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交际《“意见不同怎么办”》指导方案
展开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意见不同怎么办”教案设计
教材分析
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是“意见不同怎么办”。引导学生在社会生活中面对不同意见时,可以采用协商的办法,通过阐述主张、换位思考、共同商量,寻求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
教材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从现实需要出发,提出本次口语交际的任务。并通过呈现两个具体的事例以及与事例相关的各方,让学生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协商。这两个事例一个是“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一个是“要路还是要树”。
第二部分提出了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分别从听和说两个方面提出如何进行这次口语交际。从说的角度,学生要确定自己的角色,阐述自己的主张,做到有理有据;从听的角度,听到不同意见时,要“换位思考”,也就是学会站在别人的角度看待问题,考虑到别人意见的合理和可取之处,同时思考怎样在坚持自己基本观点的基础上,作出适当让步;还要“积极沟通”,也就是以正面、积极、合作的态度参与到协商中去,遇到不同的意见要学着控制自己的情绪,语气温和,不要冲动。
第三部分是“小贴士”,提示了本次交际活动的两个要点。一是听的时候如何把握别人的观点——要全面、准确,围绕这一点,教材还指出了两个容易出现的问题:对别人的观点把握不够全面,断章取义;产生误解,歪曲了别人的意思。二是从应对态度方面提出两个要求。交际礼仪:尊重对方、态度平和。语言表达:以理服人。
本次口语交际,不论是从话题本身,还是从具体协商指导来看,都指向从解决实际问题的视角去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在现实中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1.学会和别人协商事情,能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重点)
2.学会尊重别人的不同意见,讨论问题时,态度要平和,以理服人。(重点)
3.表达观点时,语言要简洁明了,有理有据。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创设情境,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根据选择的问题情境设计调查记录单,采访不同的人群,了解不同人看待同一事件的不同观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交流经验,提供借鉴
师: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和别人意见不同的情况。你有没有和别人意见不同的时候?
生1:看电视的时候,有时候爸爸要看球赛,而我想看动画片。
生2:我和小朋友一起去电影院,有的要看动漫,有的要看喜剧。
生3:我数学成绩不好,妈妈要给我找家教,我不同意。
师:看来同学们都有或是和家长或是和同学意见有分歧的时候。那么,当意见有分歧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揭示本次口语交际的话题,齐读课题。)
生1:爸爸妈妈会听取我的意见。
生2:我们会把自己的想法说一说,谁说得有道理就听谁的,如果大家意见不同就举手表决。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同。口语交际要想取得实效,就必须立足课堂,走向生活,在生活中耳濡目染,在课堂上升华。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为学生的口语交际提供借鉴,降低交际的难度。
二、创设情境,指导说话
师:是啊,同学们,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意见有分歧的情况,偏听则暗,兼听则明。怎样处理不同的意见呢?课前老师已经提供两种问题情景进行调查,下面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调查结果。
情景一:噼里啪啦的爆竹、五彩缤纷的烟花,给人们带来浓浓的年味和喜庆气氛,但也在环保、安全等方面带来很多问题。一些城市在燃放鞭炮方面的政策也在不断摇摆。那么,春节到底该不该燃放烟花爆竹呢?
生1:我采访的是普通市民。他们认为放鞭炮可以增加年味,让节日更热闹。
生2:我采访的是消防队员。他们认为人们在新年不应该放鞭炮。每到新年,因为放鞭炮造成火灾或人员伤亡的事件特别多。
生3:我采访的是环卫工人。他们认为不应该放鞭炮。每到新年,鞭炮的碎屑充满大街小巷,不仅给环卫工人带来了很多麻烦,还污染了环境。
生4:我采访的是街道办事处的王阿姨。她认为不应该放鞭炮。街道办事处的工作人员越到新年越不能休息,除夕还要巡逻,消灭放鞭炮带来的各种安全隐患。
生5:我采访的是小学生。他们认为现在过年越来越没意思了,再不放鞭炮就更没意思了,应该燃放鞭炮。
生6:我采访的是一位老师。他说如果有一种安全环保的鞭炮,供大家娱乐就好了。
师:看来很多人不同意燃放烟花爆竹。燃放烟花爆竹会威胁到我们的财产安全甚至生命安全,更会污染环境。我们作为未来的主人更应该时刻注意保护家乡的环境,我们可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代替放鞭炮,过绿色环保年。
情景二:十几年前,我国南方某市为了拓宽城市道路,不顾很多人反对,砍掉了道路两边生长了几十年的大树。这件事在当地引起了热议。有人认为,为拓宽城市道路,促进经济繁荣,砍树是值得的;有人认为,砍树容易栽树难,政府应该另想办法发展交通,不应该砍树。同学们,请发表一下你的观点吧。
生1:我们小组利用休息时间采访了一些司机师傅。有的人认为路越宽越好,车子开起来又快又安全;也有的人认为,可以砍大树,然后栽一些小树,这样既美化环境,又不影响视线,保证行车安全。
生2:我们小组采访的是交警叔叔。他们认为,大树可以砍。因为大树影响视线,影响交通安全,但是应该及时补种合适的树木。
生3:我们采访的是道路附近的居民。他们认为,在满是钢筋混凝土的环境里应该多一些绿色,如果路上车流量不多,不应该砍树。
师:大家各抒己见,都很有道理,谁来接着发言?
生1:我采访的是交通运输局工作人员,他认为树木太高影响司机的视线,应该砍掉。
生2:我采访的是生态环境局工作人员,他认为城市的绿化我们要保护,绿色植被不应该被破坏。
师:大家众说纷纭,意见不统一时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生1:换位思考,站在别人的角度想一想有没有影响到他人的利益。
生2:意见不统一,要换位思考,积极沟通。
设计意图:《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老师让学生充分交流已有经验,自主得出方法。交流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表达自己的观点,关注语言的准确性。
三、再创情境,集体讨论
师:我们在学习生活中,经常遇到与他人的意见有分歧的情况。如果遇到下面这样的情况,你该怎么办呢?
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同学们有的要去野餐,有的要去看电影,有的要去公园游玩。你应该怎样协调大家的意见?
生1:我们可以先做问卷调查,然后少数服从多数。
生2:我们可以分小组活动。把有相同兴趣的同学放在同一个小组,先活动,再交流收获。
师:大家的想法都很好,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我们是一个集体,大家要学会换位思考,积极沟通,互相协调。如果在家中遇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办呢?
出示:你最爱看的电视节目马上就要开始了,但爸爸正在看足球比赛。
生:我会和爸爸商量。网络发达,我们还可以看重播。
师:我们遇到意见不同时可以协商,和别人交流意见时要注意什么?
生1:态度平和,语气舒缓,尊重他人,使用礼貌用语。
生2:有理有据,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生3:注意倾听别人的意见,准确把握别人的观点,不歪曲,不断章取义。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一环节主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思考,拓展学生的思维,明确与人交流要互相尊重的要求。
四、总结交流
师:说说这节课的收获。
生1:我知道与他人意见不同时不能总是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要和别人协商。
生2:和别人协商时要有礼貌。
师:让我们把同学们的友情提示记录下来吧。
设计意图:总结本节课的收获,从课内拓展到课外,了解与人交流时要注意语言文明的要求。
教学反思
1.口语交际能力是一种在交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灵活、机智的听说能力和为人处世能力。本次口语交际力求创设和谐的教学氛围。教学时要选取与学生的生活、学习联系得很紧密的话题,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说。根据教材提示,为孩子创造热点话题,并在课前安排采访,这样让孩子在进行社会实践的同时发现针对同一现象,不同人的观点不同的现象。这样,讨论时学生就有话说。
2.引导学生多向交流与互动,能用普通话与人交谈,交流时注意语言要完整,要有理有据。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并能就遇到的事情提出合理意见,就不同的意见与人商讨。商讨时注意语言的礼貌,学会换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