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 一、单选题1.(2023·广东深圳·统考二模)2023年“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的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分子由氢元素和氧元素构成B.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C.使用活性炭对河水进行杀菌消毒D.禁止化肥和农药的使用,以免污染水资源2.(广东省江门市2021-2022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题)水是生命之源。下列有关水的叙述正确的是A.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有利于保护水资源B.为了节约用水,直接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C.水中Ca2+、Mg2+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3.(2023·云南曲靖·模拟预测)用如图所示装置电解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收集满b管中的气体的集气瓶口时,木条会复燃B.点燃a管中的气体时,需要先检验其纯度C.若b管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8mL,则a管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4mLD.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以增强导电性4.(云南省曲靖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1)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电解水生成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B.可以用活性炭来区分硬水和软水C.自来水厂净水的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煮沸等D.为了节约水资源,提倡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5.(云南省曲靖市部分学校联考2022-2023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学业水平考试化学试题2)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A.电解水实验中,电源正极产生的是氧气B.生活中常用肥皂水来鉴别硬水和软水C.在电解水实验中,接的是交流电D.自来水厂可以用活性炭来吸附杂质和异味6.(2023·广西防城港·统考二模)下列有关水和水的净化的说法正确的是A.明矾除去水中所有不溶性杂质B.自来水净水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有沉淀、吸附、消毒、蒸馏C.水的净化操作中,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D.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7.(2023·上海宝山·统考二模)按如图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管连接电源正极、b管连接电源负极B.实验所得a、b管内气体质量比约为2:1C.该实验证明了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D.实验所得a、b管内气体分子数之比为2:18.(2023·重庆彭水·统考一模)下列有关水和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1:2B.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C.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不能用白磷替换红磷D.分离液态空气可以获得氮气和氧气9.(2023·北京通州·统考一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干净的海水是纯净物 B.水由大量水分子聚集而成C.水是常用的溶剂 D.可用水区分氯化钠和碳酸钙10.(2023·北京平谷·统考一模)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水能与氧化钙反应C.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 D.可用肥皂水区分硬水和软水11.(2023·吉林白城·统考二模)下列关于水相关知识的描述完全正确的是A.过滤可降低水的硬度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硬水C.电解水时,正、负极两端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D.由电解水实验可知水由氢气和氧气组成12.(2023·上海徐汇·统考二模)电解水实验中生成氢气和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生成氢气 B.氢气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C.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D.氢气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13.(2023·上海徐汇·统考二模)可作净水器中吸附剂的是A.碳酸钙 B.氯化钠 C.氧化铜 D.活性炭14.(2023·上海嘉定·统考二模)如图所示关于水电解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是2H2O=2H2↑+O2↑B.水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C.试管甲、乙中的气体质量比为2:1D.试管甲中的气体有可燃性,可做燃料15.(2023·河南平顶山·统考一模)2023年3月22日是第31个世界水日,今年主题是“加速变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以降低成本B.有水生成的反应一定属于中和反应C.使用无磷洗涤剂减少水体污染D.经自来水厂处理后的生活用水是纯净物16.(2023·广东广州·统考一模)如图所示的生命吸管是一种将污水净化为饮用水的吸管装置。其中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命吸管的活性炭能够降低水的硬度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属于纯净物C.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不含病毒和细菌D.生命吸管净水过程中发生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7.(2023·北京海淀·统考一模)实验小组为验证水的组成元素,进行如下实验。实验1实验2进一步实验证明无色液滴为水进一步实验证明a、b中气体分别为H2、O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1中氢气燃烧属于化合反应B.实验2中证明b中气体为O2的现象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C.实验1不能验证水的组成,实验2能验证水的组成D.实验中利用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推测物质的组成18.(2023·河南周口·统考一模)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说法正确的是A.地球上的水资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净水时加入明矾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C.加入肥皂水可以将硬水转化为软水D.电解水时,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19.(2023·北京门头沟·统考一模)如下图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实验1中,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B.实验1中,水分子间的间隔变大C.实验2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均改变D.实验2中,试管a中得到气体能燃烧 二、选择题组(2023·北京顺义·统考一模)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请回答下列小题。20.如图为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石英砂和膨松棉的作用是A.沉降 B.过滤 C.吸附 D.蒸馏21.下列物质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是A.面粉 B.冰块 C.植物油 D.小苏打22.《北京市节水条例》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下列做法,符合该条例的是A.洗菜水直接倒掉 B.淘米水浇花C.洗脸时不间断放水 D.漫水灌溉农作物23.用如图装置进行电解水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a中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B.b连接电源的负极C.ab中气体的质量比为1:2 D.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参考答案:1.B【详解】A、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错误;B、工业废水应处理达标后再排放,减少水体污染,说法正确;C、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只能吸附水中有异味和颜色的粒子,不能杀菌消毒,说法错误;D、为了保护水资源,应该科学地使用化肥和农药,不能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说法错误。故选B。2.A【详解】A、加强对水资源的统筹规划有利于节约水资源,防治水体污染,可保护水资源,正确;B、用工业污水灌溉农田会污染农作物和地下水,错误;C、水中氮、磷元素增多会导致水中藻类植物大量生长和繁殖,不是钙镁离子,错误;D、物质由元素组成,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错误;故选A。3.C【详解】A、电解水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a中是氢气,b中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收集满b管中的气体的集气瓶口时,木条会复燃,正确;B、a中是具有可燃性的氢气,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遇明火或受热可能发生爆炸,所以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验纯。正确;C、电解水生成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所以若b管产生的气体体积约为8mL,则a管产生气体的体积约为16mL,错误;D、可以在水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氢氧化钠解离出自由移动的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以增强导电性,正确;故选C。4.A【详解】A、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符合题意;B、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C、自来水净水的方法有沉淀(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消毒(除去细菌和病毒),不包括煮沸,不符合题意;D、直接用工业废水浇灌农田,会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不符合题意。故选A。5.C【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该选项说法正确;B、肥皂水可鉴别硬水和软水,其中产生较多泡沫的为软水,产生较少泡沫或较多浮渣的为硬水,该选项说法正确;C、电解水时,使用的电为直流电,而不是交流电,该选项说法错误;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颜色和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C。6.D【详解】A、明矾能对悬浮杂质进行吸附,使悬浮杂质沉降,说法错误;B、自来水净水过程中涉及到的环节有沉淀、吸附、过滤、消毒,没有蒸馏,说法错误;C、水的净化操作中,过滤可以除去水中不溶于,硬水软化的方法:煮沸或蒸馏,说法错误;D、水在通电条件下反应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前后元素种类不变,电解水的实验说明了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正确;答案:D。7.D【详解】A、电解水时,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由于a管中收集的气体较多,则收集的气体为氢气,则连接的为电源负极,b管连接电源正极,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结合前面的分析,可知a、b管内气体体积比约为2:1,而不是质量比,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氧原子构成,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由于,每生成2个氢分子时,生成1个氧分子,则a管收集的为氢气,则a、b管内气体分子数之比为2:1,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8.D【详解】A、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为2:1。A不正确;B、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B不正确;C、由于白磷、红磷燃烧都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白磷的着火点比红磷的更低,更需要注意安全。所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时,可用用白磷替换红磷。C不正确;D、分离液态空气得到氧气和氮气,其原理是先将空气在加压降温条件下变为液态,然后利用空气中各成分沸点不同(氮气沸点-196℃,氧气沸点-183℃),把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D正确。综上所述:选择D。 9.A【详解】A、海水是由水、氯化钠等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A表述错误;B、水由水分子构成,大量的水分子聚集成水这种物质,B表述正确;C、水能溶解多种物质,是常用的溶剂,C表述正确;D、取样,将两种物质分别放入试管中,分别加入足量水,固体溶解的是氯化钠,固体不溶解的是碳酸钙,根据是否溶解可将两者区分出来,D表述正确。故选A。10.A【详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法错误;B、水和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说法正确;C、蒸馏时水会蒸发,形成气态,冷凝后重新收集,就得到蒸馏水了,而自来水中原来的钙镁化合物由于在该温度下基本不会变成气体,故蒸馏是水净化的一种方法,说法正确;D、软硬水的区分可用肥皂水,硬水遇到肥皂水易起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很多泡沫,说法正确;故选:A。11.C【详解】A、过滤能够除去不溶于水的物质,不能除去溶于水的钙、镁化合物,不能降低水的硬度,错误;B、鉴别硬水和软水,加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为软水,错误;C、电解水时,正、负极端产生的气体(氧气、氢气)体积比约为1:2,正确;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水是纯净物,不含有氢气和氧气,错误。故选C。12.D【详解】A、电解水实验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上生成氢气,正确;B、氢气具有可燃性,在空气中燃烧时产生淡蓝色的火焰,正确;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确;D、根据可知,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错误;故选D。13.D【详解】活性炭疏松多孔有吸附性,可吸附色素和异味,可作净水器中吸附剂。故选D。14.D【详解】A、电解水是水在通电的条件下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叙述错误;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叙述错误;C、由图可知,甲是负极,产生的是氢气,乙是正极,产生的是氧气,,甲乙中气体的质量比为:,叙述错误;D、试管甲中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可以做燃料,叙述正确;故选:D。15.C【详解】A、未处理的工业废水会污染水体,损坏农作物,说法错误;B、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说法错误;C、磷是促使水体富营养化的主要元素之一,使用无磷洗涤剂最大的好处是可以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进而可以消除富营养化对水体带来的危害,说法正确;D、自然界的水经自来水厂处理后可得到城市生活用水,但水中仍含有一些可溶性杂质,属于混合物,说法错误;故选:C。16.D【详解】A、活性炭只能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并不能除去水中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即不能降低水的硬度,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属于混合物,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由于加碘树脂主要起杀菌消毒的作用,可以除去99.3%的细菌和病毒,则经过生命吸管净化后的水中仍含有少量的细菌和病毒,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活性炭过滤层及双层纺织网的净水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加碘树净水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故选D。17.C【详解】A、实验1中氢气燃烧生成水,在该反应中反应物有2种,生成物只有1种,属于化合反应,故A正确;B、电解水过程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b管与电源正极连接,所以b中气体为O2,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也可以用这个方法证明b中气体为氧气,故B正确;C、实验1是氢气燃烧生成水,反应物中有氢、氧元素反推出水也含有氢、氧元素,能验证水的组成,故C错误;D、氢气燃烧和电解水的实验,都是利用了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来推测物质的组成,故D正确。故选C。18.D【详解】A、地球上的水资源不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错误;B、加入明矾可以吸附沉降,不能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错误;C、加入肥皂水只能鉴别硬水和软水,泡沫多浮渣少的是软水,反之是硬水,将硬水转化为软水可以采用蒸馏和煮沸的方法,错误;D、电解水时,正级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所以正、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约为1:2,正确。故选D。19.C【详解】A.实验1中只是水的状态发生了变化,水变化前后分子的种类不变,A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B.实验1水由液态变为气态水蒸气的过程中,构成水的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B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C.实验2是水通电分解,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的微观实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个数不改变可知,C选项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D.由电解水时“正氧负氢、氢二氧一”可知,试管a中得到的气体是氢气,具有可燃性,能燃烧,D选项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故选C。20.B 21.D 22.B 23.C 【解析】20.自制简易净水器中的小卵石、石英砂和彭松棉能除去不可溶性的固体颗粒,作用是过滤。故选B。21.A、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B、冰块和水是同种物质,混合后只有一种物质,不属于溶液,不符合题意;C、植物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D、小苏打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符合题意。故选D;22.A、洗菜水直接倒掉,浪费水资源,不符合《北京市节水条例》,不符合题意;B、淘米水浇花,能节约水资源,符合《北京市节水条例》,符合题意; C、洗脸时不间断放水,浪费水资源,不符合《北京市节水条例》,不符合题意;D、漫水灌溉农作物,浪费水资源,不符合《北京市节水条例》,不符合题意。故选B;23.电解水时,负极产生氢气,正极产生氧气,体积比约为2:1。A、a中气体体积较小,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法正确;B、 b中气体体积较大,是氢气,连接电源的负极说法正确;C、ab中气体的体积比是为1:2 ,不是质量比,说法错误;D、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该实验说明水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法正确。故选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⑧,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⑤,共1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化学微类专题专练(全国通用)-28水和水资源⑦,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多选题,单选题,选择题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