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24.唐诗三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导学案1)01](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3916/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及答案
展开学习重难点:
1.诵读诗歌,引导学生理解诗意,体味诗情,明确诗歌主旨,并积累名句。
2.理解诗歌的思想内容,把握作者和思想感情。
模块
自学内容﹡学法指导﹡随堂笔记
互动策略
明确目标
一、激趣导入,明确目标
1:品读诗歌准确、精炼的语言。
2:体会作者关心民生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明确目标,圈出关键词。
自学汇报
二、自学交流,整体感知
1. 杜甫(712-770),字 ,自称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 ”。 诗风“ ”,语言精炼传神,对后世诗人影响极大,他被誉为“ ”。
2.搜集本文的背景资料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即杜甫在草堂定居后的第二年八月。当时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杜甫流寓成都三年,靠亲戚朋友帮助维持生活。这年春天,杜甫求亲告友,好不容易在城西七里的浣花溪边找到一块荒地,盖起了一间茅屋,总算有了个栖身之所。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又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诗篇。
3.题解:《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歌”指 ,是 的一种。
4.给下列画线字的注音:
怒 号 挂 罥 长 林 梢 庇 护
突兀 布衾 三 重 茅 沉塘坳
飘 转 俄 顷 丧 乱 广 厦 见 此屋
课前每小组派代表把答案书写到黑板上,同组间可以纠错补充。
组内派1名同学展讲。
小组长检查组员导学案完成情况。
合作交流
展示提升
三、小组合作,疏通文意
1.划节奏
(1)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 (2)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3)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2.解释加点的词语
(1)号( )(2)三重茅 ( )(3)公然( ) (4)俄顷 ( ) (5)墨 ( ) (6)衾( )
3.结合课文注解,翻译课文
(1)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
(2)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3)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风雨不动安如山!
四、合作探究,把握主旨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为什么说这两句诗是咏雪的千古名句?
2.“风掣红旗冻不翻”写出了边塞怎样的情景? ’
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
五、拓展延伸,小结反思
假如我们能够穿越时光的隧道,回到一千多年前,站在诗人杜甫的面前,你想对这位可敬的老人说些什么?
小组合作,大号在黑板上完成知识梳理。
每小组选派一名小号同学展讲。
各组质疑交流
达
标
检 测
六、达标检测,巩固提高
1、第一节中作者用哪个词语来描写秋风?
2、为什么用“怒号”而不用“猛烈”或是“凶猛”等词语呢?
3、“卷”和“吹”相比较,在描写风之猛烈上哪个词更好?
4、还有哪些动词用得好?
七、作业设计 1.默写背诵这篇短文 2.完成本课学案
独立完成
目标
反思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及答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及答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自主学习,课后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轻松预习,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学案: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卖炭翁学案,共1页。学案主要包含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讲授,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朗读宝](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31c23b6141fe3610b7ae5ce90bd68e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