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全国乙卷)(考试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全国乙卷)(考试版),共7页。
绝密★启用前 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全国乙卷】生物(考试时间:45分钟 试卷满分:90分)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评卷人得分 第I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2022·全国乙卷改编)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是哺乳动物细胞分裂的两种形式。某动物的基因型为BB,若该动物的某细胞在染色体复制时发生差错,导致一对同源染色体中每条染色体的两条染色单体分别含有基因B和b,则通常情况下基因B和b一定同时进入同一细胞的时期是( )A.有丝分裂的后期 B.有丝分裂的末期C.减数第一次分裂末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2.用密闭的培养瓶培养等量的绿藻(单细胞藻类),将其置于4种不同温度下(t1<t2<t3<t4)培养,分别测定光照和黑暗条件下培养瓶中氧气的含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氧气消耗的场所为线粒体基质,产生的场所为叶绿体中的类囊体薄膜B.温度逐渐升高过程中,绿藻的光反应速率不变,暗反应速率增强C.温度逐渐升高过程中,绿藻的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均逐渐增强D.温度为t3时,光照时间至少长于16小时绿藻才能正常生长3.(2021·全国乙卷改编)在神经调节过程中,兴奋会在神经纤维上传导和神经元之间传递.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兴奋从神经元的细胞体传导至突触前膜,会引起Na+外流B.在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的速度比在神经纤维上要慢D.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转移实现了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4.某实验小组对教材“探究酶的专一性”这一实验进行改进,实验结果如下表。已知实验用的是市售的ɑ-淀粉酶和蔗糖酶,ɑ-淀粉酶的最适温度为50~60℃,蔗糖酶的最适温度为45~50℃。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试管123456781%的淀粉溶液3mL 3mL 3mL 1%的蔗糖溶液 3mL 3mL 3mL1%的ɑ-淀粉酶溶液 3mL 1mL1mL 1%的蔗糖酶溶液 3mL 1mL1mL斐林试剂3mL3mL3mL3mL2mL2mL2mL2mL实验结果----+--+注:“+”代表有砖红色沉淀产生,“-”代表无砖红色沉淀产生。A.实验前需检验ɑ-淀粉酶和蔗糖酶是否有活性B.滴加ɑ-淀粉酶溶液后用同一滴管滴加蔗糖酶溶液C.对比5号和6号试管,说明酶具有专一性D.本实验的酶促反应温度应设置为50°C5.一块甘蔗田弃耕几年后,形成了杂草地,下面有关该过程叙述正确的是( )①此过程属于初生演替,最终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②此过程属于次生演替,最终不一定能演替成为森林③该杂草地物种丰富度要高于甘蔗田④该杂草地动物没有分层现象,所以该群落没有垂直结构⑤动植物在杂草地中都有分层现象,群落有垂直结构A.①④⑤ B.①③⑤ C.②③④ D.②③⑤6.腓骨肌萎缩症(CMT)亦称遗传性运动感觉神经病,多数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也可能是常染色体隐性或伴X染色体遗传。某患者的父亲、哥哥和妹妹均不患CMT,但其母亲患有CMT。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若该患者是女性,则致病基因的显、隐性无法确定B.若该患者是男性,则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若父亲携带致病基因,则该致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D.若该病为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则母亲一定为杂合子第II卷二、非选择题:共54分,第29~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7~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39分。29.为研究低温和干旱胁迫对番茄幼苗的影响,科研人员将在适宜条件下生长了10d的番茄幼苗随机均分为四组:对照组(CK)、干旱胁迫组(D)、低温胁迫组(C)、干旱和低温双胁迫组(DC),一段时间后测定各组番茄幼苗的光合参数,结果如表所示。组别叶绿素含量/(mg·g-1)气孔导度/(μmol·mol-1)净光合速率/(μmol·m-2·s-1)CK2.68186.8810.64D2.51154.475.34C1.61148.702.32DC2.47143.621.93(1)叶绿素主要分布在叶绿体的_________上,用纸层析法分离光合色素,获得的叶绿素条带位于第_________条(从离滤液细线最近的条带算起)。(2)与对照组相比,干旱胁迫组番茄幼苗的净光合速率下降,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使得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的_________减少,光合速率降低。(3)寒冷天气时,减少浇水有助于缓解低温对番茄幼苗的影响,原因是减少浇水可以避免气温下降时__________,使叶绿素含量降低;同时,减少浇水可以降低_________,使植物抵抗寒冷环境的能力增强。30.某类糖尿病是由胰岛B细胞遭受缓慢破坏引起的,临床早期患者体内含有一定量的胰岛素,口服降血糖药物即可控制血糖。为探究降血糖药物X在治疗早期该类糖尿病时是否会引发低血糖,研究人员用患病早期的模型小鼠进行实验:首先检测模型小鼠的血糖浓度(a操作),然后给模型小鼠服用适量的药物X(b操作),一段时间后再检测血糖浓度。回答下列问题:(1)口服降血糖药物与胰岛素的化学本质__________(填“相同”或“不同”),临床早期该类糖尿病患者服用降血糖药物可能出现低血糖,原因是__________。(2)本实验设置a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若经b操作后,模型小鼠出现精力不集中、嗜睡等症状,则出现该症状的主要原因是药物X促进模型小鼠组织细胞__________,最终导致脑部供能不足。(3)若降血糖药物X不会引发早期该类糖尿病患者发生低血糖,则预期实验结果是__________。31.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上分布最广泛的一种小型植食性哺乳动物,其挖洞造丘、啃食牧草可能引起草地退化。科研人员利用仿生无人机模拟高原鼠兔的捕食者,研究捕食风险对某草地不同种群密度高原鼠兔的影响,实验结果如下图。(1)高原鼠兔在生态系统中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2)该研究的自变量是________。研究人员认为高密度的高原鼠兔可以有效地降低由于捕食风险带来的繁殖抑制,依据是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进一步研究发现:有捕食风险条件下,低密度区高原鼠兔往往采取减少采食时间、适当增加警戒和洞内的躲避时间的策略。对低密度区植被生物量调查发现,与无处理组相比,无人机处理组的植被生物量增长率较高,其依据可能是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32.性别决定为XY型的某种宠物尾长和体色分别由两对独立遗传的A、a和B、b控制。某宠物繁育机构用纯合短尾白色雌性个体与纯合长尾黑鱼雄性个体杂交,F1中雌性个体均为长尾黑色,雄性个体均为长尾白色。请回答:(1)基因B、b位于_________(具“X”或“常”)染色体上。(2)F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让F1自由交配,F2中短尾白色个体与长尾黑色个体的数量比为__________。(3)繁育机构在多次重复上述杂交实验时,在F1中偶然发现了一只黄色雄性个体,经检测染色体无异常,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母本形成配子时发生了_________(填变异类型)。进一步研究证实出黄色雄性个体是这种变异所致,且白色对黄色为显性,为了获得更多黄色个体,繁育机构设想首先需要得到黄色雌性个体,为获得黄色雌性个体,请利用现有的动物个体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选考题:共15分。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化合物PHA被广泛应用于医药、食品和化工工业,中国科学家构建了菌株C可生产PHA,PHA的产量与菌株C培养所利用的碳源关系密切。为此,某小组通过实验比较不同碳源对菌体生长和PHA产量的影响,其中制糖废液的主要成分为蔗糖,结果见下表。碳源细胞干重(g/L)PHA产量(g/L)葡萄糖3.120.15淀粉0.010.00制糖废液2.300.18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在实验室培养微生物时,需要对培养基进行灭菌,灭菌效果最好的方法是_________,由实验结果可知,菌株C生长的最适碳源是_______,若发酵产品是单细胞蛋白,则往往采用___________、沉淀等方法将其分离和干燥,即可获得产品。(2)为了制备更多的PHA,需要获得对制糖废液的耐受能力和利用效率高的菌株C,可将蔗糖作为液体培养基的_______,并不断提高其浓度,多代培养选择。从功能上看,所用培养基为________。培养过程中定期取样并用___________法进行菌落计数,评估菌株增殖状况。(3)研究人员在工厂进行扩大培养,在适宜的营养物浓度、温度、pH条件下发酵,结果发现发酵液中菌株H细胞增殖和PHA产量均未达到预期,并产生了少量乙醇等物质,说明发酵条件中___________可能是高密度培养的限制因素。(4)由实验结果可知,碳源为淀粉时菌株C不能生长,其原因是___________。
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我国研发出一种可高效特异地扩增超长DNA的抑制热交错PCR(STIPCR)。STIPCR通过在正/反向引物的5'端引入一段相同的短序列,抑制了较短产物链的扩增,增强了超长DNA的特异性扩增,在延伸阶段使用不同幅度(60~72℃)变温的嵌套热交错方法,解决了某一温度下,因超长DNA不同区域G-C碱基对含量不同而难以高效延伸的问题。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STIPCR从复杂基因组中特异地扩增超长DNA需要根据__________来合成引物,并对引物加工处理,STIPCR扩增过程与DNA在细胞中复制过程的相同之处为__________(答出3点)。(2)在正/反向引物的5'端引入一段相同的短序列,容易使较短的产物链首尾连接形成茎环结构,原因是__________,该结构不能与引物结合,从而使较短产物链停留在PCR过程的__________阶段,抑制了非特异性产物的扩增。(3)为提高超长DNA中G-C碱基对含量低的区域链的延伸效率,可适当__________(填“降低”或“升高”)温度,依据是__________。(4)为保证经STIPCR获得的某超长DNA与细胞内的该DNA遗传信息相同,需用限制酶处理所得DNA,其目的是去除__________,若要使获得的超长DNA在大肠杆菌中表达,需要__________才能将超长DNA导入细胞。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之生物(全国乙卷)(参考答案),共3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全国乙卷)(参考答案),共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共10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9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共10分,每空2分,共15分,除说明外,每空2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考前押题密卷:生物(全国乙卷)(全解全析),共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6,D错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