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第14课 剪对称鱼形教案
展开
这是一份小学第14课 剪对称鱼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下,师生其乐融融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湘美版(2012)美术一年级下册 14.剪对称鱼形一.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本节课我遵循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运用1、情境体验教学法,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主动地探究与发现,并用启迪、暗示、设疑、点拨、讲解示范等方式,展示学习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的互动作用,2、激励评价法,评价时遵循“没有差生,只有差异”的教学理念,采用多维和多级的评价方式,帮助每个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提高学习美术的兴趣。这些教法解决了本课的重点。我在教学过程中特别重视学法的指导,本节课我主要采用以下的学法:观察法、自主探究法、展示评价,从而突破了本课的难点。 二.自主探究,个性创新。 课中老师出示鱼的剪纸图案,让学生来观察图案的特点。在学生 分析地观察的基础上提示课题。层层深入,质疑怎么剪对称鱼形,让 孩子们边读儿歌边思考。 “鱼儿鱼儿真可爱,对折描形剪出来。 ”充满 童趣又简单的儿歌, 在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下, 明白折——描——剪。 当学生遇到问题,教师引导让学生借助自编的儿歌来解决:折纸开开朝上边,鱼儿图案画下边。只画半条鱼身体,展开变成美鱼形。明白 怎么做,并不代表孩子能创作出独特而有个性的鱼儿借助简笔画, 让孩子们感受像圆形的胖胖的鱼,有身子像三角形瘦瘦的,还有像长 了翅膀的飞鱼,嘴巴尖尖长长的剑鱼,尾巴有长的有短的,有像扇子 的,有像剪刀的。鱼鳍也有大有小,有长有短。再看这些鱼身上的花 纹,有波浪纹、有月芽纹、有锯齿纹,有条纹。孩子们可以选择自己 喜爱的鱼形花纹,夸张一下他们有趣的鱼形或是用不一样的花纹装 饰。学生的兴趣被层层的激发,创作的欲望已经。出示师准备的漂亮 的海底背景图,引导学生制作出可爱而美丽的鱼儿就更美。让孩子们 剪出一条独特而美丽的鱼儿装饰背景图。有的孩子说: “老师我能给 鱼起个名字吗”还有的孩子说: “老师,我剪好了一只,我能剪第 二条鱼吗”这些都是孩子们满满的成就感,我也乐得与孩子们一起 享受那独特而有个性的鱼,在孩子们遇到困难时,老师在旁边帮助一 下,师生其乐融融。 三.关注细节,重在过程。 为了让课堂的四十分钟要饱满更充实, 既能解决教师的直观演示让 学生观察与分析剪纸的步骤在时间上的利用, 又能突破难点让学生如 何创作出个性化地对称鱼。教师在示范时,关键的折画剪时采用分步 骤事先准备好一些半成品,既节省了上课的时间,又让学生仿佛进行 老师的变魔术一样的教学环节,学生又认真,又能动脑筋思考老师怎 么做到的呢 有的学生为了剪出一条与从不同的鱼,在设计花纹时花了很多的时间,关键是剪的难度也大了。方法正确,只是有时学生的使用剪刀 的熟练以及为了个性化的对称鱼, 所以在课堂上没办法把他理想的鱼 形剪完整,但是课堂的整个过程,他是享受着自己的独特创作。课堂 的时间是有限的,教师在肯定他的创作认真独特的同时,又让他当一 次评委来评价别人的作品,等课后完成了还可以交给老师。保护孩子 的自尊心与自信心,同时又能完成整节课的活动。让孩子们享受在过 程,关注孩子们的细节处理,也是这节课自己认为比较好的一个点。 不是所有的课都是热热闹闹的,播放着轻音乐,学生静静享受创作自 己的作品。老师也享受着这个过程! 四.交流评价,欣赏陶冶。 课堂总是有遗憾,也正是有遗憾才让我去不断地改进,课堂从一 节课拓展到美术学科教学, 联系到数学学科相关对称的知识以及生活 更广泛的空间。民间艺术家创作的剪纸作品富足有余、连年有余作品 让孩子欣赏,让孩子们从而感受艺术家创作的美,原来我也可以象艺 术家一样去创作。当海底背景图上出示孩子们个性鲜明的创作时,运 用星星评价来让孩子们对自己与同学的作品进行评价。 学生沉浸在剪 纸的作品里,似乎都在佩服自己与同学们的作品。老师与孩子们的交 流中发现美与感受美,从而更好地创造美。当孩子们戴上鱼形头饰时 的神情就告诉大家,她这节课的收获。 五.课虽止,意未尽。 当下课的铃声响了,孩子们还沉浸在鱼的作品里,星星的评价让 孩子们从自己的还有未完成以及还想再做更多剪纸作品的孩子手中
相关教案
这是一份小学美术第14课 剪对称鱼形教案,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教学内容,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教学准备,教学时数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第14课 剪对称鱼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情景导入,了解鱼,自主探究,自主创作,作业评价,拓展延伸,板书设计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美术一年级下册第14课 剪对称鱼形教学设计,共3页。教案主要包含了欣赏导入,方法探讨,学生创作,作业展评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