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资料中包含下列文件,点击文件名可预览资料内容
    • 练习
      高二期中历史试题.docx
    • 高二期中历史解析.docx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1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2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3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1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2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03
    还剩4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文件包含高二期中历史解析docx、高二期中历史试题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1页, 欢迎下载使用。

    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第二学期高二年期中考试

    历 史 试 题 参 考 答 案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请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在答题卡上与题号相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题,写在试卷、草稿纸上或答题卡非题号对应答题区域的答案一律无效。得用规定以外的笔和纸答题,不得在答题卡上做任何标记。

    3.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4.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共48分)

    本卷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

    1.据载,商汤伐大旱七年,洛川竭,卜筮神谕当以人祷。汤曰,吾所为请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祷,吾请自当,遂自焚以祭天,火将燃,即降大雨,方数千里。关于这一记载,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A.天人感应学说尚未形成 B.早期政治文明具有一定的民本思想

    C.尚巫传统左右社会生活 D.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吾所为请雨者,民也,若必以人祷,吾请自当,卜筮和商汤的对话反映出商汤对人民的重视程度,体现出早期政治时期蕴含一定的民本思想,B项正确;天人感应学说不是该题所反映出的重点,与题目材料无关,排除A项;尚巫传统左右社会生活,说法绝对,排除C项;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高度集中,材料中未体现,排除D项。故选B项。

    2.依周制,墓穴的墓道数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下图为周代秦国国君墓穴形制变化图。据此可知(    

    A.等级观念日益弱化 B.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C.中央集权雏形初显 D.商鞅变法成效显著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周制,墓穴的墓道数量有严格的等级规定并结合所学可知,依墓道数量的多寡可分为字形墓、字形墓及字形墓,拥有四条墓道的字形墓等级最高,属于帝王级的墓葬规模;其次是设有两条墓道的字形墓及设有一条墓道的字形墓,为诸侯及贵族所使用,而材料中的国君从开始的字形墓,到四条墓道的字形墓,体现的是该诸侯国国君不再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定设置墓道,冲击了分封制度下的严格等级,B项正确;等级观念并没有弱化,而是西周规定的等级制度受到诸侯国的冲击,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周制遭到冲击,周天子势力衰微,和中央集权无关,且周朝并没有形成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商鞅变法的成效应该体现在富国强兵方面,和材料无关,排除D项。故选B项。

    3.下图为里耶秦简中一枚户籍简的示例。这批户籍简每枚最多包括五个部分,即上面所谓的五个,少的也有二三个。的多少是由该民户的人员构成情况决定的·····第一栏并非户主栏,而是丁壮男子栏;第二栏也并非配偶栏,而是丁壮女子栏;第三栏为非丁壮男子栏;第四栏为非丁壮女子栏;最后一栏属于备注栏,主要是注明一些非普遍性的特别情况。据此可知这批户籍简(   

    A.作为征发徭役兵役依据的性质明显 B.体现出了以男性为核心的家庭构成

    C.意在推行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农经济 D.表明当时血缘宗法关系受到了冲击

    【答案】A

    【详解】根据材料里耶秦简中一枚户籍简可知,这批户籍简的分栏原则不是以户主为中心、以与户主的血缘关系远近亲疏为序排列户中成员,而是以男女和丁壮老弱为分栏的原则和依据,该簿籍作为徭役、兵役征发依据的性质十分突出,A项正确;户籍简中以男女和丁壮老弱为分栏的原则和依据,不涉及家庭构成,排除B项;户籍简中以男女和丁壮老弱为分栏的原则和依据,不涉及小农经济,排除C项;户籍简只是对家庭成员构成的登记,没有涉及对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法关系的冲击,排除D项。故选A项。

    4.汉文帝曾多次下诏减免田租,此举多为史家所称颂。但荀悦在《汉纪》中指出,家之惠,优于三代,豪强之暴,酷于亡秦。上惠不通,威福分于豪强也,文帝不务其本,而除租税,适足以资豪强耳。对荀悦所言理解正确的是,文帝时期(   

    A.减免田租未能实际推行 B.地主豪强操纵了税收

    C.黄老思想阻碍社会发展 D.自耕农经济发展受阻

    【答案】D

    【详解】题目材料强调荀悦对汉文帝所采用的措施保有怀疑的态度,主要是因为当时的豪强势力强大,影响到了政府的优惠政策的落实,降低土地租税只能够使拥有大量土地的豪强获得好处,实际上广大的百姓无法从中获利,体现出当时土地兼并现象较为严重,自耕农经济发展受到影响,D项正确;A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B项夸大了豪强的作用,税收是掌握在政府手中的,排除B项;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

    5.秦朝修建驰道,禁止百姓在驰道中央行走。西汉沿袭秦制,但到汉宣帝时民公犯之罚罪之轻,汉平帝时废除了该禁令。这一变化(   

    A.加强了中央集权 B.顺应了经济发展

    C.体现了与民休息 D.推动了礼法结合

    【答案】B

    【详解】依据材料禁止百姓在驰道中央行走……汉平帝时废除了该禁令,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时期,法制思想,强调严刑峻法,到汉朝时期,对于民众在驰道上的刑罚逐渐减轻,最后废除,这样更有利于社会的运行,经济的发展,更加符合民众的需要,B项正确;仅从刑罚的减轻,不能得出中央集权的相关状况,排除A项;与民休息是汉初的治国方略,排除C项;材料体现的是刑罚的减轻有利于经济的发展,不能得出中国古代刑罚的特点,排除D项。故选B项。

    6.汉画像石中描绘力士斗兽的题材有很多,下图画面有一力士,仰面跨步挥臂,与左边狂奔而来的牛相斗,牛怒目弓背,以角前抵,画面右侧一狮被力士击败而逃。这类画像石(   

    A.印证铁犁牛耕的推广 B.体现了崇尚勇武的时代风貌

    C.凸显社会矛盾的尖锐 D.展现了注重意境的绘画风格

    【答案】B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汉代(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材料中的画像石描绘了力士挥臂挡住了狂奔而来的牛,另有一狮被力士击败,生动的描绘了力士的勇武,这类斗兽画像石在汉代有很多,体现了当时人们对勇武的崇尚,B项正确;材料中出现的牛为斗牛,不能说明其用于农耕,不能印证铁犁牛耕的推广情况,排除A项;画像石描绘了力士斗兽的场景,没有涉及社会矛盾的问题,排除C项;画像石的描绘生动形象,没有体现对意境的重视,且宋代山水画强调意境,排除D项。故选B项。

    7.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一个家训文化发展的高潮,仅知名家训即有两百余篇,如曹操《戒子植》、诸葛亮《戒子书》《戒外甥》、颜延之《庭诰》、颜之推《颜氏家训》等,其内容多为训诫子女读书。这一现象反映了当时(   

    A.门第观念的强化 B.官学教育的加强

    C.以文治国的趋势 D.文化的多元发展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曹操《戒子植》、诸葛亮《戒子书》《戒外甥》、颜延之《庭诰》、颜之推《颜氏家训》反映出家训文化的发展,多为训诫子女读书,体现门第观念强化,重视家庭教育,A项正确;其他选项与题干无关,排除BCD项。故选A项。

    8.下图为北魏前期、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数量分布柱形图。图示中官员籍贯数量变化的重要原因是(   

    A.鲜卑历史传统的影响 B.国家中心区域的变化

    C.经济重心南移的推动 D.中枢权力机构的调整

    【答案】B

    【详解】根据图表可知,北魏前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主要为漠南燕北地区,后期中枢机构长官籍贯多为河南河东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北魏孝文帝改革后,都城由平城到了洛阳,北魏政权中心区域向南推进,因此中枢机构长官籍贯也发生了变化,B项正确;A项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A项;经济重心南移是唐朝开始的,排除C项;权力机构的调整不会影响其长官籍贯的构成,排除D项。故选B项。

    9.汉代选官实行察举制,选中的人必须品德高尚,魏晋选官实行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等级。唐代科举允许公荐通榜,允许人们向主考官推荐优秀人才,考生可以将自己的文学创作投献给达官显贵或文坛名人,提高及第机会。这反映出唐代科举制度

    A.兼顾才学和从政能力 B.具有经世致用的色彩 C.受传统选官制的影响.              D.沦为应试者投机工具

    【答案】C

    【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都注重推荐人才。唐代虽然实行科举制,也存在推荐的情况以提高考中的机会,说明唐代的科举制还受到传统选官制度的影响,C项正确;材料信息说明唐代科举制中也存在推荐的情况,并不涉及选官的标准和特点,排除AB项;D项说法明显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项。

    10.唐朝前期设立都护府,将边疆民族纳入管辖.维护边境安全。《旧唐书》记载:贞观十六年,突厥陆可汗自恃其强,专擅西域,遣兵寇伊州(今哈密市)。如图所示,这一时期,唐朝派兵还击突厥军队的都护府位于(   

    A B C D

    【答案】A

    【详解】依据材料自恃其强,专擅西域,遣兵寇伊州(今哈密市)。,结合图示可知管辖西域的应是唐朝时期的安西都护府,A项正确;是安北都护府,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是单于都护府,是安东都护府,与材料不符,排除CD项。故选A项。

    11.唐代,江淮之米经由运河运输,承载着帝国的生命之源,是长安居民的日常生活消费品之一,且其中的吴兴米是朝廷贵族的专享美食。史载:吴兴米,炊之……国夫人厨吏邓连,以此米捣为透花,以豆洗皮作灵沙臛,以供翠堂。"这说明当时(   

    A.饮食结构发生根本改变 B.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

    C.关中地区经济严重衰退 D.交通运输深刻影响社会生活

    【答案】D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唐代江淮之米经由运河输送京师,以保障都城民众生活需求,此外来自江南地区的特产专供皇室贵族用度,这表明交通运输深刻影响社会生活,D项正确;根本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南稻北运,且只有一种农产品,不能说明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提高,排除B项;关中地区城市规模大,人口数量多,需要来自全国的物资来保障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并非经济严重衰退,排除C项。故选D项。

    12.在唐代,政府对妇女的封赠不限从夫、从子,按就高不就低的原则施行。而宋代则遵循从夫,妇人的封赠以丈夫的官职为准,丈夫去世后才根据子孙的官职执行。这一变化(   

    A.重构了等级秩序 B.强化了封建纲常伦理

    C.削弱了官员特权 D.提高了妇女社会地位

    【答案】B

    【详解】根据材料在唐代,政府对妇女的封赠不限从夫、从子到了宋代演变为从夫可知,这一现象主要是受到理学的影响,宋代的规定进一步强化了纲常伦理,B项正确;材料与等级秩序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官员特权的信息,排除C项;这一变化可以看出妇女地位是降低了,排除D项。故选B项。

    13.据史料记载:殿庐幕次(宋代政治活动中的等待场所),三司官为一幕,枢密院为一幕,两省官为一幕……史中丞则独设椅子坐于隔门之内。这表明(   

    A.御史台是最高行政机构 B.武将参政权力被彻底剥夺

    C.空间分割体现事权分化 D.因循保守的政治风气浓厚

    【答案】C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朝(中国)。据本题材料概括得出主要结论是:宋朝政治活动的等待场所,三司官、枢密院、中书门下长官、御史中丞分别坐在不同地方,体现了财权、军权、行政权和监察权的分立,这种座次的空间分割体现出事权分化,C项正确;御史台为监察机构,并非行政机构,排除A项;材料并没有体现这些官员是文官还是武将,排除B项;材料三司、枢密院、中书门下长官和御史中丞分座体现事权分化,与保守的政治风气无关,且三司、枢密院分割宰相的财权和君权是宋朝政治制度特点,并非因循前代政治制度,排除D项。故选C项。

    14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这表明朝廷(   

    A.推崇儒家治国理念 B.强化权力的制衡

    C.对改革未形成共识 D.重视前朝的经验

    【答案】C

    【详解】根据材料“1069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进行变法革新。次年,司马光借给宋神宗讲解《资治通鉴》的机会,特意表彰萧规曹随的典故,并宣扬道者万世无弊的理念。并结合所学可知,萧规曹随指萧何创立了规章制度,死后,曹参做了宰相,仍照着实行,比喻完全按照前人的成规办事。道者万世无弊指的是道是万世都没有弊端的,出现了弊端是由于违背了道。结合所学可知,公元1069年,王安石开始变法。司马光虽然与王安石交情深厚,但政治主张不同,王安石驳斥司马光,批评了士大夫阶层的因循守旧,表明坚持变法不动摇。司马光见劝不动王安石,便向宋神宗进谏,并讲了萧规曹随的故事。宋神宗反问他:汉代如果永远遵守萧何的法规不变,能行吗?司马光说:汉武帝对高祖的约束之法多有改变,于是盗贼满天下;汉元帝改变了宣帝的政治,于是汉朝衰落下去。所以,祖宗之法是不能改变的,即提出道是万世都没有弊端的,出现了弊端是由于违背了道。由此可见,朝廷对改革未形成共识,C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推崇儒家来治理国家的内容,排除A项;材料的主旨信息是对于王安石变法的态度,并非强化权力的制衡,排除B项;材料涉及到了汉朝的改革经验,但并非材料主旨,材料主旨是强调宋朝廷对改革未达成统一,排除D项。故选C项。

    15.宋儒语录是宋代教师授课和师生问答对话的内容记载,门人弟子写入笔记时往往是直录老师的原话,虽然会有所加工,加以书面化,但仍保存了大量口语。理学语录著作在宋代被广泛编著与使用。这一现象的出现(    

    A.促进了理学的世俗化 B.完善了儒学的理论体系

    C.提高了民众道德修养 D.迎合了市民阶层的需要

    【答案】A

    【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宋代中国。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根据宋儒语录是宋代教师授课和师生问答对话的内容记载,……但仍保存了大量口语。可得出在学习理学过程中注重日常的教学,教学的内容更口语化,而不是艰涩难懂的理论,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推动理学的世俗化,A项正确;这一现象强调的并不是理论体系的完善,而是使理学更好地推广的问题,排除B项;这一现象与民从道德修养的提高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C项;市民需要的是市民文艺,而不是理学,排除D项。故选A项。

    16.下图是1953年在泉州发现的一处墓碑的残碑。经学者考证,部分碑文为:“……至于大德三年(1299年)内,悬带金字海青牌面(元朝颁发给使者的凭证),奉使火鲁设思田地(伊利汗国)勾当,蒙呤赞(伊利汗国君主)大王特赐七宝货物,呈献朝廷,再蒙旌赏…”据此可知   

    A.泉州是元朝重要的贸易港口

    B元朝与伊利汗国贸易很频繁

    C.元朝海上丝绸之路非常发达

    D元朝与伊利汗国有官方往来

    【答案】D

    【详解】根据题干悬带金字海青牌面(元朝颁发给使者的凭证),奉使火鲁设思田地(伊利汗国)勾当赞(伊利汗国君主)大王特赐七宝货物,呈献朝廷可知,元朝派遣使者前往伊利汗国,伊利汗国将货物呈现给元朝,D项正确;A项表述符合史实,但材料并不能说明泉州是重要的港口,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元朝与伊利汗国之间有官方往来,并不是贸易往来,排除B项;C项表述正确,材料不能体现元朝海上贸易的情况,材料只能体现出元朝与伊利汗国之间有官方往来,排除C项。故选D项。

     

    二、材料分析题(共0分

    17引经决狱又称春秋决狱,是指产生于西汉中期的一种以儒家经义为指导思想的审判方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有疑狱曰:“甲无子,拾道旁弃儿乙,养之以为子。及乙长,有罪杀人,以状语甲,甲藏乙。甲当何论?”仲舒断曰:“甲无子,振活养乙,虽非所生,谁与易之。《诗》云: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乙。”诏不当坐。

    ——摘编自董仲舒《春秋决狱》

    材料二  《春秋》之听狱也,必本其事而原其志。志邪者不待成,首恶者罪特重,本直者其论轻。

    ——摘自董仲舒《春秋繁露》

    材料三   故《春秋》之治狱,论心定罪。志善而违于法者免,志恶而合于法者

    ---摘自(西汉)宽《盐铁论·刑德第五十五》

    (1)材料可以反映出西汉的司法审判具有哪些特点? (4)

    (2)根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式。(8分)

    【答案】(1)依据:《春秋》之义。历史信息:皇帝具有最高司法裁决权;法律与经义的双向融合;成文法典没有实现全面的礼法结合。

    (2)评述: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式,依据儒家的德治理念,提倡教化而不尚刑罚,这是历史的进步。强调在定罪量刑时参考犯罪动机,具有一定合理性,是解决现存的法律制度与新确立的封建正统思想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但春秋决狱的根本就是要求用君臣父子之义去评判是非,决断善恶,实质是维护专制主义下的皇权不可侵犯,而且由于这种审判方式是依据儒家经义进行裁决,导致在君主专制的大背景下,对儒学经义的解释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皇权的需要,使得皇帝具有了合理的最高司法裁决权,容易造成司法标准的混乱,从而影响法律的公正施行。综上所述,春秋决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实质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应辩证、全面看待。

    【详解】(1)根据《春秋》之义,父为子隐,甲宜可知判决此案的依据为《春秋》之义。历史信息:通过皇帝下诏作出最后判决可知皇帝具有最高司法裁决权;根据经义与法律发生冲突时,经义承担起了法律的功能,可知法律与经义的双向融合;通过儒家思想对法律的渗透,通过诏令这一载体实现可知成文法典没有实现全面礼法结合。

    2)可选关键词:结合所学可知,董仲舒的春秋决狱的原则,是从《春秋》的具体故事、案例中引申出法律原则,引《春秋》中的具体先例来论述法律原则,也就是微言大义。可选择合理性、局限性、君主专制、礼法结合、儒家独尊、标准混乱等作为关键词。例如选择合理性和局限性,可从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式的积极和消极方面进行评述。结合所学可知,春秋决狱这一审判方式,依据儒家的德治理念,提倡教化而不尚刑罚,这是历史的进步,强调在定罪量刑时参考犯罪动机,具有一定合理性,是解决现存的法律制度与新确立的封建正统思想之间矛盾的有效方法。但春秋决狱的根本就是要求用君臣父子之义去评判是非,决断善恶,实质是维护专制主义下的皇权不可侵犯,而且由于这种审判方式是依据儒家经义进行裁决,导致在君主专制的大背景下,对儒学经义的解释很大程度上是服务于皇权的需要,使得皇帝具有了合理的最高司法裁决权,容易造成司法标准的混乱,从而影响法律的公正施行。综上所述,春秋决狱存在一定的合理性,但其实质是为了维护专制皇权,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应辩证、全面看待。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初国国民穷,“秦钱重,难用”,半两钱多次减重。武帝时,准许郡国铸造以“五”为文的新钱,废用半两钱。国那国铸币尺寸工艺不一,盗铸愈演愈烈。武帝发诏令,禁止都国铸钱,废止民间流通的其他钱币,只准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上林三官五铢铸工精细、钱形整齐,加铸外郭以减少钱文磨损、防止盗铸者减边盗铜。唐初,高祖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钱,形制上承袭北魏及隋五铢的风格和大小,重量明确规定为“二铢四絫,积十文重一两”。通宝钱使用翻砂法铸造,轮廓规整,制作精美,流通广泛,且为周边国家及地区所仿铸。

    ——摘编自王永生《三千年来谁铸币》

    材料二  北宋交于初为民间私发,后因交子铺户资财衰落、滥发诈伪,朝廷设立交子,以铁钱为准备金,限额发行交子于四川等铁钱流通区。交子于神宗时开始超额发行,不断贬值后全部作废。元朝沿袭宋金币制,发行宝钞,“以银为本”,“所辖之地莫不通行”。各路设钞库,储备钞本,若市面钞票过多,则“出银收钞”。纸钞为“一切给付”,同时禁止金银和铜钱的流通和出口。颁行《至元宝钞通行条画》等条例,规定私相买卖金银、伪造宝钞、官吏作弊等阻坏钞法行为的罚则。元初,百姓“视钞重于金银”;元中后期时局混乱,纸钞走向无本发行,终至物分腾涌,公私所积之钞,遂俱不行

    ——摘编自彭信威《中国货币史》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西汉与唐朝新币发行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相比北宋时期,元朝纸币发行的变化。

    (3)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货币制度建设的认识。

    【答案】(1)特点:中央统一发行;铸币技术先进、工艺精湛;全国范围使用,长期流通;铸币类型固定、币值稳定;明确使用规范;影响深远。

    (2)变化:准备金由铁钱变为白银;流通范围由区域性变为全国性;纸币由与金属货币并行到单一流通;制度更为完备。

    (3)认识:货币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立足服务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坚持稳定为先的价值追求;尊重民间创新;注重监管,维护货币信用秩序。

     

    【详解】(1)特点:根据材料武帝发布诏令,禁止都国铸钱,废止民间流通的其他钱币,只准使用上林三官铸造的五铢钱”“唐初,高祖下令铸造开元通宝钱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央统一发行;全国范围使用,长期流通;根据材料上林三官五铢铸工精细、钱形整齐,加铸外郭以减少钱文磨损、防止盗铸者减边盗铜”“通宝钱使用翻砂法铸造,轮廓规整,制作精美,流通广泛,且为周边国家及地区所仿铸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铸币技术先进、工艺精湛;铸币类型固定、币值稳定;明确使用规范;影响深远。

    2)变化:根据材料元朝沿袭宋金币制,发行宝钞,以银为本所辖之地莫不通行’”可知,准备金由铁钱变为白银;流通范围由区域性变为全国性;根据材料纸钞为一切给付,同时禁止金银和铜钱的流通和出口可知,纸币由与金属货币并行到单一流通;根据材料颁行《至元宝钞通行条画》等条例,规定私相买卖金银、伪造宝钞、官吏作弊等阻坏钞法行为的罚则可知,制度更为完备。

    3)认识: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货币制度建设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立足服务市场需求,灵活调整;坚持稳定为先的价值追求;尊重民间创新;注重监管,维护货币信用秩序等方面谈对货币制度建设的认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有学者在探讨中国古代的社会阶层与国家治理成效时,提出了以下观点

    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

    汉代政治权力的基础——中层的凝。

    东汉的缺失——上层与中层的断裂。

    唐代的用人——中层的变化。

    宋代的养士——中层的扩大。

    明清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断裂。

    ——据许倬云《历史分光镜》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拟论题并简要论述。(要求:论述须涉及两个及以上朝代,论题明确,史论结合,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论题:皇权与官僚集团的相互合作、彼此制约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

    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共议国事,执宰相之职。皇帝所颁政令,须经三省通过,皇权受到一定节制。皇帝与以丞相为首的整个官僚系统的相互合作、彼此制约,减少决策失误,保证国家权力机构的有序、有效运转。明朝废除丞相制度,由皇帝直接统领六部等具体行政机构。丞相制度的废除打破了固有的政治平衡,使国家缺少对皇权的制约机制,造成皇帝权力的高度集中。社会兴衰系于皇帝一身,皇帝政务繁多、难以应付,造成国家政治的种种不正常现象。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上层和中层,皇权与官僚集团的平衡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而政治平衡的打破终将导致政治的异变与腐化。

    示例二论题:官僚集团的建设有利于封建国家的社会治理。

    汉武帝时期推行察举制,考察被举者在乡里的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而后推荐为官或提拔任用。察举制以德行为选官标准,提高了人才选拔的整体水准;从基层选拔人才,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隋唐时期实行公开竞争、择优录取、唯才是举的科举制度,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局面,为国家开辟广阔的人才资源,使统治阶级不断更新,促进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相对缓和了阶级矛盾,有利于保持封建国家机器的活力与效率。官僚队伍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中间阶层,其素质关乎国家治理的优劣。选官制度关乎官员素质的优劣,影响行政机制的运行效能,选官制度的发展与完善有利于封建国家的政权稳固和社会治理的优化。

    示例三论题:官僚队伍的管理是影响封建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因素。

    示例四论题:社会阶层的上下流动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

    示例五论题:中国古代的基层治理是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

    【详解】论题:根据秦代的缺失——中层与下层的疏离。汉代政治权力的基础——中层的凝。东汉的缺失——上层与中层的断裂。等内容可得出皇权与官僚集团的相互合作、彼此制约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结合材料中的内容和所学,对历代皇权加强的措施进行分析,最后再总结得出,作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上层和中层,皇权与官僚集团的平衡有利于国家政治的良性发展,而政治平衡的打破终将导致政治的异变与腐化。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中统二年(1261年),立劝农司,以陈、崔斌等八人为使。…设大司农司,秩正二品,凡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悉掌之。至元七年(1270年)始立(大司农司),置官五员。十四年罢,以按靠司兼领劝农事。…二十年,又改立务农司,秩从三品,置达鲁花赤一员、务农使一员、同知二员。

    --(明)宋源、王柿《元史》

    材料二  诸县所属村幢,凡伍拾家立为壹社,不以是何诸色人等,并行入社。令社众推举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者,立为社长。…专一照管教劝本社之人务勤农业,不致惰废。如有不肯听从教劝之人,籍记姓名,候提点官到彼,对社众责罚。所立社长,与免本身杂役。年终考较,有成者优赏,急废者贵罚。

    --(元)完颜纳丹等《通制条格》

    以上材料为我们进行元朝重视农业生产的研究提供支撑,提取信息完成下表。

    研究提纲

    研究角度

    史料佐证

    1

     

    2

     

    3

     

    4

     

     

    【答案】(1)研究角度:政府管理机构。史料佐证:根据材料中统二年(1261年),立劝农司”“设大司农司,正二品”“二十年,又改立务农司,从三品可知元朝政府设置劝农司等机构专门负责农业相关事宜。

    2)研究角度:官员地位及职责。史料佐证:根据材料设大司农司,正二品,凡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悉掌之可知元朝的管理农业官员品级高,权力涉及多个方面。

    3)研究角度:基层管理。史料佐证:根据材料令社众推举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者,立为社长”“专一照管教劝本社之人勤农业,不致可知元朝政府重视农业,由社长专门负责督促社众农作。

    4)研究角度:农业管理比较全面。史料佐证:根据材料中统二年(1261年),立劝农司,以陈、崔斌等八人为使”“令社众推举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者,立为社长可知元代对农业非常重视,从上到下设立官职或社长。

    【详解】根据材料内容选取四个角度,如政府管理机构、农业官员地位及职责、基层管理、农业管理比较完善等角度展开,在根据角度提取信息。如

    1)研究角度:政府管理机构。史料佐证:元朝政府设置的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根据材料中统二年(1261年),立劝农司”“设大司农司,正二品”“二十年,又改立务农司,从三品可知元朝政府设置劝农司等机构专门负责农业相关事宜。

    2)研究角度:农业官员地位及职责。史料佐证:元朝管理农业的官员地位较高,权力较大。根据材料设大司农司,正二品,凡农桑、水利、学校、饥荒之事悉掌之可知元朝的管理农业官员品级高,权力涉及多个方面。

    3)研究角度:基层管理。史料佐证:元朝在基层设置社长劝课农桑。根据材料令社众推举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者,立为社长”“专一照管教劝本社之人勤农业,不致可知元朝政府重视农业,由社长专门负责督促社众农作。

    4)研究角度:农业管理比较完善。史料佐证:根据材料中统二年(1261年),立劝农司,以陈、崔斌等八人为使”“令社众推举年高、通晓农事、有兼丁者,立为社长可知元代对农业非常重视,从上到下设立官职或社长,农业管理比较完善。


     

    相关试卷

    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这是一份精品解析: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双十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