终身会员
搜索
    上传资料 赚现金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
    立即下载
    加入资料篮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01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02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03
    还剩11页未读, 继续阅读
    下载需要30学贝 1学贝=0.1元
    使用下载券免费下载
    加入资料篮
    立即下载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简答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

    化学部分·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

    1.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蔬菜榨汁 B.研磨咖啡 C.木炭燃烧 D.冰川融化

    【答案】C

    【解析】A、蔬菜榨汁是物质的形状改变,没有产生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研磨咖啡没有产生新物质,改变了物质的形状,是物理变化;

    C、木炭燃烧是木炭和氧气反应产生了新物质二氧化碳,是化学变化;

    D、冰川融化是状态改变了,没有新物质产生,是物理变化。

    故选C

    2.空气中能支持燃烧的气体是

    AO2 BN2 CHe DCO2

    【答案】A

    【解析】空气中含有氧气,且氧气能够支持燃烧,氧气具有助燃性,故选A

    3.物质的用途既与化学性质有关又与物理性质有关的是(  )

    A.食盐:融雪剂 B.金刚石:切割玻璃

    C.盐酸:除铁锈 D.二氧化碳:灭火

    【答案】D

    【解析】A、食盐做融雪剂,是食盐溶于水能降低水的凝固点,只与物理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B、金刚石:切割玻璃,硬度只与物理性质有关;故选项错误;

    C、盐酸:除铁锈是利用盐酸的酸性,属于化学性质;故选项错误;

    D、二氧化碳:灭火,既利用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的物理性质,又利用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的化学性质;故选项正确;

    故选:D

    4.下列物质可作复合肥的是

    ANH4Cl BCONH22(尿素) CKNO3 DCaH2PO42

    【答案】C

    【解析】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肥成为复合肥。

    ANH4Cl中只含有氮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A不符合题意;

    BCO(NH2)2中只含有氮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氮肥,B不符合题意;

    CKNO3中含有氮、钾两种营养元素,属于复合肥,C符合题意;

    DCa(H2PO4)2中只含有磷元素一种营养元素,属于磷肥,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关于胆矾的说法正确的是(    

    A.类别:纯净物 B.组成:5种元素

    C.式量:160 D.物理性质:白色粉末

    【答案】A

    【分析】胆矾的化学式为

    【解析】A、胆矾属于纯净物,A正确;

    B、胆矾是由铜元素、硫元素、氢元素、氧元素这四种元素组成的,B错误;

    C、胆矾的式量(相对原子质量)为C错误;

    D、胆矾是一种蓝色的晶体,D错误。

    故选A

    6四种溶液的pH如图所示,其中碱性最强的是(   

    AA BB CC DD

    【答案】D

    【分析】当溶液的pH等于7时,呈中性;当溶液的pH小于7时,呈酸性;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据此分析判断即可。

    【解析】当溶液的pH大于7时,呈碱性,且pH越大,碱性越强,DpH最大,碱性最强。故选D

    7.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是(  )

    A.非金属元素 B.金属元素 C.原子团 D.氧元素

    【答案】A

    【分析】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解析】A、盐是由金属离子(或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酸根中含有非金属元素,盐的组成中一定含有的是非金属元素,符合题意;

    B、盐中不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如硝酸铵,不符合题意;

    C、盐中不一定含有原子团,如氯化钠,不符合题意;

    D、盐中不一定含有氧元素,如氯化钠,不符合题意。故选A

    8.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SO2+2NaOH=Na2SO4+H2O BFe2O3+H2SO4=FeSO4+H2O

    C2H2O22H2O+O2 DKNO3+NaCl=KCl+NaNO3

    【答案】C

    【解析】A、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钠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B、氧化铁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不符合题意;

    C、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分解为水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符合题意;

    D、硝酸钾和氯化钠相互交换成分不能形成沉淀、气体和水,不能反应,不符合题意。

    故选C

    9.有关电解水的实验说法错误的是(    

    A.与水电解器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了氧气

    B.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1:8

    C.通过该实验能证明水的元素组成

    D.该实验过程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

    【答案】B

    【解析】A、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是氧气,与水电解器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上产生了氧气,此选项正确;

    B、电解水时,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少,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的气体体积多,且两者的体积之比大约是1:2,则产生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此选项错误;

    C、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和氧气分别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此选项正确;

    D、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分裂成了氢原子和氧原子,然后氢原子、氧原子分别重新组合形成氢分子、氧分子,该实验过程说明水分子是可分的,此选项正确。

    故选B

    【点睛】电解水的过程中,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大约是2:1,质量比是1:8,。因为氢气不溶于水,氧气微溶于水,所以正极产生的氧气有很少的一小部分溶解到水中,所以二者的体积比大约为2:1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一定有单质 B.分解反应的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

    C.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一定属于置换反应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

    【答案】B

    【解析】A、化合反应的反应物中不一定有单质,如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反应物氧化钙与水都属于化合物,选项错误;

    B、分解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多种新物质的反应,所以反应物一定是化合物,选项正确;

    C、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不一定属于置换反应,如过氧化氢反应生成水和氧气,也是生成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但该反应是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新物质的反应,符合分解反应的特点,属于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D、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属于复分解反应,如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该反应也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但该反应不是两种化合物交换成分完成的,并不符合复分解反应的特点,不属于复分解反应,选项错误;

    故选B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质的量就是6.02×1023个微粒的集合体,单位是mol

    B1g臭氧和1g氧气物质的量相同

    C.物质的量是联系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桥梁

    D1mol任何物质约含的原子数均为6.02×1023

    【答案】C

    【解析】A、物质的量是一个物理量,它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合体,表示物质所含微粒数与阿伏伽德罗常数之比,单位是mol,故选项错误;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g/mol,氧气的摩尔质量是32g/mol,因此1g氢气和1g氧气的物质的量不相等,故选项错误;

    C、物质的量是表示微观粒子集体的物理量,单位是摩尔,物质的量把微观粒子和宏观物质联系起来,故选项正确;

    D、物质并不都是由原子构成的,还可能由分子构成、离子构成,故选项错误。故选C

    12.逻辑推理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思维方法,以下推理合理的是(  )

    A.因为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

    B.因为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生成盐和水一定是中和反应

    C.因为金属能和酸反应产生氢气,所以能和酸产生气体的一定是金属

    D.酸性氧化物是非金属氧化物,所以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

    【答案】A

    【解析】A、因为酸性的溶液能使石蕊变红,所以酸溶液一定能使石蕊变红,符合题意;

    B、生成盐和水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例如氧化铜和盐酸反应能生成盐氯化铜和水,不属于中和反应,不符合题意;

    C、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不一定是金属,例如碳酸盐与稀盐酸反应能生成二氧化碳,不符合题意;

    D、非金属氧化物不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如水、一氧化碳都不是酸性氧化物,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在100g含碳酸钙90%的石灰石中,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杂质不参加反应)。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参加反应的碳酸钙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1

    B.盐酸过量越多,生成的二氧化碳也越多

    C.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0.1mol

    D.生成的氯化钙中,钙元素的质量为36g

    【答案】D

    【解析】A.

    由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碳酸钙与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比为100:44,错误;

    B. 当碳酸钙反应完成时,再加盐酸,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不再变化,错误;

    C. 参加反应的碳酸钙的物质的量为 0.1mol,错误;

    D. 反应前后元素种类质量不变,生成的氯化钙中钙元素等于石灰石中钙元素质量,正确。

    故选D

    14.某混合溶液含有一定量的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钡,为逐一分离其中的金属元素,所加试剂均过量,且理论上氢氧化钠的消耗量最少。所加试剂1-3顺序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氯化钠、硫酸钠 B.氯化钠、氢氧化钠、硫酸钠

    C.氯化钠、稀硫酸、氢氧化钠 D.硫酸钠、氯化钠、氢氧化钠

    【答案】B

    【解析】A、先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会和硝酸铜反应生成蓝色沉淀和硝酸钠,但同时也会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氢氧化银后迅速分解成氧化银,无法将金属元素逐一分离,故A错误;

    B、先加入氯化钠,氯化钠只和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和硝酸钠,不与其他物质反应,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银元素,再加入氢氧化钠,氢氧化钠只和硝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铜元素,再加入硫酸钠,硫酸钠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将沉淀过滤出来即可分离出钡元素,所加试剂顺序正确,故B正确;

    C、第二个所加试剂为稀硫酸的话,又因试剂均过量,那么在第三种加入氢氧化钠试剂时氢氧化钠要和过量的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钠的消耗量就比B选项中的多了,故C错误。

    D、硫酸银是微溶物,溶液中多了也会沉淀下来,所以第一步试剂加入硫酸钠的话,无法将硫酸钡和硫酸银给逐一分离,故D错误。

    故选B

    15.稀硫酸与物质X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则X可能是

    A.铁 B.氧化铁 C.氯化铁 D.氢氧化铁

    【答案】BD

    【解析】A、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氢气,不符题意,故A错误;

    B、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符合题意,故B正确;

    C、氯化铁和稀硫酸不发生反应,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

    D、氢氧化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符合题意,故D正确;

    故选BD

    16.科学上,常用数学方法来表示某些量的关系。下列图像中能用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相应的量是

    A.物质的量 B.溶质质量

    C.元素质量 D.溶剂质量

    【答案】BC

    【分析】阴影部分的面积表示的是横坐标物理量和纵坐标物理量的乘积。

    【解析】A、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质量,纵坐标表示摩尔质量,阴影部分面积等于质量和摩尔质量的乘积,由n=可知,物质的量等于质量和摩尔质量的比值,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溶质质量分数,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溶液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的乘积,即表示溶质质量,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化合物质量,纵坐标表示元素百分含量,阴影部分面积等于化合物质量和元素百分含量的乘积,表示该元素的质量,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横坐标表示溶液质量,纵坐标表示溶解度,阴影部分面积等于溶液质量和溶解度的乘积,不能表示溶剂质量,不符合题意。故选BC

    17.实验目的通过对应实验操作能达成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检测正常雨水的pH是否等于5.6

    用广泛pH试纸测定

    B

    除去H2SO4溶液中的HCl

    加入适量的AgNO3

    C

    鉴别MnO2粉末和木炭粉

    分别加入双氧水

    D

    检验电解水的产物

    用燃着的木条

    AA BB CC DD

    【答案】CD

    【解析】A.由于标准比色卡上的数字只有整数,则用广泛pH试纸测得正常雨水的pH不可能精确到5.6,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盐酸能与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和硝酸,会引入新杂质硝酸,该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加入过氧化氢溶液,产生气泡的是二氧化锰,另一种是木炭粉,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具有可燃性,用燃着的木条会点燃氢气,氧气具有助燃性,会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该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CD

     

    二、简答题

    18.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______的燃烧会导致CO2排放过多,引起温室效应。

    (2)自来水生产常加入液氯,起到______的作用。

    (3)体育课运动后肌肉酸痛因为产生了乳酸C3H6O3,乳酸由__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______90g乳酸中约含氧原子______个(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4)北京冬奥会利用催化剂和光照条件使水分解制得氢气,部分微观图如下:

    反应I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反应II属于_____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

    【答案】(1)天然气

    (2)杀菌消毒

    (3)     3     61     1.806×1024

    (4)          分解

     

    【解析】1)化石燃料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燃烧会导致CO2排放过多,引起温室效应。

    2)氯气具有消毒杀菌的作用,自来水生产常加入液氯,起到杀灭水中的病菌,从而保证自来水的清洁。

    3)乳酸的分子式为C3H6O3,乳酸由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其中碳、氢元素质量比为(3×12):(6×1)=6:1;乳酸的相对分子质量为(3×12)+(6×1)+(3×16) = 90;则乳酸的摩尔质量为90g /mol,由此可知90g乳酸的物质的量为1mol,氧原子的物质量的量为3mol,则氧原子的个数约为种3×6.02×1023=1.806×1024

    4)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反应为水分解为氢气和过氧化氢,化学方程式为;反应过氧化氢分解为水和氧气,反应物只有一种,生成物有两种,属于分解反应。

    19.根据题意回答。

    实验室选用装置 A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 B C 作为发生装置,装置 C 和装置 B  相比其优点是___________,若用 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应从___________(m  n)端通入。

    下图所示实验G中铁丝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___

    启普发生器中,加入液体的量不能太少的理由是___________

    0.1  摩尔碳酸钙的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计算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___________(根据化学方程式列式计算)

    【答案】     2KClO32KCl+3O2     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     m     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无法固液接触,产生气体     解:设含0.1摩尔碳酸钙的大理石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

    x=0.1mol

    二氧化碳的质量为:0.1mol×44g/mol=4.4g

    【解析】实验室选用装置 A 制取氧气,试管口没有棉花团,则是用氯酸钾制取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ClO32KCl+3O2

    实验室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可选用BC作为发生装置,关闭装置C中的活塞,二氧化碳气体不能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大,稀盐酸被压进长颈漏斗中与大理石脱离,反应停止,打开活塞,二氧化碳气体排出,试管内压强变小,稀盐酸进入试管内与大理石接触,反应发生,所以装置C和装置 B相比其优点是可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若用D 装置收集二氧化碳,由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的密度大,进入以后占据下方空间,空气则被赶到上方空间而易从应从n 端排出,所以二氧化碳气体应该从m端通入。

    可燃物燃烧需要具备两个条件:与氧气接触、温度达到着火点。实验G中铁丝不燃烧的原因是温度没有达到着火点。

    启普发生器中,加入液体的量不能太少的理由是无法固液接触,产生气体。

    详见答案。

    20.图1NaClKNO3的溶解度曲线。

    120℃时,KNO3的溶解度是_______

    250℃时,将50gKNO3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得到的是KNO3_______(填饱和不饱和)溶液,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_______(保留到0.1%

    3)除去NaCl溶液中混有少量的KNO3,提纯NaCl的方法是_______

    420℃时,某同学进行了图2实验,得到相应溶液①~④,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①②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B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③④降温至20℃,均有晶体析出且m(KNO3)m(NaCl)

    D③④降温至20℃,溶质的质量

    【答案】     31.6g/100g     饱和     46.1%     蒸发结晶     AC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KNO3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故填:31.6g/100g水。

    250℃时,KNO3的溶解度是85.5g/100g水,即50℃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85.5gKNO3,则50g水中最多能溶解42.75g,加入50g硝酸钾后能形成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100%≈46.1%,故填:饱和;46.1%

    3)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所以利用蒸发结晶方法进行分离得到NaCl,故填:蒸发结晶。

    4A、由图中可知20℃①②中加入的20g溶质都完全溶解了,且两个烧杯中的溶剂都是100g,因此溶质质量分数相等,故A正确;

    B50℃NaCl的溶解度是37g/100g水,所以加入的40gNaCl并没有全部溶解,50℃KNO3的溶解度是85.5g/100g水,所以加入的40g KNO3全部溶解,而两个烧杯中的溶剂质量相同,所以③④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故B错误;

    C、降温至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100g水,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100g水,故会析出4g会析出8.4g,即m(KNO3)m(NaCl),故C正确;

    D、将③④降温至20℃时,中的溶质质量变为36g中的溶质质量变为31.6g,即溶质的质量,故D错误。

    故选AC

    【点睛】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21.如图三个实验均可验证无现象的化学反应发生了。

    【实验一】当观察到______现象时,证明化学反应发生,化学方程式是______

    【实验二】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NaOH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______

    AFeCl3

    B

    CNa2CO3

    D

    【实验三】用气压传感器测得曲线12,要证明CO2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左瓶中应加入______;曲线1变化平缓的原因是______

    【反思】上述实验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证明______,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答案】     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A     20mL     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和水反应的较少     反应物已转化为其他物质

    【解析】【实验一】氢氧化钙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盐酸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氯化钙显中性,稀盐酸显酸性,均不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当观察到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现象时,证明化学反应发生,化学方程式是:

    故填:溶液由红色变为无色;

    【实验二】加入X可验证稀硫酸与NaOH能发生反应,符合此条件的X是氯化铁,是因为加入氯化铁溶液后,不产生红褐色沉淀,说明氢氧化钠消失,即氢氧化钠和稀硫酸发生了反应;不能用氢氧化铜、碳酸钠、硝酸钡,是因为过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铜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硫酸钠、水和二氧化碳,硫酸和硫酸钠都能和硝酸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硫酸钡。

    故填:A

    【实验三】用气压传感器测得曲线12,要证明CO2NaOH一定发生了反应,左瓶中应加入20mL水,便于对比;

    曲线1变化平缓的原因是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和水反应的较少。

    故填:20mL水;二氧化碳能够溶于水,和水反应的较少。

    【反思】上述实验的设计思想是通过证明反应物已转化为其他物质,来判断化学反应的发生。

    故填:反应物已转化为其他物质。

     


     

    相关试卷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4页。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化学(全解全析),共20页。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共13页。

    免费资料下载额度不足,请先充值

    每充值一元即可获得5份免费资料下载额度

    今日免费资料下载份数已用完,请明天再来。

    充值学贝或者加入云校通,全网资料任意下。

    提示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 10 份资料 (今日还可下载 0 份),请取消部分资料后重试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为试用账号,试用账号每位老师每日最多可下载10份资料,您的当日额度已用完,请明天再来,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您所在的“深圳市第一中学”云校通余额已不足,请提醒校管理员续费或选择从个人账户扣费下载。

    重新选择
    明天再来
    个人账户下载
    下载确认
    您当前为教习网VIP用户,下载已享8.5折优惠
    您当前为云校通用户,下载免费
    下载需要:
    本次下载:免费
    账户余额:0 学贝
    首次下载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立即下载
    即将下载:资料
    资料售价:学贝 账户剩余:学贝
    选择教习网的4大理由
    • 更专业
      地区版本全覆盖, 同步最新教材, 公开课⾸选;1200+名校合作, 5600+⼀线名师供稿
    • 更丰富
      涵盖课件/教案/试卷/素材等各种教学资源;900万+优选资源 ⽇更新5000+
    • 更便捷
      课件/教案/试卷配套, 打包下载;手机/电脑随时随地浏览;⽆⽔印, 下载即可⽤
    • 真低价
      超⾼性价⽐, 让优质资源普惠更多师⽣
    VIP权益介绍
    • 充值学贝下载 本单免费 90%的用户选择
    • 扫码直接下载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充值到账1学贝=0.1元
      0学贝
      本次充值学贝
      0学贝
      VIP充值赠送
      0学贝
      下载消耗
      0学贝
      资料原价
      100学贝
      VIP下载优惠
      0学贝
      0学贝
      下载后剩余学贝永久有效
      0学贝
      • 微信
      • 支付宝
      支付:¥
      元开通VIP,立享充值加送10%学贝及全站85折下载
      您当前为VIP用户,已享全站下载85折优惠,充值学贝可获10%赠送
      扫码支付0直接下载
      • 微信
      • 支付宝
      微信扫码支付
      充值学贝下载,立省60% 充值学贝下载,本次下载免费
        下载成功

        Ctrl + Shift + J 查看文件保存位置

        若下载不成功,可重新下载,或查看 资料下载帮助

        本资源来自成套资源

        更多精品资料

        正在打包资料,请稍候…

        预计需要约10秒钟,请勿关闭页面

        服务器繁忙,打包失败

        请联系右侧的在线客服解决

        单次下载文件已超2GB,请分批下载

        请单份下载或分批下载

        支付后60天内可免费重复下载

        我知道了
        正在提交订单

        欢迎来到教习网

        • 900万优选资源,让备课更轻松
        • 600万优选试题,支持自由组卷
        • 高质量可编辑,日均更新2000+
        • 百万教师选择,专业更值得信赖
        微信扫码注册
        qrcode
        二维码已过期
        刷新

        微信扫码,快速注册

        手机号注册
        手机号码

        手机号格式错误

        手机验证码 获取验证码

        手机验证码已经成功发送,5分钟内有效

        设置密码

        6-20个字符,数字、字母或符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教习网「注册协议」「隐私条款」
        QQ注册
        手机号注册
        微信注册

        注册成功

        下载确认

        下载需要:0 张下载券

        账户可用:0 张下载券

        立即下载
        使用学贝下载
        账户可用下载券不足,请取消部分资料或者使用学贝继续下载 学贝支付

        如何免费获得下载券?

        加入教习网教师福利群,群内会不定期免费赠送下载券及各种教学资源, 立即入群

        即将下载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上海卷)-化学(全解全析)
        该资料来自成套资源,打包下载更省心 该专辑正在参与特惠活动,低至4折起
        [共10份]
        浏览全套
          立即下载(共1份)
          返回
          顶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