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设计
展开《己亥杂诗》导学案 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并熟练地背诵这首诗歌。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的情味,领悟诗歌的意境。
3.领会作者的爱国之心。
学习重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韵味,领会作者的爱国之心。 学习过程
一、导:
由龚自珍简介,写作背景而导入:龚自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文学家。《己亥杂诗》选自《龚自珍全集》,共350首,多咏怀和讽喻之作,写于己亥年。这一年由于作者力主改革弊政,受当局排挤,他愤然辞官南归,后又北上接迎眷属,往返途中将见闻感受写成三百五十首杂诗,统名曰《己亥杂诗》,此诗是其中的第五首。请同学们带着和作者同样的愤然辞官但又坚定爱国的心情去朗诵这首诗歌。 二、学:读诗歌,注重方法。
1、读准诗歌。
2、朗读诗歌,划分节奏
(方法提示:朗读古诗要做到读音准确、停顿恰当、重音合理,读出作品的感情和气势。)
三、析:精读诗歌,分析研讨。
1、此诗前两句写景。望着夕阳西下,牵动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浩荡”一词既写出了诗人的愁绪之深,又写出了愁绪之广。这离别之愁,不仅是离别家眷,更是离别朝廷。诗人的马鞭所指,东即天涯海角,可见辞官的决心之大。但辞官不等于放弃理想,亦未割断自己与朝廷的感情牵连。诗后两句正是作者一片拳拳忠君爱民之心的形象体现。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写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有何言外之意?怎样理解龚自珍的“化作春泥更护花”?
(诗人不畏挫折、不甘沉沦的顽强精神。诗人以落红自喻,将国家喻为花。言外之意是说自己虽已辞官,但对国家的前途和命运仍是一样的关心,自己仍要为祖国效力。)
4、你从“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中你联想到什么?我们应该学习什么?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不正是这两句诗的最好印证吗?学生讨论,反馈。)
四、练
1、背诵默写这首诗歌。
2、诗歌中写诗人奉献精神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这句诗歌。
五、课堂小结
首诗写作者辞官离京,远去天涯的无边愁思,表达了诗人政治理想至死不变的执着态度。作者以“落红”自喻,含意深刻,耐人寻味。
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及反思: 这是一份初中语文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及反思,共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学习重难点,资料链接,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课堂检测,课堂小结,课堂积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案,共11页。
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 这是一份语文七年级下册己亥杂诗其五教学设计,共5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设计,课时安排,教学准备,教学过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