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英语朗读宝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第1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第2页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第3页
    还剩6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5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展开

    这是一份黑龙江省鹤岗市工农区鹤岗市第一中学2022-2023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期中考试
    地理试题
    考试时间:75分钟 分值:100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按位置正向粘贴。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相应区域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读“湘江流域图”,回答下列小题。

    1.湘江流域(   )
    A.为热带季风气候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水能、矿产丰富 D.人口稠密,科技发达
    2.下列叙述不符合湘江流域可持续发展的是(   )
    A.上游开垦梯田,发展水稻种植业 B.中游修建水库,用于防洪与灌溉
    C.下游修建港口,发展内河航运 D.上游开发水能,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

    下图为我国正在实施的资源跨区城调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3.①和③工程的运输方式,具有共性的是(   )
    A.管道运输 B.水陆联运 C.高压输电 D.航空运输
    4.④工程可能加重沿途某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其成因是沿途(   )
    ①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  ②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冬春季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5.②工程对于区域发展的意义是(   )
    A.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状况
    D.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
    乌别克斯坦位于中亚腹地,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支点国家。该国全年降水稀少,依靠流经境内的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大量种植棉花,具有“白金之国”的美称。日前,中国的纺织企业纷纷到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建厂,产品销往世界各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6.乌兹别克斯坦可以大量种植棉花的区位优势是(   )
    A.全年高温 B.降水丰沛 C.水源充足 D.技术发达
    7.中国的纺织企业纷纷到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建厂的原因主要是中国(  )
    A.劳动力价格上升 B.国内市场需求减小 C.原料供应量下降 D.对外出口交通不便
    8.根据材料推断,乌兹别克斯坦承接我国的纺织企业的最主要的优势是(   )
    A.市场需求量大 B.原料丰富 C.交通便利 D.劳动力丰富
    电力渗透率是指某类电力上网电量占区域上网总电量的比例.将富余的电能调度输送到有电能需求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叫消纳需求。下图为英国风电光伏电力渗透率及其消纳需求变化统计图(2014年至2020年间各季度)。完成下面小题。

    9.英国风电光伏渗透率提高主要得益于(   )
    A.风能和太阳能资源稳定 B.风能和太阳能资源丰富
    C.用电需求量的增长 D.储、输、调电网技术的提高
    10.2014年至2020年,英国风电光伏电力消纳需求(   )
    A.季节变化小 B.持续升高 C.与渗透率大致呈正相关 D.年内一季度最低
    11.与英国相比,我国风电消纳需求更高的根本原因是(   )
    A.我国风能资源不稳定 B.生产和消费区域匹配度低
    C.我国国土面积更大 D.我国风能资源分布不均
    “碳中和”指企业、团队、个人在一定时间内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等过程中产生的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温室气气体排放总量,通过多种形式而得到抵消,实现二氧化碳零排放。我国在联合国大会上提出,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完成下面小题。
    12.我国提出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主要是为应对(   )
    A.酸雨危害 B.土地退化 C.臭氧空洞 D.全球变暖
    13.为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我们应(   )
    A.多乘坐私家车 B.选用环保产品 C.倡导豪华包装 D.使用一次性木筷
    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1996年给粮食安全下定义是:让所有人在任何时候都能在物质上和经济上获得充足的、安全的和有营养的食物,来满足其积极和健康生活的膳食需要及食物喜好。下图为2014年全球粮食安全格局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注:南极地区无数据,颜色深浅与粮食安全指数呈负相关。
    14.图中显示,以下区域中2014年粮食安全指数(指数越高越安全)最低的地区是(   )
    A.欧洲东部 B.亚洲中部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D.拉丁美洲
    15.有数据表明,全球气候变暖会影响粮食安全,主要原因是(   )
    A.增加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概率 B.作物品种减少
    C.二氧化碳浓度升高 D.作物种植界线向高纬度扩展
    16.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我国水资源可利用量均高于世界平均值
    B. 我国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其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问题是调节径流的季节分配不均
    青海省有“三面孔”(如下图)之称,是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缩影,柴达木盆地内有“黑、白、黄”三原色。下图为青海三大自然区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青海“三面孔”界线大致是(   )
    A.昆仑山 B.唐古拉山 C.祁连山 D.喜马拉雅山
    18.柴达木盆地内黑、白、黄三原色依次指(   )
    A.黄土、钾盐、煤 B.石油、冰川、黄土
    C.石油、冰川、风沙 D.煤和石油、钾盐、风沙
    19.青海省东北部具有“东部季风区”的缩影,是指该地(   )
    A.沙漠广布 B.种植业较发达 C.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D.人口稠密
    稀土被誉为“工业黄金”“新材料之母”,是全球高新技术和国防科技发展的必要战略资源。我国稀土产量全球第一,但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较弱。日本缺乏稀土矿产资源,却有“另类稀土资源",不断从全球获得高额利润,在世界稀土市场拥有很强话语权。近年来,随着许多大型稀土矿的发现,世界稀土供应多元的格局已经形成。下图示意2017年稀土产业全球专利各国所占比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0.日本的“另类稀土资源"可能是指(   )
    A.探索可替代的新材料 B.高质量稀土产品和技术
    C.开发海底的稀土资源 D.积极合作开发他国稀土
    21.我国稀土话语权和定价权相对较弱,主要是因为我国稀土产业(   )
    A.生产规模较小 B.原料供应多元 C.产业链不完善 D.产品种类多样
    22.目前,面对国际稀土日趋激烈的竞争局面,我国应(   )
    ①整合稀土资源,实行总量控制 ②大量进口稀土产品,保护本国资源
    ③加强地质勘探,扩大探明储量 ④促进技术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3.由图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是(   )
    A.工业节水 B.生活节水 C.农业节水 D.生态节水
    24.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率较低,原因是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为(   )
    A.漫灌 B.滴灌C.喷灌 D.根灌
    25.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对策中,不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
    A.改进灌溉技术 B.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C.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D.海水淡化


    第Ⅱ卷
    二、综合题(本题共3道综合题,共50分)
    26.阅读下列文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14分)
    40多年前,作为改革开放的最前沿,珠三角搭上产业转移的快车,率先承接了亚洲“四小龙”转移过来的大批加工制造业;40多年后的今天,随着传统的人力优势、成本优势逐渐丧失,加工制造业已难以为继。为此,广东省政府提出了“腾笼换鸟”的决策。
    石龙镇是东莞市土地资源最少的一个镇,由于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原有的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渐失去了竞争力,为了让有限的土地和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早在10年前石龙镇就开始了对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实行转移。经过三次产业调整,石龙镇90%的服装企业已经转移,建材、五金电镀、塑料制品等行业也基本上全部转移出去了。现在石龙镇以电子数码、食品医药为支柱的产业已经初具规模,“寸土寸金”的土地发挥出了极大的经济效益。
    石龙镇仅仅是珠三角产业转移的一个缩影。按照广东省政府提出的“腾笼换鸟”的决策,珠三角的低端制造业将逐渐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有的向越南等东南亚地区转移。这些地区具有资源、地价和劳动力优势,对企业很有吸引力。
    (1)珠三角地区外迁的企业主要是____。(2分)
    (2)根据材料分析,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原因有哪些?(6分)


    (3) 珠三角的许多产业逐渐转移到粤东、粤西和粤北,对这些地区有何影响?(6分)


    27.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8分)
    材料一 2022年中央发布文件,明确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指出饭碗主要装中国粮,在稳定粮食产量的同时,扩大大豆和油料作物生产。
    材料二 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是对传统间作套种的改良,可以解决两者天然争地的问题,种植技术已基本成熟。下图是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景观图和模式图。
    材料三 下表是近几年大豆和玉米产业相关数据。

    年份
    大豆生产量(亿斤)
    大豆消费量(亿斤)
    播种面积占全国粮食播种面积的比例(%)
    大豆
    玉米
    2018
    383
    2094
    7.18
    35.40
    2020
    392
    2346
    8.45
    35.39
    2022
    406
    2285
    8.68
    33.97
    (1) 概括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作物的布局特征。(4分)



    (2) 从粮食安全角度,说明我国推广玉米和大豆复合种植的原因。(6分)




    (3) 从“藏粮于地”角度,为东北实现大豆种植安全提出合理建议。(8分)



    2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且以海运为主,一旦遇到海洋自然灾害和海上恐怖主义等情况,中国的能源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下图示意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原油货流在八大区域的分布脆弱度(单位时间内港口最大流量/总流量)和集中度(某港口货流量/区域内所有港口货流总量)。

    (1) 分析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的原因。(8分)



    (2) 指出影响中国进口原油海运货流脆弱度的因素,并描述其在八大海运区域的分布特征。(8分)



    (3)列举高脆弱度区域推动海丝之路石油贸易可持续发展的措施。(2分)
    参考答案
    一、 单选题(每题2分,共50分)
    1.C 2.A
    【分析】本题组主要考查流域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综合开发利用。结合图文信息分析我国湘江流域的自然和人文区位优势,参照教材的人教版教材中田纳西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治理,可以分析出湘江流域的可持续发展措施。
    1.结合图示可知湘江流域位于我国湖南省,气候为亚热带季风气候,A错误;湘江流域中国上游以山地丘陵为主,下游以平原为主,B错误;结合图示可知湘江流域分布有水电站和各种有色金属矿产,C正确;该流域没有位于我国经济和科技实力最强的沿海地区,D错误。故选C。
    2.湘江流域上游地势较陡峻,开垦耕地会造成水土流失,A符合题意;中游可以修建用于防洪与灌溉的水库;湘江下游地势平缓,利于发展内河航运;湘江上游地区水能和有色金属资源丰富,有利于发展有色金属冶炼业;BCD符合流域可持续发展,A不符合流域可持续发展。故选A。
    【点睛】田纳西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3.C 4.A 5.D
    【解析】3.由所学知识可知,①为晋电外送中山西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送到京津冀地区,③为西电东送中的南线工程,即云南、贵州等地的水电输送到珠江三角洲地区。管道主要运输石油和天然气,电能不通过管道运输,A错误;电能不通过水陆联运,B错误;电能通过高压输电方式输送,C正确;电力不通过航空运输,D错误。故选C。
    4.④工程为南水北调的东线工程,沿途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有些地区潜水面上升,盐分被带至土壤表层,使部分地区土壤中的盐分逐渐向地表积聚,加重沿线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①②正确;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主要造成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与土壤次生盐碱化关系不大,③错误;沿途地区主要为我国北方半湿润区,冬春季节雨季尚未来临,蒸发量较大,蒸发量大于降水量易加重土壤盐碱化,④正确;沿线地区不位于沿海,海水入侵影响小。综合上述分析,①②④正确,A正确,B、C、D错误,故选A。
    5.②工程为西气东输。我国目前的能源消费结构仍以煤炭为主,不是石油,A错误;西气东输有利于调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B错误;西气东输可以有利于西部地区将资源优势转变成经济优势,促进西部经济发展;同时为东部地区带来大量能源,促进东部地区经济发展,实现“东西部双赢”;同时可以缓解东部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但不能根本解决,C错误;天然气相较于煤炭污染小,故西气东输工程可以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改善,D正确。故选D。
    【点睛】自然资源的区域分布很不均衡和区域间的发展不平衡,是国家实施资源跨区域调配的原因。我国建设的大型资源跨区域调配工程有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北煤南运、西电东送等。

    6.C 7.A 8.B

    【分析】6.乌兹别克斯坦位于中亚,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寒冷,夏季炎热,全年降水稀少,故AB错误;阿姆河和锡尔河流经乌兹别克斯坦,为棉花种植提供了便利的灌溉水源,故C正确;该国为发展中国家,科技水平较低,种植棉花主要依靠传统经验,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C。
    7.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纺织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大量劳动力,我国经济发展速度快,劳动力价格上升,导致纺织产业成本上升,中亚比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价格低廉,所以我国纺织企业去乌兹别克斯坦等中亚国家投资建厂,故A正确;我国人口众多,经济发展速度快,纺织市场需求量大,故B错误;我国为世界主要的棉花产区,原料供应稳定,故C错误;我国海陆交通便利,对外交通便捷,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A。
    8.根据材料乌兹别克斯坦利用阿姆河和锡尔河河水发展灌溉农业,大量种植棉花,具有“白金之国”的美称,表明乌兹别克斯坦棉花产量大,发展纺织业的原料丰富,故B正确;根据材料无法判断乌兹别克斯坦的市场、交通、劳动力条件,故AC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点睛】解答该题的关键是获取材料中关键信息,根据材料乌兹别克斯坦降水稀少,所以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阿姆河和锡尔河流经乌兹别克斯坦,为棉花种植提供充足的灌溉水源;第2题的关键是掌握纺织工业为劳动力密集型产业。需要投入大量廉价的劳动力;第3题是第1、2题的拓展,乌兹别克斯坦利用其灌溉水源大量种植棉花,为纺织工业提供充足的原料。

    9.D 10.C 11.B

    【解析】9.英国为温带海洋性气候,全年温和多雨,光照弱,太阳能缺乏;且太阳能易受天气的影响,风能易受风力大小变化的影响,均不稳定,故AB错误;根据材料风电光伏渗透率上升指风能和太阳能上网电量所占比例增加,和用电需求量增加无关,且风能和太阳能不稳定,对电网技术的要求较高,故C错误,D正确。
    10.读图2014年至2020年,英国风电光伏电力消纳需求呈波动上升趋势,和渗透率大致呈正相关,季节变化较大,14年第三季度最低、15年二、三季度低,16、17、18年一季度最低,19年第二季度低,故ABD错误,所以该题选C。
    11.我国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程度较低,能源需求量较小,东部经济发达,能源需求量大,能源缺口大,风电消纳需求高;英国经济发展区域差异小,风能分布广泛,风电消纳需求较低,故B正确;我国和英国风能资源均不稳定,故A错误;国土面积大,不是增加风电消纳需求的根本原因,故C错误;风电消纳需求大小取决于供需矛盾,风能分布不均不是根本原因,故D错误,所以该题选B。
    【点睛】建设风能发电基地的条件: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开阔;资金、技术条件;市场需求及与市场的距离。②西北地区发展风能发电的利弊:利:大风多,风能资源丰富;地形平坦、土地面积广阔;市场需求量大。弊:当地经济落后,资金少,技术水平低;当地人口城市少,能源需求量少;距离东部经济发达地区远;输电基础设施不足。

    12.D 13.B

    【解析】12.材料信息表明,“碳中和”指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增多导致了全球变暖,因此实现“碳中和”目标主要是为应对全球变暖,与酸雨危害、土地退化、臭氧空洞无关,D符合题意,排除ABC。故选D。
    13.多乘坐私家车,消耗的矿物燃料增多,排放的二氧化碳增多,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A错误;选用环保产品,可以节约矿物能源使用,减少温室气体等污染物排放,有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B正确;倡导豪华包装,浪费资源和能源,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多,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C错误;使用一次性木筷,增大森林资源的消耗,会减少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目标,D错误。故选B。
    【点睛】全球变暖是人类的行为造成地球气候变化的后果。“碳”就是石油、煤炭、木材等由碳元素构成的自然资源。“碳”耗用得多,导致地球暖化的元凶“二氧化碳”也制造得多。随着人类的活动,全球变暖也在改变(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带来越来越多的问题。

    14.C 15.A

    【分析】14.据图(颜色深浅与粮食安全指数呈负相关)可知,2014年粮食安全指数(指数越高越安全)最低的地区是撒哈拉以南的非洲,C正确,欧洲东部、亚洲中部、拉丁美洲粮食安全指数较高,ABD错误;故选C。
    15.全球气候变暖会加剧极端天气事件发生的概率,如导致旱涝灾害更频繁,可能会导致粮食减产,A正确;全球气候变暖并不会导致作物品种减少,B错误;二氧化碳浓度升高不直接影响全球粮食安全,C错误;作物种植界线向高纬度扩展会增加较高纬度国家和地区粮食产量,但对于较低纬度国家和地区而言,全球气候变暖意味着蒸发加强,会加剧干旱,可能会造成粮食减产,故作物种植界线向高纬度扩展不是影响粮食安全的原因,D错误;故选A。
    【点睛】全球气候变暖会使北半球变暖,温度带北移,有利于高纬度地区物生长,高纬度地区受益,中纬度“谷物带” 变干旱,农作物水分缺少,粮食生产潜力降低,中纬度地区受损,而高纬度增产不能补偿中纬度的减产,导致世界粮食产量总体下降。
    16.C
    【详解】纵坐标表示的是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率,据图可知,我国图中各地的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比世界平均值高,无法判断水资源可利用量是否高于世界平均值,A错误。开发利用程度越高说明水资源越紧缺,因此海河流域水资源最紧缺,B错误。水资源可利用量是由自然原因决定的,因此解决水资源问题只能从降低区域用水量入手,为了保证生产生活的正常进行,最有效的核心措施就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C正确,D错误。故选C。

    17.A 18.D 19.B

    【解析】17.由材料可知,青海“三面孔”是指青海省西北干旱区、东部季风区和青南高原区,即具有我国三大自然区的特点。从图中可知,青海省西北千旱区东部季风区与青南高原区特征明显分异的界线大致是昆仑山,排除BCD;A符合题意,故选A。
    18.结合材料和该区域自然资源及生态环境状况分析,柴达木盆地中黑色指煤和石油丰富,白色是指盐矿资源分布广泛,黄色应指风沙多,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
    19.由材料推出,青海省东北部具有东部季风区的特点,降水较多,且地处河谷地带,沙漠发育较少,自然条件较优越,种植业较发达;该区域气候不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而是高原高山气候;并非指该地区人口稠密,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
    【点睛】柴达木盆地是中国三大内陆盆地之一,属封闭性的巨大山间断陷盆地。位于青海省西北部,青藏高原东北部。四周被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与阿尔金山脉所环抱,面积约25万平方千米。

    20.B 21.C 22.D

    【解析】20.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日本没有稀土矿藏资源;但是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日本稀土产业专利占比最高,所以日本独有的“另类稀土资源”应该是指是指高质量的稀土产品和技术,B正确;稀土的可替代材料较少,A项错误;日本国内没有稀土资源,海底也没有稀土资源,C项错误;稀土为战略资源,他国一般不会允许日本开发,D项错误。故选B。
    21.稀土产业链复杂,越接近产业链的下游,科技含量越高,经济附加值越高。我国的稀土产品主要以中低端产品为主,在稀土产业下游的稀土应用技术不发达,导致高端产品的欠缺,即稀土产业链不完善,C项正确;产品种类、生产规模、原料供应都不是影响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的主要因素,A、B、D 错误。故选C。
    22.整合稀土产业,实行总量控制,能够保障我国稀土资源的安全,①对;促进技术升级,提升整体竞争力,能够提高我国在国际上的稀土话语权和定价权,④对;大量进口稀土产品不利于我国本土稀土产业的发展,②错;加强地质勘探,扩大探明储量不能提高我国稀土国际话语权和定价权,③错。综上可知,D项正确,ABC项错误。故选D。
    【点睛】稀土作为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资源,素有“工业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誉,是关系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最重要战略资源之一。涉及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既要保量又要保质的发展。
    23.C 24.A 25.D

    【分析】23.由图可知,我国工业用水占比为22.2%,生活用水占比为11.7%,生态用水占比为1.5%,而农业用水占比最大,为总用水量的64.6%,因此从农业方面进行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C正确,A、B、D错误。故选C。
    24.我国主要的灌溉方式为大水漫灌,大水漫灌方式受渗漏和蒸发影响,水资源损失较大,灌溉效率比较低,A正确。滴灌、喷灌、根灌都是节水灌溉方式,不会造成利用率较低的现象,B、C、D错误。故选A。
    25.改进灌溉技术、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提高公民节水意识都可以节约用水,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属于节流措施;而海水淡化能够增加区域水资源总量,因此属于开源措施。根据题目要求,D正确,A、B、C错误。故选D。
    【点睛】水资源短缺的常见措施:1、跨流域调水;2、兴修水库;3、改进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4、合理调配水资源;5、加强水的循环利用;6、提高公民节水意识;7、防治水污染;8、减少水资源的浪费;9、海水淡化。
    二、综合题(50分)
    26.(14分)
    (1)劳动力密集型(2分)
    (2)企业生产成本增加,利润降低 (2分);城市用地紧张,自然资源有限(2分);地方政府政策支持(2分)。(6分)
    (3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2分);加快当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2分);就业机会增加(2分);环境污染(2分)。(任答三点,得6分)
    【分析】本大题以珠三角产业升级和转移为材料,涉及产业升级和地区间产业转移相关内容,考查了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详解】(1)由材料可得当地以加工制造业为主,大部分为服装、建材、五金电镀、塑料制品等行业,主要属于劳动力密集型企业。
    (2)由材料可得,工资、地价、燃料和电力等费用的不断上涨,说明企业生产成本提高,获得利润降低,企业外迁;石龙镇是东莞市土地资源最少的一个镇,说明城市用地紧张,自然资源有限,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高利润型企业;石龙镇按照广东省政府提出的“腾笼换鸟”的决策,对低端制造业逐渐转移,说明有政府政策的支持。
    (3)影响分为利与弊两个方面进行作答。对粤东、粤西和粤北而言,承接了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了产业的分工与协作,加快了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时间,加快当地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移入,会使得就业机会增加,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了居民收入;弊端是部分污染企业会使得当地的环境污染加重。
    27.(18分)
    (1)南北向带状分布(2分);玉米和大豆相间分布(2分);严格规定植株间的距离(2分)。(任答两点得4分)
    (2)国内大豆供不应求(产量远低于消费量)(2分);对外依存度过高,进口风险大(2分);耕地面积少,该模式在获得玉米产量的同时增加大豆产量(2分);大豆根系固氮,可以增加土壤肥力(2分);通过间作、套种等方式,保护土壤(2分)。(任答三点得6分)
    (3)保证大豆种植面积(2分);通过轮作、间作、带状复合种植、秸秆还田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2分);保护黑土,减少黑土流失(2分);合理灌溉,防止盐碱化;防止黑土污染(2分);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防洪、抗旱、防风沙等灾害的能力(2分)。(任答四点得8分)
    【分析】本题以东北地区玉米大豆种植为材料,设置3道小题,涉及农业布局、粮食安全的措施、农业发展方向及其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的能力,体现人地协调观、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的学科素养。
    【详解】(1)读图可知,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中玉米和大豆呈南北向带状分布;一行玉米、一行大豆,玉米和大豆相间分布;同时玉米和大豆行与行间有严格的植株间距离的规定。
    (2)读表可知,自2018年以来,我国大豆生产量远低于消费量,大豆供不应求;每年进口大豆数量多,占比高,大豆对外依存度过高,进口风险大;大豆播种面积占比小,玉米播种面积占比较高,玉米和大豆复合种植模式在获得玉米产量的同时增加大豆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大豆根系固氮,通过复合种植,可以增加土壤肥力;通过间作、套种等方式,可以保护土壤,提高大豆产量。
    (3)由于大豆播种面积占比低,需保证大豆种植面积;改变传统的种植模式,通过轮作、间作、带状复合种植、秸秆还田等方式提高土壤肥力,扩大大豆种植面积;通过工程措施、农业技术措施等保护黑土,减少黑土流失;发展节水农业,合理灌溉,防止盐碱化;发展绿色、有机农业,保护农业生态环境,防止黑土污染;加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水利工程建设,提高防洪、抗旱、防风沙等灾害的能力。
    28.(18分)
    (1)人口多,消费总量大(2分);经济规模大,消费量大(2分);我国石油储量较少,产量较低(2分);经济增长快,能源消费量增长快(2分);产业结构不合理,单位产值能耗高(2分);技术落后,设备陈旧,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2分)。(前两点至少答出一点得2分)(8分)
    (2)影响因素:区域内核心港口数量我国石油储量较少,产量较低(2分);海洋自然灾害和气象灾害(2分);恐怖主义(2分)。(任答两点得4分)
    分布特征:脆弱度分布不均(2分);西亚、南亚、欧洲、南非的脆弱度数值较大(2分);东北亚、东南亚、东北非、大洋洲的脆弱度数值较小(2分)。(任答两点得4分)
    (3)投资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中小港口,降低集中度(1分);开辟新的石油运输路线和港口,增加石油运输渠道(1分)。(2分)
    【分析】本大题以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和“中国海上丝绸之路进口原油货流在八大区域的分布脆弱度和集中度”为材料设置试题,涉及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特点、保障能源安全的措施等知识点,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考查区域认知、综合思维等地理学科核心素养。
    【详解】(1)我国石油对外依赖度高可从国内石油产量、石油消费量、利用率等方面分析。我国石油资源储量较少,产量较低;我国是经济大国,经济规模大,对能源的消费量大;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经济合作,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能源消费量增长迅速提高;此外,我国人口总量多,生产生活消费的能源总量大;当前我国虽是工业大国,但总体上我国的产业结构仍不合理,生产水平不高,生产技术落后,工艺水平较低,设备陈旧,能源利用率低,浪费严重,导致单位产值能耗高,能源消费量大。
    (2)脆弱度是单位时间内港口最大流量与总流量的比值,由图可知,八大区域中大多数区域的脆弱度数值较大,说明原油货流运输集中,即区域内核心港口数量少;由材料“石油对外依赖度高且以海运为主,一旦遇到海洋自然灾害和海上恐怖主义等情况,中国的能源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将会受到严重威胁”可推知,海洋自然灾害和海上气象灾害多发,以及海上恐怖主义多发,会使得原油货流集中在灾害较少、恐怖主义较少的时段运输,使得脆弱度数值较大。由图可知,中国进口原油海运货流脆弱度在八大区域分布不均,数值差异较大;西亚、南亚、欧洲、南非的脆弱度数值较大;东北亚、东南亚、东北非、大洋洲的脆弱度数值较小。
    (3)由材料可知,中国进口原油海运网络货流分布格局不均衡,少数港口具有明显优势,因此可加强建设海上丝绸之路沿线的潜力中小港口,通过中小港口分担核心港口货流量,给中国进口原油提供更多航线选择,避免因货流过度集中而导致脆弱性高,可缩减运输时间和成本,提高运输效率,降低集中度和脆弱度。此外,可通过增建中国海外自贸区,或开辟新的石油运输路线和港口,增加石油运输渠道。


    相关试卷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未来五年住房供大于求的城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本试卷分第Ⅰ卷两部分,未来五年住房供大于求的城市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2-2023学年黑龙江省鹤岗市高中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