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竹节人优秀ppt课件
展开10 竹节人
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写“凛、疙”等14个字,会写“威风凛凛、疙瘩”等17个词语。
2.能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阅读,达到阅读目的。
教学重点
1.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完成阅读任务。
2.能讲述一个有关老师的故事,融入感情,表达看法。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1.有关传统玩具的图片、视频资料。
2.竹节人玩具若干。
3.打印类文《做毽子》。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朗读课文。
2.搜集传统玩具,查找制作等方面的资料。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明确本课的阅读目的,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能根据阅读目的一,选择阅读内容,运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交流玩具,激发兴趣。
同学们,你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喜欢的玩具,你能介绍一下你的玩具吗?是怎样玩的呢?
2.导入:同学们的玩具的玩法可真有趣。是的,玩具使我们的童年生活更加富有乐趣。我们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时候也玩过玩具,不过爷爷奶奶小时候的玩具大多是自己制作的。你们想看看吗?(课件出示几种传统玩具的图片,最后出示竹节人玩具图片,引出课题。)
3.过渡:同学们可能迫不及待地想读课文了吧,那就先让我们看看有什么阅读要求吧!
操作指导: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喜欢的玩具时,学生一定会很感兴趣,但教师要掌握尺度,不要占用太多的时间;另外,认识传统玩具、引入课题时,教师除了借助图片外,还可以通过实物演示,来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创设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
板块二 回看单元要求,明确学习重点
活动1 了解单元导语的含义
1.导入:本单元是阅读策略单元,这个单元是围绕“有目的地阅读”这一策略进行编排的,让我们读一读单元导语,看一看对本单元的课文学习都有哪些要求吧!
2.学生读一读单元导语,并交流自己读懂了什么。(阅读的目的不同,选用的阅读方法就会不同。)
3.过渡:我们阅读本单元课文时,要根据不同的阅读任务,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进行有目的的阅读。让我们看看《竹节人》这篇课文有哪些阅读要求吧!
活动2 明确阅读任务,感知课文内容
1.课件出示文题下面的“学习提示”,引导学生自由读一读。
(1)说一说:什么是“有目的地阅读”?
课件展示:“有目的地阅读”首先要根据自己的阅读目的,选择恰当的阅读材料,减少无关材料和不重要的材料对阅读的干扰。确定阅读内容后,还要选用恰当的阅读方法展开阅读活动,达到自己的阅读目的。
(2)交流,进一步明确:同一篇文章,阅读的目的不同,关注的内容、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会有所不同。
(3)说一说本课的三个阅读任务,思考该怎样带着不同的阅读任务来读文。(课件出示阅读任务)
2.引导学生带着阅读目的快速浏览课文,总体感知课文。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围绕“竹节人”这种玩具主要讲了什么内容?可以把课文分成几个部分?
(2)交流汇报,教师点拨。
课件展示:第一部分(第1、2自然段):概述“我们”当时全都迷上了竹节人。
第二部分(第3~7自然段):描述了制作竹节人的过程,表现了“我们”对竹节人游戏的喜爱与热情,也能体现出“我们”对可以用简单材料制作出竹节人这一成果的自得与满意。
第三部分(第8~19自然段):主要写斗竹节人的乐趣,体现“我们”对此深深着迷。
第四部分(第20~29自然段):主要写“我们”上课时玩竹节人被老师发现了,老师没收了“我们”的玩具,下课后老师却在自己的办公桌上痴迷地玩起来。一方面说明了老师童心未泯,另一方面从侧面说明了竹节人的吸引力。
(3)引导学生交流课文主要内容。
课件展示:课文回忆了作者童年时代做竹节人、玩竹节人以及老师没收竹节人却自己偷偷玩竹节人的情景,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了儿童的喜悦与满足,同时也写出了老师童心未泯的一面。
3.引导学生再次回到学习提示,小组合作,明确三个任务分别要做什么。
课件展示:(1)写竹节人如何制作,并教会别人怎么玩。
(2)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
(3)讲一讲老师和竹节人的故事。
操作指导:本单元的学习是对以往学习方法的一次综合提升。教学时,教师要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还要注意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紧密联系,要引导学生根据阅读需要,自觉选用之前学到的阅读方法和已经掌握的阅读策略,如活动2中“引导学生带着阅读目的快速浏览课文,总体感知课文”,可以提醒学生运用学过的阅读方法,阅读要有一定的速度。
板块三 关注相关材料,完成第一个阅读任务
活动1 探究方法,提取相关信息
1.课件出示第一个阅读任务: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
2.带着任务,再次通读课文,一边读一边预测、一边提出问题,看看这一自然段与我要完成的阅读任务有没有关系?看一看上下文中有没有自己想要的答案。然后做好标注。
3.小组交流:自己提取出的关键信息。
4.班内汇报:
(1)“写玩具制作指南”(第3~7自然段):要考虑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制作步骤、注意事项。
(2)“教别人玩这种玩具”(第8、9、10、11、12、13、15自然段):要关注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关注玩的方法和过程。
活动2 合作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
1.仔细阅读第3自然段,想一想:竹节人是怎么制作的?(圈画重点词语)
2.小组合作,完成下面的活动卡。(课件出示)
竹节人制作指南 | ||
制作材料 |
| 注意事项 |
制作工具 |
|
|
制作步骤 |
| |
| ||
| ||
|
3.集体评议,再讨论制作细节:哪些地方的线头需要打结?(课件出示制作竹节人的方法)
活动3 聚焦重点段,了解竹节人的玩法
1.过渡:竹节人已经制作完成,那“我们”该怎样玩竹节人呢?
2.快速默读相关段落,同桌交流提取的相关信息,了解玩的方法和过程。
3.班内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1)自己玩:嵌入、拉紧、一松一紧。
(2)两个放在一起玩:搏斗、对打、卡住、挺着、挨揍。
(3)起名字玩:系上、刻在、找到、装在、剪、系、装上、取、粘、雕、做、招呼、打、磕飞、大呼。
操作指导:此版块阅读目的是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细读课文,重点关注与竹节人制作相关的段落,提取出关键信息,尤其是找出制作竹节人需要的材料和做法。另外,教别人竹节人的玩法时,要特别关注相关段落中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关注玩的方法和过程。
板块四 交流汇报,总结阅读方法
1.过渡:请同学们回顾一下:为完成“写玩具制作指南,并教别人玩这种玩具”这个任务,我们是怎样阅读课文的?
2.交流汇报,教师相机点拨。
课件展示:(1)先快速读课文,找到相关内容,再仔细读。
(2)写玩具制作指南时,关注相关段落,找到制作材料、制作工具、制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3)教别人玩这种玩具时,先找到相关段落,然后重点关注几种玩法和表示连续动作的词语。
3.总结:带着不同的任务去阅读,就等于有了不同的阅读目的。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阅读目的,选择相应的阅读内容,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
操作指导:学生初次接触“有目的地阅读”,教师要重视引导学生对学习方法的总结,使学生初步感受到怎样带着不同的目的阅读同一篇文章,懂得阅读目的的不同,选择的阅读内容不一样,采用的阅读方法也不一样。
语文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教学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教学ppt课件,共2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竹节人,思考问题,令人着迷的竹节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课文内容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课文内容ppt课件,共33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第一课时,威风凛凛,别出心裁,技高一筹,弄巧成拙,前功尽弃,叱咤风云,虎视眈眈,化为乌有,津津有味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习题ppt课件: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10 竹节人习题ppt课件,共1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