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三中高三模拟检测七生物试题
展开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三中高三模拟检测七生物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N元素是各种生物进行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菌吸收的N元素可以合成蛋白质﹑脂肪﹑核酸和ATP等物质
B.根瘤菌可以将N2转化为NH3,并利用此过程中获得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
C.小麦从土壤中吸收有机肥中的N元素,在此过程中有机肥中的能量流向小麦
D.动物线粒体内膜N元素含量高于外膜
2.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定位在液泡膜上的ATP水解酶使液泡酸化(H+浓度高)。液泡酸化消失是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具体机制如图所示(Cys为半胱氨酸)。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O2在线粒体内膜中与[H]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
B.抑制液泡膜上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
C.Cys从细胞质基质转运进入液泡中不需要消耗能量
D.图示过程说明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
3.酵母菌可通过细胞呼吸为其生长繁殖提供能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酵母菌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储存在ATP中
B.酵母菌的细胞呼吸可为其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和能量
C.当其他培养条件适宜时,无氧条件比有氧条件更有利于酵母菌的繁殖
D.在酿酒过程中,需严格密封以利于酵母菌充分利用有机物中的能量
4.植物在光照、高氧及低二氧化碳情况下可以发生五碳化合物与氧气结合而阻止碳反应的过程。为了研究某种树木树冠上下层叶片光合作用的特性某同学选取来自树冠不同层的甲、乙两种叶片,分别测定其净光合速率,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甲叶片是树冠下层叶,乙叶片是树冠上层叶
B.实验选材时,所选取的甲、乙两种叶片面积必须相同
C.a、b两点,相同面积的甲、乙两种叶片的叶绿体吸收CO2速率不相等
D.c、d两点,相同面积的甲叶片的叶绿体释放氧气速率可能相等
5.雄果蝇(2n=8)基因型为AaBb,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该雄果蝇某精原细胞减数分裂时,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发生片段交换,产生一个基因型为Ab的精子。该精原细胞进行减数分裂过程中,某两个分裂期的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乙两时期细胞中的染色单体数均为8个
B.乙时期细胞中可能含有2条X染色体
C.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一个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
D.该雄果蝇产生的配子比例为1:1:1:1
6.在细胞分裂时,线粒体通常会均匀分配:线粒体的运动,依赖于一种细胞骨架——微丝,分裂时微丝会突然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但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进行非对称分裂,分裂出两个不同功能的子细胞,这时线粒体倾向于只进入其中之一。已知与乳腺干细胞相比,高度分化的乳腺组织细胞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微丝向各个方向弹射线粒体可保证其在细胞内的均匀分布,而不是聚集在某一侧
B.在不对称分裂的细胞中,线粒体会被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从而影响细胞功能
C.推测在乳腺干细胞分裂时,接受较多线粒体的子细胞可能会保持继续分裂的能力
D.线粒体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由微丝等骨架支撑,微丝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纤维
7.为研究CaPAO(脱镁叶绿酸a氧化酶)基因在辣椒衰老过程中调控作用的大小,研究者通过提取正常辣椒植株不同组织细胞中的RNA,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再通过PCR技术扩增后比较相对表达量,推测其表达情况,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CaPAO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不同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
B.由图2可知CaPAO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辣椒叶片的衰老过程
C.正常辣椒植株不同组织细胞中CaPAO基因的数量是不同的
D.用PCR技术扩增时DNA聚合酶能将脱氧核苷酸连接到引物的3'端
8.基因X的表达需要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的复合物与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的结合,其表达产物可促进细胞凋亡,而生长阻滞特异转录物5(Gas5)是一种长链非编码RNA,其调控细胞凋亡的机理如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Gas5是通过转录生成的不含有氢键的单链RNA
B.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的化学组成与Gas5完全不同
C.Gas5直接抑制RNA聚合酶与基因X的启动子结合
D.降低癌细胞中Gas5的含量可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9.如图是癌细胞利用与T细胞之间形成的纳米管盗取T细胞的线粒体,线粒体被拉出T细胞,穿过纳米管,进入癌细胞。免疫细胞的线粒体转移到癌细胞为癌细胞提供能量,导致免疫细胞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癌细胞与T细胞之间形成的纳米管与膜的流动性有关
B.原癌基因、抑癌基因突变是癌细胞形成的根本原因
C.形成纳米管的癌细胞形态结构不发生明显变化
D.研发能抑制纳米管形成的药物为治疗癌症提供新策略
10.突触是两个神经元之间或神经元与效应器细胞之间相接触的部位。某科研小组在研究突触作用关系时,进行了如图1所示实验,结果如图2、3。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若给予轴突3足够强度的刺激,电流计上的指针没有反应
B.刺激轴突1后,神经元M有Na+内流,没有动作电位产生
C.轴突2通过影响轴突1释放神经递质引起神经元M发生Cl-内流
D.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能改变轴突2和神经元M的离子通透性
11.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会引起呼吸道感染疾病的一种病原体。其结构组成包括一条RNA单链、多种结构蛋白质和脂类膜(如图)。与基因组RNA互补的RNA才能作为mRNA。近日发现该病毒的一种非结构蛋白(NS1蛋白),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
针对RSV科学家正在研制一种灭活疫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多次注射该疫苗,人体可以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
B.将该灭活疫苗注入人体,机体无法产生游离的抗NS1抗体
C.巨噬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其表面将具有多种抗原-MHC复合体
D.某个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含有多种抗原-MHC受体
12.下图表示某人工柳林中,林下几种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随林木郁闭度(指森林林冠层遮蔽地面的程度)变化的调查数据。下列相关分析判断错误的是( )
A.林木郁闭度较大时,调查林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时的样方面积可适当扩大
B.柳树的种植密度增大,林下草本植物的种群密度都会随之变小
C.该人工柳林中,影响植物垂直分层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光照
D.适宜的柳树种植密度可提高人工柳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3.人体内的t-PA蛋白能高效降解由纤维蛋白凝聚而成的血栓,是心梗和脑血栓的急救药,改造后的t-PA蛋白能显著降低出血副作用。下图表示构建含t-PA改良基因重组质粒的过程示意图。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构建重组质粒时,选用的限制酶是XmaⅠ和BglⅡ
B.需要DNA聚合酶将t-PA改良基因与质粒连接
C.新霉素抗性基因的作用是便于将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
D.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选择呈白色的菌落选育工程菌株
14.纸片扩散法是药敏试验中一种常用的方法。取少量大肠杆菌的培养液,均匀涂在培养皿内的培养基上,再放上4片含有链霉素(抗生素的一种)的圆形滤纸,然后在无菌适宜条件培养12~16h,滤纸片周围出现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环圈(简称抑菌圈,见下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图1中的培养基需冷却至50℃左右时再倒平板,该操作需要在酒精灯旁完成
B.图2中所示培养基的放置方式,能防止水分过快蒸发和冷凝水珠冲散菌落
C.图3培养皿上大肠杆菌的接种方式为涂布平板法,Ⅳ号纸片上抗生素浓度最高
D.图3所示的抑菌圈内出现大肠杆菌菌落的原因是链霉素使其发生了基因突变
二、多选题
15.植物的光合作用细胞依赖光照,但光能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能量时,光合器官可能遭到破坏,该现象称为光抑制。光呼吸能利用部分有机物,在吸收O2放出CO2的同时消耗多余光能,对光合器官起保护作用。下图为某植物叶片在白天和夜晚的气体交换过程,其中PR、R、GP代表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图中的PR、R过程分别代表呼吸作用、光呼吸,叶片中有机物的积累量取决于GP(真正光合作用)、R、PR的差值
B.光呼吸虽然消耗部分有机物,但是从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光抑制的发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C.植物通过调节叶片角度回避强光或进行细胞内叶绿体的避光运动均可减弱光抑制现象
D.在农业生产中,适当抑制白天光呼吸和夜间呼吸作用的进行,有利于提高农作物产量
16.成体果蝇的神经干细胞(NSC)对维持机体细胞数量稳定或修复有重要作用。在早期胚胎发育时,NSC可能进入暂不增殖的状态(即处于停滞期)。下图是NSC进入或解除停滞状态的机制,其中Trbl、Akt、dILPs都是蛋白质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与受精卵相比,成体果蝇NSC的全能性更高
B.处于停滞期的NSC细胞核DNA含量可能是体细胞的2倍
C.Akt能促进NSC由增殖状态转化为暂不增殖的状态
D.控制Trbl的合成可以达到维持NSC数量稳定的目的
三、单选题
17.目前科学家了解生物进化的主要依据是化石,但迄今的化石记录仍有许多“缺失”环节。“间断平衡论”能对该现象给出较合理解释:进化过程是由一种在短时间内爆发式产生的进化与在长时间稳定状态下的一系列渐变进化之间交替进行的过程。新物种可在地质史中忽略不计的短时间中突然产生,则在生物演化史中一些代表“连续环节”的“过渡物种”的缺失也就可以理解了。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化石记录下的生物进化应该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
B.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了原材料,环境对生物表型有选择作用
C.“间断平衡论”能较好解释物种大爆发现象
D.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等环节
四、多选题
18.《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鉴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已知某池塘中某种鱼的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数罟不入洿池”的意义是为了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
B.环境容纳量是指该种群在某一环境中的最大种群数量
C.该鱼种群成年鱼及其幼体因食物来源不同在水中的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
D.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鱼的种群数量,标记物脱落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小
19.胃炎、胃溃疡等疾病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有关。人体的胃液呈强酸性(pH约为0.9~1.8),但胃黏膜层中的黏液细胞可以分泌出一种黏液,从而保证胃不被腐蚀。幽门螺杆菌可以钻透黏液,附着并生活在靠近胃黏膜层pH呈中性的环境中,以下分离纯化HP的步骤中正确的是( )
A.配制固体培养基并将培养基的pH调至0.9~1.8
B.待灭菌的培养基完全冷却后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
C.可采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HP
D.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密封并于37℃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
五、综合题
20.异戊二烯能清除活性氧,降低高温、强光等环境因素对类囊体膜造成的伤害。如下图是叶肉细胞中合成异戊二烯的有关过程,其中A、B代表相关细胞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细胞器是_____,3-磷酸甘油醛产生的场所有_____。据图分析:参与合成异戊二烯的物质有_____。
(2)当光照强度突然增强时,短时间内A细胞器中的3-磷酸甘油醛的含量_____。长时间的高温、强光等环境因素对类囊体膜造成伤害后,会直接影响图中_____(填物质名称)的产生,进而影响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
(3)高温下呼吸链受抑制,耗氧量下降,异戊二烯合成量增加,主要原因是高温下叶片的呼吸作用降低,使向叶绿体输送的_____量增加,促进了异戊二烯的合成。
(4)为进一步验证高温可使呼吸链受抑制,导致异戊二烯合成增多,科研人员用呼吸链抑制剂等进行了如下实验,完成下表:
实验步骤 | 简要操作过程 |
取材 | 取生长健壮且长势一致的叶片,分为3组,将叶片的叶柄浸入相应的完全营养液中 |
设置对照组 | 第1组作为对照组,①(填“加入”或“不加入”)呼吸抑制剂 |
设置实验组 | 第2组②,第3组③ |
不同温度处理 | 第1、3组④处理,第2组高温处理 |
结果测定 | 一段时间后,测定3组叶片中的异戊二烯的含量 |
预期结果 | 第2、3组叶片中的异戊二烯含量相当,均高于第1组 |
①_____;②_____;③_____④_____。
21.蝴蝶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某种野生型蝴蝶的体色是深紫色,深紫色源自于黑色素与紫色素的叠加。黑色素与紫色素的合成分别受A/a、B/b基因(均不位于W染色体上)的控制。现有一种黑色素与紫色素合成均受抑制的白色纯合品系M,研究人员让该品系M与纯合野生型蝴蝶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的体色均为深紫色。利用F1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实验一:让F1的雌蝶与品系M的雄蝶杂交,后代为深紫色和白色,且比例为1:1。
实验二:让F1的雄蝶与品系M的雌蝶杂交,后代有4种表型:深紫色(占45%)、紫色(占5%、黑色(占5%)和白色(占45%)。
回答下列问题:
(1)由实验一可知,蝴蝶体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根据两组实验结果推断,若让F1的雌、雄蝶相互交配,子代中深紫色、紫色、黑色和白色个体的比例为__________。
(2)多次重复上述两组实验,发现极少数实验一中所得后代全为深紫色,而实验二结果保持不变。由此推测,F1中有个别雌蝶产生的含有__________基因的卵细胞不育,这种雌蝶记作雌蝶N。
(3)野生型蝴蝶及品系M均为P*基因纯合子。研究发现,雌蝶N的一个P*基因突变为P基因,P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与特定DNA序列结合,导致卵细胞不育。将雌蝶N与品系M杂交,子代全为深紫色,选取子代雌蝶与品系M继续杂交,所得后代仍全为深紫色。据此判断,P基因__________为(填“显性”或“隐性”)基因,P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___。
(4)用射线照射雌蝶N,得到一只变异的雌蝶Q,两者体内部分染色体及等位基因(P、P*)情况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该种变异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__________。
将Q与品系M的雄蝶杂交,子代中深紫色雄蝶︰白色雄蝶≈1︰1。据此推测,卵细胞不有现象与染色体上一段DNA序列t有关(其在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对应的序列记为T),请在图雌蝶Q中标注序列t和序列T的可能位置__________。
进一步研究发现,在雌蝶N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均可检测到P基因编码蛋白,且次级卵母细胞数目与普通F1雌蝶无显著差异。结合上述资料,试推测雌蝶N产生的特定类型卵细胞不育的机理是__________。
22.(下图是人体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控示意图,图中甲、乙、丙、丁表示器官,a~f表示相应激素。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在升高血糖浓度上有协同作用的激素有______(填图中字母)。
(2)人们常将图中甲、丙、丁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____________,其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
(3)在寒冷环境中,当局部体温低于正常体温时,机体除了增加产热外,还通过神经调节引起__________________,减少散热,从而维持体温稳定。
(4)去甲肾上腺素是肾上腺系去掉N-甲基后形成的物质,是与多巴胺结构相近的一种胺类化合物,小剂量可以升高血压。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下,临床上常通过使用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来降低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提高中心静脉压,从而治疗由微生物或毒素引起的感染性休克(SS)及其并发症。请你利用以下实验材料及用具设计实验,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其并发症的效果。
实验材料及用具:SS模型小鼠、多巴胶药剂、去甲肾上腺素药剂,相关检测仪器等。
简要写出实验设计思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海南岛是中国最大的“热带宝地”,海南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拥有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包括霸王岭、鹦哥岭、五指山等片区。回答下列问题:
(1)若研究热带雨林中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需要研究的因素有_____(填标号)。
A.在该区域出现的频率 B.种群密度 C.植株高度 D.与其他物种的关系
(2)自然界中多数群落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而是在群落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地带,过渡地带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出现边缘效应的原因是___。
(3)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是___。
(4)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____(答出2点)
(5)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减少,这是因为______(答出2点)。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的具体保护措施有___,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
24.DNA分子杂交时,常需要大量的单链DNA探针。不对称PCR是一种常见的单链DNA探针制备方法,其原理是反应体系中加入一对数量不相等的引物。在PCR反应的早期10-15个循环中,扩增产物主要是双链DNA,当后期数量较少的限制性引物耗尽后,数量较多的非限制性引物将引导合成大量目标DNA单链。
(1)若A链为所需的DNA分子探针,则非限制性引物应选用引物_____;PCR反应缓冲体系中一般要添加_____以激活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2)进行最初10-15个循环的目的是_____。如果体系中原模板DNA的数量为a,最初10次循环产物为双链,后15次循环产物为单链,则最终获得的单链探针数为_____。因为DNA单链与双链的分子量不同,可通过_____将单链探针DNA分离出来。
(3)为精确控制产物生成量,科学家尝试设计了较长的非限制性引物与较短的限制性引物,在进行一定的循环次数后,适当提高复性温度以避免残留限制性引物与模板结合。高复性温度条件下限制性引物不能结合模板链的原因是_____。
参考答案:
1.D
【分析】化合物的元素组成:(1)蛋白质的组成元素有C、H、O、N元素构成,有些还含有P、S;(2)核酸的组成元素为C、H、O、N、P;(3)脂质的组成元素有C、H、O,有些还含有N、P;(4)糖类的组成元素为C、H、O。
【详解】A、脂肪的元素组成为C、H、O,不含N元素,因此细菌吸收的N元素不能合成脂肪,A错误;
B、根瘤菌是固氮菌,能将N2转化为NH3,被植物体利用,根瘤菌是异养微生物,不能利用此过程中获得的能量来合成有机物,B错误;
C、小麦是自养型生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利用光能转变形成有机物中的能量被利用,不能利用有机肥中的能量,C错误;
D、蛋白质的元素组成含有N元素,与线粒体外膜相比,线粒体内膜含有大量的蛋白质,因此动物线粒体内膜N元素含量高于外膜,D正确。
故选D。
2.C
【分析】有氧呼吸的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依次是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和线粒体内膜。有氧呼吸第一阶段是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合成少量ATP;第二阶段是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H],合成少量ATP;第三阶段是氧气和[H]反应生成水,合成大量ATP。
【详解】A、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O2在线粒体内膜上与[H]结合形成水,同时释放出大量能量,A正确;
B、由题干信息可知,线粒体功能异常的原因之一是液泡酸化消失,H+不能顺浓度梯度运出液泡,Cys不能借助液泡膜两侧H+浓度梯度提供的电化学势能进入液泡,导致细胞质基质中Cys的浓度增大,抑制Fe进入线粒体发挥作用,进而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由此推测,抑制液泡膜上Cys转运蛋白的活性也会导致线粒体功能异常,B正确;
C、分析题意可知,液泡是一种酸性细胞器,其内部H+浓度高,细胞质基质中的Cys在电化学势能协助下逆浓度梯度进入液泡,属于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C错误;
D、题图过程中液泡酸化消失,线粒体功能异常,体现了液泡和线粒体之间既有分工也有合作,D正确。
故选C。
3.B
【分析】1、酵母菌属于兼性厌氧菌,既能进行有氧呼吸也能进行无氧呼吸。
2、细胞呼吸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其释放的能量中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数储存在ATP中。
【详解】A、酵母菌细胞呼吸分解有机物所释放的能量,大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少部分储存在ATP中,A错误;
B、酵母菌的细胞呼吸过程可以释放能量,同时细胞呼吸过程中产生了中间代谢产物,因此可为其细胞内某些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原料和能量,B正确;
C、当其他培养条件适宜时,酵母菌在有氧呼吸条件下释放的能量多,合成的ATP多,有利于酵母菌的大量繁殖,而无氧呼吸条件下释放的能量较少,合成的ATP少,不利于酵母菌的繁殖,此时利于酵母菌的发酵产生酒精,C错误;
D、在酿酒过程中,前期阶段需要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后期在无氧条件下发酵产生酒精,但是该无氧发酵阶段需要定期放气,因此不能严格密封,D错误。
故选B。
4.B
【分析】由题图可知,当光照强度=0时,甲、乙叶片均只进行呼吸作用;当光照强度>0时,甲、乙叶片对光能的利用率有差异,表现在相同光照强度下,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小于乙叶片,且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为1200lx,低于乙叶片(2000lx)。
【详解】A、由题图可知,甲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光照强度低于乙叶片,因此甲叶片来自树冠下层,乙叶片是树冠上层叶,A正确;
B、实验选材时,所选取的甲、乙两种叶片面积不需要相同,因为净光合速率与叶片面积无关,B错误;
C、a、b两点,相同面积的甲、乙两种叶片的叶绿体吸收CO2速率不相等,因为此时净光合为0,所以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等于光照强度为0的时候的净光合速率的绝对值,C正确;
D、c、d两点,相同面积的甲叶片的叶绿体释放氧气速率可能相等,因为叶片叶绿体的数目不确定,所以单个叶绿体释放氧气的速率可能相等,D正确。
故选B。
5.B
【分析】减数分裂过程:(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染色体的复制。(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胞质分裂。(3)减数第二次分裂: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粒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详解】A、图甲中核DNA数目是染色体数目的二倍,此时染色单体数=核DNA数=8;图乙中染色体数目与核DNA分子数比为1:l,细胞中无染色单体,A错误;
B、乙图可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或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因该果蝇为雄性,若该图表示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则乙时期细胞中含有1条X染色体;若该图表示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当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后进入该细胞中的是Y染色体,则乙时期细胞中含有0条X染色体;若进入该细胞中的是X染色体,则乙时期细胞中含有2条X染色体,B正确;
C、产生该精子时,若是A、a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互换,则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若是B、b基因所在的片段发生互换,则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综合两种情况,来自另一个次级精母细胞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或aB或AB,C错误;
D、该雄果蝇基因型为AaBb,A、B基因位于同一条常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能产生AB和ab精子,考虑交叉互换,能产生AB、Ab、aB、ab精子,交叉互换概率较低,因此产生四种精子的概率不是1:1:1:1,D错误。
故选B。
6.C
【分析】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蛋白质聚合而成的三维的纤维状网架体系。细胞骨架包括微丝、微管和中间纤维。细胞骨架在细胞分裂、细胞生长、细胞物质运输、细胞壁合成等等许多生命活动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详解】A、微丝会突然把线粒体向各个方向弹射出去,这样可保证其在细胞内的随机均匀分布,而不是聚集在某一侧,A正确;
B、一些特定种类的干细胞会进行非对称分裂,分裂出两个功能不同的子细胞,因此,在不对称分裂的细胞中,线粒体会被不均等地分配到子细胞中,从而影响细胞功能,B正确;
C、乳腺干细胞与成熟的乳腺组织细胞相比,后者需要更多的能量供应,由此推测,在乳腺干细胞分裂过程中,接受较少线粒体的子细胞可能会保持干细胞特征,C错误;
D、线粒体等细胞器并非漂浮于细胞质中,而是由微丝等细胞骨架支撑着,细胞骨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则微丝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正确。
故选C。
7.C
【分析】PCR技术:
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
2、原理:DNA复制。
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
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
5、过程:①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②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③中温延伸:合成子链。
【详解】A、DNA甲基化、构成染色体的组蛋白发生甲基化、乙酰化等修饰会影响基因的表达,这属于表观遗传。因此CaPAO基因在不同组织中表达情况不同可能与表观遗传有关,A正确;
B、由图2可知,黄化老叶的CaPAO基因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种叶片,因此可以推测CaPAO基因可能参与调控辣椒叶片的衰老过程,B正确;
C、绝大部分体细胞都是由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所以辣椒不同组织细胞所含的CaPAO基因数目一般是相同的,C错误;
D、TaqDNA聚合酶能够催化脱氧核苷酸从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D正确。
故选C。
8.D
【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基因X的表达需要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的复合物与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的结合,其表达产物可促进细胞凋亡,而Gas5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抑制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的复合物与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的结合,从而抑制基因的表达。
【详解】A、据图可知,Gas5结构中含有氢键,A错误;
B、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是DNA片段,Gas5是RNA,DNA和RNA化学组成上有相同的成分,都有A、G、C和磷酸,B错误;
C、据图可知,Gas5通过与糖皮质激素受体结合,抑制抑制糖皮质激素及其受体的复合物与糖皮质激素应答元件的结合,从而抑制基因X的表达,C错误;
D、降低癌细胞中Gas5的含量,基因X得以表达,可以促进细胞凋亡,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D正确。
故选D。
9.C
【分析】细胞膜在结构上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功能上具有选择透过性;线粒体是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够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合成ATP。
【详解】A、癌细胞利用与T细胞之间形成的纳米管说明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A正确;
B、细胞癌变的根本原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B正确;
C、细胞癌变会导致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C错误;
D、药物如果抑制纳米管的形成,阻止癌细胞获取线粒体,就可能抑制癌细胞增殖,为治疗癌症提供新策略,D正确。
故选C。
10.B
【解析】1、静息电位(外正内负)主要是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形成外正内负的电位;动作电位主要是钠离子内流,形成外负内正的电位。
2、兴奋过突触传递的过程:轴突→突触小体→突触小泡→神经递质→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另一个神经元产生兴奋或抑制。
3、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特殊化学物质,它能作用于支配的神经元或效应器细胞膜上的受体,从而完成信息传递功能。
【详解】A、若给予轴突3足够强度的刺激,刺激处会产生兴奋,并且兴奋会传遍整个神经元M,因此神经元M上的电流计上的指针会有反应,A错误;
B、刺激轴突1后,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作用于神经元M,使得神经元M膜内外电位差的绝对值减小,因此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该递质使神经元M细胞膜上有Na+内流,只是Na+内流较少,没有动作电位产生,B正确;
C、从图中可以看出,先刺激轴突2再刺激轴突1,神经元M上的电流计记录到的电位变化趋势与只刺激轴突1相似,只是变化幅度变小,可见轴突2释放的神经递质是抑制性递质,抑制了轴突1释放兴奋性神经递质,轴突1释放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减少,引起神经元M发生Na+内流减少,使得膜电位变化幅度减小,C错误;
D、兴奋过突触是单向传递的,轴突1释放的神经递质能改变神经元M的离子通透性,但不能改变轴突2的离子通透性,D错误。
故选B。
11.D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主要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
【详解】A、多次注射疫苗是为了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产生大量的记忆细胞和抗体,A正确;
B、NS1蛋白是在宿主细胞质合成后能进入宿主细胞核,改变免疫相关基因的表达来破坏细胞的抗病毒作用,但不参与子代病毒的构建,因此针对NS1蛋白不会产生体液免疫,所以将该灭活疫苗注入人体,机体无法产生游离的抗NS1抗体,B正确;
C、RSV具有多种包膜蛋白,所以巨噬细胞吞噬该病毒后,其表面将具有多种抗原-MHC复合体,C正确;
D、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具有特异性,所以某个效应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含有一种抗原-MHC受体,D错误。
故选D。
12.B
【分析】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
【详解】A、林木郁闭度较大时,林下草本植物种群密度则较小,此时可以适当扩大样方面积,A正确;
B、柳树的种植密度越大,柳林的林木郁闭度越大,随林木郁闭度增大,一年蓬、加拿大一枝黄花的种群密度越小,但刺儿菜的种群密度先增大后减小,B错误;
C、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影响森林中植物垂直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强度,C正确;
D、据图分析,适宜的柳树种植密度可增加该地区的物种多样性,从而提高人工柳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D正确。
故选B。
13.B
【分析】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复制原点和标记基因等。载体具备的条件:①能在受体细胞中复制并稳定保存,②具有一至多个限制酶切点,供外源DNA片段插入,③具有标记基因,供重组DNA的鉴定和选择。(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
【详解】A、根据图中目的基因两端的黏性未端以及各种限制酶的的切制位点可知,在构建重组质粒时,选用限制酶Xmal和BglⅡ切割质粒,才能与目的基因t-PA改良基因高效连接,A正确;
B、将t-PA改良基因与质粒连接的酶是DNA连接酶,不是DNA聚合酶,B错误;
C、在构建重组质粒时,其中的新霉素抗性基因没有被破坏,因此可以根据对新霉素的抗性将成功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即该基因的作用是便于将成功导入质粒的大肠杆菌筛选出来,C正确;
D、重组质粒已经破坏了mlacZ基因,其不会表达产物,即细胞呈白色。所以,在加入新霉素的培养基中选择呈白色的菌落选育工程菌株,D正确。
故选B。
14.D
【分析】抑菌圈的大小可以反映测试菌对药物的敏感程度。抑菌圈越大,说明该菌对此药敏感性越大,反之越小,若无抑菌圈,则说明该菌对此药具有耐药性。透明圈直径大小与药物浓度、细菌浓度有直接关系。
【详解】A、对培养液进行灭菌后需冷却再倒平板,倒平板时应在酒精灯前进行,可以尽可能减少培养基污染,A正确;
B、接种后的培养基需要倒置放置,这样可以防止培养基中水分过快蒸发,同时防止冷凝形成的水珠倒流冲散菌落,B正确;
C、图3所示为涂布平板法进行接种,纸片上的抗生素浓度越大,所形成的抑菌圈就越大,故Ⅳ号纸片上的抗生素浓度最高,C正确;
D、Ⅳ的抑菌圈中出现了少数几个菌落说明这几个菌落出现了抗药性,抗药性的获得是由于这些细菌发生了基因突变,抗生素只是将具有抗药性突变的细菌从中筛选出来,D错误。
故选D。
15.BCD
【分析】1、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①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水的光解产生[H]与氧气,以及ATP的形成;②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场所是叶绿体的基质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应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还原生成糖类等有机物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变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题图分析:R是叶片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在夜晚和白天都进行,因此R代表呼吸作用强度;GP为吸收CO2,释放O2的过程,表示植物的真正光合作用强度;PR是叶片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只在白天进行,因此是光呼吸过程。
【详解】A、分析题图可知,由于叶片在夜晚和白天都进行R过程,故R代表呼吸作用,PR是叶片吸收O2和放出CO2的过程,因此是光呼吸,A错误;
B、由题干可知光呼吸虽然消耗部分有机物,但可以消耗多余能量,对光合器官起保护作用,从一定程度上能避免光抑制的发生,B正确;
C、光能超过光合系统所能利用的能量时,光合器官可能遭到破坏,植物本身的调节如叶子调节角度回避强光、叶绿体避光运动等都可以避免强光直射造成光合结构破坏,是对光抑制的保护性反应,C正确;
D、白天光呼吸和夜间呼吸作用均会消耗光合作用的有机物,适当减少可以增多有机物的积累,增加农作物产量,D正确。
故选BCD。
16.BD
【分析】干细胞的分类:
(1)全能干细胞:具有形成完整个体的分化潜能;
(2)多能干细胞:具有分化出多种细胞组织的潜能;
(3)专能干细胞:只能向一种或两种密切相关的细胞类型分化。
【详解】A、一般来说,细胞分化程度与全能性高低呈反比,细胞全能性大小的比较;受精卵>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因此,与受精卵相比,成体果蝇的NSC分化程度更高,A错误;
B、据图可知,S期主要进行DNA复制,S期后为停滞期,该时期核DNA含量可能是体细胞的2倍,B正确;
C、Akt能促进NSC由暂不增殖的状态转化为增殖状态,C错误;
D、Trb1能促进NSC进入暂不增殖的状态,同时抑制Akt的功能,因此控制Trbl的合成可促进NSC细胞增殖,维持NSC数量的稳定,D正确。
故选BD。
17.B
【分析】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在这个过程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
【详解】A、按照达尔文的进化理论(渐变式进化),化石记录应该是一个连续渐变的过程,A正确;
B、可遗传变异才能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环境对生物表型有选择作用,B错误;
C、间断平衡论认为进化过程是由一种在短时间内爆发式产生的进化与在长时间稳定状态下的一系列渐变进化之间交替进行的过程,在短时间中的突变产生,就较好解释了物种大爆发现象,C正确;
D、新物种的形成通常要经过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等环节,D正确。
故选B。
18.BCD
【分析】1、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2、出生率和死亡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年龄组成可以预测一个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
3、一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常用的是样方法;活动能力大的动物常用标记重捕法。
4、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因为活动能力强(不适合样方法)、身体微小(不适合标志重捕法);计算方法①记名计算法--直接数个体数,②目测估计法--分等级估测,如非常多、多、较多、较少、少、很少等。
【详解】A、“数罟不入洿池”是指密孔的渔网不进入池塘,可以保证幼年个体不被过度捕捞,其意义是为了保证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
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B错误;
C、该鱼种群成年鱼及其幼体是一个种群,在水体中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C错误;
D、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鱼的种群数量时,被标记的标记物脱落,根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D错误。
故选BCD。
19.CD
【分析】培养基是人们按照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不同需求,配制出的供其生长繁殖的营养基质;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幽门螺杆菌生活在靠近胃黏膜层pH呈中性的环境中,故培养基中的pH应调至中性环境,A错误;
B、待灭菌的培养基冷却至50℃左右时在酒精灯火焰附近倒平板,B错误;
C、微生物的额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C正确;
D、将接种后的培养基密封并于37℃恒温培养箱中倒置培养,并观察菌落形态,D正确。
故选CD。
20.(1) 叶绿体 叶绿体(基质)和细胞质基质 ATP、NADPH([H])、磷酸烯醇式丙酮酸、3-磷酸甘油醛
(2) 增多 ATP、NADPH([H])和O2
(3)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4) 不加入 不加入呼吸抑制剂 加入呼吸抑制剂 正常温度(常温)
【分析】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暗反应,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
【详解】(1)据图可知,A细胞器中能进行卡尔文循环,故该细胞器为叶绿体。CO2与C5结合生成的3-磷酸甘油酸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可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该过程发生的场所为叶绿体基质。在细胞器A外,葡萄糖能够转化为3-磷酸甘油醛,该过程发生的场所是细胞质基质。据图可知,3-磷酸甘油醛、磷酸烯醇式丙酮酸在ATP和NADPH的作用下可生成异戊二烯。
(2)若光照强度突然增加,则光反应产生的ATP和NADPH增多,3-磷酸甘油酸被还原为3-磷酸甘油醛的速率增加,而短时间内3-磷酸甘油醛的利用速率不变,故短时间内A细胞器中3-磷酸甘油醛的含量增加。光反应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当类囊体薄膜受损时,会直接影响ATP、NADPH和O2的产生。
(3)高温下叶片的呼吸作用降低,丙酮酸的消耗量减少,磷酸烯醇式丙酮酸转化为丙酮酸的量减少,而进入叶绿体的量增加,从而促进了异戊二烯的合成。
(4)该实验的目的是验证高温可使呼吸链受抑制,导致异戊二烯合成增多,作为对照组的第1组不需要加入呼吸抑制剂,第2组和第3组是实验组,据表格信息可知,对第2组进行了高温处理,因此第2组不需加呼吸抑制剂,第3组进行了正常温度(常温),需加呼吸抑制剂。
21.(1) F1个体基因型为AaBb,品系M基因型为aabb,由实验一结果F2表现型及比例深紫色︰白色=1∶1可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 深紫色︰白色=3︰1
(2)ab
(3) 显性 P基因与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4) 易位 ; P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与序列t相互作用,使含有序列t的卵细胞发育异常并死亡
【分析】1、品系M与纯合野生型蝴蝶进行正反交实验,所得F1的体色均为深紫色,说明控制蝴蝶的体色的两对基因均位于常染色体上。
2、实验一与实验二的F2表现型及比例不同的原因是实验一中的雌蝶AaBb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体色基因之间的染色体片段不发生交叉互换,而实验二中的雄蝶AaBb可以发生交叉互换。
3、易位:一条染色体的某一片段移接到另一条非同源染色体上。
【详解】(1)F1个体基因型为AaBb,品系M基因型为aabb,由实验一结果F1表现型及比例深紫色︰白色=1︰1可知这两对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A和B基因在一条染色体上,a和b基因在另一条染色体上,由此可知,蝴蝶体色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此可得让F1的雌、雄蝶相互交配,子代中基因型及比例为︰AABB:AaBb:aabb=1︰2︰1,即表现型及比例为深紫色︰白色=3︰1。
(2)根据(1)分析可知,F1的雌蝶基因型为AaBb可以产生AB,ab两种卵细胞,品系M基因型为aabb可以产生ab一种精子,由于F1中有个别雌蝶产生的含有ab基因的卵细胞不育,所以F1的雌蝶与品系M的雄蝶杂交所得后代全为深紫色。
(3)P*基因突变为P基因,P基因所控制的性状就表达出来,可判断P基因相对于P*基因为显性。将雌蝶NAaBb与品系Maabb杂交,子代雌蝶与品系M继续杂交,所得后代仍全为深紫色,由此推测P基因与A/a,B/b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为P基因与A、B基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
(4)由图可知,非同源染色体之间发生互换,属于染色体变异(易位);
标注序列和序列T的可能位置为:
;
在雌蝶N的次级卵母细胞中均可检测到P基因编码蛋白,且次级卵母细胞数目与普通F1雌蝶无显著差异。推测雌蝶N产生的特定类型卵细胞不育的机理是P基因编码的蛋白可与序列t相互作用,使含有序列t的卵细胞发育异常并死亡。
22.(1)b、c、e
(2) 分级调节 可以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反馈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皮肤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汗腺分泌减少
(4)将SS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甲、乙,检测小鼠的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和中心静脉压;甲组注射适量多巴胺治疗,乙组注射等量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和中心静脉压,对比前后测量结果,比较治疗效果
【分析】由图可知,激素a为胰岛素,激素b为胰高血糖素,激素c为肾上腺素,激素d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激素e为甲状腺激素。
【详解】(1)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有激素 b 和激素 c, 即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
(2)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具有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多级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3)由图可知,在寒冷环境中,机体除了增加产热,还可通过神经调节引起毛细血管收缩,收缩毛孔,减少散热。
(4)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多巴胺与去甲肾上腺素治疗感染性休克及其并发症的效果。所以自变量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设计思路:将SS模型小鼠随机均分为两组,编号甲、乙,检测小鼠的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和中心静脉压;甲组注射适量多巴胺治疗,乙组注射等量去甲肾上腺素治疗;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小鼠的血清乳酸、降钙素原含量和中心静脉压,对比前后测量结果,比较治疗效果。
23.(1)ABCD
(2)①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的特有种; ②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够通过迁移而交流,能为不同生态类型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和隐蔽所
(3)①环境不断变化;②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③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④人类活动的干扰
(4)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
(5) 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的生存受到影响、繁殖力下降,种群数量减少 退耕还林
【分析】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若研究某种动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的栖息地、食物、天敌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若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详解】(1)ABCD、一个物种在群落中的地位或作用,包括所处的空间位置,占用资源的情况,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称为这个物种的生态位。若研究某种植物的生态位,通常要研究它在研究区域内的出现频率、种群密度、植株高度等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ABCD正确。
故选ABCD。
(2)自然界中多数群落之间没有明显的边界,而是在群落之间存在一个过渡地带,过渡地带物种的数目及一些物种的密度有增大的趋势,这种现象称为边缘效应。出现边缘效应的原因是:①在群落交错区往往包含两个重叠群落中的一些种以及交错区的特有种; ②群落交错区的环境比较复杂,两类群落中的生物能够通过迁移而交流,能为不同生态类型植物定居,从而为更多的动物提供食物、营巢地和隐蔽所。
(3)随着时间的推移,一个群落被另一个群落代替的过程,叫做群落演替。群落演替的可能原因有:①环境不断变化,为群落中某些物种提供有利的繁殖条件,但对另一些物种生存产生不利影响;②生物本身不断的繁殖,迁移或者迁徙;③种内与种间关系的改变;④人类活动的干扰,人对生物群落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的自然因素。
(4)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体现在对生态系统起到重要的调节功能。热带雨林国家公园中,森林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具有较高的间接价值,该价值主要体现为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如固碳供氧、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
(5)生活在霸王岭片区的中国特有长臂猿-海南长臂猿,已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极度濒危物种。研究发现,由于海南长臂猿栖息地的丧失和碎片化,导致其种群的生存受到影响、繁殖力下降,故其种群数量减少;针对栖息地的丧失,应采取退耕还林的保护措施,以增加海南长臂猿的栖息地面积。
24.(1) Ⅳ Mg2+
(2) 增加模板DNA的量 15×210·a (琼脂糖凝胶)电泳
(3)引物越短,复性时可与模板链形成的氢键数越少,越容易被高温破坏
【分析】1、PCR原理:在解旋酶作用下,打开DNA双链每条DNA单链作为母链,以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为原料,合成子链,在引物作用下,DNA聚合酶从引物3'端开始延伸DNA链,即DNA的合成方向是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的。实际上就是在体外模拟细胞内DNA的复制过程。DNA的复制需要引物,其主要原因是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2、PCR反应过程是:变性→复性→延伸。3、结果: 上述三步反应完成后,一个DNA分子就变成了两个DNA分子,随着重复次数的增多,DNA分子就以2n的形式增加。PCR的反应过程都是在PCR扩增仪中完成的。
【详解】(1)DNA聚合酶只能从3'端延伸DNA链,引物Ⅱ和Ⅲ无意义;若A链为所需的DNA分子探针,则非限制性引物应选用引物Ⅳ,引物Ⅳ引导合成的序列和B互补和A相同。真核细胞和细菌的DNA聚合酶都需要Mg2+激活,PCR反应缓冲体系中一般要添加Mg2+以激活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2)进行最初10-15个循环的目的是增加模板DNA的量,以便后期更快得到目标DNA单链;如果体系中原模板DNA的数量为a,最初10次循环产物为双链DNA分子为210×a个,其中有B链为210×a个,以这些链为模板,利用引物又进行了15次循环,每次循环生成的都是A,不改变B的数目,即B每次循环开始都是210×a个,15次循环每次生成A也是210×a个,共15×210×a个A。因为DNA单链与双链的分子量不同,可通过电泳将单链探针DNA分离出来。
(3)限制性引物较短,引物越短,复性时可与模板链形成的氢键数越少,越容易被高温破坏。
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生物试题: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常州一中2023-2024学年高三上学期阶段检测生物试题,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攀登行动(一)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江苏省常州市前黄高级中学高三考前攀登行动(一)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多选题,综合题,实验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江苏省常州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五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江苏省常州市三中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模拟检测五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