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成套资源:全套2023届人教版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单元检测含答案
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
展开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三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通用版】专题十三 区域自然资源综合开发利用 考点39: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8题,25题)考点40:河流流域的综合开发(9-16题,26题)考点41:区域经济联系(17-24题,27题)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说明:请将选择题正确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主观题写在答题纸上第I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近年来,一轮煤炭开发的热潮正在新疆广阔大地上如火如荼地进行。30多家大企业大集团的40多个重大投资项目相继奠基开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山西和新疆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易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B.水资源短缺C.距市场较远 D.交通不便2.下列措施不利于新疆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A.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 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 D.解决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辽宁阜新有“百里煤海”之称。1953年阜新海州露天煤矿正式建成投产,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机械化煤矿。2005年海州露天煤矿破产关闭,当地政府积极采取措施,调整产业结构,推动矿区经济转型发展。据此完成1~2题。
3.海州露天煤矿成为当时亚洲最大的露天机械化煤矿的根本条件是( )
A.国家政策支持 B.发展历史悠久 C.开采条件优越 D.机械设备齐全
4.2005年后,海州矿区的合理发展方向是( )
A.回填复星种菜 B.发展工业旅游 C.建设坑口电站 D.发展石化工业某学者将我国115个资源型城市分为煤炭类、油气类、黑色金属类、有色金属类、森工类和非金属类,并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5个维度对其进行高质量发展评价(表),其中煤炭类和森工类得分最低。部分自然资源丰富的国家或地区,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反而拖累经济发展,这种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据此完成下面小题。资源型城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一级指标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二级指标创新投入、创新产出城乡结构、产业结构、经济社会运行环境污染、能源消耗、环境保护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开放环境资源禀赋、经济成果、公共服务、社会保障5.陷入资源诅咒的资源类城市,其不足的维度主要是( )A.创新、共享 B.协调、开放 C.绿色、共享 D.创新、协调6.煤炭类和森工类城市得分较低,其社会背景分别是( )A.能源结构调整;国家政策限制 B.煤炭资源枯竭;森林资源短缺C.新能源价格低;发现替代资源 D.国际形势复杂;新技术冲击下图为某煤炭资源型城市的主城区、矿区、乡村演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图中显示,该市( )
A.a阶段主城区、矿区以及乡村均衡化发展 B.b阶段形成以煤炭产业为主体的工业体系
C.c阶段主城区对周边地区辐射带动能力强 D.a—b—c煤炭资源在城市发展中作用逐渐加强
8.该市经济结构转型特点是( )
A.依赖自然资源的开发 B.以农业技术改进为依托
C.推进产业结构多元化 D.不断拓宽城市发展空间红水河是珠江水系干流西江的上游,流域内地势崎岖,水力资源十分丰富,它的梯级开发已被列为国家重点开发项目。红水河的红色来自。上游红土地,其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图为“珠江流域简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下列关于红水河流域综合开发利用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发展金属冶金工业②发展原木采伐工业③发展甘蔗制糖工业④发展水产养殖业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②10.下列关于红水河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少了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 B.改变了珠三角地区以煤为主的能源消费结构C.易诱发地质灾害,增加河流的含沙量 D.对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可能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独流入海,河流径流量较大,流程较短。此类河流所在小流域的生态、农业、城镇等要素多形成上游—中游—下游—滨海的四段式空间分布序列。下图为独流入海河流小流域生态、农业景观示意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该类型小流域内( )A.上游人口密集,小城镇广布 B.中游城镇均为河运集散地C.下游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 D.滨海城镇职能以商业为主12.该类型小流域在国土开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A.上游洪水威胁严重 B.中游地质灾害频发 C.下游水体污染加剧 D.滨海滩涂湿地锐减澜沧江发源于我国青海省,流出我国的河段称湄公河。澜沧江干流上所修建的水电站主要分为两种类型:蓄水式水电站(即水库库容较大的水电站,如小湾水电站)和径流式水电站(即没有水库或水库容量很小的水电站,如漫湾水电站)。下图为澜沧江部分水电站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3.在小湾水电站下游建设漫湾径流式水电站的目的是( )A.提高抵御旱涝灾害的能力 B.改善附近区域的生态环境C.提高对河流径流量的调控能力 D.提高发电效益并节约成本14.澜沧江—湄公河上游修建蓄水式水电站对下游的影响有( )①增强农业灌溉能力②改善鱼类生存环境③减轻旱涝灾害④增加淹没面积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在河道上拦河筑坝抬高水位,形成较大的上下游水位差,构成水电站水头,这种水能开发方式称为坝式开发。常见的坝式水电站有河床式水电站和坝后式水电站。河床式水电站水头低,不会形成大面积水库,通常建在河流的中下游,其发电厂房位于河床中作为挡水建筑物的一部分,与大坝布置在一条直线上,一般只能形成50m以内的水头,随着水位的增高,其投资也增大。坝后式水电站常建于河流中上游的高山峡谷中,可得到中高水头的落差,其发电厂房多建于坝后或地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与河床式水电站发电厂房相比,坝后式水电站的地下厂房的优势是( )A.工程造价更低,建设成本低 B.占地少C.不影响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 D.施工难度低,科技投入少16.建坝蓄水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有( )①诱发地震②危及生物多样性③加剧水土流失现象④影响全球气候变化⑤造成下游地区海水倒灌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②④⑤ D.②③④⑤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工程(见下图)是中俄能源合作重大战略性项目,中国境内的起点位于黑龙江省黑河市,终点在上海,全长5111千米,新建管道3371千米,利用已建管道1740千米。该工程分为北、中、南三段分期建设,天然气主要供给中国东北、京津冀和长三角地区。2019年12月北段和中段投产通气,南段预计2022年完工。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7.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东绕道的主要目的是( )
①避免穿越蒙古国境内
②利用东北原有的天然气管道
③缓解华南地区的能源短缺
④获得稳定的气源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该工程南段建成后,对长三角地区的重大影响是( )
A.解决能源短缺问题 B.提供就业岗位 C.优化能源消费结构 D.加快产业升级“无跨区电力输送”指区域发电量只满足本区域消费;“有跨区电力输送”指区域发电量以输出为主,满足其他区域的消费。预计到2020年,由于高强度超高压输电技术的发展,我国跨区域输电量将占到发电总量的6%。下图为我国2020年分区域发电装机容量模拟构成图。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9.据图可知,预计到2020年( )
A.风电将成为我国最主要的电力来源
B.东北地区水电比重较大,占比将仅小于华中地区
C.电力能源结构地区差异较大,但仍以火电为主
D.华中地区电力消费将比华北地区多
20.据图可知,预计2020年,我国电力跨区域调配的主要输入区是( )
A.华北、华东、华中 B.西北、东北、南方
C.东北、华北、南方 D.华北、华东、南方埃及的西水东调工程西起尼罗河三角洲,引尼罗河水东调至西奈半岛北部的阿里什河谷,全长262km,主要由苏伊士运河以西渠道、穿苏伊士运河输水隧洞、西奈北部调水工程三部分构成,规划开发耕地378万亩。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基本在沙漠地区进行,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并在灌区建设排水系统。下图示意埃及西水东调工程位置及线路。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1.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 )
A.为东部工业、城市发展提供生产生活用水 B.形成水系之间的便利通道,利于航运发展
C.调节尼罗河径流量季节分配不均,防治洪涝 D.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2.西奈北部调水工程在到达阿里什河谷之前采用压力管道输水,其影响因素是( )
A.地形 B.气候 C.土壤 D.水源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已被纳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主干线。待南水北调工程建成后,该地区将出现长江水、黄河水和当地水的大汇合。读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3.关于图中地理事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降水最丰富的区域位于鲁中南低山丘陵
B.自西向东输水的原因是降水西多东少
C.调水工程建成后,会减轻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
D.生态环境恶化、干旱频率加大是胶东地区缺水的主要原因
24.胶东地区引黄调水工程建成后计划每年冬季11、12月至次年2月调水,其原因是( )
A.冬季山东降水稀少,胶东地区缺水最严重
B.胶东地区冬季工业生产需水量最大
C.冬季黄河含沙量较低,同时可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
D.冬季黄河流域的降雪对引黄调水工程的水源有一定补充作用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2分)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2分)25.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老挝是工业不发达的内陆国,铜矿资源品位高,多露天矿,主要工业有发电、锯木、采矿等。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精炼铜生产国,同时需要进口大量的优质铜矿石。近年来,我国公司积极参与老挝铜矿的勘测和开采,开采的矿石主要运回国内加工,再销往我国各地和东南亚国家。目前,我国铜业投资区域主要集中在该国北部的甲地,而中部的乙地涉及较少。下图示意老挝铜矿资源分布。(1)简述老挝铜矿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4分)
(2)说明我国公司开采老挝铜矿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6分)
(3)有人建议老挝本国应该建铜矿精炼厂,你是否赞成?请说明理由。(6分) 2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8分)
(1)祁连山被称为河西走廊的“母亲山”,分析其原因。(6分)
(2)过去30多年来,黑河下游水源枯竭,生态恶化。近几年,通过综合治理,黑河流域生态趋于好转。简述黑河流域采取的综合治理措施有哪些。(6分)
(3)我国正在推进“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说明其对河西走廊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6分) 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8分)材料一 南方电网由广东等五省区电网构成,并与港澳电网相连,大规模的西电东送是区域资源优化配置的必然要求。广东电网的调峰任务主要由西部送电承担,省内的火电、燃机采取昼启夜停的方式参与调峰,其承担的调峰量在电力负荷高峰季节较为明显。从调峰、调频、电网安全稳定性及经济运行要求来看,广东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是必要的。材料二 下图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分布略图。下表为广东电网主要机组各类特性指标表。电源类别占本网装机比例(%)调节容量比例(%)调节负荷升降速度火电5940~100慢水电100~100较快抽水蓄能5-100~100较快液化天然气燃机1560~100较慢(1)说出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6分)(2)根据表中信息,指出广东电网建设适当的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6分)(3)分析广东建设抽水蓄能电站对“西电东送”输电效益的有利影响。(6分)
答案以及解析答案:1.B;2.A解析:1.山西位于我国的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少;距华北地区等能源消费市场近,多条铁路线穿过,交通便利。新疆深居我国的西北内陆,湿润水汽难以深入,降水少,气候干旱。因此,水资源短缺是两省(区)发展煤炭工业所面临的共同问题。2.新疆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该地区在开发煤炭资源的过程中,应该促进清洁生产和利用,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大力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会加剧生态环境的破坏,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同时要延长煤炭的产业链,提高其产品的附加值,从而提高经济效益。故A项符合题意。答案:3.C; 4.B
解析:3.根据材料“辽宁阜新有“百里煤海”之称”可知,辽宁阜新煤炭资源储量丰富,开采条件优越,C正确:国家政策支持、发展历史悠久和机械设备齐全均取决于丰富的煤炭储量和优越的开采条件,ABD错误。故选C。
4.矿区填土充斥着大量砂石、煤灰石等物质,不适合大规模回填复星种菜,且复星种菜不如发展工业旅游附加值高,A错误:结合材料可知,海州露天煤矿经历多年开采后煤炭资源已近枯竭,不适合再兴建大型坑口发电站,C错误;可以保留露天矿,在此基础上建设工业遗址公园,发展旅游业,B正确;该地煤矿资源已近枯竭,石化工业需要石油资源做支撑,D错误:故选B。5.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可以知道“资源诅咒”是指过度依赖自然资源,反而拖累经济发展;那么陷入资源诅咒的资源类城市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依靠自然资源进行经济发展,在创新角度,创新投入不足,对资源为进行深加工,限制经济发展,创新维度不足;从协调角度,依靠自然资源,二三产业布局失衡,限制经济发展,协调维度不足;从绿色角度,资源型城市依靠丰富的自然自然,在开采利用过程中破坏环境,绿色维度也不足;从开放角度,资源类城市利用外资、对外贸易能力较好,开放维度较好;从共享角度,资源票赋条件好,公共服务能力较好,共享维度较好;结合选项,D正确,ABC错误。故选D。6.答案:B解析:能源结构调整,但仍然以煤炭为主要能源,也会稳定煤炭价格,A选项错误;煤炭资源的枯竭,导致煤炭类城市在共享、绿色维度得分降低;我国森林资源经历几次大规模的破坏,森林资源短缺,造成森工类城市得分较低,B选项正确;新能源价格偏高,未发现森林资源的代替资源,C选项错误;我国煤炭产量较大,石油等多从国外进口,国际形势对于煤炭资源的影响较小,森工类城市受技术影响小,D选项错误。故选B。答案:7.C; 8.C
解析:7.由a阶段的要素流动可知,乡村要素向城区和矿区流动,矿区向主城区流动,说明三者发展不均衡,A错误;b阶段矿区的要素向主城区加强流动,说明主城区的制造业对能源需求旺盛,主城区的制造业为主导产业,B错误;c阶段,主城区与乡村、矿区之间要素的双向流动增强,矿区的近郊出现制造业,乡村出现农产品加工业,说明城市的带动和辐射增强,C正确;煤炭在ab阶段增强,bc阶段减弱,c阶段产业转型升级,对煤炭需求减少,D错误。故选C。
8.主城区c阶段以新兴产业、高技术产业和综合服务业为主,转型依赖技术,AB错误;发展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及综合服务业,产业多元化发展明确,C正确;由图可知,乡村和矿区的近郊和远郊发展迅速,主要是通过主城区的辐射扩散,带动和促进要素流动,并不是依靠城市空间拓展,D错误;故选C。答案:9.A; 10.D
解析:9.红水河流域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色金属工业是动力导向型工业,对能源的需求量大,该地水能丰富所以发展有色金属冶炼工业,①正确。红水河含沙量居广西诸大江河之首,发展原木砍伐会加剧水土流失问题,②错误。流域的综合开发包括发电、航运、养殖、旅游、防洪等,发展甘蔗制糖工业,和流域开发关系不大,③错误。红水河有较多水库,可以发展水产养殖业,④正确。①④正确,故选A。10.红水河梯级开发,带给河口的泥沙减少,可能会加剧海水对珠江口海岸的侵蚀,A错误。红水河梯级开发改善了珠江三角洲地区能源消费结构,B错误。红水河梯级开发减少了河流的含沙量,C错误。红水河梯级开发使库区地下水位提高,破坏库区环境,使其生物多样性减少,D正确。故选D。答案:11.C;12.D
解析:11.上游以生态景观和农业景观为主,主要是丘陵山区,人口稀疏,小城镇分布数量较少,A错误;中游城镇部分是河运集散地,并不是全部,B错误;读图分析,下游地势平坦,水运交通便利,易形成小流域中心城镇,C正确;滨海城镇多沙地,商业并不发达,D错误,故选C。12.上游地区地势落差较大,河流流速快,洪水威胁并不严重,A错误;中游地区多为河运集散地,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小,B错误;河流下游地区城镇化水平较高,水体污染有所缓解,C错误;随着生态环境恶化,滨海滩涂湿地面积锐减,D正确,故选D。答案:13.D;14.C解析:13.小湾水电站为库容较大的蓄水式水电站,漫湾水电站为库容较小的径流式水电站,小湾水电站在汛期时蓄水,在平水期和枯水期时放水,为下游的漫湾水电站提供发电的来水,可以增加漫湾水电站平水期和枯水期的发电量,且漫湾水电站库容较小,可以节约建设成本;径流式水电站库容小,对调节径流和减轻旱涝灾害的作用较小,对附近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故D项正确。14.蓄水式水电站库容较大,对径流的调蓄作用较强,可增加澜沧江—湄公河下游枯水期的水量,增加灌溉用水量,减轻旱灾;可减小澜沧江—湄公河下游丰水期的水量,减小淹没农田的面积,减轻涝灾;水库蓄水会减少泥沙和营养盐类的下泄,不利于鱼类生存。故①③正确。答案:15.B;16.B解析:15.坝后式水电站的发电厂房及发电设备布置于地下,具有占地少的特点;与河床式水电站发电厂房相比,坝后式水电站的地下厂房工程造价更高,建设成本更高,施工难度也更大,科技投入会更多;两种水电站建设都会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一定影响。故选B项。16.建坝蓄水会给地层带来较大的压力,有可能诱发地震,①正确;建坝蓄水会淹没森林、土地等,危及生物多样性,②正确;建坝蓄水会增加周边空气湿度,使周边降水增多,可能加剧水土流失,③正确;建坝蓄水可调节周边小气候,但对全球气候影响极小,④错误;建坝蓄水会使流向下游的河水减少,入海水量减少,导致下游地区海水倒灌,⑤正确。故选B项。答案:17.A; 18.C
解析:17.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东绕道可以避免穿越蒙古国境内,保障供气的安全,①正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东绕道可以利用东北原有的天然气管道,降低成本,②正确,故A正确。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可以缓解华南地区的能源短缺、使其获得稳定的气源,但不是中俄东线天然气管道向东绕道的原因,③④错误,故B、C、D错误。故选A。
18.该工程南段建成后,可以缓解能源短缺问题,但不能解决,A错误;天然气为清洁能源,南段建成后,不能提供就业岗位,但可以优化能源消费结构,B错误、C正确;天然气管道的建成后,对加快产业升级没有太大影响,D错误。故选C。答案:19.C; 20.D
解析:19.从整体发电装机容量构成看,预计到2020年,电力能源结构地区差异较大,水电、火电、风电差异较大,但仍将以火电为主,A错误,C正确;东北地区以火电为主,水电占比不大,B错误;华北地区电力装机容量大于华中地区,故华北地区电力消费将更多,D错误,故选C。
20.比较有跨区电力输送和无跨区电力输送的装机容量数据可知,当有跨区电力输送装机容量大于无跨区电力输送装机容量时,该地区是电力输出区。反之,为电力的输入区。据此可知,华北、华东、南方是主要电力输入区,而西北、东北和华中是主要电力输出区,D正确,ABC错误。故选D。答案:21.D; 22.A
解析:21.结合题干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西奈半岛气候干旱,降水稀少;埃及兴建西水东调工程的主要目的是完善西奈半岛灌溉系统,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22.从尼罗河三角洲到阿里什河谷地势逐渐升高,需要采用压力管道保证供水要求。答案:23.A; 24.C
解析:23.由图中年等降水量线可知,图中区域鲁中南低山丘陵地区降水最丰富。调水工程可能会加重沿线地区的土壤盐碱化问题。胶东半岛经济发达,需水量大,加上水资源利用中存在污染、浪费等不合理利用现象,导致水资源不足。故选A。
24.冬季调水能避开春秋农业用水高峰,而且此时黄河含沙量较低,河水较清。冬季并不是胶东缺水最严重的季节。故选C。25.答案:(1)储量丰富;品味高;多露天矿,易开采;分布广;道路、河流经过,交通相对便利;国际市场(我国)需求量大。
(2)增加就业机会;促进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税收(出口创汇),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运输、贸易等相关产业发展。
(3)赞成。理由:水能丰富,水电可为铜矿冶炼提供动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利于提高附加值。或不赞成。理由:工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加重环境污染。解析:(1)能源资源开发的有利条件,可以从资源、交通、技术、市场、资金等方面出发。老挝铜矿资源储量丰富,品质高;且多露天矿,易开采;有道路、河流经过,交通相对便利;国际市场需求量大。
(2)分析我国公司开采老挝铜矿对当地社会经济的有利影响,可以从就业、基础设施、税收、相关产业等方面出发。有利于增加当地就业机会;促进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加税收,促进经济发展;带动运输、贸易等相关产业发展。
(3)本问为开放性试题。若赞同,理由可以从动力资源、产品附加值等方面出发。老挝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水电可为铜矿冶炼提供动力;发展深加工,延长产业链,利于提高附加值。若不赞同,可以从工业基础、环境等方面出发。老挝为发展中国家,工业基础薄弱,炼铜技术落后;加重环境污染,不利于当地环境保护。26.答案:(1)发源于祁连山的众多河流携带泥沙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气候干旱,降水少,祁连山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在山麓地带汇集为绿洲提供水源。
(2)上游山区保护植被,涵养水源;中游修建分水工程(合理调配水资源),为下游直接补充用水;发展节水农业;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3)提高交通等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水平;带动旅游、能源和农产品深加工等相关产业发展;优化产业结构;搭建对外贸易平台;提高城市化、工业化水平;增加收入等。解析:(1)祁连山作为河西走廊的“母亲山”,一方面是祁连山上的冰雪融水汇集成河流,携带泥沙在山麓地带形成冲积扇,为河西走廊的农业发展和城市建设等方面奠定根基;另一方面是为河西走廊的居民提供生产、生活用水,并维系着当地沙漠绿洲的生态平衡。
(2)由于人类开发,工农业用水增加,植被破坏,导致涵养水源能力下降,导致下游生态环境恶化。综合治理黑河流域采取的措施要从环境恶化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针对植被破坏严重,应当植树造林,提高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为了缓解人口增加,工农业用水量增加的紧张状况,应当发展节水农业,调整农业结构,发展耐旱作物及先进的灌溉技术等。
(3)对喀什经济的影响可从对基础设施、产业结构、对外联系、城市化、工业化水平等方面分析。27.答案:(1)西部常规能源丰富,东部能源需求量大;东西部电力负荷季节差异明显。(2)抽水蓄能调峰能力强、速度较快,谷电转为峰电,提升价值;水电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燃机调节速率慢。(3)改善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增加西电东送电量,提高综合效益;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安全稳定性。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电力资源的空间分布、电站建设的必要性、西电东送的有利影响等知识。第(1)问,南方电网电力资源东西互补性强的主要原因可结合东西部的能源分布、东西部能源需求以及电力负荷季节差异等回答。从图中可以看出南方电网中的西部地区分布着煤炭,珠江上游、澜沧江上游有很多水电站,能源资源分布广。而东部城市多,工业发达,耗能高,能源需求量大;夏季为雨季,水力发电量大,西部电力负荷小,而东部夏季制冷耗电量大,电力负荷大。第(2)问,广东电网建设抽水蓄能电站的合理性可结合表中抽水蓄能的调节容量、调峰能力数据分析回答。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抽水蓄能调节负荷升降速度较快、调峰能力强,利用谷电廉价的电能转化为水能,在用电高峰时,可以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提升了谷电时电能的价值;由表中可以看出水电仅占10%,水电占比低,调节作用有限;火电、燃机占比虽大,但调节速率慢。第(3)问,对“西电东送”的有利影响,可从提高运行率和利用率、提高综合效益、节能环保等方面回答。抽水蓄能利用谷电廉价的电能转化为水能,在用电高峰时,又可以将水能转化为电能,改善了电源的运行环境,提高了火电运行效率和水能利用率;抽水蓄能可以增加西电东送的总电量,经过电能与水能的相互转化,提高能源综合效益;由图可知,抽水蓄能电站主要建在东部用电需求多的地区,可以减少输电量,提高输电线路的利用率,降低输电成本;抽水蓄能可以补充用电高峰期的用电量,减少火电的使用,促进节能环保,提高电网运行安全。
相关试卷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六中国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18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五世界地理单元检测(人教版)含答案,共20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这是一份2023届高考地理考点剖析精创卷十产业区位因素单元检测(人教版),共16页。试卷主要包含了选择题,非选择题等内容,欢迎下载使用。
