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第一课时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第一课时教案,共12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和学法分析,教学目标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课是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课时《鲁滨逊漂流记(节选)》中的第二部分。主要旨在以当时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为蓝本,结合作家笛福自己的经历和想象,采用自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本课内容由梗概和节选组成,第一部分是梗概概括地介绍了鲁宾逊漂流记,第二部分是《鲁宾逊漂流记》节选。二、教学目标1.能读完《鲁滨逊漂流记》,感受阅读的快乐,并乐于与大家分享。2.梳理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主要人物形象,提升分析总结能力。3.能整体感知故事的内容,并能回答老师的问题,提升整体感知能力和提取信息能力。4.结合具体内容,感受人物的性格特征。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引导学生“看、想、品”,学会阅读的方法。【教学难点】:默读节选片段,了解主要内容,体会人物心态变化,感知人物形象。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有五年多的学习经历,思维比较活跃,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且这学期教材的重点是《注意收集有关的材料》和《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前一单元的学习学生已初步把握其方法。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渗透,从而把握学生把学习例话的收获运用于读写实践。而文中鲁滨逊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在反复朗读课文之后,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五、教法和学法分析教法分析: 首先,我将力图贯彻“教学思想的开放性,教学内容的系统性,教学方法的灵活性”的原则,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质疑、讨论、品味文中主人公不寻常的经历,帮助学生创设一种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激发学生探究未知事物的兴趣,鼓励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能大胆地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同时,我将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进行组织、引导、点拨,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课文。 教无定法,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学方法却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教与学达到和谐完美的统一。这是一篇精读课文,根据教材内容和高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合理的进行多种教法的优化组合,运用启发式教学法、讨论法、以读代讲法,做到扶与放结合,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创设一种愉悦民主的教学气氛,使学生成为教学的着眼点和落脚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提倡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通过老师的指导,围绕重点开展讨论和交流,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的见解,让学生在阅读的实践中,逐步学会独立思考,学会读书。学法分析: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皮亚杰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儿童如果不具有自己的意象活动教育就不能成功。 1、整体感知,初步了解课文的大概内容。学生先自读课文。自学完以后,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这样,学生就会从整体上知道这篇课文讲的是什么内容。 2、充分自学。人的大脑接受信息,有意注意总比无意注意有效得多。本课内容浅显易懂,可以充分放手让学生自学,经过自学,学生对课文有了一个大概了解,有了一番摸索的功夫,或者是略有解悟,或者是不得要领,或者是困惑不解。一旦进入探讨阶段就会全身心投入。一方面可以从容、有条不紊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另一方面略有所悟的急需得以印证和深化,不得要领的急需理清头绪,困惑不解的急需弄个明白,自然都格外注意,毫不懈怠。这样既提高了学习兴趣,又留下了深刻印象,还强化了自主意识。 3、自学研讨。学生自学后质疑让学生提出问题,发表自己见解,听取别人的意见,思索别人的看法,反驳错误的观点。这一过程在教学时还注重不同层次的学生,一般先由基础较差一些的学生解决课文中的共性问题,并积极引导尖子生对个性问题进行探讨,以求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发展。这一参与过程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又培养了听说能力、判断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素质。六、教学过程(一)、设疑谈话、导出新课。1、出示课文插图,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人物,说说他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今天,我们就和作家笛福一起,走进荒岛,去认识一下这位独自置身荒岛生活28年的鲁滨逊。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学生快速引入课文情境。 (二)、初读课文,解决字词 学生自读课文,要求:(1)大声流利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自学生字新词。(3)读梗概,理清思路,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发生的事情。 自学课文生字词,可以用笔在文中圈出来,然后用合适的方法来解决生字词。 检查学生预习的情况,相机指导。师生一起解决本课字词。 (三)、再读感知,理清脉络 课文是需请同学默读课文,读通句子,读完请同学来描述一下文章中鲁滨逊的经历。让学生对课文内容及人物整体把握,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生快速默读梗概部分,了解这部世界名著的主要内容,并练习说说这部小说的大概内容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结合学生概括,相机引导学生说简洁,说完整。可以这样引导:(1)从“梗概”中,我们看出小说的重点部分。(2)默读“梗概”,把鲁滨逊所遇到的困难及解决的办法做上记号。(3)尝试着把重点部分展开来,再讲一讲小说的大意。全班交流这部小说的大意。 再次默读梗概,概括一下鲁滨逊在荒岛上都遇到了哪些困难。(1)住──用木头和船帆搭了一个简易的帐蓬。(2)吃──打猎、捕鱼,畜养山羊,种粮食。(3)安全-防御。(4)孤独-救助“星期五”。 引导学生尝试用小标题梳理出鲁滨逊流落荒岛后的事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读后的收获,教师巡视指导。小组推荐一名同学汇报交流的结果,其他同学做补充。(四)、小结教师总结:流落荒岛—搭盖住所--驯养野羊--播种粮食--救星期五--夺船回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要珍视学生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基于这理念,本设计力求为学生创设个性化的阅读空间,体现在阅读实践中自读、自疑、自悟、互评、合作、探索的学习过程。 这样设计实施了开放式教学,注重的是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理解与感悟,他们的自主精神和创造才能得到发展,在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更受到了人文精神的熏陶。 第二课时 1、拓展思维,深化主题。 老师讲故事:没有开启冷冻功能的冷藏车冻死工人的故事。 对比质疑:同样是身处险境,为什么鲁滨逊能活下来?而工人却在一夜间丢了性命?抛出中心议题:“是什么让鲁滨逊活了下来?”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思考讨论。 2、小结: 阅读教学重要的不是让学生获得一个阅读的结果,而是经历一次阅读的过程。通过课外故事的引入,在两则故事结果的悬殊对比中抛出这样一个问题:“是什么让鲁滨逊在孤岛上活了下来?”这个问题问域宽,答距长,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维空间,很有思维训练的价值。学生开始认真解读文本,自己思考得出结论。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对鲁滨逊的认识是自己发现的,是通过自己的阅读、思考得出的结果。3、阅读的过程是一个探究的学习过程,充满了学习发现的无穷乐趣。更重要的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发现、自己的体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独立解读文本,学会读书,学会思考,并自己获得真理。4、课堂上真正呈现了学情,展示出学生的学习过程。 总结谈话,深化主题。七、板书设计《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板书 一起跟着英国作家笛福认识了传奇人物鲁滨逊 学习积极乐观和机智勇敢的精神 培养阅读的兴趣2022-2023年新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第一课时《鲁滨逊漂流记(节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鲁滨逊漂流记》的兴趣。2. 能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内容。3. 对比梗概和节选,学习写梗概的两个重要方法。4.以《鲁滨逊漂流记》为例,引导学生“看、想、品”,学会阅读的方法。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从知识层面来说,阅读本书在于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能理解主要内容,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对比梗概和节选,学习写梗概的两个重要方法。三、学情分析孩子们已经是小学最后一个学期即将进入初中,思维比较活跃,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内容学生很感兴趣,很容易激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渗透,从而把握学生把学习例话的收获运用于读写实践。而文中鲁滨逊在荒岛战胜种种困难的经历及积极的人生态度,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所以在反复朗读课文之后,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 四、教学过程(一)、激发兴趣,引入课题。1.同学们,我们的人生离不开名著的阅读。(出示名著的图片)你是否读过这些名著?今天,老师再给大家推荐一部名著:这本书被誉为英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卢梭曾说:“每个正在成长的男孩都应该先读读这本书。”这是一本令人无限惊讶的书。(板书课题)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鲁滨逊,开启我们的漂流之旅吧!2.简介作者(二)、阅读方法一:阅读封面、目录、前言,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1.我们赶紧拿起书本看看吧!首先看到的是书的什么呢?2.请同学们快速浏览封面,说说从封面上,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看看谁的火眼金睛找得又快又准?3.封面给我们提供了本书的重要信息。如果我们想要快速了解这本书,还有什么好方法呢? 老师知道你们还有很多独到见解,希望接下来你们能踊跃分享!是的,老师要给你们推荐第一个读书的方法,齐读!(板书:一、看)4.小结阅读方法一:可以阅读封面、目录、前言等,了解作品的主要内容。(三)、阅读方法二:阅读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知道了鲁滨逊在荒岛上生存了28年,实在令人敬佩!他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会流落荒岛呢?我们来看看鲁滨逊的介绍。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出来,鲁滨逊的家境富裕,不愁吃穿。如果你是鲁滨逊,你会选择什么职业呢?你会怎样设计自己的未来?鲁滨逊又是怎样想的呢?2.鲁滨逊与众不同,特立独行!他骨子里就有一种冒险精神!他选择了冒险,选择了航海,他的航海之旅会顺利吗?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同学们来猜一猜。3.鲁滨逊在一次航海中遭遇了风暴,成为这场海难中唯一的幸存者。当鲁滨逊醒来时,发现自己孤身一人流落到荒岛上,他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呢?4.指名读选段。5.到底是一座怎样的荒岛,让英勇无畏的鲁滨逊都如此恐惧?老师读选段。6.这真是一座人迹罕至的孤岛呀!想一想,如果你是鲁滨逊,不幸流落到荒岛,要在这荒岛生存下来,你要解决哪些问题呢?7.小结:我们通过一边读一边想的方法进行阅读,了解了鲁滨逊以及他流落荒岛的过程。老师推荐“阅读方法二:阅读时,可以联系生活实际想开去”。(板书:二、想)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书中的某个人物,也可以想象画面等。边读边想,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内容。(四)、阅读方法三:品析人物,可以制作人物卡片1.正如大家所说那样,在荒岛上生存确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衣食住行样样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鲁滨逊凭借自己的勤劳和智慧生活下来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鲁滨逊在荒岛上生活了二十三年后,他最害怕的事情发生了!他最害怕的是什么呢?猜一猜。2.听到“野人”这个词,你脑海有怎样的联想?又有怎样的形象呢?3.鲁滨逊看到的野人和同学们想的是否一样呢?我们来看看。4.读到这里,你想说“这是一批______的野人。”5.面对如此凶残的野人,鲁滨逊是如何应对的呢?我们通过一个视频来了解。(播放电影片段。)6.看到这里,你想说“鲁滨逊是一个______的人。”7.我们看到了鲁滨逊面对野人的所作所为,那他的所思所想又是怎样的?我们来看看他的内心独白。(学生朗读书本片段)看到这里,你想说“鲁滨逊是一个______的人。”8.每个人的性格都是多面的、丰富的,要更多的了解人物的个性,我们可以制作人物卡片。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完成鲁滨逊的人物卡片。9.小结:同学们,制作人物卡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了解人物形象。(板书:三、品)(五)、学以致用,阅读选段1.鲁滨逊和野人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我们一起在“星期五”这章中寻找答案吧!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用“想或品”的方法阅读“星期五”这一章,在讨论过程中,可以用纸和笔写下自己的体会,讨论你们主要用了哪个方法阅读,有哪些体会?(学生分小组读书并讨论,老师巡视。)2.请小组长进行汇报。(小组长汇报阅读方法和体会,教师适时点评。)看来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勇于分享,才能得到更多的思想!3.设置悬念最后鲁滨逊和野人最后谁胜谁负呢?野人还会再来吗?鲁滨逊为什么会重返小岛呢?同学们想知道吗?请同学们课后自己在书中寻找答案。(六)、课堂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跟着英国作家笛福认识了传奇人物鲁滨逊,他身上那种积极乐观和机智勇敢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还学习了三种阅读方法,请同学们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阅读,让我们一起读书吧!四、板书设计 看《鲁滨逊漂流记(节选)》 想 品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鲁滨逊漂流记教学设计,共6页。教案主要包含了复习导入,学习任务一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园地教学设计,共8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重难点,学情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教学反思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小学语文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汤姆索亚历险记第三课时教学设计,共9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学法分析,教学过程,学情分析,故事情节——我来理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