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配套课件ppt
展开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1 牛顿第一定律教案配套课件ppt,共2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导入新课,交流讨论,理想实验的魅力,伽利略的理想实验,梳理深化,巩固提升,牛顿第一定律,惯性与质量,课堂小结,课外拓展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牛耕地时拉着犁前进。牛拉犁,犁前进;牛停犁也停。由此看来,必须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才运动;没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就不运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就得出了这样的结论,这个结论正确吗?能否通过生活实例说明你的观点?
2、现代汽车中,通常配有安全带、安全气囊和头枕等设备,我国公安交通部门规定,从1993年7月1日起,在各种小型车辆前排乘坐的人(包括司机)必须系好安全带。为什么这样规定呢?你能结合预习内容从物理学的角度加以说明吗?
1.阻力对运动物体的影响:
A.使斜槽下端与桌子上铺好的毛巾吻合,让小车从斜槽上自由滑下,标出小车在毛巾上滑动的距离,如图甲;B.使斜槽下端直接与桌面吻合,让小车从斜槽上同一位置自由滑下,标出小车在桌面上滑动的距离,如图乙;C.使斜槽下端与桌面上的玻璃板吻合,让小车从斜槽上同一位置自由滑下,标出小车在玻璃板上滑动的距离,如图丙。
(1)通过观察对比实验,得到什么结论?
(2)若接触面光滑无摩擦,小车会怎样运动?能否通过实验证明你的推断?
接触面越光滑,小车滑动的距离越远.运动小车停下来的原因是受到摩擦力的作用。
一直运动下去。不能。因为物体完全不受外力是不可能做到的,物体不受阻力的条件也是无法实现的。
A.对称无摩擦斜面,小球滚到与释放位置等高处.B.逐渐减小另一侧斜面倾角,小球从同一位置自由释放要滚到等高处,滚动距离逐渐增大。C.把另一侧斜面放平,小球要到等高处,就会一直滚动下去.思考:根据这一现象能得出什么结论?推而广之,物体和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1.亚里士多德根据经验事实得到结论: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
2.伽利略的结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3.笛卡尔的观点:如果运动中的物体没有受到力的作用,它将继续以同一速度沿同一直线运动,既不停下来也不偏离原来的方向。
4.理想斜面实验的意义:在已有的经验事实基础上,进行假设、推论。伽利略“斜面实验”是理想实验,这个实验对以后的物理学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和影响。
例1.关于运动和力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受到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B.物体不受到力的作用,一定保持静止状态C.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一定是受到力的作用D.物体运动状态没有发生改变,一定是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练习1.做伽利略实验时,每次做实验都用同一小车,从高度相同的斜面上运动下来,使它在三种平面上开始运动时的速度相同,则下列有关这个实验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在同样条件下,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前进得就越远B.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它的速度减小得就越慢C.小车的速度减小是由于受到了阻力D.这个实验直接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
人类对运动与力的关系的认识历程中有哪些代表性人物?他们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1.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
2.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1)“一切”适用于所有宏观物体、任何情况,是一条普遍适用的定律。 (2)“总保持”表明物体具有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3)“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指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4)牛顿第一定律不是通过实验直接得出的,而是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用推理的方法概括出来的。不能用实验直接证明。
3.牛顿第一定律的意义:揭示了物体具有惯性,指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例2、一颗弹珠在水平桌面上滚动,当它刚刚离开桌面时,假如所受的一切外力都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止运动 B.沿竖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C.沿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 D.做曲线运动往下掉
练习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正在运动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将沿直线继续运动B.原来静止的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会运动起来C.原来静止的物体,不受外力作用仍保持静止D.原来静止的物体,如果所受的外力突然同时消失,将停止运动
1、汽车在启动和加速时,乘客的身体为什么向后倾?而在刹车时,身体为什么向前倾?
2、足球守门员可以接住飞过来的足球,如果是以同样速度飞过来的铁球,他还能接得住吗?为什么?
接不住;惯性与质量有关,质量大,惯性大。
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这种性质叫惯性。牛顿第一定律又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不论物体处于什么状态,都具有惯性。
3.描述物体惯性的物理量是它的质量,质量越大,惯性越大。
例3.如图所示是一种汽车安全带控制装置的示意图.当汽车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时,摆锤竖直悬挂,锁棒水平,棘轮可以自由转动,安全带能被拉动.当汽车突然刹车时,摆锤由于惯性绕轴摆动,使得锁棒锁定棘轮的转动,安全带不能被拉动.若摆锤从图中实线位置摆到虚线位置,汽车可能的运动方向和运动状态是( )A.向左行驶、突然刹车B.向右行驶、突然刹车C.向左行驶、匀速直线运动D.向右行驶、匀速直线运动
练习3.如图(俯视图)所示,以速度V匀速行驶的列车车厢内有一水平光滑桌面,桌面上的A处有一小球。若车厢内旅客突然发现小球沿图中虚线从A运动到B,则由此可判断列车( )A. 减速行驶,向南转弯 B. 减速行驶,向北转弯C. 加速行驶,向南转弯 D. 加速行驶,向北转弯
惯性的妙用 把庞大的卫星送上天需要很大的推力,消耗很多燃料,如何减少对燃料的消耗成为各个国家科学家们重点研究的课题。 科学家巧妙的利用了物体具有惯性这一性质,按赤道某点来说,地球自西向东以460m/s的速度转动,如果火箭向东发射,也可以利用地球自转的惯性,以节约燃料。根据观察表明地球在不同纬度上速度是不同的,而不同国家分布于地球各处,从而纬度不可能相同,也不可能都在赤道上发射卫星,这样发射的方向也就不一样了,有的东偏北,有的东偏南,但总离不开“东”。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一节 牛顿第一定律完整版ppt课件,共5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任务,知识点一,知识点二,知识点三,高度相同,永远运动下去,匀速直线,匀速直线运动,静止状态,固有属性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高中物理第1节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课文内容ppt课件,共2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人推着小车在运动,用力推它,力和运动的关系,力推物动,力撤物停,生活经验,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设计,总结前人成果,闪光的足迹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版 (2019)必修 第一册5 共点力的平衡教学演示ppt课件,共30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交流讨论,梳理深化,合力为零,巩固提升,Fcosθ=f,Fsinθ+N=G,平衡问题的求解方法,平衡与稳度,制作“平衡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