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课件+讲义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课件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pptx
    • 教师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教师版).docx
    • 学生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学生版).docx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第1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第2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第3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第4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第5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第6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第7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第8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教师版)第1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教师版)第2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教师版)第3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学生版)第1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学生版)第2页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学生版)第3页
    还剩52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4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课件+讲义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课件+讲义 第4章 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文件包含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第4章专题强化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pptx、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第4章专题强化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教师版docx、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必修第一册第4章专题强化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学生版docx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60页, 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物理新教材同步课件必修第一册高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一)趣味性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新时代教育制度的改革深化下,学生对于物理课程内容的学习兴趣可以带动学生不断地进行探究。物理课程教学引入趣味性较高的新教材内容,充实物理课堂,引入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等新时代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利用更加直观、动态化的、可观察的教学手段,向学生们展示物理教学课程当中那些抽象的知识点,不断地吸引学生们的好奇心与兴趣力,让学生在物理课堂上能够充分感受到物理的魅力所在。(二)实践性高,高效落实理论学习 在现代化教育课程的背景之下,新课程改革理念越来越融入生活与学习的方方面面,新教材逐步的显现出强大影响力。(三)灵活性强,助力课程目标达成 随着教育制度体系的改革,通过新时代新教材内容的融入,教师不断地革新教学手段,整合线上以及线下的教育资源内容,可以为物理课堂增添新的活力与生机。第四章DONGLIXUEZHONGDEBANKUAIWENTI专题强化 动力学中的板块问题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 / 专题强化练 1.建立板块模型的分析方法.2.能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处理板块问题.学习目标内容索引探究重点 提升素养Part 11.模型概述: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上,两者之间有相对运动.问题涉及两个物体、多个过程,两物体的运动速度、位移间有一定的关系.2.解题方法(1)明确各物体对地的运动和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情况,确定物体间的摩擦力方向.(2)分别隔离两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准确求出各物体在各个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注意两过程的连接处加速度可能突变).(3)物体之间的位移(路程)关系或速度关系是解题的突破口.求解中应注意联系两个过程的纽带,即每一个过程的末速度是下一个过程的初速度.3.常见的两种位移关系滑块从木板的一端运动到另一端的过程中,若滑块和木板同向运动,则滑离木板的过程中滑块的位移与木板的位移之差等于木板的长度;若滑块和木板相向运动,滑离木板时滑块的位移和木板的位移大小之和等于木板的长度.特别注意:运动学公式中的位移都是对地位移.4.注意摩擦力的突变当滑块与木板速度相同时,二者之间的摩擦力通常会发生突变,由滑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或者消失,或者摩擦力方向发生变化,速度相同是摩擦力突变的一个临界条件.一、地面光滑的板块问题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有一个长为0.64 m、质量为4 kg的木板A,在木板的左端有一个大小不计、质量为2 kg的小物体B,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0.2,当对B施加水平向右的力F=10 N时,求:(g取10 m/s2)(1)A、B的加速度各为多大?例1答案 1 m/s2 3 m/s2A、B间的摩擦力Ff=μmBg=4 N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f=mBaB,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f′=mAaA,由牛顿第三定律得Ff′=Ff解得aA=1 m/s2.(2)经过多长时间可将B从木板A的左端拉到右端?答案 0.8 s联立解得t=0.8 s. (2021·湘潭市高一期末)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分别为mA=5 kg,mB=10 kg,不计物块A的大小,木板B长L=4 m.开始时A、B均静止.现使A以水平初速度v0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A与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3,水平地面光滑,g取10 m/s2.(1)求物块A和木板B发生相对运动过程的加速度的大小;例2答案 3 m/s2 1.5 m/s2分别对物块A、木板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在B上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1,则有木板B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2)若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求A的初速度v0的大小.答案 6 m/s由题意可知,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则A滑到B最右端时的速度和B的速度相同,设为v,则有v=v0-a1t,v=a2t解得v0=6 m/s.二、地面不光滑的板块问题 如图所示,物块A、木板B的质量均为m=10 kg,不计A的大小,木板B长L=3 m.开始时A、B均静止.现使A以水平初速度v0从B的最左端开始运动.已知A与B、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3和μ2=0.1,g取10 m/s2.(1)发生相对滑动时,A、B的加速度各是多大?例3答案 3 m/s2 1 m/s2分别对物块A、木板B进行受力分析可知,A在B上向右做匀减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1,则有木板B向右做匀加速运动,设其加速度大小为a2,则有(2)若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则A的初速度v0为多大?由题意可知,A刚好没有从B上滑下来,则A滑到B最右端时的速度和B的速度相同,设为v,则有: 如图所示,质量M=1 kg、长L=4 m的木板静止在粗糙的水平地面上,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1=0.1,在木板的左端放置一个质量m=1 kg、大小可以忽略的铁块,铁块与木板上表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2=0.4,某时刻起在铁块上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8 N,g取10 m/s2,答案 4 m/s2 2 m/s2例4(1)求施加恒力F后铁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以铁块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F-μ2mg=ma1,以木板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2mg-μ1(M+m)g=Ma2代入数据解得铁块的加速度大小a1=4 m/s2木板的加速度大小a2=2 m/s2(2)铁块经多长时间到达木板的最右端,求此时木板的速度.答案 2 s 4 m/s设铁块运动到木板的最右端所用时间为t,两者的位移关系为L=x1-x2,代入数据解得t=2 s或t=-2 s(舍去)此时木板的速度v=a2t=4 m/s.(3)当铁块运动到木板最右端时,把铁块拿走,木板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答案 8 m拿走铁块后木板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3=μ1g=0.1×10 m/s2=1 m/s2,则木板还能继续滑行的距离返回专题强化练Part 2训练1 地面光滑的板块问题12345671.(多选)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足够长的木板静止在光滑水平地面上,其上放一质量为m2的木块.t=0时刻起,给木块施加一水平恒力F.分别用a1、a2和v1、v2表示木板、木块的加速度和速度大小,下列图中可能符合运动情况的是√√1234567木块和木板可能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相等,故A正确;木块可能相对于木板向前滑动,即木块的加速度a2大于木板的加速度a1,都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故B、D错误,C正确.2.(多选)如图甲所示,上表面粗糙的平板小车静止于光滑水平面上.t=0时,小车以初速度v0向右运动,将小滑块无初速度地放置于小车的右端,最终小滑块恰好没有滑出小车.如图乙所示为小滑块与小车运动的v-t图像,图中t1、v0、v1均为已知量,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由此可求得A.小车的长度B.小滑块的质量C.小车在匀减速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D.小滑块与小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234567√√√123456712345673.如图所示,一质量M=0.2 kg的长木板静止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另一质量m=0.2 kg的小滑块以v0=1.2 m/s的速度从长木板的左端滑上长木板,已知小滑块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4,g取10 m/s2,小滑块始终没有滑离长木板,求:(1)经过多长时间,小滑块与长木板速度相等;1234567答案 0.15 s1234567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μmg=ma1,μmg=Ma2解得a1=4 m/s2,a2=4 m/s2小滑块做匀减速运动,而木板做匀加速运动,根据运动学公式有v0-a1t=a2t,解得t=0.15 s.(2)从小滑块滑上长木板到小滑块与长木板相对静止,小滑块运动的距离为多少.1234567答案 0.135 m12345674.(多选)(2022·衡阳市高一期末)质量为m1=4 kg的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其上放置一个质量m2=2 kg的物块,木板和物块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木板的长度为4 m,物块可视为质点,现用一大小为F=16 N的力作用在物块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取10 m/s2)A.木板的加速度为2 m/s2B.物块的加速度为6 m/s2C.经过2 s物块从木板上滑离D.物块离开木板时的速度为8 m/s1234567√√√1234567对木板,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μm2g=m1a1,解得a1=2 m/s2,对物块,由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2g=m2a2,解得a2=4 m/s2,A正确,B错误;物块滑离木板时的速度v2=a2t=8 m/s,D正确.5.(多选)如图甲所示,长木板B固定在光滑水平面上,可视为质点的物体A静止叠放在B的最左端.现用F=6 N的水平力向右拉A,经过5 s A运动到B的最右端,A的v-t图像如图乙所示.已知A、B的质量分别为1 kg、4 kg,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取10 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的加速度大小为0.5 m/s2B.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C.若B不固定,B的加速度大小为1 m/s2D.若B不固定,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为5 s1234567√√√根据v-t图像可知,物体A的加速度大小为:1234567以A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可得:F-μmAg=mAaA代入数据得:μ=0.4,故B正确;1234567故C正确;由题图乙知,木板B的长度为:若B不固定,设A运动到B的最右端所用的时间为t,根据题意可得:1234567故D正确.6.(2022·江西赣州高一期末)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板B长L=0.5 m,放在光滑水平地面上,质量m=1 kg的物块A(可看成质点)置于木板右端,已知A、B间动摩擦因数μ=0.1,A、B开始均静止,现于板的右端施加一水平恒力F.g取10 m/s2,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若恒力F1=1.5 N,物块A的加速度大小;1234567答案 0.5 m/s21234567设拉力为F0时,A和B之间刚要相对滑动,对A,由牛顿第二定律μmg=ma0对B有F0-μmg=Ma0解得a0=1 m/s2,F0=3 N因为F1F0,A和B之间有相对滑动,设A在B上的滑行时间为t7.质量M=3 kg的长木板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在水平拉力F=11 N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如图所示,当木板速度达到1 m/s时,将质量m=4 kg的物块轻轻放到木板的右端.已知物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物块可视为质点.求:(g取10 m/s2)(1)物块刚放在木板上时,物块和木板的加速度大小;1234567答案 2 m/s2 1 m/s21234567放上物块后,物块的加速度(2)木板至少多长,物块才能与木板最终保持相对静止;1234567答案 0.5 m木板和物块达到共同速度后保持相对静止,故a1t=v0+a2t,解得t=1 s,所以木板长度至少为L=x2-x1=0.5 m.(3)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1234567物块与木板相对静止后,对整体,有F=(M+m)a,对物块,有Ff=ma,训练2 地面不光滑的板块问题(选练)123451.质量为m0=20 kg、长为L=5 m的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木板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0.15.质量为m=10 kg的小铁块(可视为质点),以v0=4 m/s的速度从木板的左端水平冲上木板(如图所示),小铁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0.4(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g=10 m/s2).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铁块不能滑出木板B.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小铁块能滑出木板C.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铁块不能滑出木板D.木板一定向右滑动,小铁块能滑出木板√12345木板与地面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1=μ1(m0+m)g=45 N,小铁块与木板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Ff2=μ2mg=40 N,Ff1>Ff2,所以木板一定静止不动;假设小铁块未滑出木板,在木板上滑行的距离为x,则v02=2μ2gx,解得x=2 m

    • 精品推荐
    • 所属专辑
    • 课件
    • 教案
    • 试卷
    • 学案
    • 其他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