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242931/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 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非洲 教案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10/14242931/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课标要求,教材简析,教学目标与策略,教学媒体的选择,教学流程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 七年级学生到此时已经学了将近一年的地理课程,有了一定的地理思维。《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区域地理部分的认识地区的内容,对于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学生们已经有部分经验,完全可以自主探究解决本课内容。但撒哈拉以南非洲是有自己特点的一个区域,需要学生从地理的角度,如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矿产以及人文方面来综合认识,并且能够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 基于此,如何使学生在阅读分析资料的过程中,自主思考,发现地理各个因素之间的联系,巩固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非常重要。 根据教学内容和此阶段学生特点及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学中主要采用小组合作探究法。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通过观察发现思考,教师引导学生发现基本规律,经过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群体的思维碰撞,寻找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初中学生学习地理最好的方法是通过能引起兴趣的活动或事例,真切的感受和体验,在体验中发现,调动学生学习的热情。而信息技术使教学内容呈现方式发生转变,克服了教材提供的学习素材少,形式单一的问题,为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提供了重要帮助。二、课标要求1.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2. 在地图上找出某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运用图表说出某地区气候的特点以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三、教材简析 教材选择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作为地区地理学习的案例,意在教会学生学习地区的方法。虽然从地区分布上看,撒哈拉以南的非洲与北非同属非洲,但本区与北非的地理特征不尽相同,因此本节突出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文地理特征,让自然地理特征为分析人文地理特征服务,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主要地理特征。四、教学目标与策略 据上述课标要求,制定教学目标,对教材内容顺序进行重构,根据学情选择合理的教学策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学习任务, 1. 教学目标(1)知道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是黑色人种的故乡 (2)运用资料说出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3)在收集、运用资料描述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富有特色的文化的过程中,学会尊重不同地区的文化和传统。 (4)知道撒哈拉以南非洲属于高原大陆的一部分。 (5)学会分析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2.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撒哈拉以南非洲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难点:撒哈拉以南非洲的“人口、粮食、环境”问题。 3.教学策略:(1).运用图释导学培养学生识图、从图中提取信息的能力。(2).运用问题探究分析撒哈拉以南的人地关系,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3).运用小组合作探究分析,共谋发展出路,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五、教学媒体的选择 课件:PPT、Flash动画 六、教学流程设计 主要内容 教学策略 感受篇---- 别样的自然景观 独特的地域文化 ---情境导学,引领探究 活学篇--- 活用析图了解本区自然环境各要素 ----图释导学,自主探究 问题篇---- 读图分析本区的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展望篇---- 自然资源,学会分析经济状况,为经济 ---问题导学,合作探究 发展出谋划策。实现“非洲梦”(第二课时) 归纳篇--- 思维导图归纳总结 (第二课时) ----构建框架,小结探究 七、教学过程 课标要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地理时事热点与地理相关知识的衔接 运用资料描述某地区富有地理特色的文化习俗。导入:多媒体展现“海上丝绸之路”图片和习主席访非画面。提出问题:1.2013年3月22日—30日,习主席就任以来首次进行外事访问,除出访俄罗斯外,还出访了哪些国家?2.这三个国家同属于哪个大洲或地区? 过渡:今天让我们跟随习主席的步伐,聚焦撒哈拉以南非洲,感受其独特的地域文化。 请学生观察习主席访非路线图。读图引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非洲是“海上丝绸之路”的终点和支点。“一带一路”能让两地实现“中国梦”和“非洲梦”,通过习主席访非的画面,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进入本节课的主题。感受篇: 教师播放撒哈拉以南非洲美丽的自然景观、浩浩荡荡的动物大迁徙画面 课件展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古老的艺术及文化。 示范击打“非洲鼓”的基本手法。 过渡:本区为何成为黑种人的故乡?本区域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学生观看撒哈拉以南非洲美丽的自然景观、浩浩荡荡的动物大迁徙画面 .人黑,90%以上的是黑种人,被称为黑非洲,黑人的故乡。 学生分组演示教材中四种场合中非洲鼓的表现方法。通让学生从直观上感受撒哈拉以南别样的风景,首先认识黑种人的故乡是这里的特色。通过学习击打非洲鼓和课本的活动了解本区独特的地域文化对本区充满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进一步学会在地图上找出某一地区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首都,说明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以撒哈拉以南非洲为例,进一步学会运用地形图描述某一地区的地势变化特点。 学会运用图表说出某一地区的气候特点及气候对当地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活学活用篇:教师通过知识竞赛来设计这部分知识。 教师展示撒哈拉以南非洲在世界上的位置图、气候分布图、热带草原气候的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 设计问题:1.本区的地理位置如何描述?2.本区以什么带的气候为主?哪种气候分布最广?气候分布有何特点?3.气候受什么因素制约?4.赤道附近为什么有高原山地气候?5.本区以什么地形为主?6。本区地势高低起伏是怎样? 读P62乍得首都恩贾梅纳的气候图,分析气候特点及对民居的影响。 问题:1. 民居与气候有何关系?人们为什么居住茅草屋?2. 热带草原气候还容易造成什么灾害? 根据图片回答问题热,热是本区气候的主旋律,又有热带大陆之称。 各小组学生通过观察课件展示的地图,自主探究竞答教师提出的本区自然环境的相关问题。 自主探究分析位置与气候的关系。回答:1. 地理位置2. 大部分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热带为主。3. 热带气候为主,热带草原气候分布最广,以赤道为中心,对称分布。4. 高原为主。 5.地势东南高,西北低。 回答:1.本区以热带草原气候为主,全年高温,降水分干湿两季。茅草屋可就地取材,易于搭建,透气性好,遮风避雨。 2.热带草原气候干季降水少,容易造成旱灾。学生们在前几节已经学习过认识区域的方法,已经有部分学习经验。 巩固对范围位置、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知识的学习。 通过读图认识到本区域的热带气候类型面积广大,加深对“热带大陆”的记忆。 通过地形图加深对“热带大陆”的记忆。 由老师带领大家通过读图析图,共同完成探究内容,引导学生学会探究的基本方法。 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问题篇:过渡:旱灾会严重影响粮食的产量导致粮食不足。此外,还有什么导致粮食不足?撒哈拉以南非洲还存在哪些问题呢?下面的环节请同学们依据问题,自主查找资料,完成探究结论。 教师:1.人口问题: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儿童如此瘦弱?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状况?撒哈拉以南非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如何?2.粮食问题:为什么撒哈拉以南非洲存在严重的粮食问题? 3.环境问题:人们采取了什么不合理措施增加粮食产量,解决粮食不足的问题?带来了什么环境问题?4.解决措施:如何解决人口、粮食与环境的问题?看图片:饥饿的黑人、儿童,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长率图,分析问题。 教师设计:模拟“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通过演讲来阐述观点完成P66活动。教师:请各国代表发言:为撒哈拉以南非洲协调人地关系的提出有关建议,请说出理由。 小结: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小结让我们在下节课一起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丰富资源及经济发展,展望未来,实现繁荣富强的“非洲梦”。 学生:读图分析问题,自主探究,得出探究结论:1.饥饿。贫困,粮食不足。撒哈拉以南非洲自然增长率世界最高。2.旱灾频发,加之人口增长率高,导致粮食不足。3.开垦草原,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导致环境逐步恶化。 学生分别模拟埃塞俄比亚、南非、中国等代表,提出协调本区人地关系的有关建议。畅所欲言,找出合理的办法即可。 通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请同学们根据问题,查找资料,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合作探究问题的能力。 培养学生参与意识,让大家关心本区人地关系,用地理眼光来思考问题。 初步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八、板书设计: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准备,教学流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地理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课标要求,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构思,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新课标)七年级下册第八章 东半球其他的国家和地区第三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教案及反思,共20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课时安排,教学过程,学习方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