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展开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30题,共60分)
1. 下列关于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早、中、晚三餐的摄入能量比例为40%、30%、30%
B. 食物应该多样化,并且以谷类为主
C. 少吃肥肉和荤油,保持适宜体重
D. 水果食用前用清水适当浸泡冲洗
2. 下列关于呼吸系统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痰形成的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
B. 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和清洁吸入的空气
C. 咽是气体与食物共同的通道
D. 呼吸道是气体的通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
3. 某同学早饭吃了鸡蛋。鸡蛋由口进入消化道,并在消化道内消化吸收,形成的食物残渣经肛门排出体外。在以上过程中,鸡蛋不可能经过的器官是( )
A. 咽 B. 肝脏 C. 胃 D. 大肠
4. 构成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血管有三种。下列图形表示人体的三种血管,它们依次是()
A.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B.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C. 静脉、毛细血管、动脉 D.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5. 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可以用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来测定,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中的能量进行测定,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食物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克)
20
20
①
20
水(毫升)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A. 该实验可用10毫升水完成,更节省时间 B. ①处所用质量应为20克
C. 该实验需要设置重复组 D. 该实验的变量是食物种类
6. 临床上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细胞成分或血浆进行输血。对于大面积烧伤病人应输入的血液成分是( )
A. 红细胞 B. 白细胞 C. 血小板 D. 血浆
7. 如图表示人呼吸运动的不同状态,若处于乙状态,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膈顶下降 B. 肋间肌舒张 C. 胸廓容积变大 D. 肋骨上提外展
8. 如图为模拟膈肌运动的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①代表支气管 B. ②代表一个肺泡
C. 甲图演示呼气 D. 乙图所示胸腔容积变小
9. 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这一探究实验,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质测量的是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
B. 测量使用的温度计一定要触到锥形瓶的瓶底,才能准确测量水温
C. 选用的食物要一直燃烧到只剩下灰白色的灰烬
D. 即使不断优化实验装置,最终测得的数据也仍然会小于食物中所含的真实能量
10. 如图为人体血液分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①是血清,含量最多是水
B. ③是血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
C. 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均含有细胞核
D. 该血液不凝固是因为加入了抗凝剂
11. 柑橘类水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人体吸收维生素C的主要部位是( )
A. 口腔 B. 食道 C. 胃 D. 小肠
12. 下列不利于呼吸系统保健的是( )
A. 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和适宜的体力劳动 B. 不吸烟、不吸毒
C. 用口呼吸 D. 保持环境中空气的新鲜、清洁
13. 甲同学受伤失血过多,乙同学(A型)和丙同学(O型)各为其输血200毫升,丁同学(B型)也想要为好友甲献血,但被医生劝阻。据此推断甲同学的血型是( )
A. AB型 B. B型 C. A型 D. O型
14. 某人因踩踏事件被压在多人身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但不及时救出会因窒息而死亡。造成该人呼吸困难的原因是( )
A. 口腔被塞入许多沙土 B. 鼻腔被沙土堵塞
C. 外界气压大于肺内气压 D. 挤压使呼吸运动受阻
15. 生活在寒冷地区的北欧人鼻子较大的主要意义是更好地( )
A. 过滤尘埃 B. 通气 C. 散热 D. 温暖寒冷的空气
16. 某人患有下肢静脉曲张,若其内的血栓脱落,随血液流动,对下列结构影响最大的是( )
A. 下肢静脉 B. 右心房 C. 肺静脉 D. 肺部毛细血管
17. 下列选项中涉及的血管属于静脉的是( )
A. 手臂上一条条“青筋” B. 检测血糖时进行“指尖采血”
C. 中医中号脉的“脉” D. 用血压计测量血压所用到的血管
18. 毛细血管适于进行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
①数量大、分布广
②管腔大、弹性小
③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管内血流速度快
⑤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A. ①②③ B. ①②⑤ C. ①③⑤ D. ①③④
19. 下列哪种结构内流动的血液是静脉血?( )
A. 左心室 B. 肺动脉 C. 主动脉 D. 肺静脉
20. 人在溺水时,呼吸活动受到阻碍,用人工呼吸的方式施救可以帮助溺水者完成(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肺泡与血液间的气体交换
C.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D. 血液与组织细胞间的气体交换
21.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
A. 营养 B. 支持 C. 呼吸 D. 运输
22. 蹲的时间长了,突然站起来,你会觉得头晕、眼发黑,引起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血液中含氧量增加 B. 心脏输出的血量增加
C. 流回心脏的血液增多 D. 流到头部的血液量不足
23. 运动员们在参加黄河口国际马拉松比赛时,呼吸、心跳加快,其吸入的氧气到达下肢骨骼肌细胞的过程中,可以不经过的结构是( )
A. 肺静脉 B. 肺动脉 C. 左心房 D. 主动脉
24. 如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生理活动的概念模型,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b为骨骼肌,则c中的氧气含量增加
B. 若b为肺,则c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C. 若b为脑,则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D. 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c中的葡萄糖含量减少
25. 下列关于“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该对照实验的变量是唾液
B. 实验结果是2号试管内不会出现蓝色
C. 实验结论是唾液对淀粉具有消化作用
D. 若将丙装置保持1小时,则实验结果是两支试管内都不变成蓝色
26. 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支气管壁细胞增生,黏液增多,管腔狭窄,会导致患者出现呼吸费力,胸闷等症状。慢性支气管炎直接影响患者的( )
A. 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 B.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C. 肺泡与血液气体交换 D. 血液与组织细胞气体交换
27. 如图是与人体消化有关的模式图,X代表物质,Y代表结构,Z代表X在Y结构中被分解后的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若X代表脂肪,Y代表小肠,则Z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B. 若X代表蛋白质,Z代表氨基酸,则Y代表大肠
C. 若X代表淀粉,Y代表口腔,则Z代表葡萄糖
D. 若X代表蛋白质,Y代表小肠,则Z可能是麦芽糖
28. 医生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经化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酶、盐酸、水、麦芽糖、淀粉和脂肪等,请你判断,这些液体是从消化道的哪一部分取出的?( )
A. 大肠上部 B. 十二指肠下部 C. 胃的下部 D. 食道
29. 如图表示血液中某物质含量的变化,如果AB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CD段为肺部的毛细血管,图中曲线表示的物质是( )
A. 氧气
B. 二氧化碳
C. 葡萄糖
D. 水
30. 深呼吸不仅能促进人体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还能使人心跳减缓、血压降低,是自我放松的好方法。如图表示人体深呼吸过程中肺内气压的变化。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AC段膈肌收缩 B. CE段肋间肌舒张
C. 胸廓容积最大的是C点 D. 胸廓容积最小的是D点
二、简答题(本题共3题,共30分)
31. 如下表是两位女同学的血液化验单,如图是血涂片在显微镜下的视野图,请据图、表信息回答问题:
红细胞
血红蛋白
白细胞
血小板
小红
3.0×1012个/L
90g/L
6.1×109个/L
2.5×1011个/L
小兰
4.2×1012个/L
130g/L
16×109个/L
2.8×1011个/L
参考
值
(3.5~5.0)×1012个/L
(110~150)g/L
(4~10)×109个/L
(1~3)×1011个/L
(1)图中,[ ______ ]是红细胞,具有运输 ______ 和部分二氧化碳的功能。从表可知,小冰患有贫血症,请分别说出判断依据及在饮食上的解决办法?原因: ______ ;解决办法: ______ 。
(2)化验单上,小兰的白细胞数目说明小兰身体可能出现了 ______ ,因为白细胞具有 ______ 和保护的功能。
(3)D血浆呈 ______ 色,能运载 ______ ,运送营养物质和废物。
32. 资料分析
有些同学偏食、挑食,长期如此会影响健康。某同学设计了一份较为合理的早餐食谱:一块面包,一杯鲜牛奶,适量的蔬菜和水果。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面包的主要原料是小麦粉,小麦粉中的淀粉在消化道内被消化的最终产物是 ______ ,该产物的主要功能是为细胞各项生命活动 ______ 。
(2)牛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受损细胞的 ______ 都离不开它,蛋白质在 ______ 中开始被消化。
(3)该同学早餐中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后,主要在 ______ (填消化器官)中被吸收,与该器官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之一是:其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襞和 ______ ,使内表面积大大增加。
(4)根据中国营养协会推荐,13~16岁的青少年一顿午餐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24mg。有的同学不喜欢吃蔬菜水果,只喜欢吃肉,长期如此会因缺乏维生素C而患上 ______ 。
(5)研究者探究了某些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据此结果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食用蔬菜和水果时,为防止维生素C被破坏,应尽量 ______ 。(写出一点即可)
33. 冬天的时候很多人都爱吃烤红薯。有些媒体报道“吃长黑斑的红薯会引起食物中毒”,但有老人家说:“长黑斑的红薯可以吃,是安全的”,吃长黑斑的红薯到底是否安全呢?某班同学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如下探究实验。
(一)实验材料:未长黑斑的红薯若干,长黑斑的红薯若干,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若干,两个规格一样且空间足够大的铁笼等。
(二)该同学提出的问题:吃长黑斑红薯是否会引起食物中毒?
(三)实验过程:
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若干只小白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
(1)甲组饲喂适量未长黑斑的红薯,乙组饲喂 ______ (填“等量”或“过量”)长黑斑的红薯。其他条件保持一致。
饲养一段时间,定期观察并记录甲、乙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
(四)预测实验结果和结论:
(2)若 ______ 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较差甚至死亡,则说明吃长黑斑的红薯会引起食物中毒。
(3)若 ______ ,则说明吃长黑斑的红薯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五)请根据上述实验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4)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 ______ 。
(5)有同学提出做该实验只要选择2只小白鼠就可以,你觉得可行吗?为什么? ______ 。
三、实验探究题(本题共1题,共10分)
34.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让足球爱好者畅享了一场足球盛宴。为了赢得大力神杯,既需要各个球队的运动员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也需要人体的各个器官和系统共同运作、相互协调。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备战比赛前,有些国家的运动员要到高原地区训练一段时间,高原训练能够使运动员血液中 ______ 的数量明显增加,从而提高血液输送氧气的能力。
(2)比赛时,运动员的呼吸状态是图1中的曲线 ______ ,吸入的氧气在图2肺泡处进入血液,使其变成含氧丰富的 ______ ,氧气随血液循环先到达图中心脏的[ ______ ] ______ ,再经 ______ 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毛细血管,通过 ______ 进入肺泡中,再通过 ______ ——即胸廓的扩大缩小运动,成功被排出体外。
(4)比赛时运动员会出现心跳加快、尿液减少的现象。其中心跳加快的意义是 ______ 。
答案和解析
1.【答案】A
【解析】解:A、每天要一日三餐,按时进餐,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A错误;
B、食物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营养全面,利于健康,B正确;
C、少吃肥肉和荤油,利于身体健康,而且能够保持适宜体重,C正确;
D、蔬菜瓜果必须清洗干净或者削皮,防止有农药残留或或者是微生物对身体有害,D正确。
故选:A。
“知营养、会运动、防肥胖、促健康”,就是要营养全面,合理运动。合理营养的含义是,由食物中摄取的各种营养素与身体对这些营养素的需要达到平衡,既不缺乏,也不过多。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均衡的摄取五类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合理营养的含义要求。
2.【答案】D
【解析】解:A、痰的形成部位是气管和支气管,A正确。
B、鼻黏膜分泌的黏液能湿润吸入的空气,黏液还可以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作用,B正确。
C、咽是气体与食物共同的通道,C正确。
D、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D错误。
故选:D。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不仅是气体的通道,还对吸入的气体有温暖、湿润、清洁的作用;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气体交换的场所。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和呼吸道的结构特点以及功能。
3.【答案】B
【解析】解: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消化腺由唾液腺、胃腺、肝脏、胰腺和肠腺组成,唾液腺、肝脏和胰腺位于消化道外,它们分泌的消化液通过导管进入消化道,因此鸡蛋的消化不可能经过肝脏。
故选:B。
食物的消化由人体的消化系统来完成,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
此题考查了食物的消化过程。
4.【答案】A
【解析】解: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依次是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故选:A。
血管分为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另外还要熟悉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
5.【答案】A
【解析】解:A、如果10毫升水太少,水温上升太高,区别不大,该实验可用50毫升水完成,A错误。
B、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因此①处所用质量应为20克,B正确。
C、为了保证实验的可靠性,该实验要设置重复组,C正确。
D、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探究某种食物中含有能量的多少,变量为食物种类,D正确。
故选:A。
对照实验是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这个不同的条件,就是唯一变量。一般的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对照组。为确保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对影响实验的其他相关因素应设置均处于相同且理想状态,这样做的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便于排除其它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和干扰。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步骤及其目的。
6.【答案】D
【解析】解:身体大面积烧伤的病人,其伤面有大量液体渗出,患者丢失的主要是血浆,如果输全血,可能使体内红细胞浓度过高,增加血液的粘滞性而影响血液循环,故应输入血浆。
故选:D。
成分输血是根据病人病情的需要,有针对性地选用不同的血液成分进行输血。成分输血既提高了输血治疗的效果,又避免了血液浪费。
解题的关键是识记并理解成分输血的具体应用。
7.【答案】B
【解析】解:甲状态中,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乙状态中,膈肌舒张,膈顶部上升,肺回缩,表示呼气。所以若处于乙状态,则为呼气状态,此时膈顶上升、肋间肌舒张、胸廓容积变小、肋骨向下,可见B正确。
故选:B。
1.吸气时,肋间外肌收缩,肋骨上提,胸骨向上、向外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增大;同时,膈肌收缩,膈顶部下降,使胸廓的上下径增大。这时,胸廓扩大,肺随着扩张,肺的容积增大,肺内气压下降,外界空气就通过呼吸道进入肺,完成吸气动作。
2.呼气时,肋间外肌舒张,肋骨下降,胸骨向下、向内移动,使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缩小;同时,膈肌舒张,膈顶部回升,使胸廓的上下径缩小。这时,胸廓缩小,肺跟着回缩,肺的容积缩小,肺内气压升高,迫使肺泡内的部分气体通过呼吸道排到体外,完成呼气动作。
掌握呼气和吸气的过程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8.【答案】C
【解析】解:AB、图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膈肌,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AB错误。
C、图中甲膈肌舒张,膈肌顶部升高,肺缩小,表示呼气,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演示呼气,C正确。
D、图中乙膈肌收缩,膈肌顶部下降,肺扩张,表示吸气,肺内气压小于外界气压,演示吸气,D错误。
故选:C。
呼吸运动是指人体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的运动,包括吸气过程和呼气过程,呼吸运动主要与肋间肌和膈肌的运动有关。图中①模拟气管,②模拟肺,③模拟膈肌,甲表示呼气,乙表示吸气,据此解答。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掌握吸气、呼吸时膈肌、胸廓、肺的状态。
9.【答案】B
【解析】解:A、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可以用燃烧的方法,每克食物完全氧化燃烧时所释放的热量叫做热价,通过测量食物燃烧放出的热能来测定食物中能量的多少,A正确。
B、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B错误。
C、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食物要一直燃烧到只剩下灰白色的灰烬,C正确。
D、实验过程中会有热量的散失,即使不断优化实验装置,最终测得的数据也仍然会小于食物中所含的真实能量,D正确。
故选:B。
呼吸作用释放的能量一部分是植物进行各项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动力,另一部分转化成热能释放出去。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掌握测定某种食物中能量的实验步骤及其目的。
10.【答案】D
【解析】解:A、图中①是血浆,含量最多是水,A错误。
B、③是红细胞,主要功能是运输氧气,B错误。
C、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白细胞有细胞核,血小板无细胞核,C错误。
D、新鲜人的血液放入抗凝剂后,由于比重不同,会出现分层现象,分为三层,D正确。
故选:D。
图中①是血浆,②是白细胞和血小板,③是红细胞。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血液的组成和各部分功能。
11.【答案】D
【解析】解:AB、口腔和食道基本上没有吸收能力。
C、胃只能吸收少量的水、无机盐和酒精。
D、小肠是吸收营养的主要器官,能大量吸收各种营养成分。
因此维生素C在人体消化道内的吸收的主要部位是小肠。
故选:D。
消化道各器官的吸收功能:口腔、食管几乎没有吸收功能,胃吸收部分水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小肠是各种营养成分吸收的主要场所。
注意: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淀粉、蛋白质和脂肪被消化的终产物只有小肠才能吸收。
12.【答案】C
【解析】解: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如果用口呼吸则会使喉咙干燥同时会产生咳嗽,这是干燥的空气损伤气管的表现。
吸烟时产生烟雾里有40多种致癌物质,还有十多种会促进癌发展的物质,其中对人体危害最大的是尼古丁、一氧化碳、尼古丁和多种其它金属化合物。这些有毒物质首先会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容易引发肺癌。吸食毒品会严重损害人体的神经系统等,还具有很强的成瘾性,会让人上瘾,对自身、他人和社会带来很大的危害。
故选:C
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吸烟首先会损害人的呼吸系统,容易引发肺癌,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也要了解。
13.【答案】C
【解析】解:由分析可知,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异血型者之间输血,只有在紧急情况下,不得已才采用。任何血型的人都可以输入少量的O型血;AB血型的人,除可输入O型血外,也可以输入少量的A型或B型血,输血关系表如下
某人血型
可接受的血型
可输给的血型
A
A O
A AB
B
B O
B AB
AB
A B AB O
AB
O
O
A B AB O
可见甲失血后,乙(A型)和丙(O型)各为其输血200毫升,丁(B型)不能献血,即甲能接受A和O型,不能接受B型血,说明甲是A型。
故选:C。
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例如: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据此作答。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记住输血的原则,可参考输血关系表来答题。
14.【答案】D
【解析】解:人被压埋在大量沙土下,尽管他的头颈部露在空气中,但是由于沙土挤压使工人呼吸运动受阻,若不能及时将他救出,人也会因窒息而死,因此D说法正确。
故选:D。
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两部分,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的主要器官。
掌握呼吸道和肺的组成功能是解题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都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人体鼻子的形态和结构也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北欧地处寒冷地区,空气寒冷而干燥,与这个特点相适应,其鼻子的形状既细又高,可更好温暖寒冷的空气;而不是为了过滤尘埃、通气、散热,D符合题意。
故选:D。
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人体的鼻腔的前部生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的灰尘;鼻腔的内表面的鼻黏膜上的腺细胞能够分泌黏液,能使吸入的空气清洁并变得湿润;黏膜中还分布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对进入的空气有温暖作用。这样就减少了寒冷、干燥和不洁的空气对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生物适应环境又能影响环境。
16.【答案】D
【解析】解:毛细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因此下肢静脉曲张,脱落的血栓,随血液循环到达毛细血管处就会滞留,所以对肺部毛细血管影响最大。
下肢血栓脱落后要通过下腔静脉进入血液循环,如图所示:
故选:D。
解答该题要从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方面考虑。
此题考查了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体内形成的血栓最可能在毛细血管处阻碍血液循环。
17.【答案】A
【解析】解:A.手臂上的青筋是静脉血管,符合题意。
B.检测血糖时进行“指尖采血”,属于毛细血管,不符合题意。
C.号脉号得是桡动脉,不符合题意。
D.胳膊上测血压的血管是上臂肱动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如下表所示各种血管:
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是解题的关键。
18.【答案】C
【解析】解:毛细血管是连通微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仅有8~10微米,只能允许红细胞(直径7.7微米)单行通过,管内血流慢,毛细血管的这些特点都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间进行物质交换。因此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①数量大,分布广、③管壁很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⑤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故选:C。
人体三种血管动脉、静脉、毛细血管的结构特点如表:
血管类型
功能
分布
管壁特点
管腔特点
血流速度
动脉
把心脏中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大多分布在身体较深的部位
较厚、弹性大
较小
快
毛细血管
进行物质交换
数量多,分布广
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很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最慢
静脉
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回心脏
有的分布较深,有的分布较浅
较薄,弹性小
较大
慢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以及毛细淋巴管的结构特点。
19.【答案】B
【解析】解:血液循环示意图:
由图可以看出左心室、主动脉、肺静脉里流有动脉血,肺动脉里流有静脉血。
故选:B。
体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左心室→主动脉→各级动脉→组织处毛细血管→各级静脉→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肺循环的循环途径为: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静脉→左心房。
血液经过体循环后,由动脉血变成了静脉血;流经肺循环后,血液由静脉血变成动脉血。关键是要分清体循环和肺循环的不同之处。
20.【答案】A
【解析】解:若出现溺水、触电或煤气中毒等意外事故,人体会出现突然停止呼吸的现象,若不及时进行抢救大脑和心脏供氧不足会造成死亡,所以要进行人工呼吸的方法来进行急救。人工呼吸是根据呼吸运动的原理,借助外力使患者的胸廓有节律的扩大和缩小,从而引起肺被动扩张和回缩,从而使患者实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故选:A。
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呼吸,呼吸的全过程包括四个连续的环节如图: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知道人工呼吸是帮助患者实现现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21.【答案】D
【解析】解:血液循环系统是由心脏和血管构成的封闭式的管道系统。血液在这个管道中循环流动,为组织细胞送去氧气和养料,把组织细胞产生的废物带走。故人体血液循环系统的主要起运输功能。
故选:D。
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其中血管是血液运输的管道系统,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
掌握血液循环系统是解题的关键。
22.【答案】D
【解析】蹲的状态突然变为直立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心脏泵出的血液没有及时到达脑部,脑部供血不足,引起低血压的发生,会出现眼前发黑、头晕目眩、软弱无力、站立不稳、意识模糊等一系列症状。
故选:D。
血液在血管和心脏构成的血液循环系统中不停地循环流动着,为全身各处带来氧气和养料,把全身产生的二氧化碳和其他废物带走。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
23.【答案】B
【解析】解:外界空气通过呼吸运动到达人体肺内,氧气通过扩散作用进入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后,经肺静脉、的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体动脉,最后到达肌细胞,氧气在心肌细胞的线粒体中,参与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因此运动员吸入的氧气被运送到骨骼肌时,不需要经过的部分是肺动脉。
故选:B。
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系统中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和肺循环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为人体各个组织细胞不断的运来养料和氧,又不断地运走二氧化碳等废物.
此题考查的是血液循环的途径,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它们在心脏处汇合在一起,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
24.【答案】C
【解析】解:A、若b为骨骼肌,则属于体循环路线,骨骼肌细胞要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所以流经骨骼肌的血液氧气会减少,二氧化碳会增多,因此c中的氧气会减少。A错误。
B、若b为肺,在肺部发生气体交换,肺泡中的氧气扩散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进入肺泡。则c肺静脉中氧气会增多,二氧化碳的含量会减少。B错误。
C、若b为脑,血液流经脑时,血液带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进入脑细胞,脑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进入血液,因此从脑流出的血管c中葡萄糖减少了,C正确。
D、小肠是人体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器官。若b为小肠,则餐后半小时,由于小肠吸收了大量的营养物质(包括葡萄糖),因此c肠静脉中的葡萄糖含量会增多。D错误。
故选:C。
人体内的血液循环途径及血液成分变化如图所示:
a和c表示血管,b表示相应的结构,箭头表示血流方向,一般情况下,a是动脉;c是静脉。
解题关键是掌握血液循环的途径及血液成分的变化。
25.【答案】D
【解析】解:A、1、2号试管唯一不同的变量是有无唾液,因此该实验是对照实验,变量是唾液,A正确。
B、1号试管中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淀粉依然存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色;2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B正确。
C、2号试管滴加碘液不变蓝,说明2号试管内不再含有淀粉,结论是唾液淀粉酶对淀粉有消化作用,C正确。
D、清水在多长时间下也不能分解淀粉,因此将丙装置保持1小时,结果仍然是2号试管内不变蓝,1号试管内变蓝,D错误。
故选:D。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是初中阶段较典型的对照实验。对照实验:在探究某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除了该条件不同以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对照实验要设置两组,经过处理的一组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所探究的条件就是变量,对照实验必须遵守单一变量原则。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唾液淀粉酶对淀粉的消化作用以及对照实验的特点。
26.【答案】A
【解析】解:支气管是呼吸道的组成,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支气管壁细胞增生,黏液增多,管腔狭窄,影响了肺泡与外界气体交换。
故选:A。
(1)肺的通气: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就是肺的通气。
(2)呼吸系统的组成包括呼吸道和肺,呼吸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支气管。
解题关键是掌握呼吸系统的组成。
27.【答案】A
【解析】解:A、脂肪在胆汁的乳化下,在小肠内胰液和肠液下,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因此若X代表脂肪,Y代表小肠,则Z代表甘油和脂肪酸,A正确;
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因此若X代表蛋白质,Z代表氨基酸,则Y代表小肠,B错误;
C、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若X代表淀粉,Y代表口腔,则Z代表麦芽糖,C错误;
D、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因此若X代表蛋白质,Y代表小肠,则Z可能是氨基酸,D错误。
故选:A。
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从口腔开始,口腔的唾液淀粉酶将淀粉转化成麦芽糖,胃中的胃液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中有肠液、胰液、胆汁,消化糖类、蛋白质和脂肪。
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淀粉分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脂肪分解成甘油和脂肪酸。
食物在消化道内经过消化,最终分解成葡萄糖,氨基酸等能够被人体吸收的营养物质。小肠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各种营养物质在小肠等处被吸收后,随着内壁血管中的血液运往全身。胃能吸收水、无机盐和酒精。大肠吸收少量水、无机盐和部分维生素。
知道三大营养物质在消化道的起始消化部位是解答类似题的关键。
28.【答案】C
【解析】解:食物中含有维生素、水和无机盐等小分子的营养物质人体可以直接吸收利用,而蛋白质、糖类、脂肪这些大分子的营养物质是不溶于水的,必须在消化道内变成小分子的能溶于水的物质后,才能被消化道壁吸收;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部分蛋白质被初步消化为多肽;脂肪的消化开始于小肠,小肠内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的酶,同时,肝脏分泌的胆汁也进入小肠,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颗粒,增加了脂肪与消化酶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糖类、蛋白质、脂肪在这些消化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医生从人的消化道中取出一些液体,经化验含有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酶、盐酸、水、麦芽糖、淀粉和脂肪等,说明食物中只有部分淀粉被消化为麦芽糖,且因有盐酸(胃液呈酸性)因此这些液体应来自于胃的下部。
故选:C。
在消化道内将食物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食物的消化方式包括物理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通过各种消化酶的作用,使食物中的各种营养成分分解为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化学性消化。人体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是不同的。
此题考查了各段消化道对食物的消化能力:口腔只能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胃只能初步消化蛋白质,小肠是消化食物的主要场所。
29.【答案】B
【解析】解:在体循环中,血液流经组织细胞间的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组织细胞发生物质交换,将运输的氧和营养物质供给细胞利用,同时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运走。在物质交换过程中,血液由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变为含氧量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在肺循环中,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与肺泡内的气体发生交换,肺泡内的氧进入血液,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经过肺部毛细血管的气体交换,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因此该曲线表示的是二氧化碳的变化情况。
故选:B。
依题意可知,图中横轴中的AB段为组织处毛细血管,某物质含量逐渐增多;CD段为肺部的毛细血管,某物质含量逐渐减少,可结合体循环、肺循环的功能进行解答。
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体循环和肺循环的功能,是考查的重点,需要对血液循环的途径理解掌握。
30.【答案】D
【解析】解:A、图中AC段肺内气压低于大气压,是吸气过程,此时,膈肌收缩,A正确。
B、图中CE段肺内气压高于大气压,是呼气过程,此时,肋间肌舒张,B正确。
C、吸气时,人体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图中C点表示吸气结束的一瞬间,胸廓容积最大,C正确。
D、呼气时,人体胸廓的容积缩小,肺随之回缩,肺内气体排出肺,图中E点表示呼气结束的一瞬间,胸廓容积最小,D错误。
故选:D。
1.膈肌与肋间肌收缩,引起胸腔前后、左右及上下径均增大,膈肌顶部下降,胸廓的容积扩大,肺随之扩张,造成肺内气压减小,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内,完成吸气。
2.当膈肌和肋间外肌舒张时,肋骨与胸骨因本身重力及弹性而回位,膈肌顶部升高,结果胸廓容积缩小,肺也随之回缩,造成肺内气压大于外界气压,肺内气体排出肺,完成呼气。
掌握呼气和吸气的过程与特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31.【答案】A 氧气 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和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 适当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炎症 吞噬病菌 淡黄 血细胞
【解析】解:(1)图中,A是红细胞,红细胞是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呈两面凹圆饼状,富含血红蛋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也运输一部分二氧化碳。从表可知,小冰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说明她患有贫血,解决办法是:适当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白细胞的主要功能为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等。当病菌侵入人体后,白细胞数量增多,能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聚集在发炎部位并将病菌吞噬,炎症消失后,白细胞数量恢复正常。因此体内有炎症时,表现为白细胞数目增多。化验单上,小兰的白细胞数目增多,说明小兰身体可能出现了炎症。
(3)D是血浆,血浆呈现淡黄色、半透明,约占血液总量的 55%,主要成分为水(90%),还有血浆蛋白(7%),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等(3%)。血浆有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功能。
故答案为:
(1)A;氧气;血液中红细胞数量过少和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适当多吃含铁和蛋白质丰富的食物
(2)炎症;吞噬病菌
(3)淡黄;血细胞
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细胞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组成。血液的功能:运输功能;防御和保护功能。图中:A红细胞,B白细胞,C血小板,D血浆。
本题考查了血液的组成和功能,属理解层次,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32.【答案】葡萄糖 能量 修复 胃 小肠 小肠绒毛 坏血病 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解析】解:(1)淀粉的消化是从口腔内开始消化,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分解成麦芽糖,然后到达小肠,再被小肠内的小肠液、胰液彻底分解成葡萄糖。葡萄糖能为人体提供能量。
(2)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细胞的基本物质受损细胞的修复和组织的更新都离不开它。蛋白质最初在胃中初步消化。
(3)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器官。该同学早餐中的营养物质被消化后,主要在小肠中被吸收,与该器官吸收功能相适应的特点之一是:其内表面有许多皱襞和小肠绒毛,大大增加了吸收的表面积。
(4)长期缺乏维生素C易患坏血病。
(5)由图知,不同的温度下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维生素C受到的破坏越大,因此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温度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据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蔬菜汁和果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故答案为:(1)葡萄糖;能量;
(2)修复;胃;
(3)小肠;小肠绒毛;
(4)坏血病;
(5)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合理营养就是指膳食中所含的营养素种类齐全,数量充足,比例适当;并与身体的需要保持平衡。平衡膳食是合理营养的核心。健康食谱,要合理营养、均衡膳食,食物应多样化,荤素搭配要合理,营养全面合理。
掌握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是解题的关键。
33.【答案】等量 乙 甲乙两组小白鼠都生长良好 设置对照组 不可行,2只数量太少,增大实验的误差性,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解析】解:(1)将两个铁笼分别贴上甲组和乙组标签,选取多只身体健康状况良好、大小一致、性别相同的小白鼠,均分小鼠,分别置于甲、乙铁笼中。甲组饲喂适量未长黑斑的红薯,乙组饲喂等量长黑斑的红薯,保证变量的唯一性。
(2)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有明显差异,则说明长黑斑的红薯会引起食物中毒。
(3)若两组小白鼠的生长状况无明显差异,则说明长黑斑的红薯不会引起食物中毒。
(4)该同学设置甲组的目的是对照,该实验的实验变量是红薯是否长斑。
(5)有同学提出做该实验只要选择2只小白鼠就可以,这种做法不可行,选取小白鼠的数目过少,会增大实验的偶然性,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故答案为:
(1)等量。
(2)乙。
(3)甲乙两组小白鼠都生长良好。
(4)设置对照组。
(5)不可行,2只数量太少,增大实验的误差性,导致实验结论可信度不高。
(1)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订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
(2)探究实验的原则:设置对照组;变量具有唯一性。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之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
解此题的关键是根据问题,确定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
34.【答案】红细胞 B 动脉血 3 左心房 体 气体扩散 呼吸运动 为肌肉细胞运去更多养料和氧气,运走代谢废物
【解析】解:(1)红细胞富含血红蛋白,血红蛋白是一种红色含铁的蛋白质,它在氧浓度高的地方与氧结合,在氧浓度低的地方与氧分离。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的含量比较少。备战比赛前,有些国家的运动员要到高原地区训练一段时间,身体会做相应的调节,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会增加,这样,参与运输氧的红细胞的数量增多,可以运输更多的氧氧气,来满足人体对氧气的需要。
(2)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的呼吸次数。图1中,B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比赛时运动员的呼吸状态。吸入的氧气在图2肺泡处进入血液,二氧化碳由血液扩散到肺泡里,这样,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氧气随血液循环先到达图中心脏的3左心房,再经体循环输送到骨骼肌细胞。
(3)骨骼肌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随血液循环到达肺部毛细血管,经过气体扩散作用,血液中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肺泡中的氧扩散到血液中,因此血液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会下降。再通过呼吸运动——即胸廓的扩大缩小运动,成功被排出体外。
(4)比赛时运动员会出现心跳加快、尿液减少的现象。由于肌肉细胞进行运动需要消耗大量有机物释放能量,同时产生大量代谢废物,因此心跳加快的意义是为肌肉细胞运去更多养料和氧气,运走代谢废物。
故答案为:
(1)氧气
(2)B;动脉血;3左心房;体
(3)气体扩散;呼吸运动
(4)为肌肉细胞运去更多养料和氧气,运走代谢废物
(1)图1中的A曲线呼吸频率较低,呼吸深度较小,因此表示平静状态时的呼吸状况;B曲线呼吸频率较高,呼吸深度较大,因此表示剧烈的运动时的呼吸状况。
(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作血液循环。根据血液循环的途径不同,可以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图2中:1右心房、2右心室、3左心房、4左心室、5肺动脉、6肺静脉、7主动脉、8上、下腔静脉。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牢固掌握基础知识并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区七年级(下)期中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广东省揭阳市惠来县七年级(下)期末生物试卷(含解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