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北师大版数学三上PPT课件+同步教案+总复习教案整套
- 第一单元第2课时《买文具》课件+教案 课件 2 次下载
- 第一单元第3课时《过河》课件+教案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二单元第2课时《看一看(二)》课件+教案 课件 0 次下载
- 第三单元第1课时《捐书活动》课件+教案 课件 1 次下载
- 第三单元第2课时《运白菜》课件+教案 课件 0 次下载
第二单元第1课时《看一看(一)》课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第二单元第1课时《看一看(一)》课件+教案,文件包含第二单元第1课时《看一看一》课件pptx、第二单元第1课时《看一看一》教案doc等2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9页, 欢迎下载使用。
1 看一看(一)上课解决方案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节课的任务是在一年级的基础上继续帮助学生积累观察物体的经验。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教学设计如下:1.精心设计课前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俗话说:万事开头难。要上好一节课,导入很重要。好的导入能强有力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本节课开始之前,选择《画鸡蛋》这个故事引入新课,熟悉的情境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而且能使学生对将要学习的内容产生亲切感,为后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2.想象推理与观察验证相结合,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教学中,当学生根据主题图进行想象与推理之后,让他们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与图中人物相符的位置进行观察,验证自己的判断是否正确。这样的安排既有利于发展学生的判断推理能力,又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懂得猜想需要验证的道理。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PPT课件 长方体投票箱 玩具熊学生准备 长方体实物 玩具熊教学过程⊙激趣导入1.课件出示《画鸡蛋》的故事。四百多年前,意大利有个著名的画家叫达·芬奇。达·芬奇开始学画的时候,老师天天叫他画鸡蛋。他画了一个又一个,有些不耐烦了,就对老师说:“老师,画鸡蛋太简单了,我可以画点别的吗?”老师严肃地说:“你以为画鸡蛋很容易吗?在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同一个鸡蛋,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也不一样。你要认真观察,认真练习,才能把鸡蛋画好。”达·芬奇听了老师的话,又画了许许多多不同的鸡蛋。这件事对达·芬奇的影响很大。从此,他不管做什么事都非常认真。2.阅读后提问:你们知道老师为什么让达·芬奇画鸡蛋吗?(学生根据故事内容回答:在一千个鸡蛋中,没有两个是完全相同的。就是同一个鸡蛋,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也不一样)师:一个鸡蛋从不同的位置观察,会看到不同的形状,那么其他物体呢?我们这节课也来体验一下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乐趣。设计意图: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在学习新课之前,针对学习内容以《画鸡蛋》的故事作为导入,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能使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初步的了解。⊙观察体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主题图,学习根据直观图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1)明确观察位置。师:请大家仔细观察主题图,说说图中的三位同学在做什么?他们分别是从哪个位置观察长方体投票箱的?(学生观察后明确:图中的三位同学在观察投票箱。笑笑从侧面观察,且视线高于投票箱;淘气从上面观察;妙想从右前方观察,且视线高于投票箱)(2)独立想象判断。课件出示问题及其下面的三幅图:下面的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想一想,连一连。(请学生根据三位同学所站的位置进行想象和判断,在书上连一连,再与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集体交流。师:这三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你是怎样判断的?(引导学生说出:第一幅图是淘气从上面看到的;第二幅图是笑笑从侧面看到的;第三幅图是妙想从右前方看到的)2.提问: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1)想一想。师:通过刚才的观察与判断,请大家想一想: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看到的物体的面有什么不同?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学生独立思考,也可以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预设生1: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生2:每次最多能看到四个面。(2)看一看。①将一个长方体投票箱放在讲桌上,请想象每次最多能看到四个面的同学上台演示,看看站在什么位置从什么角度观察能看到四个面。②请学生模拟主题图中的情境,站在与图中人物相符的位置轮流观察,并说出自己看到了哪几个面。(师相机指导学生的观察方法)(3)讨论:为什么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学生发言后教师小结:我们都有过这样的观察经验:看到上面,就一定看不到下面;看到前面,就一定看不到后面;看到左面,就一定看不到右面。长方体投票箱一共有六个面,像妙想那样,她看到了投票箱的三个面,她就一定看不到与这三个面相对的另外三个面。所以,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每次最多能看到三个面。3.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1)观察教材13页下面情境图,明确四位同学所在的位置。师(出示情境图):四位同学分别是在哪个位置观察玩具熊的?(妙想坐在玩具熊的前面,笑笑坐在玩具熊的后面,奇思坐在玩具熊的侧面,淘气坐在奇思的对面)玩具熊与谁面对面?(妙想)在妙想的左边、对面、右边的座位上分别坐着谁?(在妙想的左边坐着淘气,对面坐着笑笑,右边坐着奇思)(2)判断情境图右边的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师:请大家根据这四位同学所在的位置判断一下右边的四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把你的想法跟同桌说一说。(3)集体交流思考过程。师:前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为什么?预设生:第一幅图是妙想看到的,因为她坐在玩具熊的对面,所以看到的是玩具熊的正面;第二幅图是笑笑看到的,因为她坐在妙想的对面,所以看到的是玩具熊的背面。师:剩下的两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呢?你们是怎样想的?预设生:第三幅图是奇思看到的,因为他坐在侧面,看到的是玩具熊的侧面,玩具熊的嘴巴在左边;淘气和奇思面对面,他看到的应该和奇思正好相反,是小熊的侧面,玩具熊的嘴巴在右边,所以第四幅图是淘气看到的。(4)观察体验。师(摆出一个玩具熊):现在请大家分别站在淘气和奇思的位置观察,验证一下我们的判断是否正确。(学生轮流到前面进行观察)(5)小结。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发现了什么?(从相对位置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画面正好是相反的)设计意图:在学生进行讨论探究之后,通过实际观察验证探究的结果,有助于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象,有效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14页1题。(师将一个长方体礼品盒放在桌子上,请学生站在不同的位置进行观察,并说说每次最多能看到几个面)2.完成教材14页2题。(请学生先说说三位小记者分别站在什么位置拍摄,再独立进行判断,完成填空,最后订正答案)⊙课堂总结我们这节课进行了哪些活动?你从这些活动中懂得了什么?你还有不明白的问题吗?⊙布置作业教材14页3,4题。板书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