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防城港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广西防城港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防城港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考试时间:75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O :16 Na: 23 Mg:24 S: 32 Cl:35.5 Cu:64
第I卷(选择题)
一、单选题(每题3分,20小题,共60分,每道题仅有一个正确选项,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到答题卡中)
1.材料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合理使用材料可以改善人类生活。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北京冬奥会火炬使用的碳纤维材料属于金属材料
B.金属材料都是导体,非金属材料都是绝缘体
C.光导纤维具有传能传像等多种功能,但遇NaOH溶液易“断路”
D.玻璃是混合物,有固定的熔点
2.下列反应中既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又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
A.氢氧化钾与硫酸的反应 B.碳酸钠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
C.镁条在空气中燃烧 D.Ba(OH)2•8H2O与NH4Cl反应
3.小明参观了举世瞩目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该机场建设时应用了许多先进技术,其中之一是“重载水泥混凝土铺面技术“。普通水泥属于( )
A.硅酸盐 B.硅单质 C.二氧化硅 D.石膏
4.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对下列做法或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做法或现象
解释
A
节日燃放的烟花五彩缤纷
钠元素的焰色为绿色
B
硝酸铵化肥安全改性处理后施用
硝酸铵受热或撞击易爆
C
食盐中添加碘酸钾
碘酸钾属于营养强化剂
D
铝制餐具不宜长时间存放碱性食物
碱性物质能腐蚀铝制品
5.用所给试剂与图示装置能够制取相应气体的是(夹持仪器略)( )
A
B
C
D
X 中试剂
浓盐酸
浓硫酸
双氧水
浓氨水
Y 中试剂
MnO2
C2H5OH
MnO2
NaOH
气体
Cl2
C2H4
O2
NH3
化学键
键能/kJ·mol-1
H-H
436
N-H
391
N≡N
946
6.工业合成氨的反应为N2(g)+3H2(g)⇌2NH3(g),已知下列化学键的键能(拆开或形成1 mol化学键所吸收或放出的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反应为吸热反应
B.该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
C.1 molN2 和3molH2反应放出92 kJ热量
D.生成1 mol NH3放出92 kJ热量
7.下列图示实验正确的是( )
A
B
C
D
制取并收集HCl
实验室制氨气
除去Cl2中的HCl
分离液体混合物
8.化学中常用类比的方法可预测许多物质的性质,下列各组类比中正确的是( )
A.钠与水反应生成和,推测: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
B.由,推测:
C.由与不反应,推测:与不反应
D.由,推测:
9.我国科学家被遴选为“全球青年化学家元素周期表硫元素代言人”。某小组同学利用反应:S+2H2SO4(浓)3SO2↑+2H2O,进行如图所示的含硫物质的转化实验(夹持装置略)。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试管①中,浓硫酸体现了强氧化性和脱水性
B.试管②中,溶液褪色,体现+4价硫元素的氧化性
C.试管③中,有淡黄色沉淀出现,体现-2价硫元素的还原性
D.烧杯中的反应为SO3+2NaOH=Na2SO4+H2O
10.常温下,下列物质可用铁制容器盛装的是( )
A.盐酸 B.硫酸铜溶液 C.氯化铁溶液 D.浓硫酸
11.SO2和在生活和科学研究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关于SO2说法错误的是( )
A.食品中添加适量的SO2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
B.工业制备硫酸产生的含SO2的尾气大量排放至空气中会形成酸雨
C.SO2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不能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
D.SO2使品红溶液褪色后,加热可使溶液再次变红
12.制取硝酸铜的以下三种方案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①2Cu+O22CuO,CuO+2HNO3=Cu(NO3)2+H2O
②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③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A.三种方案中所涉及的反应都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B.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②>①>③
C.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②产生的有害气体比③多
D.三种方案中,①方案最优
13.2022年11月29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我国6名航天员首次实现太空会师。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活性炭可用于吸附航天舱中异味
B.可用作宇航乘组的供氧剂
C.镁铝合金可用作飞船零部件材料
D.可用作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
14.下列实验目的、操作、现象及结论合理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现象及结论
A
检验CO还原Fe2O3的生成物中是否含有Fe3O4
取反应后的固体溶于稀盐酸,滴加KSCN溶液
若溶液变红色,则还原产物中含有Fe3O4
B
比较Fe3+和I2氧化性强弱
向FeCl3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
若溶液变蓝色,则氧化性:Fe3+>I2
C
检验FeCl3溶液中是否含有Fe2+
向溶液中滴加酸性KMnO4溶液
若紫红色退去,则溶液中含有Fe2+
D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CO
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
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含有CO
15.下列有关硫元素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或描述正确的是( )
A.硫黄矿制备硫酸经历两步:
B.酸雨与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硫元素以单质的形式进入土壤中
C.闪锌矿(ZnS)遇到硫酸铜溶液转化为铜蓝(CuS),说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
D.在燃煤中加入石灰石可减少SO2排放,发生的反应为
16.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 )
A.含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12C
B.HF的电子式:
C.Cl-的结构示意图:
D.CH4分子的比例模型:
17.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4.8LCO2中O原子数目为NA
B.氮气所含的氮原子数为NA
C.100mL浓度为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数目为0.02NA
D.等物质的量的CO和N2含有的原子数都为2NA
18.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图1:闻氯气的气味 B.图2: 验证Cu与浓硝酸反应的热量变化
C.图3:干燥SO2 D.图4:实验室制氨气
1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A.铁与稀盐酸反应:
B.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
C.溶液跟氨水反应:
D.钠与水反应:
20.如图所示的原电池装置,两电极分别为 Zn 和石墨棒,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如图所示,对此装置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电流流动方向为:X→外电路→Y→溶液→X
B.若两电极分别为 Zn 和石墨棒,则 X 为石墨棒,Y 为 Zn
C.移向 X 电极,Y 电极上有氢气产生
D.若Zn电极消耗6.5 g,外电路转移0.1 mol e-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填空题(共40分)
21.(本题10分)材料与生活、生产息息相关,目前使用的材料主要有:金属材料、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复合材料等。
(1)硅酸盐材料是重要的传统无机非金属材料,也是日常生活、交通工具、建筑行业等不可缺少的材料之一。下列不属于传统硅酸盐产品的是______(填写序号)①光导纤维②水泥③玻璃④陶瓷
(2)玻璃是重要的建筑和装饰材料,玻璃属于__________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雕花玻璃的花纹是利用氢氟酸对普通玻璃中的二氧化硅的腐蚀作用而制成的,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氮化硅是一种高温陶瓷材料,它的硬度大、熔点高,化学性质稳定。工业上普遍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氮化硅,该反应属于化学反应基本类型中的___________反应;已知氮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则氮化硅的化学式为__ ___。
22.(本题10分)根据原电池原理,人们研制出了性能各异的化学电池。
锌铜原电池装置示意图如图1。
(1)Zn片作_______(填“正极”或“负极”)。
(2)Cu片上发生反应的电极反应式为 。
Zn片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3)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_______的转化。
(4)某锂-空气电池的总反应为,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字母)。
a. 锂片作负极 b.发生还原反应
23.(本题12分)浓硫酸能使蔗糖、纸屑、棉花等有机物炭化。在浓硫酸使蔗糖炭化实验中,产生了许多气体使炭体积膨胀。且闻到有刺激性气味,某同学猜测气体中可能含有SO2和CO2等,为此,该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检验气体的成分。
实验时,在试管中先加入适量的蔗糖(C12H22O11),再滴入少量的水,混匀,最后加入一定量的浓硫酸,迅速塞好橡皮塞,振荡试管,将产生的气体通过甲、乙、丙、丁四个洗气瓶。
(1)滴加少量水的目的是为了使反应温度迅速升高,以利于反应进行,写出该试管中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中体现的浓硫酸的特性是_______。
(2)装置乙中的酸性KMnO4溶液的作用是 ,不能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酸性KMnO4溶液的理由是 _______。
(3)产物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 ;
对应的离子方程式: 。
四、原理综合题(共8分)
24.(本题8分)恒温恒容下,将2mol气体A和2mol气体B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
(1)2min内,B的转化率为 ___________。
(2)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消耗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 x=___________。
(3)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气体密度不再变化 B.压强不再变化
C.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 D.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
化学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1.C【详解】A.碳纤维材料属于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故A错误;
B.有些非金属材料可以导电,如石墨、超导陶瓷等,故B错误;
C.光导纤维的成分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所以遇NaOH溶液易“断路”,故C正确;
D.玻璃是混合物,没有有固定的熔点,故D错误;
2.C【详解】A.二者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为中和反应,且为放热反应,但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不符合题意;
B.反应为复分解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二氧化碳,没有元素的化合价变化,为非氧化还原反应,B不符合题意;
C.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发生了变化,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反应放出热量,为放热反应,C符合题意;
D.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没有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属于非氧化还原反应,D不符合题意;
3.A【详解】制造普通水泥的主要原料为黏土、石灰石、石膏,水泥属于硅酸盐产品;硅、二氧化硅均不属于硅酸盐,石膏是硫酸盐不是硅酸盐,A满足;
4.A【详解】A.钠元素的焰色为黄色,A错误;
B.硝酸铵不稳定,易爆炸,需改性后才能施用,B正确;
C.碘酸钾能补充碘的摄入,属于营养强化剂,C正确;
D.铝、氧化铝都能够与碱反应,能够被碱腐蚀,所以铝制餐具不适合于蒸煮和存放碱性食物,D正确;
5.C【详解】A.浓盐酸与二氧化锰反应制氯气必须在加热条件下,且氯气可溶于水,收集氯气不能用排水法,选项A错误;
B.乙醇消去制乙烯需要加热,选项B错误;
C.双氧水分解制氧气制取装置用固液不加热制气体,收集氧气可用排水法,选项C正确;
D.氨气极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选项D错误;
6.B【分析】反应N2(g)+3H2(g)⇌2NH3(g),断开旧化学键需要吸收的能量为的946kJ/mol+3×436kJ/mol=2254kJ/mol;形成新化学键放出的能量为6×391kJ/mol=2346kJ/mol,即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2346kJ-2254kJ=92kJ,由此分析解答。
【详解】A.由上述分析可知,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错误;
B.反应放热,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故B正确;
C.由于反应为可逆反应,1 molN2和3molH2反应放出热量小于92kJ,故C错误;
D.生成2molNH3时放出的热量为92kJ,生成1 mol NH3放出46 kJ热量,故D错误;
7.C【详解】A.A装置由于HCl极易溶于水,故需防倒吸装置,即烧杯中的导管需接一倒扣的漏斗,A错误;
B.加热NH4Cl得不到氨气,需加热NH4Cl和Ca(OH)2的混合物,B错误;
C.除去氯气中的氯化氢用饱和食盐水,洗气装置长进短出,C正确;
D.采用蒸馏法分离互溶的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时,蒸馏烧瓶中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在蒸馏烧瓶支管口,D错误;
8.D【详解】A.不是所有金属与水反应都生成碱和,例如铜和水不反应,A错误;
B.次氯酸钙在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B错误;
C.硝酸钡中硝酸根离子能把二氧化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和钡离子生成硫酸钡沉淀,C错误;
D.碳酸钠和稀盐酸生成氯化钠、水、二氧化碳,D正确;
9.C【详解】A.在试管①中发生反应S+2H2SO4(浓)3SO2↑+2H2O,浓硫酸得到电子被还原产生SO2,故浓硫酸仅体现了强氧化性,A错误;
B.在试管②中看到酸性KMnO4溶液褪色,是由于SO2具有还原性,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故体现+4价硫元素的还原性,B错误;
C.在试管③中,SO2与Na2S在溶液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产生S,S是不溶于水的淡黄色固体,因此看到有淡黄色沉淀出现,S元素化合价由Na2S的-2价变为S单质的0价,这体现-2价硫元素的还原性,C正确;
D.在烧杯中SO2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4价的Na2SO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应为SO3+2NaOH=Na2SO3+H2O,D错误;
10.D【详解】A.盐酸与铁能发生置换反应,会使铁制容器因不断溶解而损坏,A不符合题意;
B.硫酸铜溶液与铁能发生置换反应,从而损坏铁制容器,B不符合题意;
C.氯化铁溶液与铁能发生化合反应,会损坏铁制容器,C不符合题意;
D.浓硫酸能与铁反应并在铁表面形成钝化膜,从而阻止反应的继续进行,可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D符合题意;
11.C【详解】A.SO2具有漂白性、还原性,食品中添加适量的SO2可以起到漂白、防腐和抗氧化等作用,故A正确;
B.SO2与水反应生成H2SO3,工业制备硫酸产生的含SO2的尾气大量排放至空气中会形成酸雨,故B正确;
C.与中的S元素没有中间价,浓硫酸不能氧化,能用浓硫酸干燥SO2气体,故C错误;
D.二氧化硫使品红溶液褪色,是因为生成了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加热后,不稳定的无色物质又分解,溶液再次变红,故D正确;
12.D
【详解】A. 三种方案中①CuO+2HNO3=Cu(NO3)2+H2O为非氧化还原反应,A错误;
B. 三种方案中硝酸的利用率:①>②>③,B错误;
C. 根据方程式可知,制取相同量的硝酸铜,③产生的有害气体比②多,C错误;
D. 三种方案中,①方案最优,不产生有毒有害的气体,D正确;
13.D【详解】A.活性炭是一种黑色多孔的固体炭质,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能,可用于吸附航天舱中异味,A正确;
B.可与人呼吸时呼出的、反应生成,可用作宇航乘组的供氧剂,B正确;
C.镁铝合金具有低密度、高强度、刚性和尺寸稳定性等优点,可用作飞船零部件材料,C正确;
D.用作航天器的太阳能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晶体硅,不是SiO2,D错误;
14.B【详解】A.Fe2O3和Fe3O4中均含有三价铁,与盐酸反应后均得到Fe3+而KSCN溶液主要用于检验Fe3+,所以溶液变血红色只能说明还原产物中含有三价铁,有可能是剩余的Fe2O3,A不符合题意;
B.向FeCl3溶液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后溶液变蓝色,说明I-被氧化成I2,氧化剂为Fe3+,利用氧化还原反应的规律,得出Fe3+的氧化性强于I2,故B符合题意;
C.在酸性条件下高锰酸钾与氯离子发生反应:2MnO+10Cl-+16H+=2Mn2++5Cl2↑+8H2O,氯离子也能高锰酸钾溶液褪色,则紫红色退去,不能说明溶液中含有Fe2+,故C不符合题意;
D.取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稀盐酸,若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溶液中含有CO,也可能含有HCO或SO或HSO,故D不符合题意;
15.D【详解】A.硫磺矿制备硫酸经历,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不是生成三氧化硫,故A错误;
B.酸雨pH<5.6,硫酸型酸雨为二氧化硫和水化合生成亚硫酸,亚硫酸被氧化成硫酸,硫酸与土壤中的金属氧化物反应后,硫元素以硫酸盐的形式进入土壤中,故B错误;
C.CuS、ZnS都为难溶于水的盐,CuS的溶解度小于ZnS的溶解度,CuSO4与ZnS发生复分解反应,ZnS能转化为CuS,为溶解度大的物质向溶解度小的物质转化,与CuS很稳定不具有还原性无关,故C错误;
D.高温下石灰石分解生成CaO,可与SO2以及氧气反应生成硫酸钙,发生的反应为:2CaCO3+2SO2+O22CO2+2CaSO4,减少废气中SO2的量,故D正确;
故选D。
16.D【详解】A. 碳原子的核电荷数为6,8个中子的碳原子的核素符号应是14C,故A错误;
B. HF是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不存在离子,电子式不用括号,不带电荷,故B错误;
C. Cl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7,Cl-的核外电子数为18,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故C错误;
D. 碳原子半径大于氢原子半径,且甲烷为正四面体结构,所以CH4分子的比例模型是,故D正确;
17.B【详解】A.气体摩尔体积受温度和压强的影响,不说明状态无法确定一定体积的气体的物质的量,A错误;
B.14g氮气的物质的量是0.5mol,一个氮气分子含有两个氮原子,所以含氮原子个数为NA,B正确;
C.0.1mol/L的硫酸铜溶液中的浓度为0.1mol/L,所以100mL溶液中含有硫酸根0.1mol,数目为0.01NA,C错误;
D.等物质的量不一定是一摩尔,所以含有的原子数不一定为2NA,D错误;
18.D【详解】A.闻气体气味时,要用手轻轻煽动,故A项操作正确;
B.Cu与浓硝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U型管中红墨水左低、右高,故B项操作正确;
C.SO2与浓硫酸不发生反应,可以用浓硫酸来干燥SO2,故C项操作正确;
D.NH4Cl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两者在试管口冷凝又生成NH4Cl,故D项操作错误;
19.A【详解】A.盐酸为非氧化性酸,只能将铁氧化为二价铁,则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A正确;
B.硫酸镁溶液跟氢氧化钡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硫酸钡沉淀,离子方程式为:Ba2+ + 2OH-+ Mg2++ = BaSO4↓+ Mg(OH)2↓,B不正确;
C.AlCl3溶液跟氨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和氯化铵,离子方程式为:Al3++3NH3·H2O=Al(OH)3↓+3,C不正确;
D.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氢气,离子方程式为:2Na+2H2O=2Na++2OH-+H2↑,D不正确;
20.C【分析】从电子流动方向看,X为负极,Y为正极;电极材料为Zn和石墨棒,则X为Zn,Y为石墨棒。
【详解】A.电流方向与电子流动方向相反,且电流不能经过溶液,则电流方向为:Y→外电路→X,A不正确;
B.由分析可知,两电极分别为 Zn 和石墨棒,则 X 为Zn,Y 为石墨棒,B不正确;
C.在原电池中,阴离子向负极移动,则移向 X 电极,Y 电极为正极,H+得电子生成氢气,C正确;
D.由反应可得下列关系式:Zn——2e-,若Zn电极消耗6.5 g(0.1mol),外电路转移0.2 mol e-,D不正确;
故选C。
21.(1)①
(2) 混合物 SiO2+ 4HF = SiF4↑+ 2H2O
(3) 化合 Si3N4
【详解】(1)硅酸盐产品是指利用含硅物质制成的,如水泥、玻璃、陶瓷,是三大硅酸盐产品,而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硅,不是硅酸盐产品,所以答案选①。
(2)玻璃的成分有硅酸钠、硅酸钙、二氧化硅,所以玻璃属于混合物;氢氟酸用于雕饰玻璃,是因为氢氟酸与二氧化硅反应,化学方程式为SiO2+ 4HF = SiF4↑+ 2H2O。
(3)采用高纯硅与纯氮在1300℃反应获得氮化硅,Si与氮气反应生成氮化硅,所以该反应是化合反应;氮化硅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N元素的化合价是-3价,根据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的原则,所以氮化硅的化学式为Si3N4。
22.(1) 负极 Zn-2e-=Zn2+ 电能
(2)ab
【详解】(1)①锌铜原电池中,Zn片作负极,电极反应式为;
②Cu片作正极,电解质溶液中的氢离子放电,电极反应式为;
③该装置为原电池装置,电流表指针偏转,说明该装置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
(2)a.锂-空气电池中,锂片作负极,故a正确;
b.通入的一极作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故b正确;
故选ab。
23.(1) 2H2SO4(浓)+C2SO2↑+CO2↑+2H2O 脱水性、强氧化性
(2) 除去SO2 有CO2生成,影响产物的检验
(3) 丙试管不褪色,丁试管变浑浊 CO2+Ca2++2OH-=CaCO3↓+H2O
【分析】气体中可能含有SO2和CO2等,甲中品红试液检验SO2气体,乙中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丙中品红试液检验SO2是否除尽,丁中澄清石灰水检验CO2气体。
【详解】(1)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能够将蔗糖脱水生成C,浓硫酸具有强氧化性,在加热条件下与木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硫、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SO4(浓)+C2SO2↑+CO2↑+2H2O;故该实验中体现的浓硫酸的特性是脱水性、强氧化性;
(2)SO2也能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为了排除检验CO2时SO2的干扰,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除去SO2,然后用品红溶液检验二氧化硫已经除尽;由于碳酸氢钠溶液能够与二氧化硫发生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则无法证明木炭是否被浓硫酸氧化成二氧化碳,故不能用饱和碳酸氢钠溶液代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则不能用饱和NaHCO3溶液代替酸性KMnO4溶液的理由是有CO2生成,影响产物的检验;
(3)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则产物中含有CO2的实验现象是:丙试管不褪色,丁试管变浑浊;对应的离子方程式CO2+Ca2++2OH-=CaCO3↓+H2O。
24.(1)40%
(2) 0.4mol·(L·min)-1 3
(3)BC
【分析】恒温恒容下,将2mol气体A和2mol气体B通入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2A(g)+B(g)xC(g)+2D(s),2min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此时剩余1.2mol B,并测得C的浓度为1.2mol/L。可建立如下三段式:
【详解】(1)2min内,B的转化率为=40%。答案为:40%;
(2)从开始反应至达到平衡状态,消耗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0.4mol·(L·min)-1;依据物质的量的变化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可得出,x=3。答案为:0.4mol·(L·min)-1;3;
(3)A.反应过程中混合气的质量不断改变,而混合气的体积不变,则混合气的密度不断改变,当混合气的密度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平衡状态,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相等,所以混合气的压强始终不变,当压强不再变化时,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B符合题意;
C.A的消耗速率与B的消耗速率之比为2:1,但反应进行的方向相同,所以反应不一定达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平衡前,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断改变,而物质的量不变,则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变改变,当混合气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变化时,反应达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BC。答案为:BC。
【点睛】解题时,一定要注意生成物D的状态为固态。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福建省福州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5分,共50分,3kJ·ml-1,若将含0,8L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山东省青岛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福建省厦门市重点中学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共15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完成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8g固体中,含有的阴离子数为,6g时,正极产生,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