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01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02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03
    还剩4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1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共4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金华十校2023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下列人类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 垃圾分类 B. 农药防虫 C. 退耕还林 D. 定期休渔
    2. 生物学家Hayflick发现正常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后,细胞便会走向衰老和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次数与“端粒DNA”的长度密切相关
    B. 细胞衰老过程中所有基因都不发挥作用
    C. 细胞凋亡过程产生的凋亡小体避免了引起炎症
    D. 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会导致癌变概率增大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丝瓜果肉极易褐变,严重影响丝瓜产品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多酚氧化酶(PPO)存在于细胞溶胶中,是酶促褐变过程中最主要的酶。过氧化物酶(POD)是引起褐变的另一种关键酶。科研人员以OD值为指标,研究了pH对丝瓜PPO及P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OD值越大酶活性越强)。

    3.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酶的最适pH相同
    B. POD在碱性条件下活性更高
    C. 实验中应控制各组PPO的量相同
    D. OD值越大说明消耗酶的量越多
    4. 如图为发生在丝瓜果肉细胞中的某一生理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囊泡的运输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PO在囊泡A中合成
    B. 多数PPO通过囊泡B运出细胞
    C. 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骨架
    D. 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5. 粗提取DNA时,向鸡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搅拌,过滩后得到滤液甲,在滤液甲中加入适量的物质X,氯化钠后,再次过滤得到滤液乙,在滤液乙中加入物质Y,获得DNA相对含量较高的白色丝状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细胞破裂
    B. 物质X可以是蛋白酶
    C. 物质Y可以是95%的冷酒精
    D. 滤液甲和滤液乙的成分基本相同
    6. 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长期使用青霉素,存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逐渐增强。主要表现为:从群体上看,具有抗药性的菌体所占比例增加;从个体上看,单个菌体能抵抗更高浓度的青霉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体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结果
    B. 单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增强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的结果
    C. 长期使用青霉素可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D. 抗药性强的菌体在各种环境中都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
    7. 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只进行需氧呼吸
    B. bc段CO2的释放速率不变
    C. ab段细胞中有机物的能量利用效率大于cd段
    D. O2消耗速率可代表人体细胞呼吸总速率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加热升温可使DNA双链解旋并分开,如果再缓慢冷却,两条互补链会重新结合为双链。SP8噬菌体DNA的一条链含较多的嘌呤(重链),另一条链含较多的嘧啶(轻链)。让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然后从枯草杆菌中分离出RNA,分别与SP8噬菌体DNA的重链或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结果,SP8噬菌体侵染后形成的RNA(简称SP8噬菌体RNA)只与重链形成DNA-RNA杂合分子。
    8. 根据以上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B. 枯草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 DNA-RNA杂合分子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 SP8噬菌体DNA转录时重链是模板链,轻链是编码链
    9. 下列关于SP8噬菌体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P8噬菌体RNA形成时延伸方向为5'到3'
    B. SP8噬菌体RNA碱基含量遵循卡伽夫法则
    C. SP8噬菌体RNA中含有4种核苷酸、2种五碳糖
    D. SP8噬菌体RNA可与SP8噬菌体蛋白质重组成新的病毒
    10. 下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一些物质的重吸收过程(图中物质图形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钠钾泵的作用说明载体对转运对象不具专一性
    B. 钠钾泵转运过程中形状的改变需要ATP供能
    C.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运出葡萄糖的转运方式相同
    D. 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需要直接消耗ATP
    11.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的血常规在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数量增多方面有明显区别。病毒性感冒的标志是淋巴细胞数量升高,细菌性感冒的标志则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种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可直接识别细菌和病毒
    B. 感冒时淋巴细胞在淋巴结中增殖分化会引起淋巴结肿大
    C. 细菌性感冒中,中性粒细胞增多,说明细菌不会引发特异性免疫
    D 病毒性感冒中,一种病毒只能引起一个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
    12. 某同学设计了一份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方案。下列选项是该方案中的部分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
    B. 酒精发酵期间,保持瓶盖紧闭以免空气和杂菌进入
    C. 醋酸发酵期间,可将发酵瓶移至相对更温暖地方
    D. 醋酸发酵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这是《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和刘备的对话。“圣人迅雷风烈必变”是指人受到突然的声音惊吓时,身体许多部位会产生“惊吓反应”,比如迅速眨眼、缩脖、心跳加快等。
    13. 下列关于“惊吓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惊吓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保护性反应
    B. 眨眼、缩脖、心跳加快的反射中枢相同
    C. 植物性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
    D. “惊吓反应”伴随着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14. 在“惊吓反应"中,传入神经元传导兴奋并将其传递到神经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静息电位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B. 兴奋传导过程中Na+内流导致反极化状态的出现
    C. 该过程中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
    D. 突触后膜内神经递质的积累导致其产生动作电位
    15. 下图为某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通常用盐酸解离细胞壁
    B. 过程②可使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
    C. 过程③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相对较低
    D. 过程④表示为提高适应外部环境能力的炼苗过程
    16. “卵子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受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从而导致女性不孕。该病由Р基因突变导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 Р基因突变前后碱基数量可能不变
    C. 患者的“卵子死亡”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D. 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
    17.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科研人员对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数年的追踪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构建的数学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A的K值在N2附近
    B. 动物A和B的数量关系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C. 动物A是影响动物B种群密度变化的外源性因素
    D. 调查期间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均呈“S”型曲线
    18.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数据结果见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处理时间的长短
    B. 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
    C. 出现A组数据的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的量较高
    D. B组数据可知,GA3和IAA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
    19. 如图为某海洋生态系统的部分捕食关系,其中数字为生物体内DDT浓度(×10-6ppm),燕鸥主要以凤尾鱼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生态系统层次分析能量流动,燕鸥属于第三营养级
    B. 扇贝体内的DDT总量高于蜗牛
    C. 浮游生物无法通过体表吸收的方式富集DDT
    D. 图中数据可用于计算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20. 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正常。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I-1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 Ⅲ-3基因型为XABXAb的概率为1/2
    C. Ⅳ-1致病基因来自Ⅰ-1概率为1/2
    D. Ⅱ-1与Ⅱ-2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二、非选择题
    21. 人在长跑过程中往往会大量出汗,脸红,乏累,血压升高,之后还会出现肌肉酸胀,这些都是由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的多种生理变化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增多,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该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神经垂体不具有腺细胞但能释放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长跑过程中脸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脸红导致体表温度升高,从而有利于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散热。剧烈运动过程中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
    (3)长跑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___________,该物质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4)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从而维持血压基本稳定,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
    (5)有研究报道,常年坚持长跑的人,其血清中TSH浓度较高。TSH的分泌受到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__________。
    22. 滨海湿地是上海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维持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据统计从1950年至今,上海大约58%的滨海湿地被破坏,因此,需要有效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来物种互花米草的大幅度入侵导致上海滨海湿地原来的海三棱薰草等土著物种死亡直至部分消失,导致了__________(填生物多样性的类型)下降。土著植物的减少也导致鸟类的数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全球变暖是导致上海滨海湿地减少的另一原因,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___________和增加__________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3)在评估滨海湿地的健康状况时,可以大型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平均密度及___________为指标。与调查鸟类相比,调查大型底栖生物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在修复滨海湿地时,引入的美人蕉、鸢尾等挺水植物,对有害藻类水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引入的两栖动物、鱼类和水鸟,可通过提高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了滨海湿地的____________。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5)修复后的滨海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有___________。
    23. 人参是喜阴植物,是非常著名的一味中药,近年来在推广人工种植。为了探究不同补光方案对于人参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置6个组别,分别进行为白光(W)、蓝光(B)、黄光(Y)、红光(R)和红蓝混合光(M)以及不补光的对照组(CK)处理,并重复3次;在人参叶片全部展开后进行补光处理,补光时间为日出前2h和日落后2h;整个实验在人参的三个相应时期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开度,结果如图1、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净光合速率时,需测定___________的CO2吸收量;各组均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若需进一步测定总光合速率,则还需各组的呼吸速率,测定呼吸速率的基本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
    (2)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通过气孔扩散的气体有___________和水蒸气。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CO2经由气孔吸收后,在叶绿体中参与____________循环,该循环是指将__________的一系列反应。
    (3)由实验操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___________(是或不是)光照强度。
    (4)据图1分析,__________的补光方案对绿果期和红果期的光合作用促进效果最佳。据图1和图2分析,___________的补光方案对三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促进作用。
    (5)据图1和图2分析,补蓝光组能提高净光合速率,其中气孔开度______(填“是”或“不是”)限制开花期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补蓝光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机制可能是以下哪几项____?(A.促进叶绿体发育;B.提高光合色素含量;C.提高了CO2固定的速度;D.提高了蒸腾速率)
    24. P24是HIV病毒颗粒的主要结构蛋白(大小约为26KD),是P24基因的表达产物。P24单克隆抗体在HIV感染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利用基因工程生产P24蛋白;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活性的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HIV的总RNA,经___________过程获得总cDNA。通过PCR技术可在总cDNA中专一性的扩增出P24基因的cDNA,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需对质粒和P24基因的cDNA用BamHI和XhoI进行双酶切,双酶切的优点是__________研究发现,P24基因的cDNA缺乏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此,在设计PCR引物时,需要___________。
    (3)将重组质粒(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入宿主菌体细胞后,进行的部分操作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两处的接种方法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不一定能合成P24,其原因是__________。蛋白凝胶分析结果图中,1为蛋白Marker,2为不含物质A的菌液,3为含物质A的菌液,实验结果说明P24较高的是__________(填“2”或“3”),据此推测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用P24蛋白对小鼠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加强免疫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用___________促融,并经HAT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进一步筛选时,需先对含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进行稀释,然后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__________特性的细胞。再将所得细胞进行克隆培养,进而获得P24单克隆抗体。克隆培养的关键是__________。
    (5)T细胞被HIV感染后,会与未被感染的T细胞发生融合,从而形成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不久死亡又释放出大量新病毒。多核巨细胞的数量可作为P24单克隆抗体活性鉴定的指标。请完善以下鉴定P24单克隆抗体活性的实验思路:
    ①将未被感染的T细胞等分为三组,处理如下:
    A组: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细胞培养液;
    B组: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_______;
    C组:未被感染T细胞+细胞培养液;
    ②48小时内每隔8小时测定三组的多核巨细胞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若P24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多核巨细胞的形成,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画出)。
    25.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并且其染色体数目少,常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等利用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__________学说。
    (2)现有一个果蝇自然种群,体色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探究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并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3)现已证明灰身(E)对黑身(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型及比例如下: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仅通过实验一的杂交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4)实验一的F1群体中灰身基因(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将实验二F1的灰身短刚毛果蝇和黑身长刚毛果蝇混合饲养,让其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灰身长刚毛的比例为__________。
    (5)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只4号染色体三体的纯合短刚毛雌果蝇,该变异果蝇能正常繁殖,且产生的配子均可育。请以该三体果蝇、纯合的短刚毛果蝇、长刚毛果蝇为材料,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鉴定B、b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实验设计思路:
    ①用__________与__________杂交,得到F1;
    ②F1与长刚毛果蝇杂交,统计F2中短刚毛与长刚毛果蝇的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要求写出每种结果对应的准确的表型比):
    若__________,则说明B、b位于4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则说明B、b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金华十校2023年4月高三模拟考试
    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
    1. 可持续发展是指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不构成危害的发展。下列人类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 )
    A. 垃圾分类 B. 农药防虫 C. 退耕还林 D. 定期休渔
    【答案】B
    【解析】
    【分析】可持续发展的含义:在不牺牲未来几代人需要的情况下,满足我们这代人的需要,它追求的是自然、经济、社会的持久而协调的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和资源,建立起人口、环境、科技和资源消费之间的协调与平衡。
    【详解】A、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A正确;
    B、农药防虫会造成环境污染,还会使害虫产生抗药性,不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B错误;
    C、退耕还林,有利于保护环境和资源,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C正确;
    D、定期休渔,为了让海洋中的鱼类有充足的繁殖和生长时间,每年在规定的时间内,禁止任何人在规定的海域内捉鱼,对鱼类的生长起到了很好的保护作用,符合人类可持续发展理念,D正确。
    故选B。
    2. 生物学家Hayflick发现正常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后,细胞便会走向衰老和凋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细胞分裂次数与“端粒DNA”的长度密切相关
    B. 细胞衰老过程中所有基因都不发挥作用
    C. 细胞凋亡过程产生的凋亡小体避免了引起炎症
    D. 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会导致癌变概率的增大
    【答案】B
    【解析】
    【分析】衰老细胞特征:(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固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的活性降低;(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
    【详解】A、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线状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作用是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细胞分裂次数与“端粒DNA”的长度密切相关,A正确;
    B、细胞衰老后,细胞中与衰老有关的基因的表达增强,B错误;
    C、细胞凋亡产生的凋亡小体更易被吞噬细胞吞噬分解,不会引起炎症反应而导致组织损伤,C正确;
    D、分析题意可知,正常细胞分裂到一定次数后,细胞便会走向衰老和凋亡,癌细胞具有无限增殖的特点,细胞分裂次数增加会导致癌变概率的增大,D正确。
    故选B。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丝瓜果肉极易褐变,严重影响丝瓜产品的商品价值和食用价值。多酚氧化酶(PPO)存在于细胞溶胶中,是酶促褐变过程中最主要的酶。过氧化物酶(POD)是引起褐变的另一种关键酶。科研人员以OD值为指标,研究了pH对丝瓜PPO及POD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OD值越大酶活性越强)。

    3. 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两种酶的最适pH相同
    B. POD在碱性条件下活性更高
    C. 实验中应控制各组PPO的量相同
    D. OD值越大说明消耗酶的量越多
    4. 如图为发生在丝瓜果肉细胞中的某一生理过程示意图,箭头表示囊泡的运输方向。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PPO在囊泡A中合成
    B. 多数PPO通过囊泡B运出细胞
    C. 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骨架
    D. 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
    【答案】3. C 4. C
    【解析】
    【分析】1、自变量又叫实验变量,是研究者主动操纵实验所探究的条件和因子,是作用于实验对象的刺激变量,一般用横轴表示。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是随自变量变化而产生反应或发生变化的变量,应具有可测性和客观性,一般用纵轴表示。无关变量又称干扰变量控制变量是指与研究目标无关,但却影响研究结果的变量实验时,一般需控制无关,变量适宜且相同。
    2、真核细胞中有维持细胞形态、锚定并支撑着许多细胞器的细胞骨架。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组成的网架结构,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化、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
    【3题详解】
    A、据题图分析可知:PPO最适pH为6.0左右,POD最适pH在5.6左右,两种酶的最适pH不同,A错误;
    B、POD酶最适PH在5.6左右,所以在酸性条件下活性更高,B错误;
    C、实验的目的是为了研究pH对丝瓜PPO及POD活性影响,因此除了自变量pH和酶的种类不同以外,其他条件应相同且适宜,即实验中应控制各组PPO的量相同,C正确;
    D、由题干信息,可知OD值越大酶活性越强,无法确定消耗的酶的量,D错误。
    故选C。
    【4题详解】
    A、PPO(多酚氧化酶)化学本质是蛋白质,由核糖体合成,A错误;
    B、由题干信息“多酚氧化酶(PPO)存在于细胞溶胶中,是酶促褐变过程中最主要的酶”可知,多数PPO在细胞内起作用,不需要运出细胞,B错误;
    C、细胞骨架是由蛋白质纤维构成的网架结构,维持着细胞形态,与细胞运动、分裂、分化以及物质运输、能量转换、信息传递等生命活动密切相关,所以囊泡运输物质的过程依赖于细胞骨架,C正确;
    D、图示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D错误。
    故选C。
    5. 粗提取DNA时,向鸡血细胞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蒸馏水并搅拌,过滩后得到滤液甲,在滤液甲中加入适量的物质X,氯化钠后,再次过滤得到滤液乙,在滤液乙中加入物质Y,获得DNA相对含量较高的白色丝状物。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细胞破裂
    B. 物质X可以是蛋白酶
    C. 物质Y可以是95%的冷酒精
    D. 滤液甲和滤液乙的成分基本相同
    【答案】D
    【解析】
    【分析】DNA粗提取和鉴定的过程实验材料的选取:凡是含有DNA的生物材料都可以考虑,但是使用DNA含量相对较高的生物组织,成功的可能性更大。
    【详解】A、鸡血细胞中无细胞壁,在蒸馏水中容易吸水涨破,故加入蒸馏水的目的是使细胞破裂,A正确;
    B、利用木瓜蛋白酶分解杂质蛋白,故物质X可以是蛋白酶,B正确;
    C、加入与滤液体积相等的、体积分数为95%的冷却的酒精是析出DNA,故物质Y可以是95%的冷酒精,C正确;
    D、滤液甲和滤液乙的基本成分不同,其中滤液甲中主要含有蛋白质等杂质,而滤液乙中DNA较多,D错误。
    故选D。
    6. 野生型金黄色葡萄球菌对青霉素敏感,长期使用青霉素,存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性逐渐增强。主要表现为:从群体上看,具有抗药性的菌体所占比例增加;从个体上看,单个菌体能抵抗更高浓度的青霉素。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群体抗药性增强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 单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增强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的结果
    C. 长期使用青霉素可导致抗药性基因频率增加
    D. 抗药性强的菌体在各种环境中都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
    【答案】D
    【解析】
    【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生物进化的单位是种群,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引起生物进化的因素包括突变、自然选择、迁入和迁出、非随机交配、遗传漂变等;可遗传变异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可遗传变异包括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基因重组,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统称为突变;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导致新物种的形成。
    【详解】A、群体抗药性增强是突变后自然选择的结果,A正确;
    B、单个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药增强可能是若干个突变累加后再青霉素的选择作用下导致的结果,B正确;
    C、由于突变具有不定向性,因此长期使用青霉素,导致不抗青霉素个体死亡,使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不断增加,B正确;
    C、抗药性强的菌体只是在青霉素环境中具有生存和繁殖的优势,在其他环境中不一定具有优势,D错误。
    故选D。
    7. 如图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ab段只进行需氧呼吸
    B. bc段CO2的释放速率不变
    C. ab段细胞中有机物的能量利用效率大于cd段
    D. O2消耗速率可代表人体细胞呼吸总速率
    【答案】C
    【解析】
    【分析】分析曲线图:图示为人体运动强度与血液中乳酸含量和氧气消耗速率的关系,其中ab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血液中的乳酸不为0,说明该阶段主要是有氧呼吸,也有少量无氧呼吸;bc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而血液中的乳酸含量持续上升,说明该段细胞呼吸主要是有氧呼吸,无氧呼吸逐渐加强;cd段氧气消耗速率不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说明该段无氧呼吸加强。
    【详解】A、ab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血液中的乳酸不为0,说明该阶段主要是有氧呼吸,也有少量无氧呼吸,A错误;
    B、bc段氧气消耗速率逐渐升高,有氧呼吸不断加强,CO2的释放速率逐步上升,B错误;
    C、ab段主要是有氧呼吸,也有少量无氧呼吸;cd段氧气消耗速率不变,但血液中的乳酸含量逐渐升高,说明该段无氧呼吸加强。消耗等量有机物,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较多,因此,ab段细胞中有机物的能量利用效率大于cd段,C正确;
    D、人体细胞呼吸总速率=有氧呼吸速率+无氧呼吸速率,无氧呼吸不消耗氧气,因此O2消耗速率不能代表人体细胞呼吸总速率,D错误。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加热升温可使DNA双链解旋并分开,如果再缓慢冷却,两条互补链会重新结合为双链。SP8噬菌体DNA的一条链含较多的嘌呤(重链),另一条链含较多的嘧啶(轻链)。让SP8噬菌体侵染枯草杆菌,然后从枯草杆菌中分离出RNA,分别与SP8噬菌体DNA的重链或轻链混合,并缓慢冷却。结果,SP8噬菌体侵染后形成的RNA(简称SP8噬菌体RNA)只与重链形成DNA-RNA杂合分子。
    8. 根据以上材料,可得出的结论是( )
    A. DNA进行半保留复制
    B. 枯草杆菌的遗传物质是DNA
    C. DNA-RNA杂合分子的形成需要DNA聚合酶的催化
    D. SP8噬菌体DNA转录时重链是模板链,轻链是编码链
    9. 下列关于SP8噬菌体RNA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SP8噬菌体RNA形成时延伸方向为5'到3'
    B. SP8噬菌体RNA碱基含量遵循卡伽夫法则
    C. SP8噬菌体RNA中含有4种核苷酸、2种五碳糖
    D. SP8噬菌体RNA可与SP8噬菌体蛋白质重组成新的病毒
    【答案】8. D 9. A
    【解析】
    【分析】1、不同生物的DNA之间,4种脱氧核苷酸的数量和相对比例很不相同,但无论哪种物质的DNA中,都有A=T和G=C,这被称为DNA化学组成的卡伽夫法则。
    2、转录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合成RNA的过程。
    【8题详解】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SP8噬菌体侵染后形成的RNA只与重链形成DNA-RNA杂合分子,说明该RNA是由重链为模板链形成的,能与重链进行碱基互补配对,因此,SP8噬菌体DNA转录时重链是模板链,轻链是编码链,D正确。
    故选D。
    【9题详解】
    A、RNA合成时,其链延长的方向是5’→3’,因此SP8噬菌体RNA形成时延伸方向为5'到3',A正确;
    B、 卡伽夫法是在DNA分子中,A和T的分子数相等,G和C的分子数相等,SP8噬菌体RNA为单链,不含T,且A和U、G和C的分子数不一定相等,B错误;
    C、SP8噬菌体RNA中含有4种核糖核苷酸、1种五碳糖(核糖),C错误;
    D、SP8噬菌体为DNA病毒,SP8噬菌体RNA不能与SP8噬菌体蛋白质重组成新的病毒,D错误。
    故选A。
    10. 下图表示肾小管上皮细胞对原尿中一些物质的重吸收过程(图中物质图形的数量代表物质的浓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钠钾泵的作用说明载体对转运对象不具专一性
    B. 钠钾泵转运过程中形状的改变需要ATP供能
    C. 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和运出葡萄糖的转运方式相同
    D. 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需要直接消耗ATP
    【答案】B
    【解析】
    【分析】由图可知,原尿中的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Na+的转运的能量,Na+在细胞膜外浓度高于细胞膜内,因此Na+进入肾小管上皮细胞的方式是协助扩散。钠钾泵中的Na+、K+都是逆浓度梯度的运输,均为主动运输,需要消耗ATP。
    详解】A、钠钾泵只能转运钠离子和钾离子,说明载体对转运对象具专一性,A错误;
    B、由图可知,钠钾泵转运过程中形状的改变需要ATP供能,B正确;
    C、肾小管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为逆浓度梯度,属于主动运输,运出葡萄糖为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属于协助扩散,C错误;
    D、对原尿中葡萄糖的重吸收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由图可知,该能量由钠离子势能提供,而不是ATP提供,D错误。
    故选B。
    11. 病毒性感冒和细菌性感冒的血常规在不同类型的白细胞数量增多方面有明显区别。病毒性感冒的标志是淋巴细胞数量升高,细菌性感冒的标志则嗜中性粒细胞数量升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各种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均可直接识别细菌和病毒
    B. 感冒时淋巴细胞在淋巴结中增殖分化会引起淋巴结肿大
    C. 细菌性感冒中,中性粒细胞增多,说明细菌不会引发特异性免疫
    D. 病毒性感冒中,一种病毒只能引起一个B淋巴细胞产生相应抗体
    【答案】B
    【解析】
    【分析】抗原需经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后才能被淋巴细胞识别,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的。
    【详解】A、各种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不能直接识别细菌和病毒,需经抗原呈递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相应抗原特性才能被识别,A错误;
    B、感冒时淋巴细胞在淋巴结中增殖分化导致引起淋巴结肿大,有利于加强免疫,B正确;
    C、中性粒细胞具有吞噬细菌、真菌及其他异物的能力,所以细菌性感冒中,中性粒细胞增多,但不能说明细菌不能引起特异性免疫,C错误;
    D、B细胞无分泌抗体的功能,抗体由浆细胞分泌,D错误。
    故选B。
    12. 某同学设计了一份在家用带盖玻璃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实验方案。下列选项是该方案中的部分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玻璃瓶用酒精消毒后,装满葡萄汁
    B. 酒精发酵期间,保持瓶盖紧闭以免空气和杂菌进入
    C. 醋酸发酵期间,可将发酵瓶移至相对更温暖的地方
    D. 醋酸发酵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干酵母进行酒精发酵
    【答案】C
    【解析】
    【分析】1、参与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陈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果酒的制作原理是在有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产生酒精。
    2、参与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陈代谢类型是异养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当氧气、糖源都充足时,醋酸菌将葡萄汁中的葡萄糖分解成醋酸;当缺少糖源时,醋酸菌将乙醇变为乙醛,再将乙醛变为醋酸。
    【详解】A、葡萄汁不能装满发酵瓶,要留有1/3的空间,使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同时避免发酵液溢出,A错误;
    B、酒精发酵过程中除了产生酒精,还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酒精发酵期间,要根据发酵进程适时拧松瓶盖放气,B错误;
    C、醋酸发酵温度较酒精发酵温度高,醋酸发酵期间,可将发酵瓶移至相对更温暖的地方,C正确;
    D、酒精发酵在前,醋酸发酵在后,进行醋酸发酵后,不能再进行酒精发酵,D错误。
    故选C。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曰:“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这是《煮酒论英雄》中曹操和刘备的对话。“圣人迅雷风烈必变”是指人受到突然的声音惊吓时,身体许多部位会产生“惊吓反应”,比如迅速眨眼、缩脖、心跳加快等。
    13. 下列关于“惊吓反应”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惊吓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保护性反应
    B. 眨眼、缩脖、心跳加快的反射中枢相同
    C. 植物性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兴奋引起心跳加快
    D. “惊吓反应”伴随着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
    14. 在“惊吓反应"中,传入神经元传导兴奋并将其传递到神经中枢。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静息电位产生依赖于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B. 兴奋传导过程中Na+内流导致反极化状态的出现
    C. 该过程中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
    D. 突触后膜内神经递质的积累导致其产生动作电位
    【答案】13. B 14. D
    【解析】
    【分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需要通过突触结构进行传递,突触包括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其具体的传递过程为:兴奋以电流的形式传导到轴突末梢时,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化学信号),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膜产生膜电位(电信号),从而将兴奋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
    【13题详解】
    A、分析题意可知,“惊吓反应”是指人受到突然的声音惊吓时,身体许多部位的应激发应,该反应是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的保护性反应,有利于机体更好地适应环境,A正确;
    B、眨眼和缩脖是由躯体运动神经支配的,而心跳加快是内脏运动神经支配的,不受意识控制,故眨眼、缩脖、心跳加快的反射中枢不同,B错误;
    C、当人体处于兴奋状态时,植物性神经中的交感神经占优势,在其作用下,心跳加快,支气管扩张,C正确;
    D、肾上腺素是一种应激激素,能够提高机体的代谢能力等,“惊吓反应”伴随着肾上腺素的分泌增加,D正确。
    故选B。
    【14题详解】
    A、静息电位的产生依赖于神经细胞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静息电位主要是与钾离子外流有关,A正确;
    B、兴奋传导过程中,钠离子通道开放,钠离子内流,会导致反极化状态的出现,B正确;
    C、在体内反射弧中进行兴奋的传导时,由于经过突触结构,在突触处兴奋只能由突触前膜传至突触后膜,故该过程中动作电位在神经纤维上进行单向传导,C正确;
    D、神经递质由突触前膜释放后,与突触后膜的受体结合后引发突触后膜电位的变化,此后被酶分解或重吸收回突触小泡,并不会进入突触后膜积累,D错误。
    故选D。
    15. 下图为某植物原生质体的培养过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过程①通常用盐酸解离细胞壁
    B. 过程②可使原生质体再生出细胞壁
    C. 过程③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浓度相对较低
    D. 过程④表示为提高适应外部环境能力的炼苗过程
    【答案】B
    【解析】
    【分析】1、离体的植物组织或细胞,在培养一段时间后,会通过细胞分裂形成愈伤组织。愈伤组织的细胞排列疏松而无规则,是一种高度液泡化的呈无定形状态的薄壁细胞。由高度分化的植物组织或细胞产生愈伤组织的过程,称为植物细胞的脱分化。脱分化产生的愈伤组织继续进行培养,又可以重新分化成根或芽等器官,这个过程叫做再分化。再分化形成的试管苗,移栽到地里,可以发育成完整的植株体。
    2、植物组织培养中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使用比例对植物细胞发育的影响:生长素用量比细胞分裂素用量,比值高时,有利于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比值低时,有利于芽的分化、抑制根的形成。比值适中时,促进愈伤组织的形成。
    【详解】A、①为去壁过程,根据酶的专一性原理,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溶液处理,A错误;
    B、悬浮的原生质体经过②可再生出细胞壁,B正确;
    C、过程③表示诱导生芽的过程,需要提高细胞分裂素的比例以促进芽的分化,C错误;
    D、过程④为植物个体发育的过程,将试管苗移植到消过毒的蛭石或珍珠岩等环境中生长,为炼苗过程,D错误。
    故选B。
    16. “卵子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受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从而导致女性不孕。该病由Р基因突变导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P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
    B. Р基因突变前后碱基数量可能不变
    C. 患者的“卵子死亡”致病基因可能来自父方或母方
    D. 产前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
    【答案】C
    【解析】
    【分析】根据题意“卵子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受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可知其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方。
    【详解】AC、根据题意““卵子死亡”是新发现的一种显性遗传病,患者的卵子受精一段时间后会出现退化凋亡的现象”可知,其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方;由于父方的X染色体只能来源于其母亲,而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P基因应位于常染色体,A正确,C错误;
    B、若Р基因是由于碱基对的替换而发生的基因突变,则突变前后碱基数量不变,B正确;
    D、产前诊断包括羊水检查、B超检查、基因诊断等手段,通过基因诊断可以确定胎儿是否携带“卵子死亡”的致病基因,D正确。
    故选C。
    17. 在一个相对稳定的生态系统中,科研人员对两种动物的种群密度进行了数年的追踪调查。根据调查数据构建的数学模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动物A的K值在N2附近
    B. 动物A和B的数量关系体现了负反馈调节
    C. 动物A是影响动物B种群密度变化的外源性因素
    D. 调查期间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变化均呈“S”型曲线
    【答案】D
    【解析】
    【分析】该模型是用曲线表示构建的属于数学模型,曲线在高时会调节其值降低,在低时会调节升高,反映了生态系统最基本的负反馈调节机制。动物B的数量在P2处上下波动,动物A的种群密度在N2处上下波动,所以动物B的K值为P2,动物A的K值为N2。
    【详解】A、动物A的种群密度在N2处上下波动,所以动物A的K值为N2,A正确;
    B、曲线在高时会调节其值降低,在低时会调节升高,动物A和B的数量关系体现了负反馈调节,B正确;
    C、由曲线可知,A、B为不是关心,且A为捕食者,所以动物A是影响动物B种群密度变化的外源性因素,C正确;
    D、调查期间两种动物的种群数量有增加也有减少,呈现出周期性波动,不是S型曲线,D错误。
    故选D。
    18. 为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切取菟丝子茎顶端25cm长的部分(茎芽),置于培养液中无菌培养(图1)。实验分为A、B、C三组,分别培养至第1、8、15天,每组再用适宜浓度的激素处理30天,测量茎芽长度,数据结果见图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种类和激素处理时间的长短
    B. GA3和IAA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表现出促进作用
    C. 出现A组数据的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的量较高
    D. B组数据可知,GA3和IAA联合处理对茎芽伸长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处理的3.6倍
    【答案】A
    【解析】
    【分析】分析柱形图可知,A、B、C三组实验中,与对照组相比,用GA3处理、IAA处理、GA3和IAA处理,都会促进茎段伸长,其中用IAA处理茎段伸长效果较小,用GA3处理茎段伸长效果较明显,用IAA和GA3同时处理,伸长效果最显著,说明IAA和GA3在促进茎段伸长方面具有协同效应。
    【详解】A、分析题意可知,本实验目的是研究赤霉素(GA3)和生长素(IAA)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结合题图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激素的有无、激素种类和处理时间的长短,A错误;
    B、由图2可以看出,IAA和GA3单独处理组的茎芽长度都高于不用激素处理的空白对照组,因此IAA和GA3对离体茎芽的伸长生长都起促进作用,B正确;
    C、A组数据与其他组比较,未明显显示出GA3和IAA具有协同作用,结合A组处理时间可推测,出现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离体时间短的茎芽中内源IAA的量较高,C正确;
    D、B组中,GA3和IAA两种激素联合使用的促进作用是GA3单独使用的(13.0-4.0)÷(6.5-4.0)=3.6倍,D正确。
    故选A。
    19. 如图为某海洋生态系统的部分捕食关系,其中数字为生物体内DDT浓度(×10-6ppm),燕鸥主要以凤尾鱼为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生态系统层次分析能量流动,燕鸥属于第三营养级
    B. 扇贝体内的DDT总量高于蜗牛
    C. 浮游生物无法通过体表吸收的方式富集DDT
    D. 图中数据可用于计算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答案】A
    【解析】
    【分析】生物富集作用亦称“生物放大作用”。通过生态系统中食物链或食物网的各营养级,使某些污染物,如放射性化学物质和合成农药等,在生物体内逐步浓集增大的趋势。而且随着营养级的不断提高,有害污染物的浓集程度也越高,最高营养级的肉食动物最易受害。
    【详解】A、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的方向进行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属于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故在生态系统层次分析能量流动;据图可知,燕鸥以植食性动物为食,属于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A正确;
    B、DDT随着营养级的增加而出现富集现象,图中扇贝和蜗牛均属于第二营养级,两者的DDT含量差别不大,B错误;
    C、浮游生物包括动植物等,可以通过体表吸收的方式富集DDT,C错误;
    D、能量传递效率是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图中数据只是部分生物,不能计算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D错误。
    故选A。
    20. 某遗传病受X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且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才表现正常。不考虑交叉互换,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根据系谱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I-1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B. Ⅲ-3基因型为XABXAb的概率为1/2
    C. Ⅳ-1致病基因来自Ⅰ-1概率为1/2
    D. Ⅱ-1与Ⅱ-2再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
    【答案】D
    【解析】
    【分析】题图分析:图中Ⅰ-1、Ⅰ-2有病,其女儿正常,说明双亲各含有一种显性基因,Ⅰ-1、Ⅰ-2的基因型分别为XaBXab或XaBXaB、XAbY,II-3的基因来自I-1和I-2,且表现正常,同时含有A、B基因,基因型一定为XAbXaB,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3的基因型为XAbXaB,II-4和II-3婚配,其女儿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
    【详解】A、由题意可知,只有A、B基因同时存在时个体才不患病,Ⅰ-2基因型为XAbY且Ⅰ-1为患者、Ⅱ-3正常,所以Ⅱ-3必定同时含有A、B基因,则Ⅰ-1必定至少含有一个B基因并且不含A基因,其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A正确;
    B、II-4的基因型均为XABY,II-3的基因型为XAbXaB,II-4和II-3婚配,其女儿III-3的基因型为1/2XABXaB或1/2XABXAb,B正确;
    C、II-4和III-2的基因型均为XABY,II-4和II-3婚配,III-3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表现型为正常,III-2和III-3婚配,IV-1的基因型为XaBY或XAbY,致病基因来自于I-1、I-2的概率都是1/2,C正确;
    D、由于Ⅰ-1的基因型为XaBXab或XaBXaB,故可知Ⅱ-2的基因型为Xa_Y,但由于Ⅱ-1的基因不确定,无法得出后代患病女孩的概率,如:当Ⅱ-1的基因型为为XABXaB,和Ⅱ-2的后代中XABXa_∶XaBXa_( 患病女孩 )∶XABY∶XaBY( 患病男孩)=1∶1∶1∶1,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1/4;如果Ⅱ-1的基因型为XABXAB,生一个患病女孩的概率为0,D错误。
    故选D。
    二、非选择题
    21. 人在长跑过程中往往会大量出汗,脸红,乏累,血压升高,之后还会出现肌肉酸胀,这些都是由剧烈运动时体内发生的多种生理变化所致。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增多,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是__________。该激素由神经垂体释放,神经垂体不具有腺细胞但能释放激素的原因是___________。
    (2)长跑过程中脸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脸红导致体表温度升高,从而有利于通过__________的方式散热。剧烈运动过程中主要产热器官是__________。
    (3)长跑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___________,该物质的主要来源是___________(填生理过程)。
    (4)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__________,从而维持血压基本稳定,该调节方式属于___________调节。
    (5)有研究报道,常年坚持长跑的人,其血清中TSH浓度较高。TSH的分泌受到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__________。
    【答案】(1) ①. 抗利尿激素 ②.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然后经轴突运输到神经垂体的
    (2) ①. 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 ②. 皮肤排汗 ③. 骨骼肌
    (3) ①. ATP ②. 细胞呼吸
    (4) ①. 神经递质受体 ②. 神经
    (5)TRH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解析】
    【分析】1、代谢产热是机体热量的主要来源。在安静状态下,人体主要通过肝、脑等器官的活动提供热量;运动时,骨骼肌成为主要的产热器官。而皮肤是人体最主要的散热器官。
    2、激素调节具有通过体液进行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作为信使传递信息、微量和高效等特点。
    【小问1详解】
    大量出汗会导致失水增多,人体调节水盐平衡的主要激素有抗利尿激素和醛固酮,其中抗利尿激素是由神经垂体释放,神经垂体不具有腺细胞但能释放激素的原因是神经垂体不含腺细胞,所以自身不能合成激素,神经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是由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然后经轴突运输到神经垂体的末梢储存的。
    【小问2详解】
    长跑过程中脸红的主要原因是在跑步的时候,人体内的血液循环加快,体温升高,脸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加快。脸红导致体表温度升高,从而有利于通过皮肤排汗的方式散热。剧烈运动过程中主要产热器官是骨骼肌,安静时的主要产热器官是肝脏和脑。
    【小问3详解】
    ATP是直接能源物质,所以长跑过程中肌肉收缩所需能量直接来自于ATP,人体内ATP主要来源于细胞呼吸。
    【小问4详解】
    长跑时心跳加速,血压升高,压力感受器激活心血管中枢,传出神经释放神经递质,递质作用于心脏及血管细胞膜上的递质受体,从而维持血压基本稳定,该过程借助反射弧完成,因此方式属于神经调节。
    【小问5详解】
    TSH的分泌受到TRH和甲状腺激素的调节,激素需要与靶细胞上的特异性受体相互识别,并发生特异性结合,所以其结构基础是垂体细胞有TRH和甲状腺激素的受体。
    22. 滨海湿地是上海的重要自然资源之一,在维持生态系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据统计从1950年至今,上海大约58%的滨海湿地被破坏,因此,需要有效的生态修复和保护。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来物种互花米草大幅度入侵导致上海滨海湿地原来的海三棱薰草等土著物种死亡直至部分消失,导致了__________(填生物多样性的类型)下降。土著植物的减少也导致鸟类的数量减少,其原因是___________。
    (2)全球变暖是导致上海滨海湿地减少的另一原因,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___________和增加__________是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重要举措。
    (3)在评估滨海湿地的健康状况时,可以大型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平均密度及___________为指标。与调查鸟类相比,调查大型底栖生物的优点是__________。
    (4)在修复滨海湿地时,引入的美人蕉、鸢尾等挺水植物,对有害藻类水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其原因是___________。引入的两栖动物、鱼类和水鸟,可通过提高食物网的复杂程度,从而提高了滨海湿地的____________。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____________(答出1点即可)。
    (5)修复后的滨海湿地随着时间的推移,群落可能会发生演替。群落演替的原因有___________。
    【答案】(1) ①. 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②. 植物可以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空间
    (2) ①. 二氧化碳的排放 ②. 二氧化碳的吸收
    (3) ①. 种群密度
    ②. 大型底栖生物活动范围较小,无迁入迁出
    (4) ① 挺水植物可以和藻类竞争阳光、N、P ②. 抵抗力稳定性 ③. 避免引起外来物种入侵
    (5)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
    【解析】
    【分析】碳中和(carbon neutrality),节能减排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以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
    【小问1详解】
    物种的消亡可导致基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下降;植物为动物创造了多种多样的栖息空间和食物条件,土著植物的减少也导致鸟类的数量减少。
    【小问2详解】
    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从全球碳循环的主要途径来看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是重要举措。
    【小问3详解】
    在评估滨海湿地的健康状况时,可以大型底栖生物的丰富度、平均密度及种群密度;大型底栖生物活动范围较小,迁入迁出不明显,适合用于调查。
    【小问4详解】
    挺水植物可与藻类竞争阳光、N、P等资源,故引入的美人蕉、鸢尾等挺水植物,对有害藻类水华有显著的抑制作用;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越高;互花米草入侵所带来的危害警示我们,引种时要注意考虑生物与当前生物之间的关系,不能造成生态入侵。
    【小问5详解】
    影响群落演替的因素,有群落外界环境的变化,生物的迁入、迁出,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以及人类的活动,等等。这些因素常常处于变化的过程中,适应变化的种群数量增长或得以维持,不适应的数量减少甚至被淘汰,。
    23. 人参是喜阴植物,是非常著名的一味中药,近年来在推广人工种植。为了探究不同补光方案对于人参光合作用的影响,进行了如下实验:设置6个组别,分别进行为白光(W)、蓝光(B)、黄光(Y)、红光(R)和红蓝混合光(M)以及不补光的对照组(CK)处理,并重复3次;在人参叶片全部展开后进行补光处理,补光时间为日出前2h和日落后2h;整个实验在人参的三个相应时期测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开度,结果如图1、图2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测定净光合速率时,需测定___________的CO2吸收量;各组均重复3次的目的是__________;若需进一步测定总光合速率,则还需各组的呼吸速率,测定呼吸速率的基本实验思路是__________。
    (2)气孔是植物叶片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主要通道。通过气孔扩散的气体有___________和水蒸气。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CO2经由气孔吸收后,在叶绿体中参与____________循环,该循环是指将__________的一系列反应。
    (3)由实验操作可知,该实验的自变量___________(是或不是)光照强度。
    (4)据图1分析,__________的补光方案对绿果期和红果期的光合作用促进效果最佳。据图1和图2分析,___________的补光方案对三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促进作用。
    (5)据图1和图2分析,补蓝光组能提高净光合速率,其中气孔开度______(填“是”或“不是”)限制开花期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补蓝光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机制可能是以下哪几项____?(A.促进叶绿体发育;B.提高光合色素含量;C.提高了CO2固定的速度;D.提高了蒸腾速率)
    【答案】(1) ①. 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 ②. 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 ③. 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将同种植物放置于黑暗条件下,测定其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2) ①. O2(氧气)、CO2(二氧化碳) ②. 卡尔文 ③. 二氧化碳还原为糖 (3)不是
    (4) ①. 红蓝混合光 ②. 红光和红蓝混合光
    (5) ①. 是 ②. AB
    【解析】
    【分析】植物的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植物的净光合速率的一般可以用氧气的净生成速率、二氧化碳的净消耗速率和有机物的积累速率表示;
    结合题干“设置6个组别,分别进行为白光(W)、蓝光(B)、黄光(Y)、红光(R)和红蓝混合光(M)以及不补光的对照组(CK)处理”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质(光的种类)而非光照强度;结合图1和图2可知实验的自变量除了光质还有植物的生长时期, 因变量有净光合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
    【小问1详解】
    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可以用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作为测量指标;各组均重复3次的目的是求出平均值,减少实验误差,避免实验出现偶然性,提高实验结果的准确性;由于总光合速率等于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之和,故则还需各组的呼吸速率,测定呼吸速率意味着不能让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遮光(暗)处理,故测定呼吸速率的基本实验思路是其他条件保持相同且一致,将同种植物放置于黑暗条件下,测定其呼吸速率(单位时间内氧气的消耗量或二氧化碳的释放量)。
    【小问2详解】
    气孔是由两两相对而生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二氧化碳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当气孔张开时,外界的氧气通过气孔进入叶片进行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蒸腾作用是指水分以气态的形式从植物体内扩散到体外的过程,当气孔张开时,叶片内的水分吸收热量变成水蒸气,经气孔扩散到外界空气中,故通过气孔扩散的气体有O2、CO2和水蒸气,气孔的运动可以影响光合作用、细胞呼吸及蒸腾作用;植物在光下进行光合作用,CO2经由气孔吸收后,在叶绿体中参与卡尔文循环,该循环是指将二氧化碳还原为糖的一系列反应(包括二氧化碳的固定和C3的还原)。
    【小问3详解】
    结合题干“设置6个组别,分别进行为白光(W)、蓝光(B)、黄光(Y)、红光(R)和红蓝混合光(M)以及不补光的对照组(CK)处理”可知实验的自变量为光质(光的种类)而非光照强度。
    【小问4详解】
    分析图1:在绿果期和红果期,对植物的的光合作用促进效果最好的是红蓝混合光的补方案(与对照组相比,净光合速率增幅最大;据图1和图2分析,红光和红蓝混合光的补光方案对三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和气孔导度均有促进作用(只有这两种处理方案对应的净光合速率和叶片气孔导度在开花期、绿果期和红果期均是高于对照组的)。
    【小问5详解】
    分析图1可知:补蓝光组能提开花期高净光合速率,分析图2可知:在开花期,补蓝光组的叶片气孔导度明显大于对照组,故气孔开度是限制开花期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植物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需要光,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光合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故而推测补蓝光能提高净光合速率的机制可能是能促进叶绿体发育与提高光合色素含量,故选AB。
    24. P24是HIV病毒颗粒的主要结构蛋白(大小约为26KD),是P24基因的表达产物。P24单克隆抗体在HIV感染的诊断、治疗等方面有重要意义,P24单克隆抗体的制备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利用基因工程生产P24蛋白;利用细胞融合技术生产单克隆抗体;单克隆抗体活性的鉴定。请回答下列问题:
    (1)提取HIV的总RNA,经___________过程获得总cDNA。通过PCR技术可在总cDNA中专一性的扩增出P24基因的cDNA,原因是___________。
    (2)在构建重组质粒时,需对质粒和P24基因的cDNA用BamHI和XhoI进行双酶切,双酶切的优点是__________研究发现,P24基因的cDNA缺乏这两种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此,在设计PCR引物时,需要___________。
    (3)将重组质粒(含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导入宿主菌体细胞后,进行的部分操作及结果如下图所示。图中①②两处的接种方法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不一定能合成P24,其原因是__________。蛋白凝胶分析结果图中,1为蛋白Marker,2为不含物质A的菌液,3为含物质A的菌液,实验结果说明P24较高的是__________(填“2”或“3”),据此推测物质A的作用是__________。

    (4)用P24蛋白对小鼠以静脉注射的方式进行加强免疫3次,其目的是__________。取免疫后小鼠脾细胞与小鼠骨髓瘤细胞,用___________促融,并经HAT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进一步筛选时,需先对含杂交瘤细胞的培养液进行稀释,然后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进行检测,筛选出具有__________特性的细胞。再将所得细胞进行克隆培养,进而获得P24单克隆抗体。克隆培养的关键是__________。
    (5)T细胞被HIV感染后,会与未被感染的T细胞发生融合,从而形成多核巨细胞,多核巨细胞不久死亡又释放出大量新病毒。多核巨细胞的数量可作为P24单克隆抗体活性鉴定的指标。请完善以下鉴定P24单克隆抗体活性的实验思路:
    ①将未被感染的T细胞等分为三组,处理如下:
    A组: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细胞培养液;
    B组: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_______;
    C组:未被感染的T细胞+细胞培养液;
    ②48小时内每隔8小时测定三组的多核巨细胞的数量,并进行统计分析。若P24单克隆抗体能有效抑制多核巨细胞的形成,请预测实验结果____(以坐标曲线图的形式画出)。
    【答案】(1) ①. 逆转录 ②. 引物是根据P24基因对应的cDNA的一段已知序列设计合成的(含有/加入了能与之特异性结合的引物)
    (2) ①. 防止质粒和目的基因的自身环化及质粒和目的基因的反向连接 ②. 在引物中加入限制酶B a m HI和Xh o I的识别序列
    (3) ①. 不同 ②. 重组质粒表达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一定表达了P24基因(合理即可) ③. 3 ④. 物质A能诱导P24基因的表达(合理即可)
    (4) ①. 促使小鼠产生更多的(能分泌抗P24抗体的)B细胞 ②. 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或电刺激法 ③. 能产生P24抗体(又能无限增殖) ④. 保证分离出来的细胞是一个而不是多个
    (5) ①. P24单克隆抗体 ②.
    【解析】
    【分析】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1、获取目的基因(从基因组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化学合成法);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这也是基因工程的核心);一个完整的基因表达载体包括:(1)启动子:位于基因的首端,是RNA聚合酶识别并结合的位点,驱动目的基因的转录;(2)目的基因:编码蛋白质的基因;(3)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其作用使转录在需要的地方停止;(4)标记基因:作用是为了鉴别受体细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从而将含有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筛选出来。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植物、动物、微生物):目的基因进入受体细胞内,并且在受体细胞内维持稳定和表达的过程,称为转化。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DNA分子杂交技术,分子杂交技术、抗原抗体杂交)。
    单克隆抗体制备的过程:对小动物注射抗原,从该动物的脾脏中获取效应B细胞,将效应B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筛选出能产生单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化培养杂交瘤细胞(体内培养和体外培养),最后获取单克隆抗体。
    【小问1详解】
    以m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逆转录,利用PCR技术扩增P24基因的cDNA,需要以P24基因合成的引物,这样引物能够在总cDNA中与P24基因的cDNA特异性结合,从而利用PCR扩增技术专一性扩增出P24基因的cDNA。
    【小问2详解】
    设计双酶切可以保证目的基因和质粒定向连接(或防止目的基因和质粒在酶切后产生的末端发生环化或反向连接)。在设计PCR引物时添加限制酶BamHI和XhoI的识别序列,使扩增得到的目的基因首端、末端能分别被这两种酶识别并剪切,得到与质粒相同的黏性末端,以确保目的基因与质粒载体正确连接。
    【小问3详解】
    由图可知,图中①为接种在固体培养基上,用的是稀释涂布平板法,②为接种到液体培养基中,不用稀释涂布平板法,二者使用接种方法不同。
    由于重组质粒表达了卡那霉素抗性基因,但不一定表达了P24基因,所以在固体平板培养基上能生长的菌落不一定能合成P24。
    由图可知,1作为对照,3中P24含量较高,由于其加入了A,说明物质A能诱导P24基因的表达。
    【小问4详解】
    对小鼠多次接种P24蛋白(抗原),目的是使其产生更多的(能分泌抗P24抗体的)B细胞,动物细胞融合可用仙台病毒或聚乙二醇或电刺激法进行促融。此后需要经过两次筛选,第一次筛选出杂交瘤细胞(即效应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形成的),第二次筛选出既能产生特异性抗体P24又能无限增殖的杂交瘤细胞。克隆培养的关键是保证分离出来的细胞是一个而不是多个,以保证产生抗体的专一性。
    【小问5详解】
    由题意可知,该实验目的是验证P24单克隆抗体的活性,其中C组作为对照,A组验证T细胞被感染后形成大量多核巨细胞,B组验证怕P24抗体的活性,所以B组应为HIV感染的T细胞+未被感染的T细胞+P24单克隆抗体。预期C组无多核巨噬细胞,A组有较多多核巨噬细胞,B组多核巨噬细胞数量较A组少。作图如下:

    25. 果蝇易饲养、繁殖快,并且其染色体数目少,常作为遗传学研究材料。请回答下列问题:
    (1)摩尔根等利用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证明了__________学说。
    (2)现有一个果蝇自然种群,体色有灰身和黑身两种,由常染色体上的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为了探究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常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并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
    (3)现已证明灰身(E)对黑身(e)为显性。短刚毛和长刚毛是另一对相对性状,由另一对等位基因(Bb)控制。用甲、乙、丙三只果蝇进行杂交实验,杂交组合,F1表型及比例如下:

    根据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__________或__________。仅通过实验一的杂交结果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
    (4)实验一的F1群体中灰身基因(E)的基因频率为___________;将实验二F1的灰身短刚毛果蝇和黑身长刚毛果蝇混合饲养,让其随机交配,产生的子代中灰身长刚毛的比例为__________。
    (5)研究人员偶然发现一只4号染色体三体的纯合短刚毛雌果蝇,该变异果蝇能正常繁殖,且产生的配子均可育。请以该三体果蝇、纯合的短刚毛果蝇、长刚毛果蝇为材料,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鉴定B、b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
    实验设计思路:
    ①用__________与__________杂交,得到F1;
    ②F1与长刚毛果蝇杂交,统计F2中短刚毛与长刚毛果蝇的比例。
    预期结果及结论(要求写出每种结果对应的准确的表型比):
    若__________,则说明B、b位于4号染色体上;
    若___________,则说明B、b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
    【答案】(1)遗传的染色体
    (2)将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分开培养
    (3) ①. EeBb ②. eeBb ③. 不能 ④. 当甲基因型为Eebb,乙基因型为eeBb时,无论两对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均可得到实验一结果
    (4) ①. 25% ②. 7/64
    (5) ①. 三体短刚毛雌果蝇 ②. 长刚毛雄果蝇 ③. F2中短刚毛:长刚毛=2:1 ④. F2中短刚毛:长刚毛=1:1
    【解析】
    【分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配子时,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同时也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小问1详解】
    摩尔根等利用一个特殊眼色基因突变体开展研究,把基因传递模式与染色体在减数分裂中的分配行为联系起来,利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证明了遗传的染色体学说。
    【小问2详解】
    显隐关系的判断方法:①定义法(杂交法):不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只出现一种性状→具有这一性状的亲本为显性纯合子,F1为显性杂合子。②自交法:相同性状亲本杂交→后代出现不同性状→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亲本都为杂合子。为了探究体色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常采用的方法是将灰身果蝇和黑身果蝇分开培养,即相同体色的雌雄个体相互交配,并观察后代是否发生性状分离,如果出现性状分离,分离出的性状是即为隐性性状。
    【小问3详解】
    根据实验一的F1中灰身:黑身=1:1,短刚毛:长刚毛=1:1,得知甲乙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eebb或者eeBb×Eebb,同理根据实验二的杂交结果,推断乙和丙的基因型应为eeBb×EeBb,所以乙果蝇的基因型可能为EeBb或eeBb。若实验一中当甲基因型为Eebb,乙基因型为eeBb时,无论两对基因是否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均可得到实验一结果,因此仅通过实验一的杂交结果不能验证两对基因E、e和B、b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小问4详解】
    只考虑体色性状,实验一中F1中灰身:黑身=1:1,说明亲代基因型为Ee和ee,因此F1中为1/2Ee和1/2ee,E基因频率为1/2×1/2=1/4。根据实验二的结果,F1中四种表现型的比例为1:3:1:3,说明两对等位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亲代基因型为eeBb×EeBb,F1中的灰身短刚毛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1/8EeBB、2/8EeBb,黑身长刚毛果蝇基因型及比例为1/8eebb,产生的雌雄配子基因型及比例为E:e=1:3,B:b=1:1,让其随机交配,因此子代中灰身长刚毛(E_bb)的比例为(1-3/4×3/4)(1/2×1/2)=7/64。
    【小问5详解】
    设计简单的杂交实验,鉴定B、b是否位于4号染色体上,实验材料为三体果蝇、纯合的短刚毛果蝇、长刚毛果蝇,最简便方法是测交,因此实验思路为:用三体短刚毛雌果蝇与长刚毛雄果蝇杂交,得到F1,F1与长刚毛果蝇杂交,统计F2中短刚毛与长刚毛果蝇的比例,假定B、b位于4号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BBB和bb,F1基因型及比例为1/2BBb和1/2Bb,能产生的配子为B:BB:Bb:b=5:1:2:4,与长刚毛果蝇bb杂交,统计F2中短刚毛(B_)与长刚毛果蝇(bb)的比例为(5+1+2):4=2:1。假定B、b不位于4号染色体上,,亲代基因型为BB和bb,F1基因型及比例为Bb,与长刚毛果蝇bb杂交,统计F2中短刚毛(B_)与长刚毛果蝇(bb)的比例为1:1。

    相关试卷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解析),共27页。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这是一份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东阳市高三模拟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共2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选题,选择题组,综合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 这是一份2023届浙江省金华市十校高三4月模拟生物试题含答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还可免费领教师专享福利「樊登读书VIP」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