裁弯取直和加固大堤,其中人工裁弯取直主要是为了解决泥沙淤塞河床,水流不畅,造成水灾,妨碍航运。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3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土壤温度、积雪、植被覆盖影响冻土的最大冻结深度、冻结时长。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往往发生逆温现象。伊犁河谷逆温现象在海拔800m-1600m之间,非常典型。6月的伊犁河谷,沉浸在薰衣草最大紫色花海中,8月人们就可早早品尝种植在海拔800m-1200m山坡的“糖心”苹果,满山的绿草中,牛羊成群。下图为伊犁河谷地的位置及其年降水量和土壤冻结最大深度随海拔变化情况示意图。
(1)简述伊犁河山谷逆温典型的条件。
(2)分析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约1200m以上下降的原因。
(3)说明8月人们可品尝伊犁河“糖心”苹果的理由。
【答案】(1)伊犁河谷向西开口,冬季有利于大西洋暖湿西风深入,谷底温度较高;天山山体高大,冬季高山冷空气下沉,集聚谷底;谷底暖空气被抬升,从而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层。
(2)1200米以上降水量增多,季节性积雪厚度增大,减弱了冬季地面热量散失,保温作用增强;逆温效果明显,温度高:降水量增加和逆温现象显著使得1200m以上地区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高。
(3)山坡逆温带热量条件好,使苹果生长快,成熟早,上市早;夏季日照时数长,正午太阳高度大,降水少,光照充足;晴天多,昼夜温差大,利于苹果光合作用,品质高。
【解析】
【分析】本题以伊犁河谷为背景材料,涉及逆温、农业区位因素等内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培养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地理实践力等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逆温是气温随高度的升高而升高的现象。材料中提到“受地形因素影响,山区往往发生逆温现象”,读图可知,伊犁河谷向西开口,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西风)深入,谷底温度较高;天山山体高大,冬季高山冷空气沿山坡下沉至谷底,谷底暖空气被迫抬升,从而形成下冷上热的逆温层。
【小问2详解】
季节冻土最大冻结深度在海拔月1200米以上下降,说明1200米以上温度高,读图可知,1200米以上降水量增加,季节性积雪厚度增大,积雪的保温作用减弱了冬季地面热量散失,温度高;材料中“伊犁河谷逆温现象在海拔800米~1600米之间,非常典型”,逆温明显,温度较高;降水量增加和逆温现象显著使得1200米以上地区水热条件改善,植被覆盖率高。
【小问3详解】
8月人们可品尝伊犁河“糖心”苹果,应该注重分析8月(上市早)和糖心(有机质丰富),上市早是由于热量条件好,该地山坡逆温带温度高,使苹果生长快,成熟早,上市早;该地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气候干旱、光照强、温差大,白天苹果持续光合作用,夜晚呼吸作用弱,色泽好、味甜。
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阴山山脉南北两坡极不对称,南坡沟谷较多,在沟谷出山口位置发育了众多“叠瓦状”河流洪积扇。大部分洪积扇下层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由下而上减小。
材料二下图为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示意图及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示意图。
(1)分析阴山山脉南、北坡地形地势的差异。
(2)描述阴山南坡“叠瓦状洪积扇”的形成过程。
(3)根据阴山南坡洪积扇的发育特征,推测历史时期阴山地区的气候变化规律,并说明原因。
【答案】(1)北坡与内蒙古高原相连,地形起伏小;南坡多断层,连接平原,坡度大,相对高差大。
(2)地处断裂带,间歇性抬升,河谷不断下切,夏季多暴雨,河流侵蚀能力强,含沙量大;河流出山口处泥沙间歇性沉积,洪积扇叠加发育。
(3)持续变干。原因:自下而上,不同时期的洪积扇体面积逐渐减小,扇体沉积物减少,说明河流径流量在不断减小,降水量逐渐减少,自下而上,同一位置不同时期的洪积物粒径逐渐减小,说明河流流速在逐渐减弱,河流径流量逐年减小,降水逐年减少。
【解析】
【分析】本题以阴山山脉南北向剖面示意图及阴山山脉河流与洪积扇分布示意图为材料,设置三道试题,涉及地形地势、堆积地貌的形成、气候变化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综合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地理学科综合素养能力。
【小问1详解】
由材料可知,阴山山脉位于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的掀斜式山脉,北面是内蒙古高原,由图可看出,北坡坡度较较缓,地形起伏较小,山岳的形态不显著;阴山山脉南面是平原,中间以断层相隔,南坡多断层陷落,连接平原,相对高差大,地形起伏较大,山岭巍峨。
【小问2详解】
读材料可知,“叠瓦状洪积扇”主要是由于断层抬升和沉积作用形成的。在河流流出山口处,地势突然趋于平坦,河流流速减慢,河流搬运的砾石和泥沙在山麓地带堆积下来,形成洪积扇;之后,由于山体间歇性抬升,先形成的老洪积扇也则相对下降,后形成的新洪积扇会部分地覆盖在先形成的老洪积扇之上,在河流出山口处泥沙间歇性沉积,最终形成“叠瓦状”洪积扇。
【小问3详解】
材料“大部分的洪积扇中,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且同一位置处沉积粒径由下而上逐渐减小”可知阴山地区气候持续变干。原因:下层洪积扇体面积大于上层洪积扇体面积,表明在不同时期洪积扇体面积在逐渐减小,说明河流携带的沉积物减少,河流径流量在不断减小,降水量逐渐减少;材料中“同一位置不同时期的洪积物粒径逐渐减小”可知,说明河流搬运能力下降,河流径流量减小,流速在减弱,降水逐年减少。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2月月考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据图判断,三个锋面中, 该地可能位于, 图中曲线代表夏季的是, 图示地区地貌最可能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四川省南充市嘉陵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解析版),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