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下载
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复习最新名校古代诗歌鉴赏模考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复习最新名校古代诗歌鉴赏模考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01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复习最新名校古代诗歌鉴赏模考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02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复习最新名校古代诗歌鉴赏模考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03
    还剩5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复习最新名校古代诗歌鉴赏模考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3新高考复习最新名校古代诗歌鉴赏模考练习(共七大题,附参考答案),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2023浙江省临海,2023河北沧州高三下调研模考,2023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二模),2023广东湛江高三二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新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练习

          班级       考号        姓名       总分     

    一、2023浙江省临海、新昌两地5月适应性联考

    阅读下面两首宋词,完成15-16题。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辛弃疾)

    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屋上松风吹急雨,破纸窗间自语。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布被秋宵梦觉,眼前万里江山。

    鹧鸪天·博山寺作(辛弃疾)

    不向长安路上行,却教山寺厌逢迎。味无味处求吾乐,材不材间过此生。宁作我,岂其卿,人间走遍却归耕。一松一竹真朋友,山鸟山花好弟兄。

    [注]两词均作于辛弃疾四十岁左右遭谗落职、赋闲归隐江西上饶一带之时。

    15.下列对这两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清平乐》上阕通过环境的萧索破败,渲染了荒凉孤独的气氛,为下阕回忆自己一生奔走因事却遭罢官而归隐作衬托铺垫,全词伤感消沉

    B.《鹧鸪天》“岂其卿”的意思是“何必是别人”,即不愿效仿他人,表现了作者要保持独立自我的人格,绝不趋炎附势的精神。

    C.两首词都运用了拟人手法《清平乐》第四句“自语”二字,将风吹纸响拟人化了;《鹧鸪天》第二句用山寺之“厌”显示词人时常流连于周围山水。

    D.《清平乐》采用的是词的一般写法,即上阕写景,下阕抒情;《鹧鸪天》则精选意象和典故表达情感,记叙、议论、抒情相结合。

    16.两首词是辛弃疾同一时期的作品,有人认为两词在“入世”“出世”的观念上相矛盾,你认为矛盾吗?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

     

     

     

     

     

     

    二、2023山东省考前30天冲刺卷2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15-16题。

    南乡子[注]

    苏 轼

    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余。卧听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床头几卷书。

    搔首赋归欤。自觉功名懒更疏。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

    注:此词作于熙宁十年,当时苏轼在徐州太守任上。

    1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发端写凉簟、清风,其意境与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相似。

    B.“昼睡余”“晚衙无一事”“徐徐读尽”等语句表现出词人公务不多,比较清闲。

    C.词人自觉建功立名没有指望,加之性情闲散随意,因而产生归隐田园的想法。

    D.本词上片重记事,叙词人任上之闲;下片重议论,抒怀明旨,全词脉络清晰。

    16.“若问使君才与术,何如?占得人间一味愚”三句包含了怎样的意蕴?请简要分析。

     

     

     

    三、2023福建省部分地市高三适应性考试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6题。

    感天动地窦娥冤(第四折节选)

    相关前情:窦天章问蔡婆,你六十开外的人了,家中有钱,为何嫁了老张又谋害他?蔡婆回答不曾许他。窦天章弄明原委后说,你那媳妇就不该招认药死公公了。窦娥鬼魂于是上前说明:当日问官要打俺婆婆,我怕他年老受刑不起,因此咱认做药死公公,委实是屈招个!

    (唱)

    [梅花酒] 你道是咱不该这招状供写的明白。本一点孝顺的心怀,倒做了惹祸的胚胎。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第一要素旗枪鲜血洒,第二要三尺雪将死尸埋,第三要三年早示天灾。咱誓愿委实大。

    [收江南] 呀,这的是“衙门从古向南开,就中无个不冤哉!”痛杀我娇姿弱体闭泉台,早三年以外,则落的悠悠流恨似长淮。

    [鸳鸯煞尾] 从今后把金牌势剑从头摆,将滥官污吏都杀坏,与天子分忧,万民除害。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可怜他无妇无儿,谁管顾年衰迈!再将那文卷舒开,(带云)爹爹也,把我窦娥名下,(唱)屈死的招伏罪名儿改。

    注:第四折是全剧的结局,写卖天章考取功名后,做了提刑肃政廉访使,出使楚州。卖蛾的魂魄托梦给父亲诉说冤情,卖天章重新复查此案,为卖蛾平反冤案。

    15.下面对曲子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梅花酒]里,卖蛾剖白自己屈招的原因,讲明曾经抱有“覆勘”幻想,将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封建吏治。

    B.[收江南]把俗谚的“有理无钱莫进来”改成“就中无个不冤戒”,将卖蛾的陈情申诉升华到新的高度,加大了对元代黑暗现实的针眨力度。

    C.[鸳鸯煞尾]中作者借卖蛾之口表达了变革现实、改造吏治的愿望,并开出了疗救的药方:杀尽贪官污吏,与天子分忧,为万民除害。

    D.[鸳鸯煞尾]和第三折中的[滚绣球·有日月朝暮悬]都表现出卖蛾刚强不屈的反抗精神和善良孝顺的高尚品格。

    16.王国维说:“元曲之佳处何在?一言以蔽之日:自然而已关。”请结合所选《卖蛾冤》第四折节选的内容,简要分析“自然”是如何体现的。

     

     

     

     

     

     

     

     

    四、2023河北沧州高三下调研模考

    阅读下面这首元诗,完成下面小题。

    插秧妇

    戴良

    青袱蒙头作野妆,轻移莲步水云乡。

    裙翻蛱蝶随风舞,手学蜻蜓点水忙。

    紧束暖烟青满地,细分春雨绿成行。

    村歌欲和声难调,羞杀扬鞭马上郎

    【注】①紧束:指扎束秧把。②暖烟:玉的代称。此指柔嫩秧苗翠绿如玉。③细分:精心细致地分秧栽插。④马上郎:指骑马的富家公子哥儿。

    15.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中“野妆”展现插秧女素朴、自然的美感,“莲步”勾勒出插秧女轻盈、洒脱的劳动风姿。

    B.颈联中描写秧苗栽种后的情景,“青满地”“绿成行”写出秧苗的勃勃生机,充满乡野清新之气。

    C.尾联运用对比,描写富家公子难以应和插秧女的歌声,意在嘲笑富家公子不通民乐。

    D.这首诗格调轻快,描写出了农事生产的愉悦感,语言清丽,声调流转,富有民歌情调。

    16.此诗的颔联和杨万里《插秧歌》中的“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都描写了插秧时节劳动者的形象,请比较其手法的异同。(6分)

     

     

     

     

     

     

     

     

    五、2023湖南省怀化市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15~16题。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怀良人

    葛鸦儿

    蓬鬓荆钗世所稀,布裙犹是嫁时衣。

    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底不归?

    【注】①胡麻:芝麻。民间流传有“种时夫妇两手同种,其麻倍收”的说法。

    15.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王诗题为“闺怨”,开头却说“不知愁”,似乎违反题面,其实是作者有意为之,目的是突出女子家境优裕。

    B.王诗用细腻而含蓄的笔触,描写闺中女子的心理状态及其微妙变化,耐人寻味。

    C.葛诗第三句诗人运用民间传说来写“怀良人”之情,十分巧妙,收到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效果

    D.“正是归时底不归”实暗含“感此伤妾心,坐愁红颜老”意,与题面“怀良人”正合。

    16.请简析两首诗中女主人公形象的异同。(6分)

     

     

     

     

     

     

    六、2023广东湛江高三二模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5-16题。

    水调歌头·多景楼  

    陆游

    江左占形胜,最数古徐州。连山如画,佳处缥渺著危楼。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千里曜戈甲,万灶宿貔貅

    露沾草,风落木,岁方秋。使君宏放,谈笑洗尽古今愁。不见襄阳登览,磨灭游人无数,遗恨赔难收。叔子独千载,名与汉江流。

    [注]①这首词作于陆游镇江通判任上,陆游陪同镇江知府方滋(即“使君”)登楼宴游,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②徐州:这里指镇江,东晋南渡,曾以徐州治镇江。③貔貅:猛兽,喻指勇猛的战士。④叔子:西晋大将羊祜,字叔子,镇守襄阳,曾登临兴悲。

    15.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开篇由“江左”而“古徐州”,由“连山”而“危楼”,词人的笔触由近到远,最后点题。

    B.下片用风露草木点明季节时令,词人从历史过渡到了现实的生活情景,叙写这次宴游。

    C.“古愁”启“襄阳登览”,“今愁”慨言当前。古今之愁纷至,词人心有不平却并不灰心。

    D.词人借羊祜的典故劝勉同来登楼的镇江知府,希望他及早为北伐做好部署,建万世之功勋。

    16.本词与姜夔《扬州慢》开篇同样是从地理形势写起的,但两首词在气象和情韵上有不同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

     

     

     

     

     

     

     

     

    七、2023湖北省新高考协作体4月联考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官亭夕坐戏简颜十少府

    杜甫

    南国调寒杵,西江浸日车。客愁连蟋蟀,亭古带蒹葭。

    不返青丝鞚,虚烧夜烛花。老翁须地主,细细酌流霞

    [注]①此诗作于大历三年(768年)秋末在夔州时,诗人于官亭坐候颜十少府不至,故戏为此简。少府:唐代为县尉的通称。②日车:太阳每天运行不息,故以“日车”喻之。③青丝鞚:青色丝绳的马络头,借指坐骑。④须:等待。⑤流霞:传说中天上神仙的饮料,借指美酒琼浆。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出句,以寒秋时的捣衣声渲染了冷落、萧索的氛围。

    B.首联对句,描绘了一幅日沉江水的画面,意境悲壮苍凉。

    C.颜十少府未如约而至,诗人空等一场,故说“虚烧夜烛花”。

    D.尾联,诗人仍期盼颜十少府到来,两人细细对酌美酒琼浆。

    16.请简要赏析诗歌颔联。(6分)

     

     

     

     

     

     

     

     

     

    附:参考答案

    一、

    15.

    【参考答案】 A

    【解析】从结语的转笔“眼前万里江山”可知“全词伤感消沉”错误。

    16.

    【参考答案】

    示范一:不矛盾。

    ①(清平乐》表面写英雄失意的窘迫生活和一事无成的平生遭际(1分),但笔风一转却写梦中惊醒,仍不忘祖国河山,不忘恢复的进取之情(1分),全词的主调是入世的(1分);

    ②(鹧鸪天》表面上抒发的是出世之情,实际上是怨词反说(1分)。“味无味”“宁作我”、“松竹花鸟”是“兄弟朋友”等句表面上写安于平淡生活的归隐之乐,实际上自喻遭受排挤而退闲的不得已(1分),饱含忧世爱国之意和对当权者的激愤之情,入世之心仍炽(1分)。

    示范二:矛盾。

    ①《清平乐》表面写英雄失意的窘迫生活和一事无成的平生遭际(1分),但笔风一转却写梦中惊醒,仍不忘祖国河山,不忘恢复的进取之情(1分),全词的主调是入世的(1分);

    ②《鹤鸪天》写日日游山拜庙,与山林为友、与花鸟为伴(1分),不去结交权贵,却在归耕(归隐)的生活中自得其乐(1分)。全词尽显出世之情(1分)。

    【简析】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写独宿博山王氏庵的感受。上片以所见所闻渲染寂寞荒凉的环境和气氛;下片写白发苍颜、壮志难酬的愤慨心情,最后表现虽处境悲凉但雄心不减的可贵精神。 这首词感情浓烈,语言平淡,环境气氛的渲染非常出色,抒主人公的心理描述和形象刻画是十分成功的,在稼轩的爱国作品中,别具一格,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鹧鸪天·博山寺作》:此词开篇总述词旨,以下层层递进,表明归隐之由、归隐之乐。先从养生处世的哲理之道点明缘由;再由宁可保持独立品操、岂可依附权贵,说明走向归耕的必然;末以欣喜松竹花鸟,体现归耕林泉的激情雅趣。全词语言通俗,运用侧面烘托,表现仕途人情之可畏。

    【译文】

    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饥饿的老鼠绕着床窜来窜去,蝙蝠围着昏黑的油灯上下翻舞。狂风夹带着松涛,犹如汹涌波涛般放声呼啸;大雨瓢泼而下,急促地敲打着屋顶;糊窗纸被风撕裂,发出呼啦啦的声音,仿佛在自言自语。

    从塞北辗转江南,如今归隐山林,已是容颜苍老,满头白发。一阵凄冷的秋风吹透了单薄的布被,突然惊醒,眼前依稀还是梦中的万里江山。

    鹧鸪天·博山寺作

    不在往临安的路上奔波,却多次往来于山寺以致它都厌于逢迎我了。在有味与无味之间追求生活乐趣,在材与不材之间度过一生。

    我宁可保持自我的独立人格,也不趋炎附势猎取功名。走遍人间,过了大半生还是走上了归耕一途。松竹是我的真朋友,花鸟是我的好弟兄。

    二、

    15.

    【参考答案】 A

    【解析】对意境的理解有误。“凉簟碧纱厨。一枕清风昼睡余”写初秋的黄昏,词人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一枕清风”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这两句营造了一种凉爽、舒适的气氛。而“红藕香残玉簟秋”写的是荷花凋谢、竹席浸凉的秋天,空灵蕴藉。该句不仅点明了萧疏秋意的时节,而且渲染了凄清、悲凉的环境气氛,对词人的孤独闲愁起到了衬托作用。所以这两首词的意境不同

    16.

    【参考答案】①这三句的意思是:如果要问使君我的才华能力怎么样,我只拥有人间全部的愚笨罢了;②表达了词人保持自我,不因外物而放弃个性的人生态度;③词人自嘲,表现出词人虽仕途不顺而能保持旷达的心境;④表现了词人怀才不遇的愤懑。

    【赏析】 上片写初秋的黄昏,苏轼在碧纱帐里一觉醒来,枕边微凉的'秋风也吹不尽浓浓的睡意,于是继续躺在凉席之上,听外面公堂一片寂静,他知道这意味着今晚不用上堂处理公事了。这是一个清闲的黄昏。“一枕清风”是苏轼比较喜欢用的一个词组和意象,诗里多次用到。它把晚风吹拂下那种清爽而又舒畅的困意表达得淋漓尽致。“卧听”二字表现出苏轼起床的慵懒和悠闲,也说明他早就料到今天“无一事”的状况了。这里实是反用古人之意,古人常用“晚衙”来叹息公务繁忙,而苏轼却道“卧听”“无一事”,一种超脱的感觉就上来了,于是他徐徐起身,半躺半靠着看起了床头的书卷。这里一个“尽”字,再次把这种悠闲无止境放大,拉长。

    下片开始议论,“归欤”二字直接点明了议论的主题,也就是他心中追求功名与早日归隐二者之间的矛盾。“自觉”句表面上是一种自嘲,说自己对功名日渐疏懒,但实际上却是一种窃喜,窃喜自己终于能够看破功名,心无挂碍了。正式由于这种无挂碍的心态,当别人问及“使君”的才学时,苏轼才能通达、释然而略带自嘲地说自己是“占得人间一味愚”。言外之意,在他看来,是否有才学并不重要,但自己到现在才看破功名,这才是真的“一味愚”。整个下片议论,表面上看都是自嘲,在贬低自己,实际却是在表达一种摆脱尘世功名束缚的愿望,同时也是在庆幸自己已经慢慢摆脱了这些束缚。

    【译文】 簟席生凉,碧纱橱帐,白日里闲眠醒来,枕边轻风拂床。躺在床上听闻向晚的衙门里没什么公事,慢慢地,把床头的几卷书给看完了。抓着脑袋吟诵起归隐的诗句来,自己感到对功名利欲已经没多少兴趣。假如有人问起我的能风如何,只不床是一个愚字罢了。

    三、

    15.

    【参考答案】D

    【解析】[滚绣球] 没有表现出窦娥的善良、孝顺。而是窦娥对天地的指责,她这样相信天地鬼神,结果天地鬼神好坏不分,是非颠倒,窦娥表示强烈的不满。

    16.

    【参考答案】

    ①曲词念白贴近生活,质朴自然,通俗易懂。表现在多用口语、俗语,不堆砌辞藻,明白如话。如“我只道官吏每还覆勘,怎将咱屈斩首在长街”中“每”“怎将咱”;

    ②曲词念白符合人物身份、个性,人物情感真实自然。如“嘱咐你爹爹,收养我奶奶”充分展示出窦娥作为儿媳孝顺婆婆的善良品性;

    ③曲词念白依据情境转换自如,如[鸳鸯煞尾]唱词中间,窦娥忽然记起一件事,就用念白嘱咐父亲收养蔡婆,之后又接着用唱词衔接。

    四、

    15.

    【参考答案】C

    【解析】“嘲笑富家公子不通民乐”错,“羞杀扬鞭马上郎”的意思是富家公子游手好闲、闲散无聊,在勤劳美好的插秧女面前应非常惭愧,突出了插秧女的可贵和可敬。

    16.

    【参考答案】相同点:①都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戴诗中描写女子插秧时,裙摆像蝴蝶一样随风抚摆,插秧的动作如同蜻蜓点水,生动形象。杨诗中,将“笠”和“襞”比喻为“兜鍪”和“甲”,写出了农夫插秧时作战般的紧张感;②都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手法。戴诗中描写了女子插秧时的动作美,杨诗中正面描写农夫穿戴的笠和蓑,突出了农夫抢插秧苗的迫切情态。

    不同点:杨诗中还采用了侧面衬托。杨诗中以雨之大衬托出农夫抓紧农时,插秧不辍的形象,体现了农夫吃苦耐劳的精神。

    【补充注释】

    [1]青袱:青色头巾。野妆:指村妇劳作时的装扮。

    [2]莲步:旧指美女的脚步。水云乡:水田。

    [3]村歌:指秧歌。和(hè):跟着唱。

    【作者简介】戴良(1317—1383年),字叔能,浦江建溪(今浙江省诸暨市马剑镇)人。元代著名诗人。曾任淮南江北等处行中书省儒学提举,后至吴中,依张士诚。又复泛海至登莱,拟归元军。元亡,隐居四明山。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太祖召至京师,欲与之官,托病固辞。致因忤逆太祖意入狱。待罪之日,作书告别亲旧,仍以忠孝大节为语。次年(1383年),卒于狱中。或说系自裁而逝。

    诗文多为悲凉感慨、颂扬与怀念故元之作,寓磊落抑塞之音。曾学医于朱丹溪,学经史古文于柳贯、黄溍、吴莱,学诗于余阙,博通经史,旁及诸子百家,诗文并负盛名,其诗尤胜。《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称“其诗神姿疏秀,亦高出一时”。著有《春秋经传考》《和陶诗》《九灵山房集》等。

    【赏析】

    这是一首格调轻快、形象鲜明、富有民歌情调的作品,诗以极浪漫生动的笔触,描绘出一个美丽的乡村少妇,边插秧边唱歌的动人景象。诗中“野妆”的少妇如山野的春花,有一种素朴、自然的美感,而插秧这种辛苦的劳动被主人公表现成既象舞蹈,又如刺绣一般的艺术创造活动,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感。结尾两句,少妇的歌声“难和”进一步哄托出其容貌美丽和歌声的优美,“马上郎”所以被“羞杀”,不仅是难和村妇歌声,更重要的是村妇无论是外貌妆扮,还是插秧的劳动、婉转的歌喉都是那么完美,有一种劳动者才可能有的美感和活力,这使游手好闲的公子哥不能不自惭形秽。作品语言清丽、声调流转,继承了《采莲曲》、《陌上桑》等南朝民歌的传统。

    五、

    15.

    【参考答案】A

    【解析】“目的是突出女子家境优裕”错误。“不知愁”反映了少妇的年轻、不经世事,与后文“悔”形成对比。

    16.

    【参考答案】

    :孤单寂寞,思念丈夫。(2分)

    :葛诗女主人公是底层劳动妇女,她贫困潦倒,鬓云散乱,头上别着自制的荆条发钗,身上穿着嫁时衣;王诗女主人公是上流贵妇,她天真浪漫,富于幻想,看到陌头杨柳返青,想到年华空逝,无奈懊悔。(4分)

    【参考译文】

    《闺怨》--王昌龄

    闺中少妇未曾有过相思离别之愁,在明媚的春日,她精心装扮之后兴高采烈登上翠楼。忽见野外杨柳青青春意浓,真后悔让丈夫从军边塞,建功封侯。

    《怀良人》--葛鸦儿(唐代女诗人)

    满头的秀发如今乱如飞蓬,买不起首饰,只好自己用荆条折成了发钗别在头上,像这样的贫穷人家,世上真是少有的啊。连一件像样的衣裙都没有,还穿着出嫁时娘家陪送的布裙,而今那样的衣装已经没有人再穿了。已经到了春耕的时候,该播种芝麻了,然而丈夫在外,谁来和我一起播种呢?按说现在已到了丈夫回家的时候了,为什么还不见回来呢?

    六、

    15.

    【参考答案】A

    【解析】“词人的笔触由近到远”分析不当,不是“由近到远”,应是“由远到近”。

    16.

    【参考答案】①本词开篇由广阔空间着笔,滚滚长江,莽莽群山,一片苍莽,气象宏大;《扬州慢》开篇用笔从容平缓,追溯扬州昔日的盛况;②本词勾勒眼前江山,意在引出历史上的风流人物,昂扬慷慨,在悲壮中蕴含着雄健之气;《扬州慢》则用扬州昔日的繁华反衬今日的凄凉,萦绕着伤悲气息,表达了黍离之悲。

    【创作背景】孝宗隆兴元年(公元1163年)陆游三十九岁,以枢密院编修官兼编类圣政所检讨官出任镇江府通判。当时金兵方踞淮北,镇江为江防前线,而多景楼在镇江北固山上甘露寺内。孝宗隆兴二年十月初,陆游陪同知镇江府事方滋登楼游宴时,内心感叹而写下此词赋。

    【参考译文】江东一带据有险要形势的地方,第一要数像屏障般雄伟的镇江。山挽山,山连山,就像画图般莽莽苍苍,云渺渺,水隐隐,景色美处耸立着高高的楼房。战事又起,战鼓号角声面对着风显得格外悲壮。烽火连天,明明灭灭隔江相望,如烟往事,遥想起孙权、刘备在此地共商破曹大事。当年孙刘联军的军容啊,银戈金甲千里都闪着光芒。军士野宿,万灶烟腾,正如同今日宋军一样。

    露珠结在草上,风吹黄叶飘荡,正当金秋时光。方滋啊,你的气魄真宏大豪放。感今愁,怀古忧,全被你谈笑间一扫而光。君不见羊祜曾登临岘山,观赏襄阳?那无数登山贤士早涅末无能。他们的遗恨难收,空令人黯然神伤。独有羊祜千年传扬,他的英名如同浩浩汉江千古流长。

    七、

    15.

    【参考答案】B

    【解析】“意境悲壮苍凉”错,“西江浸日车”突出了暮色的幽暗苍凉而非悲壮。

    16.

    【参考答案】①视听结合,富于变化。“客愁连蟋蟀”写听觉所闻,“亭古带兼葭”写视觉所见;②炼字精当。用一“连”字,倍增客情悔切,愁绪无边。用一“带”字,愈觉亭畔苍凉;③意象典型。选取“蟋蟀”“兼葭”典型意象,既突出了季节特征,又渲染了诗人的愁思。

    【解析】描写角度看,“客愁连蟋蟀”,客居他乡,愁思绵绵,和蟋蟀的愁鸣连成一片;写听觉所闻。“亭古带兼葭”,古亭沧桑,周围满是蒹葭,更显苍凉;写视觉所见。此联视听结合,富于变化。 炼字角度看,用一“连”字,使客居愁情和蟋蟀的愁鸣连成一片,更显愁思无边无际,倍增客情悔切,愁绪无边。用一“带”字,把古亭蒹葭连成一片,愈觉亭畔苍凉。诗句炼字精当。 意象角度看,选取“蟋蟀”“兼葭”这些秋天的典型意象,既突出了悲秋的萧瑟苍凉的季节特征,又渲染了诗人的客居愁思。意象典型。

     

     

     

    相关试卷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名校最新模考试题练习(精选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名校最新模考试题练习(精选六大题,附参考答案和解析),共5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最新名校模考练习(共6首,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最新名校模考练习(共6首,附参考答案),共5页。

    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最新名校模考试题练习(附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2024届高考复习古代诗歌鉴赏最新名校模考试题练习(附参考答案),共5页。

    语文朗读宝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