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上册PPT课件+教案+章末检测卷
- 4.2 课时3 去括号法解方程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7 次下载
- 第3章 章末检测卷 试卷 22 次下载
- 4.2 课时1 方程的解和等式的性质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5 次下载
- 4.2 课时2 移项法解方程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7 次下载
- 4.2 课时4 去分母法解方程 课件+教案+练习 课件 18 次下载
初中数学4.1 从问题到方程优质课ppt课件
展开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4.1 从问题到方程优质课ppt课件,文件包含41从问题到方程课件pptx、电子教案41从问题到方程doc、41从问题到方程doc等3份课件配套教学资源,其中PPT共19页, 欢迎下载使用。
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4.1 从问题到方程1.探索实际问题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并用方程描述,使学生初步感受用方程描述这种相等关系最简明;2.初步认识、体会方程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3.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探索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列出方程. 改变用算术方法解应用题的习惯,学习如何从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 多媒体课件. 如图,天平的右盘中有一些砝码,左盘中有一袋食盐.怎样描述天平平衡时所表示的数量之间的相等关系? 学生思考问题:问题1.用什么表示这个等量关系(借助方程)?问题2.怎么列方程?设计思路:创设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除用天平称食盐外还可用天平称硬币等.在情景创设中可以创设1~2个与学生生活相关的实际问题,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总结:实际问题中已知量和未知量之间的相等关系,可以用多种不同的方式描述.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用方程描述这种相等关系最简明. 一、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图片,出示以下问题:某校初中一年级328名师生乘车外出春游,已有2辆校车可以乘坐64人,还需租用44座的客车多少辆?教师提问: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有哪些方法?学生小组内讨论,看能否用算术方法解,然后考虑用方程如何解决,教师可以参与到学生中去,关注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教师总结:(方法一)算术法:(328-64)÷44=264÷44=6(辆).(方法二)列方程法:设需要租用x辆客车,那么这些客车共可乘44x人,加上乘坐校车的64人,就是全体师生328人,可得44x+64=328.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使学生掌握本问题的解决方法,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通过对比算术法与方程法,去体会列方程过程中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针对以上方程,教师提问:像上边这样的方程,你能给它起一个名字吗?学生阅读教材,体验方程的明明方式,并说说什么是一元一次方程.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结合算术法,你能试着解出这个方程吗?得到的结果对所列的方程来说具有什么特点?学生可能利用逆运算求解,得出所求的结果使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的特点,教师加以肯定,教师归纳总结有关方程的概念:①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44x+64=328,44,64,328为 已知数,x为未知数)②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等号两边都是整式,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教师:想一想,你是怎样列出方程的?找学生代表回答思路过程.教师归纳: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利用其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是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方法.实际问题 设未知数,列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二、典例精析,掌握新知例1 判断下列各式是不是方程,如果是,指出已知数和未知数,说明哪些是一元一次方程;如果不是,说明为什么.① 5-2x=1;② y2+2=4y-1;③ x-2y=6;④ 2x2+5x-8;⑤ 3×2=1;⑥(x-1) ( x+2)( x+1) =0;⑦ 1+x=x+1;⑧|x|=-2. 【解】①是一元一次方程,5,-2,1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②是方程,2,4,-1是已知数,y是未知数;③是方程,-2,6是已知数,x,y是未知数;④不是方程,因为不是等式;⑤不是方程,因为不含未知数;⑥是方程,-1,2,1,0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⑦是一元一次方程,1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⑧是方程,-2是已知数,x是未知数.例2 在课外活动中,张老师发现同学们的年龄大多是13岁,就问同学:“我今年45岁,几年以后你们的年龄是我年龄的三分之一?”小敏同学很快说出了答案.“三年”.他是这样算的:1年后,老师46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4岁,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2年后,老师47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5岁,也不是老师的三分之一.3年后,老师48岁,同学们的年龄是16岁,恰好是老师的三分之一. 你能否用方程的方法来解呢?【解】小敏同学的方法是算术方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如下:设x年后学生的年龄是老师的三分之一,列方程:13+x=(45+x).【教学说明】学生独立完成,小组内交流,教师巡视,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两种方法各自的特点,只要学生能谈出一两点体会,教师都应当加以鼓励.最后,教师给出总结:用算术方法解:未知数不参加列式,表示计算程序,根据题里已知数和未知数间的关系,确定解答步骤,再列式计算;用方程解:未知数用x表示,x参加列式,表示相等关系,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x的等式. 1.引出方程、一元一次方程等基本概念,并且对“根据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设未知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析问题过程进行了归纳.2.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例子,体会到方程的意义,领悟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会进行简单的辨别. 课本P98习题A:1、2、3、B:4.
相关课件
这是一份初中数学苏科版七年级上册4.1 从问题到方程课文配套课件ppt,共1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CONTENTS,学习目标,新课导入,新课讲解,课堂小结,当堂小练,拓展与延伸,布置作业,★列算式,★列方程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第4章 一元一次方程4.1 从问题到方程精品ppt课件,共29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学习目标,新课导入,议一议,设未知数列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抓关键句子找等量关系,想一想,试一试,练一练,习题41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苏科版七年级上册4.1 从问题到方程完整版课件ppt,共18页。PPT课件主要包含了含有未知数的等式,练一练,想一想,1找出相等关系,2设未知量x,关键是找相等关系,讲一讲,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