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生物会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江苏省苏州市初中生物会考模拟测试卷(含答案),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双项选择题,组合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初中生物会考模拟测试卷(1)(满分:100分 时间:6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共35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2分,共70分。1.儿歌中有“二月二龙抬头,虫虫蚂蚁往外游”的歌词,这是描写冬眠动物出眠的景象。冬眠动物在环境温度下降时会进入冬眠状态,这种现象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A.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C.生物有遗传变异的特性 D.生物生活需要营养2.如图所示,按照构成人体的结构层次排序,正确的是A.④ →② →① →③ →⑤ B.① →② →③ →④ →⑤ C.⑤ →① →③ →④ →②D.② →① →④ →③ →⑤ 3.变形虫属于单细胞生物,通过伸出的伪足进行运动和摄食。变形虫通常以单细胞藻类、细菌等为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氧气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 B.可通过细胞分裂进行生殖C.依靠感觉器官感知细菌D.没有细胞壁,体形不规则4.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 染色体的数量都为23对B.② 染色体是由③ DNA和④ 基因组成的C.一条染色体上有多个DNA分子D.④ 基因是具有特定遗传信息的③ DNA片段5.“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下列有关鲫鱼能够在水中自由嬉戏的叙述,正确的是A.湿润的体表进行呼吸 B.尾鳍保持鱼体平衡C.背鳍控制鱼体前进的方向 D.身体呈纺锤形,可以减小游泳的阻力6.2022年北京冬奥会吉祥物“冰墩墩”的形象来源于“国宝”大熊猫。大熊猫是我国特有物种,体表被黑白两色毛,脸颊圆,有很大的“黑眼圈”,看上去憨态可掬,深受人们喜爱。研究表明:大熊猫是食肉目熊科的一个物种。证明大熊猫是“熊”不是“猫”最有力的证据是A.外貌更像熊 B.体型比猫大C.不喜食竹鼠 D.基因组测序7.下列关于生物与人类关系的叙述,错误的是A. 鱿鱼等软体动物味道鲜美,可以肆意捕捞B.古代族类植物长期埋在地层中形成了煤C.结核杆菌可以使人和家畜患结核病D.地球大气中的氧气主要由藻类植物释放8.下列是关于蚯蚓对人类益处的叙述,错误的是A.蚯蚓在土壤里活动,使土壤疏松 B.蚯蚓粪便能够提高土壤的肥力C.蚯蚓的身体是优良的蛋白质饲料 D.蚯蚓生活的场所导致有机垃圾堆积9.酸菜放置两个月后,某兴趣小组同学打开缸盖发现缸口有绿毛状的物体。取样置于显微镜下观察(如图),发现它是由大量丝状体构成,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该生物具有叶绿体,因此呈现绿色B.该生物是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C.该生物是青霉,3是它的孢子D.1是该生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10.土壤是无数微生物的家园,常见的微生物有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根瘤菌、酵母菌、霉菌等。下列有关土壤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属于原核生物 B.都能促进物质转化C.都靠孢子繁殖后代 D.都只能营腐生生活11.有关生物检索表的叙述,错误的是A.依生物的特征制作的分类工具 B.利用检索表可以鉴别生物C.植物分类的检索表只有一种 D.如采用特征不同,将出现不同的检索表12.某视频网络平台上有这样一段视频:主人年迈,小狗每天帮主人买菜。从行为获得途径上看,下列行为与小狗买菜属于同一类的是A.母鸡孵卵 B.老马识途 C.蜘蛛结网 D.蜻蜓点水13.温室大棚使人们在寒冷的冬季也能吃到新鲜的蔬菜、水果。下列措施中,不能提高温室大棚作物产量的是A.除草、除虫、合理施肥 B.适当延长光照时间C.温室内通入适量二氧化碳 D.温室内温度始终保持25℃14.某植物茎秆软弱,容易倒伏,叶的边缘和尖端呈褐色,并逐渐焦枯。上述症状说明此植物可能缺少的无机盐是A.含氮的无机盐 B.含磷的无机盐C.含钾的无机盐 D.含铁的无机盐15.合理的饮食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下对人体健康有利的饮食方式是A.用高糖饮料或碳酸型饮料代替饮用水B.炒菜时多加油盐,使菜肴更有味道C.多吃鱼、蛋、肉,少吃蔬菜D.每日三餐按时进食,营养均衡,荤素搭配,不暴饮暴食16.下图是肺泡与血液之间气体交换的示意图,根据图示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箭头① 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B.箭头② 所示为血液中的各种营养物质C.箭头② 所示气体为氧气D.箭头② 所示气体为二氧化碳11.如图所示为显微镜观察到的人血涂片视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担负运输养料和废物功能的是① B.当图中② 数目超过正常值时,易形成血栓C.当图中③ 数量过少时,会造成贫血D.当人被细菌感染时,图中的④ 会显著增加18.与流入肾脏的血液相比,流出肾脏的血液成分发生的变化是A.尿素增加,二氧化碳减少 B.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增加C.尿素增加,二氧化碳增加 D.尿素减少,二氧化碳减少19.2021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美国科学家戴维·朱利叶斯和雅顿·帕塔普蒂安,以表彰他们在“发现温度和触觉感受器”方面作出的贡献。图中表示热觉感受器的是A.⑤ B.④ C.② D.①20.有研究发现,晚上21:00至凌晨1:00,是人体某腺体分泌生长激素的高峰期,该激素能促进人体生长。因此,儿童及少年早睡且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助于增加身高。这个腺体是A.胰岛 B.性腺 C.甲状腺 D.垂体21.人体各关节的表面附着有关节软骨。关节软骨有弹性,能缓冲运动时的震动和冲击。人体的关节软骨主要属于A.神经组织 B.上皮组织 C.肌肉组织 D.结缔组织22.刺猬背部布满硬刺,遇到敌害时身体蜷缩成一团,使硬刺竖起以保护自己,但有时却会被狐狸抛向空中,待其落地伸展身体时被吃掉。这个例子主要说明A.环境能够影响生物 B.生物能够适应环境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具有相对性 D.生物能够改变环境23.观察发现,几乎所有的植物都是向上生长的,可能的原因是植物具有向光性。某同学在提出问题、作出假设的基础上,想通过如图所示实验进行验证。下列对该实验的分析正确的是A.该同学提出的假设为“植物是否具有向光性”B.实验前,4株植物必须进行遮光处理C.该实验的变量是光线照射的强度D.4株植物除变量外其他生长条件应一致24.2021年4月,日本正式决定将福岛核电站内储存的核废水排放入海,2022年7月22日,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举行临时会议,正式批准该项计划。核废水排放入海最终会污染A.海洋生态系统 B.日本本土C.城市生态系统 D.整个生物圈25.下图是某生态系统中部分食物网示意图。下列关于该食物网的描述正确的是( )A.食物网中共有3条食物链B.蛇和猫头鹰只存在捕食关系C.食物网中每一条食物链的起始环节都是草D.食物网中的生物再加上非生物成分构成了生态系统26.在2022年北京冬季奥运会的“四大办奥理念”中,“绿色”居于首位。本届冬季奥运会场馆内外的绿色元素与办奥理念,让世界看到中国兑现减排承诺的诚意与努力。日常生活中,我们也要并秉承低碳理念,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理念的是A.垃圾分类 B.减少使用私家车 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家庭电器长期处于待机状态27.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袁隆平院士培育高产杂交水稻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物种多样性的价值B.对破坏或污染的环境进行生态修复,可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C.农田生态系统独立完成物质循环,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特例D.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食物链越长,能量传递效率越高28.下图为桑基鱼塘的模式图,下列有关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模式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形成“基种梨→塘养鱼→桑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的物质循环利用B.分解者利用蚕沙、人畜粪便、树叶等生产沼气,是物质循环关键一环C.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沿食物链传递,经微生物分解后利用D.该池塘中存着大量的藻类植物,它们属于生产者,是某些鱼类的食物29.下图为大豆生长发育过程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 ② ③ ④ 组成的胚由受精卵发育而来B.幼根的生长依靠分生区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区细胞的体积增大C.果实由⑥ 胚珠和⑦ 果皮组成D.大豆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雄蕊和雌蕊30.蟾蜍外形虽不招人喜欢,但其捕虫能力却是青蛙的2~3倍,是名副其实的捕虫高手。下列关于蟾蜍生殖发育的叙述,正确的是A. 蟾蜍的生殖过程中,雌、雄蟾蜍抱对,受精作用发生在雌蟾蜍体内B.我们经常在农田里看到蟾蜍,其受精和发育不受水的限制C.蟾蜍的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D.水域环境的减少和污染危及了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31.“试管婴儿之父”——罗伯特·爱德华兹于2010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试管婴儿受精和胚胎发育的主要部位依次为A.输卵管、子宫 B.子宫、子宫 C.试管、试管 D.试管、子宫32.下图是对某家庭头发(卷发、直发)遗传特点调查后绘制的遗传图谱,如果控制卷发的基因是D,控制直发的基因是d,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该家庭成员中卷发个体的基因组成是DD或DdB.妈妈是卷发,而小甜是直发,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作变异C.小甜的基因组成是ddD.小甜的爸爸妈妈如果再生一个男孩,该男孩为卷发的概率是50%33.夏天来临,养鸡场的苍蝇明显增多,饲养员一般使用杀虫剂除蝇,开始使用时效果很好,连续使用一段时间后,发现药效变差了。推测其原因是A.杀虫剂使苍蝇产生抗药性变异B.抗杀虫剂能力强的苍蝇存活下来并大量繁殖C.杀虫剂的品质不稳定D.苍蝇的繁殖能力太强,无法全部消除34.2022年春季,新冠肺炎再次在我国几大城市大面积流行。为减少感染风险,尤其是降低重症和死亡率,各地非常重视新冠疫苗的接种,尤其关注老年人的疫苗接种率。下列关于疫苗的理解正确的是A.疫苗是用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B.疫苗是抗体,可以与病毒结合,使病毒失去致病性C.疫苗是药品,可以杀死体内的病毒或减弱病毒的毒性D.一种疫苗可以治疗多种传染病35.平平同学因食用冰镇了两天的已切开的西瓜,出现了严重的腹痛、腹泻等症状,需要服用药物。下列说法合理的是A.用药前首先明确病情、病因 B.自行按照说明书服用阿莫西林C.想快点好,可自主增加用药量 D.病情稍有好转就立即停止用药二、双项选择题:共5题,每题有两项最符合题意,每题全选对者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其他情况得0分,共15分。36.下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依次看到的视野.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视野① →② 的操作是将临时装片向右移动B.视野② →③ 的操作是通过转动遮光器换上高倍物镜C.视野③ →④ 的操作中使用了细准焦螺旋D.视野② →④ 的操作中不能调节粗准焦螺旋37.关于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牙的咀嚼,舌的搅拌有助于消化B.淀粉、维生素、氨基酸等物质在小肠中被吸收C.胆汁内的消化酶能够消化脂肪D.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人体的循环系统38.自2022年5月1日起,我国多个海域全面进入休渔期,期间禁止一切捕捞活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海洋生物与非生物成分组成了海洋生态系统B.过度捕捞不影响海洋生态系统的物种多样性C.设置休渔期是保护海洋渔业资源的有效措施D.禁止捕捞可维持海洋生态系统生物数量不变39.人眼睛的棕色和蓝色是由基因控制的一对相对性状,下图是一个家族眼睛颜色的遗传图谱。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棕色眼睛是显性性状B.3号和4号再生一个棕色眼睛男孩的概率是 C.1号和2号的基因组成完全相同D.4号携带控制蓝色眼睛基因的可能性是50%40.“环境保护,人人有责。”环保意识是衡量一个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下列做法符合环保理念的是A.生活垃圾集中垃圾袋一起投放垃圾箱B.购买商品、蔬菜要用一次性塑料袋按类别分装C.洗衣服使用无磷的洗衣粉、洗衣液D.废旧电池、过期药品单独投放有害垃圾箱三、组合选择题:共15题,每题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每题1分,共15分。I.下图为人体部分生理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41~45题。 41.图中的① ② ③ ④ 依次指A.消化、呼吸、循环、泌尿 B.呼吸、消化、泌尿、循环C.消化、呼吸、泌尿、循环 D.呼吸、消化、循环、泌尿42.下列物质中,不是图中的A所指的物质是A.水 B.氧 C.蛋白质 D.葡萄糖43.上述几个系统的功能中,属于排泄途径的是A.① ② B.① ③ C.① ② ③ D.① ② ③ ④ 44.呼吸系统中完成气体交换的器官、消化系统中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泌尿系统中形成尿液的器官分别是A.气管、胃、膀胱 B.肺、胃、肾脏C.肺、小肠、膀胱 D.肺、小肠、肾脏45.该示意图说明A.人体各系统是各自独立完成生理活动的B.人体是一个统一的整体C.循环系统起着调节作用D.人体吸收的氧气和养分最终进入血液被利用Ⅱ.阅读以下材料,请回答46~50题。在几十年前,某河流受到生活污水(含大量有机物)轻度污染后,通过自身调节实现了净化(如图1)。后来,随着大量招商引资,在该河流上游建起了食品厂、造纸厂等,排入该河流的污水迅速增加,原本清澈的河水变得又黑又臭。为治理河流污水,人们采取下列方法对污水进行了处理:生活污水先进入沼气池发酵,发酵后的污水流入多级跌水池,通过逐级跌落使污水自然充氧,不断降解有机物,最后进入水培蔬菜池处理后流出(如图2)。 46.分析图1可知,在河流的AB段上,溶解氧大量减少的主要原因是_____,溶解氧随有机物分解而被大量消耗A.细菌数量减少,藻类大量繁殖 B.细菌大量繁殖,藻类数量减少C.细菌和藻类都大量减少 D.细菌和藻类都大量繁殖47.图1中,BC段藻类大量繁殖的主要原因是有机物分解后产生大量的_____,有利于藻类的繁殖A.氧气 B.二氧化碳 C.无机盐 D.有机物48.图1中,在河流的CD段水中溶解氧含量逐渐恢复的主要原因:一是藻类可_____;二是细菌数量下降,对溶解氧的消耗_____A.产生氧气增加 B.产生氧气减少C.产生二氧化碳增加 D.产生二氧化碳减少49.图2中,沼气池中沼气的发酵是多种微生物参与的代谢途径。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A.非生物物质和能量 B.生产者C.消费者 D.分解者50.图2的水培蔬菜池中,可水培空心菜、水芹菜、菱白等蔬菜,它们的生长能_____水中浮游藻类的繁殖和生长,同时能够吸收水中的无机盐,使水体得到净化A.促进 B.抑制 C.不影响 D.无法判断Ⅲ.请阅读以下资料,回答51~55题。总书记强调: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就必须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里。我国境内有大量的多年生野生大豆,其遗传多样性丰富。科学家致力于从野生大豆中找到“走失”的基因,让它们重新回到栽培大豆中。山东农业大学研究团队从2018年开始攻关,首次获得了多年生野生大豆的高精度基因组图谱,解析了大豆物种的进化历程。截至2022年,该团队已经找到183个基因,这些基因影响着大豆的开花时间、抗病性、抗盐碱、耐旱性等优良性状,为大豆育种提供了重要的遗传资源。目前,部分优良基因的杂交育种已进入试验田种植阶段。 找回大豆“走失”基因,推动中国种业发展,是我国粮食安全的关键。只有用自己的手攥紧更多的中国种子,才能端稳中国饭碗,真正实现粮食安全。51.大豆的抗病等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B.基因存在于染色体上C.生物的性状都由一个基因控制 D.环境的改变有可能导致基因突变52.我国科学家找回了野生大豆中的优良基因,丰富了大豆的A.物种的多样性 B.遗传的多样性C.生活环境的多样性 D.生态系统的多样性53.野生大豆与栽培大豆进行杂交育种,使栽培大豆产生新的性状,其实质是产生了A.有利变异 B.不利变异C.能遗传的变异 D.不能遗传的变异54.关于杂交育种获得的新品种的生长和种植中,下列不合理的假设是A.不可能多年生 B.可以减少浇灌用水C.可以减少农药用量 D.可以种植在盐碱地55.美国在20世纪50年代发现栽培大豆会患枯黄病,使大豆产量下降,导致其从大豆出口国变成大豆进口国,直到70年代末,美国科学家利用在我国找到的野生大豆与易患黄萎病的大豆品种杂交,培育出一批抗黄萎病的大豆优良品种,才挽救了美国的大豆产业。抗黄萎病的大豆优良品种的产生,是A.生存环境不同的结果 B.自然定向选择的结果C.人工定向选择的结果 D.大豆定向变异的结果 参考答案一、1.B 2.A 3.C 4.D 5.D 6.D 7.A 8.D 9.C 10.B11.C 12.B 13.D 14.C 15.D16.D 17.A 18.B 19.A 20.D21.D 22.C 23.D 24.D 25.C26.D 27.B 28.C 29.C 30.D31.D 32.A 33.B 34.A 35.A二、36.AB 37.BC 38.AC 39.CD 40.CD三、41.B 42.C 43.B 44.D 45.B46.B47.C48.B49.D50.B51.C52.B53.C54.A55.C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考试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辽宁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无锡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无锡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无锡卷考试版A4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无锡卷参考答案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无锡卷答题卡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5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会考初中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徐州卷)(考试版+答题卡+全解全析+参考答案),文件包含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徐州卷考试版A4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徐州卷全解全析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徐州卷答题卡docx、2023年会考生物考前押题卷江苏徐州卷参考答案docx等4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6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