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重庆卷)-化学(全解全版)
展开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重庆卷】
化学·全解全析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C | B | B | C | A | A | B | C | A | D | D | C | C | B | B | B |
1.【答案】C
【解析】A.化石燃料是有限的,而且是不可再生的,积极开发新能源,可应对能源危机,减轻环境污染,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故A正确;
B.人们应用化学原理,推广新工艺,如研究高效率、低能耗的污水处理技术,对污水进行综合治理等,可以更好地治理和防止环境污染,故B正确;
C.大量开采金属矿物,会产生地质灾害,造成环境污染,资源匮乏,不利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故C错误;
D.化学药品与人类健康息息相关,利用化学合成药物,抑制细菌和病毒,可保障人体健康,故D正确。
故选:C。
2.【答案】B
【解析】钢材是铁的合金,合金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经一定方法所合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金属材料包括合金和纯金属,因此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
3.【答案】B
【解析】A.木雕雕刻,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B.炭火烧烤,有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C.现场素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D.手机贴膜,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
答案:B。
4.【答案】C
【解析】A.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使空气流通,火势加剧,故A错误;
B.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迅速开灯检查,可能会引燃液化气,发生爆炸,故B错误;
C.电器着火,立即切断电源,故C正确;
D.生活中常用水来灭火,其原理是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至着火点以下,故D错误。
故选C。
5. 【答案】A
【解析】空气中各成分是: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稀有气体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94%、二氧化碳大约占空气体积的0.03%、水蒸气和其它气体和杂质大约占0.03%;稀有气体包含:氦气、氖气、氩气等;
故选A。
6. 【答案】A
【解析】A.活性炭结构疏松多孔,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符合题意;
B.石墨质软,容易留下痕迹,故可用于生产铅笔芯,不符合题意;
C.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可用来炼铁,不符合题意;
D.碳酸钙含钙元素,且能与胃液中的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故可作补钙剂,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 【答案】B
【解析】A.熟石灰是氢氧化钙,呈碱性,可以改良酸性土壤,A有关联,不符合题意;
B.炼铁时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将铁矿石中铁的氧化物反应成铁,B没有关联,符合题意;
C.洗洁精除掉餐具上的油污,利用了洗洁精对油污的乳化作用,C有关联,不符合题意;
D.塑料在自然环境中难降解,会造成“白色污染”,D有关联,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 【答案】C
【解析】茶树适合在弱酸性土壤中生长,pH应小于7,并且接近7。
A.pH=8的盐碱地,土壤显碱性,不适宜种茶,错误;
B.pH=7的沙地,土壤显中性,不适宜种茶,错误;
C.pH=6的山坡,土壤显弱酸性,适宜种茶,正确;
D.pH=4的沼泽,土壤显酸性,不适宜种茶,错误。
故选C。
9.【答案】A
【解析】A.根据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黄曲霉素B1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说法正确;
B.根据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每个黄曲霉素B1分子由35个原子构成,故说法错误;
C.黄曲霉素B1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2×17+1×12+16×6=312,相对分子质量是一个比值,单位为“1”,省略不写,不符合题意;
D.根据黄曲霉素B1的化学式为C17H12O6,黄曲霉素B1中碳元素、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之比是 ,根据计算质量比结果可知黄曲霉素B1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故说法错误;故选A。
10. 【答案】D
【解析】A.稀释浓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水里,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操作不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不能把试管底部放在桌面上再使劲塞进塞子,以免压破试管,操作错误,不符合题意;
C.盐酸和碳酸钠反应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有气体生成的反应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时应在密闭容器中进行,故C错误。
D.胶头滴管加液时,既不能伸入容器,更不能接触容器,应垂直悬空于容器上方处,图中所示操作正确;
故选D。
11. 【答案】D
【解析】A.向石灰石中加入盐酸,过滤,得到二氧化硅,说明二氧化硅不溶于水和稀盐酸,不符合题意;
B.“酸溶”过程中,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碳酸钙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符合“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符合题意;
C.操作2分离得到的NH4Cl含氮元素,可作氮肥,不符合题意;
D.操作1和操作2均实现了固液分离,是过滤,过滤所需的玻璃仪器是烧杯、漏斗、玻璃棒,符合题意。
故选D。
12. 【答案】C
【解析】A.石灰石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氧化钙俗称生石灰,不符合题意;
B.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故可作干燥剂,但是不能吸收氧气,不能有效避免食品氧化变质,不符合题意;
C.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微溶于水,符合题意;
D.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故长期暴露于空气中,会将其转化为碳酸钙,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 【答案】C
【解析】A.由图可知,反应前后原子种类不变,但分子种类改变,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由图可知,反应物为C2H3Cl和O2,生成物为H2O、CO2和HCl,而氧化物是指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为氧元素,则属于氧化物的有二氧化碳和水,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盐酸具有腐蚀性,能腐蚀大多建筑材料,该选项说法正确。
D.结合前面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C。
14. 【答案】B
【解析】A.取样,氯化铵和氯化钾加入熟石灰,氯化铵和熟石灰研磨会有刺激性气味,而氯化钾和熟石灰则无明显现象,可以鉴别,正确。
B.氯化钙能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但由于加入的碳酸钠是过量,则最终碳酸钠有剩余是新杂质,不符合除杂要求,选项错误;
C.点燃蜡烛,将潮湿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部有水雾出现,说明蜡烛中含有氢元素,此选项正确;
D. 酚酞试液遇碱性溶液变红,遇中性溶液、酸性溶液不变色。滴有酚酞试液的氢氯化钠溶液为红色,滴入稀盐酸,红色逐渐变浅,最后变为无色,说明溶液不再是碱性,证明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了反应,此选项正确。
故选B。
15. 【答案】B
【解析】A.由图可知,甲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故甲的核外电子数为2,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乙原子、丙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但是最外层电子数不同,故乙原子和丙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不同,在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故乙、丙质子数不同,不属于同种元素,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乙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乙、丁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故化学性质相似,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丙原子由两个电子层,最外层是6,原子序数为8,即氧原子,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氧离子;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是1个电子,故是钠原子,易失去一个电子形成钠离子;氧离子与钠离子结合构成Na2O,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6. 【答案】B
【解析】A.向H2SO4和CuSO4的混合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过量,先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开始时不会生成沉淀,硫酸消耗完再与硫酸铜反应会生成氢氧化铜沉淀,故沉淀的质量先是零,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后,再不断上升,最后形成一条水平直线;故选项图像错误;
B.通电分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之比为2:1,故选项图像正确;
C.盐酸呈酸性,加水后酸性减弱,pH逐渐增大,但不会超过7,故选项图像错误;
D.生石灰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溶液中溶剂质量减少,有氢氧化钙析出,则溶液质量减少,最终为0,故选项图像错误;
故选:B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个小题,共21分)
17. 【答案】(1) CuSO4 (2) 食醋 (3) C2H6O/C2H5OH 分子在不断运动
【解析】(1)硫酸铜的化学式为CuSO4
(2)在郊外野炊时,若不小心被黄蜂(黄蜂毒液呈碱性)蜇刺,可以涂抹厨房中呈酸性的食醋,酸碱中和,减轻痛苦;
(3)酒精的化学式为:C2H5OH;
医用酒精在打开封盖以后,能迅速闻到一股酒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引起气味的分子四处扩散;
18.【答案】(1)常用灼烧,闻气味 (2)Fe (3)氮肥
【解析】解:(1)蚕丝属于天然纤维。常用灼烧,闻气味的方法区分蚕丝和纯棉两种布料,产生烧焦羽毛气味的是蚕丝,产生烧纸气味的是纯棉;故答案为:天然;灼烧,闻气味;
(2)人体缺铁易患贫血,桑叶茶中富含CA.Fe、K等元素,其中能预防贫血的是Fe;故答案为:Fe;
(3)塘泥用作肥料,促进桑叶生长茂盛、叶色浓绿,相当氮肥的作用;故答案为:氮肥;
19. 【答案】(1)石油 排净管道内的空气,防止爆炸的发生 减小
(2) 2H2O2H2↑ + O2↑ CO2+3H2CH3OH+H2O
【解析】(1)①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石油;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是可燃性气体,当甲烷中混有氧气或空气时,点燃有可能会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氮气,其目的是排净管道内的空气,防止爆炸的发生。
②由图1知,2020年~2040年煤炭所占比例变化的趋势是减小。
(2)①如图实现了能量之间的相互转化,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2H2O2H2↑ + O2↑,②H2与CO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甲醇和H2O,该化学反应的方程式为CO2+3H2CH3OH+H2O。
20. 【答案】(1)降低
(2)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Ba(OH)2
(3) d
【解析】(1)银朱是硫黄与汞加热制成的硫化汞(HgS),硫磺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硫化汞(HgS)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反应过程中硫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2)碳酸根与氢离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水,固体溶解,铜离子溶液为蓝色,现象为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向硫酸氢钠中滴加氢氧化钡,氢氧化钡与硫酸氢钠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水和氢氧化钠,氢氧化钠显碱性,既降低该溶液的酸性又生成沉淀,故填:固体溶解,有气泡产生,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Ba(OH)2;
(3)①铁离子的溶液显黄色,故填:d;
②b→a是指氧化铁转化成铁,工业上常用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化学方程式:,故填:;
21. 【答案】(1)蒸发结晶/蒸发
(2) 150 3.8
(3)作调味品(合理即可)
【解析】(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蒸发结晶;
(2)①1000g“上等卤水”蒸干后,可得氯化钠的质量约为:1000g×15%=150g;
②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9.8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9.8g氯化钠,将溶液降温至20℃,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6.0g氯化钠,故析出氯化钠的质量为:39.8g-36.0g=3.8g;
(3)氯化钠有咸味,可作调味品。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22. 【答案】(1)乒乓球碎片 温度达到着火点
(2)探究CO2能否与NaOH反应 加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变瘪程度更大
(3) 5 mL5%稀硫酸
【解析】(1)乒乓球碎片和滤纸碎片都是可燃物,都与氧气接触,但乒乓球碎片的着火点比滤纸碎片的着火点低,所以乒乓球碎片先燃烧,滤纸碎片后燃烧,可以说明燃烧条件之一是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
(2)CO2能溶于水、能与NaOH反应,均能使软塑料瓶变瘪,为了探究CO2能与NaOH反应,需排除NaOH溶液中水的影响,故需等体积的纯净水来做对比实验,故B实验的目的是探究CO2能否与NaOH反应;
因为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钠反应,也可溶于水,故等体积的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的二氧化碳更多,气体减少的多,压强减少的多,故实验后能观察到的现象是加NaOH溶液的软塑料瓶变瘪程度更大。
(3)根据锌的活动性大于铜,锌能与稀酸反应而铜不与稀酸反应,需控制酸的种类、用量、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若要探究铜与锌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X为铜片,Y为5 mL5%稀硫酸;
23.【答案】(1)澄清石灰水未变浑浊(或无明显现象)
(2)不含
(3)有白色沉淀生成
(4)加入的盐酸引入了Cl⁻,干扰对氯化钠的检验(或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了氯化钠,干扰对原样品中氯化钠的检验)
(5)
(6)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出沉淀质量
【解析】(1)结论是“不含碳酸氢钠杂质”故加热固体不会生成二氧化碳,则澄清石灰水不会变浑浊,即无明显现象;
(2)熟石灰与氯化铵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氨气,氨气具有刺激性气味,而未闻到有刺激性气味,证明其中不含有氯化铵;
(3)硝酸银与氯离子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氯化银,故现象是有白色沉淀生成;
(4)步骤①中加入的盐酸引入了Cl⁻,其也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白色沉淀,干扰对氯化钠的检验;
(5)碳酸钠也可以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碳酸银沉淀,故需要去除样品中的碳酸钠,碳酸钠与硝酸钡反应生成碳酸钡沉淀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
(6)通过实验得知样品中含有碳酸钠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碳酸钙沉淀,而氯化钠不与氯化钙溶液反应,故可称量一定质量的样品后,加入足量氯化钙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量出沉淀质量,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碳酸钠质量分数。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24. 【答案】(1)设稀释需要水的质量是x
(100g-x)×98%=100g×9.8%
x=90g
答:用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浓硫酸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需要水的质量是90g。
(2)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9.8%的稀硫酸的质量为:150g-100g=50g
设该炉灶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y
y=4%
答:该炉灶清洁剂中氢氧化钠的质量分数为4%。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北京卷)-化学(全解全析),共20页。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徐州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徐州卷)-化学(全解全析),共9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填空与简答题,实验与探究题,科学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 这是一份2023年中考押题预测卷02(长沙卷)-化学(全解全析),共7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单项选择题,不定项选择题,填空填,应用与推理,实验探究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