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属成套资源:2023年高考地理押题预测卷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生物(全解全析)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生物(全解全析),共8页。
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广东卷】生物·全解全析12345678ABDBBDDD910111213141516ACDDDCBB1.A【解析】A、用斐林试剂鉴定还原糖时,应该将甲液和乙液混合后加入,A错误;B、蜂蜜的主要成分是葡萄糖和果糖,可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葡萄糖和果糖都是单糖,能被人体直接吸收,B正确;C、蜂蜜中的葡萄糖是构成多糖—糖原的基本单位,C正确;D、蜜蜂细胞内的无机盐多数以离子形式存在,少数以化合物形式存在,D正确。故选A。2.B【解析】人体血浆的pH为7.35~7.45。剧烈运动后,机体产生大量二氧化碳和乳酸,进入血浆,导致血浆pH先降低再升高,这是正常的稳态调节,A不符合题意;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 ℃,高温下户外作业导致中暑,体温升至38.5 ℃,超过了体温调节的范围,属于稳态失调,B符合题意;人体感染流感病毒后,病毒作为抗原刺激B淋巴细胞迅速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再分泌抗体与病毒结合,这属于正常的体液免疫,C不符合题意;饮水过多后,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导致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此过程为正常的水平衡调节,D不符合题意。故选B。3.D【解析】A、每个地点可采用等距取样法或五点取样法随机选择5个样方放置等量的假虫,A正确;B、假毛虫属于物理模型,可以向捕食者传递物理信息,物理信息来源可以是无机环境,也可以是生物个体或群体,B正确;C、结果显示捕食率在赤道附近最高,两极显著下降,推测捕食率与温度相关,故推测捕食率可能随海拔升高而降低,C正确;D、种间竞争分为两种形式:“此消彼长”和“你死我活”,节肢动物与毛虫之间存在竞争,节肢动物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物种多样性,D错误。故选D。4.B【解析】A、恩格尔曼用水绵进行实验,证明了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并没有定量的分析了水绵光合作用生成的O2量,A错误;B、希尔制取离体叶绿体悬液并加入铁盐,光照后发现水的光解有氧气释放,B正确;C、鲁宾和卡门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H2O,C错误;D、卡尔文等用小球藻进行实验,用同位素标记法最终探明了碳的转移途径:CO2→C3→(CH2O),D错误。故选B。5.B【解析】A、据图可知,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④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末期,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故图中细胞分裂顺序为①→③→②→⑤→④,A正确;B、图①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此时细胞中主要进行染色体的复制,这导致DNA数目加倍,但染色体数目保持不变,B错误;C、图②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③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两细胞中均有同源染色体,C正确;D、图⑤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该图中存在两个细胞,因着丝粒分裂,每个细胞的染色体数目从12条增至24条,与图①②③的相等,都与体细胞的染色体数目相同,D正确。故选B。6.D【解析】成熟植物细胞在失水到一定程度时会发生质壁分离,吸水达到渗透平衡时可能不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也可能会发生质壁分离现象,A错误;植物细胞发生渗透吸水的原理是原生质层相当于半透膜,B错误;动物细胞避免吸水膨胀,需要载体蛋白协助将离子转运到细胞外,以减小细胞内液的渗透压,防止细胞渗透吸水涨破,C错误;原生动物生活在低渗溶液中,会通过收缩泡将多余的水排到细胞外,其收缩泡的伸缩频率会加快,D正确。7.D【解析】A、根据题意,该病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含致病基因的卵子受精后会退化凋亡而死亡,因此其母亲只能提供不含有致病基因的卵细胞,故患者的致病基因只能来自于父方,A正确;B、“卵子死亡”这种遗传病属于单基因遗传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B正确;C、PANⅪl基因存在不同的突变,产生复等位基因,体现了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C正确;D、“卵子死亡”是卵子在体外放置一段时间或者受精后一段时间死亡的,在男性中不会发病,D错误。故选D。8.D【解析】A、I号培养基上菌落分布均匀,可知①②过程为稀释涂布平板法,实验使用的培养基应采用高压蒸汽灭菌,培养皿一般使用干热灭菌法进行灭菌,A正确;B、丙中培养液可借助细菌计数板采用显微直接计数法进行计数,该方法统计的是活菌和死菌总数目,结果可能偏大,B正确;C、蛋白质工程或基因工程的设计思路都是围绕人们的需要设计的,进而产生出人们需要的产品,因而利用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也可能得到产生耐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C正确;D、图2中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说明其产生的淀粉酶可以在高温下分解淀粉,所以周围不显蓝色的菌落含有所需的嗜热菌,D错误。故选D。9.A【解析】A、兴奋在反射弧中的神经元中是由胞体传导到轴突末梢,进而传递到下一个神经元,根据图中膜电位可知,兴奋传递的方向为③→④,则①处恢复静息电位,为K+外流,②处Na+内流,A错误;B、动作电位沿神经纤维传导时,其电位变化总是一样的,不会随传导距离而衰减,B正确;C、反射弧中,兴奋在神经纤维的传导是单向的,由轴突传导到轴突末梢,即向右传播出去,C正确;D、将电表的两个电极置于③④处时,由于兴奋传导时会存在电位差,故指针会发生偏转,D正确。故选A。10.C【解析】A、玉米、玉米螟和步行虫可形成食物链,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但物质循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反复利用、循环往返,A错误;B、玉米螟粪便中的能量属于其上一营养级玉米同化的能量,不属于玉米螟流入分解者的能量,B错误;C、玉米螟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同化量-粪便量-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89.6-43.2-35.7=10.7kJ/(cm2•a),C正确;D、在食物链中,各营养级获得能量的方式及能量的用途不完全相同,如玉米是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无机物转变为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而消费者是通过捕食获得储存能量的有机物进而同化作用得到能量,D错误。故选C。11.D【解析】A、b1和c1间由于存在山丘障碍而出现了地理隔离,二者形态基本相同,二者之间可能还没有出现生殖隔离,A正确;B、c1→c2生物发生了进化,生物的形态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B正确;C、生殖隔离出现的标志是两种生物之间无法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d1和d2形态差别较大,但不一定出现生殖隔离,C正确;D、若d1和d2出现生殖隔离,说明形成了新物种,形成新物种后可能还会发生进化,故d1和d2基因频率可能还会发生变化,D错误。故选D。12.D【解析】A、植株A是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形成的,体现了细胞的全能性,植株X的形成过程中没有发生基因重组,A错误;B、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细胞a和细胞c经过酶解法去除细胞壁后获得原生质体,然后经过诱导融合形成细胞X的过程,B错误;C、植株C(单倍体)体细胞有丝分裂后期染色体数暂时加倍细胞中染色体数目为20,而植株B是单倍体经过秋水仙素处理后获得的二倍体,其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体数为10,显然二者不同,C错误;D、获得植株B的育种方式为单倍体育种,该方式可明显缩短育种年限,植株B纯合的概率为1,D正确。故选D。13.D【解析】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细胞色素C在线粒体内膜上参与细胞呼吸,所以细胞色素C参与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A正确;由图可知,C蛋白可导致细胞凋亡,故新生细胞中C蛋白的活性较低,B正确;由图可知,B蛋白可抑制细胞色素C的释放,最终降低细胞凋亡的可能,C蛋白则以细胞凋亡为目的,故B蛋白和C蛋白在诱导细胞凋亡方面作用相反,C正确;线粒体受损会导致ATP合成受阻,破损的线粒体释放出细胞色素C会激活C蛋白,进而导致细胞凋亡,D错误。14.C【解析】A、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与对照组进行对比,远红光的条件下,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的下胚轴的长度更长,说明光敏色素A被激活后可抑制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A正确;B、在红光或白光的条件下,拟南芥光敏色素B缺失突变体(phyB)的下胚轴的长度更长,说明光敏色素B主要吸收红光或白光;在远红光的条件下,拟南芥光敏色素A缺失突变体(phyA)的下胚轴的长度更长,说明光敏色素A主要吸收远红光,B正确;C、赤霉素能促进细胞的伸长,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拟南芥下胚轴的生长,故光敏色素B被激活后可抑制与赤霉素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C错误;D、光敏色素是一类蛋白质(色素-蛋白复合体),在受到光照后,光敏色素A和B被激活后结构均会发生变化,D正确。故选C。15.B【解析】A、东北虎是哺乳动物,后代个体大、寿命长、生殖力弱但存活率高,其生活史为K对策,易受密度因素的制约,A正确;B、东亚飞蝗的生活史对策为R对策,个体小生殖能力强,但是成活率低,易受非密度因素的制约,B错误;C、R对策的生物易受非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如蝗虫受环境条件影响,能在短时间内产生较多后代,使种群在相应的环境中占优势,C正确;D、K对策的生物易受密度制约因素影响,当其栖息环境受到破坏时,种群数量会大量减少,因此改善K对策生物的栖息环境能提高其环境容纳量,D正确。故选B。16.B【解析】A、II3和II4不患半乳糖血症,但是生有患半乳糖血症的儿子III9,因此半乳糖血症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正确;B、从电泳图可以看出,I1是患者,其基因电泳片段比正常基因小,所以致病基因的碱基对数量比正常基因的多少,B错误;C、假设相关基因为A和a,I1基因型为aa,因为II6患病且I2不患病,因此I2基因型为Aa,II5基因型为Aa;II3和II4不患半乳糖血症,但是生有患半乳糖血症的儿子III9,所以II3和II4基因型为Aa,则III10基因型为AA(1/3)、Aa(2/3),所以II5和III10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正确;D、II7基因型为Aa,II8为人群中表现型正常的女性,在正常人群中该病发病率为1/40000,即aa为1/40000,则a为1/200,A为199/200,II8为Aa的概率为2/201,II7与II8婚配,子代患病的概率是,D正确。故选B。17.(共14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1) 辅助性T(1分)(2) 增殖、分化 浆细胞和记忆B(3) 核酸/RNA(1分) 抗新型冠状病毒抗体(4) 聚乙二醇/PEG 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解析】(1)据图1可知,人体内抗原呈递细胞吞噬新冠病毒,并将新冠病毒的抗原暴露,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即被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后激活该细胞。(2)B细胞识别入侵的病毒后,在细胞因子的作用下,进行增殖、分化,大部分形成浆细胞,少部分形成记忆细胞。(3)抗体主要存在于血清中。临床上为判断疑似患者是否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采集鼻咽拭子主要用于病原学检查,检测疑似患者的呼吸道是否有新冠病毒的核酸;采集血液样本主要用于血清学检查,检测血清中是否产生抗新型冠状病毒的抗体。(4)诱导动物细胞融合的化学方法是用聚乙二醇做诱导剂。在HAT培养基上,未融合的B细胞、未融合的骨髓瘤细胞、骨髓瘤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融合的细胞、B细胞与B细胞融合的细胞都不能生长,只有骨髓瘤细胞与B细胞融合形成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所以用HAT培养基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因此用HAT培养基筛选获得③,再经多次筛选出的④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该细胞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抗体。18.(共10分,每空2分)(1)加法(2)强 干旱胁迫下,保卫细胞内积累了较多可溶性糖,细胞的渗透压/浓度提高/细胞吸水,维持气孔的开放,保证对 CO2的吸收(3)脱落酸 激素调节、基因表达和环境(因素)【解析】(1)上述实验中,通过构建过表达OsCIPK12株系来探究OsCIPK12基因响应干旱胁迫的机制,是添加了OsCIPK12基因,该过程属于加法原则。(2)已知可溶性糖可作为细胞的渗透调节物质,干旱胁迫下,保卫细胞内积累了较多可溶性糖,细胞的渗透压/浓度提高, 维持气孔的开放,保证对CO2的吸收,故过表达OsCIPK12株系水稻抗旱性强。(3)植物在响应干旱胁迫的过程中,脱落酸的含量会增加,故脱落酸也被称为逆境激素;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由激素调节、基因表达和环境因素共同完成的。19.(共12分,除特殊表明外,每空2分)(1)雄(1分) 有角公牛∶无角公牛∶有角母牛∶无角母牛=3∶1∶3∶1 1/6(2) X 不能(1分) XMY(3)选择纯合白毛雌性个体与纯合黑毛雄性个体杂交,观察后代表型及比例【解析】题意分析:控制牛的有角(HA)和无角(Ha)的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公牛体内HA对Ha为显性,母牛体内Ha对HA为显性,因此公牛中,有角基因型是HAHA、HAHa,无角基因型是HaHa;母牛中,无角基因型是HaHa、HaHA,有角基因型是HAHA;M与m这对完全显隐性的等位基因分别控制牛的黑毛和白毛,如果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牛毛色的基因共有MM、Mm、mm三种,如果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则牛的毛色对应的基因型有XMXM、XMXm、XmXm、XMY、XmY五种,由于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型在遗传过程中与性别相关联,因此属于伴性遗传。(1)由分析知,有角公牛的基因型是HAHA、HAHa,有角母牛的基因型是HAHA,因此,基因型含有杂合子的有角牛性别为雄性。杂合的有角公牛的基因型是HAHa,杂合无角母牛的基因型是HAHa,二者杂交后的基因型及比例是:HAHA∶HAHa∶HaHa=1∶2∶1,在公牛中,HAHA、HAHa表现为有角,HaHa表现为无角,在母牛中,HaHa、HaHA表现为无角,HAHA表现为有角,因此F1中公牛的表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3∶1,母牛的表型及比例为有角∶无角=1∶3,而F1群体中雌雄比例为1∶1,因此F1群体的表型比例为有角公牛∶无角公牛∶有角母牛∶无角母牛=3∶1∶3∶1;F1中的无角公牛的基因型是HaHa,无角母牛的基因型及比例是1/3HaHa、2/3HaHA,则该无角母牛群体中两种配子的比例为Ha∶HA=2∶1,用F1中的无角公牛和无角母牛自由交配,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HaHa∶HaHA=2∶1,只有基因型为HaHA的公牛表现为有角,则F2中有角牛的概率为2/3×1/2×1/2=1/6。(2)由分析可知,如果牛毛色对应的基因型5种,则控制毛色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多对纯合黑毛母牛与纯合白毛公牛交配,子一代均表现为黑毛,说明黑色对白色为显性。若子一代雌雄个体间随机交配,子二代的性状分离比为3∶1,不能判断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因为无论相关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均会出现上述比例,若初步判断该牛毛色基因可能位于常染色体上或X染色体上,要检测黑毛公牛的基因型,黑毛公牛的基因型为XMY或M_,可让该公牛与多只白毛母牛(XmXm或mm)交配,如果子代中母牛均为黑毛、公牛均为白毛,则该黑毛公牛的基因型为XMY。(3)在已知显、隐性的情况下,可选择隐性的母牛和显性的公牛进行杂交,题中已知黑毛对白毛为显性,因此需要选择多对纯合的白毛母牛与纯合的黑毛公牛进行杂交,若后代中公牛均为白毛,而母牛均为黑毛,则控制黑毛和白毛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若后代中无论雌雄均表现为黑毛,则控制黑毛和白毛的这对等位基因是位于XY的同源区段。20.(共12分,每空2分)(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2)出生率和死亡率(3)280(4)①绿藻 绿藻在碱性水体中藻毒素含量低 ②植食性比例高【解析】(1)物质循环中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C、H、O、N、P、S等元素)。(2)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直接决定绿藻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3)分析乙图可知,鲤鱼体长在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为3∶1。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8 kJ,则有21 kJ直接来自藻类,7 kJ直接来自小虾,欲求消耗藻类能量的最小值,则传递效率应按20%计算。可见,若鲤鱼获得的能量为28 kJ,则消耗藻类的能量最少为(21÷20%)+(7÷20%÷20%)=280(kJ)。(4)①由图甲可知两种藻类吸收磷元素的量相当,但在pH大于8的碱性水体中,绿藻体内藻毒素的含量明显低于蓝藻,因此治理磷元素富营养化的碱性水体,选择绿藻较为理想。②由图乙可知鲤鱼体长大于4.2 cm时,植食性与肉食性比例大于3∶1,即植食性比例高,所以现要投喂鲤鱼去除①中的藻类,投喂鲤鱼的体长应该大于4.2 cm。21.(共12分,除特殊标明外,每空2分)(1) 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子代;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 复制原点(1分)(2)12539 选用限制酶Xba I和Sac I后,将无法筛选空质粒和重组质粒(3)维持反应体系的pH相对稳定,保证酶作用的最适条件 目的基因两端不含有限制酶Xba I和Hind III的识别位点,两种引物上分别加相应序列是为了将目的基因定向连接到载体上 5’(1分)【解析】(1)基因表达载体的作用是:①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能稳定存在,并且遗传给子代,②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该作用的发挥需要复制原点。(2)构建基因表达栽体时选用的限制酶是Xba I和Hind III,操作成功后的表达载体长13603-2246+1182=12539bp。若选择Xba I和Sac I对目的基因和质粒进行酶切,则无法筛选空质粒和重组质粒。(3)为维持反应体系的pH相对稳定,保证酶作用的最适条件。PCR反应需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由于目的基因两端不含有限制酶Xba I和Hind III的识别位点,且引物的3'端开始连接脱氧核苷酸,故应在两种引物的5'端分别添加限制酶Xba I、Hind III的序列。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生物(全析全解),共16页。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生物(全解全析),共2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年高考押题预测卷01(辽宁卷)-生物(全解全析),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