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外国诗两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导学案9-七年级语文下册统编版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2/14247040/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及反思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案及反思,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预习成果展示,学写诗歌,拓展延伸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导学案 主备:陈正宝 组别:七年级语文 班级: 姓名:学习目标:
1、了解普希金的生平及创作情况。理解诗歌中所蕴涵的哲理。
2、诵读、品读诗歌,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诗中蕴涵的思想感情和哲理;拓展延伸,尝试写诗,以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3、学习诗人的乐观精神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重点:有表情的朗读诗歌。
难点:理解诗歌所蕴涵的哲理。学习过程 学法指导
资料助读1 走近作者
普希金(1799——1837),俄罗斯伟大的民族诗人、小说家,史称“俄罗斯文学之父”。俄罗斯文学语言的创建者和奠基人。他出身于贵族地主家庭,一生倾向革命,与黑暗专制进行着不屈不挠的斗争,他的思想与诗作,引起了沙皇俄国统治者的不满和仇恨,他曾两度被流放,始终不肯屈服,最终在沙皇政府的阴谋策划下与人决斗而死,年仅38岁。其代表作有:诗歌《自由颂》、《致大海》、《致恰达耶夫》等,以及诗体小说《叶普盖尼•奥涅金》,长篇小说《上校的女儿》等。他一生创作了近800首优秀的抒情诗篇,被誉为“诗歌的太阳”。
2、写作背景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这首诗写于普希金被沙皇流放的日子里,是以赠诗的形式写在他的邻居女儿的纪念册上。那时俄国革命正如火如荼,诗人却被迫与世隔绝。在这样的处境下,诗人却没有丧失希望与斗志,他热爱生活,执着地追求理解,相信光明必来,正义必胜。他这首《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诗问世后,成为许多人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3、学法
在自主学习中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懂诗义——读出情感——读出哲理;在合作互动中通过:读诗——说诗——悟诗——品诗,进一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
一、预习成果展示:
1、填空:《假如生活欺骗了你》选自 作者是 国诗人 。代表作有:诗歌《 》、《 》、《 》等。
2、读准字音,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
欺骗( ) 忧郁( ) 瞬息( ) 怀恋( )
3、读出节奏,组内练习朗诵,在合作互动中展示。 二、请用你最好的状态自读本诗,写下你对本诗的感悟。交流感受。
1、 读一读,看谁读得准、读出节奏,读出情感。
2、 结合诗中几个关键词和句好好咀嚼和体味,探讨一下这首诗给我们的启迪是? 三、学写诗歌1、请以“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为题写几句诗。示例: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仿写:
无须抱怨,更不要放弃!
相信付出总会有回报:
阳光总在风雨后。
2、请以“假如生活重新开头”为题写几句诗。
3、仿填诗歌
假如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要_______,不要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相信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未选择的路》导学案 1、在自主学习中反复诵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清思路——读懂结构——读出情感——读出哲理;2、在合作互动中进行:读诗——说诗——悟诗——品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诗歌鉴赏能力。【学习目标】⑴ 了解诗人和诗人创作此诗的背景。⑵ 掌握象征手法的运用,提高赏析诗歌的能力。⑶ 在诵读中感悟出本诗蕴含的哲理。【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感悟诗中蕴含的哲理。学习难点:对象征的理解;诗人为什么重点写那一条“未选择的路”。【自主学习案】一、朗读指导 ①读音正确 ,声音洪亮。②把握好感情基调的变化。③读出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的美感。1、边读边借助注释,读懂诗意。2、诗中的“路”有什么含义?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你能从学过的课文中举出类似的例子吗?提示:诗人这种言在此而意在彼的手法就是象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含义(抽象)寄托在一个实实在在(具象)的物体上表达。二、知识链接走近作者:弗罗斯特(1874-1963),美国诗人。生于加利福尼亚州,11岁父亲去世,随母亲到英格兰马萨诸塞州定居。在哈佛大学肄业二年,曾前后做过纺织工人、教员,经营过农场,并开始写诗。他徒步漫游过许多地方,被认为是“新英格兰的农民诗人”。他的诗歌往往以描写新英格兰的自然景色或风俗人情开始,渐渐进入哲理的境界,诗风质朴无华,细致含蓄耐人寻味,著名诗集《山间》《白桦树》《西去的溪流》等。肯尼迪总统得知诗人弗罗斯特逝世说:“他的离开让我们所有人都变贫穷了。但是,他将不朽的诗篇馈赠给了自己的祖国,这是美国人民汲取快乐和智慧的不竭之源。他曾经拥有过梦想,有自己的路要走,然而现在他却睡着了。” 如今弗罗斯特在文学界享有的地位和声誉依然有增无减,他的诗歌仍被广泛传诵着。三、基础积累1)填空:《未选择的路》是 国诗人 写的一首具有象征意味的 诗。2)读准字音,给下面加横线的字注音。弗 ( ) 涉足( ) 伫立( ) 萋萋( )幽寂( ) 延绵( )3)联系语境理解下列词语的含义。涉足:伫立:萋萋:幽寂:【课堂探究案】一、合作探究1、读出节奏,在诗中划分停顿符号,在合作互动中展示。 2、全诗共四小节,你能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每一小节的意思吗?3、熟读课文,从文中找出自己最喜欢的语句,告诉大家,并说说理由。 二、精读精练1、指名朗读第一节, “久久”要重读,读出诗人面对选择时的慎重思考,语调要舒缓。诗中围绕“路”来写,每节的侧重点都不同,你能说出第一节的侧重点吗?2、指名朗读第二节, “荒草萋萋”、“ 幽寂”、“ 诱人”、“ 美丽”、“ 很少”应重读,读出诗人坚定的语气。第二节,诗人说另外一条路“荒草萋萋,十分幽寂”,为什么又说它“显得更诱人,更美丽”?他为什么要选择这条路?从诗人的选择看,他是个怎样的人?如果是你,你会选择哪条路?为什么?3、齐读三、四节, “改日”、“难以”、“轻声叹息”、“一生”应重读,用舒缓的语气读出诗人的留恋与遗憾。这两节诗显然侧重于“未选择的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4、怎样理解“而我选择了人迹更少的一条,从此决定了我一生的道路”? 三、主题阅读1、诗人选择了自己的路,可为什么诗题却取为“未选择的路”?为何还要留下一条路等改日再见?2、本诗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品读诗句,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诗人? 四、拓展延伸1、古今中外,许多诗人作家对“路”都有过精彩的描写,你能说出一些吗?2、在你的生活经历中,有几次重要的选择?你是如何做出选择的?围绕“选择改变人生”这一主题,说出你心中的故事。【课堂训练案】1.选出加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 )
A.欺骗(piàn) 忧郁(yù) 来临(lín) 镇静(zhèn)
B.瞬息(shùn) 怀恋(liàn) 涉足(shè) 丛林(cónɡ)
C.幽寂(yōu) 伫立(chù) 足迹(jì) 诱人(yòu)
D.萋萋(qī) 污染(rǎn) 叹息(tàn) 路径(jìng)
2. 下列诗句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A. 但我知道 / 路径延绵 / 无尽头B. 而我 / 选择了 / 人迹更少的 / 一条C.它荒/草/萋萋,十分/幽寂 D. 我将 / 轻声叹息 / 将往事回顾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诗人仅描绘选择,而不说面临的选择内容是什么,使此诗具有了内涵的开放性。
B.这首诗具有象征意味,读后让人深思。
C、“我将轻声叹息将往事回顾”是诗人对自己年轻时错误选择的悔恨。
D、“但我知道路径延绵无尽头,恐怕我难以再回返”说明选择其中一种意味着对另一种的放弃,选择时应当慎之又慎。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有感情的朗读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合作研讨,交流展示,达标测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教学设计,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点,学习难点,学习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文档详情页底部广告位](http://img.51jiaoxi.com/images/257d7bc79dd514896def3dc0b2e3f598.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