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集体备课ppt课件
展开佛教:1.产生: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释迦牟尼创建于古印度。2.传入:汉末西域佛教僧侣东来之译经师,多在桓、灵二帝时。3.前期:晋宋期西行求法较著名者,以法显为代表。(灵隐寺)建于东晋咸和元年(326年)。 南北朝西行求法者:释法献,姓徐,凉州人。杜牧的《江南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4.后期:隋代,隋文帝奉佛教极厚。 唐代,玄奘大师西行求法及其译经。5.末期:五代以后,守成期。
“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五柳先生传 》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归园田居》其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饮酒》其五
名潜,字元亮,自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先生东晋著名诗人(约365--427)“田园诗人”之鼻祖“隐逸诗人”之宗(41岁辞官归隐)《陶渊明集》,诗125首(饮酒诗、咏怀诗、田园诗),文12篇。早年:“大济苍生”中年:“误入歧途”晚年:“归隐田园”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一、《归园田居》标题有哪些信息?题眼是哪个字?
尘网、樊笼比喻什么?表达诗人怎样的情感?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1)对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的官场生活的厌恶。(2)“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用夸大的数字,说明误入时间之长、痛苦之深,是作者对前半生的摇摆、痴迷表示深沉的悔恨。
(1)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2)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违背本性出仕的原因:(1)生活所迫;(2)少年时代有“大济苍生”的壮志。“三十年”后归野的原因:(1)本性恬淡;(2)厌恶官场浑浊不自由,欲守本心。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的描写角度有何变化?
宁静、闲适、恬淡的田园生活
白描、以动衬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融情于景
白描:即用最简练的笔墨,不加烘托,不加评价和议论,客观地、直接地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减少修辞,语言朴实;减少主观,不事雕琢;平中见奇,淡而有味。
1、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2、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3、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5、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6、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7、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二、“白描”在古诗中的运用
1、刻画人物,不绘背景,只突出主体。白居易的《卖炭翁》: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点拨: 画线句属于对人物肖像的白描手法,这十四个字的肖像描写, 不仅准确地表现了卖炭翁的职业和年龄特征,而且使人想到他的 辛酸劳作和痛苦生活。长期受烟火熏烤使皮肤变色,终日扒摸木 炭把十指沾黑,而“两鬓苍苍”又表现出卖炭翁的凄楚和衰老。
2、叙写事件,不求细致,只求简明。
聂夷中的《田家》: 父耕原上田,子劚山下荒; 六月禾未秀,官家已修仓。点拨:全诗用白描的手法客观叙事,没有半句议论与抒情,却深刻地提示了农民深受苦难的根源。
梅尧臣的《陶者》: 陶尽门前土,屋上无片瓦。 十指不沾泥,鳞鳞居大厦。点拨:全诗用白描手法客观叙事,没有抒情和议论,平叙的语言展现了陶匠的苦难与王公贵族不劳而获的鲜明对比,体现出社会的不公。
田家行 【唐】王建男声欣欣女颜悦,人家不怨言语别。五月虽热麦风清,檐头索索缲车鸣。野蚕作茧人不取,叶间扑扑秋蛾生。麦收上场绢在轴,的知输得官家足。不望入口复上身,且免向城卖黄犊。田家衣食无厚薄,不见县门身即乐!
点拨:直接描写乡间农民的精神面貌,平日寡欢少乐、愁眉苦脸的男男女女因为收成好而欣喜万分。
点拨:客观描写田家收获后的真实情景,不是自给自足,而是上交官家;借田家之口说出不求自己能吃粮穿衣,只求不卖家中小牛,点到为止,未加议论。
3、白描手法用于写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点拨:本曲运用了白描手法写景。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不加渲染,绘成一幅苍凉寂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
崔道融的《溪居即事》: 篱外谁家不系船,春风吹入钓鱼湾。 小童疑是有村客,急向柴门去却关。点拨: 这首诗突出运用白描手法;(第一步) 描绘了临水的村庄、掩着的柴门、疏疏落落的篱笆、碧波粼粼的溪水、飘荡的小船、奔走的儿童这样一幅宁静优美的水乡风景画;(第二步) 全诗朴素自然,平淡疏野,诗味浓郁,意境悠远,使人感受到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表达了诗人积极乐观的生活情趣和闲适舒坦的心情。(第三步)
1、温庭筠的《商山早行》: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点拨:第二联两句诗,就是六个名词(即六种景物)的组合,没有任何修饰, 它集中地表现了早行的辛苦。在鸡鸣声起,残目未落之时,冒着寒霜上路, 可见早行辛苦。
2、 北朝民歌《敕勒川》 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点拨:本句诗运用了白描手法;辽阔的草原,羊群,寥远的蓝天, 对草原景象的白描,显得简洁有风骨,写出了草原的壮美,点染出牧民的生活。
3、刘长卿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全诗纯用白描手法写景。苍山,风雪,白屋,柴门, 犬吠,归人;层次分明,有远有近,有声有色,写实如画,形成了“风雪夜归人”的画境,语言朴实无华, 格调清雅淡静,却具有悠远的意境与无穷的韵味。
三、分析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误入官场的痛心悔恨对黑暗官场的鄙弃厌恶对回归田园的欣喜愉悦对田园生活的由衷喜爱
你如何看待陶渊明弃官归隐的人生选择?你认为他的做法是否值得赞赏?
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正是中国历史上最纷乱的时期: 19 岁, 遭遇淝水之战; 21 岁, 司马父子擅权; 35 岁, 司马暴政引起孙恩十余万农民大起义; 38 岁, 桓玄杀司马篡位自立; 40 岁,刘裕杀桓玄, 弑晋安帝, 立恭帝; 56岁, 刘裕逼恭帝禅位, 篡而代之。各路人马无不是打着拥主护国的旗号,干的却是打家劫舍的勾当, 真是“ 乱看惯了, 篡也看惯了”。 而且身在官场之中, 更需在纷乱的政局中见风使舵, 相机而动, 委曲求全, 这对于生性洒脱、崇尚自由的渊明而言, 的确是一张压抑心志的大网。
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苏轼《书唐氏六家书后》:观陶彭泽诗,初若散缓不收,反覆不已,乃识其奇趣。元好问《论诗三十首》: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朱光潜《诗论》:渊明在情感生活上经过极端底苦闷,达到极端底和谐肃穆。
四、后世对陶渊明其人其文的评价
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上失意以后,或厌倦了官场的时候,往往回归到陶渊明,从他身上寻找新的人生价值,并借以安慰自己。白居易、苏轼、陆游、辛弃疾等莫不如此。于是,不为五斗米折腰也就成了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的一座堡垒,用以保护自己出处选择的自由。而平淡自然也就成了他们心目中高尚的艺术境地。 ——袁行霈主编《中国文学史》
钟嵘《诗品》:文体省净,殆无长语。笃意真古,辞兴婉惬。每观其文,想其人德。世叹其质直。至如“欢颜酌春酒”,“日暮天无云”,风华清靡,岂直为田家语邪!古今隐逸诗人之宗也。
蔡绦《西清诗话》:渊明意趣真古,清淡之宗,诗家视渊明,犹孔门之视伯夷也。
有人说,陶渊明式的隐居已经不具有任何现实意义,现代人不可能放弃都市生活,不可能手拿锄犁,去耕种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同学们怎么看待这种说法呢?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课内容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7.2* 归园田居(其一)教课内容课件ppt,共14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归”,从何而归,归去如何,为何而归,归向何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多媒体教学课件ppt: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多媒体教学课件ppt,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世外桃源,了解作者,时代与陶渊明,时代背景,关于作品,朗读诗句,归园田居·其一,字词积累,气质本性,昏暗不明的样子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授课ppt课件: 这是一份语文必修 上册第三单元7(短歌行 *归园田居(其一))7.2* 归园田居(其一)授课ppt课件,共26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趣味导入,预习检测,读准下列汉字的读音,解释下列字词的含义,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作家作品,相关常识,山水田园派,写作背景,听读诗歌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