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无锡卷)-化学(考试版)
展开绝密★启用前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无锡卷】
化 学
(本卷共28小题,满分8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Cu-64 S-32 P-31 Fe-56
Ag-108
第Ⅰ卷 (选择题 共3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1—10每小题1分,11—20每小题2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一带一路”是跨越时空的伟大构想,赋予古丝绸之路新的时代内涵。古丝绸之路将中国的发明和技术带到国外,下列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树木造纸 B.使用火药
C.湿法炼铜 D.蚕丝织布
2.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2023年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生活垃圾分类回收 B.市区尽量开车出行
C.工业废气直接排放 D.化石燃料过度使用
3.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 )
A.金刚石 B.液氧
C.氯化钠 D.铜
4.下列有关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
A.1个铁离子:Fe2+ B.2个氧原子:O2
C.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D.葡萄糖的化学式:C6H12O6
5.下图所示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 给液体加热 B. 读取液体体积
C. 蒸发浓缩 D. 称量氢氧化钠固体
6.对下列事实的解释错误的是( )
选项 | 事实 | 解释 |
A | 酒精溶液不能导电 | 溶液中没有自由移动的带电粒子 |
B | 稀硫酸、稀盐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色 | 溶液中都含有氢离子 |
C | 白色纸张沾浓硫酸后变黑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能使纸张炭化 |
D | 硫酸铜和氯化铜溶液都呈蓝色 | 溶液中都含有铜离子 |
7.2023年 5月12日是国家第15个“防灾减灾日”,主题为“科学减灾,依法应对”。下列做法不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
A.使用医用酒精消毒要远离火源
B.加油站必须严禁烟火
C.天然气泄漏应立刻关闭阀门,开窗通风
D.家用电器使用过程中着火,立即用水扑灭
8.下列物质的用途与性质不对应的是( )
A.活性炭用作冰箱除味剂——吸附性 B.石墨常用来作电极——导电性
C.金刚石可用来切割玻璃——硬度大 D.武德合金制作保险丝——质软
9.金属钠在一定条件下制取单质钛的化学方程式为4Na+TiCl4Ti+4NaCl。将钛和钛合金放在海水中数年,取出后仍光亮如初。钠元素和钛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 B.钠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C.钛的相对原子质量是47.87 D.钛合金抗腐蚀性比铁好
10.下列有关能源问题的说法错误是( )
A.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推广太阳能、风能使用可缓解温室效应
C.目前能源结构向多元、清洁和低碳方向转型
D.氢气是21世纪的理想能源
11.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B.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C.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D.电解水时,在负极产生的气体质量是正极的2倍
12.胰蛋白酶是我国自主研发新冠疫苗的原料之一,其中一种胰蛋白酶的化学式为C6H15O12P3。下列关于这种胰蛋白酶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物质由四种元素组成 B.该物质由碳、氢、氧、磷原子构成
C.该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72g D.该物质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
13.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均能实现的是( )
A. B.
C. D.
14.下列验证实验能成功的是( )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 B.证明石蜡中含有氢元素
C.验证二氧化碳和水反应 D.探究分子运动
15.逻辑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置换反应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所以有单质和化合物生成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B.化合物中含有不同种元素,所以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一定是化合物
C.活泼金属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能与稀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活泼金属
D.燃烧一定会放出热量,所以会放出热量的变化一定是燃烧
16.X、Y、Z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50gH2O与50gX混合,可得到100gX的饱和溶液
B.Y的溶解度为50g
C.降低温度可使Z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t1℃Y、Z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的是Y溶液
17.“宏观﹣微观﹣符号”三重表征是化学独特的表示物质及其变化的方法。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从反应价值看:该反应能获取清洁能源,延缓温室效应
B.从物质分类看:该反应涉及到2种氧化物
C.从微观构成看: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从表示方法看: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CO2+4H2O2CH4+4O2
18.下列实验方法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 实验目的 | 实验操作 |
A | 区别烧碱和食盐 | 取固体加水,并测定溶液的温度 |
B | 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 |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观察是否复燃 |
C | 区别羊毛和化纤布料 | 取样品燃烧,闻气味 |
D | 除去CO2中混有的CO气体 | 通入O2,点燃 |
19.某同学设计如图实验探究铜和浓硫酸的反应及产物的性质。(知: ;脱脂棉团蘸有紫色石蕊试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丝绕成螺旋状的目的是加快铜和浓硫酸的反应速率
B.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硫显酸性
C.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环境
D.稀硫酸与铜丝不反应,说明反应物的浓度不同会导致性质差异
20.取一定质量的Fe(OH)3固体加热至550℃完全分解为Fe2O3和H2O,温度提高到1400°C时,Fe2O3继续分解为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和O2;将产生的气体先通过浓硫酸,浓硫酸质量增加5.4克,再通过灼热的铜网,铜网质量增加0.32克(产生的气体均被完全吸收)。则所得复杂的铁的氧化物化学式为( )
A.FeO B.Fe3O4
C.Fe4O5 D.Fe5O7
第II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二、填空题
21.(3分)元素化合价和物质类别是认识物质的两个重要维度。如图表示硫元素的化合价与含硫物质类别之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c点表示的物质的化学式为______。
(2)d点表示的物质在水中解离出阳离子符号____。
(3)化合物(NH4)2SO4应处于上图中的______点。
22.(3分)学与人类生活、生产息息相关。请回答下列问题。
(1)活性炭口罩的功能比普通口罩强大,原因是______。
(2)胃酸(主要成分是盐酸)过多,可以用胃舒平【主要成分Al(OH)3】来治疗。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
(3)施肥时为避免铵态氮肥的肥效降低,要注意不能将铵态氮肥______。
23.(4分)在我国的科技发展史上,除了四大发明,最引人注目的莫过于陶瓷了。陶瓷生产从原料加工,拉胚成型、雕镶涂釉、窑烧成瓷等都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请完成下面小题的相关问题:
(1)制作陶瓷的原料有黏土,黏土的主要成分有二氧化硅、氧化铝、氧化铁、氧化镁等。从元素组成看,这些主要成分都属于___________(填物质类别)。
(2)陶瓷烧制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其中包括 ,该反应中 X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3)随着时代发展,现在大部分的瓷窑都是天然气窑,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相比于古代使用木屑,天然气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5分)某兴趣小组利用废镍材料(含有金属Ni及少量Fe、Ag)探究相关物质的性质并回收镍,设计流程如图(部分产物已略去)。
查阅资料:a.H2O2溶液可将Fe2+转化为Fe3+
b.Fe3+、Ni2+转化为对应的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pH如图:
(1)步骤1的操作为____________,滤渣①的成分为___________。
(2)镍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3)滤液②中有Ni2+、无Fe3+,则滤液②pH可能为 (填序号)。
A.pH=1 B.pH=2
C.pH=6 D.pH=10
(4)Ni、Fe、Ag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
三、实验题
25.(9分)氧气支持生命活动,在不同的生活、生产环境中对氧气浓度的要求不同,人类常采用不同的方法制取氧气。请根据下列信息及实验装置图回答有关问题。
(1)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备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需要对所选发生装置进行的改动是___________。需要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通常选择的收集装置是___________(填字母),若用F装置收集O2,气体从___________(填“m”或“n”)端通入。
(3)用双氧水也可以制氧气,实验室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H2O2溶液(MnO2作催化剂)制取少量氧气。市售H2O2溶液溶质质量分数通常为30%。配制100g6%的H2O2溶液,需要30%的H2O2溶液质量为___________g。
(4)为了探究双氧水的分解,进行以下两个实验:
①氯化物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0.1g氯化物,室温;实验时间:1.5h。
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氯化物 | NaCl | MgCl2 | CuCl2 |
放出氧气的体积/mL | 2.0 | 4.0 | 420.0 |
双氧水的分解率/% | 0.30 | 0.60 | 63.18 |
由上表可知,双氧水保存时应绝对避免引入的离子是___________(写离子符号)。
②pH对双氧水分解的影响。
反应条件:6.0mL30%双氧水,60℃;用NaOH溶液调pH;实验时间:1.5h。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由图可知,pH为___________(填数字)时,双氧水的分解率最高。
26.(10分)许多化学反应无明显现象,CO2与NaOH溶液的反应就是其中之一。
【提出问题】怎样证明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实验设计】
(1)同学们根据碱的化学性质,推测CO2与Na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并从不同的角度分别设计了实验加以验证。
【实验验证】
(2)从压强变化的角度探究。
①利用图甲装置进行实验,先挤压胶头滴管,再打开止水夹,观察到烧瓶内形成红色“喷泉”,原因是烧瓶内压强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外界大气压。
②利用图乙装置进行实验,将氢氧化钠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观察到气球鼓起,认为二者发生了反应。同学们经过讨论认为该实验不严谨,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于是同学们将该装置中NaOH溶液换成___________,通过对比实验,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3)从新物质生成的角度探究。
利用图丙装置进行实验,将NaOH溶液全部推入集气瓶中,过一会打开止水夹,观察到___________也证明二者发生了反应。
(4)利用“数字化实验”探究。
实验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丁所示,由图可推知反应过程中浓度不断减小的离子是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四、科普阅读题
27.(6分)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回答相关问题。
自热火锅、米饭的发热包主要成分是:生石灰、铁粉、铝粉、焦炭粉、活性炭、盐、焙烧硅藻土、氢化钙(CaH2)等。向发热包中加水,生石灰与水反应快速放热、金属粉、炭粉、盐等物质相互反应持续放热。硅藻土孔隙较大,可起到缓冲反应的作用,为发热包的安全性提供保障。氢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和氢气)用来吸收渗入包装内的微量水分,防止氧化钙逐渐失效。发热剂成分不同,发热效果不同。下表为不同发热剂(30g)对不同食物的加热效果表(加热时间为5min),
发热剂 | 理论放热量/kJ | 矿泉水(250g) | 八宝粥(250g) | ||
△T/°C | 吸热量/kJ | △T/°C | 吸热量/kJ | ||
H2O+MgCl2 | 43.48 | 25 | 26.17 | 22 | 20.14 |
H2O+AlCl3 | 73.29 | 38 | 39.77 | 32 | 29.31 |
下图为自热米饭在不同测温点的温度变化曲线。
使用加热包的注意事项:①加热前,将自热锅盖上的透气孔打开,加入冷水;②发热包中反应较为复杂,会产生一定量的氢气和一氧化碳,不能在汽车等密闭、狭小环境中使用,使用时避免明火;③使用后的发热包按有害垃圾分类处置。
(1)发热包中所含硅藻土和活性炭都有______的结构,能起到吸附作用。
(2)表中等量的八宝粥与矿泉水比较,八宝粥的吸热率更______(填“高”或“低”)。
(3)写出氢化钙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A.高铁车厢内不可以多人同时制作多个的自热火锅
B.为快速使自热火锅升温,应密封锅盖上的透气孔
C.自热米饭“自热”后保温时间极短,“自热”后需立即食用
D.等质量的MgCl2和AlCl3作发热剂为相同食物加热时,A1Cl3“发热”效果更好
(5)推测发热包里不能改加热水的原因是______。
五、综合应用题
28.(10分)市场上常见的苏打水有苏打气泡水和无汽苏打水两种。它们的主要成分中都含有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苏打气泡水中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瓶盖一打开就有大量气泡产生,所以叫气泡水。无汽苏打水则不含二氧化碳,但小明认为他喝入体内也会产生二氧化碳,主要原因是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碳酸氢钠产生了兴趣,于是对其性质进行探究。
【查阅资料】①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如下:
温度 | 10℃ | 20℃ | 30℃ | 40℃ |
溶解度 | 8.1g | 9.6g | 11.1g | 12.7g |
②碳酸氢钠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或受热(50℃以上)分解均生成 Na2CO3、H2O和CO2。
③很多浓酸稀释过程中都伴随着放热过程。
探究1: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的热效应
室温下(20℃),边搅拌边向盛有0.5 g NaHCO3固体的烧杯中加入10mL水,测得温度为18.5℃;恢复至室温后,向烧杯中加入过量10mL质量分数为20%的盐酸(20℃),搅拌,测得温度为20.8℃。
(1)实验中配制的 NaHCO3溶液______(填“是”或“不是”)饱和溶液。
(2)由上述实验可知:NaHCO3固体溶于水______(填“放热”或“吸热”)。有同学认为由上述实验得出 NaHCO3溶液与盐酸反应放热的结论并不可靠,理由是______。
探究2:对碳酸钠、碳酸氢钠和稀盐酸的反应进行探究,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
分别取等体积、含碳元素质量相同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稀溶液(各滴两滴酚酞溶液),以及相同体积、相同浓度的足量稀盐酸进行实验。实验时,溶液颜色变化记录如下表,广口瓶内压强随时间变化图像如图2所示。
| 滴入酚酞溶液 | 滴入稀盐酸,溶液颜色变化 |
碳酸钠溶液 | 红色 | 红色→浅红色→无色 |
碳酸氢钠溶液 | 浅红色 | 浅红色→无色 |
(3)由图像中信息得到结论:相同条件下,______和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较慢。请结合上表中的信息,分析得到这一结论的理由:______。
探究3:久置的 NaHCO3样品中 NaHCO3含量的测定:
将一瓶在潮湿空气中久置的 NaHCO3样品(假设只有NaHCO3和Na2CO3)混合均匀后,称取20.0g混合物,加热至恒重,称其质量为16.9g。
(4)①计算样品中 NaHCO3的质量分数。______(写出计算过程)
②若上述测定过程中未加热至恒重,则测得 NaHCO3的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无锡卷)-化学(参考答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无锡卷)-化学(参考答案),共2页。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无锡卷)-化学(解析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无锡卷)-化学(解析版),共21页。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无锡卷)-化学(考试版):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无锡卷)-化学(考试版),共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