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专项练习】初一课内文言文实词(2)
展开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初一课内文言文实词(2),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一词多义,通假字,词类活用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咏雪》
常考实词:
因:趁,乘,凭借。
若:(1)比,如,及
(2)像一样
然:前面加形容词,译为:的样子
俄而:不久、一会儿(同类意思的词还有顷刻,少顷,未几,忽而,既而,须臾)
《陈太丘与友期》
一、一词多义
去:(1)离去,离开:太丘舍去
(2)距离:我以日始初时去人近
(3)往、到:
(4)除去:
舍:(1)舍弃、不再等:太丘舍去
(2)抛弃、舍弃:便舍船,从口入
(3)房屋:屋舍俨然
信:(1)信用、信义:日中不至,则是无信
相信、信任: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确实:岂信然邪
通“伸”,伸张:欲信大义于天下
顾:(1)回头看:元方入门不顾
(2)难道: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拜访:三顾臣于草庐之中
(4)看:拔剑四顾心茫然
乃:(1)于是,就:乃悟前狼假寐。
(2)才: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二、通假字
尊君在不? “不”通“否”表示否定
11课《论语》十二章
一词多义
为:(1)当、做:可以为师矣
(2)替:为人谋而不忠乎
(3)是:不以为然
2. 知:(1)了解:人不知而不愠
(2)懂得:温故而知新
(3)通“智”,智慧:孰为汝多知乎?
3. 乐:(1)以……为乐:知之者不如乐之者
(2)使……快乐:钟鼓乐之
(3)乐趣:而不知人之乐
(4)欢乐、快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食:(1)饭:饭疏食饮水
Shí,吃:食不饱,力不足
sì,通“饲”,喂养:食之不能尽其材
箪:(1)用箪装着: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
(2)古代装饭的圆形竹筐:一箪食,一瓢饮
夫:(1)语气词:逝者如斯夫
(2)那:予观夫巴陵胜状
(3)fú,句首发语词:且夫人之学
(4)丈夫:夫齁声起
(5)成年男子的通称,人:匹夫不可夺志也
8. 故:(1)旧的,原来的:温故而知新
(2)特意: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
(3)原因,缘故:公问其故
(4)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二、通假字
1.不亦说乎:“说”通“悦”,喜悦,愉快。
2.五吾十有五而志于学:“有”通“又”,放在整数与零数之间。
三、词类活用
1.学而时习之:名词作状语,按时
2.吾日三省吾身:名词作状语,每日
3.温故而知新:形容词做名词,旧的知识,新的体会
4.传不习乎:动词做名词,传授知识
5.饭疏食饮水:名词作动词,吃饭
6.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乐
15《诫子书》
一词多义
1.行:(1)操守、品德:夫君子之行
同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意:(1)志愿:意与日去
(2)心情:宾客意少舒
3.志:(1)志趣:非淡泊无以明志
(2)志向:志虑忠纯
(3)名词用作动词,立志:非志无以成学
学:(1) 动词,学习:夫学须静也
名词,学业:非志无以成学
复:(1)又:将复何及
重复:山重水复疑无路
再一次:
词类活用
非宁静无以致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大志向
非学无以广才:形容词作动词,增长
非志无以成学:名词作动词,立志
18《狼》
一词多义
止:(1)通“只”:止有剩骨
停止:一狼得骨止
意:(1)神情、态度:意暇甚
(2)意图: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情趣,趣味:醉翁之意不在酒
3.敌:(1)攻击:攻击恐前后受其敌
(2)敌人:盖以诱敌
4.前:(1)前面:恐前后受其敌
(2)向前:狼不敢前
5.积薪:(1)堆积柴草:场主积薪其中
(2)堆积在那的柴草:转视积薪后
6.故:(1)原来,旧: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所以、因此:故余虽愚
(3)缘故:公问其故
词类活用
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
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
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
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
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状语,从通道
《孔子见罗雀者》
孔子见罗雀者①,所得皆黄口②小雀。夫子问之曰:“大雀独③不得,何也?”罗者曰:“大雀善惊而难得,黄口贪食而易得。黄口从大雀,则不得;大雀从黄口,亦可得。”孔子顾谓弟子曰:“善惊以远害,利食而忘患,自其心矣,而以所从为祸福。故君子慎其所从,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④也。”
导读:文章借罗雀者之口,说明“善惊远害”,“贪食易得”的道理,孔子告诫弟子“以所从为祸福”,“君子慎其所从”,可谓警世之言。
注释 :①罗雀者:张网捕鸟的人。②黄口:雏鸟的嘴为黄色。后又借指雏鸟。③独:表示转折,相当于“却”。④戆(zhu ng):愚。败:祸乱,祸害。
一、解释加点的词
1.黄口贪食而易得( ) 2.孔子顾谓弟子曰( )
3.故君子慎其所从( ) 4.自其心矣( )
二、翻译
1.以长者之虑则有全身之阶,随小者之戆而有危亡之败也。
《孔子世家赞》
太史公曰:《诗》有之:“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余读孔氏书,想见其为人。适鲁,观仲尼庙堂车服礼器,诸生以时习礼其家,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余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
一、解释加点的词
诸生以时习礼于其家( ) 余祗回留之不能去云( )
没则已焉( ) 自天子王侯( )
二、翻译
虽不能至,然心向往之。
梁鸿家贫而尚节,博览无不通,而不为章句①。学毕,乃牧豕②于上林苑中,曾误遗火,延及他舍。鸿乃寻访烧者,问所去失,悉以豕偿之。其主犹以为少。鸿曰:“无他财,愿以身居作。”主人许之。因为执勤,不懈朝夕。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乃共责让③主人,而称鸿长者。于是,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注】梁鸿:东汉人。毕:此指读书结束。上林苑:故宫名园,在河南洛阳市东。
耄老:老人
一、解释加点的词
乃牧豕于上林苑中( ) 延及他舍( )
邻家耆老见鸿非恒人( ) 主人许之( )
翻译
始敬鸿,悉还其豕,鸿不受而去。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项练习】七年级语文上册初一上册文言文对比阅读,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掌握课内文言文,翻译下列句子,用甲文原文填空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八上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一)(有答案解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中考语文复习--八上课内文言文阅读专项复习(二)(有答案解析),共11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解释下面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