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美术一年级下册表格教案+教学计划+教学反思
展开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1 课影子的游戏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从自然界中最为常见的光影现象,引发学生的创作兴趣,并让学生在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尝试利用剪纸表现手法进行艺术创作。教材中提供了许多名家作品,如琼一诺埃尔的《沙滩》摄影作品,马蒂斯的《大洋和天空》绘画作品,《刺客》剪纸作品,使学生有机会接触丰富多样的艺术作品,认识和了解欧洲剪影及中国剪纸作品,感受其特色,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艺术品味。
学情分析
低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但是动手能力比较差。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能从对事物的形和色有一定的了解,从培养他们对欣赏活动中的兴趣入手,在教师的指导下,能用简短的话语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学目标
1、了解影子形成的原因、特点。
2、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如何利用绘画、剪贴等方式创作作品。
3、通过影子游戏,使学生了解生活中事物丰富、有趣的特点,感悟生活中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感受影子的存在,了解影子的特点。
难点:影子与光的关系和由影子引起的联想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利用视频,灯光,手影引导学生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手电筒
学生:绘画本、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课
1小朋友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影子吗?
2谁来说说你是在什么时候见过影子的?(月光下、灯光下、阳光下)
3是啊,影子在生活中比较常见,夜晚的路灯下,灯光照到我们的身上,看到了影子,当洁白的月光洒在我们身上时,我们也看到影子,还有白天的阳光下各种物体也都有影子。
一、 新课
1、 今天我们来看看影子是怎样做游戏的呢?(手影视频)
2、 这些手影精彩吗?那你们知道影子的出现需要些什么吗?(光、物体)有了光和物体,我们的影子就可以表演了。
3、 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影子的游戏》(板书:影子的游戏)请打开课本。
4、 我们的中国有传统皮影表演。(播放皮影表演)让我们来看看,这就是利用了幕布后的灯光照在皮影小人的上面形成了影子再配上音乐在老艺术家的手里就成了皮影戏表演。
5、 哪位小朋友会用自己的小手做影子呢?(上台做手影)
6、 小朋友,平日里,在阳光下你们是怎样和影子做游戏的?
快乐地做游戏,人走影子也跟着走。
7、 通过同学们的平时观察,我们发现了影子在我们的脚下是千变万化的,当我们跳起来的时候,她跟着我们一起舞动的,当我们停止的时候,影子也跟着我们停止。(是呀,影子就像我们的好朋友,和我们形影不离。板书:形影不离)
二、 画影子。
1、 那今天我们就来学画影子的游戏,好不好?
2、 首先我们一起欣赏其它同学的作品。
(1)你看到这幅图,你感受到了什么?你想学些什么?(晚上,灯光下)
(2)这幅作品多么简单而生动,有汽车的,人的影子,灯光射的位置不同,影子的位置也有着不同的变化。
(3)这幅是描绘什么场景的影子游戏呢?从他们的表情、动态画出了他们玩时的快乐心情。
3、今天我们就带着这样的快乐心情来画一幅影子游戏。(出示学习要求:播放音乐)
老师有个建议:把你或者你的小伙伴们画进去,再想一想你穿的什么衣服,你想做的什么样的动态,是不是很有趣呢?试试看吧。
3、 当堂点评如:图像太小、图像太下没法画影子、影子离开人物等现象(影子和人是形影不离的好朋友,他怎样和你形影不离呢?人走他也走,影子就在你的脚下,是吗?请继续创作你们的作品)。
三、 作品自述、点评。
1、 现在我们来看看同学们的作品。
画面空的:请你在空的位置画上云朵或者楼房,好吗?
表扬:1把游戏的情景观察到的有趣景象,影子有长有短。这里面有些什么奥妙呢,我们可以在课后去讨论一下。
2他还观察到了影子的变化,光在不同的地方照影子在不同的方向,他通过了自己的实践去感受影子的变化,他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也要像他一样,学习就是要靠留心观察,还要靠亲身体验,我们就能发现生活中有许多的有趣的事情。
3色彩的使用对比鲜明.
四、 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都学得不错,大家都能通过生活中的观察了解了影子,还能和影子玩得那么地开心,所以你们也画得非常地有童趣。课后我们还可以和同学们互相讲一讲你画的影子游戏。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要求
描绘一个物体,给它添加影子。
板书设计
影子的游戏
形成的原因 基本特点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2 课 走进大自然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与上学期所学的“大家一起做”有些相似,但本课主要是利用自然界中的材料进行造型。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处于小学低段阶段,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他们学习兴趣高,爱表现自己对于画面中人物大小及色彩搭配还是有待进一步提高。
教学目标
1、了解各种自然物都有自己独有的特点,知晓可以利用自然物的外形、色彩、质感进行创作。
2、利用身边的自然物,根据其特性,通过拼接、粘贴等方法创作作品。
3、通过创作活动,使学生感受大自然丰厚的物质资源,体验美术造型活动带来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寻找合适的自然物并合理利用。
难点:如何根据自然物的外形、颜色、质感特点进行创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
录像、实物投影欣赏,通过观察动手摸一摸,看一看引起学生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
学生:各种自然物、剪刀、胶水等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出示沙雕作品、大地艺术作品等图片
沙雕作品
二、讲授新课
沙雕是一种以沙和海水为基本材料的雕塑艺术,它通过堆、挖、雕、掏等手段塑成各种造型。沙雕只能用沙和水为材料,不允许使用任何化学粘合剂。作品完成后经过外表喷洒特定胶水加固,在正常情况下一般可以保持几个月。沙雕属于大地艺术的一种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其体积的巨大是传统雕塑难以比拟的,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沙雕是一门边缘艺术,融合雕塑、绘画、建筑、体育、户外娱乐等各大元素。一般的爱好者不需要特别的专业训练,所有的人只要愿意都可以做。
大地艺术:沙雕作品
冰雕是一种用天然的冰加工而成的艺术品。它是俄国人首创的。1740年,欧洲出现了历史上罕见的寒冷天气,除了南部地区外,均被坚冰封锁,所有的河流湖泊都结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在这寒冷的冬天里,专横跋扈的俄国女皇安娜伊万诺夫开了一个很残酷的玩笑:下令工匠用冰块在彼得堡的内瓦河上建一座宫殿,用作失宠的王子米歇尔格里申的新婚住所。工匠们无奈,在河上建成了一座长17米,辟有3间冰室的冰宫,冰宫内还摆放着各种造型美观的冰制家具、床上用品以及炊具,宫内的小花园里还“长着”用冰塑的各种花草树木。冰宫修好后,女皇命王子在冰宫中举行了婚礼,并且在那里度过了洞房花烛之夜。安娜伊万诺夫的恶作剧导致了冰雕艺术的诞生。从此,艺术园地中又增添了冰雕这一奇葩。
三、讨论
小朋友们今天你是不是也想来试一试呢?我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个可以让你们挥洒的好地方——沙坑。
(1)请同学讨论你想让这些地方呈现怎样的效果?(喜气洋洋的、冰天雪地的、异国风情的、神秘的、亮丽的……)
(2)你觉得可以利用哪些物品来造型。
(3)自由分组,回家准备,讨论设计方案。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和感受?大家一起来交流。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其实同学们就是一个天生的大地艺术家,因为同学们没有一个不喜欢玩泥巴,没有一个不喜欢堆雪人。今天老师看到每组同学已经带来了各种各样的玩具,废旧物品和颜料。看来一场比武较量的争夺赛马上就要开始了。
二、讨论
你准备怎么做?老师举例:九月的田野是青草长得最茂盛的时候,那青青的草儿就像大地的头发,我想邀请几个同学与我一起把田埂两边的青草编成小辫子。扎上彩纸做的蝴蝶结,远远望去,那田埂定会像一个盛装的小姑娘。
1.学生交流创作思路,同学和老师可以使其思路更趋合理。
2.学生可以单独或小组合作完成某一作品。
3.也可以公开招组员,如:我想用沙(泥)做一个童话里的城堡,谁想与我合作?
三、分组进行制作,制定比赛要求
(1)保持课堂纪律,注意安全。
(2)立意新颖,构思巧妙。
(3)能与同学团结合作。
(4)制作完之后能及时清扫场地。
四、进行评比
评出最佳方案奖、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
五、讲评
学生互相进行评论,老师点评。
六、小结
七、课后拓展
可以装饰其他墙面、树杆、山石等。
作业要求
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和制作方法,约上你的小伙伴来制作一幅盛装小女孩。
板书设计
走进大自然
植物 动物 人物 静物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3 课 花地毯
课型
设计*应用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小学美术教材第二册第3课,其课型为“设计·应用”练习。美在生活中无处不在,从一块地毯我们就可以感觉到它的神奇与美妙。根据美术新课标以及一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要求学生尝试不同工具,用身边容易找到的各种材料,通过看看、说说、想想、画画、做做等方法,进行简单组合和装饰,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去观察、感受、理解认识对象,在生活和艺术的互动中,感受到重复美,对称美,用艺术的方式来美化表现生活,并能够在轻松、自主、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在美的享受中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学情分析
小学一年级学生好动、好奇、好问,有很强的表现欲望及丰富的想象力,但他们的动手能力、表现能力、教学时应正确引导学生通过多种体验活动,使他们的各种能力得到发挥、提高。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地毯的实用性与装饰性。
2、鼓励学生通过简单的组合与装饰,独立完成“小地毯”。
3、体验设计、制作的乐趣,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了解图案的基本构成特点。
难点:把握个人创作与集体组合的关系。
教学方法与手段
鼓励学生结合身边熟悉的事物与点、线、面结合进行联想,通过点染法的方式创作小地毯,探究装饰与组合的美感。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学生:画笔、剪刀、胶水、彩色卡纸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阶段:
1、故事导入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小朋友们,今天森林里的小熊维尼可开心了,你们知道它为什么开心吗,因为它搬新家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都来帮忙,晚上,忙碌了一天的小动物们都进入了梦乡,这时就听见屋内传出了争吵的声音,原来是家具们在比美,就听小衣柜说:“我最漂亮,我有一个粉红色的新衣裳。”小沙发不服气地说:“我最漂亮,我的衣裳最美丽”他们吵得正厉害时,突然发现只有地面兄弟没有说话,它好像不高兴了,你们知道为什么吗?我们应该怎么帮助它?
出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给地面穿上新衣裳,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三课《花地毯》(板书)
2、点题:花地毯
【设计意图】:一个可爱又熟悉的形象,无疑会引起孩子们观察及感知对象的极大兴趣,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教师在教学中,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创设情境,以形象去感人,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发展阶段
1、动动脑,联系生活实际。
现在,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去感受下生活中的花地毯。看看它究竟有什么作用?好吗?
(1)、瞧!咪咪家的地面铺和小丽家的地毯,地毯感觉就是不同。怎么不同?(提问1-2个学生)
生:....感觉温馨而舒适)
(2)、客厅、房间的地面铺上一块地毯,感觉又有什么不同?请同学们来说一说。(提问1-2个学生)
师小结地毯的作用:
美化装饰环境、保暖、防滑、吸音功能等
师:同学们,你们看这些都是小设计师为地面兄弟设计的花地毯,好看吗?
生:好看!
师:那么,请同学们边欣赏边仔细观察,小地毯的花纹有什么特点?还有研究下小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制作出来的?(小组讨论)师:怎么样?观察到小地毯的花纹有什么特点? (提问1-2个学生)
生:重复。
师:对,它有重复美!还发现了什么?
生:小地毯的形状不同。
师:对,同学们观察的真仔细!
那知道小设计师是如何制作出来的吗?是画的吗?还......生:画的,做的,染的..... (表扬回答正确的同学)
师: (确定答案)对,是染出来的,今天老师就教你们用这种特殊的方法来制作花地毯。想不想学?
生:想。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美术学习中探究小花毯,小设计师是怎样设计制作出来的,体验美、感悟美,以真挚强烈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投入、主动参与。
2、学习新知,感受不同。
(1)花地毯的形状和图案
(2)形状: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和圆形。
(3)图案:人物、动物、植物、生活用品、几何图形、窗花等。
(4)地毯的图案与形状相结合。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优化环境,为美术教学创设与学习主题相关的学习情境,有效地激发学生联想,唤起学生以往的生活积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获得一定的审美享受。教师对学生的参与活动及时进行鼓励、表扬,用热情洋溢的语言,引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知欲,从而了解美术的基本因素――形状、花纹、色彩等等,培养形象思维和造型能力。
3.学习制作,巩固新知。
(1)折纸:十字折法、对角折法。师生共同折纸。
(2)点染法:水彩笔画、点染
(3)展开。
4、欣赏地毯,开拓思路
(1)欣赏教师范图、学生作品。
(2)学生思考回答你想设计什么样的花地毯呢?
【设计意图】美术教学在传授和学习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认识美、创造美、应用美的能力。教师为学生提供表现的情境与条件,鼓励尝试、支持创造,使学生积极投入、动手参与,才能使每个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达到眼、脑、手的协调并用,完成从观察到思维直至表达的创作全过程。运用相关的美术知识与经验发散思维,创造出充满个性和活力的作品。
5、作业要求:
( 1)、色彩鲜艳、对比鲜明。
( 2)、点、线、面结合。
(3)、先画后点、构图饱满。
(4)、安静、专心的完成作品
【设计意图】本环节对作品提出要求,更好的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6、学生制作练习
播放音乐素材图片循环展示。
【设计意图】播放音乐营造轻松的氛围,播放图片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三)、辅导阶段:
教师巡视指导,并帮助学生完成作品,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
【设计意图】本环节学生进行创作,反馈教学效果。
(四)、评价阶段
出示评价表。
学生自评、生生互评,师生互评的方式完成评价。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欣赏交流评价中获得全面的发展,促进学生个性品质形成发展。
(五)、拓展阶段
课后还可以收集不同的材料设计制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粘土制作花地毯。
【设计意图】本环节展示环保贺卡,培养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培养学生自学、会学、乐学的能力。
(六)、小结
同学们,
老师希望通过本节课,你们能够多观察,多动,制作出更漂亮的花地毯。
作业要求
每人运用点、线、面来设计一幅漂亮的花地毯,
板书设计
花地毯
课件展示 示范 作品展评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4 课 分一分 变一变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教材内容。教材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不仅要学生掌握纸风铃的简单制作方法,了解风铃的相关知识,更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在生活中,风铃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其美丽的外形及悦耳的铃声,激发学生制作的愿望。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其制作过程,并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集体协作的乐趣。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探索风铃不同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幼儿园及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绘画和工艺制作能力,但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风铃的串线及制作方法的创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会是一个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另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小组协作经验,所以教师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分工,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及时地交流总结,以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及实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形状的表现到分割再重新组合新的形状,体会形状变化和造型表现的关系。
2、能够绘制蛋糕,再利用剪、贴的方法,将蛋糕分割并重新组合新的造型。
3、培养学生团结合作意识,体验分享成果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体验形状分割与重组。
难点:学会选择适当的分割角度。
教学方法与手段
自组学习-合作探究-提升练习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学生:绘画工具、剪刀、胶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今天上课前老师要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天是老师的生日,老师打算办一个生日派对!你们想参加老师的生日派对吗?
生:想!
师:过生日的时候要干嘛呀?(生答:吃蛋糕!)
师:同学们喜欢吃蛋糕吗?(生答:喜欢!)
师:我们的蛋糕那么大,一个人吃不完,所以我们要把蛋糕分享给我们的亲人朋友,也把我们的幸福快乐分享给他们,你们都是懂得分享的好孩子对吗?(生答:对!)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分一分变一变》(板书课题)。
二、新课
1、三个问题引入
师:老师这里准备了一些蛋糕,请同学们带着这三个问题观察一下这些蛋糕。(投影展示3个问题)
(1)蛋糕都有些什么形状?
(2)、蛋糕上面都有些什么花纹?(除了花纹呢?祝福语)
(3)、这些花纹都分布在蛋糕的那些地方?
2、观察蛋糕形状
师:现在老师要请几个同学来说一说你看到的蛋糕是什么形状的。(请学生说出蛋糕的形状,学生边说老师边将教具贴在黑板上)
3、回忆学过的纹样,教师板书。
师:刚刚我们回答了第一个问题,那么现在我们再来看看第二个问题:蛋糕上都有些什么花纹?有哪些花纹是咱们学过的?(生自由回答,老师板书花纹)
4、 分组合作,绘制蛋糕
师:刚刚你们都仔细的观察了这些蛋糕,也复习了我们学过的花纹,那老师这里有几个大蛋糕,(出示不同形状蛋糕教具)可是它们都还没有装饰上奶油花纹,你们能当一回糕点师帮老师设计一下蛋糕上的装饰吗?
现在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分组合作。(3人一组,每组装饰不同形状的蛋糕)
请各组的小糕点师比比赛,看谁的蛋糕装饰的最漂亮,最好看。比赛是限时的哦,请同学们在20分钟之内画好你们的蛋糕。
三、 课堂练习
1、 同学们自主画蛋糕(各类花纹装饰、蜡烛、祝福语等等)教师巡视指导。
2、 画好之后老师选择性点评。
3、 师:现在大家的蛋糕都已经做好啦,请小组成员一起分一分,大家可以随意分割形状。
4、 师:同学们分好啦,大家看一看这个形状像什么?(引导学生发现蛋糕的不同形状以及像什么物品。哇!我们的蛋糕被分成各种各样的形状了,那你们能开动一下自己的小脑瓜,把这些分好的蛋糕用双面胶拼凑成另外一个样子吧!)
5、 师:拼好之后用水彩笔装饰一下背景,让背景更加丰富。
6、 小组展示作品,学生互评。
四、 课堂总结
美味可口的蛋糕代表了人们美好的祝愿,今天老师的生日过的很开心,大家学的开心吗?今天感谢各位同学帮老师装饰蛋糕,分享蛋糕!
作业要求
每人设计一个漂亮的蛋糕,并尝试分一分,和身边小伙伴分享。
板书设计
分一分 变一变
绘制蛋糕,再利用剪、贴的方法,将蛋糕分割并重新组合新的造型。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5 课有趣的半圆形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有趣的半圆形》是小学一年级的一节造型表现课。 一年级的学生对半圆形都有一定的认识,结合图形特点,脑子里有很多奇异的想法,教学中让学生通过对半圆形的添加、组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让其具有更多变化的可能性。 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常常见到的各种半圆形物体,从而扩展了学生的认知范围,同时引导学生大胆尝试,将生活中的事物概括为半圆形,利用纸,折、剪、贴、绘等方法,对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出不同形象,激起学生的创作欲望和丰富的想象力。 在对半圆形的添加过程中逐步向立体形过渡,以培养学生的求异思维。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朋友课堂常规还没有完全养成,学习习惯还比较差,注意力容易不集中等.因此教师的教学态度和教学理念起决定作用.如果能在宽松融洽的气氛中开始,那么孩子将自然地摒弃对美术课的畏惧感,从而激发对美术课的喜爱.
教学目标
1、通过认识半圆形,体会几何形与事物形状的关联,知道利用半圆形概括生活中常见事物的形象。
2、学生将生活中的事物运用半圆形进行概括,通过添画、剪贴等方法,将半圆形变成新的形象。
3、通过学习创作,学生将生活中与半圆形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利用对造型的概括和联想能力进行创作。
难点:如何引发学生的概括与联想能力。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丰富的想像力,使学生在生活中养成乐于观察的好习惯。
通过剪贴的方法将半圆形变化成各种不同的形象,并组合成有趣的画面。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学生:剪刀、胶水、手工纸、绘画工具等
教学过程
一、引导阶段:
(一)情境导入
1、故事导入:在神秘的形状王国里有一个魔法学校,魔法学校里的形状宝宝各个身怀绝技,尤其是圆形宝宝,它会变出各种各样的物体,你瞧,它要给我们变魔术呢!(课件展示:圆形变变变)
可是,有一天圆形宝宝不小心从高高的台阶上摔了下来,变成了半圆形,半圆形还能变吗?你们愿意帮助它吗?
2、出示课题:有趣的半圆形
(设计意图:创设故事情境,以圆形宝宝变魔术导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半圆形宝宝需要我们的帮助,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吸引学生主动参与,为整个教学过程创造良好的开端。)
(二)我来找
1、“找一找”:生活中哪些地方藏着半圆形(指名回答)
2、“找一找”:图片中的半圆形藏在哪里?(课件出示)
(设计意图:美术创作离不开生活,学生的创作灵感通常都来源于生活。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寻找半圆形,体会半圆形在生活中普遍存在,为下一步的创作奠定基础。)
(三)我来试
1、出示几个不同方向的半圆形,请生上台试着添画。
2、师范画,小结并板书要点:想象,添加。
(设计意图:轻松的尝试练习,合理的教师示范,可以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培养学生的创作灵感。)
二、发展阶段:
(一)我能变
情境导入:森林里要举办一场隆重的化妆舞会,要求大家都把自己打扮成带有半圆形的样子。好多小伙伴遇到难题,不知道该怎样办,我们来帮帮她们。
课件出示植物、动物、人物等,大家一起出谋献策,把她们变成有趣的半圆形。
小结强调:大胆想象,概括,组合。
(设计意图:很多物体的外形是不规则的,但是物体的很多部分都可以用半圆形来概括,这就需要学生细心观察、大胆想象,学会概括和组合。本环节设计有助于学生加深理解,将生活中与半圆形相关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丰富的想象能力。)
(二)我能剪
1、找出藏在书桌下的立体半圆形作品,大家一起观察怎样剪一个立体的半圆形?
2、请小老师上台试剪,观察总结方法:对折 画 剪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自主探究找到制作方法,化被动为主动,让孩子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一起赏
课件展示优秀作品,共同欣赏。
(设计意图:课件播放优秀作品一起欣赏,拓宽思路,激发创作欲望。)
(四)一起做:
以小组为单位,展开丰富的想象,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平面的、立体的),把半圆形进行添加、组合,变化成各种有趣的形象。
三、展示与评价阶段:
组织一场半圆形的化妆舞会,把自己的作品粘贴在展示台上。
一起评:为你喜欢的作品点赞,并说说理由。
四、拓展:
1、半圆形在生活中的利用(课件展示)
(设计意图:美术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引导学生欣赏半圆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感受生活的精彩,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从而真正激发学生的美术创造能力。)
2、一封感谢信。
(与导入阶段遥相呼应,让整节课更完整。)
五、收拾与整理:
收拾好工具和材料,保持教室的卫生整洁。
作业要求
每人设计一件生活中的半圆的物体,看谁画的最好、
板书设计
有趣的半圆
电风扇叶片 扇子 。。。。。。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6 课 摸一摸 画一画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这一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教师让学生依次触摸坚硬、黏糊、粗糙冰凉、柔软、光滑、热乎等不同质感的物品,用语言形容摸到的感觉,并用欣赏释放绘画等方式,让学生充分体验线条,形状,色彩等绘画语言。
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对出脚具有一定的感知,但用绘画来表现摸到的感觉还属首次,在理解与应用上,存在一定的难度,教师需要让学生先摸一摸不同的物品,获得感知,引导他们欣赏相关图画,理解不同的线条,图形,色彩的表现力,激发他们的创造欲望,用笔画出魔道的感觉,完成本课的学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触摸,让学生明白不同物体有不同感受。
2、引导学生用色彩、点、线条等造型语言把摸到的感觉画出来。
3、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表达自己对触觉的独特感受。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造型语言表达自己对触觉的感受。
教学难点:
运用线条、色彩、形状将触觉感受表现出来。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让学生摸一摸,说感受,画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毛线、麻布、面团、核桃、玻璃珠、薯片、棉花等
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
教学过程
活动一:
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好玩的东西,我要请你闭上眼睛来摸一摸,看你摸到的是什么?摸上去你有什么样的感觉。
“你来猜猜我带的是什么?”游戏,选一位同学将自己带来的东西装到布袋里,另外一位同学将手伸到袋子里,说说自己摸到的东西的触觉感受,从而引导大家判断出袋子里装的是什么。
(教师提供粗糙、光滑、坚硬、柔软、震动的物品……)
出示课题:摸一摸、画一画
活动二:
画画就是表达你内心的感受的,刚才我们都摸了一下桌子,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呢?是光滑的,坚硬的,有棱角的,冰冷的,这些感受我们可以怎样来表达呢?
我们可以选择线条、颜色、不同的笔触、用点、面、或其他材料来表现。现在就请用你最自由、最舒服的方式来表现你刚才的感觉。
(学生自由用点、线、面、颜色来表现)
想想如何描绘表现出刚才的触觉。
通过课件,让学生了解运用各种造型语言表现触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表现欲望。
三、探究——积极参与,体验乐趣
(第三轮活动开始,教室里出现多种实物:石头、沙子、热水、胶水、棉花、面粉等等,让学生自由地触摸,学生感到新鲜、好奇,情绪高涨)师:这里有很多不同质感的东西,同学们可以自由地触摸,体验自己的感受,最后选择一种自己喜爱的工具、材料进行作画,老师要看看谁画得最大胆,作业表现得最独特。
生:(开始有秩序地到活动区去自由触摸,并私下议论摸后的感受,兴趣盎然。有几个学生突然来了灵感,急忙奔回自己的座位上拿起画笔挥挥洒洒起来……同学们陆陆续续地回到自己的座位进行第三次作业。)
活动四:
由学生表述自己的触觉,教师实际操作示范各种用笔方法,做出不同的笔触效果和肌理效果以表现不同的触觉。
活动五:
鼓励学生自己选用不同的工具、材料、通过画、拼贴等造型手段表现出自己对不同触觉的感受。
在活动过程中要激励学生大胆自由的表现,通过多次实践,力争表现出对某一种触觉的独特感受。
引导学生上访设法突破平面的绘画形式,将绘画与制作结合起来。
活动六:
作业完成后展示在教室里,又学们互相猜一猜对方画的是什么触觉。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引导学生回家与家长一起做一些触摸实物的游戏,并与家长一起感觉与表现,提高造型语言的应用能力。
教学评价:
1.是否积极地参与造型游戏。
2.能否将绘画与其他造型方法结合运用
作业要求
每个人把自己摸到物品,感受最深的用点线面形状和色彩来表达,并和身边的小伙伴分享说一说。
板书设计
摸一摸 画一画
摸到什么?坚硬、黏糊、粗糙冰凉、柔软、光滑、热乎。。。。。。
怎么画?点、线、面、形状、色彩。。。。。。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7 课纸风铃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标分析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教材内容。教材依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精神,面向全体学生,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本节课不仅要学生掌握纸风铃的简单制作方法,了解风铃的相关知识,更要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创新精神。在生活中,风铃是学生熟悉的事物,教师可以通过让学生观察其美丽的外形及悦耳的铃声,激发学生制作的愿望。由于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经验,在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其制作过程,并能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独立思考、集体讨论中学会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体验集体协作的乐趣。课堂中,教师要给学生充分发展的空间,鼓励学生探索风铃不同的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一年级的学生,学生通过幼儿园及一年级上学期的学习,已具备初步的绘画和工艺制作能力,但由于知识经验的不足,风铃的串线及制作方法的创新,对于低年级的学生会是一个教学难点,需要教师加以合理的引导。另由于低年级学生缺乏小组协作经验,所以教师在学生小组活动的过程中不仅要指导学生如何合理分工,还要注意引导学生小组讨论后及时地交流总结,以提高学生小组合作的能力及实效。
教学目标
1、了解风铃的外观、造型结构的特点及作用。
2、将收集到的物品进行合理想象,用添加、组合等方法设计制作纸风铃。
3、通过制作纸风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风铃的基本结构,学会利用废旧物品制作纸风铃。
教学难点:
各种材料混合使用,制作形式新颖的纸风铃。
教学方法与手段
观察、讨论、12提问法
教学准备
教具:彩色卡纸、剪子、胶水、橡皮泥、纸杯、牙签、风铃、纸风铃等。
学具:剪子、胶水、彩纸、橡皮泥、纸杯、牙签、线绳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今天老师给大家带一件礼物,这个礼物不但漂亮而且好听,大家想知道是什么礼物吗?展示精美的风铃,听风铃的声音。
2.请同学说一说风铃是怎么发出声音的?配合图片向同学们介绍风铃的由以及在过去和现在的不同作用。(风铃最初是佛殿、宝塔等檐下悬挂的铃,风吹时摇动发出声音。到了现代,风铃成为了装饰品和赠送朋友的礼品,装点着人们的生活。)
二、讲授新课
1.多媒体课件展示各种风铃的图片,请同学们仔细欣赏风铃的造型、材质。(出示课题:纸风铃)
2.课件出示纸风铃作品,请同学们说出它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这么美丽的风铃可以分为哪几部分呢?学生观察,自由畅述,主要有三部分组成,分别是:主体(铃身)、铃绳、铃舌。
3.学生欣赏教材中的作品,小组讨论并交流用了那些方法装饰纸杯?
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绘画、粘贴、剪。
5.教师出示自己用剪的方法装饰好的一串风铃,指名说制作过程。
6.根据学生说的,教师示范简单的制作过程:
(1)剪边(2)卷边(3)剪铃舌(4)穿铃舌(5)穿纸杯
7.在示范过程中引出新的问题,用细绳把纸杯穿起以后,纸杯会回滑动,请同学们思考怎么解决这个问题?
学生讨论找出方法,如:打结或粘一小块橡皮泥。
三、学生分组制作
1.教师:你们想不想亲自制作一串漂亮的风铃?
学生:“想!”
2.课件出示作业要求:
(1)小组合作用身边的材料每人制作一串有创意、漂亮的纸风铃。
(2)使用剪刀时注意安全。
2.教师巡视辅导,及时指出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四、展示作品
1.学生把做好的纸风铃拿上台做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用什么方法装饰纸杯的?最想把它送给谁?为什么?
2.教师可以选择有创意的作品进一步点评,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3.小结本课内容,肯定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之处,根据不足,提出新要求.
五、课堂延伸
1.纸风铃的制作除了用纸杯做,我们还可用什么材料做?(观看其它材料制作的图片,拓宽学生的思维)
2.鼓励学生课后尝试用其它材料继续制作风铃。
作业要求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制作一挂纸风铃
板书设计
纸风铃
绘画、粘贴、剪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8课 瓢虫的花衣裳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为造型表现和设计应用学习领域,为了让低年 级学生掌握和了解如何进行绘画的创意构思想象,在教学实践中,根据教 学内容和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本课进行了新的教学尝试,在认知情感领域 里,主要引导学生观察了解瓢虫的自然生活习性,认识了解瓢虫的外形特 征、花纹、色彩、对称的形式美,激发学生的对昆虫情趣活动的创意构思 想象;在技能学习领域里,让学生学会运用不同的的绘画技巧或方法,表 现瓢虫有趣的活动情景,力求使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想象力得到培养和提 高,使所创造的作品内容具有意境美和形式美。
学情分析
六、七岁的⼀年级学⽣对⼩昆⾍有浓厚的兴趣,好奇⼼强,但缺乏⼀定的设计、装饰能⼒,同时,让学⽣通过本课学习,使他们了解到课后可以利⽤多种⽅法、多种材料来制作物体。学⽣具有初步的搜集信息能⼒、观察能⼒和⼝头表达能⼒。
教学目标
1、观察了解瓢虫的特性和组成部分。
2、尝试采取多种多样的绘制方式,大胆表现与众不同的瓢虫。
3、让学生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表现漂亮、有趣的瓢虫。
教学难点:
表现与众不同、生动有趣的瓢虫。
教学方法与手段
导入新课;引导分析,启发想象;指导作画,想象创新;欣赏评析,交流感受;课后小结,拓展延伸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检查用具
二、课题导入:
1、展示一个瓢虫样子的生活用品,让学生观察其形态。 (1) 瓢虫有什么特点。
生答略
师小结:富有光泽,有斑点,且左右对称,色彩也很丰富,有黄色、红色、黑色、灰褐色等。
(2) 瓢虫有几部分组成。
生答略
(3) 瓢虫有什么本领。
生答略
师小结:原来我们熟悉的七星瓢虫本领这么大,那同学们要不要爱护它们呀?
2、师总结:瓢虫也像同学们喜欢穿上漂亮的衣裳。瓢虫也有自己美丽的花衣裳。
引出课题——《瓢虫的花衣裳》
三、新课教授:(发展阶段) 1、瓢虫的种类。
瓢虫约有5000种,我国有300种左右,大部分是益虫。
农民伯伯喜欢叫它们“花大姐”,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答:略。
2、引导学生观看多媒体课件
瓢虫有几个部分组成,说一说,都有哪些漂亮的衣裳。
主要有:
身体:呈半球状,翅膀为半圆形、上面还布满花点。飞行时,翅膀展开为半圆;休息时,俩翅膀合成一圆形。
头部 :基本为半圆形,头上有一对触角。
脚 : 有三对
3、(拓展想象)你们想瓢虫可以有哪些漂亮衣裳呢?
小组讨论:除了花纹,颜色对比也要强,指瓢虫背上与花纹的色彩对比。
4、看书上使用了哪些材料,他们又是怎样进行交流的?
(学生讨论)答:略
师小结:有的用绘画形式、还有的使用橡皮泥、彩色纸等制作美丽的瓢虫。
5、同学们想怎么打扮瓢虫呢?
学生1:我想为瓢虫画上美丽的花衣裳,用绘画来表现
学生2:我想把美丽的飘虫做出来,用橡皮泥或彩色纸等来制作
四、分组活动:(学生实践活动)
1、活动开始:(学生自由组合分成5个大组)
2、师建议可以个人创作,鼓励集体创作。
3、学生实践活动开始,教师巡视,并参与活动。
五、展示成果:(每小组推荐若干名同学)
1、绘画:说一说你们设计了多少种瓢虫的花衣裳。
2、制作:都给瓢虫做了多少花衣裳。
六、收拾整理:
整理桌面,收拾工具和材料。
七、课题拓展:
回家后动手制作一些瓢虫样的玩具装饰品。
作业要求
以小组为单位分工合作,用不同的方法多做几只小瓢虫。动作快的小组,可以为小瓢虫布置一个漂亮的家。
板书设计
瓢虫的花衣裳
瓢虫的结构
瓢虫的花纹:点、线、面、图形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9 课 生活中的趣事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教材选等了三幅欣赏作品都充满幽默趣味的内容。其中两位是当代艺术家创作的漫画作品,《瞻瞻的车》显示了艺术家对生活小细节的把握和表现;《艺术摄影》则通过生活中的小事体现幽默与风趣。而明代的《婴戏图卷》表现儿童课余生活的部分,孩童的动态丰富多彩,充分体现了古代孩童的生活情趣。在“学生作品”部分,《公交车上》《我掉牙了》等反映出同学们对生活各个方面细致且幽默的观察。并且包括中国画、水彩画、彩笔画等多种绘画形式。
学情分析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生活中有趣的事是数不清的,比如说出去玩、做了个奇特的梦……能够把它画下来,那就更有趣了教材选等了三幅欣赏作品都充满幽默趣味的内容。
教学目标
1、回忆生活中的趣事,体验人物动态、表情的夸张以及表现主题的方法。
2、用绘画方式表现生活中的趣事,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
3、通过描绘生活中的趣事,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分享、体验生活中的趣事。
难点:画面内容有趣并且主体突出。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仔细听同学们讲解的生活趣事,指导创作一幅表现生活中趣事的绘画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 激发兴趣——创设情境——引发思维
(一)1、师:小朋友们,我们先来唱首歌,好吗?跟着老师一块儿唱:“丢、丢、丢手绢”(音乐伴奏)
2、师:小朋友们做过这个游戏么?有趣吗?玩得开心吗?谁能告诉你们是怎么玩的?(生回答后师予以鼓励)
3、师:刚才小朋友们唱得真好,说得真棒,老师很开心!我们再齐唱一首歌,师领唱《生日歌》(音乐伴奏)
4、师:能告诉老师和同学们你过生日时,你做了些什么?有趣吗?
(二)1、师:老师想再考一考小朋友们,我相信这些都难不了你们。猜谜语,认真听!(播放,并示谜语)
这种车,真叫棒,/开来开去不怕撞。 你撞我碰真热闹,/不能开到大街上。 2、师:开过碰碰车吗?有趣吗?
(三)1、师:小朋友们,生活中有许许多多有趣、开心的事,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找一找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
板书课题:生活中的趣事(贴)
二、交流讨论——融入情境——激活思维
1、师:哪位小朋友想告诉同学们自己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生回答时可引导孩子并边说边表演,握手鼓励)
2、小组交流,自由互动,向同学介绍自己生活有趣的事。
三、欣赏启迪——升华情境——联想创作
1、师:来给小朋友们上课前,河阴小学一年级小朋友想和你们交个朋友,请老师带来了他们的绘画作品(展示作品)
2、选择小朋友喜欢的一幅作品,引导讨论创作方法 (1) 想好自己最有趣的事;
(2) 大胆地画出来(你用什么笔画画)
(3) 添加景物
3、师:小朋友一定想快点展示自己的本领,好!拿起画笔在作业纸上大胆画出自己生活中有趣的事。
(播放欢快音乐,适时激励性辅导)
四、自我展示——互动欣赏——尝试评述
1、师:小朋友们画得真棒,画好的小朋友可以将自己的作品送给好朋友,欣赏一下,介绍一下。然后将作品在展板上贴出来。
2、师:(展示交流)哪位小朋友想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自己的作品?
3、集体评述,谁画得的画更有趣,画得更大胆(贴星鼓励)
五、课尾欣赏——拓展情境———发散思维
1、师:今天小朋友们用灵巧的小手画出了一幅幅精彩的作品,(展示撕纸作品一幅)这幅作品也表现了生活中有趣的事,你有没有其它方法表现出自己有趣的事吗?(生讨论,如橡皮泥泥塑)
2、师:小朋友们生活中有许多有趣的事,爸爸妈妈有吗?我们能不能留心观察他们有趣开心的事,并画出来好么?
作业要求
把自己难忘的有趣事件用绘画的形式画下来,并分享给自己的小伙伴听。
板书设计
生活中的趣事
难忘的 快乐的 有意义的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 10 课 泡泡飞呀飞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编排目的让学生大胆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开动脑筋在材料选择、装饰上表现出新颖的特征。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锻炼学生学会用各种材质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通过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体验美术造型活动的乐趣。在学习活动中,可引导学生充分地体验创作的乐趣和审美感受,通过集中展示作品,介绍互评的方式,丰富学习活动,感受艺术学习的魅力。
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一年级学生,孩子年龄段低,根据孩子的认知规律,在教学中侧重于学生的形象思维,感知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通过吹泡泡这一过程,强调学生运用各种感官,有意识的去关心自己生活及周围的一切,大胆发挥想象,逐渐的去学习,去寻找和挖掘那些蕴藏在普通而平凡生活中的美,运用美术语言将他们表现出来,从而唤起学生感觉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表现美的愿望。
教学目标
1、通过游戏,引导学生观察泡泡在空中飞的情景。
2、引导学生想象泡泡在空中飞的情景,拓展学生的想象空间,并大胆描绘出来。
3、通过观察、描绘,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和表现自己的想法。
难点:学生作品是否有新意和个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引导学生想象泡泡飞在空中的情景,以此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拓展他们的想象空间。大胆画出自己喜爱的泡泡。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学生:绘画本、油画棒、水彩笔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程】
课前谈话: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位朋友想认识吗?
生:“想”。
观看视频《小鲤鱼历险记》片段。
师:“认识它吗?”它喜欢做什么?
生:“它是小鲤鱼泡泡,它喜欢吐泡泡。
师:瞧,这是它吐的泡,送给你们。我扪自己拿到什么颜色的泡泡,你就是什么组的哦!
位置坐好了,刚才的小鲤鱼吐泡泡好玩吗?那我扪今天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吧
【教学过程】
(二)游戏导入,引出课题:
1.吹泡泡,认识泡泡特点。
“小朋友们,你们喜欢吹泡泡吗?这节课老师和大家一起玩吹泡泡的游戏,你们开心吗?”
播放歌曲《吹泡泡》,边吹边引导学生观察泡泡的样子:
形状:哇,这么多泡泡,好浪漫啊!快看它是什么形状的?如果生说圆形,师问:“是不是所有的泡泡都是圆形的呢?”接着师表演拉大泡泡,“在风的带动下,泡泡的形状也并不都是圆的。 “小泡泡满天飞,像什么啊?有的像彩气球,有的像葡萄。都一样大吗?”(总结泡泡的形状有大有小、有圆形也有其他形状。)
泡颜色:再看看泡泡是什么颜色的?学生会说透明的,“同学们观察的真细致,它是透明的,可在光的照射下也会折射出不同的颜色”,就变得五颜六色了。”
特点:大家再看看泡泡上面有什么?这说明泡泡上面可以映出周围物体的影子。师不经意用手碰一下泡泡,“怎么捉不到啊?启发孩子说说泡泡的特点是一碰就破。”
2. 引出课题:“吹泡泡的游戏真好玩,谢谢同学们把老师也带回了童年!刚才我看到泡泡飞呀飞的时候,大家都好开心啊!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在泡泡王国里玩,好吗?”【板书课题】
(三)总结泡泡特征,示范作画
1、总结特征,示范作画。
师出示课件:瞧,这就是吹起来的泡泡,仔细观察,你觉得泡泡都有哪些特点?
师随机用泡泡板书:(有大有小、圆形、其他形状、透明、五颜六色、有影子、一碰就破)讲解遮挡、远近、透明及彩色泡泡的表现方法。
如:提出问题:泡泡五颜六色又是透明的,该怎样表现呢?教师总结范画:只在泡泡的边缘涂色,中间留空表现透明。
2、欣赏图片,泡泡联想、讨论交流、开阔思路
大家可能还不知道,还有一种超级大泡泡,小朋友们都可以在泡泡里做游戏,泡泡还可以带着大家一起飞,越飞越高。不信啊?那我们一起来看看泡泡乐园里的小朋友玩得多开心啊!
师:如果泡泡飞到校园里,那泡泡上会看见什么?飞到城市的上空、飞到大海上空呢?飞到专门播放动画片的公司呢……
生:会看见许多小朋友做游戏、会看见白云、会看见汽车、会看见喜羊羊与灰太狼……
师:你准备表现和泡泡的什么故事?前后位小朋友说一说。师提出建议。如果老师把泡泡吹的足够大就可以把你装进泡泡里了,你会和泡泡一起飞,飞啊飞啊……你希望泡泡会飞到哪里去?你希望有谁陪着你一起飞?先同学互相说,再说给大家听。
师:你们觉得泡泡美不美?美在哪里?
继续欣赏,图片,“欣赏完了,好玩吗?那你知不知道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材料表现泡泡?”
(四)布置任务, 学生作业
那你知不知道这些作品都用了哪些材料表现泡泡?每个组的工具材料都有所不同,现在请大家仔细琢磨,想想怎么表现泡泡。
(五) 巡回辅导:师组间辅导。
泡泡的大小变化。随时找完成任务的作业去展板张贴。
(六)欣赏作品。出示课件
(七)总结:不知小朋友们有没有发现,平常玩的普通的小泡泡一样可要给我们带来满心的喜悦和无限的遐想,希望生活中大家多用善于发现的眼睛看世界,更加热爱我们的幸福生活。好,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作业要求
选用自己喜欢的材料,用自己熟悉的技法绘制有泡泡的作品,看谁画的最逼真!
板书设计
泡泡飞呀飞
圆形 透明 五颜六色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一课 太空里的植物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美术实验教科书第二册第十一课《太空里的植物》本课旨在让全体学生能主动融入课堂气氛,参与研究,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设计,掌握基本绘画的方法。本课注重发挥学生的想象力,最大化的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并培养学生敢于探索太空奥秘的求知精神。
学情分析
本课由于太空里的植物谁也没有见过,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设计起来比较困难,因此我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环境中的植物来想象,通过教师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来表达自己对太空里的植物想像、设计,让学生由易到难,由熟悉到陌生,进而找出与太空植物的异同,并通过想象,设计出太空植物的形象。最后延伸到学生用彩笔画出自己想像中神奇的“太空植物”。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对太空植物进行自由想象和设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学生自主探究,并用各种材料绘制或者制作太空植物。
3、学生体验想象、创作与合作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初步掌握想象和探究的方法,能对太空里的植物进行想象创作。
教学难点:
能用各种材料组合、粘接制作太空里的植物。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师采用发散创新的新型教学模式,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充分利用了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拓学生视野,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及潜在的创造力。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作
学生:彩色卡纸、橡皮泥、饮料瓶、剪刀、胶水等手工材料
教学过程
一、动画导入,激发兴趣(大约2分钟)
1、教师说:小朋友你们熟悉植物王国吗?今天让我们伴随着音乐走进这个神秘的世界!
2、教师播放“植物王国”动画片段。
【设计意图】:以动画的方式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动画的欣赏中发现植物艺术变形的方法,为下面的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这样的设计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从视觉上刺激学生,丰富学生的感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欣赏感受 探究方法(大约8分钟)
(一)、探究植物艺术变形的方法。
(1)、教师问:你们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兴趣,谈自己的感受)(2)、师小结:其实这些都是我们艺术大师根据自然界的植物变化用夸张变形的方法创造出来的,多了不起啊!(多媒体出示三幅变化的花的对比图片)
【设计意图】:通过“植物王国”的植物与自然界植物的对比让学生明白这些有趣的植物是艺术大师用夸张、变形等方法变化来的!
(二)、欣赏自然界的植物,拓展思维。
1、教师说:除了动画中的这些植物朋友,自然界中还有许多千奇百怪的植物朋友,你们瞧!(多媒体出示自然界的植物图片)
2、教师提问:你喜欢哪一位植物朋友?为什么?
(学生观察植物图片,根据自己的爱好介绍植物的形状特点)
3、教师提问:你还知道哪些植物?它们又有哪些特点呢?(学生根据对已有知识的了解,说出常见的植物和它们的特点)
4、教师小结:小朋友说的真好,自然界中的植物虽然很多,但它们形状也都有各自的特点。
【设计意图】:欣赏大自然中千奇百怪的植物,让学生细致地观察它的形状特点,拓展了学生的思维,同时学生也会不由得联想起生活中有特点的植物,激发了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再现,为下面的“想”作铺垫。
三、想象练习,体验创意过程。(大约2分钟)
1、随着现代科技水平不断提高,我们人类进入了太空,假如哪天我们的植物朋友也来到了太空,生长在新的环境里,也许会变得更加奇特了,那它们会是什么样子呢?多媒体出示作品图(一)——图(四)(学生根据植物的特点来展开想象)
2、老师也把它们变了个模样,瞧!它们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设计意图】:多媒体展示植物图片,让学生先大胆地根据植物的特点来想象奇特的太空植物,然后教师巧妙地运用范作,为学生提供了更广阔地思维空间,在学生的观察比较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了想象的方法,为下面地创作作了铺垫,解决了本课的难点。
四、欣赏同龄学生作品,激发创作欲望。(大约3分钟)
1、老师如果到了太空想变成这个样子(出示课件)
2、今天我们就画《太空里的植物》。(板书课题)
3、作画过程,教师从绘画的画面效果适当的指导。
4、教室在黑板上布置太空图,激发学生,让画好的小朋友自己选择星球把画展示上去。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5、教师提问:下面老师就想考考小朋友,你想用自己的材料怎样来表现太空里的植物?
(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材料来想象,说自己的想法。)
6、老师还带了些其他班小朋友的作品(如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看看这些作品与你想的有什么不一样?(学生畅谈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欣赏其他同龄学生的作品,让学生在欣赏中获得方法,激发学生用多种废旧材料来表现作品的欲望。
五、 实践创作 ,个性展现。(大约18分钟)
1、老师看出小朋友也非常急切地想把你脑海中的太空植物描绘出来了。提出作业要求:(1)、选择自己喜欢的绘画材料,制作一个奇特的太空植物;(2)、大胆想象、细心制作;(3)、注意安全,保持教室整洁;(4)可以两人一小组合作。
2、学生个性化创作,教师适时指导。
六、作业展评(大约6分钟)
1、小组练习说(请已经做完的小朋友可以和小组的其它小朋友说你的作品和想法)
2、自评、互评(请你把自己的作品介绍给大家,用一句话来描述一下,让大家来分享你的快乐?你觉得他的想法怎么样?
3、一句话想象(如果哪一天这些太空植物遇到一起,它们会说些什么呢?)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语言的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体现了美术学科与语文学科的整合。
七、课堂延伸,拓展欣赏(大约1分钟)
今天这节课小朋友发挥了自己的聪明才智,想象出了许多神奇的太空植物,用灵巧的双手制作出了一件件精致的太空植物作品。除了这些材料可以表现太空植物以外,生活中还有许多材料也可以利用。你们瞧!(多媒体展示废旧材料制作作品,丰富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视野。)小朋友课后可以继续去发现,也可以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
【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各种废旧材料制作的作品,拓展了学生的视眼、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引导学生来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美!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也增强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业要求
通过想象,把你心中的太空植物画出来,并和你身边的同学一起分享!
板书设计
太空里的植物
夸张 变形 五颜六色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二课 妈妈的节日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学生回忆三八妇女节和妈妈过生日的情景,用绘画或者其他表现形式进行创作,表达对母亲的爱,在进行教育评价时,教师可从学生是否通过创作表现了自己的愿望,是否认同自己的作品是否敢于在一张画面上使用多种表现方式等方面进行评价。
学情分析
这对母亲的依恋是人类最美好的情感之一,积极调动这一情感是引导学生学习良好开端,可以有效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一年级的学生还不会很好的组织画面,通过想象和回忆帮助学生组织丰富内容的画面,利用不同的表现技法进行创作,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目标
1、知道哪些日子属于妈妈的节日,了解妈妈的辛苦与喜好。
2、观察妈妈的形象特征,运用不同的工具、材料描绘妈妈的姿态和表情特点。
3、通过描绘,感受妈妈的崇高与伟大,表达对妈妈的爱。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运用不同的绘画工具、材料,描绘妈妈美丽的姿态和表情。
教学难点:
画面中人物姿态、表情和场景的表现。
教学方法与手段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的意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表达、沟通的能力,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过程:
一、听《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歌曲进教室。
分小组交流课前了解到的有关“妈妈的辛苦与喜好、妈妈工作时的照片”的资料,感受母爱的崇高与伟大。
二、集体交流:“有哪些日子是妈妈的节日?”
分小组讨论:在妈妈的节日里,自己可以为妈妈送上一份怎样的心意?
三、欣赏同龄人的作品,鼓励学生用绘画方式把自己想为妈妈做的一件事表现出来。引导学生注意构图、色彩搭配、材料与形式等。
四、以分角色表演的形式将自己组要表现的情景表演出来,同学们讨论这样构图是否合适,再添加哪些道具会更好。
五、小组为单位画一幅表现“妈妈的节日”的画,可以用拼贴加画的方法。
可先让学生将“我在干什么?”或“我送给妈妈过节的礼物”放在显著的位置上,再添加当时的环境(以家为主,教师为学生提供一些家具、家用电器等的图片资料)提示学生注意主体与背景间的色彩搭配。
讨论表现方法,尝试画出草稿。
第 二课时
一、引导阶段
播放视频,引导学生通过观看视频中妈妈的生活、工作情形,了解妈妈的崇高与伟大、艰辛与喜好。
提问:复习哪些日子是属于妈妈的节日?
二、新知巩固阶段
1、出示妈妈的生活、工作照,引导学生观察照片中人物的姿态、表情。
2、出示表现妈妈的绘画作品,引导学生分析作品中运用的材料和方法,以及如何表现人物姿态、表情。
3、教师讲解作画步骤和方法:
①勾画出主体人物的姿态,注意突出主体;
②根据妈妈的生活、工作环境添加适当场景;
③涂色,注意主体物和背景要有色彩对比。
4、引导学生回忆,记忆中妈妈最美的姿态和表情是什么?
三、学生练习
1、以“我的妈妈”为主题,开展一场绘画比赛;
2、突出表现妈妈的姿态和表情;
3、色彩搭配合理。
四、展示评价
展示学生的作品,相互欣赏评价,提出合理建议,评选出优秀作品。
五、收拾整理
引导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室清洁卫生。
作业要求
以《妈妈的节日》为主题创作一幅画来表达对妈妈的爱,当作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
板书设计
妈妈的节日
三八妇女节 妈妈的生日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三课 各式各样的水果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标分析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教材分析
本课的目的是让学生感受各种材料的特性,根据意图选择媒材合理使用工具和制作方法进行初步的设计和制作活动体验,设计制作的过程,发展创新意识,创新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独立完成任务的良好习惯。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虽然对这些材料和工具应用并不娴熟,但他们对美术兴趣比较高,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通过活动,掌握揉、搓、捏、压、刻等彩泥制作技法。
2、利用彩泥表现各种水果的特征,塑造水果的造型和色彩。
3、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能够用揉、搓、捏、压、刻等制作技法,塑造各种水果。
难点:掌握各种塑造水果造型的方法。
教学方法与手段
制作过程能够掌握团初揭亚,映客剪等技法及水果捏塑方法。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
学生:彩泥、剪刀、牙签
教学过程
一、导境激趣
课件放映动画,故事大意:话说几天前,王母娘娘把孙悟空召了去,对他说:“悟空,一年一次的藩桃大会就要召开了,每年都吃桃子,也该换换口味了,就请你到人间选最香甜可口的水果吧,咱们让各路神仙尝尝。”孙悟空抓耳挠腮,说:“这有何难,看俺老孙的本事吧,俺去去就来。”说着一个跟头就来到了人间,话是说得容易,他为了选到最好的水果,特意设了四个关,闯过四个关的才会被选上。去过的地方不少,可那些人闯了第一关,过不了第二关,竟没有一个成功的,说来也巧,孙悟空今儿个来到了我们这儿,看看有没有闯关的小勇士,能不能找到香甜的水果。 (板书)香甜的水果
问:想不想闯关?想不想做闯关的小勇士?想不想自己的水果被选上?看大家都这么有信心,那我们就闯关开始。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带入故事情节,激发兴趣,进入闯关行动有趣味性和竞争性,使学生能在学中乐,自始至终保持浓厚的兴趣]。
二、出示字样:第一关:夸的香又甜,就会过这关。
师:看来这第一关是让咱们夸夸自己现在手中有的,吃过的,见过的水果。我也想和大家闯这一关,好不好?
我先夸我最喜欢的水果,大家猜是什么?
【设计意图】:教师有意识强调水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并参与其中,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教师角色变为和学生相同的参与者学生夸夸,让同学和老师猜。
孙悟空说话了,大家刚才表现积极,都说的快流口水了,顺利通过。
【设计意图】:本环节考察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
三、第二关:(出示)彩泥变水果,谁的方法多。
大家都知道,孙悟空能把小石子变成水果,其实我们也很神通
的,不过呀,不是用石子,而是用我们手中的彩泥。
(1)教师与学生比比谁变的快
听口令,团成球(象什么?西瓜、山楂)----搓成条----压成饼
(叶子)----捏成点
【设计意图】:采用教师与学生比赛的方式,实质是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造型技巧,让学生在赛中学,赛中乐,体会成功的乐趣。
(2)欣赏制作的范作与课本上的作品
(3) 学生制作。
(4)评价展示。A 小组评选出两件优秀作品展示 B自愿展示,推销自己的成果,评为闯关小勇士。C 勇敢剖析通过对比说自己作品的不足。
【设计意图】:本次练习从欣赏入手,在欣赏中发现问题,找到美感所在。评价环节注重水果的形状、颜色,评价中注意让学生从别人作品中发现优点,也能提出建议,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学习的能力。本环节侧重技能的训练与写实性的水果造型。
四、 第三关,水果变变变,看谁点子多
五、 (1)老师将黑板上的课题用简笔画的形式添画上
手,脚,眼睛等;
【设计意图】:利用拟人化的手法初步感受水果的变化,继而进行想象]
(2)欣赏:
六、评价展示
孙悟空看得眼花缭乱,真不知道该选哪盘好?
(1) 小组派代表把制作的这盘水果的优点、独特之处说给大家听。
【设计意图】:充分认识自己小组的长处,体会小组合作的优点]
(2) 自愿报名当孙悟空选水果,说出选这件作品的理由。
【设计意图】:学生角色的转变会更具趣味性,评价的更用心,同时可以让尽量多的学生参与评价过程]
(3)教师评优点,指出缺点。
(4)孙悟空出示问题:除了用橡皮泥,还可以用什么材料
变出香甜的水果?学生回答。
【设计意图】:这一个小环节实质是借孙悟空进行课题的拓展]
(5)欣赏不同材质制作的水果
(6)顺利过关
学生谈感受,如果觉得小组间合作愉快就互相击掌。
教师小结。
作业要求
选用自己喜欢的表达方式,绘画或制作一组水果拼盘。
板书设计
各式各样的水果
基本技法:团、搓、压、捏、揉、贴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四课 可爱的动物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标分析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教材分析
本课是各式各样的水果,一课的延续主要引导学生用粘土彩泥尾捏揉搓卷闸拼绕刻等多种捏塑方法表现可爱的动物。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虽然对这些材料和工具应用并不娴熟,但他们对美术兴趣比较高,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认识捏塑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表现形式。
2、运用揉、搓、捏、压、卷等方法,制作不同的立体彩泥动物。
3、体验捏塑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爱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对揉、搓、捏、压、卷等捏塑方法的运用和掌握。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对动物的形体进行概括,有创意地表现捏塑动物的趣味性。
教学方法与手段
采用欣赏——体验——评价的教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作
学生:彩泥、剪刀、牙签
教学过程
1、猜一猜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咱们先做一个“猜猜看”游戏:老师在黑板上画出几种动物的尾巴(猴子、松鼠、孔雀、兔子),让学生猜一猜分别是哪种动物的尾巴?学生回答后,
师:你们答的是否正确呢?请看黑板,教师快速添画出动物的头身,这些动物今天来到了我们课上,这节咱们就来学习“可爱的动物”。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以“猜猜看”的游戏,用简笔画画出动物的方式导入,增加趣味性,同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及学习兴趣,为下个环节欣赏观察动物的特征做铺垫)
2、欣赏观察,了解动物的形象特征
师:无论哪种动物,它们的主要特征都在头部,其次是尾巴和身体,那么接下来,咱们到动物世界里看看吧!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动物的形象特征。
PPT欣赏 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谁能说一下,
你认识这些动物吗?请说出它的特征
你喜欢那种动物?为什么?(说特征、习性)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常见动物的形体特征和生活习性为学生提供形象记忆。)
PPT欣赏动物工艺作品 这些作品和真的动物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那为什么能一眼认出来?
总结:抓住特征,进行简化,夸张,美化。使动物更可爱。(板书)
【设计意图】:欣赏不同的动物工艺品,让学生懂得艺术品与真实动物的不同:即抓住特征,进行简化、夸张,并装饰美化。为学生下面
的制作作铺垫)
教师示范:老师今天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小动物,实物投影展示(小老虎、小熊、小刺猬和热带鱼)
想知道老师怎么做的吗?生(想)
师:好,老师就以这只小白兔为例(ppt出小白兔照片),用彩泥把它做出来,老师做的时候,都用了那些方法?请仔细观察(注意色彩的搭配,师边做边强调:塑造动物的头部是最主要的)
制作 方法:揉、搓、捏、压、切、粘(板书)
【设计意图】:直观示范法,突出重点,使学生清楚地看到制作的具体方法,同时明白制作时,抓住动物特征,大胆简化、夸张、装饰美化,色彩搭配要漂亮)
师:咱们再看看同龄小朋友用彩泥制作的小动物
PPT欣赏书本上同龄小朋友的作品
【设计意图】:降低制作的难度、标准)
3、大胆制作 体验乐趣
师:下面老师把时间交给你们,你们想做什么动物?谁能说一下?
学生回答1、2、3
师:下面咱们就来个比赛,在规定时间内,看谁做又快又好!开始!
【设计意图】:一是学生简短的思考时间,二是激励学生的制作的信心)
4、展评作品 分享成功
师:好,时间到!把做好的动物放到“动物园”里。让它们活动一下吧!
先以小组为单位,把作品摆放在老师设计的场景“动物园”色卡
纸上,组织学生把制作的小动物放进“动物园”,先小组内欣赏、互评。
教师找出一个比较特别的作品,进行点评(如:这只小鸭子做的非常生动、带着帽子,色彩搭配漂亮,更主要的是还给小鸭子做出了活动的场景,这是谁的作品?给大家介绍一下)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
师:谁还发现那个小动物做得好?从作品的造型、动态、色彩等方面去评价。
每组再推出最好的到前台实物投影下展示,学生自评,生互评,教师评价、奖励。
【设计意图】:在展评中使学生能展示自我,取长补短,和同学们体验成功的愉悦,增强自信心)
5、课后拓展 德育渗透
这节课我们用彩泥、黏土捏塑了的可爱的动物,同学们做的都很好。其实动物的表现形式还有很多,如剪纸、绘画、布偶、陶艺等等,课后你们可以选择去尝试一下。
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所以我们要爱护动物,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保护好生态平衡,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加和谐美好!
【设计意图】:让学生从小树立保护动物、保护自然环境的意识)
作业要求
PPT出示课堂作业:
①捏塑一只可爱的小动物。
②用两种颜色以上的彩泥
③要求:造型简练,动态可爱 色彩漂亮
学生制作,教师巡视辅导,背景儿童轻音乐
板书设计
可爱的动物
制作方法: 揉、搓、捏、团、压、粘
要求:抓特征、简化、夸张 美化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五课 乘上大船游世界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本课运用美术学科独特的视觉形式,引导学生通过欣赏,回忆,讨论等方式发现大船的美,了解大船的基本知识,引导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大胆设计出风格迥异的船,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材料设计出颜色,外形,功能上与众不同的大船。
学情分析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或者几个小游戏来贯穿课堂,让枯燥的知识变成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使学生能真正感受在学中玩玩中学的乐趣,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她们的思维在浩瀚的大海上翱翔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船的知识,能够用绘画、剪贴的方式表现喜欢的船。
2、在学习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造型表现能力。
3、通过对船文化的了解,激发学生对我国古代造船技术的自豪感。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船的功能、形状和表现方法。
教学难点:
创造性的表现各种船。
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问导入展开联想自主探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师生问好
二、导入:
1、我知道大家都是聪明的孩子,我这里有条谜语,请大家仔细分析,让我看看你们谁最聪明:“远看像楼房,有屋又有床。人在楼中住,楼行江河上。”(课件出示谜语)
2、你们都很聪明,一下就猜出来了,对,就是“轮船”。你们谁
坐过轮船?给大家讲讲它是什么样子的?(简单讲述见过的船)
3、船的种类很多,船的形状、颜色更是五花八门、多种多样。今天就请大家和我一起就乘上你们自己心中的大船一起游世界去吧!
三、新课:
1、出示课题:
2、想要乘着心中的大船游世界,就一定要把心中的大船设计出来。在大家思考、绘制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有关船的知识吧!请大家看屏幕,仔细观察说说你认识哪种船?它的外形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什么颜色?有哪些图案?知道有哪些用途吗?(生答,师补充并引导学生欣赏图片)
3、就像大家说的一样,船最主要的用途就是运输,在飞机发明之前,船是唯一的能够穿越大海的运输工具,就是现在船依然是人类运输大型货物的重要交通工具。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出现了更多有特殊用途的船。
4、刚刚看了那么多真实的船,那我们应该怎样把它画出来呢?现在请跟随老师一起看看别人是怎样画出自己喜欢的船吧!(看课件,学生的作品)
5、看了那么多的船,每一艘船都很漂亮,很复杂,我们从哪里开始下笔呢?请看大屏幕,(看课件,绘画步骤)看过之后谁能告诉我应该先画什么?在画什么?
四、课堂作业:
1、相信大家心中也有了各种与众不同的船,他们是什么样子的?请把你的想法告诉给你的小组成员,请他们帮助你让你设计的船成为最棒的船。在你们讨论好之后就可以把它画到你的作业纸上了。铅笔起稿,只勾线不涂色。
2、学生创作,是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指出纠正。
3、展评:画完的同学可以把你的船粘贴到黑板上的船舶展览会
场中。(师生共同评议,指出优缺点)
五、课堂小结:今天我又看到了大家想法独特的一面,只利用绘画的方法就设计出了这么多与众不同、造型奇特、用途多样的船,你们真了不起。我这里还有一些聪明人创造的船,(看课件,各种材料的船)除了这些材料的船,你还能用什么制作船呢?(生回答)听了你们的回答,让我看到你们更聪明,请大家回去之后把你们这些聪明的想法变成各种船吧!
作业要求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六课 打开的柜门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标分析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教材分析
这学习内容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连续密切,学生对柜子的感官认知比较丰富,引导学生在充分观察柜子的外形特征后动手实践,打开是一个动词,因为打开始得贵子,形成了你以外,而如何表现好这里以外,恰恰是本科的趣味所在,本课让学生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试试、剪剪、贴贴、画画等方法进行美术学习活动了解,不同柜子的造型特征在进行柜子,里外的装饰和物品的制作。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一些美术工具和材料,虽然对这些材料和工具应用并不娴熟,但他们对美术兴趣比较高,思维比较活跃,好动爱表现,能通过自己的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了解不同柜子的外形特征和内在结构。
2、指导学生利用废弃纸盒,运用绘画、剪贴等方法进行造型活动。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了解柜子的造型特征和内部结构。
教学难点:
运用绘画、剪贴的方式表现打开的柜子。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看看、想想、讲讲、试试、剪剪、贴贴、画画等方法进行美术学习活动。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作
学生:废旧纸盒、剪刀、彩纸、胶水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引导
1、教师展示、播放各式各样柜子的图片。让学生了解柜子的造型特点、激发学生的创作。
2、让学生观察、回忆、讨论各种柜子的形状。都有哪些相同和不同的特点。
二、发展阶段
1、教师向学生明确、清晰的演示柜子的制作方法,让学生掌握柜子的基本方法。
2、欣赏不同风格、材质的柜子的图片(如:木质、藤制、铁皮等)
3、做游戏:请你猜猜看。教师可采用出示柜子实物模型或电脑动画形式,让学生亲手打开柜子。以此,引导学生观察、了解柜子外形特征与里面所装物品的关系。 4、欣赏优秀作品,了解不同作品的各种表现形式,体验打开柜子的感受。
5、柜子的外形是长方体的,可以用生活中的纸盒子来代替,或者也可以用硬板纸和卡纸来做。里面放的物品可以怎样来制作呢?
(1)用橡皮泥来捏
(2)用彩色纸剪贴和画
(3)用印有物品的宣传单来贴
6、学生活动,鼓励学生大胆、自由表现,也可以做想象中的柜子。
三、拓展阶段
教师可以在班级内组织一次小型展览会。邀请学生以小设计师的身份介绍自己的满意作品。
四、收拾与整理阶段
提醒学生整理工具材料,保持教师环境的整洁,养成良好的习惯。
五、课后拓展
建议课后可以用绘画的方式来表现这一主题。
作业要求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七课 会摇的玩具
课型
设计·应用
课标分析
"设计·应用"领域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手段,围绕一定的目的和用途进行设计与制作,传递、交流信息,美化生活及环境,培养设计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学习领域。本学习领域中"设计"一词包括与学生生活有关的现代设计基础和传统工艺。
教材分析
本课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一课通过教师展示一件又一件会摇的玩具,调动起学生的好奇心,与学生共同探讨他是怎样摇起来的,除了这些,你还有什么好办法让他们摇摆起来,鼓励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把大胆想象变成现实。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通过大半年的学习,自主探究,观察生活有了一点的经验,在老师的启发开到下,好奇心强,学习兴趣浓,我们只需要引导学生开发思维,让他们自由组合,协同完成制作会要的玩具。
教学目标
1、大胆想象、积极思考,了解会摇的玩具为什么会摇。
2、启发学生利用废旧物制作会摇的玩具。
3、体验造型活动的乐趣,培养学生废物利用的环保意思。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能够独立制作会摇的玩具。
教学难点:
能够合理利用废旧物进行制作。
教学方法与手段
以玩具导入教学,把学生带入开心的乐园,通过欣赏,试玩,讨论,总结等方法,启发学生大胆想象描述,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作
学生: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欣赏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玩玩具吗?你们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学习制作过了什么样的玩具呢?(生答:略)那么,会滚的玩具是靠什么方法使它能够滚动起来的呢?(生答:略)不错,会滚的玩具是利用圆形或圆柱体的物品使它能够滚动起来。你们看,会滚的小猪就是靠外形是个圆形的滚环才使它能够滚动起来,多有趣呀。(师演示课件滚动玩具----小猪),让我们再来看看下面这个玩具,(师课件演示不倒翁玩具)它与会滚的小猪比较有什么不同的地方?(生答:略),对了,一个会滚,一个会摇,那么,你想知道会摇的玩具是靠什么办法使它能够产生摇摆的呢?它又可以选用哪些材料进行制作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动动脑筋,共同探究学习,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好吗?(课件出示课题:会摇的玩具)
(二)探索研究
1、说一说:启发学生回忆自己所见所玩会摇玩具的种类和特征。(师指生回答)
师:为了让同学们更多的了解会摇玩具的种类和特点,课前老师请同学们收集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并布置了几道作业题,大家完成了没有?(生答:略)很好,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来说一说,请看屏幕:(课件出示作业题)
(1)你在哪里见过或玩过哪些会摇的玩具?
(2)会摇的玩具是怎样摇摆起来的?
(3)“不倒翁”为什么会摇而不倒?你们知道吗?(指生回答,师课件演示“不倒翁”摇而不倒的过程,)
2、做一做:出示纸制“会摇的鱼儿”,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讨论,让生选材制作玩具会摇动的部分。(根据自己的材料,个人、小组交流、讨论制作方法)
师:刚才,我们看到了会摇的不倒翁,你们说,不倒翁为什么会摇而不倒呢?这是什么原因?(生答,略)通过观察比较,我们知道了不倒翁摇而不倒是因为它的低部呈圆弧形,而且它是下重上轻,所以它才会摇而不倒,那么,我们利用不倒翁这个原理可不可以选用其它的材料制作会摇的玩具呢?(提出问题,引导分析)
(1)用平面的普通卡纸,制作一个圆形的外形使它变成一个会滚的玩具,那么,我们可不可以利用平面纸张制作一个会摇的玩具呢?(交流讨论)
(2)老师这只“鱼儿”玩具是利用什么材料制作的吗?它是靠什么方法使它摇摆起来的呢?它为什么会摇而不倒呢?(指生回答)
师:同学们,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想请问同学们(师出示圆筒),我们知道会滚动的圆筒可以制作一个会滚的玩具,那么,可不可以把它制作成一个会摇的玩具呢?(生答:略)到底可不可以,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我们知道圆筒它已具备了会摇玩具的什么特点?(生答:圆弧形)可是它还是会滚呀!怎么办?根据不倒翁的原理,我们应该怎样使它摇摆起来呢?(生答:固定一个重心物)对了,这样就可以产生摇摆了,最后,只要进行装饰一下就可以把它变成一个会摇的玩具,是吗?(生答:略)通过不断的探究,我们知道了会摇的玩具能不能产生摇摆,最关键的是会摇的部分,现在就请同学们根据你们所带来的材料,动手制作会摇的部分。
师:同学们,会摇的部分做好了并不表示这个玩具就已经做好了,想一想,怎样把会摇的部分变成一个有趣的形象呢?你又准备设计一个什么样的造型呢?现在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讨论。(互说想法、作法及解决问题的办法。)
提出问题:
(1)想一想,看看你们所带来的材料可以设计制作哪些会摇的玩具?(分组讨论,同组互说想法。)
(2)依据玩具会摇的部分,请生说一说,可以使它变成什么样的会摇玩具造型?(分组讨论,同组互说想法。)
3、引导学生欣赏范例,拓宽想象空间(课件演示)
师:刚才,同学们在小组交流时,很多同学都发表了自己一些好的想法,现在,老师想请几位同学把他们好的想法和做法向大家介绍一下。(指生回答)通过与同学们共同交流,使老师也产生了一些想法,现在请同学们来看看,老师是怎样根据会摇的部分,设计各种不同的形象的,不知同学们看后有什么想法?还请同学们提提建议(演示老师范例欣赏),看了老师所设计的玩具造型,你有什么看法?你认为怎样?(指生回答)
师:同学们,不同的材料可以制作出不同类型的会摇的玩具,让我们再来看看别的小朋友是怎样选材设计制作的,请看屏幕。(演示学生作品欣赏)
(三)设计制作
师:欣赏了小朋友的作品,你们是不是又有了新的想法和做法呢?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动手制作、设计有趣的玩具造型。同学们可以采用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制作有趣的会摇的玩具。
1、让学生再次动手制作,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带的材料,通过加一加,减一减的方法制作会摇的玩具。
2、引导学生将自己制作的玩具取名。
3、学生练习,教师适时指导(根据学生的能力,进行辅导帮助,使每个学生能享受成功的快乐)
(四)展示评价
以六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展示比赛。请已经做好的小组,可以玩一玩,评一评(由组长组织进行评价,先自评后互评)。看一看,谁的玩具做的会摇、有趣,造型与众不同,就让谁代表本组上台展示。(小组推荐)
1、你觉得这些玩具哪一个做的最有趣?为什么?
2、谁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的玩具?说说你最成功的地方。
3、如果让你再做一次,你将利用生活中哪些材料进行制作?
4、师及时鼓励有点滴进步的每个学生,同时提出要求,促进发展。师生一起分享成功的喜悦。
(五)活动延伸
这节课,大家能积极地参与活动,开动脑筋,展开想象,利用平时一些不起眼的材料,学习制作出了一件件有趣的会摇的玩具。同学们,想一想,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用品应用了会摇的原理,使它能够摇摆起来?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充分利用身边的各种材料大胆的积极地思考,将我们所学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生活实际中去,创造出更多更新的作品来,下课。
作业要求
同桌同学,协作完成制作装饰一件会要的玩具,完成后,并和大家一起分享,看哪一组做的精致又有创意!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八课 电脑美术
课型
造型·表现
课标分析
"造型·表现"领域是指运用多种材料和手段,体验造型乐趣,表达情感和思想的学习领域。造型是具有广泛含义的概念,但在本学习领域中指的是运用描绘、雕塑、拓印等手段和方法,创作视觉形象的艺术创作活动。
教材分析
用画笔在纸上的画是美术作品,用刀刻在木板和石板上,在经过腐蚀的画,也是美术作品,如今,用高科技的电脑作为创作手段,创作出的画面无疑丰富了美术作品的内容,学生虽然已经在平面表现领域掌握了一些基本的美术表现技法,却是第一次用鼠标来画画本课,结合学生用线条来描绘的技能,让学生尝试运用电脑画图中配合鼠标画出线条的铅笔,刷子,喷枪,直线等工具来创作美术作品,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电脑画图的乐趣。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由平面创作转为鼠标设计,对孩子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培养他们的兴趣是本课的重点,能够灵活的应用鼠标就已经达到了本课的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1、对电脑“画图”软件中铅笔、刷子、喷枪、直线等工具有初步了解。
2、尝试运用“画图”软件中铅笔、刷子、喷枪、直线等工具创作有趣的图形。
3、感受用鼠标作画带来的快乐,体验电脑画图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重点:了解“画图”软件中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
难点:尝试用“画图”软件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方法与手段
感知——体验——探究的教学策略。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画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组织学生有序进入电脑教室,安排好每位学生的座位及使用的电脑,并开机。老师检查每台电脑的开机情况,遇到电脑故障及时调整学生座位。
二、引导阶段
1、复习、启发
师:上学期,我们在电脑美术课上学习过运用“画图”程序进行电脑绘画,同学们学会了许多电脑绘画工具的用法,画出了非常漂亮的画。许多同学还在课后自学了许多绘画技巧和绘画工具的用法,现在,老师想问大家两个问题:
A、你还记得哪些绘画工具?学会了哪些绘画技巧?(绘画工具:画笔、颜料桶、橡皮擦、喷枪、放大镜等,绘画技巧:复制粘贴、反色、裁剪、移动图形等)
B、你最喜欢用什么绘画工具?为什么?能不能用你喜欢的工具或绘画技巧在电脑上操作演示给大家看?
(请3-5位学生到教师机上操作演示,同时通过网络广播演示给全体学生看。)
2、老师归纳
师:“刚才几位同学的演示很好,掌声给予鼓励!电脑绘画的工具和操作方法很多,只有多练习、多动脑才会掌握更多的电脑绘画方法和技巧,才能画出更多更好的电脑美术作品。”
3、欣赏图案,复习“复制、粘贴”
课件出示上面图案:“这张画你喜欢吗?你知不知道怎么画出来的?谁到教师主机上演示给大家看?”
主机上打开“画图”程序,画面左上角显示单个小猫图案。请1-2位学生到主机上作演示复制粘贴的方法。
操作方法:选定工具选择小猫——(编辑菜单)复制——(编辑菜单)粘贴——拖动小猫到合适位置——完成 师:“刚才两位同学复制出了小猫,如果按照这样的方法还可以复制出很多很多。请看老师制作的两张作品。”
4、课件展示两张(2开图画纸大小)打印出来的四方连续纹样
师:这两张图案就是运用复制粘贴的方法制作的,漂亮吗?你觉得这两张漂亮的图案纸像什么?
学生发言:像包装纸、像桌布、像花布、像地毯、像窗帘……
三、发展阶段
1、认识“四方连续纹样”
(1)老师把两张作品贴在黑板上,引导学生观察: “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这两张作品上的图案,图案有什么变化?是怎样变化的?是否发现它的规律?
学生观察回答,老师归纳纹样排列特点:西瓜图案上下、左右翻转重复排列,小猫左右、上下整齐排列。
电脑屏幕显示:上下左右不断重复的图案叫“四方连续纹样”。
2、观察对比:这四张图有什么不一样?
(方向不一样,上下左右翻转)
(2)用什么方法可以改变一张图的方向? 问:“哪位同学能把这张图上下、左右翻转过来?”
请2-3位学生到主机上尝试翻转小猫图像。对学生的操作给予表扬。
方法:用选定工具框选图案——在图像菜单中选择“翻转/旋转”——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完成
3、欣赏课本范图
让学生翻开课本,欣赏四方连续纹样作品。
四、实践阶段
1、师示范绘制四方连续
老师以清晰的演示讲解示范四方连续纹样的绘制过程:
A、用矩形、画笔、颜料桶等工具画一幅简洁的图案。
B、选中图案,在“编辑”菜单中分别选择“复制”“粘贴”,在“图像”菜单中点击“翻转/旋转”或“拉伸/扭曲”。
C、移动图案,排列成有规律的四方连续纹样。
现在,同学们已经知道四方连续的绘画方法了,动手试试吧?
2、学生实践
A、作业:运用所学方法,画一块花布。
B、学生绘画,老师巡视指导。
鼓励学生认真作画,大胆创意图形。老师在巡视中注意对个别学生的指导。
C、学生保存作品。(个别学生不会保存的可让学生相互帮助或老师帮忙)
五、作品展评
1、选择10-15张学生作品(包括2-3张不理想的作业),通过网络展示。
引导学生评价交流:图形是否有创意?排列是否有规律?复制、粘贴、翻转和旋转、拉伸和扭曲等方法运用得好不好?
2、思考:我们设计的大花布可以制作成什么呢?(衣服、桌布、裙子、地毯……)
六、时装制作和表演
师:“我们设计的四方连续纹样可以制作成很多东西!老师现在就把这两张花布(西瓜和小猫图案)制作成两件衣服好不好?”
1、老师现场快速制作“马夹”和“裙子”
师:这是两件是什么衣服?哪位同学想穿穿这件新衣服?(让学生轮流试穿)“穿上这件衣服感觉怎样?在电视上有没看过时装表演?能不能学走模特步把你这件“马夹”展示给大家看?
2、学生时装秀表演
A、让6-8位学生轮流穿上“马夹”和“裙子”,随着节奏明快的音乐绕教室走一圈!
B、分组比赛:男同学穿“马夹”、女同学穿“裙子”比比谁走得最精彩!” 评出优胜者,掌声给予鼓励。
七、收拾与整理
要求学生按照正确的步骤关机,摆放好鼠标、键盘、凳子。
作业要求
设计一组漂亮的电脑美术作品。
1、 图案新颖
2、 色彩艳丽
3、 利用复制粘贴进行完成。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十九课 化装舞会
课型
综合 探索
课标分析
"综合·探索"领域是指通过综合性的美术活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研究、创造以及综合解决问题的美术学习领域。
教材分析
化妆舞会属于综合探索学习领域的课程,相对于简单的面具制作,她增添了制作的角色,选定与制作后的表演游戏,从教材上可以看出面具的制作非常简单,完全是一年级学生,比较容易就可以完成的,之所以选择如此简单的制作方法,主要是希望学生把精力放在角色上,让每位同学都能带上自己对角色的感受来进行创作。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容易掌握简单的绘制方法,设计制作参与,化妆舞会的面具带一袋玩一玩,体验美术活动给生活带来的改变与乐趣,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美术的能力,获得成功的喜悦感。
教学目标
1、尝试为主题化装舞会设计、制作面具,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2、运用剪、贴、画等方法,制作一个自己喜欢的面具。
3、体验制作、参加化装舞会的乐趣。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体验不同面具给人带来的不同感受。
教学难点:
展开联想、大胆创作,制作与众不同的面具。
教学方法与手段
探索——体验——联想——表现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作
学生:水彩笔、彩色卡纸、剪刀、胶水等手工工具
教学过程
(一)探索激趣,巧引课题
通过用纸张变脸的游戏营造轻松地氛围,要不咱们戴上不同的面具去参加化妆舞会吧! 出示课题:化装舞会
(二)欣赏联想,拓展思维
1.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化妆舞会吗? (同学回答)一一给出肯定鼓励表扬。老师这收
集了你们喜欢的节目《爸爸去哪》中的关于化妆舞会的一个小片段,,看看他们的表演会给 你学习本节课有什么帮助!
2.欣赏图片 新世纪小学校园的环保时装秀
3.欣赏教师戴着面具进行角色表演,进一步体验戴面具的快乐与视觉感受。
(三)探究技法,深入感知
看一看,欣赏古今中外的有代表性的面具,讨论面具的特点美感及作用。卡通人物面具 形象。
(四)设计制作,鼓励创新
1. 有废旧材料 量处眼睛的位置,用剪子扣出眼睛的位置 ,
2. 用画笔或一些小材料进行装饰
3.装上带子
4.进行表演
(五)活动 表演 评价小结 接下来,我们分成五个小组合作制作面具,看一看哪组做的最棒, (要记得资源共享,互相帮助,用剪刀注意安全,保持室内的卫生) 话剧表演(根据一年级语文课文《美丽的小路》改编)
(六)总结评价 课后延伸 今天,同学们表现得都很棒,通过自己的研究、探索,用废旧的材料为参加舞会制作了 有趣的面具,回家后,咱们也可以为自己的爸爸妈妈都做一个面具,举办一个家庭的化妆舞 会。
最后伴随着欢快的音乐同学们一起参加班级的化妆舞会。
作业要求
1. 有废旧材料 量处眼睛的位置,用剪子扣出眼睛的位置 ,
2. 用画笔或一些小材料进行装饰
3.装上带子
4.进行表演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执教
课时
课时
教学课题
第二十课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
课型
欣赏·评述
课标分析
"欣赏·评述"领域是指学生对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等视觉世界进行欣赏和评述,逐步形成审美趣味和提高美术欣赏能力的学习领域。
教材分析
汉字中的象形文字一刻是让学生初步了解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产生和变化过程,从而加深学生对汉字悠久历史的认识,加强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因此,本科重点应解决是如何让低年级学生始终在浓厚的学习兴趣中了解汉字的象形特点,让他们在模仿和想象中借鉴象形的造型方法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可以巧妙地运用一种恰当的美术形式赋予汉字新的个性化的审美趣味。
学情分析
一年级小朋友,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兴趣浓厚,能够快速的,接受新鲜事物,用具象的形象来设计文字,能够更好的培养学生的想象思维。
教学目标
1、欣赏中国古代象形文字,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产生、演变过程。
2、在了解象形文字的基础上,根据物象形态特征,尝试设计象形字。
3、通过对古代象形文字的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重点:
感受中国古代象形文字的造型美,尝试设计象形字。
教学难点:
根据物象形态特征,展开想象、大胆创作,设计新颖、有趣的象形字。
教学方法与手段
提供学生“思考、理解、想象”的空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准备
教师:教学课件、教案、范作
学生:绘画本、水彩笔、油画棒等绘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一)图片对比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导入语:同学们,都说我们班的同学很聪明,今天我就来考考大家,看看你们在聪明的同时,是否还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找找下面两幅图表现形式上有哪些不同)
(二)利用课件初步感知象形文字
(三)出示课题-—汉字中的象形文字,点明学习内容。
【设计意图: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一开始就把孩子们的注意了吸引到教学内容上来,从而导入本课。较之直白的讲解更生动有趣,使学生在“找不同”中便初步了解象形文字的形式美,在简单演变图例中,引发学生思考文字与具体形象之间的关系,激发对象形文字的学习兴趣,初步感受汉字与美术的关系,为后面进一步认识象形文字做好铺垫。】
二、利用媒体,突出重点
(一)课件引导,了解象形文字的发展过程
师:今天远古人“毛毛"就将带领我们一起穿越时空,去了解我们的祖先是如何记录和交流生活中事情的。
师:象形文字由单独符号的存在发展到符号的叠加,再到符号具有结构和疏密的变化.
(二)欣赏比较,感受象形文字的演变轨迹
师:看动画告诉我,你们看到了怎样的变化?(生动有趣的动画效果:由实物原型→甲骨文→金文→小篆→现代文字,在具体的实例中,教师机动地随时和学生交流,非常的形象直观,让学生的学习变得更简单。)
【设计意图:此环节若用单纯的语言来表述,会显得很枯燥、乏味。采用多媒体的手段,让学生通过图片的穿越和flash的播放,感受祖先创造文字的情景,了解由图形到象形文字的演变过程,使学生更清晰明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把原本难懂的知识简单化。】
三、通过媒体,感受新知
(一)游戏一:慧眼识字
师:通过刚才flash动画的播放,我想同学们已经对象形文字的演变已有所了解。老师这儿还有很多象形文字图片,你能想到它是什么物象吗?学生抢答,但要说出想象的原因,并用肢体语言进行呈现。
【设计意图:将实物与相应的象形文字进行比较分析,引导学生寻找象形文字是怎样抓住实物最主要的特征,鼓励学生模仿文字,总结用夸张的手法突出,省略细节的.】
(二)游戏二:看图写字
师:老师这儿有几幅画,谁能够猜出它们是我们现在的什么字,能把它写下来吗?(以组为单位,写到你们桌子上的卡纸上)
【设计意图:比较是美术欣赏的重要手段之一,此环节视频及图片的运用,符合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特点,很好的与学生互动,调动他们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把原本枯燥的学习内容,生动形象化,从而增加对象形文字的理解与感悟】
(三)游戏三:看视频,找象形文字
师:同学们,我把象形文字编成了一个故事,你们想看吗?在看的过程中,我要你们把藏在里面的象形字找出来.与学生一起观看象形文字动画影片。(教师把学生找到的文字贴到黑板上)
四、启发想象,激发创作
师:在刚才的动画影片里我们找到了这么多象形文字,这些象形文字组成的画面也非常的美!(复述最后幻灯片画面)看,这就是一个渔夫正泛着小舟在雨中慢游呢!你还看到了哪些画面?(请学生回顾并发言.)提出讨论问题:你们能不能也用象形文字联想成一个有趣的画面呢?学生观察老师提供的象形文字卡片和书中的象形文字,在这些大自然的万物中,有哪些山水、动物、植物、人可以组合在一起变成一副什么画呢?小组讨论,你准备用那种表现形式、哪几个象形字组成一副什么画呢?学生小组交流后,每小组推荐一位同学说说自己的想法。
【设计意图:课件的运用肯定学生想法的同时,直观的图片欣赏也为学生提供了参考,帮助学生树立了利用象形文字进行创作的信心。】
五、直观示范,化解难点
师:播放教师利用象形文字组成画面的视频,画面中教师运用彩色墨水来用线条表现象形文字,并运用夸张、大小、疏密、色彩等内容的组合安排画面。鼓励学生大胆表现自己的感受.
【设计意图:本环节利用多媒体直观的演示使学生感受用象形文字进行创作的艺术魅力,进一步复习巩固、灵活运用已学画面组合的基本方法为学生创作进行方法上的指导。从而激发了学生创作的热情,在这种情绪下教师以孩子们的情感为主体进行创作演示,成功的完成了本课的教学创作技法传授的任务.】
六、佳作欣赏,激发灵感:
参考作品循环播放,提供创作素材。
师:循环播放象形文字作品,为学生创作提供丰富的素材,使学生感受了艺术作品的线、形、色彩之美,从而鼓励学生探索表现方法,大胆进行感受声音的绘画创作。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的运用,使学生感受到美术作品的和谐之美,体会作者的创作意图,让学生有切身的理解,丰富创作素材,拓宽学生多维的表现思维。】
七、学生创作、教师指导
经过前面的启发、讲解、示范,学生已经胸有成竹,他们迫不及待地画了起来,陶醉在绘画的海洋中,在这过程中,教师如发现好的构图及创意给予及时的肯定表扬。(播放轻松音乐)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为学生创设了良好的创作氛围,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创作积极性。】
八、作业展评,促进发展
提供评价点:想像力丰富;图形与字义相符;有创意.
(1)小组内的同学互相交流。
(2)把画好的作业展示在展板上,请几个学生谈创意和感想。
师:你最欣赏哪一幅画?为什么?
对学生创作的美术作品给予肯定,毕竟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感知了象形字并通过体验把它表现出来,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首先给自己以肯定,其次是通过学生评、教师评对自己作品有一个总体认识,明确感受类绘画创作的关键所在。】
九、课后拓展,延伸体验
(一)学习了这节“汉字中的象形文字”,我们发现中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是多么的聪明,因为他们创造了古代的象形文字才有了我们现在规范的汉字,这真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所以我更爱我们的祖国。那么,是不是象形文字就是在古代有,现在的人不再用了呢?(不是的)你们看,现代的人们更加聪明,他们将象形文字设计在包装盒上,或进行室外装饰,都达到了很好的装饰作用.
(二)现在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你们看这是什么?你们能否通过添加,表现出“有趣的文字呢?
【设计意图:利用课件展示多种形式作品,拓宽学生的创作思路,鼓励学生尝试多种表现形式.】
作业要求
用具像图形编写一篇小日记,尝试描述一段有内容的,并进行分享交流,看谁设计的最有创意,最具有想象力。
板书设计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表格教案+教学计划+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本册综合表格教学设计及反思,文件包含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表格教案docx、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美术新版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及大单元计划docx、人教版小学美术二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x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8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表格教案+大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本册综合表格教案设计,文件包含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表格教案docx、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美术新版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及大单元计划docx、人教版小学美术三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95页, 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表格式教案+大单元教学计划+教学反思: 这是一份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本册综合表格教学设计,文件包含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表格教案docx、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美术新版教学工作计划与总结+单元计划docx、人教版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教学反思docx等3份教案配套教学资源,其中教案共96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