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专题22 环境保护——【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22 环境保护——【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2环境保护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专题22环境保护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22 环境保护 1.(2022·广东·高考真题)[环境保护]近年来,我国快递业发展迅速,2019年快递总量超过635亿件,快递包装以纸箱和塑料袋为主。不同的快递包装方式产生的碳排放不同,不同的运输方式碳排放各异。下图示意某研究得出的我国城际间(500km以上)快型、慢型两种不同快递运输模式下,单件快递耗时、碳排放与运输距离之间的关系。比较图中两种快递运输模式碳排放差异。如果你从广东寄快递到北京,从有利于碳减排的角度,应采取哪些具体做法?2.(2022·湖南·高考真题)【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华北地区某河流水体溶解氮浓度较高,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中氮肥的过量施用。某规划设计院在该河下游建设人工强化湿地,通过泵站将河水引入湿地,净化后流入水库。下图示意人工强化湿地各种水生植物、拦水坝等的布局。(1)该湿地进水口溶解氯浓度非汛期显著高于汛期,说明其原因。(2)据图指出该湿地净化溶解氮所采取的具体措施。3.(2022·全国甲卷·高考真题)【地理一选修6:环境保护】多氯联苯曾被广泛使用,进入环境后难以降解,被公认为环境污染的元凶之一。美国于1929年最先使用,1978年禁用。时至今日,美国某湖虽然鱼类丰富,但由于存在多氯联苯污染,湖边仍立着“不建议食用鱼类”的警示牌。为分析该湖鱼类体内多氯联苯的来源,列出应采集的样品种类及采样点的位置,并说明理由。4.(2022·全国乙卷·高考真题)[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呼伦贝尔草原牧草以禾本科牧草为主,伴生优质豆科牧草,两类牧草对生长空间的竞争激烈。这里土壤氮素含量低,限制了禾本科牧草的生长,但对豆科牧草的生长影响较弱。21世纪初,在草原公路两侧几千米甚至十几千米的范围内,汽车尾气导致的氮化物沉降,增加了土壤氮素含量,影响牧草生长。说明汽车尾气导致的氮沉降对呼伦贝尔草原公路两侧牧草的影响。 一、单选题(2021·浙江·高考真题)下图为世界某区域略图。完成下面小题。1.以马尔代夫为代表的低地岛国最忧虑的全球性问题主要有( )①臭氧层破坏②渔业资源枯竭③森林面积减少④两极冰川消融A.①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二、综合题2.(2021·全国·高考真题)【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2008年,新疆吉木乃县对拉斯特河谷近900公顷草原进行封育保护,如今这里林草茂盛。2020年春季,当地政府为防止封育区林草自燃,选择在青草萌发之前的1个月,投放1600头牛去吃掉积累的枯草和落叶,进行生物防火(下图)。说明采用放牛方式进行生物防火对拉斯特河谷封育区生态环境的有利影响。3.(2021·湖南·高考真题)[地理一一选修6:环境保护]农田氮肥的大量施用和养殖废水的直接排放,造成农村地区水环境污染。生态沟渠通过植物吸收、底泥吸附等方式拦截处理水体中的氮素。下图示意湖南某地生态沟渠的位置。(1)描述生态沟渠的位置特征并指出这样布局的优点。(2)除了建设生态沟渠以外,该区域还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少氮素水污染?4.(2021·河北·高考真题)[选修6:环境保护]青藏高原一直是地理学研究的热点区域之一,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对该地区域相关研究成果的“关键词”(下表)分析发现: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变化,不同阶段研究主题也相应调整。其中,1951~1992年以基础调查为主,摸清资源环境状况,关注高原隆起对环境的影响,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提供了支撑。阶段主要“关键词”1951~1992年植被类型、冰川冻土、降水量、海拔、大气环流、高原隆起、东亚季风1993~2020年气候变化、人类活动、青藏铁路、三江源、物种多样性、珍稀动物保护归纳出1993~2020年青藏高原研究的两类主题,并分别指出其环境意义。5.(2021·北京·高考真题)图为洱海流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洱海流域面积约2565平方千米,2017年居住人口86万。该地农业生产涵盖种植、养殖和水产捕捞等,工业生产包括食品加工等,旅游业发展迅速。(1)说明洱海流域特征对水体污染的影响。居民老何从小在洱海边长大,他的就业与生活经历见证了洱海环境的变化。起初,他以打渔为生。1996年,洱海蓝藻暴发,当地渔政部门取缔了机动渔船,老何改行从事水产养殖。2003年,蓝藻再次暴发,按照退田、退塘等要求,老何再次改行,开起了客栈。近几年,他响应保护洱海生态环境的号召,拆掉了被划入“红线”范围内的客房。(2)概述老何经历的三次改变所对应的洱海污染治理成效。2018年,在洱海湖滨地带实施生态修复与湿地工程,建设“洱海生态廊道”,其中12千米供游客参观体验,当地村民受聘负责生态廊道的管理和维护。(3)阐述洱海生态廊道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一、单选题(2020·浙江·高考真题)互花米草是一种原产于北美的海滩植物,种子可随海浪传播,其茎干密集粗壮,地下根茎发达,耐盐耐淹、抗风浪,能够促进泥沙沉降和淤积,减弱海水交换能力。1979年,我国从美国引进互花米草并种植于河口海岸。完成问题。1.我国引进互花米草的主要目的是( )A.保滩护岸 B.消除海滩污染 C.增加鱼饵 D.防止航道阻塞2.互花米草在沿海迅速繁殖扩张成为入侵物种,其产生的主要影响有(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②滩涂大量减少③海水质量下降④滩涂养殖条件改善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二、综合题3.(2020·海南·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将普遍推行垃分类制度,推动垃圾减量、资源循环利用,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现阶段,生活垃圾分类是大势所趋。请结合热带海岛环境条件说明在海南实施生活垃圾分类的理由。4.(2020·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为河南省部分地理要素分布示意图。材料二 冬半年,河南省有时会发生大气污染现象。某年11月28日至12月5日该省发生了一次污染天气过程。下表为5个站点所在地此阶段的空气质量统计表。站点日期28日29日30日1日2日3日4日5日安阳45445556郑州44345425商丘32345333南阳34234432三门峡34325432注:空气质量1-优,2-良好,3-轻度污染,4-中度污染,5-重度污染,6-严重污染(1)河南省的地势特点是__________。从地形类型看,图中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2)与安阳相比,简述南阳此次污染天气的特点,并分析其自然成因。(3)从能源利用角度,说出河南省防治大气污染的有效措施。5.(2020·全国新课标Ⅲ·高考真题)【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据估计,建筑物的玻璃幕墙每年导致全球数以亿计的鸟儿死亡。某度假村建于燕山南麓沟谷之中,周边树木葱茏,鸟儿啼鸣,环境优美。建筑物整体顺谷地南北向延伸,外立面大面积使用玻璃幕墙(剖面如图所示)。该建筑建成初期,清晨和傍晚鸟儿频频撞击玻璃幕墙而死亡,且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合理解释鸟儿撞击玻璃幕墙“清晨多发于西侧而傍晚多发于东侧”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措施。6.(2020·全国新课标Ⅰ·高考真题)[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高原鼠兔多穴居于植被低矮的高山草甸地区,因啃食植物曾被看作是引起高山草向退化的有害动物而被大量灭杀。土壤全氮含量是衡量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通常土壤肥力越高,植被生长越好,生态系统抗退化能力越强。下图示意青藏高原某典型区域高原鼠兔有效洞口(有鼠兔活动)密度与土壤全氮含量的关系。分析高原鼠兔密度对高山草甸退化的影响,并提出防控高原鼠兔的策略。7.(2020·全国新课标Ⅱ·高考真题)[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竹排江是南宁市主要的内河之一,由北向南贯穿市区,其上游河段叫那考河。20世纪90年代开始,沿河养殖业兴起,大量污水和垃圾进入那考河,那考河一度变成“纳污河”。从2015年起,当地政府按照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实施了河道截污、河道生态、沿岸景观工程以及污水厂建设等,由“点源治理”转变为“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的流域综合治理。如今那考河沿岸成为水清岸绿的滨江公园。简述采用“适度集中、就地处理、就地回用”模式治理那考河污染的意义。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20 海洋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20海洋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专题20海洋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8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9 世界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9世界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专题19世界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15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8 中国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8中国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解析版docx、专题18中国地理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地理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5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