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4《普罗米修斯》第1课时课件+教案+导学案设计 课件 6 次下载
- 14《普罗米修斯》第2课时 课件+教案+课时测评+导学案设计 课件 6 次下载
- 《第四单元 我和__过一天》 课件+教案 课件 8 次下载
- 语文园地四 2课时 指导方案 其他 5 次下载
- 快乐读书吧指导方案 其他 5 次下载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女娲补天优秀ppt课件
展开15* 女娲补天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措、混”等9个生字。
2.默读课文,能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发挥想象,试着把女娲从各地拣来五种颜色石头的过程说清楚、说生动。
教学重点
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制作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女娲造人”的故事。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畅谈神话,读题质疑
活动1 神话导入,揭示课题
1.课件依次出示《精卫填海》《盘古开天地》等神话故事的题目和打乱的图片,指导学生对应连线。
2.指名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个神话的主人公。
3.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过“女娲造人”的故事吗?(指一名学生讲述)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关于女娲的另一个故事。
(板书课题:女娲补天)
4.引导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正音“娲”,读wā,不读wō。
5.引导学生思考“补”在这里是什么意思。(课件出示)
活动2 读题思考,提出疑问
1.提问:读了课题,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课件展示:女娲为什么要补天?
女娲是怎么补天的?
女娲补天的结果怎样?
2.过渡:你们真是善于提问的孩子!这些问题都能从课文中找到答案。赶快打开书,自由大声地朗读课文,老师相信你们都能把课文读明白。
操作指导:“学起于思,而源于疑”,学生第一次接触题目,一定会有一种最直接的感知或疑问。教师要从学生的疑问入手逐步展开教学,以迎合学生的心理,满足学生学习的欲望,引出本课的教学任务。
板块二 初读课文,扫清障碍
活动1 初读课文,圈画生字
1.请同学们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圈画生字词,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巡视,随机指导学生朗读,并了解学生自学生字的情况。
活动2 交流汇报自学成果
1.全班汇报交流词语。
(1)课件出示词语。指名读,教师随机纠错:“措”读cuò,不读chuò;“混”在本课
读hùn;“杀”读shā,不读sā;“颂”读sònɡ,不读shònɡ。
(2)男女生轮读词语。
2.抢读生字,自由扩词。
3.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4.课件出示文中重点词语,指名读并鼓励学生积累下来。
操作指导:考查学生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掌握汉字基本意义的情况是《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环节可从“圈画生字新词,全班交流汇报识记字形”入手,充分体现了这一要求,教学中要放手以学生为主去展示交流,体现课堂以学生为本的理念。
板块三 走进文本,感知内容
活动1 按照要求,完成自学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默读课文,说说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从文中找出你认为神奇的地方,和同学交流,说说为什么感到神奇。
2.学生默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活动2 展示交流
1.展开自主性学习,小组交流读文收获。
2.汇报交流成果。
(1)汇报交流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课件展示:起因:天地忽然发生了一场大变动,天塌地陷,世界陷入混乱和恐怖之中。
经过:女娲历尽千辛万苦把天补好了,堵住了喷涌洪水的地缝。
结果:天和地终于恢复了平静,人类获得了新生。
(2)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汇报自己认为神奇的地方,其他成员补充。
3.小结:同学们,你们看,就像这样仔细地读读课文,小组之间互动探究,通过你们自己的努力,就把问题解决了,真好!
操作指导: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品读文字,从而了解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以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的能力。
板块四 指导学文,总结方法
活动1 自主学习,完成活动卡
1.过渡: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天到底怎么了?不补不行吗?这些问题都是理解故事内容和女娲品质的关键。
2.课件出示学习指南(一),指导学文。
课件展示:
学习指南(一)
(1)默读课文第1~3自然段,自主完成活动卡(一)。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
3.学生自主学习,填写活动卡(一)(课件出示),教师巡视,关注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活动卡(一)
天塌之前的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天塌之后的人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女娲的表现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活动2 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1.小组内交流活动卡(一)的内容,教师参与小组讨论,进行课堂观察。
2.全班交流,学生汇报。(课件出示)
(1)指名汇报。
(2)引导学生思考:从“难过、决心”这些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女娲是一个特别好的神仙,她一心只想着救人。)
(3)导读:现在就请你朗读,我想通过你的朗读感受到女娲一心只想把人们解救出来的心情。(学生练习朗读)
(4)总结女娲补天的原因。
活动3 总结提炼方法
1.引导学生回忆思考:刚才我们用什么方法学习的?
2.师生共同提炼阅读方法。
课件展示:
(1)仔细阅读学习指南。
(2)自主学习,完成活动卡。
(3)提炼重点词句并谈体会。
(4)通过提炼的词句感悟人物特点。
(5)借助朗读表达感受。
3.小结:在刚才的学习中,我们先分别提炼出了能体现人间在天塌之前和之后的不同状态及女娲的表现的重点词句,通过体会这些重点词句和有感情地朗读,感受女娲在人类受苦受难的时候挺身而出的好品质。这样提炼重点词句的阅读方法让我们了解了故事的内容。
操作指导:课文只是教学的载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不是“教课文”,而是“用课文教”。本教学环节要在师生共同归纳阅读方法的前提下,实现真正意义的学习,而充满想象、富有情感的朗读也有助于学生对人物的分析、对课文的理解。
板块五 运用方法,自主学文
活动1 运用方法,自主学习
1.过渡:下面我们就运用刚才总结的方法来学习“女娲是怎样补天的”。
2.课件出示学习指南(二)。
课件展示:学习指南(二)
(1)默读课文第4自然段,感悟女娲补天和堵地缝的艰辛。
(2)运用提炼重点词语的阅读方法,小组共同完成活动卡(二)。
(3)全班围绕学习卡片进行交流。
3.教师课件出示活动卡(二),同时参与小组学习。
活动卡(二)
活动内容 | 阅读思考:从哪些重点词语可以感受到女娲补天时不怕困难和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 |
| 文中词语 | 我的体会 |
1 |
|
|
2 |
|
|
3 |
|
|
4 |
|
|
活动2 组内交流,全班展示
1.展开小组合作学习,共同完成活动卡(二)。
2.全班围绕活动卡(二)进行交流、汇报(课件出示)
(1)小组合作交流:女娲是怎么补天的?引导学生重点围绕描写女娲补天和堵地缝的动词进行交流,进一步体会女娲为了补天所付出的艰辛,感受女娲为了人类的幸福甘于奉献的精神。
(2)引导学生结合实际,体会故事的神奇之处。
(3)对照插图指导朗读课文第4自然段,感受女娲的大爱之举。
操作指导:《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一课一得,学以致用。学习方法内化的标准就是会运用。教师要紧紧抓住契机帮助学生在阅读中巩固阅读方法,形成阅读能力。
板块六 总结全文,拓展阅读
活动1 总结课文,深化主题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2.总结:《女娲补天》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丰富想象力,让我们感受到了人们对于美丽、善良、勇敢的女娲的热爱之情,更让我们感受到了女娲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
活动2 阅读链接,比较异同
1.课件出示《淮南子·览冥训》内容。
(1)学生朗读古文,比较:文言文与课文有哪些异同点?
(2)找出过程:哪句话是写女娲补天的过程?
2.小结:所以,就跟所有的神话故事一样,这个神奇故事,也寄寓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征服自然的愿望。
活动3 推荐阅读,鼓励读书
1.过渡:关于这样的美丽传说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课后去搜集、去阅读。
2.课件出示推荐阅读《中国神话故事》《希腊神话故事》等,进一步感受中国古代神话的精妙。
3.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给家人讲一讲《女娲补天》,进一步搜集关于女娲的其他传说。
操作指导:阅读教学的终极目标是掌握阅读方法,提升阅读能力,激发阅读兴趣。教学结束时加入古今内容对比,在比较异同中引领学生再一次走进神话故事,加深理解:神话故事是远古人类在生产力水平极其低下时对自然与宇宙探索的真实记录,是人类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执着精神的体现。教师要鼓励学生从课堂走向课外,多形式、多渠道、高效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体现语文教学与生活的有机结合。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1.本篇课文是本单元最后一篇课文,具有较为丰富的教学资源,虽是一篇略读课文,但在之前阅读方法的总结整理上,所承载的培养学生的能力的任务不容忽视。本节课通过运用活动卡、总结阅读方法,并能学以致用。通过不同方式的朗读来感受女娲的大爱;多次导读,感受女娲补天的伟大精神,体会女娲为了拯救受苦受难的人们,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和勇敢、善良的品质,加深了学生对人文性的感悟,做到了“知情合一”。
2.本节课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利用活动卡、小组合作,自主学习,总结阅读方法,并能运用方法进行有效学习,教师彻底地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真正地培养了学生的学习能力。
3.本课教学设计力求体现“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的教学理念。抓住“学习指南定方向―→自主学习为手段―→学习卡片为依托―→合作学习为载体―→归纳学法为指导―→学会阅读为目的”的步骤展开教学,关注描写女娲补天的过程中使用的一连串动词,体现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整个教学过程体现了以读为本的理念,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积累和情感体验,又关注了学生的独特体验,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创新学习。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5* 女娲补天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15* 女娲补天授课ppt课件,共31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本课目标,精卫填海,羿射九日,我会认,加一加火+息熄,巧记用手把线弯,字源识字法,lōng轰隆隆,lóng隆重,zhā扎针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女娲补天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5* 女娲补天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6页。
语文四年级上册15* 女娲补天备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四年级上册15* 女娲补天备课ppt课件,文件包含15《女娲补天》pptx、15《女娲补天》doc、15女娲补天mp3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39页, 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