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 专题12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3 二战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演变——【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5 现代中国的政治与外交——【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 专题17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试卷 1 次下载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
展开
这是一份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解析版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docx、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原卷版新高考专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一、近代以来世界的科技发展【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20世纪以来,电子计算机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2016-2017年,计算机顶级人工围棋程序“阿尔法狗”(AlphaGo)击败了世界围棋顶尖棋手。2021年12月,浙产超导量子芯片“天目1号”“莫干1号”首发,它们可应用于经典计算机可能解决不了的前沿问题。由此可知A.人类的智力水平已不如电子计算机 B.计算机程序发展已对人类构成威胁C.电子计算机推进了人类信息文明发展 D.计算机系统可以代替人类各种智力活动【2021年】2.(2021·江苏·高考真题)18世纪,英国学者约翰逊编写《诗人列传》,旨在探求诗的正确原则,正如他编撰其他一切著作旨在探求举世皆通、古今变化的道德原则一样。这反映出,在当时英国A.道德成为评判一切的标准 B.牛顿力学体系影响广泛C.文学创作已转向现实主义 D.生物进化思想深入人心3.(2021·北京·高考真题)18世纪,英国地方科学社团大量出现,月光社是典型代表。该社重视知识的实际应用,鼓励相互合作解决技术和商业问题。成员必须为商人或专业人士,如瓦特、“英国陶瓷之父”韦奇伍德。成员还创办工厂,参观者众多,连国王都慕名而来。当时英国地方科学社团的活动①预示着电气时代的到来 ②推动了近代自然科学兴起③有利于将技术转化为经济效益 ④有助于形成重视科技的社会氛围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4.(2021·浙江·高考真题)围绕《物种起源》的争论,以”达尔文的斗犬”著称的一位进化论者,1860年,在牛津大不列颠学会上与威尔伯福斯主教展开了一场著名的辩论。三年后,他通过比较解剖学的研究,分析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进一步确立了A.自然神论 B.人猿同祖论C.细胞学说 D.量子理论5.(2021·湖北·高考真题)[科研组织与技术进步] 材料一 19世纪晚期,西方科技发展出现新趋势: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直接结合,许多大型企业建立了科学技术实验室,如德国西门子等;科学研究走上集体攻关道路,1873年德国“国立物理研究所”、1876年美国爱迪生实验室即在此背景下创立;各国大量创办理工学院和技工院校;企业在科研中的地位日益提升。1901年,美国82%的专利颁发给个人,18%颁发给公司;1932年,公司所获专利数超过国家颁发专利总数的一半。——摘编自何顺果《世界史:以文明演进为线素》等材料二 二战以来,科学研究出现一种新模式——“大科学”。它将基础理论研究与尖端工程联系起来,以解决重大问题。“大科学”对资金、设备和跨学科要求更高,远超普通企业的承受能力,只能由大型企业或政府资助和组织。到1965年,美国国民收入的3%用于科学研发,科研资金的3/4来自政府。苏联也大致类似。二战以来,美苏在众多领域尤其是军用领域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大科学”日益成为大国竞争的重要舞台。——摘编自巴克勒《西方社会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概括19世纪晚期20世纪初科学研究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19世纪晚期以来科学研究主体的变化及其影响。6.(2021·浙江·高考真题)科学引领发展,技术助力生活,科技史亟需全人类省思。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到18世纪晚期,(英国)已经有了跃进的感觉。人力和畜力已经被机器和非动物的能源所代替或补充:煤、铁等产量大幅增加。促使这种变化的一个必要的杠杆,就是发明。……没有发明的话,就不可能在产量上实现那么巨大的增长。(但发明)很少直接受益于理论科学,而更多是得益于经验。此外,像1754年在英国成立的皇家工艺、制造业与商业奖励协会这样的团体,则把发明创造的精神纳入了有用的轨道。……发明家的社会背景很不相同,从水磨匠到牧师,应有尽有。摘引自[英]布里格斯《英国社会史》材料二 科学的突破,技术的创新,新发明的涌现,对于工业革命的形成至关重要,第二次工业革命实际上是在第二次科技革命的直接推动下兴起的。电磁学理论直接导致了电力工业的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电解定律、电磁场方程……的发现和创立,使得电磁学理论日臻完善。19世纪60年代以后发电机、电动机、汽轮机等等的相继发明和应用,无不建筑在此理论基础之上。-引自王斯德《世界通史》材料三 美国在日本投掷的原子弹使远距离战胜敌人的梦想变为现实。不久,苏联也研制出了核弹,开启了核竞赛的危险游戏。20世纪50年代,一方面人们只在所谓的“代表战”(冷战时期的词汇)中进行“低强度”的战斗,另一方面美苏都加强核武器研制。1952年,美国研制出了第一枚比1945年原子弹威力还强1000倍的氢弹。一年后,苏联也制造出氢弹。60年代开始研制的弹道导弹最具毁灭性。为此,美苏还上演了一起惊心动魄的事件。70年代,双方都对对方持有的近万枚弹道导弹十分忌惮,因此建立了直接联系的热线,防止灾难发生。-摘编自[西班牙]马尔瓦莱斯《从投石索到无人机:战争推动历史》(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指出人类结束对水力、畜力和风力依赖的标志,概括18世纪英国发明成果不断涌现的原因。(2)结合所学,指出材料二中发现“电磁感应现象”的科学家,列举意大利人马可尼在通信领域的成就。根据材料二,一句话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3)结合所学,写出材料三中“代表战”及“惊心动魄的事件”名称。关于科学对人类生活的利弊,众说纷纭,浪漫主义思潮的观点是什么?根据材料一二三与所学,从人类向“距离”挑战的角度论证此观点。【2020年】7.(2020·浙江·高考真题)有学者谓:“达尔文将物竞天择说应用到了物种的变异上,并且掌握了足够的证据说服了全球的科学家”。在与各种反对意见的论争中,达尔文学派逐渐形成。下列项中与之不相符的是( )。A.用大量事实论证了自然界中生物的物种是不断进化的B.首先提出生物是从低级向高级发展进化的观点C.赫胥黎论证人的构造“尤其和猿更接近”D.给上帝创造万物说以致命一击8.(2020·浙江·高考真题)英国女演员弗朗丝·金伯尔对幼年(1830年)搭乘的一种新式交通工具,曾有如下描述:“现在我们以它的最高速度一每小时30英里(48公里)一出发,它比鸟的飞翔速度还要快。你难以想象切开空气向前奔跑的感觉是怎样的——它的运动也十分平稳。”据此判断,这种新式交通工具是A.帆船 B.蒸汽机车 C.飞机 D.汽车 二、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2022年】1.(2022·浙江·高考真题)1896年,卢米埃尔的电影作品《火车到站》(见下图)上映。影片中一列来自马赛的火车缓缓进站,乘客们正在站台等候。放映总时长55秒。有趣的是,观众深怕被屏幕中的火车撞击,紧张地静坐在座位上。这一幕反映了( )A.电影时代已经到来 B.有声电影开始出现C.火车成为法国人必乘的交通工具 D.内燃机为动力的火车率先在欧洲大陆普及2.(2022·湖南·高考真题)大卫的《贺拉斯三兄弟的宣誓》是美术史上的杰作。这幅作品描绘的是古罗马贺拉斯三兄弟在征战前向父亲壮别宣誓的情景。该作品的风格属于( )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3.(2022·浙江·高考真题)反思资本主义扩张史,侵略与经营有如两翼,如影随形。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地理大发现作为一个整体、作为一场统一的运动……是西欧封建社会内部某种扩张性体制形成的产物。作为整体的西欧是如何通过向世界扩张获取利益的呢?……(一方面)是殖民主义者对非西方国家和地区的抢劫、掠夺、奴役、剥削;(一方面)区别于古代殖民行动……把自己(西欧)转变成工业(手工业)生产中心……在不平等的关系上把西欧与世界各地结合起来,从而把世界各地的产品转化为自己的物质财富。……16世纪和17世纪初是西欧国家通过殖民征服和海外贸易,使自己向世界生产中心转化的过程。——摘自王加丰《扩张体制与世界市场的开辟》材料二 “印度失掉了他的旧世界,而没有获得一个新世界”。这是马克思在1853年以印度为例,对殖民地历史命运所作的精辟分析。从19世纪中叶起,资本主义在全球进一步展开了扩张活动,世界文学领域出现了以批判现实主义风格为主的文学作品。英国作家狄更斯对这一时代有经典的描述:“那是最好的时代,那是最坏的时代。”——摘编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必修三等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基本完成了一体化进程,资本主义实现了人类历史空前未有的纵向和横向发展,不论是发展速度或规模。但在不断扩大和发展的同时,它面临着难以解救的矛盾。世界之形成为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它的真实内容是什么呢?它的真实内容便是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于世界其余地区、国家的统治。世界地区联系的加强,不外是西方列强对于世界上其余国家的政治、经济及文化的控制。资本主义势力伸向全世界,可以说是“无远弗届”。——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早期资本主义贪婪性的表现。在资本主义的扩张中,曾经“良好的锚地”戈雷岛却成了扩张者的跳板,并在历史岁月中见证了扩张者的诸般恶行,请结合所学予以概述。(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简析19世纪中叶,包括印度在内的殖民地在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的境遇。综合说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家是如何以笔为刃直面“最坏的时代”?(3)阅读材料三,结合所学,指出“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实现其“无远弗届”的手段及其所造成的结果。分析一路扩张的资本主义“横向发展”过程中“难以解救的矛盾”。【2021年】4.(2021·海南·高考真题)1966年的“新德国电影”描述了小人物的命运与抗争,社会中的冷漠、落后和家长制作风,飞黄腾达的丑恶等现象。这类电影的风格属于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现代主义5.(2021·江苏·高考真题)某名士国画造谐甚深,但对西方某画派不感兴趣,他在品鉴一位留法画家带回的该派画作后,题诗一首:“远看一朵花,近看似乌鸦。原来是风景,嗳呀我的妈。”据此推断,与该画派风格相同的作品是A.《拾穗者》 B.《日出·印象》 C.《格尔尼卡》 D.《自由引导人民》6.(2021·湖北·高考真题)1960 年,尼日利亚作家阿契贝发表小说《动荡》。小说主人公奥比在伦敦街头遇到可以用本部族语言交流的尼日利亚人时感到高兴,为与不同部族的尼日利亚人只能用宗主国语言英语交流而感到羞耻。作者通过该情节表达了对于A.民族文化认同的忧虑 B.殖民经济霸权的批判C.国家日渐开放的欣慰 D.大国政治对抗的不满7.(2021·北京·高考真题)1829—1841年间,俄国诗人莱蒙托夫创作了一系列关于1812年俄法战争和拿破仑的诗。诗中既赞颂俄国士兵“以身相许为祖国报效”,又将拿破仑描绘成传播自由的“盖世英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莱蒙托夫的诗蕴含着俄国民族主义情感 ②俄法战争成为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导火线③莱蒙托夫认同拿破仑传播的大革命精神 ④莱蒙托夫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文学著作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8.(2021·山东·高考真题)1952年,美国有1500万个家庭拥有电视机,到20世纪80年代初全国有电视机1.4亿台,收看电视成了人们获取新闻资讯、教育资源和娱乐的重要方式。美国家庭日均收看电视时间越来越长,由1951年的4.58小时升至1981年的6.73小时。这反映出A.电视满足了人们多元化的精神需求 B.电视成为凝聚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C.战争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D.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具有双重性9.(2021·浙江·高考真题)谈到电视的发明使用和影响:有学者认为,它导致了第二次重大信息革命,因为电视和出版物不同,它以动代替静,以具体代替抽象,以形象化代替概念化;它能把同一信息在同一时间传播到亿万人中去。该学者意在强调A.电视成为一种使用最普遍的传播工具B.世界各地不受阻隔地同时收看到同一电视节目C.电视的信息传播能力对人类生活产生重要影响D.作为互动媒体的电视彻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2020年】10.(2020·海南·高考真题)如图是有关古巴导弹危机的一幅漫画。该漫画A.受到了印象画派的影响 B.体现了现实主义的风格C.展现了古巴导弹危机的全貌 D.凸显了“魔幻现实主义”特色11.(2020·北京·高考真题)关于20世纪的文学艺术,表述正确的是A.卢米埃尔兄弟首次放映电影短片,标志电影艺术诞生 B.毕加索擅长抽象的绘画手法,是现代派艺术大师C.古典主义音乐大师贝多芬创作了《命运交响曲》 D.贝克特是享誉世界文坛的浪漫主义戏剧家12.(2020·江苏·高考真题)在西方绘画史上,有些画家“以表现罕见的或带有异邦情调的景象,或表现理想化的山水风光为主。在构图、用色、造型等方面均加以主观处理,并将浓厚的个人激情寓于风景的描绘之中,使人观后联想无限,回味无穷”。他们的创作风格应属于( )A.浪漫主义 B.现实主义 C.印象主义 D.现代主义13.(2020·浙江·高考真题)19世纪初期的文学艺术以一个时代缩影的形式展现了浪漫乐章与心灵激荡、理想与现实的碰撞。诗人有云:“让语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这种浪漫主义的文艺思潮那时普遍流行于( )。A.欧洲 B.亚洲 C.北美洲 D.拉丁美洲14.(2020·浙江·高考真题)他是“乐圣”,既集古典音乐之大成,又开浪漫派音乐之先河。他的作品,永远以一个主旋律为中心,表现了悲壮的时代精神。他每一-次的创作,都是对艺术巅峰的一次攀登,“用苦难赢取欢乐”浓缩了他的一生。下列项中,属于他创作的是①《春之信念》 ②《胡桃夹子》 ③《第五(命运)交响曲》 ④《第三(英雄)交响曲》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学生版)2012-2021年高考历史真题分专题训练,共21页。
这是一份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文件包含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解析版-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docx、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原卷版-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项汇编新高考专用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2页, 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专题14 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全国通用】2020-2022三年高考历史真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文件包含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解析版docx、专题14近代以来的世界科技与文学艺术原卷版docx等2份试卷配套教学资源,其中试卷共23页, 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