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人教版 (新课标)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共4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七年级下册《地理》(人教版)第八章东半球其它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处理:本节内容分为三部分:“黑种人的故乡”、“迅速发展的经济”和“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教材主要抓住本区的三点特色来呈现,笔者在处理教材内容时,适当进行重整,围绕“非洲大迁徙”这一主题展开对本区的认识,形成一条主线。学情分析:学生对非洲的多多少少的了解来自于媒体和课外书籍,但并不系统;对于“非洲大迁徙”这一自然奇观兴趣浓郁;笔者正好抓住这一契机,展开本区的有效学习。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认识本区的自然地理环境,包括地形、气候、河流和湖泊等方面。(2)知道本区大部分地区的传统民居是茅草屋,能解释它的形成与当地自然环境的关系。(3)知道本区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本区居民是如何解决的,产生了什么问题。(4)知道本区发展经济的主要优势。2、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和已有知识感知本区的地形特征。(2)通过分析角马大迁徙的原因,感知这里的气候特征。(3)通过已有知识分析本区粮食短缺的主要原因,并能分析解决措施。(4)通过对本区的学习,结合已有知识,能分析出本区的发展优势,今后的发展策略。3、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本区之美,从而树立热爱自然的情感;感受这里的饥饿,从而树立同情怜悯本区的情感;感受这里的生机,从而树立“即使最恶劣的环境,依然有希望”的信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首先认识两位动物朋友。(给出两幅动物图片)。大家认识他们吗?(角马和斑马)你知道它们生活在哪个大洲吗?(非洲) 通常我们将非洲分为两个地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你知道它们具体生活在哪个地区吗?(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什么将非洲分为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把它分为北非和南非岂不是更简洁吗?(南非是一个国家,为避免分歧而命名)那为什么不用其它的名称,而选用“撒哈拉以南非洲”这个名称呢?(本区大部分位于世界最大的沙漠撒哈拉以南)设计意图:用动物图片导入,引起学生注意,激起学生的兴趣,创设一定的情境。巧妙提问,导入新课。二、问题模式,师生互动;巧妙设问,循循善诱(给出角马和斑马生活的图片)你能从角马和斑马生活的图片中,判读出那里的地形吗?(从图片可以看出那里的地形平坦,可能是高原,也可能是平原)那究竟是平原还是高原呢?(给出本区地形图)说出你的判读依据。(高原,从地形图中可以看出本区大部分海拔都在200米以上)读图,说出本区有哪些主要的高原。(自北向南依次有埃塞俄比亚高原、东非高原和南非高原)本区除了高原外,还能看出有哪些地形?(盆地,如本区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山地,如本区最高峰乞力马扎罗山)从这幅图上,可以读出本区的地势有何特点?(东部高,西部低,南部高,北部低)这种地势特点对本区河流的流向产生怎样的影响?(因为东高西低,所以本区最大的河流刚果河自东向西注入大西洋;因为南高北低,所以世界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自南向北注入地中海)再仔细观察本区的海岸线,与前面学习的欧洲西部有何不同?(欧洲西部的海岸线曲折,而本区的海岸线平直)海岸线曲折,有何影响?(多优良港湾,多半岛、岛屿和海湾)那海岸线平直呢?(少优良港湾,少半岛、岛屿和海湾)这里最大的半岛?最大的岛屿?最大的海湾?(最大的半岛:索马里半岛;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最大的海湾:几内亚湾)(凡上述提到的地理事物都要求在地图上找到并会在空白图上填注)(给出非洲大迁徙的图片)非洲大迁徙是大自然的奇观,50万只斑马、将近200万只角马和大约10万只其他食草动物往返于坦桑尼亚塞伦盖蒂草原和肯尼亚马赛马拉草原。这场迁徙中,天天上演惊心动魄的生死一幕,屠杀与抗争,生存与死亡,狂野、惊险和悲壮的瞬间被演绎得淋漓尽致。你知道角马和斑马为什么要迁徙吗?(学生回答)他们回答的是否正确?我们一起来看一段视频,揭秘角马和斑马大迁徙。(视频播放)看过视频,我们知道角马和斑马之所以迁徙是为了追逐水草,为了生存。那么他们生活的地方为什么时而有草时而无草呢?这是由当地的什么自然条件决定的?(气候)我们就来认识一下本区的气候。(给出本区的气候类型分布图)读图说出:1、本区有哪些气候类型? 2、本区的气候类型有何特点?(1、本区的气候类型有热带沙漠气候、热带草原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地中海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2、以热带气候类型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广布;以赤道为轴,南北对称分布)你知道角马和斑马生活的地区是哪种气候类型?(热带草原气候)热带草原地区除了斑马和角马,你知道还有哪些动植物?(图示:狮子、猎豹、长颈鹿、波巴布树等)如何描述热带草原气候的气候特征?(终年高温,分干湿两季)前面提到有种气候类型分为雨旱两季,记得是哪种气候类型?(热带季风气候)能说说这两种气候类型的异同吗?(给出两种气候类型的气温曲线图和降水量柱状图)学生回答。(两种气候类型都是热带的气候,都是终年高温,但热带季风气候的年降水量比热带草原气候要多一些)角马和斑马生活的地方如果是湿季,则水草丰美,如果是干季,他们就缺乏食物,从而不得不迁徙。读“东非高原马赛马拉和塞伦盖蒂的降水资料及角马的迁徙路线”图,回答:2015年11月至2016年3月角马群的迁徙方向是( )A.由马赛马拉向北迁徙B.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C.由塞伦盖蒂向北前行D.由塞伦盖蒂向南迁徙(11月至次年的3月,马赛马拉草原正值干季,而此时塞伦盖蒂草原正值湿季,所以角马迁徙的方向应是由马赛马拉向南迁徙至塞伦盖蒂草原。)在斑马和角马生活的地区,经常会看到这样的建筑。你知道它的名称吗?(茅草屋)在斑马和角马生活的地区,这种茅草屋为何随处可见呢?(当地传统民居茅草屋易于搭建,适合游牧生活,茅草的遮阳效果比较好;热带草原气候降水总量不大,茅草屋有显著的防雨功能)在这里,斑马和角马可以因为干旱逐水草而迁徙,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能因为干旱而跨越国界,每年往返迁徙吗?(不能)所以,因为干旱,这里的人们要经常饱受饥饿的威胁。(视频:饥饿的非洲)看完视频,请大家思考:撒哈拉以南非洲出现饥荒(即粮食短缺)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回答。(这里是热带草原气候,容易发生旱灾;这里的农牧业生产水平落后,粮食产量比较低;这里人口增长速度很快,超过粮食增长的速度等)教师总结时,补充相关图片。为了增加粮食产量,该地区的人们通常采取什么方式?这种方式对生态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学生回答。(过度开垦,过度放牧,导致土地肥力下降,水土流失加剧,生态环境恶化。)思考:如何正确解决撒哈拉以南非洲出现饥荒(即粮食短缺)问题?(前后6人1组讨论,写出本组的解决方案。要求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小组代表回答。(提高农牧业的生产水平;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改善这里的生态环境等)撒哈拉以南非洲不仅农牧业水平比较落后,而且整体经济也比较落后,为什么?(落后原因有很多,但其根本的原因是长期遭受殖民统治)因为长期遭受殖民统治,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对外贸易形成如下特点: 思考:1.撒哈拉以南非洲对外贸易的特点?在对外贸易中,初级农矿产品和工业制成品哪种类型价格高?2.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国家不能出口工业制成品呢?学生回答。活动: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出谋划策”1.前后6人一组,讨论撒哈拉以南非洲有哪些发展优势?小组代表回答。( 人口优势:劳动力丰富,消费市场广阔;旅游资源丰富:黑人独特的艺术与文化(图片欣赏),优美自然景观(热带草原景观、热带沙漠景观、热带雨林景观等);自然资源丰富:矿产资源丰富:黄金、金刚石的储量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生物资源丰富,是咖啡、油棕、椰枣 的原产地等) 活动:为撒哈拉以南非洲经济发展“出谋划策”2.前后6人一组,讨论撒哈拉以南非洲该如何摆脱贫穷落后,试着提出解决方案。(要求符合因地制宜的原则)小组代表回答。(发展旅游业;发展采矿业;发展教育和科技;加强团结与合作;发展民族工业等)目前,撒哈拉以南非洲有些国家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如肯尼亚因地制宜发展旅游业,种植花卉,目前已是非洲最大的鲜花出口国,它的首都内罗毕被誉为“东非小巴黎”。相信角马和斑马的家乡会逐步发展起来的!环境也会逐步得到改善!设计意图:设计系列问题,以问题模式将教材内容有机组合起来,循循善诱,步步深入,引发学生思考,有效参与课堂。板书设计 地理位置 粮食问题 地形 撒哈拉以南非洲 人口问题、环境问题 气候 经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师准备,学生准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构思,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