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卷(Word版附解析)
展开2022学年第二学期环大罗山联盟期中联考
高一年级地理试题
考生须知:
1.本卷共8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并填涂相应数字。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选择题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Ⅰ(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农业“接二连三”是指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第二产业)、销售和旅游(第三产业)合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右图所示的温州市泰顺县的“一鸣-云岚牧场”正是基于该模式发展的。完成下面小题。
1. 农村地区推进“接二连三”,对当地的主要有利影响有( )
A. 提高农作物单产 B. 推动逆城市化
C. 缓解劳动力外流 D. 缓解交通压力
2. 与温州市主城区相比,一鸣公司选择在泰顺县发展“接二连三”模式,主要原因是当地( )
A. 雨热同期-农产品品质好 B. 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
C. 环境优美-消费人群众多 D. 地价低廉-提高经济效益
【答案】1. C 2. D
【解析】
【1题详解】
农业“接二连三”是指将农产品生产、加工(第二产业)、销售和旅游(第三产业)合为一体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由此可知,农村地区推进“接二连三”能够延长产业链,增加农民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缓解劳动力外流,C正确;农村地区推进“接二连三”,对比传统农业延长产业链,无法提高单产,A错误;逆城市化使城市化后期出现的现象,与农村产业发展无关,B错误;农村地区推进“接二连三”能够延长产业链,没有改善交通情况,无法缓解交通压力,D错误。故选C。
【2题详解】
温州市主城区和泰顺县地理位置相近,没有明显气候差异,A错误;主城区交通便利,基础设施完善,B错误;主城区人口多,消费人群众多,C错误;与主城区相比泰顺县经济发展水平低,地价低廉,生产成本低,可以提高经济效益,D正确。故选D。
【点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1、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控制农村人口增长,提高人口素质;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加快农业技术的应用和推广 2、可持续发展农业,是指采取某种合理使用和维护自然资源的方式,实行技术变革和机制性改革 3、可持续农业是一种通过管理、保护、持续利用自然资源,并调整农作制度和技术
萨赫勒地区是北部非洲沙漠和草原的过渡地区,由于人口增长迅速,过度开发自然资源,土地荒漠化严重。完成下面小题。
3. 监测该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地理信息技术是( )
A. GIS B. GNSS C. BDS D. RS
4. 下列有利于该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的可行性措施是( )
A. 大力植树造林,禁止过度樵采 B. 全面封沙禁牧,促进草原恢复
C. 调整农业结构,禁止滥垦滥牧 D. 扩大耕地面积,保障粮食供应
【答案】3. D 4. C
【解析】
【3题详解】
监测土地荒漠化需要获取荒漠化土地的面积、方向等的变动数据,因此需要借助遥感(RS)拍照进行;全球定位系统(GNSS、BDS等)基本功能是导航定位,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数据分析,数字地球最大特征是模拟现实,D正确,ABC错误,故选D。
【4题详解】
大力植树造林,会导致水资源的短缺;不能进行全面封沙禁牧,不利于农业发展;调整农业结构,禁止滥垦滥牧,有利于生态环境改善,促进生态恢复;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土地肥力下降,土壤盐碱化和土地荒漠化,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睛】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的领域主要表现为: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可对农作物进行估产、有助于防灾减灾);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导航);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与服务,交通道路管理。
下图为我国川藏铁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5. 川藏铁路沿线的聚落主要布局在( )
A. 水运便利的河口三角洲平原 B. 水源充足土壤肥沃的绿洲上
C. 海拔较低热量较高的河谷中 D. 光照充足冰川广布的高山上
6. 影响川藏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有( )
①地形②城镇③植被④气候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5. C 6. A
【解析】
【5题详解】
川藏铁路穿过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等地形区,这些地区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所以川藏铁路沿线的聚落主要布局海拔较低、热量较高的河谷地区,C正确;川藏铁路大部分途径河流中上游地区,水运条件差,A错误;绿洲形成于沙漠地区,川藏铁路沿线无绿洲,B错误;冰川广布地区不适宜人类生存,城镇不会布局在光照充足冰川广布的高山上,D错误。故选C。
【6题详解】
铁路要建设在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处,川藏铁路跨越地形区地形起伏大,其走向受地形影响;阅读地图可知,川藏铁路串联起重要城镇,川藏铁路走向受城镇分布的影响,①②正确;植被、气候对铁路路线选择影响较小,不是影响川藏铁路走向的主要因素,③④错误,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睛】影响铁路走向的因素:一般经过人口稠密地区;尽量满足沿线对铁路运输的需要;线路要建设在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稳定处;线路要经过一些经济欠发达的地区,从而带动其经济发展。
下图为“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和2020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我国部分省区跨省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流动人口数量变化以上次普查为基准,负值为流出。完成下面小题。
7. 关于图示时期各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东北地区人口外流较严重 B. 黑龙江常住人口最少
C. 人口主要由东部流向西部 D. 北京市人口外流明显
8. 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主要原因有( )
A. 交通发达,流动便利 B. 生态环境好,人口容量大
C. 政府鼓励,政策引导 D. 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
【答案】7. A 8. D
【解析】
【7题详解】
据图可知,第七次人口普查,东北三省跨省流动人口为负值,人口外流现象较严重,A正确;图中可知黑龙江人口外流数量最大,不可得知黑龙江常住人口最少,B错误;人口迁移主要由西部流向东部,C错误;北京市跨省流动人口为正值,人口以流入为主,但人口流入减少,D错误。综上所述,BCD错误,故选A。
【8题详解】
2000~2010年,广东省经济发展速度快,经济活力强,就业机会多,对人口迁入吸引力强,因此广东是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的省份,D正确;广东省与东部其它发达地区相比,交通发达程度并不占有明显优势,因此交通发达、出行方便不是广东成为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省份的主要原因,A错误;由于广东经济发展速度快,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城市用地紧张,在生态环境和居住条件方面不具有优势,B错误;2000~2010年,在政府鼓励、政策引导方面,广东可能占有一定先发优势,但与沿海其它省市差别不大,因此政府鼓励、政策引导不是广东成为跨省人口流入最多省份的最主要原因,C错误。综上所述,ABC错误,故选D。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一般认为,人口迁移是推力(或排斥力)和拉力(吸引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往往经济因素起着非常重要的影响。(1)自然生态环境因素:自然条件的优势程度、自然资源、环境恶化、自然灾害等。(2)经济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差异、收入的差异、就业、交通、区域开发等。(3)政治因素:经济政策和人口政策、战争、政治中心的建立和迁移等。(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等。
2022年新疆棉花产量占全国棉花总产量90.2%,棉花单产、商品量、调出量连续27年居全国首位。近年来新疆大力推广棉花机械化生产。图为新疆主要棉花产区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9. 与人工作业相比,新疆采取机械化采收棉花,带来的主要积极影响有( )
A. 提高棉花的品质 B. 减少农药使用量 C. 提升棉花的单产 D. 推进规模化生产
10. 影响新疆棉花主要分布在盆地边缘的主导因素是( )
A. 光照 B. 水源 C. 交通 D. 市场
【答案】9. D 10. B
【解析】
【9题详解】
新疆采取机械化采收棉花,对提高棉花品质关系不大,影响棉花品质的主要是气候因素,A错误;机械化和农药使用量关系不大,B错误;棉花单产的提高来自于精耕细作或培育良种等方面,和机械化关系不大,C错误;机械化能扩大生产规模,进行规模化生产,D正确。故选D。
【10题详解】
新疆的光照普遍充足,不是棉花分布在盆地边缘的主导因素,A错误;新疆位于我国西北内陆,降水稀少,在盆地边缘地区有冰川融水,灌溉水源充足,B正确;新疆交通线都是沿绿洲分布,基本都在盆地边缘,和棉花分布关系不大,C错误;新疆棉花的市场在东部沿海地区,新疆远离消费市场,D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分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条件包括气候、水资源、地形、土壤;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市场需求、交通、国家政策、农业生产技术、劳动力。自然条件中的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各地区由于热量、光照、水分条件的差异形成了农业生产极为明显的地域性。
下图为我国部分城市群空间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1. 对图中城市群战略发展方向判断正确的有( )
A. 甲-引进高新技术,发展重化工业 B. 乙-承接东部产业,扩大区域差异 C. 丙-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D. 丁-依托土地资源,扩大耕地面积
12. 与乙城市群相比,甲城市群发展的区位优势有( )
①科学技术水平较高②资源环境承载力大③交通方式更加多样④单位土地价格较低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1. C 12. C
【解析】
【11题详解】
读图可知,甲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战略发展方向是调整产业结构,优先发展现代服务业,信息科技行业,不是发展重化工业,A错误;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战略发展方向是承接东部产业,发展高新技术,缩小区域差异,B错误;丙是辽中南城市群,辽中南是我国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其工业内部重工业比例高,应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的比例,发展新兴工业,C正确;丁是天山北坡城市群,位于我国西部边疆地区,可依托"一带一路”,加强对外联系,而不是扩大耕地面积,D错误。故选C。
【12题详解】
甲是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乙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珠江三角洲城市群科技水平较高,①正确;我国的资源分布情况是北多南少,所以珠三角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小,②错误;与长江中游城市群相比,珠江三角洲城市群位于沿海地区,有优良海港,运输方式多样,③正确;珠三角地区经济发达,城市化水平高,单位土地价格较高,④错误。综上所述①③正确。故选C。
【点睛】环境承载力的主要影响因素有科技发展水平、地区开放程度、人口的生活消费水平、自然资源等。
下图为我国南海地理位置图。我国人民在南海的活动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完成下面小题。
13. 下列岛屿中属于南海诸岛的是( )
A. 钓鱼岛 B. 黄尾屿 C. 赤尾屿 D. 永兴岛
14. 南海诸岛开发利用普遍面临岛上水资源较少的情况,主要原因是( )
A. 年降水量稀少 B. 海水污染严重
C. 岛屿面积较小 D. 河流含沙量大
【答案】13. D 14. C
【解析】
【13题详解】
我国南海诸岛包括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和南沙诸岛。钓鱼岛、黄尾屿、赤尾屿属于中国东海,ABC错误;永兴岛属于我国南海诸岛,D正确;故选D。
【14题详解】
南海诸岛属于热带雨林气候,降水丰富,A错误;南海诸岛岛屿面积小,河流较少,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C正确;海水污染严重不是岛上水资源较少的主要原因,B错误;汇入南海的主要河流有珠江、韩江以及中南半岛上红河、湄公河和湄南河,这些河流含沙量很小,D错误。故选C。
【点睛】南海诸岛纬度低,气温高,降水多,海岛面积小,降落到地表的水大部分流入海洋中。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简图,图中虚线为“秦岭-淮河”一线。完成下面小题。
15. 图中甲、乙、丙、丁、戊5个省中属于中部地区的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16. 与戊省相比,丙省的突出环境问题有( )
①水土流失②水资源短缺③山体滑坡④大气污染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15. B 16. D
【解析】
【15题详解】
根据图中地理位置或轮廓,可知甲为陕西省、乙为山西省、丙为河北省、丁为河南省、戊为湖北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中位于中部地区的省有山西、河南和湖北3个省。B正确,排除ACD,故选B。
【16题详解】
丙为河北省,位于北方地区,戊为湖北省,位于南方地区,首先是北方地区降水少于南方地区,河北省的水土流失弱于湖北省,水资源较湖北省缺乏,①错误,②正确;河北省以平原为主,山地较少,湖北省山地较多,则河北省的山体滑坡较轻,③错误;河北省位于京津唐工业基地,工业较发达,生产生活排放废气多,大气污染较湖北严重,④正确;排除ABC,故选D。
【点睛】我国中部地区的省区有:黑龙江、吉林、江西、山西、河南、湖北、安徽、湖南和湖北。
下图为南美洲部分区域简图,智利位于南美洲西海岸,是重要的农产品出口国。完成下面小题。
17. 与出口新鲜蓝莓、樱桃相比,智利向我国出口葡萄酒多采用( )
A. 空运 B. 铁路 C. 海运 D. 公路
18. 与乙附近海岸线相比,甲附近海岸线( )
A. 流水侵蚀强,海岸线较曲折 B. 冰川侵蚀弱,海岸线较平直
C. 风力侵蚀弱,海岸线较曲折 D. 海浪侵蚀强,海岸线较平直
【答案】17. C 18. B
【解析】
【17题详解】
新鲜蓝莓、樱桃易腐烂,对运输时间要求很高,可以采用空运,而葡萄酒不易变质,保质期长,可采用海运,C正确;智利到我国跨太平洋,没有直接相连的铁路和公路,BD错误;故选C。
【18题详解】
根据图中信息,可知乙处海岸线更曲折,甲处海岸线较平直,AC错误;海岸遭冰川侵蚀弱,就较为平直,B正确;海浪侵蚀强会导致海岸线曲折,D错误;故选B。
【点睛】铁路的优点:运量大、速度快、运费低、连续性好;公路的优点:机动灵活、周转速度快、装卸方便、适应性强;水路的优点:运量大、投资少、成本低;航空的优点:速度快、运输效率高。
下图为我国东部沿海平原某大城市的空间结构演化示意图,该城市发展历史悠久,甲乙丙丁是该城市四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建成区。完成下面小题。
19. 形成时间最早的建成区及其主要有利条件是( )
A. 甲河流交汇 B. 乙地形平坦 C. 丙土地广阔 D. 丁公路便利
20. 推测丙建成区的主导产业有( )
A. 制造业 B. 种植业 C. 渔业 D. 金融业
【答案】19. A 20. A
【解析】
【19题详解】
据课本知识可知,河流的供水条件和水运条件往往是决定早期城市形成必要条件。据图示信息可知,甲建成区离河流最近且临河分布,判断甲建成区形成时间最早,A正确。四地均位于平原,临近公路,排除BD,土地广阔一般不是影响城市形成的主要因素,排除C。故选:A。
【20题详解】
甲乙丙丁是我国东部沿海平原某大城市四个不同时期形成的建成区,且该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因此推测该城市经济比较发达,第二第三产业占比高,排除BC,又因丙建成区占地面积较大,因此应该为第二产业,A正确,排除D。故选A。
【点睛】影响城市形成的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河流、气候、地表形态、矿产资源;社会经济条件:交通区位、经济基础、生产方式及政治和文化历史等。
二、单项选择题Ⅱ(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21. 小明同学上网搜索发现,内蒙古某地原本平整的大草原上,出现了许多大小深浅不一的坑,如图所示。牧民与牛羊行走时不得不小心避开这些坑。推测当地出现许多大小深浅不一的坑的主要原因是( )
A. 冬季寒冷干燥,冰雹多发 B. 过度开采矿产,地表沉降塌陷
C. 全年干旱少雨,风蚀强烈 D. 过度放牧牛羊,草原大幅枯萎
【答案】B
【解析】
【详解】冰雹为强对流天气,冬季寒冷是不可能出现此现象的,A错误;内蒙古矿产资源丰富,过度开采矿产,产生矿坑,地表沉降塌陷,B正确;全年干旱少雨,风蚀强烈,则同一个地方,坑的大小应是差异不大,C错误;过度放牧牛羊,草原大幅枯萎,也不会出现坑洞,D错误;故选B。
【点睛】矿产资源开发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大气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生态破坏(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
相对湿度是指空气中水汽含量与当前温度下空气所能容纳的最大水汽含量的比值。城区的相对湿度往往小于郊区,被称为城市的“干岛效应”。完成下面小题。
22. 城市化往往会加强“干岛效应”,主要原因是( )
A. 下渗增加 B. 降水减少 C. 地表径流减少 D. 蒸发减少
23. 缓解城市“干岛效应”的有效途径有( )
A. 使用室内空气加湿器 B. 增加绿化用地
C. 引导市区的人口外迁 D. 拓宽城市道路
【答案】22. D 23. B
【解析】
【22题详解】
钢筋水泥筑成的不透水下垫面,下渗少,A错误;干岛效应与热岛效应通常是相伴存在的。由于城市的主体为连片的钢筋水泥筑成的不透水下垫面,因此,降落地面的水分大部分都经人工铺设的管道排至他处,形成径流迅速,缺乏天然地面所具有的土壤和植被的吸收和保蓄能力。因而平时城市近地面的空气就难以像其他自然区域一样 ,从土壤和植被的蒸发中获得持续的水分补给。这样,城市空气中的水分偏少,湿度较低,形成孤立于周围地区的“干岛”。故形成干岛不是因为降水减少,B错误;下渗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C错误;水随着地表径流快速流走,蒸发少,D正确;故选D。
【23题详解】
使用室内空气加湿器,仅对于室内生活,不对室外,A错误;绿化面积增加,蒸腾作用增强,空气湿度增加,B正确;人口外迁,对“干岛”没有影响,C错误;拓宽城市道路,导致钢筋水泥筑成的不透水下垫面增加,更加干旱,D错误;故选B。
【点睛】水循环的环节:蒸发、降水、水汽输送、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等。
下图为我国黄土高原局部略图,当地年降水量约500毫米。完成下面小题。
24. 近年来,图中多地推广无人机喷洒农药,为了降低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无人机喷洒时间及原因正确的是( )
A. 白天,增加农药蒸发量 B. 夜间,增加农药蒸发量
C. 白天,减少农药蒸发量 D. 夜间,减少农药蒸发量
25. 图中各地农业生产部署较好地体现因地制宜的是( )
A. 甲-土层深厚,种植水稻 B. 乙-临近河流,饲养奶牛
C. 丙-起伏较大,种植果树 D. 丁-地势开阔,种植甘蔗
【答案】24. D 25. C
【解析】
【24题详解】
由题目可知,为了降低农药导致的环境污染,无人机喷洒时间应当是夜晚,因夜晚气温低,蒸发弱,可以减少农药蒸发量,从而减小农药对大气造成的污染,D正确,ABC错误;故选D。
【25题详解】
由材料可知,当地为我国黄土高原局部地区,水稻属于水田作物,黄土高原为旱地,种植小麦,A错误;读图可知,乙地海拔较高,离河流较远,B错误;丙地地势起伏较大,适宜种植果树,C正确;甘蔗属于南方作物,黄土高原位于北方,不满足甘蔗种植的热量条件, D错误;故选C。
【点睛】影响农业区位的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土壤、市场、交通运输、政策、科技、劳动力价格等。气候、热量、光照、降水等气候因素对农业区位的影响极大。不同动植物的生长发育要求不同的气候条件,而气候条件的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差异。
非选择题部分
三、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5分)
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下图为中亚地区略图。乙地是重要的小麦生产地,主要出口周边国家。
(1)甲地年降水量____(填“大”或“小”)于200mm,当地主要植被类型是____,说出当地植物为适应自然环境可能具备的特征及其作用____。
(2)简述乙地出口小麦的有利区位条件。
(3)乙河流向大致是____(填“自东南向西北”或“自西北向东南”),说出由于乙地过度发展灌溉农业,下游地区易出现的环境问题____。
【答案】(1) ①. 小 ②. 温带荒漠 ③. 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减少蒸腾;覆盖白色茸毛,抵抗灼热;肉质茎叶,储藏水分;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2)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夏季光热充足,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廉价,国际市场需求大,市场距离近。
(3) ①. 自东南向西北 ②. 河流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水资源短缺,水污染(土壤污染),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沙漠化)(风沙危害加剧),下游湖泊(湿地)萎缩。
【解析】
【分析】本题以中亚地区为背景材料,涉及等值线的判读、植被特征、农业区位因素以及农业生产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与运用地理知识,区域认知与综合思维的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读图可知,甲地地处内陆,降水小于200㎜,当地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植被类型是温带荒漠,当地植物为适应干旱的自然环境可能具备的特征及其作用有叶面积缩小或退化,呈鳞片状或为刺,为的是减少蒸腾;覆盖白色茸毛,抵抗灼热;肉质茎叶,利于储藏水分;发达的根系,以便从土壤的深处或广大面积的土壤中吸取水分。
【小问2详解】
乙地出口小麦的有利区位条件可以从自然因素与社会经济两方面作答;读图可知,临近河流,有灌溉水源;温带大陆性气候,夏季光热充足;土地面积广,土地资源丰;劳动力廉价;国际市场需求大,市场距离近。
【小问3详解】
从图中可知乙河注入咸海,故河流流向大致是自东南向西北,由于乙地过度发展灌溉农业,下游地区易出现的环境问题包括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农业灌溉过度导致河流径流量减少,地下水位下降,引水过度,水资源短缺;人类活动多,会造成水污染,土壤污染;农业生产破坏大量的植被,导致植被退化,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荒漠化或土地沙漠化;此处风力强盛,土地沙漠化使得沙源物质增多,风沙危害加剧;河流注入下游湖泊水量减小,导致湿地萎缩。
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福建土楼形成于宋元时期,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的大型围拢状建筑,形态独特,被称为中国传统民居的瑰宝。左图为福建土楼聚落景观图,右图为地形剖面示意图。
(1)土楼多在____季(填“夏”或“冬”)建设,以减少气候对施工的影响。当地土质____(填“黏重”或“疏松”),利于就地取材夯筑。土楼的一、二层不开窗,最高处设有瞭望台,主要目的是防____(填“洪”或“盗”)。土楼屋顶坡度较大,利于____。土楼中部露天,主要作用是____。因土楼内部多木质结构,在聚落中布局水井便于____。
(2)从地形角度,分析福建土楼多建在山脉南坡的主要原因。
(3)与坡耕地相比,从水循环角度分析梯田水土流失较轻的原因。
【答案】(1) ①. 冬 ②. 黏重 ③. 盗 ④. 排水 ⑤. 采光 ⑥. 防火
(2)位于向阳坡上,可以获得充足的光照;地处夏季风迎风坡,降水较多;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可减少冬季风的影响;坡上地势起伏较大,利于排水。
(3)降低地表径流流速,增加下渗,将更多雨水转化为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流量,减轻流水侵蚀
【解析】
【分析】本题以福建土楼相关材料为背景,设置3道题目,知识点涉及地域文化景观形成的原因、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和类型、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等内容,考查学生地理知识的迁移与调动能力,蕴含综合思维、区域认知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小问1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土楼是由生土夯筑而成,福建处在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不利于生土夯筑,冬季建设,能够减少气候对施工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当地水热条件较好,风化作用强烈,淋溶作用强,土壤多为红壤,质地黏重,利于就地取材夯筑。土楼的一、二层不开窗,最高处设有瞭望台,盗贼难以进入,可以起到防盗的目的,防洪主要使土楼建筑在山坡处,排水条件好,能够起到防洪的目的;当地降水较为丰富,土楼屋顶坡度较大,利于排水。当地纬度位置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土楼中部露天,主要作用是满足采光的需求。土楼内部多木质结构,易发生火灾,在聚落中布局水井便于取水救火(防火)。
【小问2详解】
福建土楼多建在山脉南坡的主要原因从地形对光照、季风的影响分析。从地形剖面示意图可知,土楼选址在向阳的山坡上和夏季风的迎风坡,阳坡有利于获取充足的光照,迎风坡能够获得较多的降水,且山坡地势起伏大利于排水;加上选址位于冬季风背风坡,山地可以阻挡冬季风的侵袭,保护聚落免受低温影响。
【小问3详解】
梯田水土流失较轻的原因主要从地表径流、地下径流分析。修建梯田后,梯田可以拦截一部分的地表径流,增加下渗量,地表径流量减小,可减轻地表流水对土壤的侵蚀搬运作用;梯田内坡度较小,地表径流流速减慢,对土壤的侵蚀作用减弱。
2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巴西铁矿丰富,钢铁产量大。a铁矿出产的铁矿石经粉碎后与水混合,以泥浆的形式通过管道运至下游的b港,该管道是世界最长的铁矿运输管道。下图为巴西两大铁矿产区示意图。
(1)巴西国内人口分布差异巨大,在亚马孙河流域,尽管地势____,但气候过于____,草木繁茂,疟蚊危害重,人口密度低。在东南沿海地区,过量的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落后,表现出了____城镇化的特点。
(2)与甲矿区相比,乙矿区钢铁工业更发达的主要区位条件有:靠近____产区,燃料运费较低;人口众多,____丰富;沿海经济发达,____广阔;发展历史较早,____配套完善,技术较先进;管道、____、海运等交通联运,便于产品出口。
(3)与铁路运输相比,说出从a矿到b港采用管道运输铁矿石的优点。
(4)从劳动力就业角度,分析巴西钢铁工业发展对城市化的促进作用。
【答案】(1) ①. 低平(平坦) ②. 湿热(高温多雨) ③. 虚假
(2) ①. 煤炭 ②. 劳动力 ③. 市场 ④. 生产(基础设施)(相关产业) ⑤. 铁路
(3)①成本低③运量大④损耗少⑤安全性高
(4)钢铁工业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钢铁工业促进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大量就业岗位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城市人口比重上升。
【解析】
【分析】本大题以巴西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人口分布、城镇化特点、工业区位特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工业发展对区域的影响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应用地理基本知识分析图文材料的能力。
【小问1详解】
巴西国内人口分布差异巨大,在亚马孙河流域,为平原地区,但是属于热带雨林气候,气候湿热,草木繁茂,疟蚊危害重,不适合人类生产生活,故人口密度低。在东南沿海地区,由于城乡经济发展差异巨大,过量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明显超过了国家经济发展的承受能力,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相对落后,城镇化水平超出经济发展水平,属于虚假或者超前城镇化。
【小问2详解】
甲矿区位于亚马逊平原,乙矿区位于东南地区,乙矿区的钢铁工业更发达,主要是因为乙矿区靠近煤炭产区,燃料运费较低,生产成本较低;东南为人口密集分布区,劳动力丰富;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对钢铁的需求量大,市场广阔;东南地区开发早,工业发展历史较早,基础设施配套完善,技术较先进;图中有管道、铁路和海运等交通,交通便利,便于产品出口。
【小问3详解】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管道运输可实现全天候运输,运量大;管道为封闭式运输,损耗少;管道运输成本较铁路运输低,运输安全性高。
小问4详解】
钢铁工业发展,可以提供大量就业岗位,促进劳动力就业;钢铁工业需要工人们对服务业的需求大,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促进经济发展;提供的大量就业岗位会吸引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城市人口比重上升,促进城镇化水平的提高。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 这是一份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Word版附解析),共1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53天,约为一个月, 图示地貌属于, 该煤层形成古地理环境是, 海蚀柱的形成顺序从先到后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4温州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上学期期中联考地理含答案,共4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图示地貌属于〔 〕, 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海蚀柱的形成顺序从先到后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含答案): 这是一份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地理试卷( 含答案),共2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 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纸, 图示地貌属于〔 〕, 该煤层形成的古地理环境是, 海蚀柱的形成顺序从先到后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