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剩17页未读,
继续阅读
所属成套资源: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含解析)
成套系列资料,整套一键下载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测能力)
展开
这是一份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单元检测卷 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测能力),共20页。
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测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蔗糖、淀粉都是糖类,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B.肝脏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
C.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可多吃芹菜、玉米、甘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D.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糖类提供,跟脂肪无关
2.维生素不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也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维生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多吃可防夜盲症
B.缺维生素B1时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C.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D.儿童常晒太阳可合成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3.李大爷最近总觉得腿疼,经确诊是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食补。如图是4中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最适合李大爷食补的食品是( )
A.A B.B C.C D.D
4.下列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与缺乏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骨坏死
B.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骨骼脆弱
C.缺乏维生素B1——口舌炎症、神经炎
D.缺乏维生素D——神经炎、骨质疏松症
5.关于“如何测定某种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某初一年级的两位同学一起进行“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可以通过测量花生种子燃烧时水温的变化来计算其中的能量
B.两人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计算得出一粒花生种子中的能量
C.花生种子必须燃烧完全
D.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不需要作出假设
6.下图为“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
B.如果在该实验的过程中不注意挡风,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C.甲、乙两组分别取3颗花生仁和3颗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
D.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的下端不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
7.今年3.15晚会对脏乱差的食品作坊进行曝光,再次呼吁大家要关注食品安全,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对被曝光的问题食品只要煮熟吃就没关系
B. 虽过保质期,没有霉味的食物仍可以食用
C. 鸡蛋煮熟了吃更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D. 为防止腌制的食品变质,制作时可多加些防腐剂
8.“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不仅有风光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更有令人回味无穷的各式美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枣庄煎饼”中富含糖类,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B.“南石驴肉”中富含蛋白质,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但不能供能
C.“枣庄芝麻油”中富含脂肪,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山亭大樱桃”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9.下列有关日常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②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③路边烧烤可以经常吃;
④变质的食物经过高温加热后就可以食用;
⑤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10.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的营养物质不一定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所带食物要含有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
C.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D.绿色食品是指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的食品
1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2022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从外收购“土坑酸菜”且不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引起网友热议。再度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菜食品中,为防止食物腐败可以添加大量防腐剂
B.我们在购买蔬菜时看菜叶上是否有虫眼,以判断是否有农药残留
C.野生蘑菇只要晒干并充分煮熟就可以放心食用
D.酸菜等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我们要避免长时间、大量食用
12.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影片以抗美援朝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的英勇事迹。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中国的志愿军啃着冻土豆,与美军吃肉喝酒形成鲜明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豆最终在大肠内被分解为可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
B.土豆能充饥,是因为土豆中富含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C.参与消化肥肉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唾液
D.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多吃才有益于身体健康
13.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B.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也是消化
C.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这也是消化
D.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相同的生理过程,消化就是吸收
14.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③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C.⑤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D.⑥是小肠,脂肪在此被消化为小分子物质
15.孔子有云:食不语,寝不言。37岁的于女士因为口中含着一只虾与家人说话,误将这只虾连壳带肉吸进了气管,经过医院医生利用支气管镜的及时治疗,成功取出了异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进入肺的顺序为: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连壳带肉的虾到达气管的通道为:口腔→咽→喉→气管
D.如果空气中有小颗粒,则会被气管分泌的黏液粘住,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
16.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小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17.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的处理
等量馒头块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碎屑
加入的液体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X
是否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水浴温度
37℃
10分钟后取出冷却,加入2滴Y,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A.向丙试管中加入的液体X是2毫升清水
B.37℃是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温度
C.向3支试管滴加的2滴Y是碘液
D.实验现象是甲变浅蓝,乙变深蓝,丙不变蓝
18.某同学根据小肠壁横切面玻片标本显微图(如图),采用简易材料,如泡沫,纸板等设计并制作小肠结构的模型,说明小肠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A.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同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的形状
B.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
C.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说明绒毛内有血管
D.建议小肠内部制作平整些,模型更好看
19.如图为与人体消化有关的模式图,M代表物质,L代表结构,N代表M在L结构中被分解所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M代表淀粉,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
B.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小肠,则N代表氨基酸
C.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口腔,则N代表葡萄糖
D.若M代表脂肪,L代表小肠,则N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20.如图所示,甲为小肠结构示意图,乙为糖类、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肠内表面的指状突起为小肠绒毛,由一层细胞构成,属于保护组织
B.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经过小肠绒毛进入血液,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乙图中代表脂肪的曲线是丙,在小肠内才开始进行消化
D.某人为达到减肥的目的,去医院切除一小段小肠,这样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为了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馒头、鸡蛋清、花生种子等材料进行“鉴定食物主要成分”的实验,如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利用_____来鉴定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A. 碘酒 B. 酒精
(2)图乙是取一些鸡蛋清,放入烧杯里,加入少量开水,并轻轻搅拌,观察有白色沉淀出现,推测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_____。
A. 糖类 B. 蛋白质
(3)图丙是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到纸上出现了油斑,推测花生种子的主要成分是_____。
A. 脂肪 B. 无机盐
(4)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_____。
A. 青菜 B. 瘦肉
(5)淀粉、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的终产物依次是_____。
A. 氨基酸、葡萄糖 B. 葡萄糖、氨基酸
22.(10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的主要维生素之一。水果和蔬菜是人类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研究者对几种常见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和水果分别是_____。根据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青少年午餐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质量,13岁至16岁青少年一顿午餐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24mg,假设午餐中只有大白菜一种蔬菜,那么请你计算出一名七年级学生一顿午餐至少摄入的大白菜的质量为_____克。
(2)研究者还探究了某些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探究结果如图2所示:本实验主要探究了_____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蔬菜汁和果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_____。
(3)有人认为生活中可以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请你评价这种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23.(11分)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后,同学们想测定花生仁中的能量,如图分别是甲、乙两组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该实验:
(1)该探究实验是否需要做出假设?_____。
(2)你认为甲、乙两组装置中_____更科学,你的理由是_____。
(3)温度计的放置对实验结果是否准确非常重要,实验时放置温度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
(4)在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种子的质量外,还要记录_____。
(5)科学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的结果_____。
(6)如果乙组三次测量和计算后的实验数据分别为10.16千焦/克,9.37 千焦/克,11.43 千焦/克,则实验测得花生种子中所含的能量应为_____。而教材 41页花生的热量是12.47千焦/克,你认为实验数据与教材中数据有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4.(10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关注到饮食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出健康。中国营养学会推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两部分,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
(2)“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的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在此部位中,唾液里的_____会将该营养成分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当我们细嚼米饭时会觉得有甜味。
(3)在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在此部位中含有由肝脏分泌的能促进脂肪消化的胆汁、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25.(11分)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而食物的消化离不开消化器官。图一曲线表示某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程度,字母表示消化器官。图二表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图三是小肠的微观结构,请你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属于哪类有机物?______;这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该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开始化学性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_(用图二中的数字序号和名称作答)。它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3)图三显示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_____,这样的结构特点对于消化和吸收的意义是_____。
(4)图二的结构4内有多种消化液。其中不含有消化酶的是_____,该消化液是由图二中的[_____]_____分泌产生的。
26.(8分)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中牙齿唾液及舌头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其中2、3、4号试管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试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0.5g
馒头碎屑0.5g
馒头碎屑0.5g
馒头块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分搅拌
不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2)1号试管和3号对照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
(3)请你分析一下,该实验设计实验有不妥之处吗?____。
如有,请指出并改正______。
(4)实验中加入碘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明又取了两支试管编号为5 6,然后按照试管1的处理方法向5号和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g馒头屑,2ml唾液,并充分搅拌,之后他将5号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将6号试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再分别滴入2滴碘液,发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蓝色,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淀粉、蔗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肥肉和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大豆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A不符合题意。
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除了能分泌胆汁外,还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B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就会排便通畅、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还能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可多吃芹菜、玉米、甘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C不符合题意。
D.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人体的储备能源物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维生素A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错误。
B.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维生素B1缺乏症有: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正确。
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维生素C的缺乏症有: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可从新鲜蔬菜、水果等获得维生素C,正确。
D.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儿童常晒太阳可合成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正确。
故选A。
3.答案:A
解析:分析题意、结合分析可知,李大爷患有骨质疏松,是饮食中缺钙引起的,又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要注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和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C易得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等病,老年人要增强抵抗力,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其次是补充少量的铁,预防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人体如果缺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等,A错误。
B.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如果没有维生素C,促进骨骼生长的成骨细胞就无法形成,而且,维生素C还能够阻碍溶解性破骨细胞的产生,因此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病、骨骼脆弱,B正确。
C.缺维生素B1,会患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等,C错误。
D.缺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C,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本实验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数值,计算这粒花生中含有的能量,A不符合题意。
B.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所以两人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计算得出一粒花生种子中的能量是不科学的,B符合题意。
C.花生种子必须燃烧完全,否则会导致数据偏低,C不符合题意。
D.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没有必要作出假设,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变化大,A不符合题意。
B.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一部分热量随风散去,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现食物种类为变量,故食物的质量要相同,而不是数量相同,即两组应该分别取等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C符合题意。
D.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被曝光的问题食品都含有对人体的有害物质,不能食用,A错误。
B、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看起来虽然没有变质,但是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以再食用,B错误。
C、鸡蛋煮熟了吃更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C正确。
D、据一些媒体报道,防腐剂大多数有致癌的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如果吃多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所以为防止腌制的食品变质,制作时一定多加些防腐剂是不符合食品安全的,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枣庄煎饼”以小麦面粉制成,其中富含糖类,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
B.“南石驴肉”中富含蛋白质,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不正确。
C.“枣庄芝麻油”中富含脂肪,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C正确。
D.“山亭大樱桃”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①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薯类中含有大量的糖类,①符合题意。
②合理营养要求各种营养成分搭配合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②符合题意。
③烧烤是通过炭火烤制而来的,在烤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烟通过烧烤,这些烟是致癌物,经常吃会导致人体产生癌细胞,路边的烧烤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能经常吃,③不符合题意。
④变质的食物含有很多致病微生物,即使经过高温加热后也不能食用,④不符合题意。
⑤鱼、禽、蛋和瘦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常吃对人体有益,⑤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都是人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正确。
B.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所带食物要含有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保证营养的全面、合理,B正确。
C.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C正确。
D.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D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过量的防腐剂会损害人体健康,A不符合题意。
B.有“虫眼”的水果或是蔬菜,并不是没有农药或是农药含量少,可能是虫子对这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这种农药对虫子根本不起作用。还可能是水果或是蔬菜被虫子“咬”过后才喷撒的农药。所以有“虫眼”的水果农药含量少是错误的,这是食品食用的一个误区,B不符合题意。
C.在野外采摘的蘑菇有的是有毒的,不能随意的食用,否则容易造成食物中毒,C不符合题意。
D.酸菜等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应该避免长时间、大量食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土豆富含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错误。
B.土豆富含淀粉,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正确。
C.肥肉富含脂肪,参与消化肥肉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错误。
D.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多吃蛋白质才有益于身体健康,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项,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A正确;B项,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B正确;C项,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转化为麦芽糖,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C正确;D项,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吸收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是消化,吸收是吸收,两者不能等同,D错误。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4.答案:D
解析: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③大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但无消化功能,B错误。
C.⑤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胰岛是胰腺组织中存在的一些类似于岛样结构的细胞,主要分泌胰岛素,有调节血糖的功能,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C错误。
D.⑥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内进行,在肠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即: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正确; B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B错误; C连壳带肉的虾到达气管的通道为口腔→咽→喉→气管,故C正确; D.如果空气中有小颗粒,则会被气管分泌的黏液粘住,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故D正确。
16.答案:A
解析: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正确;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正确; C.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防的消化,C不正确;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正确。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即为变量;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丙试管与乙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所以X处应加入2mL清水,A不符合题意。
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B不符合题意。
C.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加入碘液后变蓝,水浴后,向3支试管滴加的2滴液体Y是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C不符合题意。
D.甲试管没有搅拌且是馒头块,淀粉未被完全分解,所以遇碘变浅蓝;乙试管淀粉被完全分解,滴加碘液不变蓝;丙试管内有淀粉,滴加碘液变蓝,D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比较薄,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同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的形状;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说明绒毛内的血管。都说明小肠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建议小肠内部制作平整些,模型更好看,不符合小肠的结构特点。
故选:D。
19.答案:C
解析: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若M代表淀粉,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因此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小肠,则N代表氨基酸,B不符合题意。
C.麦芽糖在口腔不能被唾液淀粉酶分解。结合A选项详解,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C符合题意。
D.脂肪在胆汁的乳化下,在小肠的胰液和肠液下,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故若M代表脂肪,L代表小肠,则N代表甘油和脂肪酸,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A.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利于吸收营养物质,A错误;B.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经过小肠绒毛进入血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错误;C.图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脂肪在D小肠内开始消化,可见丙是脂肪的消化,C正确;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D错误。故选C。
21.答案:(1)A
(2)B
(3)A
(4)B
(5)B
解析: (1)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它会因变性而凝固成块状,如果加入足量的开水,相当于稀释了,则会变成白色絮状物,蛋白质变性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3)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白纸上出现油迹,说明种子里面有脂肪。
(4)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的有机物之一,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地多吃这几类食物。
(5)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有唾液,在小肠内淀粉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胃中有胃液,在小肠内蛋白质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22.答案:(1)青椒和橙子80
(2)温度长时间高温
(3)加热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会造成营养不良或失衡,不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1)由图1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和水果分别是青椒和橙子。由图1知,100克大白菜中含有30g的维生素C,13岁至16岁青少年一顿午餐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24mg,则一名初三学生一顿午餐至少摄入的大白菜的质量为:24-30×100-80克。
(2)由图2知,不同的温度下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维生素C受到的破坏越大,因此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温度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据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蔬菜汁和果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3)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虽然水果和蔬菜都富含维生素,但是含有的维生素的种类和数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不能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或失衡,不利于身体健康。
23.答案:(1)不需要
(2)①.乙组;②.在锥形瓶外面套上易拉罐,减少了花生种子燃烧中热量的散失
(3)温度计下端要进入水中,但不要接触试管或锥形瓶瓶底
(4)燃烧前的水温、燃烧后的水温
(5)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6)①.10.32千焦/克;②.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解析:(1)该实验不需要作出假设。
(2)图中乙组设计更科学。实验中,锥形瓶外面套易拉罐的目的是减少种子燃烧时的热量散失。
(3)实验过程中借助温度计测量水温需要注意:温度计下端要进入水中,但不要接触试管或锥形瓶瓶底。
(4)在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种子的质量、水量外,还要记录燃烧前的水温、燃烧后的水温。
(5)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
(6)三次实验的平均值:(10.16千焦/克+9.37千焦/克+11.43千焦/克)÷3=10.32千焦/克。而教材41页花生的热量是12.47千焦/克,实际实验数据与教材中数据有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24.答案:(1)消化道;消化腺;⑤肝脏;
(2)淀粉(或糖类);①口腔; 唾液淀粉酶;
(3)④小肠。
解析:(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⑤肝脏。
(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图示可以看出,“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的食物,是大米、面包、薯类等食品,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或糖类)。淀粉的消化开始于①口腔,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3)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⑤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分泌胆汁具有乳化脂肪的功能。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分别通过胰管和胆管流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25.答案:(1)蛋白质 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构成人体细胞,修复和更新受损细胞
(2)[2]胃;氨基酸
(3)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胆汁;[1]肝脏
解析:(1)图一中:b胃,c小肠:图一中的曲线在胃处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可判断该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从奶、蛋、鱼、瘦肉、奶类制品等获得,其主要功能是: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故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2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砖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具有以下特点:小肠长6米左右,内表面有装装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图三显示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装。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这样的结构特点对于消化和吸收的意义是: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4)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其中,1肝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预粒,增加了脂防与消化磷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26.答案:(1)2ml清水;唾液
(2)舌的搅拌
(3)有;1号和4号变量不唯一,应把4号的不搅拌改为充分搅拌且馒头块设置为0.5g
(4)检验淀粉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解析:(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的变量是唾液,除有无睡液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L清水,“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3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1号试管和3号对照可以探究舌的搅拌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该实验设计实验有不妥之处:4号与1号变量不唯一,应该把4号“不搅拌”改为“充分搅拌”。馒头块质量定为0.5g。(4)根据淀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可知:滴入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淀粉。(5)将5号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将6号试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再分别滴入2滴碘液,发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蓝色,这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会影响睡液对淀粉的消化),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第四单元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测能力)
时间:45分钟 满分:100分
题序
一
二
总分
结分人
核分人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有关糖类和脂肪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葡萄糖、蔗糖、淀粉都是糖类,肥肉、大豆、花生等食物中含有较多的脂肪
B.肝脏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
C.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可多吃芹菜、玉米、甘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
D.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由糖类提供,跟脂肪无关
2.维生素不是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物质,也不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但对人体的各项生命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维生素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胡萝卜富含维生素A,多吃可防夜盲症
B.缺维生素B1时易引起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C.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可预防坏血病
D.儿童常晒太阳可合成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3.李大爷最近总觉得腿疼,经确诊是骨质疏松症,医生建议在药物治疗的前提下进行食补。如图是4中食品所含营养成分的相对含量图,最适合李大爷食补的食品是( )
A.A B.B C.C D.D
4.下列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与缺乏症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缺乏维生素A——夜盲症、骨坏死
B.缺乏维生素C——坏血病、骨骼脆弱
C.缺乏维生素B1——口舌炎症、神经炎
D.缺乏维生素D——神经炎、骨质疏松症
5.关于“如何测定某种食物中含有多少能量”,某初一年级的两位同学一起进行“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可以通过测量花生种子燃烧时水温的变化来计算其中的能量
B.两人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计算得出一粒花生种子中的能量
C.花生种子必须燃烧完全
D.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不需要作出假设
6.下图为“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实验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做出比较
B.如果在该实验的过程中不注意挡风,则会使测量结果偏小
C.甲、乙两组分别取3颗花生仁和3颗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
D.为了数据的准确性,温度计的下端不要接触到锥形瓶底部
7.今年3.15晚会对脏乱差的食品作坊进行曝光,再次呼吁大家要关注食品安全,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
A. 对被曝光的问题食品只要煮熟吃就没关系
B. 虽过保质期,没有霉味的食物仍可以食用
C. 鸡蛋煮熟了吃更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D. 为防止腌制的食品变质,制作时可多加些防腐剂
8.“江北水乡,运河古城”,枣庄不仅有风光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更有令人回味无穷的各式美食。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枣庄煎饼”中富含糖类,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
B.“南石驴肉”中富含蛋白质,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但不能供能
C.“枣庄芝麻油”中富含脂肪,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
D.“山亭大樱桃”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
9.下列有关日常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
②荤素搭配,合理营养;
③路边烧烤可以经常吃;
④变质的食物经过高温加热后就可以食用;
⑤常吃适量的鱼、禽、蛋和瘦肉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①②④ D.②③⑤
10.下列有关人体营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属于有机物的营养物质不一定能为人体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B.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所带食物要含有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
C.早、中、晚餐摄入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和30%左右
D.绿色食品是指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化肥和添加剂的食品
11.俗话说“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关乎千家万户的幸福。2022年央视315晚会上,曝光了湖南插旗菜业有限公司从外收购“土坑酸菜”且不对卫生指标进行检测,引起网友热议。再度引发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下列有关食品安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酸菜食品中,为防止食物腐败可以添加大量防腐剂
B.我们在购买蔬菜时看菜叶上是否有虫眼,以判断是否有农药残留
C.野生蘑菇只要晒干并充分煮熟就可以放心食用
D.酸菜等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我们要避免长时间、大量食用
12.电影《长津湖》正在热映,影片以抗美援朝战役中的长津湖战役为背景,讲述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在极寒严酷环境下,凭着钢铁意志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一路追击,奋勇杀敌的英勇事迹。影片中有一个镜头,在零下几十度的雪地里,中国的志愿军啃着冻土豆,与美军吃肉喝酒形成鲜明对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土豆最终在大肠内被分解为可被人体吸收的葡萄糖
B.土豆能充饥,是因为土豆中富含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
C.参与消化肥肉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唾液
D.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蛋白质,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多吃才有益于身体健康
13.下列关于消化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消化是把食物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分解成能被细胞吸收的小分子有机物的过程
B.将食物切断、磨碎、与消化液充分混合也是消化
C.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这也是消化
D.消化和吸收是两个相同的生理过程,消化就是吸收
14.如图为人体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是肝脏,它分泌的胆汁中含有消化脂肪的酶
B.③是大肠,只有消化功能,没有吸收功能
C.⑤是胰腺,分泌的胰岛素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
D.⑥是小肠,脂肪在此被消化为小分子物质
15.孔子有云:食不语,寝不言。37岁的于女士因为口中含着一只虾与家人说话,误将这只虾连壳带肉吸进了气管,经过医院医生利用支气管镜的及时治疗,成功取出了异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体进入肺的顺序为: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食物经过消化道的顺序为:口腔→咽→食道→胃→大肠→小肠→肛门
C.连壳带肉的虾到达气管的通道为:口腔→咽→喉→气管
D.如果空气中有小颗粒,则会被气管分泌的黏液粘住,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
16.如图为人体消化、吸收的过程示意图。①~⑤分别表示不同的消化液。纵向表示消化液对相应营养物质的消化作用,a、b、c分别表示淀粉、蛋白质和脂肪最终消化产物。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④和⑤发挥作用的主要场所都是小肠
B.①为唾液,能将淀粉分解为葡萄糖
C.③内含有脂肪酶,可以分解脂肪
D.X是小肠,是吸收a、b、c的主要场所
17.如下表是某实验小组在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时设计的实验。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试管编号
甲
乙
丙
馒头的处理
等量馒头块
等量馒头碎屑
等量馒头碎屑
加入的液体
2毫升唾液
2毫升唾液
X
是否搅拌
不搅拌
搅拌
搅拌
水浴温度
37℃
10分钟后取出冷却,加入2滴Y,摇匀,观察颜色变化
A.向丙试管中加入的液体X是2毫升清水
B.37℃是唾液淀粉酶催化能力最强的温度
C.向3支试管滴加的2滴Y是碘液
D.实验现象是甲变浅蓝,乙变深蓝,丙不变蓝
18.某同学根据小肠壁横切面玻片标本显微图(如图),采用简易材料,如泡沫,纸板等设计并制作小肠结构的模型,说明小肠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下列建议不正确的是( )
A.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同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的形状
B.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
C.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说明绒毛内有血管
D.建议小肠内部制作平整些,模型更好看
19.如图为与人体消化有关的模式图,M代表物质,L代表结构,N代表M在L结构中被分解所形成的物质,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若M代表淀粉,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
B.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小肠,则N代表氨基酸
C.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口腔,则N代表葡萄糖
D.若M代表脂肪,L代表小肠,则N代表甘油和脂肪酸
20.如图所示,甲为小肠结构示意图,乙为糖类、蛋白质、脂肪在消化道中消化过程示意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肠内表面的指状突起为小肠绒毛,由一层细胞构成,属于保护组织
B.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经过小肠绒毛进入血液,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C.乙图中代表脂肪的曲线是丙,在小肠内才开始进行消化
D.某人为达到减肥的目的,去医院切除一小段小肠,这样不会影响人体健康
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大题,共60分)
21.(10分)为了了解食物中含有哪些主要营养物质,某生物兴趣小组用馒头、鸡蛋清、花生种子等材料进行“鉴定食物主要成分”的实验,如下图。据图回答问题。
(1)图甲中利用_____来鉴定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
A. 碘酒 B. 酒精
(2)图乙是取一些鸡蛋清,放入烧杯里,加入少量开水,并轻轻搅拌,观察有白色沉淀出现,推测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_____。
A. 糖类 B. 蛋白质
(3)图丙是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观察到纸上出现了油斑,推测花生种子的主要成分是_____。
A. 脂肪 B. 无机盐
(4)正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摄入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应适当多吃的食物是_____。
A. 青菜 B. 瘦肉
(5)淀粉、蛋白质在小肠内被消化的终产物依次是_____。
A. 氨基酸、葡萄糖 B. 葡萄糖、氨基酸
22.(10分)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是人体必需的主要维生素之一。水果和蔬菜是人类维生素C的主要来源,研究者对几种常见水果和蔬菜中维生素C的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如图1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和水果分别是_____。根据中国营养协会推荐的青少年午餐所需营养物质的种类和质量,13岁至16岁青少年一顿午餐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24mg,假设午餐中只有大白菜一种蔬菜,那么请你计算出一名七年级学生一顿午餐至少摄入的大白菜的质量为_____克。
(2)研究者还探究了某些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探究结果如图2所示:本实验主要探究了_____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由实验结果分析,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蔬菜汁和果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_____。
(3)有人认为生活中可以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请你评价这种观点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
23.(11分)学习了食物中的营养后,同学们想测定花生仁中的能量,如图分别是甲、乙两组设计的实验装置,请你和他们一起完成该实验:
(1)该探究实验是否需要做出假设?_____。
(2)你认为甲、乙两组装置中_____更科学,你的理由是_____。
(3)温度计的放置对实验结果是否准确非常重要,实验时放置温度计时需要注意的问题是_____。
(4)在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种子的质量外,还要记录_____。
(5)科学实验中测得的数据,往往存在误差,因此需要设置重复组,如果重复组的实验数据十分相近,则说明这个实验的结果_____。
(6)如果乙组三次测量和计算后的实验数据分别为10.16千焦/克,9.37 千焦/克,11.43 千焦/克,则实验测得花生种子中所含的能量应为_____。而教材 41页花生的热量是12.47千焦/克,你认为实验数据与教材中数据有偏差的原因可能是_____。
24.(10分)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都关注到饮食不但要吃饱还要吃出健康。中国营养学会推出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提出了一个营养上比较理想的膳食模式。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消化系统包括_____和_____两部分,最大的消化腺是[_____]_____。
(2)“平衡膳食宝塔”第一层的食物,主要营养物质是_____,该物质在消化系统中开始被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在此部位中,唾液里的_____会将该营养成分分解成麦芽糖,所以当我们细嚼米饭时会觉得有甜味。
(3)在消化系统中,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是[_____]_____,在此部位中含有由肝脏分泌的能促进脂肪消化的胆汁、肠腺分泌的肠液和胰腺分泌的胰液等多种消化液。
25.(11分)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能量,这些能量来源于食物,而食物的消化离不开消化器官。图一曲线表示某营养物质在消化道中的化学性消化程度,字母表示消化器官。图二表示消化系统的部分结构,图三是小肠的微观结构,请你据图分析回答相关问题:
(1)图一中被消化的营养物质属于哪类有机物?______;这类物质对人体的主要作用是_____。
(2)该营养物质在消化道内开始化学性消化的部位是[_____]______(用图二中的数字序号和名称作答)。它在消化道内最终被分解为_____才能被人体吸收利用。
(3)图三显示小肠内表面有许多_____,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_____,这样的结构特点对于消化和吸收的意义是_____。
(4)图二的结构4内有多种消化液。其中不含有消化酶的是_____,该消化液是由图二中的[_____]_____分泌产生的。
26.(8分)某中学生物科技活动兴趣小组,在探究“口腔中牙齿唾液及舌头对淀粉的消化作用”时,进行了以下实验,其中2、3、4号试管作为1号试管的对照试验: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管编号
1
2
3
4
馒头碎屑或块
馒头碎屑0.5g
馒头碎屑0.5g
馒头碎屑0.5g
馒头块
唾液有无
2ml唾液
A
2ml唾液
2ml唾液
是否搅拌
充分搅拌
分搅拌
不搅拌
不搅拌
保温
37℃水浴保温10分钟
加入碘液
2滴
(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____________,变量是_______________;
(2)1号试管和3号对照可以探究_________________对淀粉的消化;
(3)请你分析一下,该实验设计实验有不妥之处吗?____。
如有,请指出并改正______。
(4)实验中加入碘液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了进一步了解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小明又取了两支试管编号为5 6,然后按照试管1的处理方法向5号和6号试管中分别加入0.5g馒头屑,2ml唾液,并充分搅拌,之后他将5号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将6号试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再分别滴入2滴碘液,发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蓝色,这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D
解析:A.淀粉、蔗糖、葡萄糖都属于糖类,肥肉和花生中含有大量的脂肪,大豆中含有蛋白质和脂肪,A不符合题意。
B.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除了能分泌胆汁外,还可以将暂时不用的葡萄糖合成糖原贮存起来,以备需要时利用,B不符合题意。
C.纤维素等膳食纤维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所以多吃一些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能促进胃肠的蠕动和排空,就会排便通畅、减少大肠癌的发生,还能降低人体内过高的血脂和血糖,有利于维护心脑血管的健康,高血糖高血脂的人可多吃芹菜、玉米、甘薯等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这些食物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C不符合题意。
D.糖类是人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脂肪是人体的储备能源物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D符合题意。
故选D。
2.答案:A
解析:A.维生素A促进人体的正常发育,增强抵抗力,维持人的正常视觉,胡萝卜富含胡萝卜素,胡萝卜在人体内可转化为维生素A,错误。
B.维生素B1维持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神经系统正常的生理功能。维生素B1缺乏症有: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正确。
C.维生素C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增强抵抗力维生素C的缺乏症有: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可从新鲜蔬菜、水果等获得维生素C,正确。
D.维生素D促进钙、磷的吸收和骨骼的发育,儿童常晒太阳可合成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正确。
故选A。
3.答案:A
解析:分析题意、结合分析可知,李大爷患有骨质疏松,是饮食中缺钙引起的,又因为维生素D能够促进钙的吸收,因此要注意补充含钙丰富的食物和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C易得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牙龈出血等病,老年人要增强抵抗力,也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其次是补充少量的铁,预防贫血,铁是构成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可见A符合题意。
故选:A。
4.答案:B
解析:A.人体如果缺维生素A,会得夜盲症、皮肤干燥、干眼症等,A错误。
B.缺维生素C会患坏血病、抵抗力下降等;如果没有维生素C,促进骨骼生长的成骨细胞就无法形成,而且,维生素C还能够阻碍溶解性破骨细胞的产生,因此缺乏维生素C可能导致坏血病、骨骼脆弱,B正确。
C.缺维生素B1,会患神经炎、脚气病、消化不良等,C错误。
D.缺维生素D会患佝偻病、骨质疏松等,D错误。
故选B。
5.答案:B
解析:A.已知1毫升水每升高1°C,需要吸收4.2焦的能量。本实验测定锥形瓶中水的温度升高的数值,计算这粒花生中含有的能量,A不符合题意。
B.一次实验具有偶然性,所以两人只做了一次实验,就计算得出一粒花生种子中的能量是不科学的,B符合题意。
C.花生种子必须燃烧完全,否则会导致数据偏低,C不符合题意。
D.测定花生种子中的能量没有必要作出假设,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C
解析:A.实验是通过水温变化对两种食物所含能量多少作出比较,释放的热量多,水温变化大,A不符合题意。
B.食物燃烧时,会向周围散失热量,给锥形瓶加罩可以减少热量的损失。实验中如果不注意挡风,会使一部分热量随风散去,会使每次测量结果偏小,B不符合题意。
C.探究实验要遵循单一变量原则,现食物种类为变量,故食物的质量要相同,而不是数量相同,即两组应该分别取等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作为实验材料,C符合题意。
D.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浸入水中,但不要触瓶底,否则处理数据不准确,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7.答案:C
解析:A、被曝光的问题食品都含有对人体的有害物质,不能食用,A错误。
B、食品如果过了保质期,看起来虽然没有变质,但是其内在的性质、品质可能已经发生了变化,不可以再食用,B错误。
C、鸡蛋煮熟了吃更有利于人体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C正确。
D、据一些媒体报道,防腐剂大多数有致癌的成分,这些化学成分如果吃多了,会对人体造成严重的危害,甚至死亡。所以为防止腌制的食品变质,制作时一定多加些防腐剂是不符合食品安全的,D错误。
故选:C。
8.答案:B
解析:A.“枣庄煎饼”以小麦面粉制成,其中富含糖类,糖类是最重要的供能物质,A正确。
B.“南石驴肉”中富含蛋白质,它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能为人体提供能量,B不正确。
C.“枣庄芝麻油”中富含脂肪,脂肪是人体重要的备用能源物质,C正确。
D.“山亭大樱桃”能为人体提供多种维生素和无机盐,D正确。
故选B。
9.答案:A
解析:①多吃蔬菜和水果,可以为人体提供充足的维生素和无机盐,糖类是人体主要的供能物质,薯类中含有大量的糖类,①符合题意。
②合理营养要求各种营养成分搭配合理,荤素搭配,营养均衡,②符合题意。
③烧烤是通过炭火烤制而来的,在烤制过程中会有大量的烟通过烧烤,这些烟是致癌物,经常吃会导致人体产生癌细胞,路边的烧烤不符合食品安全要求,不能经常吃,③不符合题意。
④变质的食物含有很多致病微生物,即使经过高温加热后也不能食用,④不符合题意。
⑤鱼、禽、蛋和瘦肉中含有大量蛋白质,蛋白质是构成组织细胞的基本物质,也能为人体提供能量,常吃对人体有益,⑤符合题意。
故选A。
10.答案:D
解析:A.糖类、脂肪、蛋白质、维生素都是人体所需要的有机物,其中糖类、脂肪和蛋白质可以为人体提供能量,维生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A正确。
B.航天员在太空生活,所带食物要含有全面均衡的营养成分,保证营养的全面、合理,B正确。
C.为了保持身体健康,必须保证每日三餐,按时进餐。合理膳食要求在每日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餐的能量应当分别占30%、40%、30%左右,C正确。
D.绿色食品是指在无污染的条件下种植、养殖、施有机肥料、不用高毒性、高残留农药、在标准环境生产技术、卫生标准下加工生产、经权威机构认定并使用专门标志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的统称,D错误。
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过量的防腐剂会损害人体健康,A不符合题意。
B.有“虫眼”的水果或是蔬菜,并不是没有农药或是农药含量少,可能是虫子对这种农药产生了抗药性,这种农药对虫子根本不起作用。还可能是水果或是蔬菜被虫子“咬”过后才喷撒的农药。所以有“虫眼”的水果农药含量少是错误的,这是食品食用的一个误区,B不符合题意。
C.在野外采摘的蘑菇有的是有毒的,不能随意的食用,否则容易造成食物中毒,C不符合题意。
D.酸菜等腌制食品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产生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应该避免长时间、大量食用,D符合题意。
故选D。
12.答案:B
解析:A.土豆富含淀粉,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的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错误。
B.土豆富含淀粉,糖类是主要供能物质,正确。
C.肥肉富含脂肪,参与消化肥肉的消化液有胆汁、胰液、肠液,错误。
D.肥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脂肪,儿童和青少年应该多吃蛋白质才有益于身体健康,错误。
故选B。
13.答案:D
解析:A项,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等大分子物质,在消化酶作用下转变成能溶于水的小分子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A正确;B项,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和胃肠的蠕动,可以将食物和消化液充分混合,这是物理性消化,B正确;C项,口腔中的牙齿的咀嚼、舌的搅拌、唾液的分泌能让馒头变甜,是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把淀粉转化为麦芽糖,既有物理性消化又有化学性消化,C正确;D项,在消化道内将食物中的淀粉、蛋白质、脂肪分解成可以吸收的营养物质的过程叫做消化,吸收是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消化是消化,吸收是吸收,两者不能等同,D错误。所以D选项是正确的。
14.答案:D
解析:A.①是肝脏,能够分泌胆汁,胆汁流入小肠后,胆汁不含消化酶,对脂肪有乳化作用,A错误。
B.③大肠,能够吸收水、无机盐和维生素,但无消化功能,B错误。
C.⑤是胰腺,分泌的胰液中含有多种消化酶,可以消化多种营养物质;胰岛是胰腺组织中存在的一些类似于岛样结构的细胞,主要分泌胰岛素,有调节血糖的功能,胰岛素分泌不足会患糖尿病,C错误。
D.⑥是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脂肪的消化只在小肠内进行,在肠脂肪酶和胰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等小分子物质,D正确。
故选D。
15.答案:B
解析:A.外界氧气沿呼吸道进入人体,在肺泡处扩散到血液,即: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故A正确; B消化道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因此,食物通过消化道的次序:食物→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故B错误; C连壳带肉的虾到达气管的通道为口腔→咽→喉→气管,故C正确; D.如果空气中有小颗粒,则会被气管分泌的黏液粘住,以“痰”的形式排出体外,故D正确。
16.答案:A
解析:A.④胰液和⑤肠液都通过导管进入十二指肠后,对三大营养物质进行消化,因此它们发挥作用的场所是小肠,A正确; B.①是唾液,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只能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B不正确; C.③是胆汁,不含消化酶,但对脂肪有乳化作用,能促进脂防的消化,C不正确; D.X表示小肠,小肠是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D不正确。
故选:A。
17.答案:D
解析:A.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以外,其它条件都相同的实验,叫对照实验,在对照实验中,其中这个不同的条件即为变量;该小组设计的实验方案中,丙试管与乙试管这组对照实验的实验变量是唾液,所以X处应加入2mL清水,A不符合题意。
B.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高温和低温都会使酶的活性受到抑制;在人体内酶的活性最高,在37℃左右酶的催化作用最强,B不符合题意。
C.馒头的主要成分是淀粉,淀粉遇碘变蓝色,加入碘液后变蓝,水浴后,向3支试管滴加的2滴液体Y是碘液,检验是否有淀粉,C不符合题意。
D.甲试管没有搅拌且是馒头块,淀粉未被完全分解,所以遇碘变浅蓝;乙试管淀粉被完全分解,滴加碘液不变蓝;丙试管内有淀粉,滴加碘液变蓝,D符合题意。
故选D。
18.答案:D
解析:小肠内表面有许多小肠绒毛,增加了吸收的面积。绒毛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组成,比较薄,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利于吸收营养物质。所以建议把泡沫锯成凹凸不同的形状,充当小肠皱襞的形状;建议在皱襞上插一些针状物,充当绒毛;可以在纸板上画一些红色和蓝色的线条,说明绒毛内的血管。都说明小肠结构和功能是相统一的。建议小肠内部制作平整些,模型更好看,不符合小肠的结构特点。
故选:D。
19.答案:C
解析:A.淀粉的消化从口腔开始,口腔中的唾液淀粉酶能够将部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当淀粉和麦芽糖进入小肠后,由于小肠中的胰液和肠液中含有消化糖类酶,因此,淀粉等糖类物质在小肠内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因此,若M代表淀粉,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A不符合题意。
B.蛋白质的消化是从胃开始的,胃能分泌胃液,胃液中含有胃蛋白酶能对蛋白质进行初步消化成多肽,在小肠内彻底消化成氨基酸。因此若M代表蛋白质,L代表小肠,则N代表氨基酸,B不符合题意。
C.麦芽糖在口腔不能被唾液淀粉酶分解。结合A选项详解,若M代表麦芽糖,L代表小肠,则N代表葡萄糖,C符合题意。
D.脂肪在胆汁的乳化下,在小肠的胰液和肠液下,最终在小肠内被消化成甘油和脂肪酸。故若M代表脂肪,L代表小肠,则N代表甘油和脂肪酸,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0.答案:C
解析:A.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其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属于上皮组织,利于吸收营养物质,A错误;B.消化后的营养物质经过小肠绒毛进入血液,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需要消耗能量,因此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B错误;C.图二中A是口腔,B是咽和食道,C是胃,D是小肠,E是大肠。脂肪在D小肠内开始消化,可见丙是脂肪的消化,C正确;D.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去医院切除一段小肠,以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但这样做会影响人体健康,健康的减肥是合理膳食和合理运动,D错误。故选C。
21.答案:(1)A
(2)B
(3)A
(4)B
(5)B
解析: (1)淀粉的特性是淀粉遇碘液变蓝色,因此可以用碘液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2)鸡蛋清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在高温条件下,它会因变性而凝固成块状,如果加入足量的开水,相当于稀释了,则会变成白色絮状物,蛋白质变性这种变化是不可逆的。
(3)将一粒炒熟的花生种子,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白纸上出现油迹,说明种子里面有脂肪。
(4)蛋白质是人体必需的重要的有机物之一,是构成细胞的重要物质,与人体的生长发育以及细胞的修复和更新有重要关系,奶、蛋、鱼、肉等食物中含丰富的蛋白质,因此处在生长发育的青少年需要大量的蛋白质,为补充优质蛋白质,他们应该适当地多吃这几类食物。
(5)淀粉的消化开始于口腔,口腔中有唾液,在小肠内淀粉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消化为葡萄糖;蛋白质的消化起始于胃,胃中有胃液,在小肠内蛋白质在胰液和肠液的作用下被彻底分解为氨基酸。
22.答案:(1)青椒和橙子80
(2)温度长时间高温
(3)加热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不同,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会造成营养不良或失衡,不利于身体健康
解析:(1)由图1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蔬菜和水果分别是青椒和橙子。由图1知,100克大白菜中含有30g的维生素C,13岁至16岁青少年一顿午餐所需要的维生素C的质量为24mg,则一名初三学生一顿午餐至少摄入的大白菜的质量为:24-30×100-80克。
(2)由图2知,不同的温度下维生素C的含量不同,温度越高,加热时间越长,维生素C受到的破坏越大,因此本实验主要探究了温度因素对维生素C稳定性的影响。据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饮用蔬菜汁和果汁的时候,应尽量避免长时间高温加热,
(3)不同的食物中含有的营养物质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虽然水果和蔬菜都富含维生素,但是含有的维生素的种类和数量是各不相同的,因此不能长期用水果代替蔬菜,否则会造成营养不良或失衡,不利于身体健康。
23.答案:(1)不需要
(2)①.乙组;②.在锥形瓶外面套上易拉罐,减少了花生种子燃烧中热量的散失
(3)温度计下端要进入水中,但不要接触试管或锥形瓶瓶底
(4)燃烧前的水温、燃烧后的水温
(5)排除了偶然因素的影响
(6)①.10.32千焦/克;②.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解析:(1)该实验不需要作出假设。
(2)图中乙组设计更科学。实验中,锥形瓶外面套易拉罐的目的是减少种子燃烧时的热量散失。
(3)实验过程中借助温度计测量水温需要注意:温度计下端要进入水中,但不要接触试管或锥形瓶瓶底。
(4)在设计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时,除了要记录种子的质量、水量外,还要记录燃烧前的水温、燃烧后的水温。
(5)为了尽量减少实验结果的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因此应该设置重复实验(或重复组),多做几次,然后取平均值。
(6)三次实验的平均值:(10.16千焦/克+9.37千焦/克+11.43千焦/克)÷3=10.32千焦/克。而教材41页花生的热量是12.47千焦/克,实际实验数据与教材中数据有偏差的原因可能是实验操作过程中的热量散失。
24.答案:(1)消化道;消化腺;⑤肝脏;
(2)淀粉(或糖类);①口腔; 唾液淀粉酶;
(3)④小肠。
解析:(1)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两部分。人体最大的消化腺是⑤肝脏。
(2)根据平衡膳食宝塔图示可以看出,“平衡膳食宝塔”第一级的食物,是大米、面包、薯类等食品,主要的营养物质是淀粉(或糖类)。淀粉的消化开始于①口腔,被唾液淀粉酶分解为麦芽糖,在小肠内被彻底分解为葡萄糖。
(3)④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作用场所,这是因为小肠长约5~6 m,小肠内具有肠液、胰液和胆汁等多种消化液;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绒毛内有毛细血管和毛细淋巴管,都是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的,有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⑤肝脏是人体内最大的消化腺,成人的肝脏重约1.5kg,大部分位于腹腔的右上部,肝脏分泌胆汁具有乳化脂肪的功能。胰腺和肝脏都位于消化道外,胰腺分泌的胰液和肝脏分泌的胆汁,分别通过胰管和胆管流入小肠,参与食物的消化。
25.答案:(1)蛋白质 对人体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构成人体细胞,修复和更新受损细胞
(2)[2]胃;氨基酸
(3)环形皱襞;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4)胆汁;[1]肝脏
解析:(1)图一中:b胃,c小肠:图一中的曲线在胃处开始发生变化,因此可判断该营养物质是蛋白质。蛋白质可从奶、蛋、鱼、瘦肉、奶类制品等获得,其主要功能是:①组成细胞的主要有机物。如蛋白质是构成细胞膜、染色体的主要成分。②能源物质,蛋白质能分解释故能量,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③人的生长发育以及受损细胞的修复和更新都离不开蛋白质。(2)蛋白质的消化是从2胃开始的。当食物中的蛋白质进入胃以后,在胃液的作用下进行初步消化后进入小肠,小肠里的胰液和肠液含有消化蛋白质的酶,在这些砖的作用下,蛋白质被彻底消化为氨基酸才能被人体吸收。(3)小肠是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因为小肠具有以下特点:小肠长6米左右,内表面有装装和小肠绒毛,加大了消化和吸收的面积: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小肠绒毛壁、绒毛内的毛细血管壁都很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有利于吸收营养物质。因此,图三显示小肠内表面有许多环形皱装。其表面有许多绒毛状突起—小肠绒毛,这样的结构特点对于消化和吸收的意义是:增加了小肠的表面积,有利于食物的消化和吸收。(4)小肠中含有多种消化液,能够消化多种食物,其中,1肝分泌的胆汁虽然不含消化酶,但胆汁对脂肪有乳化作用,使脂肪变成微小预粒,增加了脂防与消化磷的接触面积,有利于脂肪的消化。
26.答案:(1)2ml清水;唾液
(2)舌的搅拌
(3)有;1号和4号变量不唯一,应把4号的不搅拌改为充分搅拌且馒头块设置为0.5g
(4)检验淀粉
(5)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
解析:(1)为了证明唾液对馒头有消化作用,唯一的变量是唾液,除有无睡液外,其它条件都相同,因此在2号试管的A处应加入2L清水,“与1号试管起对照作用”。(2)1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将馒头中的淀粉全部分解成麦芽糖,因此滴加碘液不变蓝;2号试管中清水对淀粉没有分解作用,因此滴加碘液变蓝;3号试管中唾液淀粉酶未与馒头中的淀粉充分混合,唾液淀粉酶没有将淀粉全部分解消化,因此滴加碘液变蓝。所以1号试管和3号对照可以探究舌的搅拌对淀粉有消化作用。(3)该实验设计实验有不妥之处:4号与1号变量不唯一,应该把4号“不搅拌”改为“充分搅拌”。馒头块质量定为0.5g。(4)根据淀粉遇碘液变蓝的特性可知:滴入碘液的目的是检验是否有淀粉。(5)将5号试管放在0℃的冰水中,将6号试管放在100℃的水中保温。10分钟后再分别滴入2滴碘液,发现两支试管中都出现蓝色,这说明唾液对淀粉的消化需要适宜的温度(温度会影响睡液对淀粉的消化),温度过低或过高都会抑制唾液淀粉酶的消化作用。
相关资料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