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课标】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名小单元学习任务测试(含答案)
(新课标)统编版六语下《古诗词诵读》学习任务群名师原创连载 三(含答案) 试卷
展开
这是一份(新课标)统编版六语下《古诗词诵读》学习任务群名师原创连载 三(含答案),共7页。
六语下《古诗词诵读》学习任务群名师原创连载三(含答案) 学校 班级 姓名 第一部分 积累与应用(基础性任务)一、选择题。(24分)1.下列加点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江上渔者(打鱼的人) B.但爱鲈鱼美(但是)
C.明月何时照我还(归还) D.京口瓜洲一水间(一条江中间)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 B.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C.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D.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3.选出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括号里。①《泊船瓜洲》②《滁州西涧》③《游园不值》④《送杜少府之任蜀州》(1)叶绍翁( ) (2)王勃( )(3)韦应物( ) (4)王安石( )4.下列诗词名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 )A.常将无日思有日,莫把有时当无时。 B.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C.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D.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5.下列诗句表达了诗人志向的一项是( )A.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B.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C.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D.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6.下列诗句不是描写冬天的一项是( )A.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B.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C.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D.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7.下列诗句不能表达诗人渴望早日回到家乡的一项是( )A.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B.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C.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D.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8.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初出/大如车盖 B.为是/其智弗若与C.使/弈秋诲/二人弈 D.思/援弓缴/而射之9.爷爷退休后逢人就说:“唉,老了,不中用了!”下列可以送给爷爷,让他振奋精神,重新找回生活乐趣的诗句是( )A.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B.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C.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10.老师想用一句名言鼓励学生多读书,多实践,积累知识和经验。下面最恰当的诗句是( )A.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 B.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C.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D.有意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11.看到“不耻下问”这个成语,你会想到《论语》中的(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B.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C.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D.三人行,必有我师焉。12.湖南邵阳市的名胜双清亭上有一副对联,上联是:云带钟声穿树出。下列最合适作为下联的一项是( )A.风从花里过来香 B.月移塔影过江来 C.半天风竹拂窗来 D.池小能将月送来二、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1.《送元二使安西》和《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都抒发了朋友间的依依惜别之情。( )2.“春归何处”和“春无踪迹谁知”都是反问句。 ( )3.“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运用对比反衬的手法,展现了士兵两种截然不同的心境。 ( )4.《江上渔者》的作者是宋代诗人范仲淹,他是伟大的政治家,曾说过“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 ) 第二部分 梳理与探究(拓展性作业)三、积累与运用。(9分)1.一夜春雨过后,花园里盛开的花儿们还带着点点雨滴,显得愈发娇美红艳。遥遥望去,花朵更显得无比美丽。这不正是杜甫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描绘的美景吗?韩愈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们常常用这首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形容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养和潜移默化的影响。(3分)2.范仲淹在《江上渔者》一诗中,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表达了对渔民的关切与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江上往来人”的规劝。(1分)3.“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浣溪沙》的上阕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幅画面,寥寥几笔,勾勒出了______________(季节)兰溪雨后的景色。“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下阕的这两句劝人不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整首词既描绘出清新淡雅的景致,又蕴含哲理,激发人们对生活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分)四、综合性学习活动。(14分)
小学六年的时间里,你一定收获满满,积累了大量优秀的古诗词。毕业在即,某班级开展了有关古诗词积累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一起完成下面的练习。落动谁情江不客家思风知秋指花村牧霜童叶二遥月杏红1.从每组“十二宫格”中分别找出一句古诗词,写在下面的横线上。(3分)前知更无劝莫路尽愁君己西 2.读下面的主题,写出相关的诗句。(2分)珍惜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描写秋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运用学过的古诗词,将下面的毕业赠言补充完整。(6分)
赠言一:亲爱的同学,六年生活,我们朝夕相处;六年相伴,我们情同手足。离别之际,我最想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论天涯海角,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
赠言二:可爱的同桌,我们的分别,不必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样感谢,也不必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伤感,希望我们的分别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样豪迈。
赠言三:敬爱的老师,忘不了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谆谆教导,如无声的春雨,滋润着每个学生的心田,呵护我们成长。分别在即,师恩难忘,祝愿您工作顺利,桃李满天下!
4.仔细观察下面的画所描绘的意境,运用你学过的古诗词,为它题一首诗。(3分)
. . . . . . . . 第三部分 阅读与鉴赏 (拓展性作业)五、阅读课内古诗,完成练习。(10分)浣溪沙苏 轼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1.“浣溪沙”是这首词的( )(2分)A.诗名 B.词牌名 C.曲牌名 D.词名2.给下列画线词语选择合适的解释。(3分)(1)山下兰芽短浸溪 ( )A.短暂地浸在溪水中 B.浸润在浅浅的溪水中 C.指初生的兰芽浸润在溪水中(2)谁道人生无再少 ( )A.不能再回到少年时代 B.再也不会减少了 C.没有了,可以从头再来(3)休将白发唱黄鸡 ( )A.歌唱黄色的鸡 B.黄色的鸡在歌唱 C.比喻时光流逝3.这首词的上阕描写________(季节)的景色,表现该季节特征的景物有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4.下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请结合具体词句分析。(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阅读课外诗歌,完成练习。(13分)【甲】七步诗[三国·魏]曹植①煮豆持②作羹③,漉④菽⑤以为汁。萁⑥在釜下燃,豆在釜⑦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注释】①曹植:曹操之子,曹丕之弟。②持:用来。③羹(ɡēnɡ):用肉或者菜做成的糊状食物。④漉(lù):过滤。⑤菽(shū):豆。⑥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⑦釜(fǔ):锅。【乙】反七步诗郭沫若煮豆燃豆萁,豆熟萁成灰。熟者席上珍,灰作田中肥。不为同根生,缘何甘自毁?1.甲诗中,曹植巧妙运用比喻,用“豆”比喻自己,用“萁”比喻_________,“同根生”指_______________,“相煎”指_______________。乙诗中的“豆”成了“___________”,“萁”成了“____________”。(5分)2.甲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3.乙诗最后两句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分)4.这两首诗的写作角度不同,曹植写甲诗是希望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郭沫若写乙诗是歌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第四部分 表达与交流(实践性作业)七、快乐习作。(25分)古诗词凝聚着古代文人的才思,寄托着文人骚客的情感;古诗词带给我们启示,陶冶我们的情操,它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你能从哪些古诗词中发现新奇的见闻和感人的故事?有哪首诗词会勾起你无尽的思绪?请围绕古诗词写一篇习作,可以发挥想象将古诗词改写成一个小故事,可以写你阅读某一首古诗词的感受,还可以写一写你学习古诗词的故事。要求: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500字左右。 参考答案:一、1.A 2.B 3.(1)③;(2)④;(3)② (4)① 4.A 5.C 6.A 7.D 8.C9.B 10.A 11.D 12.B二、1.√ 2.× 3.√ 4.×三、1.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天街小雨润如酥 草色遥看近却无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2.君看一叶舟 出没风波里3.兰芽浸溪 沙路无泥 暮雨规啼 暮春 自怨自艾、哀叹老去 热情和信心四、1.不知秋思落谁家 莫愁前路无知己 牧童遥指杏花村
2.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3.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 阳关无故人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4.竹石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五、1.B 2.(1)C (2)A (3)C 3.春天 兰芽、子规4.如“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作者借溪水能西流表现自己老当益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六、1.曹丕 同胞兄弟 手足相残 席上珍 田中肥2.豆子和豆秸本来是同一条根上生长出来的,豆秸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豆子呢?3.不是相同的根上长出来的,为什么愿意牺牲自己呢?4.兄弟和睦 自我牺牲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