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第1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56823/0/0.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第2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56823/0/1.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第3页](http://img-preview.51jiaoxi.com/2/7/14256823/0/2.jpg?x-oss-process=image/resize,w_794,m_lfit,g_center/sharpen,100)
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填,应用与推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123456789101112131415D DCCDABABBCDBDAAD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1.【答案】D【详解】A、木已成舟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A不正确;B、滴水成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正确;C、花香四溢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正确;D、百炼成钢过程中,涉及碳的燃烧,有生成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D。2.【答案】D【详解】A、二氧化硫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二氧化硫是空气主要污染物,不符合题意;B、污染空气的成分有: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可吸入颗粒物是空气主要污染物,不符合题意;C、二氧化氮在空气中易形成酸雨,二氧化氮是空气主要污染物,不符合题意;D、二氧化碳是空气中的成分,不是污染物,符合题意。故选:D。3.【答案】C【详解】A、绝对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引燃另一只酒精灯,否则会引起失火,选项错误;B、向试管内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要在试管口正上方正立,不要伸到试管内,更不能触壁,选项错误;C、量取液体时视线要与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选项正确;D、给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超过试管的三分之一,用酒精灯外焰加热,如图已通过多会溅出伤人,选项错误;答案为:C。4.【答案】C【详解】由于烟分子在不断运动,在空气中进行扩散,所以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也会充满烟味,不吸烟的人能闻到烟味,故选C。5.【答案】D【详解】A、蒸馏可以得到纯水,可以将海水淡化,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吸附作用,净水时活性炭起吸附作用,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硬水中含有可溶性的钙离子和镁离子,过滤不能除去钙离子和镁离子,因此通过过滤不能把硬水转化成软水,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电解水不是净化水的方法,故D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A【详解】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原子构成,但是原子的排列方式不同,故物理性质差异很大。故选A。7.【答案】B【详解】A、乙醇可以通过粮食发酵的方法获取,所以乙醇属于可再生能源,选项说法正确;B、化学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一种装置,选项说法错误;C、可燃冰储量大,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不污染空气,将成为未来的新能源,选项说法正确;D、促进燃烧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所以将煤球制成“蜂窝煤”是为了增大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其燃烧更充分,选项说法正确。故选:B。8.【答案】A 【详解】A、合金的硬度一般大于纯金属,黄铜属于合金,它的硬度比铜大,B错。B、不锈钢的抗腐蚀性强,可用来制作炊具、医疗器械,A正确。C、铁的导热性好,可以制成锅,C正确。D、铝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膜,可阻止铝进一步被氧化,D正确。故选:A。【点睛】合金的特点:强度、硬度、耐腐蚀性更高,熔点较低,颜色更加的丰富多彩。9.【答案】B【详解】汽水是将二氧化碳气体加压之后制成的,打开汽水瓶盖,压强变小,二氧化碳的溶解度减小,故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说明了气体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减小而减小,随压强的增大而增大。故选B。10.【答案】B【详解】A、西瓜汁的pH小于7,呈酸性,故A错误;B、某个品牌洗发水的pH大于7,呈碱性,其pH是最大的,因此碱性最强,故B正确;C、个旧湖水样的pH在6.5-7.5,呈中性,故C错误;D、鸡蛋清的pH大于7,显碱性,但是其pH小于洗发水的pH,碱性不是最强,故D错。故选B。11.【答案】C【详解】A、氢氧化铜和硫酸能够反应,但反应生成硫酸铜蓝色溶液,不符合题意;B、硫酸钠和硝酸钡能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溶液会变浑浊,不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硝酸反应生成水、二氧化碳和硝酸钠,能够得到无色透明溶液,符合题意;D、硝酸银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溶液会变浑浊,不符合题意;故选C。12.【答案】D【详解】A、棉花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B、钛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C、纤维素属于天然材料,故选项错误;D、涤纶属于合成纤维的一种,属于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故选D。二、不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答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得2分,有选错的不得分)13.【答案】BD【详解】A、宏观上可以表示过氧化氢这种物质,选项A不符合题意;B、微观上可以表示1个过氧化氢分子由2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选项B符合题意;C、宏观上也可以表示过氧化氢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选项C不符合题意;D、表示过氧化氢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不是由氢气与氧气组成,选项D符合题意。故选:BD。14.【答案】A【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性质。【详解】A、盐水是氯化钠的水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故A符合题意;B、洗洁精去油污,利用了乳化作用,故B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不能继续溶解氯化钠,故C不符合题意;D、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和搅拌没有关系,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睛】本题难度不大,结合溶液的概念进行判断。15.【答案】AD【分析】本题考查除杂。【详解】A、稀硫酸和碳酸钾可以反应,除去保留的物质因此不符合除杂要求,故B符合题意;B、铜和铁的混合物,加入氯化铜溶液,铁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生成氯化亚铁和铜,再通过过滤除去氯化亚铁,铜表面的溶质用蒸馏水洗涤,再干燥水分就可以得到铜,故A不符合题意;C、氯化钠中有泥沙,加水溶解过滤可以使泥沙和氯化钠分离,最后再通过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故C不符合题意;D、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可以反应,因此不符合除杂要求,故D符合题意;故选AD。三、填空填(本大题共4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22分)16.【答案】 N、H 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氮气和氢气;能够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铵 ceg【详解】(1) 因为氨气在高温条件下分解生成氮气和氢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氮气是由氮元素组成,化学变化中元素的种类不变,可知氨气是由N、H元素组成的;(2)化学性质是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由题干中⑤⑥信息可知,氨气的化学性质有在高温下可分解为氮气和氢气;能够与氯化氢生成氯化铵。(3)变化③是氨气降温至-33.5°℃可变为液态,不发生变化的是氨分子的质量、氨分子的化学性质、氨分子的构成,故选ceg。17.【答案】(1) (2)【解析】(1)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物生成氯化钾和氧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18.【答案】(1)石油 (2)减缓温室效应(合理即可) (3) 有害【解析】本题考查化石燃料的组成、甲烷的燃烧及环境保护措施。(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石油、天然气;(2)该研发流程是将二氧化碳最终转化为汽油,二氧化碳能导致温室效应,故该研发能缓解温室效应。(3)废旧电池中含有汞、镉等重金属,属于有害垃圾。19.【答案】 甲状腺肿大 7【解析】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会患甲状腺肿大;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x+2+18+18=53,x=7。四、应用与推理(本大题共2小题,化学方程式每个3分,其余每空2分,共13分)20.【答案】(1)K2CO3 (2)KNO3 (3)NH4Cl、NH4NO3(4) 向溶液E中加入硝酸银,如果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样品中含有NH4Cl,可能含有NH4NO3;如果没有白色沉淀,则样品中含有NH4NO3,不含有NH4Cl.【详解】实验步骤②中溶液A与酸反应生成气体,只可能是酸与碳酸根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杂质中一定存在K2CO3;实验步骤④加入了硝酸钡溶液,说明溶液E中阴离子一定有硝酸根离子,样品中的阳离子为钾离子,故溶液E中存在溶质为KNO3;实验步骤①中样品与碱反应生成了气体,说明样品杂质中含有NH4Cl和NH4NO3,但不确定是含有其中一种,还是两者皆有;为确定杂质NH4Cl和NH4NO3,可以加入硝酸银溶液检验NH4Cl,若有白色沉淀生成,则混有NH4Cl,可能混有NH4NO3;若没有白色沉淀生成,则不混有NH4Cl,混有NH4NO3。21.【答案】CaCO3 【分析】物质E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为碳酸钙,D能够和碳酸钙相互转化,则D可能为二氧化碳或氧化钙,C为黑色固体且能生成D,因此D为二氧化碳,则C为碳,F能和二氧化碳反应且能生成碳酸钙则F为氢氧化钙,B为氧化物且能和二氧化碳相互转化,并且C反应生成B则B为一氧化碳,A属于单质因此A为一种金属单质可以是铁。【详解】(1)物质E为碳酸钙,其化学式为CaCO3。(2)D→B的反应为二氧化碳和碳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五、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空2分,共20分)22.【答案】 ABDEG B 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4.5【详解】(1)实验室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反应物是固体,反应条件是加热,排水法收集的氧气纯净,所以应从图甲中选用的仪器装置是ABDEG。(2)氧气不易溶于水,密度比水小,所以为达到实验目的,各装置的正确连接顺序是:a→c→b→d;故填:B。(3)玻璃是热的不良导体,受热不均会发生炸裂,所以集气瓶内要预先装少量水或铺一层细砂的目的是: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故填:防止溅落的熔化物炸裂瓶底。(4)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18.2g+4.8g−18.5g=4.5g。23.【答案】 (1)复分解;(2)Na2SO4和NaOH;也有可能是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被稀释,导致pH值增大;(3)【实验验证】有蓝色沉淀产生;【质疑反思】若①号试管中稀硫酸过量,则①②号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后优先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被消耗,所以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4)立即产生白色沉淀。【详解】(1) NaOH、Na2CO3、 金属Al分别属于碱、盐.金属,根据酸的通性可知,另外-一种不同类别物质应为氧化物。实验时观察到稀硫酸与固体A反应有黄色溶液生成,则固体A为氧化铁,氧化铁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该反应是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新的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
(2)由图像可以看出,随着滴加B溶液,溶液的pH由小于7逐渐增大至大于7,因此该实验是将氢氧化钠溶液滴入稀硫酸中;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X点溶液pH大于7, X点对应的溶液中的溶质为Na2SO4,和NaOH。小明同学指出实验中只要测得烧杯中溶液的pH大于3就可以说明稀硫酸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小白同学不同意该观点,理由是也有可能是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被稀释,导致pH值增大;
(3)实验验证:
若猜想三成立,由溶液存在氢氧化钠,氢氧化钠与硫酸铜反应生成氢氧化铜的蓝色沉淀和硫酸钠。用试管另取少量②号试管中的无色溶液,加入适量硫酸铜溶液若产生蓝色沉淀,则猜想三成立;
质疑反思:
小红同学认为猜想三不能成立,因为①②号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后烧杯中没有红褐色沉淀生成。小明同学则认为猜想三可以成立,理由是若①号试管中稀硫酸过量,则①②号试管中的溶液混合后优先发生中和反应,氢氧化钠溶液被消耗,所以没有红褐色沉淀产生;
(4)该化学兴趣小组做了最后一个实验: 小明往NaOH和BaCl2的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硫酸,硫酸与氯化钡反应生成不溶于酸的硫酸钡沉淀。可看到是实验现象为立即产生白色沉淀。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化学(全解全析),共20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1(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共8页。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徐州卷)-化学(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