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当堂检测题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1* 读书:目的和前提当堂检测题,共13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拓展阅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13.读书:目的和前提 上图书馆
☉基础巩固练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D )
A.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
B.从此我便孜孜不倦地搜寻大厅中那一个个高高的书架,经常在扶梯顶上一坐就是几个钟头。
C.我厌烦地将那本蓝色小书放回原处,从此许多许多年都没再读巴尔扎克,直至很久很久之后重新发现他;这次才是认认真真的发现,一劳永逸的发现。
D.秋天,我去公园看荷花,没想到荷塘里处处是残枝败叶,正大喜过望时,却意外发现在残枝败叶下,一朵粉红的荷花静静地开着。
【解析】 A项,望洋兴叹:望洋,仰视的样子。兴叹,发出感叹。原指看到伟大的事物才感到自己的渺小。现比喻做事力量不够或条件缺乏而感到无可奈何。此句是说对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收藏之丰富感到自己的渺小。符合语境。B项,孜孜不倦:勤勤恳恳,不知疲倦。此句是说自己不知疲倦地搜寻大厅中那一个个高高的书架。使用正确。C项,一劳永逸: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此句是说自己这次重新发现巴尔扎克是认认真真的,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的发现。使用正确。D项,大喜过望:过,超过。望,希望。因结果超过了原来的期望而特别高兴。结合“没想到……”“却意外发现在残枝败叶下,一朵粉红的荷花静静地开着”分析,句子的意思是在失望时有所发现,应用“大失所望”。
2.下列选项中用词得体的一句是( A )
A.近悉教躬违和,弟子特此致候。
B.惊闻学兄家慈病逝,特致沉痛哀悼。
C.会期定于五日,勿误,特此见示。
D.已悉,一号广州面商,为荷。
【解析】 A项由“弟子”可知身份是学生,“教躬违和”意思是教师生病了,恰当。B项是给同学的唁电,而“家慈”称自己的母亲,可改为“令堂”。C项是告诉对方会期并嘱咐不要耽误,“见示”是“给我看”的意思,可改为“为要”。D项是说对方说的事已知道了并约时间当面商量,“为荷”意为“承受恩惠”,表示感谢之意,可改为“如何”。
3.对下列各句所用的修辞手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D )
A.真正的修养一如真正的体育,既是完成同时又是激励,随处都可到达终点却又从不停歇,永远都在半道上,与宇宙共振,于永恒中生存。(比喻)
B.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最严重的罪过之一。(排比)
C.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对比,比喻)
D.可整天待在这些地方,难道就比我们一天留一两个小时去读古代哲人和诗人的作品,更能接近真正的生活吗?(设问)
【解析】 该句中只问而没有回答,答于问中,属于“反问”的修辞手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孔子以前的君子大多认为,“知”就是学习学问,明白道理,知道哪些事该做、怎样做,哪些事不该做、为什么不该做;“行”就是学到的知识学问、明白的道理,亲自去付诸于实践。读书人比较容易明白书上的道理,但要自己去身体力行,并且为之奋斗终生,而且还未必成功,即使成功了自己也未必能得到多大的好处,这就非常困难了,所以自古以来,( )先人很早就发现了这个规律,几千年前,《尚书》就做出了“知易行难”的著名论断。“行难”是永远不可能改变的,世界上从没有轻轻松松的成功,何况治国平天下这样最艰难最伟大的事业。如果说“知易”,就恐怕要我们琢磨一下了。在远古时代,在人类知识积累非常有限的情况下,说“知易”有其合理性,但是,当人类的知识积累到了一定的程度时,不要说“行难”,即使“知”也不“易”了。
4.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C )
A.坐而论道者少,身体力行者多。
B.身体力行者少,坐而论道者多。
C.坐而论道者多,身体力行者少。
D.身体力行者多,坐而论道者少。
【解析】 结合前文“读书人比较容易明白书上的道理,但要自己去身体力行,并且为之奋斗终生,而且还未必成功,……这就非常困难了”可知,此处对应“知易”“行难”,因而可以得出“论道者”多,“力行者”少。
5.下列句子中引号的用法,与画波浪线句子中相同的一项是( B )
A.当前对学校提出了课后服务不能发生安全问题、不能借课后服务补课等要求;有了这些“紧箍咒”,课后服务就难免会走向以照看学生为主的低效、低质服务。
B.不同于中国山水画惯见的浓墨重彩,郑文笔下的山水是简淡的、妍雅的,没有丝毫“墨气”,甚至有些显得过“白”。
C.当前,全国各地正按“应接尽接、梯次推进、突出重点、保障安全”原则,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重点城市加快推进新冠疫苗接种。
D.原始时期的社会,想必是在高山上一座茂密的林子里立上神主,设上祭坛而已。社又名“丛”,便是很好的证据。
【解析】 文中句子的引号表示强调。A项引号表示特殊含义;B项引号表示强调;C项引号表示引用原文;D项引号表示特殊称谓。
6.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修改。
答:__“行”就是把学到的知识学问、明白的道理,亲自去付诸实践。__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信息无比丰富、书籍浩如烟海的时代。②读书类短视频盛行甚嚣尘上,它至少有两个积极作用:一,推荐出好的书籍,免去了很多人的选择困难;二,以分享读书心得激发公众的阅读兴趣,引导更多人读书。③我们a________应清醒认识到,以浅阅读、碎片化阅读、被动接受为特点的读书类短视频,并不能代替阅读本身。④阅读是一个自主性很强的学习体验,一本几十万字、上百万字的好书,其思想性、文学性、哲理性、思辨性等等,不是短短十多分钟,b________一两分钟的视频所能浓缩得了的。⑤因此读书类短视频应努力把人引流向读书,c________过度宣扬观看此类短视频可以“让读书变得轻松有趣”。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②④句中加点的“了”“等等”字,可删。
B.④句中“其”字指代的是“好书”。
C.①②句中加点的两个成语均使用准确得当。
D.③④两句的位置不能够互换。
【解析】 “浩如烟海”形容文献、资料等非常丰富。此处形容各类书籍很多,使用正确。“甚嚣尘上”比喻消息到处流传,议论纷纷;今多用来形容某种传闻或谬论十分嚣张,含贬义。此处对象误用,使用错误。
8.根据上下文,在文中横线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关联词语。
答:__a并__b乃至__c而非(而不是)__
9.在以下文本空格处补写出三条倡议,内容分别对应活动的三个目的,每条不超过15个字。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读书关乎个人修养、境界,关系民族素质、力量,影响国家前途、命运。本学期,学校阅览室计划组织开展“多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以推动同学们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提升阅读素养,进而打造“书香校园”。
为此,向全体同学发出三条倡议:第一,______________;第二,______________;第三,______________。希望广大同学积极参与活动,切实响应倡议,让我们的校园阅读蔚然成风,书香处处弥漫!
学校阅览室
2021年9月5日
答:__制定读书计划,坚持每日阅读__(对应“养成良好阅读习惯”)____做好读书笔记,写好阅读心得__(对应“提升阅读素养”)____积极分享交流,营造阅读氛围__(对应“打造书香校园”)__
二、拓展阅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读书:目的和前提
黑 塞
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尤其是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这条路永无止境,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走到尽头;任何人也不可能在什么时候将哪怕仅仅只是一个文化发达的民族的全部文学通通读完,更别提整个人类的文学了。然而,对每一部思想家或作家的杰作的深入了解,都会使你感到满足和幸福——不是因为获得了僵死的知识,而是有了鲜活的意识和理解。对于我们来说,问题不在于尽可能地多读、多知道,而在于自由地选择我们个人闲暇时能完全沉溺其中的杰作,领略人类所思、所求的广阔和丰盈,从而在自己与整个人类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使自己的心脏随着人类心脏的跳动而跳动。这,归根到底是一切生活的意义,如果活着不仅仅为着满足那些赤裸裸的需要的话。读书绝不是要使我们“散心消遣”,倒是要使我们集中心智;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使我们对无意义的人生视而不见,而是正好相反,要帮助我们将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土传说;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阅读之路有千万条。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所以也不要过分地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一篇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作为开场白话已经说得够多了!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因为教养得有一个可教养的客体作前提,那就是个性或人格。没有这个前提,教养在一定意义上便落了空,纵然能积累某些知识,却不会产生爱和生命。没有爱的阅读,没有敬重的知识,没有心的教养,是戕害性灵的最严重罪过之一。
(有删改)
材料二:
上图书馆
王佐良
后来我上大学进了清华。清华给我的教益极多,这当中它的图书馆又是我的一大恩师。它比“公书林”更神气:文艺复兴式的红色代表,大理石的门厅,玻璃地板的书库,软木地板的阅览室——当时新建的第三阅览室好像有一个足球场那么长,其中各种精美的书刊闪着光,宽长的书桌上两端各立一个铜制的高台灯,它们在一个19岁青年的心上投下了温情和宁静的光,是后来任何日光灯、白炽灯所不能比的。就是在这个“指定参考书阅览室”里,我和我的同学好友们读了柏拉图《对话》的英译本,西洋哲学史,古罗马史,希腊悲剧,英国16、17世纪诗剧,等等,进入了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新世界,一片灿烂!
真实的世界却在暗淡下来。“七七事变”一起,清华图书馆的灯光全灭了。
此后若干年,我发现自己坐在英国牛津大学的包德林图书馆里。一间名叫“亨福莱公爵室”的古籍阅览室是我常去之地,那里天花板上有彩画,四壁还有过去的名人画像,也是华美的建筑,然而照明相当差。当时还有一些古本是用链子锁在书架上的,把它们拉下来摊在桌上看也看得吃力。在这里,中古僧侣修习的遗风犹存,那种一灯如豆一心苦读的空气却与我当时的心情合拍:国内正在进行大战,我的家已无音讯,虽然在做着功课,心里却是很不平静的。只在最后的两个月里,论文已经做完,口试也已通过,北平也解放了,我在等船的间隙里在包德林图书馆纵情自由阅读,初夏的阳光给了馆内更多光亮,我的心境也豁然开朗了。
在英国读书的时候,我还去过英国博物馆的圆形图书馆,这就是过去马克思常去的地方。这个大厅也是建筑华美,气象万千,那高耸的大圆顶总使我想起一段台词:“这个覆盖众生的苍穹,这一顶壮丽的帐幕,这个金黄色的火球点缀着的庄严的屋宇……人类是一件多么了不得的杰作!多么高贵的理性!多么伟大的力量!……”
也许是牵强附会吧,但这也说明独拥书城自吟啸固是一乐,上图书馆也有其奇趣。
(有删改)
10.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读书不是要用虚假的慰藉来麻痹我们,而是要使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有意义。
B.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去读一本能引起共鸣的作品,第一要务是认识自己本身。
C.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读一本别人称赞却引不起我们兴趣的作品,否则会厌恶读书。
D.包德林图书馆的古籍阅览室,尽管照明不好,苦读的空气却与王佐良当时的心情合拍。
【解析】 “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去读一本能引起共鸣的作品,第一要务是……”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本身,进而再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他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可见,“认识自己本身”是“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的第一要务,而非“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去读一本能引起共鸣的作品”的第一要务。
11.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D )
A.获得真正教养重要的途径之一是研读世界文学,即完全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
B.阅读的道路有千万条。最好途径是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等。
C.读书不求尽可能地多读和多知道,每个人一生只要读十来本书,就能成为真正读书人。
D.清华图书馆是王佐良的一大恩师,启发他思考走向一个知识上和情感上的灿烂新世界。
【解析】 A项“即完全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错误,原文的表述是“为获得真正的教养……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就是研读世界文学,就是逐渐地熟悉掌握各国人民的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以及他们在作品中留给我们的思想、经验、象征、幻像和理想的巨大财富”,而不是“完全掌握”各国作家和思想家的作品。B项“最好途径是”错误,原文的表述是“阅读之路有千万条。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可以从”不等于“最好途径”。C项“每个人一生只要读十来本书,就能成为真正读书人”错误,原文的表述是“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可见选项曲解了文意。
12.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支持材料观点的一项是( D )
A.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B.读书可以不求甚解,但必须有“三到”,谓心到,眼到,手到。
C.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
D.世界上的书籍,都不会给你带来幸福,但它们让你成为自己。
【解析】 材料一的标题是“读书:目的和前提”,结合内容可知,材料认为读书的目的是“获得真正的教养,从而让我们自己的人生变得越来越充实、高尚,越来越有意义”,而前提是“认识自己本身”,带着“爱”去选择,去深读。A项强调虚心好学,与材料观点不同。B项依据“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读书可以不求甚解”与材料的观点相反。C项强调“不要被书本所约束,不要尽信书,死读书,读书死”,而本文是强调从经典名著中获得教养。D项“但它们让你成为自己”符合材料的观点。
13.简析材料二的行文脉络。
答:__先写大学期间,清华图书馆带“我”进入知识和情感的深层世界,再写包德林图书馆见证了“我”从苦闷沉郁到豁然开朗的心境变化,最后写在英国圆形图书馆中升华体会,感悟上图书馆的奇趣。__
14.两位作者都用灵活自由的笔触,记述了自己求学读书的生活和感悟。请结合材料,联系你读过的某一本书,谈谈你对读书的理解。
答:__参考示例(一):《傅雷家书》中傅雷给儿子在艺术、生活上的睿智之言,既是父亲对儿子爱的集中体现,又是傅雷自己人生态度的集中写照。读这样的文学作品,可以从中感悟到:一个人获得真正的教养可以走不同的道路;上图书馆或者学艺术,可以完善自我使人生充实、高尚、有意义;从天性出发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去阅读,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艺术去成就自我。
参考示例(二):费孝通的《乡土中国》反映了作者对中国乡土社会的精辟理解,是一本不错的学术著作,徜徉在其间,可以明白:阅读,可以让自己与整个人类社会之间建立起息息相通的生动联系;阅读一个作品,只有先认识自己,才能与作品产生思想的共鸣;阅读可以丰富自己的人生,升华对知识的崇敬之情。__
☉阅读提升练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要想建立与世界文学的生动联系,读者的第一要务乃是认识自己,进而认识那些特别能引起共鸣的作品,而不要遵循任何的模式或者教学大纲!他必须走一条爱之路,而非义务之路。①仅仅因为某部作品有名,因为羞于不了解它就强迫自己去阅读,实乃大错而特错。恰恰相反,每个人都该在他感觉最自然的地方,开始对书籍的阅读、了解和喜爱。②有的人在学生时代已早早发现自己对优美诗歌的爱好,也有人更爱好历史和乡士传说;有的人也许喜欢民歌,还有人觉得阅读那种细致考察我们心灵的感受并给予高度理性解释的作品,更加富有魅力和令人欣喜。③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本别人称赞而我们也试图阅读却引不起兴趣的作品,一本令我们反感、无法读进去的作品,千万别强迫自己耐着性子硬往下读,应该干脆放弃。④所以也不要过分鼓励和规劝小孩子和年轻人去读某一专门范围内的书;否则,会搞得他们终生厌恶那些最优美的著作,是的,甚至厌恶读书本身。让每个人凭自己的爱好去开始阅读,读一部文学作品或者一首诗,或者一则报道、一篇论文,以此为出发点,然后再扩而大之。
世界文学的辉煌殿堂对每一位有志者都敞开着,谁也不必对它收藏之丰富望洋兴叹,因为问题不在于数量。有的人一生中只读过十来本书,却仍然不失为真正的读书人。还有人见书便生吞下去,对什么都能说上几句,然而一切努力全都白费。
读得太多可能有害,书籍可能成为生活的竞争对手。但尽管如此,我仍然不反对任何人倾心于书。让我们每个人都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吧!但单靠报纸和偶然得到的流行文学,是学不会真正意义上的阅读的,必须读杰作。杰作常常不像时髦读物那么适口,那么富于刺激性。杰作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需要我们在读的时候花力气,下功夫。我们先得向杰作表明自己的价值,才会发现杰作的真正价值。
(节选自黑塞《读书:目的和前提》,有删改)
15.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D )
A.强迫自己去阅读不能引起共鸣的作品,是很难建立与世界文学的联系的。
B.没必要坚持阅读引不起自己兴趣的、让自己反感的、无法读进去的作品。
C.应该从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作品开始阅读,但这样的作品必须是杰作。
D.在丰富的世界文学殿堂里,没有必要大量阅读,因为读得太多一定有害。
【解析】 “因为读得太多一定有害”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一“读得太多可能有害”可知,读的太多不是“一定”有害,而是“可能”有害。
16.根据文意,将“阅读之路有千万条”一句插入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 C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①处前文虽然有“路”字,看起来似乎可以放入“阅读之路有千万条”,但①后的句子意在诠释前一句的“义务”和“爱”,而非“路”;②后的句子是对②之前句子中“喜爱”的诠释,如果放入“阅读之路有千万条”,会使这两句有割裂感;④前后的句子形成严密的因果关系,也不适合放入此句;③后“可以从小学课本和日历出发,而终结于莎士比亚、歌德或者但丁”一句中“出发”和“终结”能体现路的特点,所以选③最恰当。
材料二:
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今天遇到一部有趣的书就把预拟做的事丢开,用全副精力去读它;明天遇到另一部有趣的书,仍是如此办,虽然这两书在性质上毫不相关。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它的好处在使读书成为乐事,对于一时兴到的著作可以深入,久而久之,可以养成一种不平凡的思路与胸襟。它的坏处在使读者泛滥而无所归宿,缺乏专门研究必需的“经院式”的系统训练,产生畸形的发展,对于某一方面知识过于重视,对于另一方面知识可以很蒙昧。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做工作而只当做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但是一个人如果抱有成就一种学问的志愿,他就不能不有预定计划与系统。对于他,读书不仅是追求兴趣,尤其是一种训练,一种准备。有些有趣的书他须得牺牲,也有些初看很干燥的书他必须咬定牙关去硬啃,啃久了他自然还可以啃出滋味来。
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两句诗值得每个读书人悬为座右铭。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17.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C )
A.材料一围绕如何与世界文学建立生动联系这一话题,阐述读书的路径。
B.材料二就阅读兴趣和阅读数量展开分析,阐述了做学问者的读书方法。
C.材料一认为读书应该从兴趣爱好出发,而材料二完全否定了这一观点。
D.对于阅读数量的多少,材料一和材料二中作者所持观点是基本相同的。
【解析】 “而材料二完全否定了这一观点”理解错误。材料二并未完全否定材料一的观点,依据材料二原文“有些人读书,全凭自己的兴趣”“这种读法有如打游击,亦如蜜蜂采蜜”“如果一个人有时间与精力允许他过享乐主义的生活,不把读书当作工作而只当作消遣,这种蜜蜂采蜜式的读书法原亦未尝不可采用”等内容可知,这些信息是说,如果有时间和精力,可以全凭自己的兴趣读书,而这和材料一的观点是一致的。
材料三:
读书要有中心,有中心才易有系统组织。比如看史书,假定注意的中心是教育与政治的关系,则全书中所有关于这问题的史实都被这中心联系起来,自成一个系统。以后读其它书籍如经子专集之类,自然也常遇着关于政教关系的事实与理论,它们也自然归到从前看史书时形成的那个系统了。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如一部字典有许多“部首”,每得一条新知识,就会依物以类聚的原则,汇归到性质相近的系统里去。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
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记笔记和做卡片有如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采得一件就归入某一门某一类,时间过久了,采集的东西虽极多,却各有班位,条理井然。这是一个极合乎科学的办法,它不但可以节省脑力,储存有用的材料,供将来的需要,还可以增强思想的条理化与系统化。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对于记笔记做卡片的训练,宜于早下工夫。
(节选自朱光潜的《谈读书》,有删改)
18.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
A.一个人心里可以同时有许多系统中心,依物以类聚的原则将新知识汇入性质相近的系统里。
B.零星片断的知识,即使能与旧有知识联络贯串起来,也易忘且无用,没有必要归聚入系统。
C.人的记忆力有限,若读过的书不能储存在大脑里,过目即忘,最好另建书房全部储存起来。
D.植物学家采集标本,须分门别类订成目录,记笔记也应如此,且每个人都应训练这种能力。
【解析】 B项“也易忘且无用”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三原文“大凡零星片断的知识,不但易忘,而且无用”“每次所得新知识必须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这就是说,必须围绕一个中心归聚到一个系统里去,才会生根,才会开花结果”等内容可知,“与旧有的知识联络贯串”的“零星片断的知识”,“会生根”“会开花结果”,已不再“易忘”“而且无用”。C项“最好另建书房全部储存起来”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三原文“记忆力有它的限度,要把读过的书所形成的知识系统,原本枝叶都放在脑里储藏起,在事实上往往不可能。如果不能储藏,过目即忘,则读亦等于不读。我们必须于脑以外另辟储藏室,把脑储藏不尽的都移到那里去。这种储藏室在从前是笔记,在现代是卡片”等内容可知,题干中的“另建书房全部储存”跟原文用来比喻“笔记”“卡片”的“储藏室”意思不一致。D项“每个人都应训练这种能力”理解错误。依据材料三原文“每个人都应训练这种能力”可知,题干说的“每个人”与原文“预备做研究工作的人”不一致。
19.请综合以上三则材料,分条概述作者提倡的读书方法。
答:__①选择自己能够理解和喜爱的杰作开始阅读;②读书要在精选的基础上深入阅读;③读书要围绕一个中心形成系统;④成就学问的书,要依据预定的计划与系统进行训练;⑤运用记笔记或制作卡片的方法使读过的书形成知识系统。__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下面小题。
千年书香落闲花
陈世旭
①一千年前的大宋是一个崇拜文化的王朝,而大宋文化的基业在四大书院。
②嵩阳书院为四大书院之首,讲经论籍的盛景远在宋明两朝。先后在嵩阳书院讲学的有范仲淹、司马光、程颢、程颐、杨时、朱熹、李纲、范纯仁等,司马光的巨著《资治通鉴》第9卷至21卷就是在嵩阳书院和崇福宫完成的。“二程”在嵩阳书院讲学凡10余年。嵩阳书院乃成为儒学发展史的丰碑。
③自春秋孔子首开私人讲学之风,到汉代“精舍”“讲堂”,到唐代书院、五代学馆,以至宋代书院,发展为严密的教育模式。其中的起落随着朝代的更迭、信仰的变幻,沉浮于历史潮流。汉唐以来儒学衰败,五代时期佛、道极盛。大宋王朝的名儒精英在圣学日微之际,以捍卫道统自许,决心重整圣德名教,以求孔孟之道的复兴,造就内圣外王的圣人,“拨乱世以返治”,“希圣希贤”遂成为书院宗旨。
④嵩阳书院坐落在嵩山之阳,三面环山,两边山峡溪水汩汩而来,在书院门前的书院河汇合东流汇入颍河,远涉入淮。桥边绿树如临水的美人,染得一湾水绿。绿水环绕,锁住一院秋色。
⑤书院匾额为苏东坡书,字体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与书院气氛浑然一体。
⑥书院择势颇高,望去如一片台阁,笼入深碧的树色,清幽,深邃,是个读书的好地方。书院初为宗教之所。但今日见到的院中之筑,却少佛寺道观的气味,平屋素室,浮漾着静穆之气。
⑦午后来书院亦颇相宜,书院的意韵都藏在斜阳中。
⑧静气挹住了轻尘,也挹住了喧嚣,令人屏息。书院像一个沉默的老人,在寂然中冷冷看我,目光穿过千年积淀从灵魂深处射出,直抵我的灵魂。讲堂昏暗,先贤无语,只听苍老的石碑,模糊的文字,褪色的匾额和尘封的桌椅,喑哑诉说遥远的故事。静静地立着,缓缓闭上眼睛,气息渐渐平和,万物不复存在。
⑨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但藏书楼还在,典章要旨、经史义理皆有可观。教化的气息在院中飘散。随风上溯千年,开理学之宗的程颢正站在路口,低语苍然,与学生道别,背负理学传承的重任,学生们渐行渐远。又有虔心求取圣王之学的杨时远道请益,“静敬”以候“偶瞑”的大师,“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昨日的程门岁月终成严厉的训诫。
⑩嵩阳书院无可替代地完成了使命,理学使儒家经典的伦理化达到了新的高度,积儒、道、佛三教精华于一身,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却也成为一种思想和制度的桎梏,使人既惊诧于华夏五千年的文明与智慧,又不免感叹千年行走的路途有那样多的无奈和悲哀。
⑪一种祭祀凭吊的心绪,融入悠远宁静的空气。从宋朝至今,经历了多少荣辱兴衰,书院以安详而坚韧的姿态,典雅而淡然的步子走过岁月。院中汉武帝命名的将军柏,至今“郁然如山”,“大唐嵩阳观纪盛德感应之颂碑”,连后来的乾隆都认为:“虚夸妙药求方士,何似菁莪育俊英?”碑文出自权臣之笔,书法却姿态横生。
⑫倾听旷野的风啸,凝望天空的云飘,可以沉思可以怀想可以轻叹。忽有“高山流水”的琴音传来,参天古柏下,素手古装的豆蔻少女,正端坐抚琴。曼妙出尘的曲调弥漫着万岁峰的花香,如淡烟袅然。
⑬似乎置身于宋明的山径了。一院青枝,如长衫飘逸;清越的鸟鸣,像是苦读书生的吟唱。枕泉石,醉烟霞,朝夕面对飞泉蔓草、鸟影苔痕,守正的儒风同隐逸的道气浑融。
⑭汉武帝封将军柏,不会想到一千年后这里书香缭绕;司马光埋首案头,未必料到《资治通鉴》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程颢谆谆教诲,应不知座下有多少历史的书写者。见证这一切的,只有书院自身。
⑮时隔千年,程颢、程颐头上明月,范仲淹、司马光眼前草色犹在,程门前的青石板,雪却化去无踪影。山风猎猎,千年沧桑扑面。一个鼎盛的王朝消失在风中。时空轻盈嬗递,学问身后孤寂。书院弥散着怅惘。访客落寞,与左近少林的摩肩接踵适成对照。唯“高山仰止”的匾额格外端肃。在所有物质的时世,多少人皓首穷经,满腹经纶,却只能两手空空。书中的黄金屋,不过是黄粱一梦;书中的颜如玉,早已纷然离去。即便在少室山下,一个耿介的书生也再回不到遥远的初始。
⑯斜阳清风中飘落香雪似的闲花。任几片秋叶落在肩头,带走千年墨香的回忆,带走千年书院的气韵和千年古柏的灵动苍劲。
⑰嵩阳书院,吸引我们的应该不只是瞻仰者的目光,更多的应该是一种遗落和古朴的珍贵,一道探寻与思考的题目,一个议论与感叹的话题吧。
(有删改)
20.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摩肩接踵:形容人多拥挤。接:碰。踵:脚后跟。
B.高山仰止:比喻对高尚的品德的仰慕。高山:比喻高尚的品德。
C.皓首穷经:到年老头白之时在学问上仍没有什么成就。穷:贫乏。
D.满腹经纶: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经纶:原义是整理丝缕。
【解析】 “皓首穷经:到年老头白之时在学问上仍没有什么成就。穷:贫乏”解释错误。“皓首穷经”正确解释:一直到年老头白之时,还在深入钻研经书和古籍。“穷”,专心研究经书和古籍。
21.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C )
A.作者认为,书院气氛与苏东坡的书法一样高俊敦厚而悠远散淡。
B.作者认为一个好的读书的地方,应具有清幽、深邃和静穆之气。
C.“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说明现在已失去文化传承的作用。
D.理学撑起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厦,也阻碍了思想和制度的发展。
【解析】 “说明现在已失去文化传承的作用”表述错误。“不闻‘子曰诗云’的讲诵”,说明古人讲经论籍时代距今已经时间很久远了,但是书院仍然具有文化传承的作用。
22.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嵩阳书院的创办宗旨。
答:__①捍卫和复兴儒学;②培养优秀人才。__
23.本文题目为“千年书香落闲花”,意蕴丰富,纵观全文,你如何理解其中的寓意?以此为题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答:__寓意:①“千年书香落闲花”的表面意思是嵩阳书院有千年的教学气息,而今飘落着香雪似的闲花。②深层意思是嵩阳书院的历史文化内涵深厚、环境优美雅致却寂寥。③表达了作者对嵩阳书院当下仍有很好的文化传承作用的赞美,也表达了嵩阳书院今不如昔的落寞感。
作用:①在内容上,揭示了文章的主旨——文化底蕴、传承作用和落寞感。②在结构上,以“书香”“落花”为线索贯穿全文,描绘了历史文化内涵和优美环境。③在艺术上,以“书香”“落花”这样的物象为题目,形象生动别致,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__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高中语文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13.2 *上图书馆复习练习题,共4页。试卷主要包含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6.2 插秧歌同步训练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应用,四句点明雨中抢插的情形,拓展阅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人教统编版必修 上册第七单元15 我与地坛(节选)课后复习题,共12页。试卷主要包含了语言文字运用,拓展阅读训练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